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奧運是誰發明的
古希臘是一個神話王國,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和曲折離奇的民間傳說,為古奧運會的起源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傳說: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為祭祀宙斯而定期舉行的體育競技活動。另一種傳說與宙斯的兒子赫拉克勒斯有關。赫拉克勒斯因力大無比獲"大力神"的美稱。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無法完成的任務,不到半天功夫便掃干凈了國王堆滿牛糞的牛棚,但國王不想履行贈送300頭牛的許諾,赫拉克勒一氣之下趕走了國王。為了慶祝勝利,他在奧林匹克舉行了運動會。
關於古奧運會起源流傳最廣的是佩洛普斯娶親的故事。古希臘伊利斯國王為了給自己的女兒挑選一個文武雙全的駙馬,提出應選者必須和自己比賽戰車。比賽中,先後有13個青年喪生於國王的長矛之下,而第14個青年正是宙斯的孫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愛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國王的挑戰,終於以智取勝。為了慶賀這一勝利,佩洛普斯與公主在奧林匹亞的宙斯廟前舉行盛大的婚禮,會上安排了戰車、角斗等項比賽,這就是最初的古奧運會,佩洛普斯成了古奧運會傳說中的創始人。
奧運會的起源,實際上與古希臘的社會情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公元前9-8世紀,希臘氏族社會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隸社會逐漸形成,建立了200多個城邦。城邦各自為政,無統一君主,城邦之間戰爭不斷。為了應付戰爭,各城邦都積極訓練士兵。斯巴達城邦兒童從7歲起就由國家撫養,並從事體育、軍事訓練,過著軍事生活。戰爭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強壯身體,而體育是培養能征善戰士兵的有力手段。戰爭促進了希臘體育運動的開展,古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也帶有明顯的軍事烙印。連續不斷的戰事使人民感到厭惡,普遍渴望能有一個賴以休養生息的和平環境。後來斯巴達王和伊利斯王簽訂了"神聖休戰月"條約。於是,為准備兵源的軍事訓練和體育競技,逐漸變為和平與友誼的運動會。
古代奧運會的盛衰
古奧運會從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經歷了1168年,共舉行了293屆。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① 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這一時期各城邦之間雖有紛爭,但希臘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都較發達,是運動會的黃金時期。特別是公元前490年,希臘雅典在馬拉松河谷大敗波斯軍之後,民情奮發,國威大振,興建了許多運動設施、廟宇等,參賽者遍及希臘各個城邦,奧運會盛極一時,成為希臘最盛大的節日。
② 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開始衰落。由於斯巴達和雅典長期的伯羅奔尼撤戰爭(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臘國力大減,馬其頓逐漸吞並了希臘。馬其頓君王菲利普還親制自參加了賽馬。隨後亞歷山大帝雖自己不喜愛體育活動,仍積極支持,並視奧運會為古希臘的最高體育活動開幕式,為其增添設施。不過,這一時期古奧運會精神已大為減色,並開始出現職業運動員。
③ 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古奧運會由衰落走向毀滅。羅馬帝國統治希臘後,起初雖仍舉行運動會,但奧林匹亞已不是唯一競賽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屆奧運會,羅馬經濟規律就把優秀競技者召集在羅馬比賽,而奧林匹亞只舉行了少年賽。這時職業運動員已開始大量出現,奧運會成了職業選手的比賽,希臘人對之失去了興趣。公元2世紀後,基督教統治了包括希臘在內的整個歐洲,倡導禁慾主義,主張靈肉分開,反對體育運動,使歐洲處於一個黑暗時代,奧運會也隨之更趨衰落,直至名存實亡。公元393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國教,認為古奧運會有違基督教教旨,是異教徒活動,翌年宣布廢止古奧運會。公元895年,拜占廷人與歌德人的阿爾菲斯河發生激戰,使奧林匹亞各項設施毀失殆盡。公元426年狄奧多西二世燒毀了奧林匹亞建築物的殘余部分。公元522、511年接連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使奧林匹亞遭到了徹底毀滅。就這樣順延了1000餘年的古奧運會不復存在了,繁榮的奧林匹亞變成了一片廢墟。
古代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競技比賽項目主要是田徑,後來逐漸增加了摔跤、五項全能、拳擊、賽馬、角斗,以及戰車賽、武裝賽跑等等,最多時達23項。大多數比賽項目為現代運動項目的原始雛形,比賽規則簡單,任意性很大,一些項目如最富有古希臘運動特色的角斗在現代運動中已經絕跡。
場地跑古代奧運會最早設立的競賽項目,也是從第1屆到第13屆運動會上的唯一競賽項目,距離是192.27米,這正好是運動場的長度。後來有了中跑和長跑,距離是192.27米的倍數。當時跑道無分道標志,運動場的邊界鋪以石塊,就是起跑線,起跑姿勢千姿百態,比賽時也只是比個先後,不計時間。古希臘人愛好跑步,在奧林匹亞阿爾菲斯河岸的岩壁上保留著古希臘人的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五項全能是運動會上的綜合性比賽項目,與現代田徑全能運動的比賽方法大不相同。例如,古代五項全能比賽有笛子伴奏,運動員路過時手持啞鈴,鐵餅實為石餅,標槍為當時的實用武器。前4項的競技場內進行,摔跤則在神廟旁進行。摔跤參賽者必須是前4項的優勝者,摔跤必須獲得第一名才能成為五項全能運動的冠軍。在古代奧運會中,斯巴達人一直在這個項目上占優勢,幾乎包攬了歷屆的冠軍。
角斗是古代希臘盛行的一種拳擊和摔跤相結合的體育競技項目,比賽十分激烈,常常吸引眾多的觀眾。
在古代奧運會期間,少年比賽項目是從第37屆才開始設立的,年齡的界限並不明確,比賽項目也只限於場地跑、摔跤、五項全能、拳擊、角斗也曾舉行過幾次,但不持久。
此外,尚有精彩的文藝比賽舉行,參加者為詩人、作家、藝術家和演說家等。文藝比賽是從公元前444年的第84屆古奧運會開始的,當時被譽為希臘"歷史之父"的格羅多特宣讀了他的名作《歷史》中的某些章節,歌頌了公元前490年在馬拉松河谷戰役中大敗波斯軍隊的希臘戰士,最終贏得首次文藝比賽的桂冠。藝術比賽也有獎勵,甚至比體育比賽的獎勵高,如公元前338年馬其頓征服希臘後的一屆奧運會曾將屬於體育比賽的獎勵全部獎給了詩人。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不論從發展規模,還是從發展水平上來看,都已為舉世所矚目。奧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廣泛傳播。人們看到,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奧林匹克主義以競技的形式,將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緊密聯系在一起,對人類的社會活動,對人類的文明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作為一種體育現象,奧運會是人類探索體能極限的最引人入勝的賽場,奧運會紀錄、獎牌成為運動員追求的崇高目標,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參與國家和地區眾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項全球性活動。
1893年,根據"奧運之父"顧拜旦的建議,在巴黎舉行了討論復興奧運會問題的國際性體育會議。1894年1月,顧拜旦草擬了復興奧運會的具體步驟和需要探討的10個問題,致函各國體育組織和團體。6月16日,"國際體育運動代表大會"在巴黎索邦神學院開幕,到會代表79人,代表著12個國家的49個體育組織。有2000人參加了開幕式。大會通過了《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決議。6月23日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
現代奧運會歷史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由來和發展,從歷史上看,可分為兩大階段,公元1986年開始 至今舉辦的奧運會被統稱為現代奧運會。 14世紀初,歐洲文藝復興導致人們對古奧林匹克精神的贊揚。義大利早期活動家馬 泰奧·帕爾米里亞1450年提出要把古奧運會和平與友誼精神,貫注於人們的社會生活 思想意識中去。在這一時期,對奧林匹亞的考察挖掘不斷受到重視。德國人庫齊烏斯率領 的考察團,進行了長達6年之久的挖掘,獲得大量文物和史料,被堙埋多年的奧林匹亞村 得以重見天日。1852年1月10日,庫齊烏斯在柏林宣讀了以「奧林匹亞」為題的考 察、挖掘報告,建議把這個運動會恢復起來,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從1895年到 1889年之間,在希臘人札巴斯的倡導下,希臘舉行過五次全國奧運會,但始終沒有擴 大。
19世紀的歐洲,隨著科學文化教育的發展,各國建立了本國的體育組織,有些國家 舉行了某些項目的競賽,德國、瑞典、英國還形成了各自的體育制度或競技運動。正當人 們進而要求組織國際比賽時,第一批國際體育聯合會成立,如1881年建立了國際體操 聯合會,1892年建立了國際賽艇聯合會和國際滑冰聯合會。此外,19世紀末,世界 上出現了帝國主義和壟斷資本,新的強大的威廉德國欲發動戰爭來重新瓜分世界市場,法 國是德國的近鄰,如果德國發動戰爭,戰爭的災難首先就會落到法國人民頭上,所以法國 人民想保持和平。也就在這樣的局面下,有人想了重新恢復象徵過和平和友誼的奧林匹克 運動會。
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於1883年提出舉辦類似古奧運會的比賽,並把 它擴大到世界范圍。1892年,他遍訪歐洲,宣傳奧林匹克思想,呼籲復興奧林匹克運 動。同年,在巴黎運動聯合會成立10周年會議上,倡議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 1894年1月,他致函各國的奧林匹克組織,建議於同年在巴黎召開國際體育會議。同 年6月16日-24日,在巴黎舉行的國際體育大會上,15國代表決議每4年舉行一次 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了籌辦奧運會,6月23日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希臘人維凱 拉斯出任主席,顧拜旦任秘書長,還親自設計了奧運會的會徽、會旗。並於1896年4 月6日-15日在希臘的雅典舉辦了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共有13個國家的311名運動 員參加了雅典大會。美國運動員詹·康諾利以13.71米的成績獲三級跳遠金牌,從而 成為第一位現代奧運會冠軍。
現代奧運會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是打破了古代不允許女子參加的規定。在第二屆 奧運會上,盡管顧拜旦執意反對女子參加,女運動員還是踏上了在此之前一直屬於男子的 體育場。但性別歧視並未就此了結,田徑運動直到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才對女子開 放。奧運史上另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事是開始了現代奧運會誕生地希臘雅典引燃奧林匹克 火炬,之後以接力方式傳遞至奧運會舉辦地,並在開幕式上點燃奧運聖火的儀式。 從1924年開始,現代奧運會又分為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兩種。當時在巴黎舉 行的是第8屆夏季奧運會,在夏蒙尼舉行的是第1屆冬季奧運會。
以政治問題為由抵制奧運會於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上首開先河。英、法出兵蘇伊 士運河造成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抵制,而前蘇聯出兵匈牙利導致瑞士、西班牙和荷蘭拒 絕跨進當時奧運會大門。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發生了由美國倡議、61個國家加入 的奧運史上最大「抵制事件」,抗議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為此,前蘇聯糾集其東歐盟友在 四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以安全問題為由回敬了美國。
丹麥自行車選手詹森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比賽中倒地身亡,自此,葯物問題便形 影不離地尾隨奧運會。直到1988年漢城奧運會,世界和奧運會雙料冠軍、世界紀錄創 造本·約翰遜仰仗類固醇的事昭然天下。 現代奧運會誕生100年來,歷盡艱難,它的興衰、榮辱牽動著全世界億萬民眾,它 為加強世界各國人民和運動員之間的友誼,促進世界和平及世界體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 不可抹滅的功績,這是人們在回憶奧運會歷史時所不會忘記的。
㈡ 是誰創立的奧運會
具體是誰有沒人知道了,下面幾種傳說
古希臘是一個神話王國,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和曲折離奇的民間傳說,為古奧運會的起源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傳說: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為祭祀宙斯而定期舉行的體育競技活動。另一種傳說與宙斯的兒子赫拉克勒斯有關。赫拉克勒斯因力大無比獲"大力神"的美稱。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無法完成的任務,不到半天功夫便掃干凈了國王堆滿牛糞的牛棚,但國王不想履行贈送300頭牛的許諾,赫拉克勒一氣之下趕走了國王。為了慶祝勝利,他在奧林匹克舉行了運動會。
關於古奧運會起源流傳最廣的是佩洛普斯娶親的故事。古希臘伊利斯國王為了給自己的女兒挑選一個文武雙全的駙馬,提出應選者必須和自己比賽戰車。比賽中,先後有13個青年喪生於國王的長矛之下,而第14個青年正是宙斯的孫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愛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國王的挑戰,終於以智取勝。為了慶賀這一勝利,佩洛普斯與公主在奧林匹亞的宙斯廟前舉行盛大的婚禮,會上安排了戰車、角斗等項比賽,這就是最初的古奧運會,佩洛普斯成了古奧運會傳說中的創始人。
奧運會的起源,實際上與古希臘的社會情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公元前9-8世紀,希臘氏族社會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隸社會逐漸形成,建立了200多個城邦。城邦各自為政,無統一君主,城邦之間戰爭不斷。為了應付戰爭,各城邦都積極訓練士兵。斯巴達城邦兒童從7歲起就由國家撫養,並從事體育、軍事訓練,過著軍事生活。戰爭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強壯身體,而體育是培養能征善戰士兵的有力手段。戰爭促進了希臘體育運動的開展,古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也帶有明顯的軍事烙印。連續不斷的戰事使人民感到厭惡,普遍渴望能有一個賴以休養生息的和平環境。後來斯巴達王和伊利斯王簽訂了"神聖休戰月"條約。於是,為准備兵源的軍事訓練和體育競技,逐漸變為和平與友誼的運動會。
㈢ 奧運會是誰發明的怎麼發明的
奧運會不是誰發明的,關於古代奧運起源有兩個說法。而現在奧運的發起人是顧拜旦先生。奧運不是誰發明的。
有關古代奧運會的起源的傳說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兩種:一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為祭祀宙斯而定期舉行的體育競技活動。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一種運動和宗教性的慶典。從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3年一直在古希臘城市奧林匹亞舉行,在那裡曾舉行了292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另一個是赫拉克勒斯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無法完成的任務,不到半天功夫便掃干凈了國王堆滿牛糞的牛棚,但國王不想履行贈送300頭牛的許諾,赫拉克勒斯一氣之下趕走了國王。為了慶祝勝利,在奧林匹亞舉行了運動會。
現代奧運會是以「恢復古代奧運會」為名義而構建的一個現代社會文化現象,沿用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名稱,繼承了「奧林匹亞德」每四年一個周期的傳統,借用和發展了某些儀式,吸收了公平競爭、奮勇拼搏、身心和諧發展的古代傳統思想。但現代奧運會並不是古代奧運會的延續和翻版,而是在新背景下產生的新的社會文化現象,它們之間有本質的區別。
㈣ 是誰創建了奧運會
顧拜旦,現代奧運創始人
歷屆夏季奧運會舉辦地
屆次 舉行地點 年 份
1 雅典
㈤ 誰創造了奧運會
顧拜旦男爵 Pierre de Coubertin(1863-1937)
生平介紹:
1863-1937 出生於法國,於日內瓦過世
1894-1925 任國際奧委會委員
1894-1896 擔任國際奧委會秘書長
1896-1925 出任國際奧委會第二任主席
1925 以國際奧委會榮譽主席身份退休
重大業績: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史學家,教育家,致力於文藝活動,顧拜旦1863年1月1日誕生於巴黎一個貴族家庭里,受過良好的教育。1894年在他積極努力和多方籌措下,召開了巴黎國際體育會議,促進了國際奧委會的成立,任職期間對有關奧運會之舉辦、組織等完成詳盡規劃,堪稱現代奧運會之父。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時,發表了著名詩作《體育頌》,另著有《運動心理學試驗》(1913)和《競技運動教育學》(1919)等。1937年9月2日病逝於日內瓦,其遺體葬在國際奧委會總部所在地洛桑,心臟則埋在奧林匹克運動發源地奧林匹克亞。
嚴格說來,他的專業不是體育,由於他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認識到體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他立下了教育救國,體育救2的志向,並決心為復興奧林匹克運動做出不懈的努力,為其發展奮斗終身。
顧拜旦在復興奧林匹克運動中遇到了重重困難,可他執著地發展體育事業的意志從不動搖。他堅忍不拔,頑強苦奮。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因經費困難幾乎流產,他親赴雅典,拜會首相和王儲,日夜奔波想盡辦法,終於順利舉行。第二屆巴黎奧運會,又遇世博會同時舉辦,兩者產生矛盾。顧拜旦被迫辭職,還不時遭到譏笑和唾罵,但他忍辱負重,從不氣餒。他從1883年20歲時就開始了復興奧運會的工作,直到他1937年9月2日逝世,整整為奧林匹克運動奮鬥了54年。他不顧家庭的不快和困難,對工作不分巨細都親自操辦:文件,宣傳,設計圖案……,他四處奔走聯絡各方,廣交朋友爭取支持,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他的功績是不朽的。
顧拜旦原則性強,他堅持奧運會是屬於世界的,應該在全世界各不同城市舉辦,而希臘人認為奧運會是希臘的,雅典應是奧運會的永久舉辦地。由於顧拜旦的堅持原則才使奧運會有今天的輝煌。顧拜旦對和平,友誼,進步宗旨的原則,對反對歧視,堅持平等的原則,對奧運與文化的教育的結合,對人的和諧發展,對逆向代表制等原則的堅持不渝,如今已成效顯著的寫入奧林匹克憲章中。
㈥ 奧運會的創始人是誰
奧運會的創始人是顧拜旦男爵,1863年1月1日誕生於巴黎一個貴族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回1894年,在他的積極答努力和多方籌措下,召開了巴黎國際體育會議,促進了國際奧委會的成立,任職期間對有關奧運會之舉辦、組織等完成詳盡規劃,堪稱現代奧運會之父。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時,發表了著名詩作《體育頌》,另著有《運動心理學試驗》(1913年)和《競技運動教育學》(1919年)等。1937年9月2日病逝於瑞士日內瓦,其遺體葬在國際奧委會總部所在地洛桑,心臟則埋在奧林匹克運動發源地奧林匹亞。
㈦ 奧運會創始人是誰
現代奧運會的創始人是:顧拜旦
顧拜旦男爵 Pierre de Coubertin(1863-1937)
生平介紹:
1863-1937 出生於法國,於日內瓦過世
1894-1925 任國際奧委會委員
1894-1896 擔任國際奧委會秘書長
1896-1925 出任國際奧委會第二任主席
1925 以國際奧委會榮譽主席身份退休
古代奧運會的創始人是伊菲圖斯。
㈧ 奧運會是誰創造的
古代奧運會的創始人是伊菲圖斯
現代奧運會的創始人是顧拜旦
㈨ 奧運會是誰創造出來的
奧運歷史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由來和發展,從歷史上看,可分為兩大階段,公元1986年開始至今舉辦的奧運會被統稱為現代奧運會。 14世紀初,歐洲文藝復興導致人們對古奧林匹克精神的贊揚。義大利早期活動家馬泰奧帕爾米里亞1450年提出要把古奧運會和平與友誼精神,貫注於人們的社會生活思想意識中去。在這一時期,對奧林匹亞的考察挖掘不斷受到重視。德國人庫齊烏斯率領的考察團,進行了長達6年之久的挖掘,獲得大量文物和史料,被堙埋多年的奧林匹亞村得以重見天日。1852年1月10日,庫齊烏斯在柏林宣讀了以「奧林匹亞」為題的考察、挖掘報告,建議把這個運動會恢復起來,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從1895年到 1889年之間,在希臘人札巴斯的倡導下,希臘舉行過五次全國奧運會,但始終沒有擴大。 19世紀的歐洲,隨著科學文化教育的發展,各國建立了本國的體育組織,有些國家舉行了某些項目的競賽,德國、瑞典、英國還形成了各自的體育制度或競技運動。正當人們進而要求組織國際比賽時,第一批國際體育聯合會成立,如1881年建立了國際體操聯合會,1892年建立了國際賽艇聯合會和國際滑冰聯合會。此外,19世紀末,世界上出現了帝國主義和壟斷資本,新的強大的威廉德國欲發動戰爭來重新瓜分世界市場,法國是德國的近鄰,如果德國發動戰爭,戰爭的災難首先就會落到法國人民頭上,所以法國人民想保持和平。也就在這樣的局面下,有人想了重新恢復象徵過和平和友誼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於1883年提出舉辦類似古奧運會的比賽,並把它擴大到世界范圍。1892年,他遍訪歐洲,宣傳奧林匹克思想,呼籲復興奧林匹克運動。同年,在巴黎運動聯合會成立10周年會議上,倡議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 1894年1月,他致函各國的奧林匹克組織,建議於同年在巴黎召開國際體育會議。同年6月16日-24日,在巴黎舉行的國際體育大會上,15國代表決議每4年舉行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了籌辦奧運會,6月23日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希臘人維凱拉斯出任主席,顧拜旦任秘書長,還親自設計了奧運會的會徽、會旗。並於1896年4 月6日-15日在希臘的雅典舉辦了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共有13個國家的311名運動員參加了雅典大會。美國運動員詹康諾利以13.71米的成績獲三級跳遠金牌,從而成為第一位現代奧運會冠軍。現代奧運會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是打破了古代不允許女子參加的規定。在第二屆奧運會上,盡管顧拜旦執意反對女子參加,女運動員還是踏上了在此之前一直屬於男子的體育場。但性別歧視並未就此了結,田徑運動直到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才對女子開放。奧運史上另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事是開始了現代奧運會誕生地希臘雅典引燃奧林匹克火炬,之後以接力方式傳遞至奧運會舉辦地,並在開幕式上點燃奧運聖火的儀式。從1924年開始,現代奧運會又分為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兩種。當時在巴黎舉行的是第8屆夏季奧運會,在夏蒙尼舉行的是第1屆冬季奧運會。 以政治問題為由抵制奧運會於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上首開先河。英、法出兵蘇伊士運河造成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抵制,而前蘇聯出兵匈牙利導致瑞士、西班牙和荷蘭拒絕跨進當時奧運會大門。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發生了由美國倡議、61個國家加入的奧運史上最大「抵制事件」,抗議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為此,前蘇聯糾集其東歐盟友在四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以安全問題為由回敬了美國。丹麥自行車選手詹森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比賽中倒地身亡,自此,葯物問題便形影不離地尾隨奧運會。直到1988年漢城奧運會,世界和奧運會雙料冠軍、世界紀錄創造本約翰遜仰仗類固醇的事昭然天下。 現代奧運會誕生100年來,歷盡艱難,它的興衰、榮辱牽動著全世界億萬民眾,它為加強世界各國人民和運動員之間的友誼,促進世界和平及世界體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抹滅的功績,這是人們在回憶奧運會歷史時所不會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