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揚谷機的介紹
揚谷機是一種用於去除稻麥殼的風扇車,又稱風櫃、扇車、颺車、揚車、揚扇、揚谷器。是一個對西方農業革命極其必要的工具。公元前2世紀,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了旋轉式揚谷扇車。到18世紀初,西方才有了揚谷扇車,比中國晚了二千年左右。
2. 揚谷機的傳統揚谷方法
中國的揚谷方法比西方領先大約2000年。在收割和脫粒之後,用這種方法把糠秕、碎稻稈和籽粒分開。
最簡易方法甚至可以追溯到人工栽培穀物之前的揚谷法:將穀粒拋入空中,最好是在有大風時,這樣,糠秕被風吹走,而籽粒落到地上。
其後採用簸箕,即簸谷法:隨著手腕有節奏的抖動,就能把糠秕與重的籽粒分開,即糠秕逐漸被簸到簸箕的前部邊緣,而籽粒留在簸箕的後部。
後來,又發明了揚谷篩,即篩谷法。
但這些揚谷方法是需要等到有大風才能採用的,其速度緩慢而又費力。 颺車即旋轉式風扇車一般主要在中國南方使用,與揚稻有關。盡管颺車最初是在北方發明的,用於除去小麥和小米的殼,但在幾個世紀以後,傳到了南方。然而在北方,出於各種經濟原因,這種農具卻被人遺忘了。由於買不起颺車,許多農民重新使用傳統的揚谷法、簸谷法和篩谷法。
宋朝詩人梅堯臣寫了一首歌頌風扇車的詩,詩雲:「田扇非團扇,每來場圃見。因風吹糠籺,編竹破筠箭。任從高下手,不為喧寒變。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肯倦。」
旋轉風扇車於公元1700年至公元1720年之間由荷蘭船員帶到歐洲。顯然他們是從當時荷屬東印度群島(今印尼)爪哇的巴塔維亞(今雅加達)荷蘭移民那裡得到的。大約在這個時期,瑞典人直接從我國南方進口了這種颺車。公元1720年左右,耶穌會傳教士也從中國把幾台颺車帶到了法國。
因此,直到公元18世紀初,西方才有了颺車。而在此之前,主要是用揚谷和用簸箕簸谷。但至少在公元16世紀初期,西方人還有時用粗帆布和毯子等物粗略地簸去糠秕,極少人使用這種最原始的簸谷法,只有專門干這種活的農民才使用。據估計,公元18世紀前歐洲常用的最先進的簸谷工具是簸箕,如果由一位行家來干,每小時可簸谷45公斤。公元18世紀,瑞典人仔細觀察了他們運到哥德堡的我國造的颺車,他們驚奇地發現,它一天能加工17桶谷(按:一桶約等於1.6立方米)。歐洲的工程師雷厲風行地改進了設計,使之適合於歐洲穀粒的大小,並使之與機器打穀結合起來。
3. 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列舉的26項發明是什麼
1龍骨車;
2石碾和水力在石碾上的應用;
3水排;
4風車和簸揚機(旋轉風扇或揚谷機);
5活塞風箱;
6平放織機和提花機;
7繅絲、紡織和調絲機;
8獨輪車;
9加帆手推車;
10磨車;
11馬具胸帶和套包子;
12弓弩;
13風箏;
14竹蜻蜓和走馬燈;
15深鑽技術;
16鑄鐵的使用;
17游動常平懸吊器;
18弧形拱橋;
19鐵索吊橋;
20河渠閘門;
21造船和航運方面的無數發明;
22船尾的方向舵;
23火葯以及和它有關的一些技術;
24羅盤針;
25紙、印刷術活字印刷術;
26瓷。
4. 《中國科學幾書史》中,所提到的26項發明是哪些
英國著名科學技術史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所列舉的26項中國古代重要發明包括:
1龍骨車;2石碾和水力在石碾上的應用;3水排;4風車和簸揚機(旋轉風扇或揚谷機);5活塞風箱;
6平放織機和提花機;7繅絲、紡織和調絲機;
8獨輪車;9加帆手推車;10磨車;
11馬具胸帶和套包子;12弓弩;13風箏;
14竹蜻蜓和走馬燈;15深鑽技術;16鑄鐵的使用;17游動常平懸吊器;18弧形拱橋;19鐵索吊橋;
20河渠閘門;21造船和航運方面的無數發明;
22船尾的方向舵;
23火葯以及和它有關的一些技術;24羅盤針;
25紙、印刷術活字印刷術和26瓷等。
中國古代科技發明燦若星辰,對中國和世界科技發展的貢獻巨大。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曾經列舉了中國傳入西方的26項技術,為什麼是26項呢,王渝生說,那是因為李約瑟用完了從A到Z排序的26個字母,所以是26項技術;美國學者坦普爾在《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一書中詳細描述了"中國領先於世界"、"西方受惠於中國"的中國古代100項技術發明。
王渝生說,在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中醫中葯、10進位值制、赤道坐標系、雕版印刷術新四大發明之外,瓷器、絲綢、金屬冶鑄、深耕細作等影響世界科技發展的中國古代發明還可以列舉出許多,他們與四大發明、新四大發明具有同樣的意義。弘揚中國古代文明,通過研究歷史、科技史發掘更多的古代發明,意義在於以史為鑒,古為今用,服務現實,創造未來。
http://www.ztjkj.com/13-qktext.asp?NewsID=202&BigClassID=24&SmallClassID=24&SpecialID=26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2760211.html?si=1
5. 和谷的由來
風谷機出現於西漢,《天工開物》亦有記載。旋轉式揚谷扇車綜合利用流體力學、慣性、杠桿等原理,人為地強制空氣流動,在世界農具史上曾是「高新科技"。
風谷車:又稱揚谷機、風車、風櫃、扇車、颺車、揚車、揚扇、揚谷器。一種用來去除水稻等農作物子實中雜質、癟粒、秸桿屑等的木製傳統農具。其基本構造是:頂部有個梯形的入料倉,下面有一個漏斗是出大米的,側面有一個小漏斗是出細米、癟粒的,尾部是出谷殼的;木製的圓形「大肚子」藏有一葉輪,有鐵做的搖柄,手搖轉動風葉以風揚穀物,轉動速度快產生的風也大,反之亦然。古籍中將一種能產生風(或氣流)的機械叫風扇車、扇車、揚車或「風車」。為了避免與利用風力作業的機械即風車相混淆,人們將產生風的機械一律稱為風扇車。
6. 傳統揚谷機的作用是什麼
揚谷機是一種用於去除稻麥殼的風扇車,又稱風櫃、扇車、颺車、揚車、揚扇、揚谷器。是一個對西方農業革命極其必要的工具。公元前2世紀,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了旋轉式揚谷扇車。到18世紀初,西方才有了揚谷扇車,比中國晚了二千年左右。
中文名
揚谷機
釋 義
一種用於去除稻麥殼的風扇車
別 名
風櫃、扇車、颺車
地 位
西方農業革命極其必要的工具
基本內容
一種用於去除稻麥殼的風扇車,又稱風櫃、扇車、颺車、揚車、揚扇、揚谷器。是一個對西方農業革命極其必要的工具。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旋轉式揚谷扇車。到18世紀初,西方才有了揚谷扇車,比中國晚了二千年左右。
揚谷機-簡介
古籍中將一種能產生風 (或氣流)的機械叫風扇車、扇車、揚車或「風車」。為了避免與利用風力作業的機械即風車相混淆,人們將產生風的機械一律稱為風扇車。手搖揚谷機旋轉式揚谷扇車是使空氣流動的機械,又稱「風扇車」、「扇車」、「楊扇」,以人力為動力源,其功能是將經過舂、碾後的糠、麩,或經過脫粒、晾曬後的秕、草除去,是糧食加工的最後工序。
7. 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所提到的26項發明是那些
1龍骨車;
2石碾和水力在石碾上的應用;
3水排;
4風車和簸揚機(旋轉風扇或揚谷機);
5活塞風箱;
6平放織機和提花機;
7繅絲、紡織和調絲機;
8獨輪車;
9加帆手推車;
10磨車;
11馬具胸帶和套包子;
12弓弩;
13風箏;
14竹蜻蜓和走馬燈;
15深鑽技術;
16鑄鐵的使用;
17游動常平懸吊器;
18弧形拱橋;
19鐵索吊橋;
20河渠閘門;
21造船和航運方面的無數發明;
22船尾的方向舵;
23火葯以及和它有關的一些技術;
24羅盤針;
25紙、印刷術活字印刷術
26瓷。
8. 李葯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到的傳入歐洲的26項發明是什麼
關於你的問題可以參考以下相關文獻:
參考來源:(英)李約瑟著;於佳譯 頁數:336 出版社:北京市科學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0
http://wenku..com/view/7a6d6316cc7931b765ce151e.html
龍骨水車,石碾,水力冶金鼓風機,旋轉風扇或揚谷機,活塞風箱,提花機,繅絲機,獨輪車瓷器。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中醫中葯、10進位值制、赤道坐標系、雕版印刷術、瓷器、絲綢、金屬冶鑄、深耕細作、鼓風機、帆車、船尾舵、馬挽具、人痘接種、被中香爐、記里鼓車、秋石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杭州圖書館
9. 揚谷機的簡介
中國古籍中將一種能產生風 (或氣流)的機械叫風扇車、扇車、揚車或「風車」。為了避免與利用風力作業的機械即風車相混淆,人們將產生風的機械一律稱為風扇車。
旋轉式揚谷扇車是使空氣流動的機械,又稱「風扇車」、「扇車」、「楊扇」,以人力為動力源,其功能是將經過舂、碾後的糠、麩,或經過脫粒、晾曬後的秕、草除去,是糧食加工的最後工序。
歷史上,扇子是人類用以生產氣流的最早工具。古代官宦豪門之家,有夏季降溫之輪扇,是將扇葉裝於輪軸上,人轉動軸,即產生強大氣流。若將輪扇裝入箱體內,即成風扇車。中國風扇車出現於西漢。
旋轉式揚谷扇車綜合利用流體力學、慣性、杠桿等原理,人為地強制空氣流動,在世界農具史上曾是「高新科技」。西漢古墓中已發現了陶風扇車的模型,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博士認為,中國使用揚谷扇車至少要比西方早十四個世紀。旋轉式揚谷扇車風谷技術是由中國漂洋過海,傳至歐洲的,之前,洋人是揚谷或簸萁簸谷;之後,洋人使之與機器打穀結合起來。
10. 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所提到的26項發明是哪些
英國著名科學技術史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所列舉的26項中國古代重要發明包括: 1龍骨車;2石碾和水力在石碾上的應用;3水排;4風車和簸揚機(旋轉風扇或揚谷機);5活塞風箱; 6平放織機和提花機;7繅絲、紡織和調絲機; 8獨輪車;9加帆手推車;10磨車; 11馬具胸帶和套包子;12弓弩;13風箏; 14竹蜻蜓和走馬燈;15深鑽技術;16鑄鐵的使用;17游動常平懸吊器;18弧形拱橋;19鐵索吊橋; 20河渠閘門;21造船和航運方面的無數發明; 22船尾的方向舵; 23火葯以及和它有關的一些技術;24羅盤針; 25紙、印刷術活字印刷術和26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