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心的發明

心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22 23:21:19

① 人造心臟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自從1967年11月南非醫生克里斯蒂安·尼斯林·巴納德博士開創了心臟移植手術以來,心臟移植手術所遇到的難題就是:可供移植的人的心臟得之不易,而需要做心臟移植手術的病人卻越來越多。因此,心臟移植手術必須另找出路,而人造心臟則成為一個良好的選擇。

1982年12月2日,美國猶他大學的杜布利茲醫師為患有心肌病的巴尼·克拉克裝上人造心臟,這位美國西雅圖62歲的退休牙科醫生有幸成為了世界上第1個接受人造心臟移植手術的人,這顆塑料心臟在他的胸腔里跳動了將近1300萬次,維持了112天的生命。他的去世是由於多種器官功能衰竭造成的,與人造心臟無關。

這顆心臟是第一代人造心臟,它是由猶他醫療小組成員羅伯特·賈維克設計的。它通過兩條2米長的軟管連到體外的一部機器上,壓縮空氣維持著人工心臟的跳動,但缺點是需要由體外裝置提供動力能源。

後來又陸續給另外4名病人移植了JARVIK7型人造心臟,結果都沒有活得太久,其中活得最長的一個是620天。從此,人造心臟移植處於停滯階段,醫學界認為,這種技術還不成熟和完善,暫時不能用於人體。但是,人造心臟的研究工作並沒有停止,而是繼續摸索前進。

1993年,巴黎東南郊克雷泰伊市亨利·蒙道爾醫院的醫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將一個輕便的電動心臟,植入一位44歲的病人體內。這種被叫作諾瓦科爾的電動心臟是第二代人造心臟,它是由金屬材料、塑料合成品和牛心包組織製成的,由於胸部無法安裝人造心臟,故將此心臟植入病人腹部肌內槽。它有一隻氣泵和一個驅動裝置,蓄電池和控制器裝在病人體外的包內,由一根導線與腹內相連。它只有左心房的功能,因此只是一個人造的「半心臟」,通過氣泵將血液輸送到全身。

這種電動心臟價格約10萬美元,一般病人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它的缺點是氣泵雜訊較大,通過該心臟循環的血液容易造成凝結,從而導致供血不足及心肌梗塞,因此病人必須長期服用抗凝血葯物。

1995年10月,英國牛津史蒂夫·韋斯塔比醫生給患有嚴重心臟病的古德曼實施了永久性心臟移植手術。

這顆植入的永久性電動人造心臟是由美國得克薩斯心臟研究所設計、美國熱動力心臟系統公司製造的。這顆價值8萬英鎊的電動人造心臟大小如同拳頭,兩側安裝有兩條導管。其中一條與古德曼的右心房相連,另一條與左心室相連。血液從左心室流出,經電動人造心臟加壓後流入右心房,這樣就幫助心臟完成了血液循環的任務。

古德曼接受手術後情況良好,在他手術初步成功的鼓舞下,當時英國很多心臟病患者都開始躍躍欲試了。

② 心形這個符號是中國人發明的還是外國人發明的

這個…… 我估計是國外……

③ 心電圖是怎麼發明的

19世紀末,科學家先後在動物和人體內發現心臟搏動時伴有微弱的電流產生。

這種生物電版流雖然極其權微弱,一般在毫伏級,但它的變化非常快,一般的電流計很難測出這種變化。1891年荷蘭醫學家威廉?艾因特霍芬成功地研製出了弦線電流計。他在兩極強磁場之間,垂直放一根極細的石英絲,當石英絲的兩端分別與需測量的組織相接時,如有電流通過弦線,弦線就會在磁場中發生偏轉,其偏轉程度與通過弦線的電流強度成正比,通過這一裝置可以准確地記錄組織中微弱電流的情況。在此基礎上,艾因特霍芬又經過不懈的努力,於1903年發明了弦線型心電圖描計器。他也因此獲得了1924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④ 國產人工心臟研發成功,人工心臟的發明成功會給人們帶來哪些幫助

國產人工心臟發明成功,人工心臟能夠發明成功,就證明距離大規模生產已經沒有太遠的距離了,在實驗室裡面能成功,只是存在一定的生產成本控制以及材料的問題,現在已經在實驗室裡面研究成功了,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了。

當然這種心性的醫療技術出現必然也會帶來一定差異化的問題,就是這些新研究出來的東西,他雖然有作用也能幫助人恢復健康,但它必然價格比較貴,因為研發的成本是在裡面的任何一個廠商他不會做虧本的事情,肯定剛開始不會賣的太便宜就會存在一些人,他換上了就能活,換不上就生存不了,但他沒有錢換不起的這種情況,但是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一直都有。

⑤ 國產人工心臟研發成功,這一發明意味著什麼

國產人工心臟研發成功對於我們大部分的人來說,這一個發明意味著在未來,我們的醫學科技方面將會攻破很大的難題。因為我們都知道,其實現在有很多的心臟病患者,甚至是各種心理疾病的患者需要更換心臟的情況下,就必須要配備相同的一些部位,而且基本上是要重啟他的心臟代替。

任何事情都是以自己的身體為主,無論我們要做什麼事情的前提都是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一顆健康的心臟。因此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自己的生命安全,尤其對於自己生活當中的一些習慣而言,如果我們明知道他對於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利,那麼我們就要盡量避免身體健康永遠都是我們人生當中的一大重要的事情,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態樂觀。

⑥ 為什麼心是這個形狀 誰發明的

古希臘時期,人們已將女性的曲線美視為一種高雅的藝術。在古希臘神話傳說中,愛神維娜斯(羅馬稱阿芙柔黛蒂)身材曼妙,美姿絕倫,令人傾倒;而根據羅馬古書記載,阿芙柔黛蒂能贏得眾人之心,不僅在於她長相美麗,更因為她的臀部曲線動人。
為了表達對她的尊敬和愛戴,古希臘人專門為她修建了一座寺廟,供奉了一個代表臀部美麗曲線的心形物體,至今仍有遺跡可查。這也是世界上對臀部頂禮膜拜的唯一宗教建築。
普蘭說,從那時起,女性曼妙的臀部曲線便與愛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成為愛情的象徵。不過,由於「心」形遠比「臀」形要好聽多了,所以人們寧願用「心」形來稱呼
因為心臟一直被廣泛認為是在人腦的位置 ,心臟這字一直在詩中提到靈魂時使用,並且心臟的風格化描述"心型"一直是極端流行用作代表愛的標志。有人認為用 "心型" 來代表愛與羅馬醫師 Galen認為心臟和情感有關,就算他的循環系統的理論被推翻後,心臟仍繼續被使用作為人的情感的一個象徵性來源。
此外在歐洲傳統藝術和民間傳說, 心臟標志被畫成風格化的"心型" 。這形狀是典型的 紅色, 代表血液和在許多文化中代表激情和強烈的情感。
"心型" 被認為描述人的女性身體的特點, 譬如女性的陰部 vulva。一個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婦女"極 類似心臟形狀。也有人認為心臟類似女性乳房或 女性屁股的形狀,特別是當彎曲在准備為從後方交媾

⑦ 是誰發明的心型圖案

紅色的「心形」在人們心中,象徵著浪漫而熱烈的愛情,人們大多認為,心形指的就是怦然心動的心臟。但英國歷史心理學家大膽斷言,心形最初根本不是指心臟,而是由女性的臀部形狀演化而來。
英國塞倫郡羅安那克學院的歷史心理學教授普蘭表示,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心形由兩個半圓形突出部分拼在一起,粗略一看,的確像心臟的樣子,而且能跟愛情的主題契合,代表戀人怦然心動的感覺。
但是,心臟不是鮮紅色,而且上方不是內陷的形狀,底部也不是突出的尖狀,這與心形上凹下尖的圖案不吻合。
普蘭表示,心形應由女性的臀部曲線所演化,因為女性臀部的形狀豐滿圓潤,恰似一飽滿的心,此外,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歷史遺跡也證明,心形與女性臀部有密切的聯系。
普蘭表示,古希臘時期,人們已將女性的曲線美視為一種高雅的藝術。在古希臘神話傳說中,愛神維娜斯(羅馬稱阿芙柔黛蒂)身材曼妙,美姿絕倫,令人傾倒;而根據羅馬古書記載,阿芙柔黛蒂能贏得眾人之心,不僅在於她長相美麗,更因為她的臀部曲線動人。
為了表達對她的尊敬和愛戴,古希臘人專門為她修建了一座寺廟,供奉了一個代表臀部美麗曲線的心形物體,至今仍有遺跡可查。這也是世界上對臀部頂禮膜拜的唯一宗教建築。
普蘭說,從那時起,女性曼妙的臀部曲線便與愛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成為愛情的象徵。不過,由於「心」形遠比「臀」形要好聽多了,所以人們寧願用「心」形來稱呼
因為心臟一直被廣泛認為是在人腦的位置 ,心臟這字一直在詩中提到靈魂時使用,並且心臟的風格化描述"心型"一直是極端流行用作代表愛的標志。有人認為用 "心型" 來代表愛與羅馬醫師 Galen認為心臟和情感有關,就算他的循環系統的理論被推翻後,心臟仍繼續被使用作為人的情感的一個象徵性來源。
此外在歐洲傳統藝術和民間傳說, 心臟標志被畫成風格化的"心型" 。這形狀是典型的 紅色, 代表血液和在許多文化中代表激情和強烈的情感。
"心型" 被認為描述人的女性身體的特點, 譬如女性的陰部 vulva。一個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婦女"極 類似心臟形狀。也有人認為心臟類似女性乳房或 女性屁股的形狀,特別是當彎曲在准備為從後方交媾。
另一可能的起源能在Cyrene 古老城市的硬幣上看到,硬幣上有一些描述一些形像心形而現在已絕種的silphium 植物種子或果子。因為這棵植物被廣泛應用作為古老草本避孕 或促墮胎, 所以這形狀被視為與性別和 愛聯系在一起。

⑧ 國產人工心臟研發成功,這項發明具有什麼意義

國產是一個新的標准,也是對於很多的東西的一個新的創新,那麼很多的國產已經是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了,那麼國產的誕生對於很多的人還有很多的事物來說也是一個嶄新的拓展,那麼更多的人就會變得有很多的便利還有很多的幫助,那麼這種的情況之下對很多的人產生了一個新的影響,改變了一個人的很多的東西,那麼面對國產的這么多的東西來說,國產的人工心臟的研發成功真的是幫助了一些人,那些先天心臟不好的人,面對這樣的一個成果就成功的讓自己活了一次,這真的是一個偉大的發明,這也是造福人類的發明,那麼這項發明有什麼意義呢?


⑨ 陸九淵的「發明本心」什麼意思

一、含義

陸九淵從「心即理」的學說出發,認為要作為人首先是「發明本心」,即「存心」、「養心」、「求放心」。存心就是存善心,養心就是修養身心,求放心就是找回本心,這實際上是一種道德的自我反省、自我認識、自我完善的修養過程。

「發明本心」也稱作「簡易功夫」。

二、理論基礎

發明本心是南宋哲學家陸九淵提出的認識修養方法。陸九淵的「發明本心」是繼承了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學問之道沒有別的什麼,不過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來罷了)的觀點而來的 。

發明本心論的理論基礎「發明本心」即認為主觀的「心」與客觀的「理」完全等同,達到心、理合一的目標。作為一種教育思想,發明本心論的理論前提是基於對人性的認識基礎之上的,他們主張性善論 。

(9)心的發明擴展閱讀

「陸王心學」的心學主張

陸王心學就主要強調人的本心作為道德主體,自身就決定道德法則和倫理規范,使道德實踐的主體性原則凸現出來。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灝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

至明朝,由王守仁(號陽明,下文王陽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

一、陸九淵

陸九淵主張「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又倡「心即理」的觀點,並且提倡「斷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來今,概莫能外。」。他認為 治學的方法,主要是「發明本心」,不必多讀書外求,「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

二、王陽明

陽明學,通常又稱作王學、心學,是由明代大儒王陽明發展的儒家理學。元代以及明初以來流行的理學強調格物以窮理,王陽明強調「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從自己心裡即可得到。

王陽明的主張為其學生們繼承並發揚光大,其中又以泰州學派(又被稱作左派王學)將其說法推向一個極端,認為由於理存在於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堯舜」,「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即使不是讀書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為聖人。

王學這種「心即理」看法的發展,也影響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對於情慾的正面主張和看法。由於心即理,因此人慾與天理,不再如朱熹所認為的那樣對立,因此是可以被正面接受的,這種主張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贄,徐階,張居正,唐順之。

⑩ 根據心臟的跳動原理人們發明了什麼

製冷設備(空調,冰箱)的壓縮機,往復式水泵,空氣壓縮機(俗稱氣泵)。

閱讀全文

與心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