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班超是怎樣一個人
班超是班固的弟弟,早年生活很艱苦,只能靠為別人抄書過日子,天天抄書,累得他頭昏眼花。有一天,班超把手中的毛筆一扔,嘆一口氣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在邊疆上立功封侯,成天在這筆墨中討生活,有什麼意思!」後來他果然靠軍功被封為定遠侯,這就是成語「投筆從戎的由來。
班超很有志向,同事們卻笑話他,但當時在朝廷掌握大權的竇固卻很器重班超,任命班超為假司馬,讓班超和郭恂一道出使西域各國。
班超和郭恂第一站來到鄯善國,國王見漢朝使者來到,非常熱情,可是幾天以後,卻漸漸冷淡下來。班超悄悄地向自己的隨行人員詢問:「我們才來時,鄯善國王非常熱情,這幾天卻明顯冷淡下來。你們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大家一齊搖頭。班超說:「依我看,肯定是北邊其他國家也派來了使者,要和鄯善國結盟,鄯善國王還沒拿定主意,正在考慮呢!」
第二天,班超進見鄯善國王,劈頭就問:「匈奴使者來了好幾天,現在到哪裡去了?」國王以為班超已經知道了匈奴使者的事情,只好把匈奴使者的事情一一告訴了班超。
班超回到自己的住處,和同伴們商量說:「匈奴使者來了才幾天,鄯善國王就對我們不客氣了,假如他們聽了匈奴的話,把我們抓起來,只怕我們這輩子都回不了家了。」大家聽了班超的話,都急得沒辦法,一齊問班超應該怎麼辦才好。班超說:「現在沒別的辦法,只有殺了匈奴使者,讓鄯善國王害怕,逼他和我們結盟。今天晚上我們在外面放火,然後趁亂沖進匈奴使者住的地方,殺了匈奴使者!」和班超一道來的人開始很害怕,但想想也沒別的辦法,只好同意。
這天夜裡,西北風呼呼地刮著,班超讓其他人在匈奴使者住處外面埋伏好,自己領著幾個人,四面放火,大火一起,又大聲喊殺,班超一馬當先沖進匈奴使者帳篷中,殺死了三個使者。第二天清早,他提著匈奴使者的腦袋,送給鄯善國王,鄯善國王見漢朝使者這么厲害,連忙賠罪,還讓班超將自己的兒子帶回長安做人質,並表示永遠和漢朝和好。
班超回到長安,漢明帝劉庄大喜,又派班超再次西行,到於闐國去結盟。
於闐國王名叫廣德,對班超等人很傲慢,他不相信漢朝如何強大,招來一個女巫,要女巫問神,可不可以和漢朝結盟。女巫裝神弄鬼地跳了一會兒,睜眼說道:「不要聽漢朝使者的話!神人發火了,神說漢使有一匹好馬,要求殺這匹馬來祭祀他!」班超早聽到女巫說的話了,他對廣德說,要女巫自己來取馬,他才能給。女巫來要馬時,班超拔出佩刀,一刀斬下了女巫的頭。他提著女巫的頭來見廣德,對廣德說了自己殺匈奴使者、強迫鄯善國王投降的經過,廣德一聽,覺得漢朝一個普通使者都這么了不起,漢朝一定很強大,便殺掉了匈奴派駐在於闐國的官員,還表示願意和漢朝結盟,並年年進貢。
鄯善、於闐在西域都是大國,這兩個大國都投降了漢朝,其他的小部落便一齊降漢,班超向竇固報告,竇固讓他在西域駐守。
83年,這時已是東漢章帝時期了,班超已經在西域駐守了很長時間。這一年,莎車國、疏勒國、龜茲國分別撕毀了和漢朝結盟的約定,起兵反漢。班超在西域,利用各國之間的矛盾,先後將叛亂的頭領一個個殺掉,再次平定了西域。班超的軍隊大展神威,各小國的國王、大臣們被班超嚇破了膽,再不敢造反,大家又安定了許多年,班超也被封為西域都護。
到了漢和帝劉肇的第二年即90年,月氏國王給班超寫信,請求漢朝嫁一個公主給他,並表示兩家永遠和好。班超把月氏國王的書信扔到地上,拒絕了這個請求,月氏國王很惱火,立即派副國王謝帶兵7萬多人進攻班超。
班超這時只有幾千名士兵,怎麼能抵擋得住月氏的7萬多人呢?班超手下的人都很緊張,而班超自己卻非常鎮靜,他對部下說:「月氏雖然兵多,但他們路程太遠,糧草一定跟不上,我們只要堅守不出,用不了一個月,他們就會投降。」
果然,月氏士兵圍攻了很多天,班超始終不出城決戰。月氏的糧食已經沒有了,便派使者帶著金錢到龜茲去借糧,班超卻預先埋伏士兵在半路上殺掉了月氏的使者,還把人頭帶回城,掛在城牆一角,月氏國副國王謝大驚失色,只得向班超請求停戰,表示從此再也不和漢朝打仗了。班超接受了月氏副國王謝的請求,放他領兵返回,他回去向月氏國王一說,國王也非常害怕,再也不敢向班超進攻了。月氏一敗,西域各國紛紛再次請求和漢朝和好,班超向朝廷上表,皇帝格外高興,加封班超為定遠侯,果然兌現了班超「西域封侯」的話。
班超在西域住了幾十年,71歲這年,他因思念故鄉,多次向皇帝請求,讓他回到長安,皇帝總是讓他繼續在西域建功立業。後來,班超通過妹妹班昭向漢和帝上了一道表章,感動了漢和帝,這才同意班超回到長安。回到長安不過個把月時間,班超便生病去世了。
② 班超為什麼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
班超在戰爭中屢立戰功,他四十歲那年作為使者聯系西域各國,之後二十年,他轉戰南北,縱橫東西,大小十幾戰,沒有敗過,而且很多是以少勝多,保證了個族人民的安全,使絲綢之路得到復通和伸展,西域五十餘國都來歸附中國,六十歲被封為定遠侯。
③ 班超是怎樣一個人
班超,字仲升,漢族,漢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是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學家。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曾出使西域,為平定西域,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
班超成名經典:「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原文: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班超居家常親事勤苦之役,不恥勞辱。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能夠權衡輕重,審察事理。
④ 班超是如何出使西域的
漢明帝(58~75)時期,東漢國力恢復起來,派出四路大軍出塞,大敗北匈奴,再次打開了深入西域的大門。並重新設置了西域都護府。在對匈奴的激戰中,身為假(代)司馬的班超智勇雙全,嶄露頭角。他率領一支偏師,出擊伊吾(今哈密附近)、大戰蒲類海(巴里坤湖),屢立戰功。戰後,他又奉命出使西域南道諸國,爭取他們與匈奴決裂,通好東漢。
⑤ 班超的著名故事
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在為官府抄寫文書時,每日伏案揮毫,常停下來扔下筆嘆息說:「我身為大丈夫,盡管沒有什麼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學學在國外建功立業的傅介子和張騫來封侯晉爵,怎麼能夠老是干這筆墨營生呢?」旁人都嘲笑他,班超卻說:「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懷呢!」
後以「投筆從戎」指文人從軍。
該故事節選自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常為官佣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
在三十一年的時間里,正確地執行了漢王朝「斷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終立足於爭取多數,分化、瓦解和驅逐匈奴勢力,因而戰必勝,攻必取。收復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做出了巨大貢獻。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世稱「班定遠」。
永元十二年(100年),班超因年邁請求回國。永元十四年(102年),抵達洛陽,被拜為射聲校尉。不久後便病逝,年七十一。死後葬於洛陽邙山之上。
⑥ 班固、班超、班昭三人是什麼關系,他們都做出了什麼貢獻
班固、班超以及班昭他們三人,其實是兄妹的關系。在這其中,班固作為老大,而班超則是二哥,那班昭自然就是小妹了,他們三人的父親在東漢時期是非常有名的學者,也是一個比較有聲望的史學家,他們的父親叫做班彪。
不過由於他本身具有著傑出的軍事才能,所以在當時的社會之中,為促進民族之間的和諧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貢獻。
⑦ 班超是什麼時代的人他的哥哥就是《漢書》的作者,他的哥哥是誰
東漢
班固
⑧ 班超的故事
投筆從戎漢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召入京任校書郎,班超和其母隨之遷居至洛陽。因家境貧寒,班超靠替官府抄寫文書,來維持生計。班超每日伏案揮毫,常輟業投筆而嘆息說:「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
旁人都嘲笑他,班超卻說:「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於是,他就去找相面的人看相,相面的人說:「祭酒,布衣諸生耳,而當封侯萬里之外!」
班超問其故,相面的人說:「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
過了不久,漢明帝問班固說:「你弟弟現在哪裡呢?」班固說:「替官府寫書,用掙來的錢奉養老母親」。
於是 ,漢明帝就任命班超為蘭台令史,掌管奏章和文書。然而,沒過多久,班超就因為小過失被免職。
編輯本段出使西域漢武帝開通西域、漢宣帝設西域都護以後,西域諸國一直與西漢王朝保持著良好的關系。然而,這種關系被王莽改制時貶黜西域各國王號所引起的普遍不滿所打破。天鳳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往西域的都護將軍李崇所率軍隊,被焉耆、姑墨等國殺得全軍覆沒。李崇死後,西域諸國遂完全斷絕了與大新帝國的聯系。於是,公開與新莽王朝分裂的匈奴單於便趁機在新莽末年和東漢初年擴充勢力,准備重新征服西域。
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西域的莎車、鄯善國派使者到洛陽朝貢,並請求東漢政府派遣都護。因劉秀忙於鏟除地方割據勢力,鞏固政權,便沒有同意。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鄯善、車師等十六國遣子入侍,並再次請派都護,劉秀仍沒有同意。後來,西域諸國互相攻伐,終被匈奴所控制。匈奴得西域諸國的人力、物力,實力大增,屢次進犯東漢河西諸郡,邊地人民不堪其苦。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奉車都尉竇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隨從北征,在軍中任假司馬(代理司馬)之職。假司馬官很小,但它是班超由文墨生涯轉向軍旅生活的第一步。班超一到軍旅中,就顯示了與眾不同的才能。他率兵進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戰於蒲類海(今新疆巴里昆湖),小試牛刀,斬俘眾多。竇固很賞識他的軍事才幹,派他和從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出使西域
經過短暫而認真的准備之後,班超就和郭恂率領三十六名部下向西域進發。班超先到鄯善(今新疆羅布泊西南)。鄯善王對班超等人先是噓寒問暖,禮敬備致,後突然改變態度,變得疏懈冷淡。班超憑著自己的敏感,估計必有原因。他對部下說:「寧覺廣禮意薄乎?此必有北虜使來,狐疑未知所從故也。明者睹未萌,況已著邪」(《後漢書·班超列傳》)。
於是,班超便把接待他們的鄯善侍者找來,出其不意地問他:「匈奴使來數日,今安在乎」(《後漢書·班超列傳》)?侍者出乎意料,倉猝間難以置詞,只好把情況照實說了。班超把侍者關押起來,以防泄露消息。接著,立即召集部下三十六人,飲酒高會。飲到酣處,班超故意設辭激怒大家:「卿曹與我俱在絕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貴。今虜使到裁數日,而王廣禮敬即廢;如令鄯善收吾屬送匈奴,骸骨長為豺狼食矣。為之柰何?」眾人都說:「今在危亡之地,死生從司馬。」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 班超塑像
盡也。滅此虜,則鄯善破膽,功成事立矣。」有部下說:「當與從事議之」班超大怒,說:「吉凶決於今日。從事文俗吏,聞此必恐而謀泄,死無所名,非壯士也!」(《後漢書·班超列傳》)部下一致稱是。
這天天剛黑,班超率領將士直奔匈奴使者駐地。時天刮大風,班超命令十個人拿著鼓藏在敵人駐地之後,約好一見火起,就猛敲戰鼓,大聲吶喊。並命令其他人拿著刀槍弓弩埋伏在門兩邊。安排已畢,班超順風縱火,一時,三十六人前後鼓噪,聲勢喧天。匈奴人亂作一團,逃遁無門。班超親手搏殺了三個匈奴人,他的部下也殺死了三十多人,其餘的匈奴人都葬身火海。
第二天,班超將此事報知郭恂。郭恂先是吃驚,接著臉上出現了不平之色。班超知道他心存嫉妒,便抬起手來對他說:「掾雖不行,班超何心獨擅之乎」(《後漢書·班超列傳》)郭恂喜動顏色。班超於是請來了鄯善王,把匈奴使者的首級給他看,鄯善王大驚失色,舉國震恐。班超好言撫慰,曉之以理,鄯善王表示願意歸附漢朝,並且同意把王子送到漢朝作質子。
班超完成使命,率眾回都,把情況向竇固作了匯報。竇固大喜,上表奏明班超出使經過和所取得的成就,並請皇帝選派使者再度出使西域。皇帝很欣賞班超的勇敢和韜略,認為他是難得的人才,對竇固說:「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選乎?今以超為軍司馬,令遂前功」(《後漢書·班超列傳》)。竇固認為班超手下的人太少,想給他再增加一些。班超卻說:「願將本所從三十餘人足矣。如有不虞,多益為累」(《後漢書·班超列傳》)。
編輯本段功業既成班超等人向西域進發,不久,到了於闐(今新疆和田)。當時,於闐王廣德新近攻破莎車(今新疆莎車),在南道雄幟高張,匈奴人派使者駐在於闐,名為監護其國,實際上掌握著該國的大權。班超到於闐後,於闐王對他不修禮貌,頗為冷淡。於闐巫風熾盛,巫者對於闐王說:「神怒何故欲向漢?漢使有騧馬,急求取以祠我」(《後漢書·班超列傳》)。於闐王派人向班超討要那匹馬,班超早已清楚事情原委,痛快地答應了。但是提出要神巫自己來牽。等到神巫到來,班超不由分說,將他殺死,把首級送還於闐王,曉以利害,責以道義。於闐王早就聽說過班超在鄯善國誅殺匈奴使者的作為,頗為惶恐,當即下令殺死匈奴使者,歸附漢王朝。班超重賞了於闐國王及其臣子們。
當時,匈奴人扶立的龜茲(今新疆庫車縣城東郊)國王倚仗匈奴的勢力在北道肆行無忌。他派兵攻破疏勒(今新疆喀什市)國,殺死國王,另立龜茲人兜題為疏勒王,疏勒國實際掌握在龜茲人手中。第二年春,班超帶手下人從小道向疏勒國進發。班超行至兜題居住的架橐城九十里的地方,派手下吏員田慮去招降兜題。班超指示說:「兜題本非疏勒種,國人必不用命。若不即降,便可執之」(《後漢書·班超列傳》)。田慮隻身來見兜題。兜題見田慮勢單力孤,根本沒有投降的意思。田慮乘其不備,搶上去劫持了他。變起突然,兜提手下的人驚懼奔走。田慮乘馬疾馳,到班超處復命。班超當即來到架橐城。他把疏勒文武官員全部集中起來,向他們陳說龜茲種種不合理的行徑,宣布另立原來被殺掉的疏勒國君的侄兒叫「忠」的當國王。疏勒人大悅。新王和一班官員要殺死兜題,但班超從大局出發,為了宣示漢王朝的威德信義,說服大家,釋放了兜題。疏勒平定。
至此,班超兩次出使,憑借智勇,已先後使鄯善、於闐、疏勒三個王國恢復了與漢朝的 班超墓
友好關系。
公元75年,漢明帝去世,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國乘漢王朝大喪的機會,圍攻西域都護,殺死了都護陳睦。班超孤立無援,而龜茲、姑墨(今新疆溫宿、阿克蘇一帶)等國也屢屢發兵,進攻疏勒。班超跟疏勒王忠互為犄角,首尾呼應,拒守架橐城。雖然勢單力孤,但仍拒守了一年多。
公元76年,漢章帝即位,朝廷認為陳睦已死,擔心班超獨處邊陲,難以支持,下詔命班超回國。班超受命將歸,疏勒舉國憂恐。都尉黎弇說:「漢使棄我,我必復為龜茲所滅耳。誠不忍見漢使去」(《後漢書·班超列傳》)。說罷,拔刀自刎而死。班超率部至於闐,於闐國王侯百姓都放聲大哭,他們說:「依漢使如父母,誠不可去」(《後漢書·班超列傳》)。不少人還抱住班超的馬腿苦苦挽留。班超見狀,自知於闐父老決不會讓他東回,而他也想留在這里,完成他立功異域的宏願,便毅然決定,不回漢朝,重返疏勒。疏勒有兩座城在班超走後,已經重新歸降了龜茲,並且與尉頭國(今新疆阿合奇)聯合起來,圖為大亂。班超捉捕反叛首領,擊破尉頭國,殺六百餘人,使疏勒復安。
漢章帝建初三年(78年),班超率疏勒等國士兵一萬多人,進攻姑墨,並將其攻破,斬首級七百個,孤立了龜茲。
五年(80年),班超上書給章帝,分析西域各國形勢及自己的處境,提出了要趁機平定西域各國的主張。
書曰:「臣竊見先帝欲開西域,故北擊匈奴,西使外國,鄯善、於窴實時向化。今拘彌、莎車、疏勒、月氏、烏孫、康居復願歸附,欲共並力破滅龜茲,平通漢道。若得龜茲,則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臣伏自惟念,卒伍小吏,實願從谷吉效命絕域,庶幾張騫棄身曠野。昔魏絳列國大夫,尚能和輯諸戎,況臣奉大漢之威,而無鈆刀一割之用乎?前世議者皆曰取三十六國,號為斷匈奴右臂。今西域諸國,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化,大小欣欣,貢奉不絕,唯焉耆、龜茲獨未服從。臣前與官屬三十六人奉使絕域,備遭艱厄。自孤守疏勒,於今五載,胡夷情數,臣頗識之。問其城郭小大,皆言『倚漢與依天等』。以是效之,則鰃領可通,鰃領通則龜茲可伐。今宜拜龜茲侍子白霸為其國王,以步騎數百送之,與諸國連兵,歲月之閑,龜茲可禽。以夷狄攻夷狄,計之善者也。臣見莎車、疏勒田地肥廣,草牧饒衍,不比敦煌,鄯善閑也,兵可不費中國而徹食自足。且姑墨、溫宿(今新疆烏什)二王,特為龜茲所置,既非其種,更相厭苦,其埶必有降反。若二國來降,則龜茲自破。願下臣章,參考行事。誠有萬分,死復何恨。臣超區區,特蒙神靈,竊冀未便僵仆,目見西域平定,陛下舉萬年之觴,薦勛祖廟,布大喜於天下」(《後漢書·班超列傳》)。班超在書中首次提出了「以夷制夷」的策略。
漢章帝覽表,知班超功業可成,非常滿意,准備增加班超的力量。平陵人徐幹與班超志同道合,請求奮身異域,輔佐班超。朝廷當即任命他為代理司馬,派他帶領一千人去增援班超。
編輯本段平定西域起初,莎車以為漢兵不會來,於是降於龜茲,疏勒都尉番辰也隨之反叛。正好徐幹到達疏勒,班超與徐幹一起,殺掉了番辰,斬首千餘級,平息了叛亂。班超攻破番辰之後,想進軍龜茲 班超題跋像[1]
。當時,烏孫國兵力強盛,班超認為該藉助它的力量,於是上書:「烏孫大國,控弦十萬,故武帝妻以公主,至孝宣皇帝,卒得其用。今可遣使招慰,與共合力」(《後漢書·班超列傳》)。章帝採納了他的建議。
建初八年(83年),拜班超為將軍長史,假鼓吹幢麾。升任徐幹為軍司馬,另外派遣衛侯李邑護送烏孫使者,賜大小昆彌以下錦帛。
李邑走到於闐,正趕上龜茲進攻疏勒,嚇得不敢再向前行。為了掩飾自己的怯懦,他上書給朝廷,說西域之事勞而無功,又說班超「擁愛妻,抱愛子,安樂外國,無內顧心」(《後漢書·班超列傳》)。班超聞之,嘆息不已:「身非曾參而有三至之讒,恐見疑於當時矣」(《後漢書·班超列傳》)。於是,毅然讓妻子離開了自己。漢章帝深知班超公忠體國,下詔書切責李邑,詔書中說:「縱超擁愛妻,抱愛子,思歸之士千餘人,何能盡與超同心乎」(《後漢書·班超列傳》)還命李邑接受班超的管轄調度,說讓班超根據情況決定是否讓李邑留在西域。
班超當即讓李邑帶著烏孫侍子回京。徐幹勸班超:「邑前親毀君,欲敗西域,今何不緣詔書留之,更遣它吏送侍子乎?」 班超說:「是何言之陋也!以邑毀超,故今遣之。內省不疚,何恤人言!快意留之,非忠臣也」(《後漢書·班超列傳》)。
第二年,漢王朝又派和恭為代理司馬,率兵八百,增援班超。班超准備調集疏勒、於闐的兵馬進攻莎車。莎車派人跟疏勒王忠私下聯系,用重禮賄賂他,忠背叛班超,發動叛亂,占據烏即城。班超改立府丞成大為疏勒王,調集兵力攻忠,康居(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國派精兵助忠。班超久攻不下。當時,月氏剛和康居通婚,班超派人給月氏王送了厚禮,讓他對康居王曉以利害,康居王罷兵,把忠也帶了回去,烏即城復歸。
過了三年,忠從康居王那裡借了一些兵馬,住在損中,與龜茲勾結密謀,派人向班超詐降,班超洞見其奸,將計就計,答應他投降。忠大喜,便輕裝簡從來見班超。班超具食與樂,酒宴中,命人斬殺忠,並進軍擊敗其兵眾,南道遂通。
第二年(89年),班超調發於闐等國士兵二萬多人,再攻莎車。龜茲王發遣左將軍發溫宿、姑墨、尉頭合兵五萬救援莎車。敵強我弱,班超決定運用調虎離山之計。他召集將校和於闐國王,商議軍情。他故意裝出膽怯的樣子說:「今兵少不敵,其計莫若各散去。於窴從是而東,長史亦於此西歸,可須夜鼓聲而發」(《後漢書·班超列傳》)。班超偷偷囑託人故意放鬆對龜茲俘虜的看管,讓他們逃回去報信。龜茲王聞之大喜,自己率萬騎在西邊截殺班超,派溫宿王率領八千人在東邊阻擊於闐。班超偵知他們已經出兵,迅速命令諸部齊發,雞鳴時分,直撲莎車大本營。營中無備,軍士奔逃,班超追斬五千餘級,大獲其馬畜財物。莎車國只好投降,龜茲王等也只好散去。班超由此威震西域。
當初,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內)國曾經幫助漢朝進攻車師有功。公元87年,國王派遣使者,來到班超駐地,向漢朝進貢珍寶、獅子等物,提出要娶漢朝公主為妻。班超拒絕了這要求,大月氏王由是怨恨。
永元二年(90年)夏,大月氏副王謝率兵七萬,東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和昆侖山脈西段、喀剌昆侖山脈東南段),攻打班超。班超兵少,大家都很恐慌。班超卻說:「月氏兵雖多,然數千里逾鰃領來,非有運輸,何足憂邪?但當收谷堅守,彼飢窮自降,不過數十日決矣」(《後漢書·班超列傳》)。大月氏副王謝進攻班超,無法 班超半身像[2]
攻克,搶掠糧草,又無所得,果然疲憊不堪。班超估計其糧草將盡,必派人到龜茲求救,預先命幾百士兵在東邊埋伏,謝果然派兵帶金銀珠寶去龜茲求援。班超伏兵大出,殺死了使者,並派人拿給謝看。謝大驚,進退無據,只好遣使向班超請罪,希望能放他們一條生路,班超放他們回國,大月氏由是大震,與漢朝和好如初。
第二年,龜茲、姑墨、溫宿等國皆降。朝廷任命班超為都護,徐幹為長史,拜白霸為龜茲王,派司馬姚光來送他。班超和姚光命龜茲廢掉原來的國王尤里多,扶立白霸。姚光把尤里多帶回了京師。
於是,班超駐扎在龜茲它乾城。此時,西域諸國,只剩焉耆、危須(今新疆焉耆東北)、尉犁(今新疆庫爾勒東北)三國,因為曾殺害西域都護陳睦,心懷恐懼,尚未歸漢。其餘各國,均已平定。
漢和帝永元六年(94年)秋,班超調發龜茲、鄯善等八國的部隊七萬人,進攻焉耆、危須、尉犁。大軍行到尉犁地方,班超派使者通告三國國王:「都護來者,欲鎮撫三國。即欲改過向善,宜遣大人來迎,當賞賜王侯已下,事畢即還。今賜王彩五百匹」(《後漢書·班超列傳》)。
焉耆王廣便派左將北鞬支送來牛酒,迎接班超。班超指責他說:「汝雖匈奴侍子,而今秉國之權。都護自來,王不以時迎,皆汝罪也。」 班超手下的人勸他殺了北鞬支,班超不同意,他說:「非汝所及。此人權重於王,今未入其國而殺之,遂令自疑,設備守險,豈得到其城下哉」(《後漢書·班超列傳》)!於是班超送給北鞬支不少禮物,放他回國。焉耆王廣見北鞬支無事,就親率高官在尉犁迎接班超,奉獻禮物。不過,他並非真想讓班超進入他的國境。他一從班超那裡返回,立即下令拆掉了國境山口的圍橋。班超卻從別的道路進入其國,在距王城二十里的地方駐扎部隊。焉耆王見班超突然到來,出於意外,大驚,想逃入山中頑抗。焉耆國左侯元孟,過去曾入質京師,悄悄派使者向班超報信。班超為了穩定焉耆國貴族,斬殺了元孟的使者。班超定下時間宴請三國國王及大臣,聲言屆時將厚加賞賜。焉耆王廣、尉犁王泛及北鞬支等三十多人信以為真,一起到會。焉耆國相腹久等十七人害怕被殺,逃跑了,危須王也沒有來。
宴會開始,大家坐定,班超突然變了臉色,責問焉耆王等「危須王為何不到?腹久等為何逃亡」(《後漢書·班超列傳》)?喝令武士把廣、泛等一舉捉獲,並在當年陳睦所駐的故城,把他們全部斬殺,傳首京師。又縱兵搶掠,斬首五千餘級,獲一萬五千人,馬畜牛羊三十餘萬頭。接著班超另立元孟為焉耆國王,為穩定局勢,班超在那裡停留了半年。
至此,西域五十多個國家都歸附了漢王朝,班超終於實現了立功異域的理想。
和帝永元七年(95年),朝廷下詔曰:「往者匈奴獨擅西域,寇盜河西,永平之末,城門晝閉。先帝深愍邊萌嬰羅寇害,乃命將帥擊右地,破白山,臨蒲類,取車師,城郭諸國震懾響應,遂開西域,置都護。而焉耆王舜、舜子忠獨謀悖逆,持其險隘,覆沒都護,並及吏士。先帝重元元之命,憚兵役之興,故使軍司馬班超安集於窴以西。超遂逾鰃領,迄縣度,出入二十二年,莫不賓從。改立其王,而綏其人。不動中國,不煩戎士,得遠夷之和,同異俗之心,而致天誅,蠲宿恥,以報將士之讎。司馬法曰:『賞不逾月,欲人速鷪為善之利也。』其封超為定遠侯,邑千戶」(《後漢書·班超列傳》),後人稱之為「班定遠」。班超的封地在今陝西漢中鎮巴縣,該縣在清朝以前隸屬於西鄉縣時曾設「定遠廳」即源於此。
⑨ 班超出使西域的過程是怎樣的
班超像漢明帝(58~75)時期,東漢國力恢復起來,派出四路大軍出塞,大敗北匈奴,再次打開了深入西域的大門。並重新設置了西域都護府。在對匈奴的激戰中,身為假(代)司馬的班超智勇雙全,嶄露頭角。他率領一支偏師,出擊伊吾(今哈密附近)、大戰蒲類海(巴里坤湖),屢立戰功。戰後,他又奉命出使西域南道諸國,爭取他們與匈奴決裂,通好東漢。
班超率36名隨從,首先抵達鄯善。鄯善王對班超使團開始非常熱情,不久卻突然冷淡下來。原來是匈奴使者也到達鄯善活動,使鄯善王處於兩強之間,莫知所從。班超得知這一情況後,當機立斷,夜襲匈奴使團,一舉而殲。這次果斷的行動,促使鄯善王下決心斷絕同匈奴的關系,重新和東漢交好。此後,班超一行西抵於闐。爭取於闐王攻殺了匈奴派駐那裡進行監督的使者。第二年,班超從小路疾進,到達疏勒,廢黜了匈奴所立的疏勒王,重新扶立被匈奴殺掉的原疏勒王的兒子,因而大獲疏勒民心。公元75年,朝廷召班超回朝。疏勒舉國憂恐,一再挽留班超,當班超東歸途中走到於闐,於闐王侯和民眾遮道阻攔,甚至抱住班超的馬腿哭泣,請求他留下。班超終於順應民情,答應留下,並返回疏勒。此後,在敵強我弱的不利形勢下,班超依靠同漢朝交好的於闐、疏勒等國,及東漢朝廷派去的千餘援兵,迫降了匈奴在南道上的屬國莎車,擊敗了龜茲援軍,使西域南道得以暢通。公元89~91年,漢將竇憲大敗匈奴,西域形勢好轉。班超在這一時期成功地擊退了大月氏貴霜王朝的7萬大軍。西域北道的龜茲降於班超。東漢朝廷任命班超為西域都護,駐守龜茲。到公元94年,焉耆等國都恢復通好於東漢,西域北道也終於再次暢通。班超壯年出使,70歲才返回洛陽。他的兒子班勇繼承父業,繼續在西域服務。班超父子在西域的活動,保證了陸路絲道的暢通,為進一步溝通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東漢時期,絲綢之路的南道基本上同西漢時一樣。北道的路線則有所變遷。出玉門關後,改經伊吾(今哈密)、高昌(今吐魯番東南),由此向西,沿天山南麓經龜茲、至疏勒,再向西越過蔥嶺,到大宛、康居、奄蔡諸國。由高昌向北,通往車師後王國金滿城(今新疆吉木薩爾北)。東漢王朝在沿途設置驛亭,以方便商旅,並在鄯善北、伊吾、高昌、柳中(今吐魯番南),以及車師後王國的侯城、龜茲、疏勒等地大規模屯田。
特別要提到的是:公元97年,班超打算直接同大秦(羅馬帝國)建立聯絡,特地派遣自己的助手甘英前往那個聞名已久的西方大國。甘英取道條支,直到波斯灣頭。正當他「臨大海欲渡」(《後漢書》卷一一八《西域傳》)的時候,受到了安息西界海商的勸阻。他們告訴甘英說,大海無邊,遇到順風也要3個月才能渡過;若風不順,則要走兩年。因此渡海者需備3年口糧。此外,航行中死亡的事也時時發生。甘英終於望洋興嘆,止步不前。此時的安息,在中國與羅馬帝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中,正是居中轉口的地位。為了維護自己中間商的特殊地位,安息商人才那樣千方百計地阻撓甘英的西進。終兩漢時期,中國向西開發的絲綢之路,其陸路直接伸延的極限,有文字記載的,就是甘英所到的波斯灣頭。
⑩ 班超投筆從軍的起因經過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班超家貧,常為官佣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班超投筆從戎
後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其後行詣相者,曰:「祭酒,布衣諸生耳,而當封侯萬里之外。」超問其狀,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久之,顯宗問固:「卿弟安在?」固對:「為官寫書,受直以養老母。」帝乃除超為蘭台令史。後坐事免官。
十六年,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廣奉超禮敬甚奮,後忽更疏懈。超謂其官屬曰:「寧覺廣禮意薄乎?此必有北虜使來,狐疑未知所從故也。明者睹未萌,況已著邪?「乃召侍胡詐之曰:「匈奴使來數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狀。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滅此虜,則鄯善破膽,功成事立矣。「眾曰:「善。「初夜,遂將吏士往奔虜營。會天大風,超令十人持鼓藏虜舍後,約曰:「見火然,皆當鳴鼓大呼。「餘人悉持兵弩夾門而伏。超乃順風縱火,前後鼓噪。虜眾驚亂,超手格殺三人,吏兵斬其使及從士三十餘級,余眾百許人悉燒死。超於是召鄯善王廣,以虜使首示之,一國震怖。
釋義
1、戎:軍隊。
2、扶風:漢朝郡名。
3、平陵:漢朝縣名。
4、徐令:徐縣縣令。徐縣,漢時屬臨淮郡,今江蘇泗洪縣一帶。
5、彪:;指班彪。
6、修:講究,重視。
7、內:內心。
8、孝謹:孝敬父母,辦事謹慎。
9、執勤苦:干辛苦的事。
10、不恥勞辱:不以干勞苦低下的事為可恥。恥:形容詞作意動用,以。。。為恥。
11、涉獵:廣泛的閱讀。
12、固: 指班固,《漢書》的主要作者。
13、詣:到、往。
14、校書郎:官名,負責校勘書籍,訂正錯誤。
15、為官佣書:給官府僱傭抄寫書籍之類。
16、輟:停止。
17、它:其它。
18、志略:志氣謀略。
19、傅介子、張騫:西漢人,均因出使西域立功封侯的人。
20、安:怎麼,哪裡。
21、研: 同「硯「。
22、小子:對對方輕蔑的稱呼。
23、竟:最終。
24、除:授予官職。
25、坐:犯罪。
26、使:派遣。
譯文
班超,,是鳳翔市平陵縣人,是徐縣縣令班彪的小兒子。他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節,但在內心孝敬父母,辦事慎重,在家中每每從事辛勤勞苦的粗活,不把干勞苦低下的事為可恥。班超很有口才,廣泛閱覽了許多書籍。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徵召前往擔任校書郎,他便和母親一起隨從哥哥來到洛陽。因為家中貧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書來謀生糊口,天長日久,非常辛苦。他曾經停止工作,將筆扔置一旁嘆息道:「身為大丈夫,雖沒有什麼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效仿張騫出使新疆立功,以封侯,怎麼能夠老是干抄抄寫寫的事情呢?」周圍的同事們聽了這話都笑他。班超便說道:「普通人又怎麼能理解壯士的襟懷呢?」
後來,他出使新疆,最終立下功勞,封了侯,最後遇見一個人,這人對他說:「尊敬的長者,你雖然,是一個平常的讀書人,但日後一定當封侯於萬里之外。」班超想問個究竟。這算命的指著他說:「你有燕子一般的下巴,老虎一樣的頭頸,燕子會飛,虎要食肉,這是個萬里封侯的命相。」過了好久,漢明帝有一次問起班固:「你弟弟現在在哪裡?」班固回答說:「在幫官府抄書,以此所得來供養老母。」於是明帝任命班超為蘭台令史,後來因為犯了過失而被免官。
十六年,漢明帝派遣他與同事郭恂一起出使新疆。
班超到了鄯善後,鄯善王廣禮節非常周全地招待他,後來忽然就變得馬虎怠慢起來。班超對他的從屬官員說:「難道沒有覺察出廣對待我們禮節疏薄了嗎?這一定是有匈奴的使者來了、他猶豫不決、不知何去何從的原因。聰明人在事情還沒有發生前就能覺察出來,何況現在形勢已經很危急了呢?「於是把新疆的使者召來,騙他說:「匈奴的使者已經來了好幾天了,他們現在在哪裡?「新疆使者驚恐萬狀,把具體情況全部交代了。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最好的辦法,只有借著夜色火攻匈奴,讓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兵力,一定非常害怕,這樣就可以把他們全部消滅。消滅了這些敵人,鄯善人就嚇破膽了,我們就大功告成了。「眾人說:「好。「剛入夜,就帶領著官兵直奔匈奴人的營地。正遇上大風呼嘯,班超讓十個人帶著鼓藏到敵人住房的後面,跟他們約定說:「看到大火燒起來後,你們一定要一齊擊鼓大喊。「其餘的人全部帶著兵器埋伏在門兩旁。班超於是順風放火,房前屋後的人一齊擊鼓吶喊。敵人驚嚇得亂了營。班超親手殺了三人,官兵們斬殺了匈奴使者和部下三十多人,其餘的一百多人全被大火燒死。班超於是召見王廣,把匈奴使者的頭顱拿給他看,鄯善全國上下害怕。
縮略讀本
班超,班固之弟也。少有大志,涉獵書傳,能辯。永平五年,兄固被召,為校書郎,超與母隨至京城。家貧,超為官佣書。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當效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之賞,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之志哉!「後果奉使赴西域,竟立功封侯,史留名。
讀本翻譯
班超是班固的弟弟。少年時就有遠大的志向,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固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麼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麼能了解壯士的志向呢!」後來他奉命出使西域,立功封侯,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1]
文學常識
投筆從戎:班超投筆從戎是歷史的美談。後來他果真率領30多人奔赴西域制止了匈奴對鄯善的挑撥,鞏固了漢在西域的統治。在西域活動前後達31年,封為定遠候,如願以償。後人用《投筆從戎》來形容文人從軍和棄文就武。投:扔掉。指棄文從武,投身疆場,為國立功,施展抱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