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克隆技術是哪國什麼時候發明的

克隆技術是哪國什麼時候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6-24 00:28:58

① 克隆技術是誰發明

克隆第一人是英國科學家伊恩·威爾穆特

伊恩·威爾穆特,英國胚胎學家。世版界上第一個用權體細胞克隆出動物的科學家。1945年出生於英國的蘇格蘭。1996年7月24日,在羅斯林研究所誕生的胚胎細胞克隆綿羊小波利,再次在全球范圍內引發新的克隆震撼,因為波利的細胞內攜帶著一種人類基因。從此以後,克隆迅速在全球展開,並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成就。

英國2001年通過《人類胚胎學法案》,從法律上批准了治療性的克隆人類胚胎研究,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立法批准克隆人類胚胎的國家。英國政府今年8月曾向紐卡斯爾大學頒發了世界上第一份克隆人類胚胎的合法執照。

盡管英國允許以醫療為目的的克隆人類胚胎研究,但用於生殖目的的克隆人類胚胎研究,也就是俗稱的「克隆人」,在這個國家仍然是非法的。

聯合國將於10月份舉行大會,就是否批准克隆人研究進行表決。美國倡議應該禁止所有形式的克隆人研究,而比利時等國則呼籲應該禁止用於生殖目的的克隆人研究,並由各國自行制定有關治療性克隆人類胚胎的法案。

② 克隆技術是誰發明的

克隆技術 什麼是克隆? 克隆是英語單詞clone的音譯,clone源於希臘文klone,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無性繁殖或營養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桿插和嫁接。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後代個體組成的種群。克隆也可以理解為復制、拷貝,就是從原型中產生出同樣的復製品,它的外表及遺傳基因與原型完全相同。 1997年2月,綿羊「多利」誕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關注,這頭由英國生物學家通過克隆技術培育的克隆綿羊,意味著人類可以利用動物身上的一個體細胞,產生出與這個動物完全相同的生命體,打破了千古不變的自然規律。 什麼東西可以克隆? 應該說有生命的都可以克隆。 現在已經克隆什麼? 蛙:1962年,未成功。 鯉魚:1963年,中國科學家童第周早在1963年就通過將一隻雄性鯉魚的遺傳物質注入雌性鯉魚的卵中從而成功克隆了一隻雌性鯉魚,比多利羊的克隆早了33年。但由於相關論文是發表在一本中文科學期刊,並沒有翻譯成英文,所以並不為國際上所知曉。(源自:PBS) 古代神話里孫悟空用自己的汗毛變成無數個小孫悟空的離奇故事,表達了人類對復制自身的幻想。1938 年,德國科學家首次提出了哺乳動物克隆的思想,1996年,體細胞克隆羊「多利」出世後,克隆迅速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人們不禁疑問:我們會不會跟在羊的後面?這種疑問讓所有人惶惑不安。然而,反對克隆的喧囂聲沒有抵過科學家的執著追求,伴隨著牛、鼠、豬乃至猴這種與人類生物特徵最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陸續被克隆成功,人們已經相信,總有一天,科學家會用人類的一個細胞復制出與提供細胞者一模一樣的人來,克隆人已經不是科幻小說里的夢想,而是呼之欲出的現實。目前,已有三個國外組織正式宣布他們將進行克隆人的實驗,美國肯塔基大學的扎沃斯教授正在與一位名叫安提諾利的義大利專家合作,計劃在兩年內克隆出一個人來。 由於克隆人可能帶來復雜的後果,一些生物技術發達的國家,現在大都對此採取明令禁止或者嚴加限制的態度。柯林頓說:「通過這種技術來復制人類,是危險的,應該被杜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洪國藩也明確表示反對進行克隆人的研究,而主張把克隆技術和克隆人區別開來。

③ 克隆技術是誰,什麼時候發明的

克隆技術
什麼是克隆?
克隆是英語單詞clone的音譯,clone源於希臘文klone,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無性繁殖或營養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桿插和嫁接。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後代個體組成的種群。克隆也可以理解為復制、拷貝,就是從原型中產生出同樣的復製品,它的外表及遺傳基因與原型完全相同。
1997年2月,綿羊「多利」誕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關注,這頭由英國生物學家通過克隆技術培育的克隆綿羊,意味著人類可以利用動物身上的一個體細胞,產生出與這個動物完全相同的生命體,打破了千古不變的自然規律。

什麼東西可以克隆?
應該說有生命的都可以克隆。

現在已經克隆什麼?
蛙:1962年,未成功。
鯉魚:1963年,中國科學家童第周早在1963年就通過將一隻雄性鯉魚的遺傳物質注入雌性鯉魚的卵中從而成功克隆了一隻雌性鯉魚,比多利羊的克隆早了33年。但由於相關論文是發表在一本中文科學期刊,並沒有翻譯成英文,所以並不為國際上所知曉。(源自:PBS)
古代神話里孫悟空用自己的汗毛變成無數個小孫悟空的離奇故事,表達了人類對復制自身的幻想。1938 年,德國科學家首次提出了哺乳動物克隆的思想,1996年,體細胞克隆羊「多利」出世後,克隆迅速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人們不禁疑問:我們會不會跟在羊的後面?這種疑問讓所有人惶惑不安。然而,反對克隆的喧囂聲沒有抵過科學家的執著追求,伴隨著牛、鼠、豬乃至猴這種與人類生物特徵最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陸續被克隆成功,人們已經相信,總有一天,科學家會用人類的一個細胞復制出與提供細胞者一模一樣的人來,克隆人已經不是科幻小說里的夢想,而是呼之欲出的現實。目前,已有三個國外組織正式宣布他們將進行克隆人的實驗,美國肯塔基大學的扎沃斯教授正在與一位名叫安提諾利的義大利專家合作,計劃在兩年內克隆出一個人來。

由於克隆人可能帶來復雜的後果,一些生物技術發達的國家,現在大都對此採取明令禁止或者嚴加限制的態度。柯林頓說:「通過這種技術來復制人類,是危險的,應該被杜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洪國藩也明確表示反對進行克隆人的研究,而主張把克隆技術和克隆人區別開來。

克隆人,真的如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一樣可怕嗎?
實際上,人們不能接受克隆人實驗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阻礙。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遵循著有性繁殖方式,而克隆人卻是實驗室里的產物,是在人為操縱下製造出來的生命。尤其在西方,「拋棄了上帝,拆離了亞當與夏娃」的克隆,更是遭到了許多宗教組織的反對。而且,克隆人與被克隆人之間的關系也有悖於傳統的由血緣確定親緣的倫理方式。所有這些,都使得克隆人無法在人類傳統倫理道德里找到合適的安身之地。但是,正如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所言:「克隆人出現的倫理問題應該正視,但沒有理由因此而反對科技的進步」。人類社會自身的發展告訴我們,科技帶動人們的觀念更新是歷史的進步,而以陳舊的觀念來束縛科技發展,則是僵化。歷史上輸血技術、器官移植等,都曾經帶來極大的倫理爭論,而當首位試管嬰兒於1978年出生時,更是掀起了軒然大波,但現在,人們已經能夠正確地對待這一切了。這表明,在科技發展面前不斷更新的思想觀念並沒有給人類帶來災難,相反地,它造福了人類。就克隆技術而言,「治療性克隆」將會在生產移植器官和攻克疾病等方面獲得突破,給生物技術和醫學技術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比如,當你的女兒需要骨髓移植而沒有人能為她提供;當你不幸失去5歲的孩子而無法擺脫痛苦;當你想養育自己的孩子又無法生育……也許你就能夠體會到克隆的巨大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治療性克隆的研究和完整克隆人的實驗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治療性克隆所指向的終點就是完整克隆人的出現,如果加以正確的利用,它們都可以而且應該為人類社會帶來福音。

科學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但是,某項科技進步是否真正有益於人類,關鍵在於人類如何對待和應用它,而不能因為暫時不合情理就因噎廢食。克隆技術確實可能和原子能技術一樣,既能造福人類,也可禍害無窮。但「技術恐懼」的實質,是對錯誤運用技術的恐懼,而不是對技術本身的恐懼。目前,世界各國對克隆人的態度多有「曖昧」,英國去年以超過三分之二的多數票通過了允許克隆人類早期胚胎的法案,而在美國、德國、澳大利亞,也逐漸聽到了要求放鬆對治療性克隆限制的聲音。可以說,哪一個國家首先掌握了克隆人的技術,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擁有了優勢和主動,而起步晚的國家可能因此而遭受現在還無法預測的損失。如同當年美國首先掌握了原子能技術,雖然這項技術從一開始便展現著它罪惡的一面,但後來各國又不得不加緊這方面的研究和實驗。單從這個角度上講,對克隆人實驗採取簡單否定的態度也是值得探討的。

至於人們擔憂克隆技術一旦成熟,會有用心不良者克隆出千百個「希特勒」,或者克隆出另一個名人來混淆視聽,則是對克隆的誤解。克隆人被復制的只是遺傳特徵,而受後天環境里諸多因素影響的思維、性格等社會屬性不可能完全一樣,即克隆技術無論怎樣發展,也只能克隆人的肉體,而不能克隆人的靈魂,而且,克隆人與被克隆人之間有著年齡上的差距。因此,所謂克隆人並不是人的完全復制,歷史人物不會復生,現實人物也不必擔心多出一個「自我」來。

綿羊:1996年,多利(Dolly)
獼猴:2000年1月,Tetra,雌性
豬:2000年3月,5隻蘇格蘭PPL小豬;8月,Xena,雌性
牛: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貓: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鼠:2002年
兔:2003年3-4月分別在法國和朝鮮獨立地實現;
騾:2003年5月,愛達荷Gem,雄性;6月,猶他先鋒,雄性
鹿:2003年,Dewey
馬: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實驗隊,史納比
豬:2005年8月8日,中國第一頭供體細胞克隆豬
盡管克隆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克隆的成功率還是相當低的:多利出生之前研究人員經歷了276次失敗的嘗試;70隻小牛的出生則是在9000次嘗試後才獲得成功,並且其中的三分之一在幼年時就死了;Prometea也是花費了328次嘗試才成功出生。而對於某些物種,例如貓和猩猩,目前還沒有成功克隆的報道。而狗的克隆實驗,也是經過數百次反覆試驗再得來的成果

多利出生後的年齡檢測表明其出生的時候就上了年紀。她6歲的時候就得了一般老年時才得的關節炎。這樣的衰老被認為是端粒的磨損造成的。端粒是染色體位於末端的。隨著細胞分裂,端粒在復制過程中不斷磨損,這通常認為是衰老的一個原因。然而,研究人員在克隆成功牛後卻發現它們實際上更年輕。分析它們的端粒表明它們不僅是回到了出生的長度,而且比一般出生時候的端粒更長。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比一般的牛有更長的壽命,但是由於過度生長,它們中的很多都過早夭折了。研究人員相信相關的研究最終可以用來改變人類的壽命。

克隆人違背人類生命倫理
現代科技,特別是現代生命科技,要不要尊重倫理學原則,要不要傾聽倫理的聲音?有關專家針對一些科學狂人在美國秘密克隆人的做法指出——克隆人違背人類生命倫理,存在著極大的爭議和難以解決的一系列法律等問題。

我國多家媒體近日轉載了國外媒體報道的一條驚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組織操縱的科學狂人,正在美國內華達州大漠深處進行著一項克隆人的秘密實驗。他們根據英國科學家創造世界第一隻克隆羊「多利」的同樣原理,從一個今年2月份夭折的10個月大的美國女嬰身上提取細胞製造克隆人。據稱,「如果進展順利的話,世界上第一個克隆人將於明年年底誕生。」

消息披露後,克隆技術及其帶來的倫理學問題再一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點。如果這一消息屬實的話,應當如何看待此事,如何正確地評價和思考這個問題,記者為此走訪了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倫理、法律和社會部主任、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沈銘賢研究員。

沈教授說:自1997年英國羅斯林研究所成功地克隆出「多利」羊後,國外不斷有人在名利的驅使下,提出並試圖從事克隆人的研究。盡管各國政府明令禁止,但與克隆人有關的報道近兩年來不止一次見諸報端。但是,這次速度這么快,又與邪教組織有關聯,確實令人感到震驚。

痛失愛女的父母,希望通過克隆技術使女兒復活,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科學家藉此進行克隆人的實驗,就值得討論了。沈教授認為:即使撇開邪教不談,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就「克隆人」這一個體而言,他會生活在「我是一個死去的人的復製品」 這樣一個陰影中,這對他的心理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按照生命倫理學的觀點,科學技術要從長遠利益出發,造福整個人類。它必須遵循「行善、不傷害、自主和公正」這四項國際公認的倫理原則。「多利」羊的克隆成功經過了200多次的失敗,出現過畸形或夭折的羊。而克隆人更為復雜,無疑會遇到更多的失敗,如果製造出不健康、畸形或短壽的人,將是對人權的一種侵犯。

人類基因的多樣性是人類進化的生物學基礎,而那些科學狂人要製造的所謂「不朽的生命」,實際上是同一基因的翻版,這就有可能減少基因的多樣性,不利於人類本身的進化。所以,無論從個體、整體,還是從社會進化、生命倫理角度看,都應該堅決反對克隆人的行為。

沈教授指出:現在科學界把克隆分為治療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兩種。前者是利用胚胎幹細胞克隆人體器官,供醫學研究、解決器官移植供體不足問題,這是國際科學界和倫理學界都支持的,但有一個前提,就是用於治療性克隆的胚胎不能超出妊娠14天這一界限。而對於生殖性克隆,即通常所說的克隆人,由於它在總體上違背了生命倫理原則,所以,科學家的主流意見是堅決反對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人類基因組倫理委員會和各國政府也都非常明確地表示,反對生殖性克隆。即使克隆人真的誕生了,我們還是要堅持這一基本立場。

現代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其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這就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現代科技,特別是現代生命科技,要不要尊重倫理學原則,要不要傾聽倫理的聲音?沈教授指出:現在有些科學家提出,只要科學上有可能做到的,就應該去做。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觀點。如果技術上我們能製造出一種嚴重危害人類的超級生命,難道也可以去製造嗎?一些科學狂人正是打著「科學自由」的旗號,去做一些危害人類的事。因此,我們要警惕現代科學技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另外,也不能把科學自由和倫理道德對立起來。現代生命科學發展的事實表明,倫理的規范和引導,並沒有束縛科學的發展,傾聽倫理的聲音,有利於科學更健康、順利地發展。

選自2000年11月8日《文匯報》

④ 克隆是哪個國家先提出的

最初由德國生物學家漢斯·施佩曼在1938年提出採用細胞核移植技術克隆動物的設想,他稱之為「奇異的實驗」,即從發育到後期的胚胎(成熟或未成熟的胚胎均可)中取出細胞核,將其移植到一個卵子中。這一設想是現在克隆動物的基本途徑。

從1952年起,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馬斯·J·金等首先採用青蛙開展細胞核移植克隆實驗,先後獲得了蝌蚪和成體蛙。
1963
年印度生理學家、生物化學家、群體遺傳學家霍爾丹(J.B.S.Haldane)在題為「人類種族在未來二萬年的生物可能性」的演講上採用「克隆 (Clone)」的術語。科學家把人工遺傳操作動物繁殖的過程叫「克隆」,這門生物技術叫「克隆技術」,其本身的含義是無性繁殖,即由同一個祖先細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純細胞系,該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的基因彼此相同。霍爾丹1933年因他在數理遺傳學方面的貢獻而受聘於倫敦大學動物系,任遺傳學教授,後又任生物統計學教授。1961年加入了印度籍。
克隆技術又稱為「生物放大技術」,它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微生物克隆時期,即用一個細菌可以很快復制出成千上萬個和它一模一樣的細菌,從而變成一個細菌群;第二個時期是生物技術克隆時期,比如用遺傳基因一DNA進行克隆;第三個時期是動物克隆時期,即由一個細胞克隆成一個動物。克隆綿羊「多利」就是由一頭母羊的體細胞克隆而來,使用的便是動物克隆技術。
克隆的基本過程:先將含有遺傳物質的供體細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細胞核的卵細胞中,利用微電流刺激等使兩者融合為一體,然後促使這一新細胞分裂繁殖發育成胚胎,當胚胎發育到一定程度後,再被植入動物子宮中使動物懷孕,便可產下與提供細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動物。這一過程中如果對供體細胞進行基因改造,那麼無性繁殖的動物後代基因就會發生相同的變化。

克隆技術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只需從動物身上提取一個單細胞,用人工的方法將其培養成胚胎,再將胚胎植入雌性動物體內,就可孕育出新的個體。這種以單細胞培養出來的克隆動物,具有與單細胞供體完全相同的特徵,是單細胞供體的「復製品」。英國英格蘭科學家和美國俄勒岡科學家先後培養出了「克隆羊」多利和「克隆猴」。克隆技術的成功,被人們稱為「歷史性的事件,科學的創舉」。有人甚至認為,克隆技術可以同當年原子彈的問世相提並論。

克隆技術可以用來生產「克隆人」,可以用來「復制」人,因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對人類來說,克隆技術是悲是喜,是禍是福?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都是一分為二的。克隆技術也是這樣。如果克隆技術被用於「復制」像希特勒之類的戰爭狂人,那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什麼呢?即使是用於「復制」普通的人,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倫理道德問題。如果把克隆技術應用於畜牧業生產,將會使優良牲畜品種的培育與繁殖發生根本性的變革。若將克隆技術用於基因治療的研究,就極有可能攻克那些危及人類生命健康的癌症、艾滋病等頑疾。克隆技術猶如原子能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劍柄掌握在人類手中。人類應該採取聯合行動,避免「克隆人」的出現,使克隆技術造福於人類社會。

⑤ 克隆技術是什麼時候問世的,是誰發明的

克隆第一人是英國科學家伊恩·威爾穆特

伊恩·威爾穆特,英國胚胎學家。世界上第一個用體細胞克隆出動物的科學家。1945年出生於英國的蘇格蘭。1996年7月24日,在羅斯林研究所誕生的胚胎細胞克隆綿羊小波利,再次在全球范圍內引發新的克隆震撼,因為波利的細胞內攜帶著一種人類基因。從此以後,克隆迅速在全球展開,並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成就。

英國2001年通過《人類胚胎學法案》,從法律上批准了治療性的克隆人類胚胎研究,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立法批准克隆人類胚胎的國家。英國政府今年8月曾向紐卡斯爾大學頒發了世界上第一份克隆人類胚胎的合法執照。

盡管英國允許以醫療為目的的克隆人類胚胎研究,但用於生殖目的的克隆人類胚胎研究,也就是俗稱的「克隆人」,在這個國家仍然是非法的。

聯合國將於10月份舉行大會,就是否批准克隆人研究進行表決。美國倡議應該禁止所有形式的克隆人研究,而比利時等國則呼籲應該禁止用於生殖目的的克隆人研究,並由各國自行制定有關治療性克隆人類胚胎的法案。

⑥ 克隆技術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求大神幫助

元前5000年,人類祖先發現,最茁壯的植株種子培植出的作物更優良。這是人類開始按照人得意圖控制生命的開端。 1932年,英國作家赫胥黎在小說《美麗新世界》中預言,人類科技發展到足以復制自身之時便是世界陷入混亂之日。 1938年,漢斯?斯皮曼建議用成年的細胞核植入卵子的辦法進行哺乳動物克隆。 1952年,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布里格斯和托瑪斯?金用一隻蝌蚪的細胞創造了與原版一樣的復製品,引發了關於克隆的第一輪辯論。 1970年,克隆青蛙試驗取得突破,青蛙卵發育成為了蝌蚪,但是在開始進食後死亡。 1972年,科學家將某種特定基因分離出來,使它與某種有機體結合產生出理想基因的復製品。 1978年,英國醫生嘗試用丈夫的精子在一個試管內使卵子受精,然後將胚胎植入健康母親的子宮內。 1981年,科學家進行克隆鼠試驗,用鼠胚胎細胞培育出了發育正常的鼠。 1984年,斯蒂恩?威拉德森用胚胎細胞克隆出一頭羊,這是第一例得到證實的克隆哺乳動物。 1987年,美國里根政府將有關微生物專利注冊的規定延伸到所有生物,包括動物注冊專利的規定。 1995年7月,蘇格蘭科學家成功地用一隻母羊的胚胎細胞克隆了兩頭綿羊。 1996年,世界第一例從成年動物細胞克隆出的哺乳動物綿羊多利誕生。但是這個秘密直到1997年2月才向世人公布。 1997年美國總統柯林頓決定5年之內禁止用聯邦基金資助克隆人的計劃。 1998年,美國夏威夷大學的科學家用成年細胞克隆出50多隻老鼠,日本人用一頭成年母牛的細胞培育出8頭遺傳特徵完全一樣的小牛。 2000年,美國俄勒岡的研究者用與克隆多利羊截然不同的方法克隆出猴子。 2001年1月,美意兩國科學家宣布,他們將聯手嘗試克隆人。 2001年11月,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沃塞斯特的先進細胞技術公司宣布首次克隆成功了處於早期階段的人類胚胎。 2002年4月,義大利人塞韋里諾?安蒂諾里宣布,他們克隆的第一個人將在年底誕生在一個神秘的地方。 2002年5月韓國大邱市一家名為「生物合成」的公司舉行新聞發布會,聲稱世界上第一個克隆人即將誕生在韓國。

⑦ 克隆技術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克隆是英語單詞clone的音譯,clone源於希臘文klone,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無性繁殖或營養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百物,如桿插和嫁接。度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後代個體組成的種群。克隆也可以理解為復制、拷知貝,就是從原型中產生出同樣的復製品,它的外表及遺傳基因與原型完全相同。
1997年2月,綿羊「多利」誕道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關注,這頭由英國生物學家通過克隆技術版培育的克隆綿羊,意味著人類可權以利用動物身上的一個體細胞,產生出與這個動物完全相同的生命體,打破了千古不變的自然規律。
克隆技術是1952誕生的.

⑧ 克隆技術的起源

不久前,在河北農業大學與山東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聯合攻關下,中國的科技人員通過名為「家畜原始生殖細胞胚胎幹細胞分離與克隆的研究」實驗課題,成功克隆出兩只小白兔——「魯星」和「魯月」。這項實驗表明中國已經成功地掌握了胚胎克隆,雖然在技術上還沒有達到體細胞克隆羊「多利」的水平,但它為中國的克隆技術進步奠定了基礎。

之後,中國廣西大學動物繁殖研究所成功繁殖體形比普通的兔子大的克隆兔。因為兔子與人類的生理更加接近,克隆兔的成功誕生,有助於人類醫學研究。

2、2002年5月27日,中國農業大學與北京基因達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蘆台農場合作,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成功克隆了國內第一頭優質黃牛——紅系冀南牛。這頭名為「波娃」的體細胞克隆黃牛經權威部門鑒定,部分克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水平。冀南牛是我國特有的優良地方黃牛品種,分布在我國河北,主要特點是耐寒、肉多脂少。但目前數量急劇減少,已瀕臨滅絕。此次成功克隆,對保護我國瀕危物種具有深遠影響。

3、2002年10月16日中午,中國第一頭利用玻璃化冷凍技術培育出的體細胞克隆牛在山東省梁山縣誕生。

這頭克隆牛的核供體來自於一頭年產鮮奶10噸以上的優質黑白花奶牛的耳皮膚成纖維細胞。克隆胚胎經過玻璃化冷凍後移植到一頭魯西黃牛體內,經過281天後於2002年10月16日11點52分產出一頭健康的黑白花奶牛。這頭克隆牛誕生時體重40公斤,身高80厘米,體長72厘米,胸圍80厘米,管圍11.5厘米。當天14點20分初乳,14點30分開始站立,當晚能叫、能卧、能蹦,與正常出生的奶牛體征無異。這是中國首例利用玻璃化冷凍技術培育出的第一頭體細胞克隆牛。在此之前,中國一直沿用的是鮮胚移植技術,尚未有利用冷凍技術克隆成功的先例。

⑨ 克隆技術是哪國人發明的

1996年7月5日,位於蘇格蘭愛丁堡市郊的羅斯林研究所里誕生了一頭大個頭兒羊羔,實驗室編號為6LL3,克隆羊項目小組主管伊恩·威爾默特以著名鄉村歌手多利·帕頓的名字命名這頭羊。多利日後成為世界最著名的綿羊,而它曾經的編號卻鮮為人知。小羊多利渾身潔白,長著細長的彎彎曲曲的羊毛,粉撲撲的鼻子,右耳上系著一個紅色小身份牌。7個月大的它盡管已具有成年羊的輪廓,但仍然很頑皮,活潑地在羊圈裡蹦來蹦去,從飼養員手中搶東西吃。也許是近幾天見了世面的緣故,見到我向它召手它並不害怕,卻從金屬柵欄里探出頭來好奇地看著記者。它歪著頭,嘴巴略微張開,嘴角向上翹起,彷彿微笑著故意擺出大明星的派頭等待記者拍照。培育多利羊的羅斯林研究所副所長格里芬說:「小羊多利並不知道自己與眾不同的身份,它像其他小羊一樣吃草、睡覺和玩耍。幾個月前還在生育自己的母親面前撒歡。盡管目前它已重達45公斤,但從年齡上講它還是只小羊。」

閱讀全文

與克隆技術是哪國什麼時候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