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磁懸浮列車中國是第幾發明的

磁懸浮列車中國是第幾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6-24 14:04:09

⑴ 中國磁懸浮列車什麼時候有的

中國磁懸浮列車是1995年5月11日有的。

中國第一台載人磁懸浮列車於1995年5月11日在國防科技大學研製成功,使中國成為繼德國、日本、英國、蘇聯、韓國之後,第六個研製成功磁懸浮列車的國家。

中國磁懸浮技術的研究始於80年代。國防科技大學於1989年研製成中國第一台小型磁懸浮原理樣車。1992年,研製載人磁懸浮列車被正式列入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點項目。

研製成功的這台磁懸浮列車為單轉向架磁懸浮列車,長3.36米,寬3米,軌距為2米,車上安裝了4組8隻懸浮、導向電磁鐵,由4套控制系統進行控制,靜止時起浮重量為6噸,起浮間隙20毫米,運行間隙10毫米,可乘坐20多人。

單轉向架具有獨立懸浮與推進的功能,用幾個完全相同的轉向架連接在一起,再覆蓋車廂外殼、安裝座椅,就可組成一節磁懸浮列車。

(1)磁懸浮列車中國是第幾發明的擴展閱讀

中國的磁懸浮列車發展歷史:

1995年5月11日,中國第一台載人磁懸浮列車在國防科技大學研製成功。2000年,中國西南交通大學磁懸浮列車與磁浮技術研究所研製成功世界首輛高溫超導載人磁懸浮實驗車。

2001年11月24日北控磁浮第一台磁懸浮列車通過中試評審。2002年2月28日,上海磁懸浮列車示範線下部結構工程全線貫通並開始架梁。

2003年,四川成都青山磁懸浮列車線完工,該磁懸浮試驗軌道長420米,主要針對觀光遊客。2005年5月,中國自行研製的「中華06號」吊軌永磁懸浮列車於連亮相。

2006年4月30日,中國第一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在四川成都青城山一個試驗基地成功經過室外實地運行聯合試驗。利用常導電磁懸浮推動。

2012年1月20日,一列中低速磁浮列車在中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內下線。磁浮列車採用三節編組,最高運行時速為每小時100公里,列車最大載客量約600人。 2014年5月16日,高鐵長沙南站至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的長沙磁懸浮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⑵ 中國的第一列磁懸浮列車於於那年誕生的

中國第一列商業運行的磁懸浮列車是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的龍陽路站到浦東國際機場,全長29.8公里,最高時速為每小時430公里,全程運行時間只需8分鍾,2003年1月4日正式開始商業運營。這也是世界第一條商業運營的磁懸浮列車。

⑶ 磁浮列車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Hermann Kemper)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繼而申請了專利。20 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工業化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提高交通運輸能力以適應其經濟發展和民生的需要,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相繼開展了磁懸浮運輸系統的研發。其中德國和日本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

中國:我國第一輛磁懸浮列車(買自德國)2003年1月開始在上海運行。2015年10月中國首條國產磁懸浮線路長沙磁浮線成功試跑。2016年5月6日,中國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懸浮商業運營示範線——長沙磁浮快線開通試運營。該線路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中低速磁浮運營線。

⑷ 磁懸浮列車是中國發明的嗎

磁懸浮技術的研究源於德國,早在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就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懸浮列車的專利。進入70年代以後,隨著世界工業化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加強,為提高交通運輸能力以適應其經濟發展的需要,德國、日本、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相繼開始籌劃進行磁懸浮運輸系統的開發。而美國和前蘇聯則分別在七八十年代放棄了這項研究計劃,目前只有德國和日本仍在繼續進行磁懸浮系統的研究,並均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進展。下面把各主要國家對磁浮鐵路的研究情況作一簡要介紹。 日本於1962年開始研究常導磁浮鐵路。此後由於超導技術的迅速發展,從70年代初開始轉而研究超導磁浮鐵路。1972年首次成功地進行了2.2噸重的超導磁浮列車實驗,其速度達到每小時50公里。1977年12月在宮崎磁浮鐵路試驗線上,最高速度達到了每小時204公里,到1979年12月又進一步提高到517公里。1982年11月,磁浮列車的載人試驗獲得成功。1995年,載人磁浮列車試驗時的最高時速達到411公里。為了進行東京至大阪間修建磁浮鐵路的可行性研究,於1990年又著手建設山梨磁懸浮鐵路試驗線,首期18.4公里長的試驗線已於1996年全部建設完成。 德國對磁浮鐵路的研究始於1968年(當時的聯邦德國)。研究初期,常導和超導並重,到1977年,先後分別研製出常導電磁鐵吸引式和超導電磁鐵相斥式試驗車輛,試驗時的最高時速達到400公里。後來經過分析比較認為,超導磁浮鐵路所需的技術水平太高,短期內難以取得較大進展,遂決定以後只集中力量發展常導磁浮鐵路。1978年,決定在埃姆斯蘭德修建全長31.5公里的試驗線,並於1980年開工興建,1982年開始進行不載人試驗。列車的最高試驗速度在1983年底達到每小時300公里,1984年又進一步增至400公里。目前,德國在常導磁浮鐵路研究方面的技術已趨成熟。
希望採納

⑸ 磁懸浮列車什麼時候被發明

磁懸浮技術的研究源於德國,早在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就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懸浮列車的專利。進入70年代以後,隨著世界工業化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加強,為提高交通運輸能力以適應其經濟發展的需要,德國、日本、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相繼開始籌劃進行磁懸浮運輸系統的開發。而美國和前蘇聯則分別在七八十年代放棄了這項研究計劃,目前只有德國和日本仍在繼續進行磁懸浮系統的研究,並均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進展。下面把各主要國家對磁浮鐵路的研究情況作一簡要介紹。

日本於1962年開始研究常導磁浮鐵路。此後由於超導技術的迅速發展,從70年代初開始轉而研究超導磁浮鐵路。1972年首次成功地進行了2.2噸重的超導磁浮列車實驗,其速度達到每小時50公里。1977年12月在宮崎磁浮鐵路試驗線上,最高速度達到了每小時204公里,到1979年12月又進一步提高到517公里。1982年11月,磁浮列車的載人試驗獲得成功。1995年,載人磁浮列車試驗時的最高時速達到411公里。為了進行東京至大阪間修建磁浮鐵路的可行性研究,於1990年又著手建設山梨磁懸浮鐵路試驗線,首期18.4公里長的試驗線已於1996年全部建設完成。

德國對磁浮鐵路的研究始於1968年(當時的聯邦德國)。研究初期,常導和超導並重,到1977年,先後分別研製出常導電磁鐵吸引式和超導電磁鐵相斥式試驗車輛,試驗時的最高時速達到400公里。後來經過分析比較認為,超導磁浮鐵路所需的技術水平太高,短期內難以取得較大進展,遂決定以後只集中力量發展常導磁浮鐵路。1978年,決定在埃姆斯蘭德修建全長31.5公里的試驗線,並於1980年開工興建,1982年開始進行不載人試驗。列車的最高試驗速度在1983年底達到每小時300公里,1984年又進一步增至400公里。目前,德國在常導磁浮鐵路研究方面的技術已趨成熟。

與日本和德國相比,英國對磁浮鐵路的研究起步較晚,從1973年才開始。但是,英國則是最早將磁浮鐵路投入商業運營的國家之一。1984年4月,伯明翰機場至英特納雄納爾車站之間一條600米長的磁浮鐵路正式通車營業。旅客乘坐磁浮列車從伯明翰機場到英特納雄納爾火車站僅需90秒鍾。令人遺憾的是,在1995年,這趟一度是世界上唯一從事商業運營的磁浮列車在運行了11年之後被宣布停止營業,其運送旅客的任務由機場班車所取代。

⑹ 磁懸浮列車是誰發明的.

磁懸浮列車是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發明的。

磁懸浮列車是自大約200年前斯蒂芬森的「火箭」號蒸汽式機車問世以來鐵路技術最根本的突破。

磁懸浮列車在今天看似乎還是一個新鮮事物,其實它的理論准備已有很長的歷史。磁懸浮技術的研究源於德國,早在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就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懸浮列車的專利。

進入70年代以後,隨著世界工業化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加強,為提高交通運輸能力以適應其經濟發展的需要,德國、日本、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相繼開始籌劃進行磁懸浮運輸系統的開發。

而美國和前蘇聯則分別在七八十年代放棄了這項研究計劃,目前在磁懸浮系統的研究上,德國和日本、中國均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進展。

(6)磁懸浮列車中國是第幾發明的擴展閱讀:

磁懸浮列車在中國發展過程

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對低速常導型磁懸浮列車進行研究。1994年10月 ,西南交通大學建成了首條磁懸浮鐵路試驗線 ,並同時開展了磁懸浮列車的載人試驗 ,成功地進行了磁懸浮列車試驗 ,於1996年1月通過鐵道部組織的專家鑒定。

然後 ,在鐵科院對低速常導6t單轉向架磁懸浮試驗車進行了試驗,於1998年11月通過了鐵道部科技成果鑒定 ,填補了中國在磁懸浮列車技術領域的空白 。

2019年5月23日10時50分,中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這標志著中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⑺ 磁懸浮列車是哪個國家最先弄出來的

1934-1977,從設想到系統決策
1934 赫爾曼·肯佩爾取得磁浮鐵道基本專利(德國專利643 316號,1934年8月)。
有關德國專利643316號的消息

赫爾曼·肯佩爾
1969 高效高速鐵道研究所接受聯邦交通部長的委託,開始進行開發和應用高效高速鐵道的研究。該項研究(HSB研究)於1972年結束。
1971 梅塞施密特-伯爾考-布洛姆公司(MBB)在奧托布倫工廠廠區660米長的試驗線路上展示了一台首次載人的原理車。磁懸浮高速列車02號由克勞斯·瑪費投入運行。 原理車
技術數據:座位數:4,車輛空重:4.8噸,
電磁支撐和導向系統採用非同步短定子
直線電機,最高時速90公里/小時

⑻ 中國第一台磁懸浮列車來自哪裡

買自德國。

我國第一輛磁懸浮列車,2003年1月開始在上海磁浮線運行。2015年10月中國首條國產磁懸浮線路長沙磁浮線成功試跑。2016年5月6日,中國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懸浮商業運營示範線——長沙磁浮快線開通試運營。該線路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中低速磁浮運營線。2018年6月,我國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車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下線。

磁懸浮列車有許多優點:

列車在鐵軌上方懸浮運行,鐵軌與車輛不接觸,不但運行速度非常快,可以超過500千米/小時,無噪音,不排出有害的廢氣,有利於環境保護。由於無需車輪,不存在輪軌摩擦而產生的輪對磨損,減少了維護工作量和經營成本。

它是21世紀理想的超級特別快車,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發展磁懸浮列車。至2012年,中國和日本、德國、英國、美國等國都在積極研究這種車。日本的超導磁懸浮列車已經過在軌試驗,即將進入實用階段,運行時速可達300千米以上。

磁懸浮列車運行時與軌道保持一定的間隙(一般為1—10cm),因此運行安全、平穩舒適、無雜訊,可以實現全自動化運行。磁懸浮列車的使用壽命可達35年,而普通輪軌列車只有20—25年。磁懸浮列車路軌的壽命是80年,普通路軌只有60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磁浮列車

⑼ 滋懸浮列車是誰發明的

磁懸浮技術的研究源於德國,早在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就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懸浮列車的專利。 磁懸浮列車是一種靠磁懸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斥力)來推動的列車。由於其軌道的磁力使之懸浮在空中,行走時不同於其他列車需要接觸地面,因此只受來自空氣的阻力。磁懸浮技術的研究源於德國,早在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就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懸浮列車的專利。 德日:1970年以後,隨著世界工業化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加強,為提高交通運輸能力以適應其經濟發展的需要,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以及中國都相繼開始籌劃進行磁懸浮運輸系統的開發。 中國:我國第一輛磁懸浮列車(買自德國)2003年1月開始在上海運行。2015-10中國首條國產磁懸浮線路長沙磁浮線成功試車。

⑽ 世界上第一個磁懸浮列車在哪裡誕生

磁懸浮的構想由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於1922年提出,日本在1972年首次成功地進行了2.2噸重的超導磁浮列車實驗,1996年日本首期山梨18.4公里長的試驗線建成,並於1997年4月開始進行運行,在當年12月創造了550公里/小時的高速列車世界紀錄..
早在1994年,西南交大就研製成功中國第一輛可載人常導低速磁浮列車, 2003年,西南交大在四川成都青山磁懸浮列車線建成,該磁懸浮試驗軌道長420米,針對觀光遊客運行。

閱讀全文

與磁懸浮列車中國是第幾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