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尋寶雞眉縣齊鎮的田斌80年7月6日出生,96年在哈密武警支隊服役,後到巴里坤武警中隊。
我也在那個時候服役的。焦利軍現在干什麼?
❷ 眉縣斜峪湖值得一去嗎
值得!音樂噴泉,還有好大個湖!有時間可以上大爺海,不想上海可成立搜尋小組
❸ 1月去眉縣哪兒最好玩
1、萬山之祖-----嵩山
中嶽嵩山,「峻極於天」且「居天下之中」,自古就被認為是「萬山之宗歟」。單是一個「嵩」字就可以看出嵩山的地位,「嵩」者「高」「山」也。而實質上,嵩山海拔只有1492米。嵩山地區產生了中國最早的國家文明,且長期是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因而留下了大量極其珍貴的古代文化遺址。2009年中國唯一申報的世界文化遺產「嵩山古建築群」,共8項11處,其每一項都有資格單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嵩山是一部用石頭和建築書寫的中國歷史教科書。
嵩山更是舉世罕見的地質博物館。小小的嵩山,竟然橫跨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年代,是地質學領域的「五世同堂」。據說嵩山上既能見到大象的化石,也能見到海象的化石。這就是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嵩山群峰挺拔,氣勢磅礴,景象萬千。由峰、谷、澗、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構成的八景為:嵩門待月、軒轅早行、潁水春耕、箕陰避暑、石淙會飲、玉溪垂釣、少室晴雪、盧崖瀑布。
2、山水旅遊聖地-----雲台山
雲台山位於河南焦作修武縣境內,既是世界地質公園,又是國家AAAAA級景區。雲台山滿山覆蓋的原始生林,深邃幽靜的溝谷溪潭,千姿百態的飛瀑流泉,如詩如畫的奇峰異石,形成了雲台山獨特完美的自然景觀。漢獻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晉「竹林七賢」的隱居故里,唐代王孫思邈的采煉丹遺跡,唐代大詩人王維寫出「每逢佳節倍思親」千古絕唱的茱萸峰,以及眾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雲台山豐富深蘊的文化內涵。
「焦作山水」因雲台山而叫響全國。
3、中原獨秀-----堯山(石人山)
堯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西,地處伏牛山東段。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的名。1980年後這里成為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1997年經批准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被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3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目前正申報國家「AAAAA」級旅遊區和國家地質公園。
堯山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優良,人文景觀輝煌,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分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龍潭、半仙居、石人、雞冠石、白牛城、秘洞、溫泉十大部分。專家評價具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是旅遊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地方。
大山壁立,異峰如塑,怪石紛呈,是堯山自然風光的一大特色。站立主峰玉皇頂上,千岩萬壑,飛龍走鳳,遠近高低,景色迥異,構成了一幅幅美不盡收的圖畫。新華社原社長穆青曾兩次登上堯山,並為堯山的秀色所陶醉,欣然留下了「中原獨秀」的墨寶。
王安石曾言: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寡。而天下奇偉瑰怪之觀,常在於險遠。堯山深林野蔓,即使奇葩深藏也名不世傳。然三十六處名勝,七十二個景點,處處綺麗如畫,每處都有一段動人的歷史故事和奇妙的神話傳說。
4、中國最美的地方------白雲山
白雲山位於洛陽市嵩縣境內,2006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聯合眾多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白雲山位於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區,奇峰俊秀,白雲悠悠,瀑布飛跌,林深谷幽。整個景區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鳥、獸為一體,雄、險、奇、幽、美、妙交相生輝,形成各具特色的白雲峰、玉皇頂、小黃山、九龍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觀光區,成為中原地區集觀光旅遊、度假避暑、科研實習、尋古探幽為一體的復合型旅遊區,被譽為「人間仙境」、「中原名山」。
5、恐龍沒落的見證者-----伏牛山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處河南省西南部,由西北向東南綿延800餘里,這古老的大山見證過恐龍的繁盛,更保留下了恐龍沒落的秘密。伏牛山南坡蘊含的恐龍蛋化石數量之大、種類之豐富,全世界無出其右。近兩年在伏牛山北坡,還發現了大量的恐龍骨骼化石,這些化石的出現也如恐龍蛋一樣在學術界內外成為爆炸性新聞。中國西峽恐龍遺跡園和恐龍蛋化石博物館是拜訪恐龍的好去處。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與自然保護圈」的寶天曼位於八百里伏牛山中段的南麓,這里古樹參天,鳥獸群集,奇峰競秀,滿目涌翠。西峽龍潭溝瀑布群水石相依,風景獨秀。而瑰麗神奇的桐柏山,奇峰若雕,碧水如畫,為千里淮河的發源地,登上主峰太白頂,聽百里林濤淺吟低唱,可見山景,能賞水色。
6、花中之王------開封菊花
開封的養菊歷史悠久,遠在唐代就初具規模。至北宋,開封菊花更遐邇聞名。明清時代開封養菊、賞菊之風依然盛行,清代乾隆南巡來到開封禹王台賞菊時,就留下了「楓葉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詩句,並被刻在當今禹王台公園保存的「乾隆御碑」之上,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新中國成立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開封人民酷愛菊花的傳統習俗猶濃。
7、國色天香------洛陽牡丹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
城。」牡丹因千年帝都洛陽而名聞天下,洛陽因牡丹的國色天香而更加迷人。洛陽牡丹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洛陽牡丹的人工栽培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北宋。
洛陽牡丹不僅花色迷人,而且蘊含豐富的牡丹文化。從唐宋開始出現的贊頌牡丹的詩詞、歌賦、小說、故事以及繪畫、刺綉等不僅量大,而且內容豐富。由於人們對洛陽牡丹的至愛,千百年來流傳的關於洛陽牡丹的種種神話故事和趣聞逸事更是家喻戶曉。
❹ 眉縣千畝荷塘一日游作文
微風陣陣,清香縷縷,啊,這別樣的清新;香味四溢,恬靜氣息,啊,這醉人的美麗……
我尋著一絲絲淡淡清香,看到了一望無際的荷塘。看那碧綠無瑕的荷葉,輕輕地托著一顆顆晶瑩剔透、小巧玲瓏的珍珠,在微風的吹拂下,在清爽的天空中輕輕盪漾……小珍珠在翡翠盤似的荷葉上滑來滑去,留下淺淺的水痕……如碧盤滾珠般美麗。
其中,那綠葉亭亭的荷花在荷葉的族擁下,顯得更加純潔美麗。宛如讓人美得心碎的燦爛雲霞,輕輕地落入了那波光粼粼的水中,又像天上的仙女姐姐一不小心落
下的胭脂……有的小荷花只露出一個可愛而又美麗的小花苞;有的荷花縮著頭,只露出一點點小花瓣,害羞極了;有的則盡情的舒展自己淡雅、美麗的花朵,張開了
美麗的「翅膀」……潔白如玉,粉紅似霞的荷花像一位位披著輕紗正在沐浴的仙女,含笑不語,嬌羞欲語,它們那出水芙蓉般淡雅的外表,更顯得超凡脫俗……而那重重疊疊,沁人心脾的荷花瓣與那盈盈欲滴的嫩黃花蕊,更是讓人不禁感到心曠神怡……默默地吟誦著「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不知不覺就陶醉在這寧靜的美好時光里……
可幾只活潑的紅白花小魚打破了這無限的靜謐。它們快樂地在水中跳躍,揚起的水珠在天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晶瑩的水珠搖散在天空……看著小魚們快樂的身影,我彷彿也成了一隻可愛的魚兒,和它們一起歡快地在荷葉間穿來穿去,感受那說不出的舒暢……
一串歡聲笑語又一次打破了寧靜。噢!原來是幾個孩子跳下了湖,他們互相潑灑著水,開心地打起了水仗。你看!那膽小的小妹妹害怕地縮在哥哥背後,幾個樂得哈哈大笑的男孩子又一不小心滑了一跤……他們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把荷塘點綴的更美了……
這清香,這笑語,感染了我的心,而那闖入我心境的,是那荷塘串串的思憶……
❺ 眉縣的著名人物
戰國時秦國大將白起(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率軍征戰出奇無窮,為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
法真,扶風郿(今陝西眉縣金渠鎮八練村人),東漢時期名士,儒學家。以清高而著稱,有「玄德先生」的稱號。
法雄(?一117),東漢右扶風郿縣(今金渠鎮八練村大法儀嘴原頭)人,戰國時齊襄王田法章之後裔。秦滅齊,子孫不敢姓田,遂以法為氏。
法正(176一220),字孝直,法真之孫。右扶風郿縣(今眉縣金渠鎮八練村大法儀嘴原頭)人。父法衍,字季謀,官至司徒椽、廷尉左監。
王珪(570—639),字叔玠,唐岐州郿縣(今眉縣常興鎮車圈村王家台)人,唐初名臣。先祖在魏改姓為鳥丸氏。曾祖為鳥丸神念,投奔南梁後,復王姓。
王燾(約686—757),唐岐州郿縣(今陝西眉縣常興鎮車圈村王家台)人,唐名醫,著述《外台秘要》等為保存古醫籍原貌和總結唐以前的醫學成就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載 (1020-1078) 又稱張子。北宋哲學家,理學創始人之一,程顥、程頤的表叔,理學支脈——關學創始人,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38位。其廟庭與周敦頤、邵雍、程頤廟、程顥廟合稱「北宋五子」廟。字子厚,漢族,祖籍大梁(今開封),徙家鳳翔郿縣(今寶雞眉縣)橫渠鎮,人稱橫渠先生。
張戩(1030—1076),字天祺,北宋時關中郿縣人。
李達,陝西省眉縣人。1925年入平涼第二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任西北軍排長、連長。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1932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93年7月1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9歲。
楊文洲(1942—2000),眉縣青化鄉宣窩村人。原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主任、黨委副書記。寶雞市、眉縣勞動模範,全國旅遊系統先進工作者。197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0年7月28日14時52分因患腦瘤醫治無效,不幸逝世,終年58歲。
林紀功(1934— ),發明家。祖籍山東即墨縣,現定居陝西省眉縣黨西村,全國勞動模範,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中國發明協會會員、中國自然科學協會會員。1972年起致力於磚瓦機械新產品的研製開發,先後獲國家專利54項。他發明的JZK—300型單旋單柱單級真空擠磚機組,實現了對泥料的自動控制,達到了單旋、單軸、單級的目的;JZSK—350型擠磚機採用了他自己發明的自動控料、調速和壓力監控專利先進技術,大大提高了自動化水平。這兩種制磚機組成功的將單螺旋和雙螺旋擠出技術同真空制磚機技術相結合,集國內外同行業先進技術為一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被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和國家級「星火計劃」。
❻ 眉縣楊家村楊小勇宅基地可以批嗎
給隊長送禮,他幫你尋村長家的後門!給村長送禮,他幫你尋鎮長家老屋,給鎮長送禮!他幫你尋縣土地局局長的小三家!禮不在多!把事能搞定就行!最後宅基地不就拿下了嗎!?
❼ 寶雞眉縣林業局局長是誰
上寶雞縣政府網站查查,應該能查到
❽ 陝西眉縣的歷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眉縣的:張載、白起、王燾、法正、李達、
陝西的:
周秦時期
1崇侯虎:商代末期諸侯,崇國國君。封地在今西安西郊灃河西。與周文王同時期。曾對殷紂王進讒言使殷紂王將周文王囚禁於幽里。後被周滅。
2姬旦:既周公,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也就是今天的岐山縣,故稱周公。武王死後輔佐成王。制禮作樂,為西周制定官制和其他各種典章制度。
3姬發:既周武王,西周開國君主。周文王之子。滅殷商建西周。
4姬鮮:管叔姬鮮,周武王弟。為周初三監之一。初封於管,即現在的鄭州。成王繼位後周公旦攝政。管叔不服,發動叛亂。周公東征殺管叔。
5伯禽:周公單張子。周公被封於魯,因輔佐成王,故由伯禽代為治理魯地。
6尹喜:周大夫。函谷關令。愛好天文星象之術。在終南山結草為樓,觀星望氣,其地遂得名為樓觀,既今樓觀台。
7贏渠梁:既秦孝公,戰國時秦國國君。頒布法定的度量衡器,統一度量衡。
8贏駟:秦惠文王。孝公之子。繼位之初殺商鞅,但未能廢除商鞅之法。
9贏政:秦莊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十三歲時繼秦王位。後免呂不韋相國職,開始親政。重用李斯,王翦等人。滅六國,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並建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秦。
10蒙恬:秦名將。祖先為齊國人,祖父,父親皆為秦將。秦統一後率30萬人北擊匈奴,築長城,修直道。後胡亥與趙高矯詔殺扶蘇,並逼蒙恬自殺。相傳蒙恬發明了毛筆,但可能應為毛筆的改良者。
11扶蘇:秦始皇長子。因不同意焚書坑儒,被始皇派往蒙恬部去監軍。後被胡亥等人設計害死。葬於今綏德縣。
兩晉南北朝時期
1 杜預:西晉將領,學者。他認為忘戰必危,勤於講武,又博學多能。當時被稱為「杜武庫」。
2 僧肇:俗姓張,京兆人。既今西安。東晉佛學哲學家。鳩摩羅什弟子之一。
3 智猛:新豐人。既今臨潼區新豐鎮。後秦時期曾到天竺取經。
4 王子直:南北朝時西魏著名將領。任車騎將軍,平涼州叛亂。廢帝元年拜使持節大都督行瓜州事。
5 韋孝寬:南北朝時京兆杜陵人。今西安市東南。西魏及北周著名將領。
6 宇文沂:本為朔方人,後徒京兆。北周及隋著名將領。因隋文帝多疑罷其官,隨心懷不滿,圖謀反隋,事泄被殺。
7 王述:京兆霸城人。今西安市東郊。北周時任廣州刺史。隋開皇初,獻平陳之計,修造戰艦,為上流之師。後以行軍總管擊南寧,未至而卒。
兩漢時期
1 田何:西漢經學大使。孔子授[易],五傳至田何。始皇焚書,[易]賴田何口授,始得傳於後世。漢代[易]學宗師,漢初因年事已高,惠帝曾至其家授業。
2 宣曲任氏:長安宣曲人,西漢大富商。其祖原為秦督道糧倉的管理人員。秦亡時,人們爭搶金銀珠寶。只有任氏儲存大量糧食。後因此起家。但家風優良。
3 劉徹:西漢武帝,景帝之子。實行推恩制。分全國為十三州。禁止私人鑄錢,統一幣制,制五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五經博士。放棄和親政策,和匈奴之間連年作戰,擊潰匈奴主力。派張褰出使西域。興修水利。推行代田法。創建太學。為史上一代明君。
4 竇嬰:西漢大臣,文帝竇皇後從兄子。因與武帝丞相田汾爭地等原因被殺。
5 蘇建:西漢將軍,蘇武之父。建朔方。因與趙信共率部三千多騎與匈奴數萬騎相遇,激戰一天多,趙信投敵,蘇建逃回,按律當斬,武帝赦其死罪但貶為庶人。後又代郡太守,死於任所。
6 張湯:西漢杜縣{今西安東南}人。審理陳皇後巫蠱案和淮南王,衡山王謀反案,羅織株連,處死數萬人。建一武帝改革幣制,鑄五銖錢。後被迫自殺。死後家產不過五百金,且都是俸祿和皇帝賞賜所得,足見其廉潔。
隋時期
1 虞慶則:隋京兆人。隋代大臣。封魯國公,後任右武侯大將軍。討平嶺南人李賢反叛回程途中被誣謀反而被殺。
2 於仲文:北周至隋時期京兆人。北周及隋代大臣。著有[漢書刊繁]等書。
3 韋師:隋京兆杜陵人。隋代任吏部侍郎,山東河南十八州安撫大使。一生為官清廉。
4 史萬歲:京兆杜陵人。隋朝名將。突厥可汗入侵,但聞其名後不戰而退。史追擊百餘里,殺敵數千。後因遭楊素妒嫉被誣陷而死。
5 張定和:萬年人,今西安東。隋朝著名將領。後從煬帝征伐吐谷渾,挺身登山,被亂箭射死。
6 宇文愷:原籍朔方夏州,今陝西靖邊人。主持修建宗廟,宮殿,陵墓,廣通渠等,並策劃修建隋新都大興城。後又奉命修建東都洛陽城。其設計理念對當時及後世周邊國家都城的設計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7 李密:京兆長安人。隋末瓦崗軍領袖。後投唐,公元618年被以謀反罪擊殺。
8 王世充:隋新豐縣,今臨潼區人。隋代將領。唐武德四年,兵敗降唐,後被仇人獨孤修德所殺。
唐時期1
1 李世民:公元559年生649年卒,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唐高祖李淵次子。隋末,李源為太原留守,李世民勸其反隋。李淵稱帝將李世民封為秦王。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不久即皇帝位。為史上一代明君。
2 殷開山:京兆府,今戶縣人。唐初大將。從征王世充,病死於途中。
3 杜如晦:京兆杜陵人。史有[房謀杜斷]之美稱。世稱唐之賢相。貞觀四年病逝。
4 韋仁壽:京兆萬年人。為官廉潔能幹。
5 長孫皇後:唐太宗皇後。長安人。遺命不厚葬不起山陵。與太宗合葬於今禮泉縣之昭陵。
6 姚思廉:京兆萬年人。唐代史學家。
7 法順:雍州萬年人。隋唐時僧人,俗姓杜,又稱「杜順和尚」。華嚴宗初祖。
8 顏師古:京兆萬年人。博覽群書,學識廣博,是著名的訓詁學家。
9 唐臨:長安人。歷任大理卿,刑部尚書等職。凡唐臨審理案件犯人無一有異議。
10 張儉:京兆新豐人。唐初為右衛郎將,代州都督,營州都督,後封皖城郡公。
11 李泰:唐太宗第四子。初封宜都王,徒封越旺,魏王。後因謀為太子,貶為順陽王。
12 閻立德:京兆萬年生人。唐代著名建築學家兼工藝家。唐著名離宮別館基本均出自他手。在中國建築史上有重要地位。
13 閻立本:京兆高陵生人。閻立德之弟。主持修訂多種醫書,對中國醫葯學有相當影響。
14 窺基:京兆長安人。唐右金吾衛將軍尉遲敬宗之子,開國將軍鄂國公尉遲敬德之侄。唐代高僧,師從於玄奘法師。為法相宗創始人之一。窺基舍利塔在今長安縣興教寺。
15 韋待價:京兆萬年人。官至蘭州刺史。多次同吐蕃作戰,升任涼州都督。
16 李賢:唐高宗子,武則天所生。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立為太子。後被武則天流放巴州,被迫自殺。
17 周興:長安人。唐酷吏。後被來俊臣所逼流放於嶺南,路上被仇家所殺。
18 李昭德:京兆長安人。官拜鳳閣侍郎。因來俊臣誣告下獄,後來俊臣也被下獄,兩人同天被殺。
19 來俊臣:唐雍州萬年人。酷吏。後被武則天所殺。
20 懷素:京兆府人。律宗三派東塔宗創始人。
21 王孝傑:京兆新豐人。為唐時大將,後戰死於討伐契丹之作戰中。
22 李重潤:中宗李顯長子。因有人誣告其餘其妹永泰公主及妹婿武延基議論張易之兄弟與武則天之事,被武則天棒殺。
23 韋安石:京兆萬年人。因不苟言笑吏民皆敬畏。官至尚書右僕射。後被太常卿姜皎所陷害,憂郁而死。
24 韋皇後:長安人。唐中宗李顯皇後。中宗復位後,聽信上官婉兒誘勸預效法武則天之所作所為。後被李隆基所殺。
25 法藏:原籍西域康居,後隨祖父遷來長安。華嚴宗實際創始人,被尊為三祖。
26 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之女,武則天所生。初嫁薛紹,後嫁武攸暨。
27 韓思復:京兆長安人。任吏部侍郎,襄州刺史。一生為官清廉。
28 韋景駿:京兆萬年人。任房州刺史。
29 李隆基:又稱唐明皇。睿宗之子。他統治時期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鼎盛時期。後因安史之亂,返回長安後被肅宗遷居於西內太極宮最終抑鬱而死。
30 韓休:京兆長安人。任禮部侍郎虢洲刺史。
31 李尚隱:原籍趙郡,徒京兆萬年。曾任桂州都督,廣州都督,五府經略史。
32 韓朝宗:京兆長安人。任荊州長史,高平太守。
33 王昌齡:京兆人。唐時詩人。
34 韓干:京兆藍田人。盛唐時著名畫家。被譽為畫馬神手。
35 張萱:京兆人。盛唐時畫家。現存世的{唐後行從圖}是他的作品。其{搗練圖}現存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拜託,採納吧……
❾ 尋人:嚴玉涵 陝西眉縣 女 1986年8月26日
可以查找到,有多久沒見了,女朋友還是
❿ 眉縣千畝荷塘美景作文400字
微風陣陣,清香縷縷,啊,這別樣的清新;香味四溢,恬靜氣息,啊,這醉人的美麗……
我尋著一絲絲淡淡清香,看到了一望無際的荷塘。看那碧綠無瑕的荷葉,輕輕地托著一顆顆晶瑩剔透、小巧玲瓏的珍珠,在微風的吹拂下,在清爽的天空中輕輕盪漾……小珍珠在翡翠盤似的荷葉上滑來滑去,留下淺淺的水痕……如碧盤滾珠般美麗。
其中,那綠葉亭亭的荷花在荷葉的族擁下,顯得更加純潔美麗。宛如讓人美得心碎的燦爛雲霞,輕輕地落入了那波光粼粼的水中,又像天上的仙女姐姐一不小心落
下的胭脂……有的小荷花只露出一個可愛而又美麗的小花苞;有的荷花縮著頭,只露出一點點小花瓣,害羞極了;有的則盡情的舒展自己淡雅、美麗的花朵,張開了
美麗的「翅膀」……潔白如玉,粉紅似霞的荷花像一位位披著輕紗正在沐浴的仙女,含笑不語,嬌羞欲語,它們那出水芙蓉般淡雅的外表,更顯得超凡脫俗……而那重重疊疊,沁人心脾的荷花瓣與那盈盈欲滴的嫩黃花蕊,更是讓人不禁感到心曠神怡……默默地吟誦著「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不知不覺就陶醉在這寧靜的美好時光里……
可幾只活潑的紅白花小魚打破了這無限的靜謐。它們快樂地在水中跳躍,揚起的水珠在天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晶瑩的水珠搖散在天空……看著小魚們快樂的身影,我彷彿也成了一隻可愛的魚兒,和它們一起歡快地在荷葉間穿來穿去,感受那說不出的舒暢……
一串歡聲笑語又一次打破了寧靜。噢!原來是幾個孩子跳下了湖,他們互相潑灑著水,開心地打起了水仗。你看!那膽小的小妹妹害怕地縮在哥哥背後,幾個樂得哈哈大笑的男孩子又一不小心滑了一跤……他們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把荷塘點綴的更美了……
這清香,這笑語,感染了我的心,而那闖入我心境的,是那荷塘串串的思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