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師勞動的創造性
你說的是什麼意思啊
2.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是說明教師勞動具有() a 復雜性 b 示範性 c 創造性 d
好多人說選創造性,因為需要創造性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對待學生,也可以說是復雜性,因為教師要因材施教
3. 教師勞動的特點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1)勞動任務的綜合性。首先教師需要同時完成培養學生多方面發展的任務上。其次在每一學科的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關注和指導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第三,教師要善於協調來自家庭、社會等方面的教育影響,以指導學生良好發展。
(2)勞動對象的復雜性。首先表現在其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其次在教育過程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參與客觀上影響並改變著教師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3)勞動手段的主體性。首先教師的勞動手段一方面是由人類智慧結晶的教材來充任,另一方面是由教師自身的學識、能力、人格來施行。其次教師必須理解消化教材才能有效的傳遞人類文化的精華。再則其示範作用也充分體現了教師勞動的主體性。
(4)勞動過程的創造性。教師要有極強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才能有效的完成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任務完善學生個體,幫助學生實現內化,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都需要教師靈活的運用其智力水平。
(5)教師勞動的長效性。首先從人的整體發展來看,人才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次就學生某一具體、局部的發展來看,也往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
4. 教師勞動的特點是什麼
1、復雜性。教師勞動對象多為成長著的年輕一代,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有自身身心發展的規律。學生個體發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師勞動要比物質和其他精神產品的生產勞動復雜得多。
2、創造性。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教師既要遵循統一的培養目標,又要根據不同對象的個性特點,根據客觀環境、教育條件的變化,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進行創造性勞動。
3、示範性。教師要用自己的知識和言行去影響學生,必須作出示範和表率。學生有尊重、學習和信賴教師的自然傾向,也要求教師嚴格要求自己。
教師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需要得到理解。這個時代,人人在評說教育,但家長以及社會公眾對教師工作的了解其實非常有限。教師教書育人與醫生救死扶傷、戰士保家衛國有著明顯的不同,屬於精神性勞動,其成就往往不那麼立竿見影。
一節好課,背後也許是十倍時間的准備。有時候十倍投入,才有一分在育人方面的收獲,其表現或為多一個合格的公民,或為多一個幸福的人生,對其個人意義重大,在社會大潮中看起來卻是微瀾。而其中的艱巨性,卻常常被過去宣傳的少量抽象化典型所掩蓋。事實上,今天的教育遠比過去復雜。
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個性很強,再加上隨遷子女、留守兒童以及單親家庭子女大量增加,許多教師的日常工作狀態都是超時超量付出。這種付出,很難為外界所知。而且,往往越是勤勉敬業的教師,越是默默無聞。在講台上擁有話語權的教師,在社會輿論場中卻成為沉默的弱勢群體。
5. 談談幼兒教師勞動的復雜性和創造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改革開放為我國經濟帶來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其他方面事業的重大改革。經過多年對幼兒教育工作的實踐,我得出以下觀點。 一、幼兒教育由「奢侈品」轉為「必需品」 改革開放之前,幼兒園對於家長來講是「奢侈品」,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的改革與發展推動幼兒教育事業邁進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幼兒教育已經成為一種社會需要,兒童成長中的必需品。截至2009年,全國的幼兒園已超過13萬所,在幼兒園 (包括學前班)達2263萬人之多,入園率達42.5%。同時,各種各樣的幼兒教育、學前教育形式融入到百姓的生活當中。「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時時刻刻提醒家長們愈發重視幼兒教育。 二、幼兒教師隊伍變化 1.教師隊伍總體逐漸壯大。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教育體制的改革,幼兒教育的規模總體呈擴大趨勢,與此相應,幼兒園教師(包括園長)的數量也翻了一倍,自1980年的41萬人增加到2009年的已超過84萬人。有更多的年輕人喜歡加入到幼兒教育事業當中。 2.幼兒教師學歷層次整體上移。 自1990年起,我國幼兒園教師的受教育程度和學歷水平逐年提高。2000年以來,幼兒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更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專及其以上學歷者所佔的比例迅速提升。從2OO1年到2009年,這一比例已從30.5%一躍達到49.2%,其中本科及研究生學歷教師所佔總數的百分比增加3倍多,而高中以下學歷者的比例則從7.9%降到4.3%。我國多所師范院校相繼開設學前教育專業,使得幼兒教育事業重新得到重視。 3.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程度逐步提高,保教幼兒的能力明顯增強。 隨著學歷層次的提升和教育改革的推進,廣大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水平有了較大的改善,他們了解國家的幼兒教育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的文件的精神,他們具有較為扎實的幼兒生理學、幼兒心理學、學前教育學等系統的專業理論基礎,也具有了解幼兒,與幼兒建立積極互動關系,支持他們的學習和發展的能力。多數教師不斷學習的願望強烈,他們積極接受繼續教育,踴躍參加教研活動,不斷積累實踐經驗,主動反思和改進教育教學,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與此同時他們的科研意識和能力也明顯增強,目前幼教類刊物中,一線教師發表的文章已佔相當比例。
6.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說明教師勞動的 A 復雜性 B示範性 C間接性 D創造性
選D創造性,教師勞動的創造性,首先表現在因材施教上。教師不僅要針對集體的特點(共性特點)進行教育,而且還要針對學生的個體特點(個性特點)進行教育。通俗地說,就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7. 教師的創造性表現在哪
教師的勞復動具有高度的創造性制,它表現在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育情況,機智靈活地運用教育規律,達到最優的教育效果。教師勞動的創造性首先表現在因材施教上。教師的勞動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各自具有其特殊性,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氣質、性格和現實的教育基礎。他必須對每個學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通過不盡相同的方法、途徑,確保每位學生不斷發展,使其成為具有豐滿個性的社會人。教師勞動的創造性還表現在對教育內容、方法和手段等的不斷創新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教師要立足現實,不斷選取最適合學生的教育內容,不斷發現和創造性地運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師勞動的創造性突出表現在教育機智上。在教育中,會出現事先難以預料的事,要求教師必須隨機應變,化不利為有利。
8. 教師勞動的創造性主要體現在什麼
1、因材施教
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教師既要遵循統一的培養目標,又要根據不同回對象的答個性特點,根據客觀環境、教育條件的變化,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進行創造性勞動。
2、教學上的不斷更新
時代是不斷地變化發展的,知識也是不斷地在更新,這就意味著教師的教學活動必須要有創造性和創新性,如果教師不去床新,不去更新教師自己的知識儲備,那麼久無法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教導和解惑。
3、教師的「教育機智」
一個教師對應的是多個學生,每個學生的特點各不相同,要想做到因材施教,那麼就必須要有足夠的「教育機智」,教師只有擁有很高的「教育機智」,才能做好教書育人工作。
(8)教師勞動的創造性體現在擴展閱讀:
教師的職責
教師的角色不只是向學生傳授某方面的課本知識,而是要根據學生的發展實際及教育目標、要求,在特定的環境中採用特定的教學方法,通過特定的途徑來促進學生成長,教師這種角色是一種性質復雜的職業角色。一個人成長為這種角色需要經過復雜的、長期的學習過程。
教師角色的性質就在於幫助學生成長;或者說,教師是促進學生成長的人。
9. 教師勞動的創造性,突出表現在()
選B
創造性表現在教育機智上,即教師對突發事件的處理上。
滿意請採納
10. 教師勞動的復雜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教師勞動的復雜性表現在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務的多樣性、勞動對象的差異性這三個方面。
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教師勞動的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人,而不是單方面發展的人。
2、教育任務的多樣性
教師不僅要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訓練學生的技能,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能力,還要培養學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3、勞動對象的差異性
教師不僅要經常在同一個時空條件下,面對全體學生,實施統一的課程計劃、課程標准,還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10)教師勞動的創造性體現在擴展閱讀:
教師的勞動是一種創造性勞動,而不是一種機械重復的簡單勞動。從教學內容上說,由於科學在發展,時代在前進,知識在不斷豐富,雖然教材有相對穩定的一面,但也總有增刪修補之處,不會一成不變。
何況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照本宣科,備課時要參閱新資料,吸收新知識。因而又可以說年年要更新。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應日新月異的新形勢,及時地吸收和充實新內容,這就不能不是一種創造性的工作。
從教學對象說,學生年年變,今年教一年級,明年也教一年級,學生則是新的;即使跟班上去,學生是同一批,但是身心特點、知識水平等方面也已發生變化。如何針對不同對象的特點進行教學?採取何種方式方法進行教學?年年也會有新的變化。
因此,學校領導者在教師的管理中,一要保證教師進行創造性活動的時間,不僅要注意減少教師的非教學活動,而且要合理安排教師的校內教學活動。二要保證適合教師從事創造性勞動的條件和工作環境。如提供必要的乃至充分的圖書資料和實驗設備,使教師能有充分的養料,去專心致志地從事創造性活動。三要向教師提出創造活動的要求,引導教師以創造精神對待工作,在思想上和措施上防範以簡單重復勞動的方式應付事實上的創造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