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川最出名的人物有誰
古代名人
落下閎,(前156年—前87年),巴郡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中國西漢民間天文學家。 嫘祖,黃帝軒轅氏之妻,發明養蠶 萇弘(前575~前492),四川資中人,孔子之師,死後血液化碧 紀信,字成,巴郡閬中(今四川省西充縣地秦屬閬中)人。 武則天(624~705),利州(今四川廣元)人,祖籍並州(今山西),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楊貴妃(719~756),即楊玉環,蜀州(今四川崇州)人,祖籍蒲州(今山西),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劉光第(1859~1898年),四川自貢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維新派著名愛國詩人
文化名人
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 卓文君:西漢臨邛(今成都邛崍)人,漢代才女 司馬相如:字長卿,南充人,西漢文學家,大辭賦家 揚雄:字子雲,成都郫縣人,西漢辭賦家、哲學家、語言學家 王褒:字子淵,資陽人,西漢文學家,辭賦家 袁天罡:成都人,唐代天文學家、星象學家、預測家 陳子昂:字伯玉,射洪人,唐初文學家 李白:字太白,江油人 薛濤:字洪度,幼年流寓成都直至去世,唐朝才女,詩人 花蕊夫人:成都青城人,五代十國詩人,才女 黃筌:字要叔,成都人,五代西蜀畫家 歐陽修:生於綿陽,祖籍江西廬陵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眉山人。 張問陶:號船山,船山區人(今蓬溪縣金橋人),清代蜀中詩人之冠,乾嘉詩壇泰斗、著名書畫家 李調元:號雨村,(1734~1803),德陽羅江人,中國清代戲曲理論家,詩人 郭沫若:近代著名作家 ,樂山沙灣人 張大千:國畫大師,內江人 趙完璧:國畫大師,(1904-1994),四川南充市大通鎮人 巴金:原名李堯棠(1904~2005),成都人 艾蕪:成都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區)人,著名作家 沙汀:原名楊朝熙,安縣人(1904-1992),作家 流沙河:成都青白江人,當代著名詩人 劉心武:成都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紅學家 魏明倫:內江人,當代著名戲劇家、辭賦作家
軍事名人
劉湘(1888~1938),四川大邑縣人,民國軍閥,號稱四川王 鄧小平(1904~1997),四川廣安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 家,中國共產黨,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
② 都江堰的建造者
蜀郡太守李冰父子。
魚嘴分水,飛沙堰泄洪,寶瓶口引水,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大渠首工程首尾呼應、互相配合,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
魚嘴即形似魚嘴的分水堤,將岷江在出山口分為內外兩江,根據四六分水原則,平時六成江水流入內江灌溉成都平原,洪水來時則利用彎道動力學原理將六成以上的江水泄入外江。飛沙堰長300米、高2米,平時導岷江水入寶瓶口,洪水來時則在泄洪的同時將進入內江的大部分沙石排入外江。
寶瓶口位於玉壘山末端,劈鑿自然山體而成,以恆定寬度牢牢控制入水量,既保證成都平原用水,又避免江水過量湧入。「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治水理念,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實。也正因如此,都江堰水利工程雖經近2300年風雨,但渠首工程僅有小調整,從未被顛覆。
發源於岷山南麓的岷江,一路奔流,至位於都江堰市區的玉壘山口出山,向東南便是成都平原。都江堰市距成都市區僅50公里,海拔落差卻達273米。汛期江水順勢而下,水流湍急,易成災害。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之前,成都平原逢澇一片汪洋,逢旱則赤地千里。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先民,飽受澇旱雙重之苦。
公元前256年,歷史由此改變。秦國蜀郡郡守李冰花費數年,在前人治水基礎上鑿開玉壘山,設寶瓶口引水,灌溉廣袤的成都平原。
王國平說,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名副其實的民生工程,既能泄洪,又能灌溉,成都平原自此「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③ 阿基米德和四大發明和都江堰的相關資料
都江堰(Dujiang yàn),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遊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都江堰渠首樞紐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協調運行,引水灌田,分洪減災,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1、岷江魚嘴分水工程
魚嘴分水堤又稱「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昂頭於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設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洶涌的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叫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內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於灌溉。
在古代,魚嘴是以竹籠裝卵石壘砌。由於它建築在岷江沖出山口呈彎道環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較枯,水流經魚嘴上面的彎道繞行,主流直沖內江,內江進水量約6成,外江進水量約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勢不再受彎道制約,主流直沖外江,內、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動顛倒:內江進水量約4成,外江進水量約6成。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決了內江灌區冬春季枯水期農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澇問題。
2、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飛沙堰溢洪道又稱「泄洪道」,具有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顯著功能,故又叫它「飛沙堰」。 飛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實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說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飛沙堰的作用主要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飛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從萬山叢中急馳而來,挾著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 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3、寶瓶口引水工程
寶瓶口起"節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岩的一部分。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④ 四川有哪些歷史名人
1.大禹(約公元前21世紀)
夏代建立者,出生於今四川阿壩州境內。他領導人民疏通江河,興修溝渠,發展農業。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因治水有功,被舜選為繼承人,舜死後即位。劃定天下九州,鑄造九鼎,第一次確立了君主世襲的政治制度。
2.李冰(約公元前3世紀)
戰國時代卓越的水利工程專家。秦昭王時期(前276—前251年)為蜀郡太守,主持設計和興建都江堰,鑿離堆(玉壘山),鑿溷崖(今夾江),治洛水(今什邡),導汶井江(今邛崍),開廣都鹽井等全蜀重大工程。
3.落下閎(約公元前2世紀)
西漢民間天文學家。復姓落下,名閎,字長公,巴郡閬中(今屬四川)人。元封年間受武帝徵聘,官居太史待詔。曾與鄧平、唐都創制《太初歷》。測定過二十八宿赤道距離(赤經差)。首次提出交食周期,以135個月為「朔望之會」。
4.揚雄(公元前53年-後18年)
字子雲,蜀郡成都人。西漢末年經學家、哲學家、語言文字學家、文學家。揚雄的漢賦與司馬相如齊名,位列漢賦四大家之一。他著述的《太玄》構建了以天文歷法為基礎,以「玄」為最高范疇,以陰陽五行為骨架的獨特哲學體系。
5.諸葛亮(181年-234年)
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東漢琅邪陽都(山東沂南)人。自公元213年入川,到234年病逝,治蜀施政達二十一年之久。他勵精圖治,革除弊政,廣任賢才,注重法治;多次出兵北伐曹魏,力圖興復漢室,一統天下。
6.武則天(624年-705年)
唐高宗皇後、武周皇帝。公元690—705年在位。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逝後,她臨朝稱制。載初元年(690年)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她重視農桑,輕徭薄賦;廣開言路,注意納諫;發展科舉,開創殿試制度,開啟了「開元之治」的唐朝盛世。
7.李白(701年—762年)
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少年即顯露才華,出入蜀中名山,晚年漂泊困苦,卒於當塗。李白是一個站在時代頂峰的詩人,其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是屈原以來最具個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詩人。
⑤ 四川歷史名人有木有
四川歷史名人:
1、政治方面:武則天、鄧小平、陳毅、聶榮臻、劉伯承、羅瑞卿……
2、文學方面:蘇東坡、李白、陳子昂、李商隱、揚雄、司馬相如、陳壽、郭沫若……
3、美術方面:張大千、石魯、蔣兆和、王朝聞、謝無量……
4、體育方面:高敏、梁艷、陳龍燦、張山……簡直是群星璀璨
5、軍事上:
元帥-----朱德、陳毅、劉伯承、聶榮臻
共和國大將-----羅瑞卿
開國上將------陳伯鈞、張愛萍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楊尚昆
著名的民主人士---張瀾、吳玉章;民國元老-------張群
黃繼光、邱少雲、趙一曼不用說了都知道
為人民服務------張思德
被孫中山追贈為大將軍的辛亥革命志士-------喻培倫,
戊戌六君子中的--------劉光第、楊銳
當代的少年英雄--------賴寧;
千古第一女皇--------武則天;
「詩仙」--------李白不用吹了吧;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陳子昂;
夫妻大家----------司馬相如、卓文君;
唐宋八大家中的---------蘇洵、蘇軾、蘇轍,這些有幾個能比啊;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子雲亭乃西漢文學大師---------揚雄的故居哦
明代大學者-----------楊慎(狀元)
古代還有:王昭君、女詩人薛濤、花蕊夫人;
西漢天文學家、創造太初歷的--------落下閎;
著名記者------------范長江
晏陽初先生(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和鄉村改造奠基人),知道的人不多,1943年他與愛因斯坦等人一道被評為"現代世界最有革命性貢獻的十大偉人"之一
民族音樂學的奠基人——王光祈
當代史學大師---------徐中舒
文藝界的左聯雙璧----------沙汀和艾蕪
文壇泰斗----郭沫若、巴金
阿來、郭敬明也不錯嘛
南張北齊中的-------張大千
⑥ 兩千至五百年前的的發明創造
最主要抄的是四大發明(火葯、造紙、印刷、指南針)。東漢張衡的地動儀、渾天儀等。三國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北宋初年,出現了用火葯製造的火箭、火毬等火器,並運用與軍事。元代黃道婆改革紡織技術,發明棉布,使「衣被天下」。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性總結。中國是最早發現並使用煤炭的國家,《天工開物》有記載。
不好意思高中歷史就記得這些了。您有條件並需要的話,可以查一下歷史書。記得課本上當時是一條線講下來的。
⑦ 四川有哪些名人
1.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2.朱德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3.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巴金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運動後,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斗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後撰寫的《隨想錄》,內容朴實、感情真摯,充滿著作者的懺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參考資料網路-四川
⑧ 四川出了幾個歷史有名的人物了
落下閎(hóng),(前156年—前87年),巴郡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中國西漢民間天文學家。編寫了《太初歷》
嫘祖,黃帝軒轅氏之妻,發明養蠶。
萇弘(前575~前492),四川資陽人,孔子之師,死後血液化碧。
紀信,字成,巴郡閬中(今四川省西充縣地秦屬閬中)人。
武則天(624~705),利州(今四川廣元)人,祖籍並州(今山西),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張思訓,四川(現:巴中市巴州區)人。北宋天文學家。 曾是司天監學生,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張思訓造出以水銀(避免溫度變化影響)為動力流體的水運「渾象」
陳摶(872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
秦九韶(1208年-1261年),四川安岳人,南宋官員、數學家,與李冶、楊輝、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著作《數書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術、三斜求積術和秦九韶演算法是具有世界意義的重要貢獻。
張鵬翮(1649—1725),清四川遂寧縣(今蓬溪縣人)人,系清代名臣,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為清代蜀人官位最顯赫者。
楊銳(1857—1898),字叔嶠,四川綿竹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維新派著名愛國詩人。
劉光第(1859~1898年),四川自貢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維新派著名愛國詩人。
文化名人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
卓文君:西漢臨邛(今成都邛崍)人,漢代才女。
司馬相如:字長卿,南充蓬安人,西漢文學家,大辭賦家。
嚴君平,四川郫縣人,揚雄之師。西漢道家學者,思想家。
揚雄:字子雲,成都郫縣人,西漢辭賦家、哲學家、語言學家。
王褒:字子淵,資陽人,西漢文學家,辭賦家。
袁天罡:成都人,唐代天文學家、星象學家、預測家。
陳子昂:字伯玉,射洪人,唐初文學家。
李白:字太白,江油人。詩仙
薛濤:字洪度,幼年流寓成都直至去世,唐朝才女,詩人。
花蕊夫人:成都青城人,五代十國詩人,才女。
黃筌:字要叔,成都人,五代西蜀畫家。
歐陽修:生於綿陽,祖籍江西廬陵。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眉山人。
張問陶(1764—1814),號船山,清四川遂寧縣人(現蓬溪縣人),清代蜀中詩人之冠,乾嘉詩壇泰斗、著名書畫家。
李調元:號雨村,(1734~1803),德陽羅江人,中國清代戲曲理論家,詩人,川菜川劇之父。
郭沫若:現代著名作家,樂山沙灣人。
張大千:國畫大師,內江人。
趙完璧:國畫大師,(1904-1994),四川南充市大通鎮人。
巴金:原名李堯棠(1904~2005),成都人,中國作協原主席。
艾蕪:成都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區)人,著名作家。
沙汀:原名楊朝熙,安縣人(1904-1992),作家。
流沙河:成都青白江人,當代著名詩人。
劉心武:成都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紅學家。
魏明倫:內江人,當代著名戲劇家、辭賦作家。
袁庭棟,男,1940年生,四川綿竹人,著名巴蜀文化學者。
晏陽初:四川巴中人(1890年10月26日——1990年1月7日),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
⑨ 四川有哪些歷史名人
落下閎(hóng),(前156年—前87年),巴郡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中國西漢民間天文學家。編寫了《太初歷》
嫘祖,黃帝軒轅氏之妻,發明養蠶。
萇弘(前575~前492),四川資陽人,孔子之師,死後血液化碧。
紀信,字成,巴郡閬中(今四川省西充縣地秦屬閬中)人。
武則天(624~705),利州(今四川廣元)人,祖籍並州(今山西),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張思訓,四川(現:巴中市巴州區)人。北宋天文學家。 曾是司天監學生,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張思訓造出以水銀(避免溫度變化影響)為動力流體的水運「渾象」
陳摶(872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
秦九韶(1208年-1261年),四川安岳人,南宋官員、數學家,與李冶、楊輝、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著作《數書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術、三斜求積術和秦九韶演算法是具有世界意義的重要貢獻。
張鵬翮(1649—1725),清四川遂寧縣(今蓬溪縣人)人,系清代名臣,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為清代蜀人官位最顯赫者。
楊銳(1857—1898),字叔嶠,四川綿竹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維新派著名愛國詩人。
劉光第(1859~1898年),四川自貢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維新派著名愛國詩人。
文化名人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
卓文君:西漢臨邛(今成都邛崍)人,漢代才女。
司馬相如:字長卿,南充蓬安人,西漢文學家,大辭賦家。
嚴君平,四川郫縣人,揚雄之師。西漢道家學者,思想家。
揚雄:字子雲,成都郫縣人,西漢辭賦家、哲學家、語言學家。
王褒:字子淵,資陽人,西漢文學家,辭賦家。
袁天罡:成都人,唐代天文學家、星象學家、預測家。
陳子昂:字伯玉,射洪人,唐初文學家。
李白:字太白,江油人。詩仙
薛濤:字洪度,幼年流寓成都直至去世,唐朝才女,詩人。
花蕊夫人:成都青城人,五代十國詩人,才女。
黃筌:字要叔,成都人,五代西蜀畫家。
歐陽修:生於綿陽,祖籍江西廬陵。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眉山人。
張問陶(1764—1814),號船山,清四川遂寧縣人(現蓬溪縣人),清代蜀中詩人之冠,乾嘉詩壇泰斗、著名書畫家。
李調元:號雨村,(1734~1803),德陽羅江人,中國清代戲曲理論家,詩人,川菜川劇之父。
郭沫若:現代著名作家,樂山沙灣人。
張大千:國畫大師,內江人。
趙完璧:國畫大師,(1904-1994),四川南充市大通鎮人。
巴金:原名李堯棠(1904~2005),成都人,中國作協原主席。
艾蕪:成都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區)人,著名作家。
沙汀:原名楊朝熙,安縣人(1904-1992),作家。
流沙河:成都青白江人,當代著名詩人。
劉心武:成都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紅學家。
魏明倫:內江人,當代著名戲劇家、辭賦作家。
袁庭棟,男,1940年生,四川綿竹人,著名巴蜀文化學者。
晏陽初:四川巴中人(1890年10月26日——1990年1月7日),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