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收起 遙控探照燈是誰發明的它的歷史與發展前景。
發明者Augustin Jean Fresnel
約在1870年左右,世界上就出現了以碳弧燈為光源的探照燈。1877年,法國的A.芒讓發明了一種雙球面玻璃鏡,很快即被用作探照燈的反射器。這種玻璃鏡在1885年前後被拋物面反射鏡取代。1892年,出於海防的需要,英吉利海峽沿岸布上了探照燈。1910年,開始在電弧中摻入稀土元素的氟化物或氧化物,使電弧亮度大大提高,探照燈的峰值光強隨之增加。1915年,美國的E.A.斯佩里發明高強度電弧燈,立即被用在探照燈中一直至今。1916年,T.A.愛迪生發明用蓄電池供電的手提式探照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探照燈開始裝上載重汽車和裝甲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探照燈主要用在夜間為高射炮搜尋攻擊目標。
現代探照燈主要用於船舶航行(如船用探照燈)和信號標志。隨著照明距離的縮短,探照燈也隨之向中、小型發展。中、小型探照燈一般以鹵鎢燈為光源,它的燈絲亮度高,發光體積小而接近點光源,能瞬時點滅,但光源壽命較短。也有以超高壓汞燈、金屬鹵化物燈和超高壓的氙燈為光源的,它有更高的電弧亮度和更小的發光體,啟動特性與光源和觸發器的性能有關。
根據拋物面反射器的光學性質,放在拋物面焦點上的點光源發出的光,經拋物面反射後即形成與拋物面光軸平行的平行光束。實際上,所有的光源都有一定的體積。但因大功率的探照燈反射器口徑都很大,直徑接近1m或1m以上,故相對說來,由光源體積造成的反射光線的擴散很小,探照燈發出的光通量集中在很小的立體角內。根據光度學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光通量集中在一個很小的立體角內,必然產生極大的發光強度。一台大型探照燈軸向光強達到上億坎德拉,投射距離可達200km。這就是探照燈能夠照明遠距離目標的原理。
探照燈作為武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巨大的強力探照燈被大量用於戰場。例如:作為防空武器的輔助,用來標記火炮的目標,以及用作海上艦艇的搜索工具。此類強力探照燈多使用1到2米直徑的凹面鏡,鏡面內部鍍銀,
在焦點處會有兩根厚實的鎢棒。凹面鏡的邊緣用耐熱的石英玻璃製成的圓型頂蓋封住,在需要更換鎢棒和維護時頂蓋可以拆卸。探照燈的工作原理和鹵素燈相同,需要大量的電能來產生強光。探照燈的光照范圍可以達到數公里以上。探照燈的操作員會試圖用探照燈使轟炸機中隊中的第一架飛機(也叫探路者)的飛行員致盲。探路者的任務是,利用照明彈在目標周圍產生聖誕樹形狀的標記,來引導後面的轟炸機進行投彈。如果探路者的飛行員被探照燈致盲的話,後面的轟炸機就不知道要如何投彈了。
㈡ UHE和UHP燈的區別
一、特點不同
1、UHE:屬於超高壓汞一類燈泡,比較適合長時間使用。其價格也比較適中。
2、UHP:是飛利浦公司發明的一種專利技術,當燈泡衰竭時會即刻熄滅。
二、壽命不同
1、UHE:不僅正常使用時間比金屬鹵素燈泡高一倍,而且這種燈泡的性能曲線平滑,亮度高、長時間使用亮度下降不明顯。
2、UHP:發出的光是理想的冷光源,所以現普遍應用在正投投影機和DLP和LCD(較早的背投大屏)背投拼接牆上,另外UHP燈泡也應用於家用大屏幕背投電視上,為投影機的發展提供了光源保障。
三、優勢不同
1、UHE:利用光學原理濾除了紅外線,發出冷光,熱量比較小,能有效降低投影機功耗。
2、UHP:UHP燈泡能產生大光量,並能有效地抑制閃爍情況的發生,而且外形更小巧,亮度衰減更小,壽命更長。
㈢ 我國科學家誰發明了新型燈
是我國著名電光源專家蔡祖泉,他一生發明了很多新型燈,為中國電光源領域的科技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1963年研製成功我國第一隻高壓汞燈;1964年研製成功我國1000瓦鹵鎢燈,此後又相繼研製出脈沖氙燈、氫弧燈、氪光譜燈、超高壓強氙燈、充碘石英鎢絲燈、超高壓強汞燈等10餘類照明光源和儀器光源,大大縮短了我國電光源研究水平與國際上的差距。
其中長弧氙燈在上海人民廣場點亮後,這盞100KW的人造小太陽,被稱為中國人的爭氣燈。
(3)高壓汞燈發明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蔡祖泉最初是從一個學徒工走上光源研究的道路。抗日戰爭時期年僅16歲、只有小學3年級水平的蔡祖泉就到中法葯廠玻璃製造車間學徒,生產玻璃葯水瓶,在那裡從事了十年的玻璃製造工作,並參加了中共地下黨。
他曾協助幾位大學教授從事葯劑實驗工作,後來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建設X光管實驗室,周同慶和方俊鑫教授希望將他調去協助進行X光管研發工作。
㈣ 電燈是誰發明出來的
電燈的發明者是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愛迪生不是第一個使用電來照明的人,但是是回愛迪生答改良了燈絲使得電燈的壽命得到的極大的延長,並獲得了電燈的專利,所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被認為是電燈的發明者。
最早實用的電燈是白熾燈,但早在白熾燈誕生之前,英國人漢弗萊·戴維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了弧光燈,但這種弧光燈亮度太強產熱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場所根本無法使用。
現如今,電燈的種類多種多樣: 白熾燈,鹵鎢燈、熒光燈、氣體放電燈、高壓汞燈、LED燈等等。
(4)高壓汞燈發明擴展閱讀: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和改進的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
1931年10月18日凌晨3點24分,在美國新澤西西奧蘭治的家中逝世,享年84歲。愛迪生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9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燈
㈤ 請問,在TiO2光催化試驗中用高壓汞燈行嗎
哥們 估計不行 二氧化鈦 能夠吸附 汞(原因如下) 你用了汞燈 必然會有汞被吸附 催化活性應該降低
華盛頓大學的化學工程教授帕瑞蒂姆·拜爾斯瓦 (Pra timBiswas)發明了一種除汞新方法 (美國專利號為6 2 4 82 17) ,將二氧化鈦作為吸附劑引入煙道氣中 ,可吸收98%的汞 ,然後用常規的靜電沉降器即可將汞除去。拜爾斯瓦曾試驗了幾種含硅、鈣和鈦的吸附劑用於煙道氣中除汞。用模擬煙道氣 (有或沒有SO2 存在的情況下 )試驗這些吸附劑 ,發現硅基吸附劑無論在SO2 是否存在的情況下都不捕獲汞 ;氧化鈣能吸附煙道氣中 33%的汞 ,但在有SO2 存在時吸附率大大降低 ;二氧化鈦的吸附效果最好 ,它對汞的捕獲率高達 88%~ 99% ,捕獲率與…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2-TJHG200203007.htm
㈥ 蔡祖泉的其他發明
時間 發明 獲得獎項 1956年 首隻立式三級玻璃油擴散泵 麥克勞水銀真空斗 1963年 首隻高壓汞燈 1964年 首盞1000瓦鹵鎢燈 脈沖氙燈、氫弧燈、氪光譜燈、超高壓強氙燈、充碘石英鎢絲燈、超高壓強汞燈等10餘類照明光源和儀器光源 1000瓦~3000瓦新聞攝影用管形鹵鎢燈(國內首創) 500瓦——2000瓦放映短弧氙燈 1965年 「長弧島燈」碘鎢燈 國家科學發明二、三等獎 1980年 大功率短弧氙燈水冷鎢一銅陽極製造 國家發明三等獎 1000瓦——3000瓦拍攝外景用的直流鏑鈥燈 國家發明三等獎 1985年 H型節能熒光燈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5年 雙U型節能熒光燈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㈦ 在低壓汞燈、LED燈、白熾燈、鹵素燈中光效最高的是.
肯定是LED燈啊。
發光原理:
汞燈:mercury lamp利用汞放電時產生汞蒸氣獲得可見光的電光源。汞燈可分為低壓汞燈、高壓汞燈和超高壓汞燈三種。低壓汞燈點燃時汞蒸氣壓小於一個大氣壓,此時汞原子主要輻射波長為253.7nm的紫外線。常用的「日光燈」燈管內壁塗以鹵磷酸鈣熒光粉,再將紫外線轉變為可見光。
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的固態的半導體器件,它可以直接把電轉化為光。工作部分的半導體晶片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P型半導體,在它裡面空穴佔主導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導體,在這邊主要是電子。但這兩種半導體連接起來的時候,它們之間就形成一個P-N結。當電流通過導線作用於這個晶片的時候,電子就會被推向P區,在P區里電子跟空穴復合,然後就會以光子的形式發出能量。
白熾燈:Incandescent Lamp,Incandescent light bulb 是將燈絲通電加熱到白熾狀態,利用熱輻射發出可見光的電光源。於1879年由美國發明家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發明。
鹵素燈:halogen lamp,簡稱為鹵素泡或者鹵素燈,又稱為鎢鹵燈泡、石英燈泡,是白熾燈的一個變種。原理是在燈泡內注入碘或溴等鹵素氣體,在高溫下,升華的鎢絲與鹵素進行化學作用,冷卻後的鎢會重新凝固在鎢絲上,形成平衡的循環,避免鎢絲過早斷裂。因此鹵素燈泡比白熾燈更長壽。
希望可以幫到你哦:D
參考文獻度受網路
㈧ 蔡祖泉發明什麼東西
蔡祖泉
1924~
中國電光源專家。浙江餘杭人。1951年在上海交通大學參加X光管研究,1952年調入復旦大學,原復旦大學副校長、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所長,中國照明學會副理事長。 60年代初,由蔡教授帶領的一個電光源研究小組開展了新型光源的系列研究,製成我國第一隻高壓汞燈,到1965年,又先後研製成功了碘鎢燈、長弧氙燈、超高壓球形氙燈、超高壓汞燈、空心陰極燈、氫弧燈、同位素氪(86)燈等十餘類照明光源和儀器光源,大大縮短了我國電光源研究水平與國際上的差距。由他主持研製的各類新穎、節能光源,先後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創造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 在他的帶領下,電光源研究所的工作不斷地趨向深入。曾任第四屆國際光源照明學會組織委員會委員。
㈨ 電燈是誰發明的
電燈的發明者是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愛迪生不是第一個使用電來照明的人,但是是愛迪生改良了燈絲使得電燈的壽命得到的極大的延長,並獲得了電燈的專利,所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被認為是電燈的發明者。
最早實用的電燈是白熾燈,但早在白熾燈誕生之前,英國人漢弗萊·戴維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了弧光燈,但這種弧光燈亮度太強產熱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場所根本無法使用。
現如今,電燈的種類多種多樣: 白熾燈,鹵鎢燈、熒光燈、氣體放電燈、高壓汞燈、LED燈等等。
1874年,加拿大的兩名電氣技師申請了一項電燈專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氣,以通電的碳桿發光,但他們沒有足夠財力繼續完善這項發明,於是在1875年把專利賣給了愛迪生。愛迪生購入專利後嘗試改良燈絲,終於在1880年製造出能持續亮1200個小時的碳化竹絲燈。
不過,美國專利局判愛迪生的碳絲白熾燈發明落於人後,專利無效。打了多年的官司後,亨利·戈培爾贏得專利,最後愛迪生從戈培爾貧困的遺孀手上買下專利。在英國,斯旺控告愛迪生侵犯專利,後來他們在法庭之外和解,於1883年在英國建立一家聯合公司。斯旺後來把他的股權及專利都賣給了愛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