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微笑符號是誰發明的
一切都起源於1982年9月19日。當時的電腦被稱為個人微機,其中不少使用當時剛成立不久的微軟公司開發的DOS操作系統。而互聯網在當時剛具雛形,只有知識精英和技術專家才會使用。為「黑客」喜愛、純粹自發性的電子布告欄系統(BBS)和相對「精英化」、由服務運營商提供的電子布告欄(bboard)幾乎就是當時網路的全部內容。卡內基·梅隆等大學則在全校范圍內開通了電子布告欄。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師生經常在電子布告欄上討論各種話題,從嚴肅到荒誕無一不包,有時也會發生類似於後來互聯網上經常出現的「口水戰」。法爾曼教授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網站專為「微笑」符號開辟的網頁上寫道,由於當時的互聯網只能提供純文字的交流方式,一些原本是開玩笑的話語被「認真對待」,甚至被錯誤地當作了安全警告。
為了讓這種情況不再發生,師生們在電子布告欄上展開了一場討論,希望創造一個符號標出開玩笑的話語,以免造成誤會。法爾曼在發言中提出,發言者可用「:-)」符號標出自己開玩笑的話。他同時還提出了「:-(」符號,以表明發言的嚴肅性。但這一符號後來逐漸演變為表達悲傷。
美聯社說,目前語言學界對到底是誰發明了「微笑」符號並無定論,語言學家們似乎也無意考證。法爾曼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網站上說,大學技術人員在微軟公司幫助下,從25年前的歷史記錄里找到了他發言的證據。
25年前最常用的電子信息備份介質是磁帶,技術人員耗費大量時間,最終找到了記錄法爾曼25年前發言的磁帶,也確定了這一符號的誕生時間:1982年9月19日11時44分。
㈡ 微信里的笑臉表情是那發明的
emoji就是日本人發明的,不止微信,熱門軟體里都有
㈢ 黃色的一個笑臉代表什麼,是誰發明的(曾在《阿甘正傳》中提到的)
1963年就有了,劇情里要晚一些。最早使用這個笑臉的是State Mutual Life Assurance,發明人是Harvey Ball.
最早版本的黃色快樂笑臉是馬薩諸塞州伍斯特市的自由職業設計師哈維·鮑爾( Harvey Ball )設計的。而 馬薩諸塞州共同人壽保險公司 ( State Mutual Assurance Company )的推廣負責人喬·楊則對這個圖案進行了一些修整,並要求哈維·鮑爾將該圖案設計成可以佩帶的圓形徽章,希望能激勵公司的員工士氣(該公司當時正准備與其它公司合並,員工士氣低落)。根據新聞資料記載,鮑爾最開始畫的只是一個微笑的嘴,但他擔心那些一肚子怨氣的員工可能會故意將這個徽章倒轉過來佩戴,所以他又加了兩個眼睛來區分徽章的方向,最後再加上金燦燦的黃色作為背景,瞧,快樂面孔從此就誕生了。
㈣ 微笑曲線是哪位發明的
B B
㈤ 大笑是什麼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大笑是什麼事,是什麼時候發明的?這個應該不應該說是發明的。應該是人在高興歡樂的時候都會出現這種表情因素的。
㈥ 笑臉是誰發明的
隨處可見的笑臉娃「Smiley」是Harvey Ball 發明的。
故事要追溯到 1963 年,平面設計師 Harvey Ball 受一家保險公司委託,設計一個視覺形象來鼓舞員工士氣。不到十分鍾的時間 Harvey 就完成了設計,這張充滿正能量的笑臉就此誕生。它出現在紐扣、海報、宣傳橫幅上,迅速成為了一種潮流。
而 Harvey 並沒有申請這個圖案的版權和專利,只收了 45 美元的設計費。直到 1971 年,來自費城的賀卡店老闆 Bernard Spain 和 Murray Spain 發現了這張笑臉。他們為 Smiley 加上了一句口號「Have a Happy Day」,注冊了商標並擁有了版權。此後便推出了一些列的周邊產品,也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在歐洲,法國記者 Franklin Loufrani 於 1972 年注冊了「Smiley」的商標,用於在法國報紙 France Soir 上提醒大家有好消息(該報紙常常報道負面新聞,因此「好消息」特別少見)。此後,他成立了 Smiley 公司,經營以笑臉娃圖案為主題的服裝和周邊產品。
㈦ 微信上的笑臉頭式圖片是小日本發明的嗎
網路上的表情符號圖最早都是來自日本發明,
其實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是日本的發明,比如鉛筆冒上的象皮,鑰匙上的鑰匙墜,攜帶型筷子盒……等等。
我們生活中使用日語漢字詞就更多了,比如:新聞,時報,函數,代數,議會,物理學,化學,質量,課本,辦公室,物流,圖書館,工程,協會,阿司匹林,科學,手術,體育,漫畫,民族,憲法,融資,資本,准備金,匯率,美學,電子,電器,分子,量子力學,纖維……等等。
㈧ 字元表情的「微笑」誕生
一個冒號,一個連字型大小,再加半截括弧,就組成了互聯網上常用的「微笑」符號「:-)」。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說,這一符號為該校教授斯科特·法爾曼創造,截至2012年9月19日,「微笑」符號已度過了自己30歲的生日。
一切都起源於1982年9月19日。當時的電腦被稱為個人微機。互聯網在當時剛具雛形,只有知識精英和技術專家才會使用。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師生經常在電子布告欄上討論各種話題,有時也會發生類似於後來互聯網上經常出現的「口水戰」。由於當時的互聯網只能提供純文字的交流方式,一些原本是開玩笑的話語被「認真對待」,甚至被錯誤地當做了安全警告。為了讓這種情況不再發生,師生們在電子布告欄上展開了一場討論,希望創造一個符號標出開玩笑的話語,以免造成誤會。法爾曼在發言中提出,發言者可用「:-)」符號標出自己開玩笑的話,這是因為只要順時針旋轉90度,這個符號就像一個人的笑臉。「微笑」符號的受歡迎程度遠遠超出了法爾曼預計。它迅速成為微機使用者的心愛符號,以它為藍本,還有人創造出了一些新的符號,比如「眨眼微笑」符號「;-)」和更為簡潔的「」。在個人電腦與互聯網普及後,「微笑」符號更是傳到了世界各地,微軟公司等推出的MSN等即時通訊軟體還紛紛預設了笑臉圖標。
美國媒體說,目前語言學界對到底是誰發明了「微笑」符號並無定論。法爾曼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網站上說,大學技術人員在微軟公司幫助下,從25年前的歷史記錄里找到了他發言的證據。技術人員耗費大量時間,最終確定了這一符號的誕生時間:1982年9月19日11時44分。
㈨ 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電腦笑臉什麼時間誕生
1982年9月19日,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一位計算機科學教授斯科特·法爾曼在他的電腦中,第一次輸入了這樣一串ASCII字元:「:-)」。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電腦笑臉就此誕生。今天,當法爾曼教授打開電腦收發郵件時,他會發現:25年前他所發明的這種表情符號,已經在網路上無處不在,甚至延伸到了手機簡訊甚至手寫便條中……
可是,令法爾曼感到無奈的是,如今的網路表情,卻正成為許多網路公司新的商業開發渠道———越來越多網路表情,將需要使用者為此付費。
數字考古,發現最初的網路笑臉
根據記載,人類歷史上最原始的表情符號圖形是由藝術家哈維·波爾(HarveyBall)在1964年創造的。但是直到網際網路時代,這種獨特的圖形才發揮了無限的功能,成為全球網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如今在Email、聊天室、即時通訊軟體中,都已經充斥著這些簡單而有趣的符號。今天,如果你不知道「:)」和「:(」的涵義的話,那隻能說明,你不是一個真正的網民。
那麼到底是誰,讓這些符號成為了Internet上真實的語言形式?2002年,一位微軟的研究者花費了半年的時間,研究了無數的歷史資料,終於斷定:1982年,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一個BBS討論中,第一次出現了互聯網上的表情符號。
這位調查者的「數字考古」工作得到了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支持,重新恢復了1981年到1983年的9軌備份磁帶———在與幾位志願者共同研讀了這上千篇發言之後,他們斷定:在1982年9月19日發出的一封帖子中,一位名為斯科特·法爾曼的教授在文字中第一次使用了「:-)」這個符號,當時,這位計算機科學家提議,使用它來區分說話時的情緒。
於是,二十五年前的這一天,可能會和RayTomlinson在1971年發出的世界上第一封Email一樣,成為網際網路和信息革命的重要紀念日。如今,這些網路表情符號甚至已經有了專門的英文術語:emoticons或者smi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