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了服裝

創造了服裝

發布時間:2021-06-23 18:58:03

㈠ 是誰發明了衣服

像房屋、衣服、抄用火等生產生活現象都絕對不是個人能發明的,而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總結歸納而慢慢演變而來的。

在原始社會階段,人類開始有簡單的紡織生產,採集野生的紡織纖維,搓績編織以供服用。隨著農、牧業的發展,人工培育的紡織原料漸漸增多,製作服裝的工具由簡單到復雜不斷發展,服裝用料品種也日益增加。

織物的原料、組織結構和生產方法決定了服裝形式,用粗糙堅硬的織物只能製做結構簡單的服裝,有了更柔軟的細薄織物才有可能制出復雜而有輪廓的服裝。最古老的服裝是腰帶,用以掛上武器等必需物件。裝在腰帶上的獸皮、樹葉以及編織物,就是早期的裙子。

(1)創造了服裝擴展閱讀

中國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樹葉或獸皮連在一起製成的圍裙。後來,每個朝代的服飾都有其特點,這和當時農、牧業及紡織生產水平密切相關。春秋戰國時期,男女衣著通用上衣和下衣裳相連的「深衣」式。

大麻、薴麻和葛織物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大宗衣著用料。統治者和貴族大量使用絲織物。部分地區也用毛、羽和木棉纖維紡織織物。漢代,絲、麻纖維的紡績、織造和印染工藝技術已很發達,染織品有紗、綃、絹、錦、布、帛等,服裝用料大大豐富。

㈡ 人類創造服裝的進程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示

自身需求以及審美觀,時尚風向的不斷改變促成了服裝不斷進化。

㈢ 歷史上第一件衣服誕生在那裡誰發明的

巢氏或者燧火氏都是民間傳說。像房屋、衣服、用火等生產生活現象都絕對不是個人專能發明的,而是人類在屬生產實踐中總結歸納而慢慢演變而來的。
比如說《黃帝內經》,這是一部以黃帝的名義寫的醫學著作,但真正的作者是黃帝的可能性很小,因為《黃帝內經》是在春秋戰國時寫成的,黃帝著成這部醫學著作的人們假託的一個名義。
至於衣服的由來,我們知道最早的人類是衣不蔽體的,後來隨著人類生產能力的提高,人們開始用樹葉或草皮等覆蓋在身上來取到保暖和保護身體的作用。此後人類手工作業能力發展,人類開始學會用麻、棉等材料製作衣物,這才慢慢演變成我們今天的衣服。
總之一句話,一切的創造發明都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只有一切具體的科技發明才是個人創造的。

㈣ 人類創造服裝的過程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示

就像淡藍的天空每個人看的收獲各自不同,人類也體現出不同的風格不同的色彩,不同的階級。不同的性格,淡看那每一寸美!!

㈤ 古代是誰創造了衣服

神話故事裡說,是亞當和夏娃吃了善惡樹上的果子後,就用樹葉圍到了身上

㈥ 衣服歷史發明人

1、衣服褲子發明過程
太冷——批個樹葉——披著獸皮——發明布——裁剪成衣服褲子——各種各樣的衣服。
傳說衣服的發明:
傳說是黃帝的妻子嫘祖,有一天黃帝看到一位少女穿著金色綵衣,地上還有一堆蠶繭。黃帝心想人們一年四季都是衣不蔽體,夏披樹葉,冬穿獸皮,所以感覺這是一項偉大的發明,並與這位少女結為夫妻,就是後來被人們稱的嫘祖。後來她向百官、百姓傳授這種技術,讓人們穿衣禦寒。
據考古資料,中國紡織生產習俗,大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見萌芽,距今約 2 萬年左右的北京山頂洞人已學會利用骨針來縫制葦、皮衣服。這種原始的縫紉術雖不是嚴格的紡織,但卻可以說是原始紡織的發軔。而真正紡織技術和習俗的誕生流行當在新石器文化時期。
史載,元代黃道婆發明了彈花、紡棉、織布的機具及其技術。黃道婆是元代棉紡織革新家。又稱黃婆。生卒年不詳。松江府烏泥涇(今屬上海)人。元貞年間,她將在崖州(今海南島)學到的紡織技術進行改革,製成一套扦、彈、紡、織工具(如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提高了紡紗效率。在織造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花工藝技術,織制出有名的烏泥涇被,推動了松江一帶棉紡織技術和棉紡織業的發展。
總結,衣服就是這樣的發明的。如果說是誰發明的,可以算到嫘祖頭上。
2、鞋子發明過程
岩石割腳——拿個東西遮蔽——隨便用草包裹——容易壞——更細致的編制——草鞋——獸皮——抓捕到野獸——皮鞋——抓捕到野獸——布的發明——布鞋——皮鞋——各種各樣的鞋子。
之前聽說一個外國的童話故事。說一個國王非常不喜歡下雨,只要他去哪兒就要讓當地鋪上牛皮,如果達不到要求就要屠戮那一族人。然後他的大臣告訴他,只要在你的腳上包裹上牛皮就好了,根本不需要用牛皮鋪地的。這就是皮鞋最初的由來。
至於高跟鞋的發明,有人說是路易十四。
另一說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特製了高跟鞋,以抬高王者的高度。按時下的說法,他身材矮小,屬於「三等殘疾」。
(關於高跟鞋是路易十四發明的傳說,應該是不靠譜的,路易十四生於1638年,而在凡·代克1635年完成的布上油畫《查理一世行獵圖》中,查理一世的腳上已經穿著高跟鞋了。)這就說明高跟鞋是路易十四發明的根本站不住腳。
綜上鞋子算是找不到誰發明的啦。
不過世界上一起使用倒不是偶然,畢竟石頭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都會扎腳的。無論是中國的冬天還是外國的冬天很多都是寒冷的。
至於很多熱的地方,他們在進入現代化之後還屬於半裸性質的生活著。這也說明了氣候對人們的塑造作用。

㈦ 是誰發明的衣服

像房屋、衣服、用火等生產生活現象都絕對不是個人能發明的,而內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容歸納而慢慢演變而來的。
比如說《黃帝內經》,這是一部以黃帝的名義寫的醫學著作,但真正的作者是黃帝的可能性很小,因為《黃帝內經》是在春秋戰國時寫成的,黃帝著成這部醫學著作的人們假託的一個名義。
至於衣服的由來,我們知道最早的人類是衣不蔽體的,後來隨著人類生產能力的提高,人們開始用樹葉或草皮等覆蓋在身上來取到保暖和保護身體的作用。此後人類手工作業能力發展,人類開始學會用麻、棉等材料製作衣物,這才慢慢演變成我們今天的衣服。
總之一句話,一切的創造發明都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只有一切具體的科技發明才是個人創造的。

㈧ 原始人是怎麼創造出服飾的

我國古代文獻對原始人創造服飾前後的狀況曾有過生動的描述:「古初之民,卉服蔽體,時多陰雨,乃木茹皮,以御風霜,綯發閨骨,以去靈雨,命之曰衣皮之民。」又說:「太古之時,未有布帛,人食禽獸肉,而衣其皮,知蔽前未知蔽後。」《白虎通德論·號》:「古之時……能覆前而不能覆其後,卧之法法,起之吁吁,飢即求食,飽即棄余,茹毛飲血,而衣皮韋。」並歸之為伏羲氏創始。所有這些說明,在人類脫離了猿類之後,由於勞動、意識、語言和思維活動,使人類生活和追求的目標日趨進步,在衣著上產生了原始的文明,人們由裸體而進為半裸體,即所謂「知蔽前未知蔽後」的衣著狀況。山頂洞人遺址發現有紡輪和一端帶孔的骨針,顯然是縫制獸皮為衣的工具。在我國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曾發現有紡輪,這是當時已能用植物纖維紡線縫制衣服的確鑿證據。如在仰韶遺址發現有石紡車、骨針,在西安半坡村遺址發現有陶紡輪。一些出土的陶器上有布紋飾,是當時已可編織結網的有力證據。原始人從赤裸露體無有衣服的生活,發展到獸皮、樹皮為衣,乃至後來創造發明了紡線、編織、縫紉,後又有夏衣冬服,這是人類衛生保健的又一次飛躍進步。既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減少了疾病,而且大大增加了人們適應自然界寒暑風雨變化的抵抗能力。

㈨ 誰發明的衣服

樓主說的駐巢氏或者燧火氏都是民間傳說。像房屋、衣服、用火等生產生活現象都絕對不是個人能發明的,而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總結歸納而慢慢演變而來的。
比如說《黃帝內經》,這是一部以黃帝的名義寫的醫學著作,但真正的作者是黃帝的可能性很小,因為《黃帝內經》是在春秋戰國時寫成的,黃帝著成這部醫學著作的人們假託的一個名義。
至於衣服的由來,我們知道最早的人類是衣不蔽體的,後來隨著人類生產能力的提高,人們開始用樹葉或草皮等覆蓋在身上來取到保暖和保護身體的作用。此後人類手工作業能力發展,人類開始學會用麻、棉等材料製作衣物,這才慢慢演變成我們今天的衣服。
總之一句話,一切的創造發明都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只有一切具體的科技發明才是個人創造的。

閱讀全文

與創造了服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