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誰
一、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
二、五星紅旗的設計經歷及曾聯松簡介
曾聯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設計者。
少年青年時代就讀於瑞安縣小學、瑞安中學。1936年考入南京大學前身中央大學的經濟系,後參加抗日救亡聯合會,投身革命。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地下活動,擔任中央大學學生地下黨支部書記工作。曾任五屆上海市政協委員、六屆上海市政協常委。
1949年,全國政協向全國公開徵集國旗、國徽的圖案。曾聯松從報上獲知後,設計了「五星布成橢圓形,大星導引於前,小星環繞於後,恰似眾星拱北斗的五星紅旗」。
1949年9月25日,五星紅旗得到毛主席的肯定,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一致通過國旗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誕生。
10月1日,五星紅旗隨著新中國的誕生飄揚在天安門廣場的上空。1950年,曾聯松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這是黨和人民給他的崇高榮譽。曾任上海市政協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聯松在上海病逝,骨灰暫放在當地龍華烈士陵園。2004年9月曾聯松的骨灰正式入葬上海嘉定長安墓園。電影《共和國之旗》就是講自身的故事。
⑵ 歌曲紅旗飄飄的原創作者是誰
李傑
⑶ 紅岩囚室里五星紅旗的真正創作者是誰
《紅岩》囚室里五星紅旗的真正創作者
《紅岩》里江姐帶著姐妹綉紅旗的情節給億萬觀眾讀者留下難忘的記憶。但事實上,江姐綉紅旗的情節是虛構的,是《紅岩》作者把男囚室同志的「綉紅旗」創作「移接」到了江姐的身上。何建明、厲華合著的紀實報告文學《忠誠與背叛——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紅岩》還原了這一真實細節。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的消息傳到白公館時,第一個得到消息的羅廣斌激動得心都要跳出來了。原本每天只有十來分鍾的放風時間,今天卻感到太長太長。大家耐著性子挨完了放風時間,羅廣斌便急忙趕回房中把消息告訴大家。同獄的難友們聽到這個消息後,興奮得像孩子一樣又蹦又跳,低聲歡呼:「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隨後,大家集體向北低聲唱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那晚,大家激動得久久不能入睡,圍坐在一起討論國旗的樣子、形狀。羅廣斌同志提出做一面五星紅旗,到時候要扛著這面國旗沖出牢房。於是,羅廣斌扯下他的紅花被面,陳然同志拿出一件舊白布襯衫當做五星。當時大家並不知道五星的顏色以及排列方式,認為星光是白色的,五星也應該是白色,並一致認為應當把五星放在國旗中央,形成圓圈。由於牢房條件極差,大家只能靠用鐵片磨成的小雕刀當剪刀,剩飯當糨糊,經過通宵奮戰,完成了這面珍貴的五星紅旗。大家圍著紅旗又是跳又是輕聲低唱,那情景讓人無法忘卻。紅旗製作好後,大家把牢房的樓板撬開一塊,將紅旗藏在裡面。羅廣斌同志還一氣呵成了一首題為《我們也有一面五星紅旗》的詩。
羅廣斌和十多位革命志士從白公館大屠殺脫逃後,在重慶解放的第三天,羅廣斌帶領眾人,重新回到白公館,在木板里取出了那面五星紅旗。這面紅旗至今還保存在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
⑷ 國旗的創作者是誰
雜交的。
建國前夕,全國政協會議籌備會第六小組――「國旗、國徽、國歌」 評選小組從7月13日起在《人民日報》、《北平解放報》、《光明日報》、《大眾日報》等全國各大報紙上連續刊登《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向海內外公開徵求國旗、國徽、國歌方案。 截止8月20日,新政權籌備會共收到國旗圖案 2992幅。應征者遍及全國和海外,包括社會各個階層。 經過第六小組精心選評,從來稿中選出38副圖案,編成《國旗圖案參考資料》,交新政協會議審評。對國旗圖案委員們討論非常激烈,大家意見也比較分散,最後沒有形成決議。 1949年9月25日晚8時,毛澤東和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會議廳召開座談會,聽取各方人士對國旗、國徽、國歌的意見。毛澤東拿起放大了的編號為「復字32號」的五星紅旗圖案說:「這個圖案表現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現在要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因此,現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毛澤東為五星紅旗做了新的解釋,更賦予了五星紅旗新的生命,大家熱烈鼓掌表示贊同。 1949年9月27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通過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五星紅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面的紅色象徵著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徵著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五角星用黃色是為著在紅地上顯出光明,黃色較白色明亮美麗;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這是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在形式上也顯得緊湊美觀。
⑸ 國旗是誰創作的
曾聯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五星紅旗的紅色象徵革命,上面的五顆五角星象徵著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大團結。而星的顏色用黃色則象徵在紅土地上顯示出的光明。中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上海解放後,他從《解放日報》上看到徵集國旗圖案的通知,以《東方紅》 的「他是人民大救星」歌詞為靈感,設計出新中國的象徵----五星紅旗。
⑹ 以色列國旗的創造者
那是猶太教的標志 也是猶太人的標志
⑺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誰呢﹖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
1949年7月的一天,上海人民沉浸在剛剛解放的勝利的喜悅之中。曾聯松在上海「現代經濟通訊社」工作,當曾老在《人民日報》、《新華日報》、《解放日報》等刊登的徵求國旗圖案的通知中,得知要設計人民共和國的國旗。
曾聯松反復閱讀,認真思索,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應是偉大祖國的象徵、中華兒女的寄託、炎黃子的驕傲。他想自己雖然不是專業畫家,但有美術愛好的基礎,決定投身到這一具有偉大意義的設計工作中去。
1949年秋季,政協收到國旗應征圖案3012幅。從中篩選了38幅作候選圖案,並編輯成《國旗圖案參考資料》,發給政協與會人員閱評。其中有一幅大星嵌鐮刀斧頭五星紅旗,正是曾聯松的作品。政協特地在北京飯店設立國旗圖案臨時選閱室,將候選旗幟陳列展覽。
曾老設計的紅旗引人注目。首先被田漢、郭沫若等名家看中,定為惟一中選的國旗。由田漢送呈毛澤東主席審閱。毛主席同意選為國旗,但建議刪去「鐮刀斧頭」,成為一幅純潔亮麗的五星紅旗;交由政協會議討論。毛主席說:五星紅旗圖案表現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現在要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因此,現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
在1949年9月27日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為長方形,紅色的旗幟象徵著革命。左上方綴有5顆黃色的五角星,一星較大居左,四星較小環拱在大星之右,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
(7)國旗的創造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規定: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志。
每個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旗。
第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國旗的升掛和使用,實施監督管理。
外交部、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對各自管轄范圍內國旗的升掛和使用,實施監督管理。
國旗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企業製作。
第五條 下列場所或者機構所在地,應當每日升掛國旗:
(一)北京天安門廣場、新華門;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
(三)外交部;
(四)出境入境的機場、港口、火車站和其他邊境口岸,邊防海防哨所。
⑻ 「國旗」「國徽」「國歌」創造者的資料是什麼
1、我國的國旗的設計者是當時上海「現代經濟通訊社」的曾聯松。
2、中國的國徽根據黨中央的指示,清華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成立了國徽設計小組。在全國范圍內徵集了數白幅國徽方案,經過反復比較,並由美院的教授加工,設計成現在的國徽圖案。
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
⑼ 關於國旗國歌國徽創作者,創作背景,含義
五星紅抄旗:國旗的整個圖案,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紅色表示熱烈,象徵革命,祖國大地似紅霞一片;配以黃色五星,顯得光明燦爛;五星呈黃色,還有象徵中華民族屬黃色人種之意,以表民族的特徵。旗面左上方綴著的五顆黃色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人民所包括的四個階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顆小星環拱於大星之右,並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和人民對黨的衷心擁護。這也體現了中國政權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