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誰發明的哪個朝代
1、指南針: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
2、造紙術:東漢的蔡倫,但在蔡倫之前中國人就已經發明了造紙術,20世紀在中國各地出土的許多西漢時期的古紙片,可以證明這一點。
3、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4、印刷術:根據歷史學家鄧廣銘考證,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元代,著名道家學者、農學家與機械學家王禎發明了木活字,並創造出比較簡捷的適於漢字復雜特點的轉盤排字方法。
(1)明朝大發明擴展閱讀:
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對西方科技發展產生一定影響。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歐洲中世紀天主教的思想枷鎖。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西方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
而李約瑟對這四大發明的贊美和強調,使得這一說法獲得了中國的很大認同,並被寫進了教科書。
恩格斯在1857年發表的《炮兵》中寫道:「在中國,還在很早的時期就用硝石和其他引火劑混合製成了煙火葯,並把它使用在軍事上和盛大典禮中」。
火葯最早在公元9世紀晚唐時期的煉丹書籍中就有記載。
公元904年,楊行密軍圍攻豫章(今江西南昌),部將鄭璠命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率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這是火葯最早使用於軍事記載,最早的火葯武器則出現在五代時期的敦煌壁畫。
十世紀五代時期的敦煌(時屬歸義軍)壁畫,目前所知最早的關於火槍和手榴彈的描繪。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火銃出土於中國黑龍江,製作年代為1288年,現藏黑龍江省博物館。
『貳』 明朝領先世界的發明有哪些呢,你最佩服哪一個
明朝領先的發明有:世界上首個石油井;世界上首顆水底雷;接種牛痘預防天花;火爆法采礦技術;不怕雨的燧發槍。要說最佩服的還要說是能夠預防天花的牛痘了。
在工業革命的時期,動力和原料是不可分的,如果有了蒸汽機沒有燃料,那也是不行的。而明朝發明的火爆法采礦技術,就讓采礦變得不再那麼難了。我國歷史上一直都是冷兵器的時代,而在明朝末年,發明出來的的燧發槍,就是冷兵器時代的一種轉變。不過後來隨著明朝的滅亡,滿清的思想也讓這些發明給徹底斷掉了。雖然很多的發明都是我國現開始的,但是卻被西方國家發展了起來。有時候想想如果沒有大清,也許我們民族現在就會是另一番景象了。
『叄』 明朝發明了什麼東西明朝信仰什麼宗教
明代開始搞八股,及其不重視理工科,如果想了解明代的科技進展,推薦你看看著名數學家、音樂學家和詩人朱載堉的生平,他算得上是孤獨的天才。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這樣點評:朱載堉是「世界上第一個平均律數字的創建人」,其「著作曾經得到很高的評價」。[5]李約瑟稱之為「中國文藝復興式的聖人」。
宗教方面朱元璋是相當推崇道教的,但也不會因此而給與道教更多的權力。明朝政府也一貫地尊崇孔聖人,對佛教也沒有歧視態度。總得來說,愛信什麼信什麼。
『肆』 明朝時期,有哪些發明領先於世界
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優秀文化歷史,因此在這5000年的歷史長河當中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偉大發明。而這些發明當中也有許多發明是領先於世界的,而其中明朝最偉大的5項發明,每一項發明都領先於世界。
而我國的歷史文化當中,明朝的科研成果是非常的豐富,在明朝的時候他的科技發展已經領先了世界,並且在當時中西方交流是非常頻繁的,因此明朝的科技完全可以吸收外來的部分先進技術,因此明朝出現了許許多多偉大的發明。
正是因為明王朝大力發展科技,才使得我國古代能夠出現許許多多偉大的科技發明。並且這些科技發明也為我國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伍』 明清時期,我國有什麼科技成就
引言:
在探討明清時期都有哪些科技成就之前,我們必須了解明清時期科技發展的背景。
明清時期盡管出現了很多稀罕的發明以及比較有世界水準的科技,但是總體來看明清時期的科技發展已經走下坡路,出現滯緩,明清時期的傳統技術雖然領先於世界各國,在經濟中心上仍然沒有輸給西方國家。
明清時期有四大發明做支撐所以基本上沒有失去經濟帝國的地位,不過與當時農業經濟相適應的新的科技卻很少再出現,也就說明清時期的科技發明和農業小經濟在規模上是不對等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明清時期的科技發展背景依然是等級森嚴的封建統治,農業也自然是封建自然經濟。相反,西方則在文藝復興運動的驅動下,科技的發展速度明顯超過了東方。那麼東方明清兩朝在這一背景之下都出現了哪些科技發明科技成就呢。
1.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
我們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上曾學到過關於《天工開物》的大概介紹,所以我們都知道從明朝末年之後,這本書在科技發明界有著極高的評價,不光是在東方在西方也是如此,因為這本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善的記載了關於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發展的綜合性著作,是明朝崇禎皇帝時期宋應星的著作,在歷史學界也有學者將這本書稱之為是農業綜合性網路全書。外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也是極高,西方學者曾將這本書稱之為是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那麼為何這本書無論是在歷史學界還是農業經濟和手工業學界都擁有著極高的地位,原因在於宋應星當時將人類和自然相結合,強調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從這本書中投射出明朝時期已經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
10.明清時期農業灌溉技術
明清時期是我國農業日趨成熟的階段,因此出現了很多有利於農業發展的農具,其中影響後世最為廣泛最持久的就是農業灌溉了。根據史料記載,農業生產工具和農業灌溉在明朝時期發展很快到了清朝時期基本成熟,在明朝時期出現了風力水車以及農具播車等,這些發明都是有利於小規模農業生產發展的,從這點也說明了當時的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
結論:
明清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科技成就發展達到頂峰的時期,所有的發明和科技成就涵蓋了農業、手工業、軍事工業、紡織業等,並且還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陸』 明朝時期的科技
1火器世界第一。如:神火飛鴨。
2造船業第一。如:鄭和艦隊。
3、建築技術第一。
4、水利工程第一
5《天工開物》 ,中國科技網路全書
6四大發明西傳
『柒』 明朝領先世界的發明有哪些,每一個都超脫時代
有石油井、牛痘、水地雷、研究出燧發槍在碰水情況下也能使用的技術,這些都是領先於時代的。
一、石油井
石油與天然氣這倆「小玩意」都靜悄悄的呆在地下深處,要想把它們搞出來為人所用,就得專門挖一個通道,這個通道現在我們稱之為井。而這個石油井,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根本就不是外國人搞出來的,可見古人的大腦是多麼的聰明,也不知道他們用什麼工具,挖得出這么深的坑,但是憑借他們的智慧,石油井就這么被他們給搞出來了,這時期的石油井,外國人根本不知道是啥玩意。
四、水地雷
這個東西被發明出來沒有多大的意義,所以在當時沒有大力研究,但是明朝的時候確實有人做出來了。這項技術在當時的國際社會,都不知道水地雷是個啥玩意。
『捌』 明朝真的發明了機關槍么
(大明軍隊里的火器營)
在紀大煙袋紀曉嵐的筆記里,有這樣的記載,明代萬曆年間,浙江有一位戴某,是絕頂的能工巧匠,此人特別不服西洋人的手藝。
他曾經製造過一種火銃,外形看上去像是琵琶,火葯和鉛丸都貯藏於銃脊部位,這個銃設有兩個扳機,像一公一母連在一起,扳動其中一個,火葯鉛丸就會自動滑落到槍筒之中,隨即扳動第二機,以石激火,槍彈就噴發而出,按他的設計此銃可以連發二十八響,直到火葯鉛丸打盡為止。
(此為趙士禎發明的迅雷銃。)
也是在明代萬曆年間,還有一位浙江人趙士禎參考了國外的類似火器,不斷改進,在萬曆二十六年給皇帝進呈的迅雷銃還只能連發五彈,到萬曆三十年經過改進的迅雷銃就可以一口氣發射十八彈。
這個迅雷銃使用火繩或者燧石擊發,加上外罩後形狀也像琵琶一樣。最可貴的是,發射完畢後,它還可以作為冷兵器使用。長187厘米,重量卻只有2.5公斤。
(沒有史料記載迅雷銃廣泛用於明朝軍隊中,但是電影里倒是用得虎虎生風。)
中國人發明了火葯,算是四大發明之一,能發明這樣的東西,卻有人說中國人製造不了好的槍炮,甚至有人偏激地說,中國人把火葯都用在了煙花爆竹上,而西方人卻把它用於製造了熱兵器,最後還用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逼著中國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雲雲,其實筆者不同意這樣的觀點。
首先,清末喪權辱國,是國運衰微,是體制和人的問題,這是內因,至於西方人的船堅炮利,只是外因而已。簡單舉一個例子,就說甲午海戰,大清朝的水師若論裝備確在日本之上,還不一樣被打得精光掉蛋?
其次,中國人製造器械之類的東西向來就是祖宗級別的,有些東西,不是造不了,不是不屑造,或者說是不肯造,那又是為什麼呢?主要是中國幾千年來的道德觀念深入人心,講求的就是兩個字:「仁厚」,而這兩個字的背後就是中國人一直最推崇的「好生惡殺」和「因果報應」,所以聰明人多研究的是「利益眾生」的學問,就是有人偶爾研究出了這樣精製的槍炮,也絕不肯傳給子孫,他們最大的擔心是「有損陰騭」,所以寧願自己帶著墳墓里。這一點,又不得不讓人為先人們點贊之後再扼腕嘆惜!
所以這位戴某所研究的高級武器也沒有用到戰場上。此人曾在欽天監為官,名字不詳,關於他和他的火槍沒有找到任何的圖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