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軍靴的發明

軍靴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24 07:05:32

❶ 歷史上最早的軍靴是什麼

我國的戰爭始於氏族時代,隨著經濟的發展,軍鞋才從一般鞋飾中分離出來,並以靴(
高到踝骨以上的長統鞋)、屨(麻葛等製成的單底鞋)、屐(燕子的一種,通常指木底
的,或有齒或無齒,也有草制和帛制的)等主要鞋種構成了一部我國古代的軍鞋史。

商墓中曾出土過一種脛甲,脛甲的作用是保護小腱。有人認為,脛甲是軍靴的前身,軍
靴是脛甲與鞋結合的產物。商墓中也曾出土過一座跪坐玉人,足脛間纏繞行膝(綁腿布
),這是所能見到的最早的行膝形象。

兩周後,人們開始了用火煙熏烤使皮變成革的材料製作軍靴。沈陽周代廢墟里曾出土堵
塞銅泡釘靴,這是我國現已證實的第一雙軍鞋產物。今人曾在新疆樓蘭挖掘出一雙基本
完整的皮靴,距今已4000年,這證實了古書記載的「靴本來自西域」的說法。將銅泡釘
裝飾到皮靴上是設計者從戰時防護要求出發的精心構思,這是軍靴源於胡履,別於胡履
,勝於胡履的一大標志。

❷ 歐洲古代軍靴後面的齒輪狀東西是用來干什麼的

馬刺,也叫靴刺。其主要作用是在沖鋒時用腳後跟踢馬腹時使馬感到刺痛而全速前沖。它的形狀類似帶鋸齒的輪子,是可以隨意滾動的,因為並不尖利,一般不會對馬造成傷害。

馬刺的使用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或者更遠的時期。早期的馬刺頭部比較鋒利,是用釘狀物從馬靴內側向外釘出後形成的。

11世紀的馬刺是直的,而我們今天使用的帶彎曲馬刺頭的馬刺是12世紀才被發明出來的。在英國,馬刺曾出現在亨利三世的印章和13世紀的碑文上。但是馬刺真正被廣泛使用是在14世紀。

(2)軍靴的發明擴展閱讀

歐洲古典騎兵用矛大都為投擲刺擊兩用矛,如果手持刺擊敵人時,一般分為兩種辦法,一種為正手持矛,手像鳥翼一樣向一側盡量伸展,手臂放鬆,矛頭向前,呈水平或矛頭指向斜下方,遠離騎士的身體,一旦刺中目標則馬上撒手,因為人手遠離身體重心。

即使被反沖的力量帶到了一點,也會因為鬆弛的胳膊獲得了緩沖,從而避免身體被帶下戰馬,另一種則為反手持矛,矛尖向下或斜下方,騎士刺擊像下刺擊,刺中目標後則馬上撒手,避免被帶下戰馬。

而隨著馬鐙的出現,身著重甲的西方騎士出現了。騎士在馬上可以獲得穩固的支撐,這樣騎兵可以承受更大的沖擊力,騎士沖擊時,往往是一手持盾並控制馬頭方向,一手胳膊蜷曲夾持騎矛,雙腳馬刺猛磕馬腹,使馬疼痛,用於加速,增加沖擊力量。

身負重甲的騎士夾持騎矛,這樣就使矛與人,人與馬,形成相對的剛性固定,結為一體撞向敵人。一人一馬加上其上長矛盔甲的重量,高速前進,這種沖擊力極為巨大,一人一馬全部動能集中在矛尖之上,沖擊力巨大,但反作用力同樣巨大。

尤其是雙方都是騎士互沖的時候,雙方力量疊加,所以即使有馬鐙的支撐,也難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反作用力,只會被貫下戰馬。所以西方騎士的解決辦法是,通過騎矛的設計來解決這個問題。

❸ 中國的軍靴沒有外國的軍靴好嗎,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外國的軍靴。

我來說一下對軍靴的看法。幫助大家揭開軍靴里的秘密(聲明一下本人雖是做軍靴生意的,在此不是為做廣告,也不是為哪個品牌宣傳,只是想發表一下我對軍靴的看法。一家之言,僅供大家參考)。
首先,要客觀地看待國內外軍靴。既不要過分的認為國外軍靴的技術成分性能質量神秘莫測,也不要像有些網友那樣認為國內的軍靴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特別是近些年一些影視作品對特種部隊,尤其是國外特種部隊的渲染。使大家更對國外的軍靴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彷彿只要是一雙外國軍靴,像什麼511,SWAT就一定是特的沒法再特。(甚至有人搬出了眾所周知的耐克鞋品試驗,這一點我承認國內的鞋子生產廠家的確沒有國外的品質測試做得好,但並不能證明國內的軍靴不做這樣近似殘酷的產品測試。)但大家別忘了鞋子畢竟還是一雙鞋子。
有的兄弟會給我拿出很多外國軍靴的圖片告訴我這些鞋子是多麼的酷,又是鞋底,又是外形。這里我可以告訴大家鞋底的橡膠和炭的比例是有嚴格的標準的。不是哪個多一點就是好鞋。所以不要再搞個含膠量85%的好鞋的笑話。至於說外形,這個可以從兩點來說。一是不同民族國家的風俗,文化所產生的審美標准不同。就像外國的房子和中國的房子建築風格不同,你能說誰的房子更好嗎?這些都是由於民族習慣和當地的氣候特點決定的。還有就是一些兄弟的審美疲勞。一樣東西看多了,突然又有新東西出現給人一種很特別的感覺這也是很正常的。但不能以此作為評價好壞的標准。二是商業化因素的驅使,也就是像大家購買的511SWAT軍靴幾乎沒有軍版的,這是指那些從國外購進的。我所知道其一軍版需要加一些特殊材料,比如說鞋底防彈纖維板(這是目前比較新的材料),主要是防刺穿的需要。而民版這樣做的話一是成本高,二是沒必要。一般使用特殊玻璃鋼代替。更不要說國內的一些小廠仿造的,連玻璃鋼都不會有。因為這個東西正品沒有一個統一的可識別標准。又加上暴利。所以,一些不良商家更是打著這些幌子來混淆視聽。我舉個例子,一雙正品的3515警用防暴(國內武警和防暴警察用靴,皮面為正面優質黃牛皮。橡膠鞋底具有耐磨、防滑、耐熱等優良特性。)廠家成本價也在200元以上,市價在290元。我看很多地方都在330元的標價。一個小廠90元就可以出貨。你就知道中間有多少貓膩。我接觸到的一個客戶還是一個地區性經銷商(做這個牌子10多年了)。第一次接到我們的東西後,給我說了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這是我十年來第一次見到這個牌子的正品」。更不用說那些國外特警戰靴了。
再說一下我們國內的軍警靴。我國的軍靴主要有,總後的「3513巡洋艦系列」、「3514神行太保系列」、「3515強人系列」、「3516皇家系列」。以強人牌名聲最大。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漯河皮鞋廠。1996年率先在國內革鞋行業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其皮鞋選用他們自產曾榮獲國優金獎的優質黃牛軟鞋面革和新型天然合成底材為主要原料;可採用固特異(線縫)、膠粘和模壓結構工藝生產、用料考究、做工精良、品質超越;可保證防水、防電、防油、防砸、防穿刺等特種需要。先後裝備天安門國旗班、中國駐聯合國海灣維和部隊和柬埔寨藍盔部隊、中國駐外領事館武館、駐香港澳門部隊,建國50周年大典閱兵部隊等。產品先後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南非、韓國、尼泊爾、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的軍隊和警察部隊。以及香港、台灣地區。大家注意並不是有些網友認為的沒有一點技術含量。(除非你是仿品的受害者。)可以透露一點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的沙漠戰靴都是3515生產的。眾所周知美國人對士兵防護產品的工藝要求是相當嚴格的。能跑那麼遠采購我們中國的戰靴大家能說我們自己的東西不行嗎。所以大家不要妄自菲薄,理性的選擇自己需要的軍靴。

❹ 魏晉時期的軍靴是什麼樣的

漢魏之際,我國西部和北部的少數民族開始向內地遷移,與漢族雜居。民族的廣泛遷移和雜居,對這一時期的服飾有很大影響,在軍鞋上明顯反映出北方少數民族的特點。足蹬長統靴成為魏、晉、南北朝武將武士的主要戎裝之一。

❺ 關於美國陸軍的軍靴

你這叫美國百利威軍靴的額。陸軍會采購熱帶軍靴,第二個問題不是太清楚,我在酷頭戶外網上看有這些資料,也許能幫你找出、

❻ 世界上最好的軍靴是什麼

國產的解放鞋就不錯07作戰靴
不考慮價格因素的前提下
美軍的軍靴是最好的,理由很簡單,都是從實際需求出發,而且每個供貨商都要承受很大的競爭壓力,他們採用的是公發和自由選購兩種方式提供,幾乎有錢士兵都會拋棄公發自己去買
其次是德軍,做工扎實的沒話說

使用來說,無論是飛機也好還是鞋子,都只是損耗品
即便想vibram這種牛逼的鞋底製造商宣稱野外用5年沒問題,但事實上還是要根據具體環境。一般而言設計使用期限是2-4年,實戰狀態下一年內換幾雙都不太奇怪

❼ 二戰期間,德國軍人的軍靴全部都是長筒靴嗎

研究二戰德軍單兵裝備要專業一些,實際上德軍的長筒靴正式名稱為“行軍靴”,它與M35鋼盔一起,成為二戰德軍士兵的標志性穿戴。然而隨著戰爭的深入,德國軍隊的不斷擴編造成資源緊張,以及特殊作戰用途的需要,德軍的軍靴在戰爭中不僅質量有所下降,也同時製作和裝備了其他款式的產品,所以,二戰德軍的軍靴不全是長筒靴,如果將命題劃定在戰爭初期可能會准確些。

❽ 軍靴的介紹

軍靴,顧名思義,是供軍事單位在行軍,作戰時穿著的鞋靴。一雙優秀的軍靴不但要足夠耐用,舒適,保證士兵在嚴酷作戰環境中的各種需要,還應該威武,美觀,能夠起到體現軍威,提升士氣的作用。

❾ 帶給人類意料之外驚喜的科學小發明

1、機靈鬼玩具來(Slinky)


發明人:美國海軍工程師理查德·瓊斯(Richard Jones)

最初目的:發明一種監控軍艦功率的儀器。

發明過程:瓊斯當時正在測試彈簧,但其中一個掉到地上,開始「行走」,於是「機靈鬼」誕生了。

2、心臟起搏器


發明人:電機工程師約翰·霍普斯(John Hopps)

最初目的:霍普斯當時在開展一項針對低體溫症的研究,並且試圖用無線電加熱來恢復體溫。

發明過程:他在實驗過程中注意到,如果心臟因為低溫停止跳動,可以通過人工刺激的方式來恢復心跳。


3、橡皮泥


發明人:通用電氣工程師詹姆斯·懷特(James Wright)

最初目的:在二戰期間,美國政府需要大量的飛機輪胎以及軍靴等橡膠製品。懷特當時試圖用硅製作一種橡膠替代品,因為這種元素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

發明過程:在對硅油進行測試時,懷特向其中添加了硼酸,結果變成了一種帶有彈性和粘性的物質。盡管沒有人能夠為其找到實際用途,但它卻成為了一種有趣的玩具。


❿ 中國軍鞋的發展歷史

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軍隊的軍官和部分德式裝備師配發了皮製長筒軍靴,但多數官兵仍穿著中國軍隊傳統的布鞋和草鞋。當時,配發最好的軍鞋、軍靴的部隊要算是中國駐印遠征軍了。進駐印度初期,士兵配發了由英軍提供的皮底低腰黑色野戰軍靴、膠底低腰黑色「伽拉靴」和英式棕色膠底布鞋。同時,駐印遠征軍還自製了一些軍鞋,如膠底系帶式黑布鞋和草鞋。至於軍官,除配備英式黑色軍靴外,還配發了美製黃褐色152mm翻毛軍靴和馬靴。後來,一些作戰部隊相繼配發了美軍的M43作戰靴和M42作戰靴。最「牛」的還是精銳的傘兵部隊,幾乎每個傘兵都擁有一雙與<兄弟連>中美國大兵相同的高腰傘兵靴。
解放戰爭時期,由於國民政府的全面圍剿,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武裝力量物資供應困難,其軍鞋多為農村婦女手工生產的粗布鞋。
解放後,隨著膠鞋的批量生產,布鞋由作戰鞋變為了便鞋。據了解,在20世紀中葉,全軍還曾普遍配發過一種圓口布鞋,就是通常說的「老頭鞋」,但沒過多長時間,「老頭鞋」就從解放軍戰士的腳上漸漸消失了。最後,穿軍用「老頭鞋」成了海軍潛艇部隊的「專利」。原因很簡單——防止「空氣污染」。如果潛艇兵們在密閉的艙室內都穿著膠鞋工作,可以想像,那股味道可實在是夠受的。因此,透氣性好的圓口布鞋在那個年代成了最受潛艇部隊歡迎的軍需物資之一。

閱讀全文

與軍靴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