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斯蘭教是誰發明的
伊斯蘭教是公元6世紀左右 穆罕穆德創立的
⑵ 秦朝有弓帑沒有,不是箭啊,另請教弓努什麼時候發明的
有。弩的出現不晚於商周,春秋時期便成為一種常見兵器使用。到先秦時期,已經有一種連發弩了。
⑶ M16的發明者是誰
1966年,在美國一次武器展覽會上,一件武器引起了轟動,連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也趕去觀看。兩個年輕人使用同樣的零件,一會組成自動步槍,一會組成沖鋒槍,一會又組成機槍,而且使用相同的子彈。這種積木式的槍叫「斯通納槍族」,它的發明者就是尤金·斯通納。
1923年11月,斯通納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高中畢業那年,家鄉發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父母無力供養他上大學,他只得進廠做工。做工期間,斯通納勤奮好學,抓緊一切機會學習機器操作技術,並利用業余時間刻苦學習了工程和機械制圖等大學課程。最後,他迷上了機械設計。1940年春,斯通納完成了學業,並以優異成績被希德·馬丁公司的前身———維加飛行公司錄用。二戰期間,斯通納曾在海軍陸戰隊當兵,先後在南太平洋、沖繩島、菲律賓群島以及中國北部等處作戰。這段經歷為其日後成為優秀的槍械設計師奠定了基礎。
1954年,斯通納受聘於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公司,擔任射擊比賽武器和救生步槍的設計師。由於斯通納富於幻想,第二年便設計出他的第一款武器———AR10自動步槍。盡管AR10未被列為部隊的正式裝備,但該槍現已被公認為二戰後出現的八種引人注目的自動步槍之一。
1958年,為滿足美國陸軍部對小口徑步槍的要求,斯通納大膽地將AR10式步槍改為5.56毫米口徑,同時把AR10外層為鋁、內層為鋼的槍管改為全鋼槍管,取名為AR15,這是斯通納向世界推出的第一支小口徑步槍。AR15一出現便立即受到美國空軍的歡迎,美國陸軍也十分感興趣。五角大樓對它進行了試驗鑒定,並列為美軍制式裝備,1960年正式命名為M16步槍。M16步槍是世界上首支高速軍用步槍,它的裝備標志著槍械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據統計,有54個國家裝備了M16步槍,生產總量上千萬支。斯通納也由此聲名鵲起,與卡拉尼科夫並稱為「當代槍王」。
1963年,斯通納又推出了積木式槍,也就是「斯通納槍族」。據說,該槍的背後還有個故事。有一次,斯通納到幼兒園接孩子,他被孩子玩積木的情景迷住了。斯通納便想,槍是不是也可以用一種部件為基礎,換用不同槍管、槍托等部件,和搭積木一樣組成不同槍種?經過努力,他終於試製成功了這種積木式槍。因為這種槍便於大批生產,適應了部隊裝備通用化、系列化要求,因而深受各國軍隊的青睞。
1967年2月,斯通納根據越戰的戰場反饋,對M16進行了改進,推出了能適合各種惡劣環境的M16A1。從1969年起,美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全部換裝為M16A1。20世紀80年代初,斯通納又研製出了M16的第二種改進型———M16A2。該槍從外觀上看與M16A1很相似,但其幾個主要部件有了很大差異,M16A2加固了機匣槍托,增加了3發點射的連發控制器,使其命中率大為提高。
1971年,斯通納創建了自己的公司,即阿雷斯有限公司。1996年4月24日,斯通納告別人生。他設計的最後一種步槍是SR-50,該槍現仍在奈特軍械公司進行秘密改進和完善,這使SR-50充滿了神秘。
⑷ 考試是誰發明的
正式開始的是隋煬帝,不過隋文帝也為科舉制奠定的基礎。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隋文帝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他令"諸州歲貢三人"參加考試,合格者可以做官。
據史載,開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開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干濟」二科舉人。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四月,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
大業五年(609年)正月,又詔令諸郡以「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驕壯,超絕等倫」「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等4科舉人。
這些雖都是臨時取人之法,尚未形成制度,但分科舉人的特徵,以具科舉制的雛形。大業年間,隋煬帝還曾設置明經,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這標志著科舉制正式誕生了。
(4)努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科舉考試制度積極作用:
1、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權壟斷;
2、提高官員素質與行政效率;
3、保證了政府行政人員的來源,擴大了統治基礎;
4、促進了社會穩定;
5、有利於社會公平公正;
6、有利於重學風氣的形成。
⑸ 百度是誰發明的
網路(Nasdaq簡稱:BIDU)是抄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00年1月由李彥宏、徐勇兩人創立於北京中關村,致力於向人們提供「簡單,可依賴」的信息獲取方式。「網路」二字源於中國宋朝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詩句:「眾里尋他千網路」,象徵著網路對中文信息檢索技術的執著追求。2007年9月26日,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2007年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調查報告》,其結果顯示,網路的用戶首選份額已從2006年的62.1%升至74.5%。之前的宣傳口號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迄今(2008年11月18日)網路在Alexa中網站排名第11。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中文搜索引擎為網站帶來流量的比例網路為74.88%,Google為13.54%,而雅虎僅為3.94%。
⑹ M16 的發明者是誰
M16
國家 美國
類型 突擊步槍
發明者 斯通納
設計時間 1957年
服役期間 1960年 - 現在
子彈 M193 式 5.56 × 45
槍機 導氣管式
發射速率 700-950發/分鍾
出口初速 1000米/秒
有效射程 400 米
空槍重 3.73 公斤
全長 990 毫米
槍管長度 508 毫米
彈匣容量 20/30發
瞄準具 準星裝在直立式三角形準星座上,表尺裝在框形提把中。
⑺ 百度是誰發明的
李彥宏,網路公司抄創始人、董襲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網路公司的戰略規劃和運營管理,經過多年發展,網路已經牢牢占據中文搜索引擎超過7成的市場份額。
2、創立網路之前,李彥宏已經躋身全球最頂尖的搜索引擎工程師行列,其擁有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是奠定整個現代搜索引擎發展趨勢和方向的基礎發明之一
3、李彥宏曾經獲得「CCTV2005中國經濟年度人物」、「IT十大風雲人物」,「改革開放30年30人」等榮譽稱號,美國《商業周刊》和《財富》等雜志,也多次將李彥宏評為「全球最佳商業領袖」 和「中國最具影響商界領袖」。
⑻ 百度是誰發明的
你好! 網路,2000年1月創立於北京中關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2000年1月內1日,公司創始人李彥宏容、徐勇攜120萬美元風險投資,從美國矽谷回國,創建了網路公司。創立之初,網路就將自己的目標定位於打造中國人自己的中文搜索引擎,並願為此目標不懈的努力奮斗。
2000年5月,網路首次為門戶網站——矽谷動力提供搜索技術服務,之後迅速佔領中國搜索引擎市場,成為最主要的搜索技術提供商。2001年8月,發布Bai.com搜索引擎Beta版,從後台服務轉向獨立提供搜索服務,並且在中國首創了競價排名商業模式,2001年10月22日正式發布Bai搜索引擎。
2005年8月5日,網路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2005年全球資本市場上最為引人注目的上市公司,網路由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希望幫助你
⑼ 誰發明了什麼至少10個
愛迪生發明電燈、華佗發明麻沸散、倫琴發現X射線、貝克勒耳發現自發放射性、瑞利發現氬、達倫發明航標燈自動調節器、勞倫斯發明迴旋加速器、格拉澤發明氣泡室、瓦特發明了蒸汽機、蔡倫發明了紙 、張衡發明了地動儀、貝爾發明了電話,等等。
一、愛迪生發明電燈
貝爾本人是一個聲學生理學家和聾啞人語的教師。在他之前,德國人菲利普·雷斯曾發明過一台電話機,但其傳聲效果極壞,實際上無法被使用。1876年3月10日貝爾與他的同事試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
此外貝爾還發明了一台測量聽力的儀器,一台可用來發現人體內金屬的儀器以及其它一些發明創造。
貝爾擁有電話的發明專利,但是有人也指出,從義大利移民到美國的安東尼奧·梅烏奇(Antonio Meucci)才是電話的發明者。
⑽ 斯諾克是誰發明的
雖然檯球運動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5世紀,但斯諾克(Snooker)的發明則相對晚了許多。關於斯諾克的起源,一個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在19世紀晚期,檯球運動風行於駐扎在印度的英國軍隊中,當時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 Pool)。這種玩法用1個白球,15個紅球和1個黑球。1875年的一天,駐扎在印度賈巴爾普爾(Jubbulpore)的英國陸軍上校內維爾·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和他的戰友們覺得這種玩法過於簡單、乏味,便決定增加黃色、綠色和粉色3個綵球上去。不久,又嫌不夠,再加上了棕色和藍色球。這種新玩法很快流行開來,從而導致了斯諾克檯球的誕生。而斯諾克一詞則是當時英國軍隊中對軍校一年級新生的流行叫法。這使得斯諾克被這些軍人們用來稱呼這種新玩法的初學者,最終則成為了這項運動的名稱。 1885年,當時的英國英式檯球冠軍約翰·羅伯特(John Roberts)在印度旅行時見到了張伯倫並從他那裡知道了斯諾克這種新玩法。回國後,羅伯特就把斯諾克檯球帶回到英格蘭。但是,當時正處於英式檯球熱,斯諾克檯球並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直到20世紀30年代,英式檯球日漸衰落,許多名手才逐漸轉向斯諾克檯球。這其中包括斯諾克檯球的傳奇人物喬·戴維斯(Joe Davis)。戴維斯首先意識到了控制主球走位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打斯諾克檯球的普遍策略是在將明顯可以打進的球入袋之後做一桿斯諾克防守。而喬·戴維斯通過良好的意識和精湛的桿法控制主球的走位,連續得分能力明顯增強,大大提高了斯諾克運動的水平。從此斯諾克檯球才開始在英國興盛起來,並流行到世界各地。 斯諾克錦標賽肇始於1916年,當時舉辦了首屆英格蘭業余斯諾克錦標賽。1927年,在喬·戴維斯等人的努力下,第一屆斯諾克檯球世界職業錦標賽在倫敦成功舉辦,並由喬·戴維斯本人獲得冠軍,贏得6.10英鎊(今約200英鎊)的獎金。喬·戴維斯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出色的斯諾克選手,接下來的歷屆世界職業錦標賽的冠軍都為其獲得,直到其1946年淡出世錦賽。 斯諾克檯球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遭遇了一個低潮,甚至於嚴重到1958年至1963年間沒有任何錦標賽舉行。直到1969年,情況才迎來了轉機。當時英國廣播公司(BBC)為了推廣新的彩色電視廣播,發起了新的斯諾克錦標賽Pot Black。彩色的斯諾克檯球和選手們的精彩表現很快吸引了觀眾的興趣,斯諾克檯球和彩色電視節目一起得以迅速推廣。 幾年之後,世界職業錦標賽也開始電視轉播。斯諾克檯球開始成為一項主流的職業運動,並於1977年引入世界職業選手排名。大量的資金開始注入這項運動,以史蒂夫·戴維斯(Steve Davis)為代表的新一代斯諾克職業選手不斷涌現。在1982年,史蒂夫·戴維斯打出了歷史上首個電視轉播中的147分的滿分桿。這些頂尖選手成為百萬富翁。當時甚至有一首由Chas & Dave演唱的關於斯諾克的滑稽歌曲Snooker Loopy登上了音樂排行榜。 斯諾克黃金時期的高潮出現在1985年的世界錦標賽決賽上,盡管兩位選手鏖戰到凌晨,但仍有近1850萬(相當於當時英國三分之一的人口)觀眾通過電視轉播看到了丹尼斯·泰勒(Dennis Taylor)以一技重擊將最後一個球送入袋口之後舉起獎杯慶祝的場景。斯諾克在英國持續廣泛地流行,成為僅次於足球擁有第二多電視觀眾的一項運動。 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