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當代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怎樣的家風
家風,是一種由父母(或祖輩)所提倡並能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范家庭成員的一種風尚和作風。家風是一個家庭所長期培育和形成的一種文化和道德氛圍,有一種強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倫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體現。「家風"已經形成,就能不斷地繼承發展並有著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前後繼承、陶冶家庭成員性情的作用。 從我國優良的傳統道德和古代家訓和家風中,特別是從許許多多的革命家風中,結合我們現代社會生活和家庭美德的要求,我們可以認識到一個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家風,培養一種好的家風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尊老愛幼;孝敬父母; 勤儉持家;誠實守信;勤奮好學;家長帶頭;相互監督;。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社會學家將其稱為「家庭文化」,心理學家則稱為「精神風貌」,其內容是指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共有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言行表現的總和,也是家庭成員品格、文化素養、道德情操、人際關系的具體體現。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孩子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為規范的「調節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家風好,則人心正,父母慈,兒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孫賢;家風不好,則會給後人造成不良影響。
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 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良好的家風。
首先要言教。古人雲;養不教,父之過。 在我國不知有多少膾炙人口、生動感人的名人家規、家訓,感召來者,滋養後人。如孔子的「不學禮,無以立」;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以及周總理的10條家規等均是。
其次要身教。即自己以身作則,做出表率。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全、對社會有用之才,這是家長最重要的責任。 古人雲;父母亦師;身教重於言教。家長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等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左右著孩子一生的道德行為。
第三要構建和諧家風。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風關系。家庭關系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家長要理智, 善與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要發揚民主,主動傾聽孩子的意見,平等協商;要開朗、樂觀,和孩子一起玩,讓家庭充滿歡樂情趣。總之,要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在和諧、溫暖和相親相愛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
② 不忘初心弘揚優良家風,你給孩子創造了怎樣的家風式教育
家風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促成原因,好的家風如陽光雨露,滋養人的品性,而壞的家風卻像毒葯一般,荼毒孩子的心靈。因此,家風教育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至關重要。
家風教育需要關注的東西太多,這里只是談到幾點而已,其它還需父母們多做研究。
③ 如何為孩子樹立好的家風、家規、家訓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孟母三遷孔融讓梨岳母刺字曾子殺豬......
好的家風、家訓、家規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鞭策,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本期話題:好家風好家規好家訓
本期專家洪明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傳統文化教育中心副秘書長
潘楊捷呼家樓中心小學常務副校長
家風是一盞燈,可以照亮前方的路。
家風也是一面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弊端!
那麼,孩子們眼中的家風又是什麼樣的呢?
如何理解家風、家訓、家規的內涵
家規:從本質上來講,強調家庭的規范和規矩。
家訓:最主要的關鍵詞在「訓」字上面,意為教導、訓導,甚至訓誡孩子。
家風:是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是整體化的行為方式,也是家庭里穩定的狀態。
家校攜手共育良好家風
好的家風不是刻意營造的,也不是短時期就能形成的,它需要長期的堅持和培養。學校的校本課程中也融入了家風、家規等項目,以校風改變家風,家校攜手,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
如何讓孩子易於接受家規
樹立家規家長語氣要柔和
制定家規父母孩子要一起參與
家規形成要預先講清道理
家規不能只說教要讓孩子練習去遵守
如何樹立良好的家風
樹立家風父母身教重於言教
樹立家風要趁早
樹立家風從關注細節開始
樹立家風要注重得到回報
樹立家風要懂得防微杜漸
忠孝仁愛顯人品,勤儉耕讀展家風
父母該如何樹立家風好榜樣?傳統的家風、家規該如何教給孩子?你學會了么?
④ 良好的家風有那些
什麼是家風。
家風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准則。家風是由家庭成員的態度、行為和氛圍營造的,存在於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現在人們處理日常生活各種關系的態度和行為中。它們猶如一種磁場被人們深深地感受到,促使人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
家風作用。
良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是人們終身的財富。青少年在良好家風的熏陶下,會經過耳濡目染接受影響,按照良好家風的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人生習慣,成就美好的人生。
講究道德、誠實守信。
道德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是家風的核心。高尚的道德可以讓人形成充實、高雅的精神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誠實守信是一個人的名片,青少年養成誠信的品格,在將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容易成功,才能贏得長久的榮譽和尊敬,給家庭帶來長久的歡樂和安詳。
重視學習,崇尚知識。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崇尚學習的傳統。各位家長要以身作則,重視學習、崇尚知識,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讓家庭充滿學習氣氛,通過學習立身立德、增智強能。青少年生長在一種充滿學習氣氛的家庭中,很容易養成一種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會影響到孩子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成績,這是千金難買的。
勤儉持家、尊重勞動。
勤儉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也是個人健康成長的護身法寶。勤儉的家風可以防止青少年產生優越感,自覺克服身上的嬌氣。勞動是創造一切幸福的源泉,青少年在尊重勞動的家風熏陶下,會樹立自食其力的觀念,從小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養成自己堅韌不拔、積極進取的性格。
家庭和睦、合理教子。
和睦的家庭關系會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生活在和諧溫暖的家庭,受到積極健康的精神影響,才能心情愉快,積極進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要科學,主動傾聽他的意見,平等協商,讓他們在和諧、溫暖和相親相愛的家庭氛圍中健康成長。
尊老愛幼、鄰里互助。
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也是最重要的家風之一,可以有助於促進家庭和睦,讓青少年生活在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要與鄰里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對有困難的鄰居要同情、關心和幫助,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鄰里關系。
⑤ 家風式教育值得提倡,你給孩子樹立了哪些優良家風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非常驕縱,這樣會讓孩子養成很多不好的習慣,在孩子今後成長道路中也會成為絆腳石,所以樹立良好家風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都很重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好的習慣,這樣以後才能做更成功的人,下面看一下應該給孩子樹立哪些優良家風?
可以給孩子樹立的優良家風就是上面這些,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樹立良好家風非常重要,要讓孩子成為尊老愛幼以及重視學習的人,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成為孩子好榜樣,這樣孩子才能在這種氛圍中好好成長。
⑥ 如何創造一種好的家風,讓孩子從小就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的影響不可小覷,也可以說是孩子成長的關鍵,父親的正直向上、勤奮好學、豁達開朗、堅忍不拔,母親的熱情善良、溫文爾雅、勤勞節儉,這些優秀品質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會更加陽光、向上、善良、豁達。
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孩子的品德方面,在想做父母以前,一定要想一想能否做一個合格的父母,一定要做好准備,不光是生理上、物質上的准備,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質上的准備,包括知識積累、舉止言談、生活和學習習慣等等。只有做好了這些准備,你才配當一個合格的父母。
人常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認為此話一點都不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深刻的、不可磨滅的印象,直接影響到他的成長,甚至影響他的一生。想想看,孩子一生下來,睜開眼睛最先看到的是誰?一直到長大,每天和誰待的時間最長?都是父母。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從第一聲「謝謝!」到有的逆子「打爹罵娘」,孩子都是在跟誰學習?還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所作所為也就直接影響和塑造了孩子,孩子的眼睛從小就像一台攝像機,每天留下的就是父母的一言一行。
每一個父母都懂得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在於人品德行。優秀的品德,有助於學習和事業的成功,而不良品行則會貽害無窮,甚至貽誤終生。但很多父母卻不知道良好的人生品格和行為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父母是其中起關鍵作用的人。特別是在學齡前,小孩子既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也無法接觸到更多的外界影響,父母的引導和教育就更為重要。
「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在父母對孩子從小到大的培養教育中,孩子耳濡目染學會了做人做事,這是孩子成長中的必修課。
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的影響,也體現在孩子的性格方面,男孩子從小就應該學著大氣,而父母身為第一任老師也就更加責任重大。我在學校里經常看到有的男孩子動不動就痛哭流涕,一點都沒有男子漢的樣子,我認為男孩子要成為男子漢,從小就要學著大氣。大氣是人生成就大事的基礎,是一個男人做人做事最能體現其男性魅力的方面。這種大氣不是生來就有的,也在於後天培養。
要教孩子從小大氣,我們大人就要做出榜樣,特別是做父親的,一定要君子坦盪盪,千萬不要「小人常戚戚」,小事忍讓,不要計較一時得失,不搞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也不背後說人短長,更不要為了爭名奪利搞陰謀詭計……
大氣是一種高遠的眼光,使人不局限於暫時的成敗與得失。有大氣的家長,孩子考試考好了也不會喜形於色,欣喜若狂;孩子沒考好也不會怒發沖冠,不饒不依,唯孩子是問。大氣是一種修養,大人尚且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磨煉,天長日久才能養成,孩子就更需要從小培養鍛煉,通過耳濡目染漸漸熏陶。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才能做到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⑦ 良好的家風家訓有哪些
1、講究道德、誠實守信
道德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是家風的核心。高尚的道德可以讓人形成充實、高雅的精神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誠實守信是一個人的名片,青少年養成誠信的品格,在將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容易成功,才能贏得長久的榮譽和尊敬,給家庭帶來長久的歡樂和安詳。
2、重視學習,崇尚知識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崇尚學習的傳統。各位家長要以身作則,重視學習、崇尚知識,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讓家庭充滿學習氣氛,通過學習立身立德、增智強能。青少年生長在一種充滿學習氣氛的家庭中,很容易養成一種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會影響到孩子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成績,這是千金難買的。
3、勤儉持家、尊重勞動
勤儉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也是個人健康成長的護身法寶。勤儉的家風可以防止青少年產生優越感,自覺克服身上的嬌氣。勞動是創造一切幸福的源泉,青少年在尊重勞動的家風熏陶下,會樹立自食其力的觀念,從小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養成自己堅韌不拔、積極進取的性格。
4、家庭和睦、合理教子
和睦的家庭關系會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生活在和諧溫暖的家庭,受到積極健康的精神影響,才能心情愉快,積極進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要科學,主動傾聽他的意見,平等協商,讓他們在和諧、溫暖和相親相愛的家庭氛圍中健康成長。
5、尊老愛幼、鄰里互助
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也是最重要的家風之一,可以有助於促進家庭和睦,讓青少年生活在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要與鄰里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對有困難的鄰居要同情、關心和幫助,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鄰里關系。
⑧ 我與孩子共同營造一個好家風
「家風」關乎一個家庭的安定幸福和諧與整體形象,它是一個家庭在社會上的立足之本、立家之基,必須是正能量的體現。一個好的「家風」能使一個家庭人才輩出、源遠流長,受人尊敬。家風的確立,對自家孩子影響的確甚大。不是有俗語說,老子英雄兒好漢;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仔打地洞嗎?這些俗語雖說有點絕對,但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教效果的必然性。
在學習方面:
在家裡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電腦電視等盡量控制音量,不幹擾孩子學習;學習上的需要盡量滿足,文具、書籍隨時添置。
仔細檢查家庭作業。馬虎潦草時重新做好;疑點難點上網查詢或與老師同學聯系解決;檢查出錯誤告之數量,孩子再自查糾錯;鼓勵提問並給予明確答復。配合老師做好檢查工作,如果特殊情況不能按時按量完成作業,與老師聯系說明,以免孩子心裡有壓力。
有時候一些作業例如手抄報,孩子速度慢,分析原因,是不會還是懶?盡量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家長包辦。
在心理方面:
孩子長大了,自尊心增強,知道「要面子」了。孩子的同學、朋友來家作客,我們表示歡迎和尊重。在客人面前,不講孩子的錯誤還適當表揚優點。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時的他所有的表現是真正的也孩子所具備的。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物質生活是富足的,內心呢?不能把孩子當孩子看,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尊重他的人格,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關心他的心理發展,給予精神上的支持。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自己的心意生活,搞得雙方都痛苦,各退一步,協商反而會有不錯的結果。
三思想方面:
孩子的思想從單純走向復雜,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但是辨別能力有限。要每天花一定時間與孩子交流思想、溝通感情;一起看書、看電視,交流一下看法,於不經意間將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影響給孩子。
做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老師,要注意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對人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心體貼他人、宅厚待人、知恩圖報,做一個品行端正無不良嗜好之人。對事要做到:不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不以善小而不為、誠實守信、知錯必改、將簡單的小事做好就是不簡單。對物要做到:愛護、節約、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