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很多的,除了四大發明以外有很多。英國人李約瑟的中國古代科技史記載很多。比如鑰匙鎖,打井,馬凳,傘等。
❷ 中國古代主要科技成就
1.天文歷法成就
時間
名稱
地位
夏
《夏小正》記載各個月份物候,天象,氣象,農事
最早的歷法
商
沿用夏歷,認識許多星座,日食月食,干支紀日法
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記錄
春秋
觀測日食,前613年觀測到彗星
世界最早關於哈雷彗星的記錄
戰國
《甘石星經》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西漢
「太初歷」,以正月為歲首,太陽黑子的記錄
中國第一部完整歷法/世界公認最早記錄
東漢
張衡發明渾天儀,地動儀,最早科學解釋月食
測定地震方位,比歐洲早1700年
唐朝
僧一行,實測子午線,制訂《大衍歷》
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子午線/表明我國古代歷法體系的成熟
北宋
沈括十二氣歷
有利於安排農事,英國落後800年
元朝
郭守敬,簡儀,高表,《授時歷》
比現行公歷早300年
2.技術發明以及醫葯
戰國 《墨經》反映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物理學重大成就
東漢數學著作《九章算術》;魏晉時期數學家劉徽運用極限理論提出計算圓周率的正確方法;南朝祖沖之精確計算圓周率,比外國早1000年,著有《綴書》等對數學發展有傑出貢獻;西晉地圖學家裴秀繪制出《禹貢地域圖》,提出制圖原則;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地理著作;隋唐時期我國古代建築成熟,隋建築師宇文愷主持修建大興城,唐朝在此基礎上擴建為長安城。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趙州橋,在世界橋梁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北宋沈括著《夢溪筆談》總結古代和北宋時期的科技成就,在我國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徐霞客《徐霞客游記》是地理學著作,對於石灰岩溶蝕地貌的觀察和記述,早於歐洲兩個世紀。宋應星《天工開物》,總結了明代的農業、手工業的生產技術;「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秦漢時期,造紙術發明、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紙張原料易得,造價低廉,造紙術於4世紀起傳到朝鮮,越南、日本,8世紀傳到中亞,經過阿拉伯12世紀傳到歐洲和非洲,16世紀傳到南美洲;魏晉南北朝時期,造紙術進步,紙張白度增加,表面光滑,質地細薄,紙產量大增,逐漸取代簡牘,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隋唐雕版印刷術和火葯的發明,唐中期的書籍已經有了製成火葯的配方。唐朝末年,火葯開始用於軍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葯武器。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在宋代劃時代發展。11世紀中期,北宋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向東傳到朝鮮、日本,向西傳到埃及和歐洲,歐洲人用活字印刷晚了四個世紀。指南針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經普遍使用,13世紀,指南針傳入阿拉伯和歐洲各國,用於航海,對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起到重大作用,同時也為歐洲航海家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北宋政府在東京設專門機構,製造火葯和火器,南宋時發明了管行火器突火槍,管形火器的出現,開創了人類作戰歷史的新階段,火葯和火葯武器在13世紀中期傳入阿拉伯。
戰國 扁鵲 脈學之宗 四診法,望聞問切;西漢編訂《黃帝內經》我國現存最早的重要醫
學文獻,奠定了古代醫學理論的基礎;東漢《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葯物學著作;東漢末年「神醫」華佗擅長外科手術,發明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年;「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是後世中醫重要經典;唐朝醫學家孫思邈《千金方》,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醫學成果,並有很多創見,在我國醫葯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吐蕃名醫元丹貢布編著《四部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唐高宗時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葯典。明朝後期李時珍《本草綱目》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葯學,是「東方醫葯巨典」
❸ 中國古代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
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四大發明:印刷術,造紙術,火葯,指南針
❹ 古代中國科技有何重大的發明與發現
春秋戰國:九九乘法表,《石氏星表》,《黃帝內經》,司南的發明
秦漢:造紙術(東漢內蔡倫改進)容,《傷寒雜病論》,麻沸散(華佗),地動儀(張衡),《九章演算法》
魏晉南北朝:《齊民要術》(賈思勰),圓周率達小數點後七位(祖沖之)
隋唐:火葯,雕版印刷,黃道游儀(僧一行、梁令瓚)
宋元:活字印刷(北宋畢升),火器,指南針開始運用於航海,珠算,《農書》(王禎)
明清:《本草綱目》(李時珍),《農政全書》(徐光啟)
造紙術傳入歐洲後,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火葯傳入歐洲後,使資產階級打敗了封建騎士階層
指南針的傳入,使其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而印刷術傳入後經改良擔耿曹際丨宦查為腸力,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❺ 中國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
魯班--春秋戰國時代魯國人,姓 公輸,名般,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建築師。魯班他有很多發明創造,如木工用的 鋸子、曲尺、墨斗、刨子、鏟子、鋪首、鑽、鑿等。攻城用的可活動的雲梯。相傳,鎖也是魯班發明的。 喻皓 建築 北宋初年 《木經》 喻皓--亦稱預浩,是中國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的建築師。出生於杭州,他設計的最傑出的建築是北宋國都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安遠門內開寶寺中的靈感塔。他還寫了一部木工手藝的書--《木經》,共 3 卷。他有造塔魯班之稱。 祖沖之 數學 南朝 л的更精確的上下界 祖沖之--南朝的祖沖之利用劉微的割圖術提出了 л的更精確的上下界。 即3.1415926〈л〈3.1415927。 劉微 數學 225 ~ 295年 割圖術 劉微--魏晉時期的劉微,發明了割圖術的方法,他取л值3.14。他還發明了介線性方程組的新分法。提出了不定方程問題,建立了等差級數前幾項和公式。劉微應和歐幾里德、阿基米德相提並論。 朱世傑 數學 元代 《四元玉鑒》 朱世傑--中國元代數學家。1299 年編撰成中國第一本算學啟蒙,從四則運算到天元術,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1303年,他又寫成了 《四元玉鑒》,把天元術推廣為「四元術」,這是一種高次方程的解法(最高可包括4個未知數)。歐洲到 1775 年才提出同樣的解法 ——消元法。美國科學史家薩頓評價他所著的《四元玉鑒》是整個世界中最傑出的數學著作之一。 張衡 天文學 東漢時期 漏水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 張衡--是中國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對在宇宙結構的認識上,張衡是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天像個雞蛋殼,地像雞蛋黃,天大地小,他認為天殼之外還有無限的宇宙。張衡設計和製造了漏水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並對日月星辰做了許多觀測和分析。他測量出了太陽和月亮的角直徑是周尺的1/736,即29'24'。他統計出在中國的中原地區能看到的恆星約有2500顆。國際天文學會為了紀念張衡對天文學的突出貢獻,將月球上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 郭守敬 天文學 元代 高表、玲瓏儀、觀象台計 16 種儀表 郭守敬--是中國元代傑出的天文學家。他創制了高表、玲瓏儀、觀象台計 16 種儀表,儀器專門測量天體使用。還製作了簡儀,現存紫金山天文台。郭守敬測定了黃赤交角。法國科學家 laplace 提出黃赤交角變小理論,引用的根據就是郭守敬的。
❻ 中國古代在哪個朝代有重要的科技和發明獲得了什麼成果有什麼歷史地位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四大發明享譽全球。其中,漢代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專世界上最早屬監測地震的儀器。宋代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是在唐代雕版印刷的基礎上進行的科學改進。活字印刷術的發明,開創了人類文明史上的新紀元。它的發明,提高了印刷的速度和質量,加快了人類文明的傳播和交流,使得書籍逐漸在民間普及開來,對中外文化交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類文明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❼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非常重要,分別是誰發明的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自然不能不說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四大發明不僅僅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繁榮的標志和中國人民聰明智慧的體現,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的進程。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中國古代的四大文明,也許人類社會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這可不是中國人的自吹自擂,因為世界史學界一致認為,中國的四大發明,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歐洲之後,給歐洲人的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從而影響了人類的整個進程。對此,馬克思曾經這樣高度評價,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他少說了一項。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產生了殖民地,印刷術變成了宣揚新教的工具。總的說來,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
一個是火葯,火葯是我們發明的。火葯給我們帶來什麼東西呢?帶來了我們的禮花,帶來了我們的鞭炮。到今天為止火葯在我們的歷史上發揮過巨大的作用,通過阿拉伯傳到歐洲之後,歐洲人利用火葯技術製造了大炮,這就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和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甲午戰爭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進北京,用中國的火葯燒了中國的圓明園。帝國腐朽了,文明衰落了,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發明了火葯,卻沒有用自己的火葯製造出強大威力的洋槍洋炮,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抗洋人的進攻,任憑他們的鐵蹄踐踏中國的國土,我們不得不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指南針,我們的鄭和用指南針七下西洋,開拓了中華民族文化進軍世界的先河。他們是傳教士,中國人歷來是善良的,我們下西洋不是為了掠奪,不是為了搶劫。但是我們的發明一旦被他們所使用,他們就造出了新的、更加靈巧的指南針,闖入我們的領海,打開了我們的國門,把大批的鴉片潛入到我們的民族之中,使我們的民族成為「東亞病夫」。
我們的印刷術,印刷術和造紙術是中國偉大的發明。傳到了歐洲以後,幾百年以後才造福於社會,中華民族熊熊的火炬照亮了西方黑暗的中世紀,他們確實是受益匪淺的。他們的科技發達了,文藝復興了,但是今天我們的造紙術又如何呢?我們的印刷術又如何呢?我們公司有一位對印刷比較精通的副總經理,他每天設計我們公司的產品,我國最好的印刷機叫「海德寶」,是我們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但是現在最好的印刷機是「海德寶」,而四色彩印,精美印刷品,都是人家印的,最好的紙張是人家的,便宜、質量好。要什麼紙?要二八銅版。要什麼的?要進口的。紙張是我們發明的,但最好的機器都在人家手裡,我們需要花多少錢?甚至現在連最好的油墨也是進口的,這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現在我們回顧一下四大發明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確實給中華民族帶來永久的載入史冊的榮耀,除此以外今天真正由此得到實惠的又是誰呢?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我們有了很多原始性的創新,也往往因為不能精益求精,發展遲緩,錯過了時機,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大規模的產業化失之交臂。比如說中國人早就發明了陰陽八卦,但是沒有由此引申發明出二進制技術法,計算機是由外國人發明的。鄭和提出的「冷不自生」,這可謂是前無古人創造性的見解,非常了不起。但是由此導出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卻在1800年之後,由一個德國人正式提出來的。從冷的物體傳入熱的物體,不能無償發生,我們沒有得到規律性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