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陶笛誰發明

陶笛誰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24 17:49:20

1. 復管陶笛是誰發明

復管陶笛,也稱雙管或三管陶笛,復就是多的意思。由於陶笛音域有限,當吹奏超出其音域的曲子的時候,除了換用不同調的笛子外,還可以選擇使用復管陶笛。復管陶笛是在普通常規陶笛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附管或更多的附管構成。主體部分稱為主管,附加的部分稱為附管。
現代陶笛的源頭可追溯至六世紀南美的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用於裝飾和祭祀的仿鳥鳴的彩繪樂器。
陶笛的鼻祖是中國的古塤和泥哨,因為中國早在7,000年多前就有了這種樂器。陶笛在世界各地的叫法不一,又稱為奧卡利那笛、瓷笛[1]、土笛、火笛、洋塤、甜薯笛等。從它豐富的名字我們也可以看出,許多國家的藝術家都在很早以前就研製和開發過此類樂器。例如,南美的阿茲特克人(Aztec)和瑪雅人在2,500多年前就有了鳥笛;英國人在14世紀初發明了羚角號(Gemshom);義大利人在19世紀中葉發明了奧卡利那笛(Ocarina)。
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陶笛大多數是以19世紀中期義大利人都那提(Giuseppe Donati)設計的潛艇型款式為參照對象的。都那提不但是最早給這種樂器取名為「奧卡利那」(即義大利語中「小鵝」之意)的人,而且還開辦了最早的陶笛工作坊,曾經設計七種不同規格的10孔陶笛,並組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陶笛樂隊。目前陶笛在國際上比較通行的名稱一般還是沿用都那提所取的名字——「奧卡利那」。

注意:在都那提的10孔奧卡利那笛的基礎上,後來的日本、美國等地的藝術家又繼續對此進行了改進,從而有了12孔陶笛和復管陶笛。

2. 陶笛起源於哪裡

陶笛起源於六世紀的南美洲。

陶笛的源頭可追溯至六世紀南美的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用於裝飾和祭祀的仿鳥鳴的彩繪樂器。

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出土了一批粘土燒制的器具,製作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經分析發現,當時人們對粘土的製作水平達到了一種很高的水平,這些器具被證實並不是玩具,其中有一些可以吹奏簡單的樂曲。經過發展,在公元前500至600年,瑪雅人製作的陶笛可以吹奏完整的音階。

陶笛從美洲來到歐洲是在西班牙佔領時期,在1527年,一批墨西哥的阿茲特克藝人給查爾斯五世宮廷的表演就用到了帶哨口的陶笛。演出獲得很大的成功,給在場的每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成名後,經常到歐洲各地演出,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種樂器。

陶笛的名稱ocarina的來歷,有一種說法是義大利北部的小村burio有位名叫juzeppe的麵包師,經常用他的烤箱燒制低溫陶制玩具和一些新奇的東西,有一次他燒制了一種上面有像脖子一樣哨口的蛋形玩具,因為很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鵝的形狀,所以就起名為「ocarina」,義大利方言就是「小鵝」的意思。陶笛的英文名稱「ocarina」就是從這里來的,音譯為奧卡利那笛,該名稱一直普遍沿用至今。

(2)陶笛誰發明擴展閱讀

中國陶笛的發展,有兩個人不能不提這就是周子雷先生及游學志先生,兩人在陶笛界都是很有威望的人,周子雷先生在國內建立了十幾家"陶笛公社",並在2011年首次讓陶笛在國家大劇院舉辦了《千年風雅》世界陶笛名家專場音樂會,2014年舉辦了《來自泥土的呼喚》世界陶笛名家專場音樂會,2012年又首次讓中國陶笛登上了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台。

中國北京798藝術區陶笛藝術沙龍,將做以陶笛為中心的演繹,世界各地陶笛名家笛友見面會,陶笛名家專場小型音樂會,世界各地陶笛展覽等陶笛相關服務。

隨著十二孔日式陶笛在日本的流行,先後出現了很多著名的陶笛演奏家。宗次郎就是其中一位,他在10年間製作的數量愈萬,從中精心選出十幾支使用。1985年發行第一張唱片,1986年在NHK特別節目「大黃河」音樂中一炮走紅,成為人人追捧的演員。之後每年都發行原創專輯,在出售專輯的同時,還在全國各地巡迴舉辦音樂會。

3. 陶笛的名稱由來

陶笛的名字是從台灣流傳到內地的,它有著自己的名字,叫「Ocarina」。

相傳在義大利北部的小村裡有位麵包師,經常用他的烤箱燒制低溫陶制玩具和一些新奇的東西。有一次他燒制了一種上面有像脖子一樣哨口的蛋形玩具,因為很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鵝的形狀,所以就起名為「ocarina」,義大利方言就是「小鵝」的意思。

陶笛的英文名稱「ocarina」就是從這里來的,音譯為奧卡利那笛,該名稱一隻普遍沿用至今。

(3)陶笛誰發明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曾在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了許多支孔數不等的禽骨。經碳十四檢測,已有七千年歷史,部分骨哨,至今仍可以吹出簡單的音調,與鳥鳴相象。此外,中國最古老的塤也是在這里出土的,不過只有一個吹孔,無音孔,正常的吹奏只能發一音。

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出土了一批粘土燒制的器具,製作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經分析發現,其中有一些可以吹奏簡單的樂曲。經過發展,在公元前500至600年,瑪雅人製作的陶笛可以吹奏完整的音階。

1527年,一批墨西哥的阿芝台克藝人給查爾斯五世宮廷的表演就用到了帶哨口的陶笛。

後來傳到歐洲,一個名叫GiuseppeDonati的義大利人把這種原始的鳥形哨子,添加了一些有規則的指孔,稱之為Ocarina,慢慢變成了今天所見到的大多數球形樂器的英文通稱。再後來經過不斷的改良,最終演變成今日12孔陶笛的始祖。

1860年Giuseppe Donati在義大利成立了第一個工廠開始製作陶笛,他們對原先流行的陶笛進行了改造,當今的義大利十孔陶笛就是在那以後出現的。這個工作室幾經轉讓,仍在生產義大利式陶笛。

1963年在英國倫敦John Taylor製作了第一個四孔的陶笛,四個大小不同的孔好像是二進制的排列,可以組合出十六種不同的狀態,第一次用很少的孔實現了更多的音。此外在還可以擴展為5孔、6孔甚至更多,音域也隨之增加。現在流行的六孔的陶笛就是以它為基礎的。

1928年進入明田川孝東京藝術大學雕刻系學習時,開始製作陶笛,並對義大利式陶笛進行改造,使之成為一種具有規范指法音階對應的樂器,這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十二孔日式陶笛,在日本,陶笛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土笛。

在台灣最早流行的陶笛是秘魯樣式的工藝陶笛,能發聲但不容易吹奏出標准規范指法的音階,後來經過改進,常規的形狀像一個水滴或心形樣式,也有各種變形的陶笛品種。

4. 陶笛的文化背景

陶笛(英語:Ocarina,也譯作洋塤、瓦塤、土笛、奧卡利那笛等),是一種源自義大利、狀似潛艇、有哨口、十按孔的、通常用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現代狀似潛艇的「ocarina」跟中國的塤有沒有共同源頭,已無從稽考,而兩者除了外形上的分別外,主要的分別還在於前者有哨口,後者沒有;共通點則是兩者都是主要以陶泥燒制的閉管式樂器,因此,「陶笛」一詞的使用者偶爾會把這詞跟中國的「塤」混同。 陶笛,攜帶型的吹管樂器。 陶笛 形狀各異,大小各異,因外形、大小、材料的不同,陶笛的音色也不同。 這種樂器的音色優美,小的陶笛的聲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聲音低沉婉轉。 陶笛可以吹半音,轉調十分方便,12孔中音C調能輕易演奏7調的樂曲。 這種樂器屬於大眾普及型樂器,價格低,簡單易學,成手快,即使沒有音樂基礎的人,依照相應的陶笛曲譜,經過短時間練習,也能吹出令人滿意的曲子。這種樂器的學習費用很低,完全可以自學。 盡管陶笛屬於大眾普及型樂器,但它有極強的音樂表現力,愛爾蘭哨笛的優美飄逸、二胡的低沉凄涼,相應的專業演奏陶笛同樣可以模擬演奏,它的音樂渲染力與前者相比毫不遜色。

5. 關於陶笛

直接買12空中音C的 (AC)一步到位 不花冤枉錢 孔越多能吹的曲子就越多 比較之下12孔的學習又是最容易的 你自己說買什麼好?還有不清楚的給我發消息

6. 陶笛的歷史

陶笛類樂器有很長的歷史,在1973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了許多支孔數不等的禽骨。這些禽骨經碳十四檢測,已有七千年歷史,經專家們鑒定,認定為先民用以誘捕飛禽的狩獵工具。部分骨哨,至今仍可以吹出簡單的音調,與鳥鳴相象。此外,中國最古老的塤也是在這里出土的,不過只有一個吹孔,無音孔,只能發一音。

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出土了一批粘土燒制的器具,製作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經分析發現,當時人們對粘土的製作水平達到了一種很高的水平,這些器具被證實並不是玩具,其中有一些可以吹奏簡單的樂曲。經過發展,在公元前500至600年,瑪雅人製作的陶笛可以吹奏完整的音階。

陶笛的名稱ocarina的來歷,有一種說法為義大利北部的小村burio有位名叫juzeppe的麵包師,經常用烤箱燒制低溫陶制玩具和一些新奇的東西,有一次燒制了一種上面有像脖子一樣哨口的蛋形玩具,因為很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鵝的形狀,所以就起名為「ocarina」,義大利方言就為「小鵝」的意思。

(6)陶笛誰發明擴展閱讀:

中國陶笛(實用新型)哨口類氣鳴土樂,陶笛演奏家,製作家周子雷借鑒中外歷代陶土樂器基本特點改革研發,指法指序科學便捷,音域寬廣,通常為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

製作陶笛的材料很多,陶土、瓷泥、紫砂、塑膠、木材等。由於陶笛的製作材料不同,因此音色和屬性也不完全相同。陶土熏燒的陶笛音色柔美,瓷泥燒制的陶笛聲音清脆悅耳。紫砂的陶笛的聲音清脆明快,黑陶的音色介於熏燒陶笛和瓷質陶笛之間。

7. 陶笛是誰發明的

陶笛的鼻祖是中國的古老樂器塤發展演變而來的 目前市面的12孔潛艇式陶笛是根據義大利陶笛發展演變的

8. 陶笛和塤有什麼區別

塤和陶笛的不同:

1.陶笛有氣道,在製作前已經確定,正要正常吹奏就能很容易吹響,比塤容易操控。傳統塤(閉口塤不在討論范圍內)是開口樂器,吹孔是通過嘴唇風門控制吹進塤的腔體內部的。

2.製作工藝:陶笛一般注模工藝,批量生產。塤則大多手工捏制,對於塤製作師的要求較高。只有旅遊產品的塤或者普及用的塤,才會量產。

3.吹奏方式不同:陶笛直接用口包著吹就能吹響,而塤是口風來控制的,口與塤的吹奏形成45度角氣息斜射進去的,這一點塤與陶笛有著很大的區別,明顯塤的難度比陶笛高很多,甚至有的初學者想要學著把塤吹響就要個一年半載。

4.發源地不同。陶笛源自義大利,麵包師Dunati發明的哨口玩具,後來改良發展為了目前的形制。塤自古源於中國,是中國見證古文明的一件民間樂器,受眾之廣,影響力之大,影響全世界泥土樂器的發展,甚至全世界的泥土樂器都能找到中國塤的影子。

5.吹嘴設計的不同。陶笛吹嘴的設計很像滿口塤,包著吹就能吹響。塤的吹奏處理屬於外切或者內切斜切處理,通過嘴唇風門控制吹進塤的腔體引起腔體震動而發音,細細觀察就能知曉塤的吹嘴給專業人士很多處理「半音」的科學方法,通過俯仰角度的調解,塤如排簫一樣,能輕松吹出各種樂譜需要的變化音,在升降音上有著特別明顯的優勢。

而吹嘴半音或者變化音是陶笛的劣勢,雖然目前開發出了各種復管陶笛,但由於指法尚不統一,各個廠家爭先推出個人品牌復管陶笛,因此在全世界復管陶笛的指法也是「百家爭鳴」,這給陶笛愛好者來說,其實阻礙了其世界范圍的發展。

拓展資料

在我國古代的吹奏樂器中,塤是最古老的一種,其主要發展階段在商周,故其音色明顯帶有商周時代所特有的精神氣質:古樸、渾厚、低沉、滄桑、神秘、哀婉,所以塤特別擅長抒發哀怨之情和製造肅穆、曠古、凄厲的特殊效果,一直以來被視為一種特色樂器。到了現代,在演奏家和製作師的共同努力下,塤的表現力不斷增強,塤樂也不斷豐富,因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對塤產生興趣。用那帶著泥土芳香的塤奏出大地的吟唱、天籟的絕響,更能表現人們追求遠離塵囂、至純至美的精神境界。

陶者,火燒過的泥也,笛者,吹奏樂器也,陶笛是近代的名字, 泛指以泥土為主要材質經火燒製作的陶類樂器.現在也包括以其它材料其他工藝製作的具有傳統陶笛外型及典型陶笛特點的樂器. 陶笛是一種古老而且別具特色的陶土製樂器,小巧古樸,聲音穿透力強,音頭圓潤,易吹易學,使陶笛演奏不再神秘,來到喜愛它的音樂愛好者手中。

9. 笛子笛子是誰發明的

笛子是華夏先祖,中國人發明的。笛子是古老的傳統樂器,現在常用於中國民間音樂、中國民族樂團、戲曲、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在管樂器中還可分為短笛、長笛、風笛、直笛、陶笛五種。

10. 陶笛是哪個國家的樂器

源自義大利。

陶笛(英語:Ocarina,也譯作奧卡利那笛、洋塤、瓦塤、土笛、鼓浪笛等),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陶笛多數是一種源自義大利、狀似潛艇、有哨口、通常用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

中國陶笛(實用新型)哨口類氣鳴土樂,陶笛演奏家,製作家周子雷借鑒中外歷代陶土樂器基本特點改革研發,指法指序科學便捷,音域寬廣,通常為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


(10)陶笛誰發明擴展閱讀:

製作材料

製作陶笛的材料很多,陶土、瓷泥、紫砂、塑膠、木材等。

由於陶笛的製作材料不同,因此音色和屬性也不完全相同。

陶土熏燒的陶笛音色柔美,瓷泥燒制的陶笛聲音清脆悅耳。

紫砂的陶笛的聲音清脆明快,黑陶的音色介於熏燒陶笛和瓷質陶笛之間。

但以上燒制的陶笛有一個共同缺點:怕摔易碎。

塑膠的陶笛價格便宜結實耐用,但是它們的音色無法與以泥土為原料的陶笛相比。



閱讀全文

與陶笛誰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