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們都用過石磨和碾子,可是中國的這些工具都是逆時針旋轉,請問為什麼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石窩子、石磨和石磨加工糧食。這三種東西算在內,石窩子是最早的東西了。在石頭上打擊凹陷下去,然後放上穀物用粗的木棒進行撞擊,不過這東西累人,是個力氣活。隨著時間的推移,木匠鼻祖魯班大師出現後,他發明了石磨,減輕了人們的苦難。包恬石碾子也同時的出現了,這甚至是一種省力的大型糧食加工工具。
連石磨也顛倒過來了。它遵循磨坊的原理。事實上,順時針轉動是可以的。只是因為人們習慣了磨,磨的轉向自然和磨的方向一致。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有些東西在我們的視線中逐漸消失,這是歷史發展的結果。我們知道的許多古老的手工藝正在消失。它們逐漸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成為一部傑作,成為我們童年美好的回憶。
Ⅱ 老一輩人都使用過「石磨」和「碾子」,為什麼都是逆時針旋轉使用的
小時候村子裡有公用的石磨和石碾,屬於村子裡的共有財產,一般是一盤石磨和一套石碾,存放石磨和石碾的地方叫「磨坊」,其實並沒有房子,只是一塊空地擺放上石磨和石碾,「磨坊」多數在以前生產隊的隊部或者其它地方。
在我們這邊用來拉磨和碾子的畜力主要是毛驢,毛驢個體小更適合這樣轉小圈兒,而馬和牛個體比較大,轉這種小圈子太費勁,有時候還能把石磨拉翻,所以拉磨只有驢是最勝任的。
Ⅲ 碾子出至什麼朝代
從遠古時期,人類開始使用石器。半坡、河姆渡時期,古人類開始種植農作物,把穀物從谷殼中分離出來,還是藉助石器。開始使用石臼舂米,後來發明使用碾子碾米。具體時間不太好考證。
Ⅳ 碾子起源於何時
從遠古時期,人類開始使用石器。半坡、河姆渡時期,古人類開始種植農作物,把穀物從谷殼中分離出來,還是藉助石器。開始使用石臼舂米,後來發明使用碾子碾米。具體時間不太好考證。
Ⅳ 請問中國碾米的最早工具是什麼石碾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在上世紀70年代前,山區的農人們吃的米,都是靠石碾碾出來的。碾子由碾槽、碾磙和碾架三部分組成。碾槽由若干節成弧形的石槽連接成一個大圓圈,碾磙是用堅石打磨成車輪狀的兩個石盤構成,然後靠碾架固定分前後嵌在碾槽里,碾架由一根粗壯的直木從碾圈的中心牽出,控制碾磙始終繞著碾槽運轉。碾磙靠牛來拉動。碾米時,先把稻穀均勻的倒入碾槽,然後駕上牛,人坐在碾架上揮鞭驅牛,牛走磙動。石磙在碾槽里不斷地對稻穀磨碾,直到殼破米出糠成細粉。這樣,一槽米就碾熟了。有的在碾米前先用轢子磨破大部分谷殼,既可縮短碾米時間,又可減少碎米。一般一槽可碾一百二三十斤谷。時間大約二三個小時。石碾並不是家家戶戶都有,一般兩三個屋場共一座碾子。碾子通常設在幾個屋場的中心地點,隔人戶較遠,為的是幾個屋場的人都方便。碾子的周圍一般都有大樹遮蔽,免得夏日碾米時人畜被烈日暴曬。上世紀60年代糧食都是由生產隊統一按時發放的,碾米活兒就比較集中,農戶為搶碾子,常常要起三更睡半夜,否則就可能要餓幾天肚皮。
幾十年過去了,碾子早隨著科技的發展隱入歷史的深處,那碾米的情景也只有在夢中重現,碾米的苦與甘現在的孩子是無法體會的。他們吃著亮晶晶的機器米,根本不知道米是怎麼來的,也不怎麼懂得糧食的艱難。所以我常對他們講起少時碾米的故事,告訴他們記住古人的教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蔡定炳)
Ⅵ 誰發明的碾子和磨
碾子和磨的發明人,已經無可考證。
碾子主要是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穀子、稻子等穀物脫殼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麵粉的石制工具。這種工具在電氣化以前的中國農村很常見。但現在因為時代的快速發展已經很少用他了。
也泛指類似碾軋東西的工具:汽碾子,葯碾子等。
一種粉碎糧食、食物及其他物品的石質或其他材質的傳統器具,通常是採用反復碾壓、擠壓摩擦來使顆粒狀的物品變成粉末狀。是電器化出現之前常用的粉碎工具,曾遍布世界各地。
Ⅶ 石碾子利用的物理原理是什麼
利用滾動磨擦比滑動磨擦小。。。從輾米的角度講,當然和壓強有關。。。做得很重,增大了壓力,做成圓形減小了接觸面積都增大了壓強。。
Ⅷ 壓麥子用的石滾是誰發明的呢
農村壓麥子的石滾,又稱碌碡(liuzhou),或者碌軸、碾子。在北方主要用來碾壓穀物、碾壓場地、碾壓剛剛播種後的麥地,主要是為了壓實土地方便麥子發芽,作用還是有不少的。(石滾,又稱碌碡圖)
石滾是誰發明的?石滾是根據碾子的形狀,延伸發展而來的。根據歷史記載出現的時代應該是隋、唐、五代時期,是根據更古老的碾子拓展功能而都得來的。
碾子和石滾的區別很簡單(在一些認知上石滾和碾子是一個東西)。碾子的表面比較光滑,是人工打磨的,主要用來碾碎穀物,使穀物變成粉末狀,方便人類食用。而石滾的表面是不平的,人為做成條格形狀,這一改變主要是為了碾壓穀子、麥子,將這些穀物的顆粒從從乾燥的植物脫離出來,成為顆粒狀,然後再由碾子碾壓成粉末狀。
簡單的一個碾子外表光滑度的改變,石滾的使用功能也就發生了變化,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延伸發展創造。(石滾是磨盤的組成部分之一,單獨使用也可以)
此外,根據民間習俗,碾子或者石滾有驅邪的作用(傳說石頭是神農氏的遺留物),很多農村的大門口或者院子內斗放置石滾,一般放置在大門兩側,或者院子內不顯眼的地方,一般不能正對門和窗戶,說法不一。
Ⅸ 古代生產:石磨和碾子,除去穀物的時候,難道不會把米穀壓碎嗎 那東西真能除去穀物的皮
好像碾子是去殼的,石磨就磨成粉了。米麥硬度不同,所以發明碾子碾米去殼,發明磨盤磨面成粉,古代發明不是理論指導實踐,而是從實踐總結經驗,用了幾千年能出岔子么?當然有效。
Ⅹ 誰發明的碾子和磨
碾子和磨的發明人,已經無可考證。
碾子主要是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版穀子、稻子等穀物脫殼權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麵粉的石制工具。這種工具在電氣化以前的中國農村很常見。但現在因為時代的快速發展已經很少用他了。
也泛指類似碾軋東西的工具:汽碾子,葯碾子等。
一種粉碎糧食、食物及其他物品的石質或其他材質的傳統器具,通常是採用反復碾壓、擠壓摩擦來使顆粒狀的物品變成粉末狀。是電器化出現之前常用的粉碎工具,曾遍布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