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知識創造價值議論文

知識創造價值議論文

發布時間:2021-06-23 00:23:28

Ⅰ 議論文《平凡中創造價值》800字。

900

Ⅱ 知識改變命運的議論文 1000字

所謂知識改變命運,其實改變的是人生向上的機會和能力,而不是立竿見影的知識貨幣化。
如果說今天上了學,明天就能換來豪車別墅,如此才配得上「知識改變命運」的話,那麼這只
是以性價比來計算知識。其潛台詞就是:博士收入一定要高於碩士,大學畢業要高於中學畢
業,而小學文化的將永遠只在底層。這種思維邏輯,讓很多人把知識當成了課本。以為上幾
年學、念幾本書,就有知識了。他們對知識的態度是急功近利的,所以當這「知識」換不來想
象中的「收益」時,就自然抱怨知識無用、上學無用。課本是知識,但只是一部分,甚至是
很小一部分。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一直以來人們對智力定義太狹隘,於是提出了多元
智能理論。在他看來,語言、邏輯、肢體、音樂、人際、內省等都是人的能力,也即都可以
看做廣義的知識。這也就解釋了很多並沒有上過什麼學的人,最終能成為政治家、作家、畫
家、企業家、運動家的原因。我們今天的教育固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有不少毛病。最為
顯著者,就是很大程度上仍讓學生死讀書、讀死書在潛移默化中,學生認為這就是「知識」了。
而這種潛移默化的弊處更在於,學生自小就形成「知識貨幣化」和「知識現實化」的意識。而不
懂得,真正的知識所改變的,是一個人的視野、心胸、思維和能力--而這些,才是改變命
運的力量
追問「干嗎上大學?」是對教育預期的顛覆,也是教育投資無法實現良性循
環的折射。還有評論說,我堅信,知識改變得了命運,也必須依仗知識改變個體及社會的命
運。在縱橫捭闔的歷史演義里,知識越是不那麼急功近利,時代越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其實,評判讀書是否有用,收入不能是唯一的杠桿。不能因大學畢業生的起薪與農民工工
資差距在逐漸縮小,就得出讀書無用的結論。一方面,如果單純從金錢或收入來考量讀書
是否有用,這是對讀書、讀大學的一種狹隘理解。讀書、考大學,帶給人們的不止是一種
謀生手段,而是全方位的多層次的改變。另一方面,拿農民工對比也是偏頗。難道農民工
就該低收入嗎?事實上,一些農民工由於擁有一技之長,且有工作經驗,其收入相對來說高
一點十分正常,再說不少農民工工作量大、勞動強度也大,為何就不能有高收入呢?
此外,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或者說收入低,應該看綜合因素,比如學非所用,或者說
沒有學到知識,師生共同混課堂就值得關注。更需辯證看待的是,大學生雖然起薪不高,
但其事業發展後勁、職業提升空間都是民工所無法比擬的。收入之外,大學生的職業發展
前途也是民工望塵莫及的,這才是大學畢業生與農民工的根本差距所在。大學生剛畢業時
經濟較為窘迫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擺脫這一窘境的途徑就是通過工作鍛煉自己,成為真正
的人才,提高身價。
「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似乎社會分配又有了「腦體倒掛」的趨勢。
問題出在哪裡?社會分配機制或許有問題,但主要根源還在於我們對於知識的誤解和過高
的期待。

Ⅲ 知識就是財富800字作文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創造財富」似乎已不僅僅是個口號,而成為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在競爭日趨激烈,知識不斷更新加快,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對新知識的學習就更顯得十分重要了。因此一輩子都要在學習中度過,是強者做人的重要法則。一個缺乏知識的人,怎麼能夠成為強者,怎麼能夠與人較量?學習是成功的資本,這是因為無學將無以致用,所以要做一個以知為本的人。在人的一生中,決不會順利地走向顛峰,遭遇挫折和失敗是很難避免的,學習和改變的速度,是在這個無情競爭、友情服務的社會中成敗之關鍵。在知識經濟時代,沒有知識的人越來越寸步難行,其實沒有知識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沒有學習意識,最可悲無望的人就是那些貧困沒有知識且無學習意識的人,所有的經濟力量莫不依賴於知識,產生於知識,市場競爭由產品競爭發展到知識競爭。勞動生產率的說法已日益過時,而知識生產率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知識是重多要素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力量,對此每個人都應該毫不懷疑。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學習的一生,我們所遇到的人,所遇到的事物,所得到的經驗都是人生大學的教師。只是有的主動學習,有的被動學習,這也正是先進與落後最直觀的體現與最根本的原因。不凡之士與庸常之輩的最大區別,並不在於他的天賦和如何付出,而在於有無明確的人生目標,只有勇於挑戰人生,才能擁有成功的希望。在人生的競技場上落敗的原因,不是缺少信心、能力、智力、只是沒有明確的目標或選准目標,且又缺乏堅強的鬥志,只有把注意力凝聚在目標上你才能在事業上取得大成就,如不想成為平庸者卻又不敢挑戰人生,這是一種悲哀。有遠大的目標固然不錯,但目標好象靶子,必須在你的有效射程之內才有意義,如果目標偏離實際,反而與事無益。你必須要為目標付出努力,如果你只空懷大志,而不願為理想的實現付出辛勤的勞動,那「理想」永遠是空中樓閣。只有把目標和行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目標與行動是改變人生的法碼。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有什麼條件,生處什麼樣的環境,只要專心致志,勤奮刻苦,好學多問,堅持不懈,腳踏實地做下去,自然會有功成名就的一天。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知識更新越來越快,不會學習的人就是文盲,那些固步自封,跟不上時代變化的人就會被淘汰。新經濟的核心就是知識的創造和知識的分享,而其根源就是創新,學習成為最重要的投資。當今社會的人才競爭,說到底是知識的競爭,學習力的競爭。學歷代表過去,只有學習力才能代表未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競爭程度日趨激烈,競爭已成為促進社會變化與發展的基礎,成為人類生存的必然,你能否適應那就看你的學習力度了。知識是能量,知識與行動結合起來就是力量。學知識好比零存整取的銀行存款,同時要有與眾不同的創意,那你就會有與眾不同的收獲。與眾不同是成功者的第一思維,在這個多變的社會,觀念會左右你的思想,指導你的行為,決定你的獲得結果,正確的觀念是駕馭變化最有力的工具。要想不被這個多變的社會所淘汰,就要有個新的學習方法,新的思維模式,敏捷的應變能力,速度的快慢將決定你成敗的關鍵。請朋友們看一組數據:100%的意願+100%的方法+100%的信念=100%的成功,如果你投入80%的意願+80%的方法+80%的信念=51.2%的成功, 如果你投入60%的意願+60%的方法+60%的信念=21.6%的成功,如果你投入50%的意願+50%的方法+50%的信念=12.5%的成功。不比不知道,一比才明了,這就是結果,這就是你成功快慢的原因。先知先覺為成功者,後知後覺為追遂者,不知不覺為消費者。想它人之所未想,做它人之所未做,最可怕的是按照老方法做,最可悲的是畫餅充飢,學習交流的過程就是創造價值的過程,你一定要學會利用別人的資源價值,去創造一個別人不可代替的價值,成就輝煌人生。人生的失敗並不是敗給了誰,而是敗給了悲觀的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良好的心態和信心,一個缺乏自信的人,他是一事無成的,唯有自信使不可能成為可能,使可能成為現實,缺乏自信的人使可能成為不可能,不相信自己意志的人,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在時代交替之際,如果你選擇了學習,選擇了改變,選擇了創業,你就選擇了成功。世界上有三種人:第一種人是只會回憶過去,在回憶的過程中體驗傷感(感傷者),第二種人是只會空想未來,在空想未來的過程中不務實際(空想家),第三種人是注重現在,腳踏實地,慢慢積累,一步步走向未來(實幹家)。鞋子的大小隻有你自己的腳知道,如果你認准某件事有意義有價值,那就勇敢地去做,不在乎別人說什麼,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奇跡,你覺的自己有價值,你就能成為有價值的人,做有價值的事。切記不要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人生的敗局往往在復雜之中,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是聰明者的做法,否則是愚蠢的做法。因為我們已經從工業化時代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從文憑時代進入了能力時代,從學歷時代進入了學習時代,並且是終身學習時代,所以沒有知識就沒有創新,沒有創新就兩手空空,只有以失敗而告終。成功者雖然屢戰屢敗,但絕不輕易放棄努力,從而走向成功;失敗者幾經挫折很快就放棄了努力,這就是成功與失敗的主要區別。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今時代,如果你沒有一個強烈的學習意識和競爭意識,是不可能在競爭中獲勝的。人生在世,競爭無處不在,無處不有,也無法迴避,惟一要做的就是投身到這場激烈的競爭當中去,任何企圖逃避競爭的想法都是有害無益的,若想欣賞遠山的美景,致少得爬上山頂。朋友你是否有求知學習的意識呢?
聯合國定義新世紀的文盲:「不能識別現代社會符號的人,不能使用計算機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的人,被認為是功能型的文盲」。希望你能真正快速的溶入到全球互聯網當中來學習,資源共享超越時空,光的速度、海的容量、零的距離,信息瞬間傳遍全球。學習創新是成功的指路明燈,帶動全民上網,提高全民素質,是利國利民利己的一項偉大而神聖的事業,如果公民不上網就等於新文盲,幹部不上網面臨要下崗,企業不上網既將要死亡,這將成為一個不可改變的共識,是人類的發展,時代的召喚。如果現在感到沒有危機的人,是將來最受危機的人,如果你能在世紀交替當中意識到將來的危機,那就要珍惜你寶貴的剩餘時間,時間是非常公平的,給任何人都是24小時,時間又是最不公平的,給每個人又都不是24小時,時間就是金錢,知識就是財富。會利用時間學習創業的人,能給你留下串串豐收的碩果,否則只能給你留下一頭白發和無可奈何。那今天我們要攜起手來,在學習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效益,來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

Ⅳ 在有限的時間里創造價值 議論文素材

韓寒年輕時從事文學創作,成為知名作家,後來出於對駕車的熱愛,成為了優秀的職業賽車手,現在又是一個導演;
郭敬明同時作為作家、商人、出版人

Ⅳ 創造價值需要努力議論文

創造來是指將兩個以上概念或源事物按一定方式聯系起來,以達到某種目的行為。簡而言之,創造看字面意思就是把以前沒有的事物給產生出或者造出來了。這明顯的是一種典型的人類自主行為。因此,創造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有意識的對世界進行探索性勞動的行為。如:「中華民族不僅早在八千年之前就創造了輝煌的水運歷史,而且遠在八千年頻繁而漫長的航運中,把最早的人類文明、古代文化和科學技術帶到美洲和世界各地」。——李二和《海洋文化的序幕》

Ⅵ 知識的價值作文800字左右

朋友,能告訴我知識是什麼嗎?是最有價值的東西,還是最沒有用處的東西?是鑽石一樣珍貴,還是石頭一樣普通?誰知道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

深夜,一個商人從商場往家裡趕,經過一個隧道。黑暗中有一個聲音在他的耳邊響起:「撿些石頭吧!」商人嚇了一跳,但還是順手撿了幾塊石頭。到家時,天已經亮了,他從口袋裡拿出石頭一看,竟然是幾塊閃爍著迷人光芒的鑽石。商人非常後悔自己當時為什麼不多撿幾塊呢。

老師說,知識就是人生途中隨手撿的石頭,當你發現它的價值的時候,你會後悔自己當時為什麼不多撿幾塊。書到用時方恨少!

媽媽小時候只上過四年的小學,她經常在我的耳邊嘮叨知識的重要性,一旦看到我有空餘的時間,就會說:「看你,現在能上這么好的學校,我當年可是連小學都沒上完啊,你要好好珍惜學習的機會哦!」讓我不厭其煩,耳朵都磨出了繭子。

Ⅶ 在改變中創造價值得議論文

論點的基本要求是:作者的主張看法和觀點;論據基本要求是:事實論據(名人事例)和道理論據(有權威性的名言,格言,詩句和俗句);論證的基本要求是:對比說理、比喻說理和引證法。
寫議論文要考慮論點,考慮用什麼作論據來證明它,怎樣來論證,然後得出結論。它可以是先提出一個總論點,然後分別進行論述,分析各個分論點,最後得出結論;也可以先引述一個故事,一段對話,或描寫一個場面,再一層一層地從事實分析出道理,歸納引申出一個新的結論。這種寫法叫總分式,是中學生經常採用的一種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開頭先提出一個人們關心的疑問,然後一一作答,逐層深入,這是答難式的寫法。還要以是作者有意把兩個不同事物以對立的方式提出來加以比較、對照,然後得出結論,這是對比式寫法,通過對比更突顯作者的觀點。
認真思考
1.高瞻遠矚:站得高,看得遠,不要就事論事。有時看上去好像沒有什麼,但認真分析一下還是能夠發現問題。在看似沒有問題的問題中發現了問題,這就是高瞻遠矚。
2.見微知著:也就是說,要從報微小的事物中看到一種發展的趨勢,看到一種大的事情。
3.由表及裡:要從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質進行分析。
4.由此及彼:有時兩個事物看上去沒有什麼聯系,其實他們有一定的內在聯系,你要能把他們掛起鉤來。
注意材料
1.佔有材料
2.庫存材料: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社會,信息對做什麼事情都很重要,也要以信息化來促進教學質量。信息是倉庫,有的同學說來說去就那麼幾句話,就因為攝入的信息量少,所以要善於捕捉信息,佔有庫存材料。
3.運用材料:在寫作時,要對儲存的材料庫進行篩選,提取你所需要的材料。
語言表達
分析提煉出了觀點,又篩選好了材料,接下來就是語言表達了。語言不在華麗,關鍵是准確、簡潔,歷來大作家們的作品看起來都不是很華麗,但卻讀起來琅琅上口,耐人咀嚼,而且能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就像如今我們讀魯迅的作品,一樣能感到語言很優美。其實,大部分同學語言表達不成問題,主要的問題就是材料少,立意不高。

Ⅷ 創新創造價值 作文 800字

讀後感 小說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環境是讓人心酸的,他三歲上父親生病去世了,便跟著媽媽來到外婆家。外公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兩個舅舅也同樣是粗暴、自私的人,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是這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公經...

閱讀全文

與知識創造價值議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