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路是誰發明的
大多數資料認為:
Inernet起源於1969年,當時美國國防部為了能在爆發核戰爭時保障軍隊內部的通信聯絡,由其下屬的高級研究計劃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建立了一個由4台計算機互聯而成的試驗性的分組交換網路ARPAnet。
1979年,ARPA成立了一個非正式的委員會ICCB(Internet Control and Configuration Board,網際控制與配置委員會),以協調和指導網際互聯協議和體系結構設計。新的網路協議定名為TCP/IP,英文全稱為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即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這時INTERNET一詞才正式出現。
1980年,ARPA開始把ARPAnet上運行的計算機轉向新的TCP/IP協議。1982年,美國國防部通過命令方式要求所連入ARPAnet的網路必須採用IP協議(即INTERNET協議)互聯。並且,在1983年完成了這種轉換,這也是國際互聯網叫INTERNET的原因。同年,美國國防部通信署(Defense Communication Agency,DCA)將ARPAnet分成了兩個獨立的網路:一個仍叫ARPAnet(用於進一步的研究);一個叫MILnet(用於軍事通信)。
⑵ 網路是誰發明的啊
博納斯-李被認為是是世界互聯網的發明者。博納斯.李於1990年在歐洲核研究所任職期間回發明了互聯網,互聯網路答使得數以億計的人能夠利用浩瀚的網路資源。博納斯.李並沒有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無償地向公眾公開了他的發明成果,從而使網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獲得發展。如果沒有博納斯.李的發明,也就沒有今天的「WWW」網址。網際網路可能還只是少數幾個計算機專家的特有領域。
芬蘭技術基金會獎勵他1百萬歐元(120萬美元)作為他為互聯網作出的貢獻
⑶ 網路是誰發明的
博納斯-李被認為是是世界互聯網的發明者。博納斯.李於1990年在歐洲核研究所任職期間發明了互聯網,互聯網路使得數以億計的人能夠利用浩瀚的網路資源。博納斯.李並沒有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無償地向公眾公開了他的發明成果,從而使網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獲得發展。如果沒有博納斯.李的發明,也就沒有今天的「WWW」網址。網際網路可能還只是少數幾個計算機專家的特有領域。
芬蘭技術基金會獎勵他1百萬歐元(120萬美元)作為他為互聯網作出的貢獻
⑷ 誰發明了網路
博納斯-李被認為是是世界互聯網的發明者。博納斯.李於1990年在歐洲核研究所任職期間發明了互聯網,互聯網路使得數以億計的人能夠利用浩瀚的網路資源。博納斯.李並沒有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無償地向公眾公開了他的發明成果,從而使網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獲得發展。如果沒有博納斯.李的發明,也就沒有今天的「WWW」網址。網際網路可能還只是少數幾個計算機專家的特有領域。
芬蘭技術基金會獎勵他1百萬歐元(120萬美元)作為他為互聯網作出的貢獻
互聯網起源於1969年,最初只是一個由美國國防部設立的名為ARPANET的軍用網路.他們提出了一種把信息分成數據包進行傳輸的系統.這系統允許數據包自由地在這個網路中傳輸,這意味如果該網路中有一台電腦壞了,數據仍能從另一途徑到達目的地.
1982年,美國軍方從ARPANET中抽離,剩下的部份稱為Internet,當時主要是學術機構連接作研究用途,科學家能夠藉以分享數據,接達遠方的電腦和發放電郵訊息.本港的學術機構也在80年代設立了一個名為HARNET的網路,促進學院之間的通訊和學術研究交流,並於1991年開始與互聯網連接.現在互聯網是一個允許數以百萬計用戶使用的全球性網路,沒有人或機構擁有或全面控制它.據估計,目前全世界互聯網的用戶已逾億.在香港,互聯網用戶從1997年的50萬人至2002年已超過400萬人了.
⑸ 是誰發明的網路
電腦發明者是莫奇萊與艾科特,為了美國的戰爭測試導彈彈道而發明的,在美回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答聯合一大批科學家發明的,但主要的還是莫奇萊與艾科特。
博納斯-李被認為是是世界互聯網的發明者。博納斯.李於1990年在歐洲核研究所任職期間發明了互聯網,互聯網路使得數以億計的人能夠利用浩瀚的網路資源。博納斯.李並沒有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無償地向公眾公開了他的發明成果,從而使網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獲得發展。如果沒有博納斯.李的發明,也就沒有今天的「WWW」網址。網際網路可能還只是少數幾個計算機專家的特有領域。
芬蘭技術基金會獎勵他1百萬歐元(120萬美元)作為他為互聯網作出的貢獻。
⑹ 發明網路者是誰
博納斯-李被認為是是世界互聯網的發明者。博納斯.李於1990年在歐洲核研究所任內職期間發明容了互聯網,互聯網路使得數以億計的人能夠利用浩瀚的網路資源。博納斯.李並沒有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無償地向公眾公開了他的發明成果,從而使網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獲得發展。如果沒有博納斯.李的發明,也就沒有今天的「WWW」網址。網際網路可能還只是少數幾個計算機專家的特有領域。
⑺ 是誰發明的網路
博納斯-李被認為是是世界互聯網的發明者。博納斯.李於1990年在歐洲核研版究所任職期間權發明了互聯網,互聯網路使得數以億計的人能夠利用浩瀚的網路資源。博納斯.李並沒有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無償地向公眾公開了他的發明成果,從而使網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獲得發展。如果沒有博納斯.李的發明,也就沒有今天的「WWW」網址。網際網路可能還只是少數幾個計算機專家的特有領域。 芬蘭技術基金會獎勵他1百萬歐元(120萬美元)作為他為互聯網作出的貢獻
⑻ 網路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部『 電腦 』是由 美國人毛琪雷與愛克特在 1946 年發明.
世界互聯網發展史
※196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倫納德.克蘭羅克(Leonard Kleinrock)博士發表了分組交換技術的論文,該技術後來成了互聯網的標准通信方式。
※1969年:美國國防部開始起動具有抗核打擊性的計算機網路開發計劃「ARPANET」。
※1971年:位於美國劍橋的BBN科技公司的工程師雷.湯姆林森(Ray Tomlinson)開發出了電子郵件。此後ARPANET的技術開始向大學等研究機構普及。
※1983年:ARPANET宣布將把過去的通信協議「NCP(網路控制協議)」向新協議「TCP/IP(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過渡。
※1988年: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學生(當時)史蒂夫.多那(Steve Dorner)開始開發電子郵件軟體「Eudora」。
※1991年:CERN(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提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開發出了萬維網(World Wide Web)。他還開發出了極其簡單的瀏覽器(瀏覽軟體)。此後互聯網開始向社會大眾普及。
※1993年:伊利諾斯大學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機應用中心的學生馬克.安德里森(Mark Andreesen)等人開發出了真正的瀏覽器「Mosaic」。該軟體後來被作為Netscape Navigator推向市場。此後互聯網開始得以爆炸性普及。
※正是因為通過採用具有擴展性的通信協議TCP/IP,才能夠將不同網路相互連接。因此,開發TCP/IP協議的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生(當時)文頓.瑟夫(Vinton G. Cerf)等如今甚至被譽為「互聯網之父」。
中國互聯網發展史
※1987年,北京大學的錢天白教授向德國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當時中國還未加入互聯網。
※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美方發言人懷特·托基提出把中國納入互聯網路的合作計劃。
※1994年3月,中國終於獲准加入互聯網,並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國聯網工作。
※1995年5月,張樹新創立第一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瀛海威,中國的普通百姓開始進入互聯網路。
※2000年4-7月,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
※2002年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聯網的春天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