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霍瑞斯曼發明暑假

霍瑞斯曼發明暑假

發布時間:2021-06-22 01:32:28

㈠ 美國最好的高中學校有哪些

NO.1 Stuyvesant High School,紐約市
史岱文森高中(Stuyvesant High
School),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常被稱為「Stuy」,是一所排名很高並且以科學及數學見長的公立高中。學校的學習氣氛濃厚,基礎設施完備,各類社團活動非常活躍,屬於紐約地區的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NO.2 High Technology High School,新澤西州 Lincroft市
這個學校是位於美國新澤西州的一所以高科技教學內容為主的高中學校。2009年全美百強高中排名第四的學校。
NO.3 Staten Island Technical High School,紐約史丹頓島
學校是紐約州New York畢業率最高的幾所公立高中之一,所提供的科學和工程類課程非常有名,在美國的大學排名中位置也非常靠前。
NO.4 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維吉尼亞州Alexandria市
托馬斯·傑弗遜科技高中,簡稱托馬斯高中,始建於1985年,坐落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市郊,隸屬弗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縣。該校以培養科技創新人才聞名全美乃至全世界。各科成績比全美高中畢業生的平均成績高出200分左右。托馬斯高中的課程是側重科學、數學和技術的多層級、多類型的兼顧綜合與分科的實踐性課程。其課程理念是用跨學科的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智力、技術和情感潛力。
NO.5 Adlai E. Stevenson High School,伊利諾伊州Lincolnshire市
阿德萊·E·史蒂文森高中自成立以來得到迅速發展,1964年學校因其優異的表現而被美國優等學校協會吸收為會員。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史蒂文森中學現擁有730多名男女學生。
NO.6 Gwinnett Schoo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
Technology,喬治亞州Lawrenceville市
格威內特數學科學技術學校是一所特許學校成立於2007年。學校非常的重視數學,科學和技術,學校提供很多選擇但是通常不適用於一般的高中。畢業生可以繼續升入當地大學或者就業,比如進去喬治亞州大學,喬治亞州州立大學,喬治亞州理工學院,如果品學兼優就可以申請入讀常青藤名校,當然GSMST的入學率是非常高的。作為全美第三的高中,畢業生一般會選擇繼續升學。
NO.7 Whitney M. Young Magnet High School ,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
全美理科學校排名182,在校學生人數2185。

㈡ 19世紀末有哪些偉大的哲學家

19——20世紀西方著名哲學家、教育學家哲學家一、唯意志主義:1、阿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2、費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eitzche,1844-1900)二、新康德主義:1、費里德里希.阿爾波特.朗格(Friedrich Albert Lange,1828-1875)2、維爾何姆.文德爾班(Wilhelm Windelband,1849-1915)3、海爾曼.柯亨(Hermann Cohen,1842-1918)三、新黑格爾主義:1、弗朗西斯.布拉德雷(Francis Herbert Bradley 1846-1924)2、貝尼戴托.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1866-1952)3、布蘭德.布蘭夏爾德(Brand Blanshard 1892-) 四、實用主義:1、查理.桑德爾斯.皮爾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2、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3、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4、喬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5、克拉倫斯.埃爾文.劉易斯(Clarence Irving Lewis,1883-1964)6、查理.莫里斯(Charles Morris,1901-) 五、過程哲學: 1、阿爾弗萊德.諾爾斯.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 六、新實在論:1、拉爾夫.巴頓.佩里(Ralph Barton Perry,1976-1957)2、威廉.蒙塔古(Willame Pepperell Montague,1873-1953)3、喬治.桑塔亞那(George Santayana,1863-1953) 七、現象學:1、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1859-1938)2、馬克斯.舍勒(Marx Scheler,1874-1928) 八、精神分析學:1、西格蒙.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2、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3、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 九、存在主義:1、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1976)2、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1883-1969)3、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4、阿爾貝特.加繆(Albert.Camus,1913-1960)5、哥不日爾.馬塞爾(Gabriel Marcel,1889-1973) 十、新托馬斯主義:1、雅克.馬里坦(Jacgues Maritain,1882-1973)2、埃齊厄納.日爾松(Etienne Gilson,1884-1978) 十一、邏輯實證主義:1、莫里茨.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2、魯道夫.卡爾那普(Rudolf Carnap,1891-1970)3、奧托.紐拉特(Otto Neurath,1882-1945)4、卡爾.古斯塔夫.亨普爾(Carl Gustav Hempel,1905)4、阿爾弗雷德.朱爾斯.埃耶爾(Alfred Jules Ayer,1910-) 十二、結構主義:1、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2、路易.阿爾杜塞(Louis Althusser,1918-)3、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4、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1826-1984) 十三、語言分析哲學:1、喬治.埃德華.摩爾(George Edward Moore,1873-1953)2、哥特羅布.佛雷格(Gottlob Frege 1848-1925)3、貝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4、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1951) 十四、日常語言哲學:1、吉爾伯特.賴爾(Gilbert Ryle,1900-1976)2、約翰.朗肖.奧斯丁(John Langshaw Austin,1911-1960)3、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勞遜(Peter Frederick Strawson,1919-)4、約翰.羅傑斯.塞爾(John Rogers Searle 1932-) 十五、普通語義學:1、阿爾弗萊德.柯日布斯基(Alfred Korzybski,1879-1950)2、斯圖加特.切斯(Stuart Chase,1888-) 十六、邏輯哲學:1、阿爾弗萊德.塔爾斯基(Alfred Tarski,1902-)2、魯道夫.卡爾納普(Rudolf Carnap)3、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1926-)4、索爾.克里普克(Saul A Kripke,1940-) 十七、科學哲學:1、卡爾.萊芒德.波普(Karl Raimand Popper,1902-)2、托馬斯.薩繆爾.庫恩(Thomas Samuel Kuhn ,1922-)3、伊姆雷.拉卡托斯(Ime Lakatos,1922-1974)4、保爾.費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4-) 十八、生命哲學:1、喬治.齊美爾(Georg Simmel,1858-1910)2、亨利.伯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 十九、法蘭克福學派:1、邁克斯.霍爾海默(Max Horkheimer,1895-1973)2、泰歐多.阿多爾諾(Theode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3、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4、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5、尤爾根.哈貝馬斯(Jurgen Habermas,1929-) 二十、新自由主義:美國哈佛大學兩位教授羅爾斯(John Rawls)和諾齊克(Robert Nozick)二十一、後現代主義哲學:1、美國哲學家查德.羅蒂(Richard Rorty)2、法國哲學家密西爾.福柯(Michel Foucault)教育學家:1、瑞士民主教育學家裴斯泰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2、德國教育學家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3、德國另一位教育家福祿倍爾(Friedrich Froebel,1782-1852)4、英國社會學家、教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5、德國教育學家、哲學家洪堡(1767-1835)6、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1772-1837)7、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1790-1866)8、美國教育學家霍瑞斯曼(1796-1859)9、俄國教育家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維奇·烏申斯基(1824—1871)10、赫胥黎(1825-1895)英國生物學家、教育學家11、日本明治時啟蒙思想家、教育學家福澤諭吉(1835-1901)12、帕克(1839-1902)美國教育學家,美國進步教育運動的倡導人13、美國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杜威(1859-1952)14、美國教育家、教育史學家孟祿(1869-1947)15、義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學家蒙台梭利(1870-1952)16、行為主義教育學家華生(J.B.Watson)17、蘇聯教育革新家安東·謝妙諾維奇·馬卡連柯(АнтонСемёновичМакаренко,1888—1939) 18、凱洛夫(1893-1978)蘇聯著名教育家 19、改造主義教育思潮50年代的代表人物是布拉美爾德(Thedove Brameld,1904-) 20、美國人本主義教育學家馬斯洛(Abraham Harald Maslow,1908-1970)自我實現的教育思想 21、美國人本主義教育學家羅傑斯(Carl.R.Rogers,1902-1987)非指導教學思想 22、保爾.朗格朗(Paul Lengrand,1910-),法國當代著名的成人教育家,終身教育理論的積極倡導者和奠基者 23、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享譽世界的蘇聯著名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 24、凱勒(Fred S. Keller)「個別化教育系統」——PSI 心理學家:1、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2、 皮亞傑(J.Piaget,1896-1980) 3、 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1949)是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 4、 新行為主義代表人物托爾曼(E.C.Tolman,1886-1959) 5、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F.Skiner,1904-)操作主義程序教學理論 6、 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B.S.Bloom,1913-)掌握學習理論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坦福大學教授班杜拉(A.Banra,1925-?)的社會學習理論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㈢ 美國的教育制度

美國文化教育的高水平也決定了美國在世界科技方面的領先地位。在美國人看來,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接受最好的教育,以發展個人的天賦與能力。從19世紀早期開始,這種義務教育的理想便不斷得到群眾的支持。許多政教界的領導人物指出,美國的繁榮與強大,事實上是得力於教育之普及。1830年到1850年間,偉大的教育家如霍瑞斯·曼HoraceMann、巴納德HenryBarnard等人就不斷地四方奔走,以求得政府對初、高中教育的管理與支持。終於在1852年,麻薩諸塞州通過第一條兒童義務接受教育的法令。

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後,許多州開始成立公立初中與高中。州立大學與農業學院、技術學院方面也都有驚人的成長。20世紀初期,人人應接受高中教育的理想已經在美國獲得廣泛的支持。高中畢業後申請進入學院就讀的人數大幅度地增加,緊接著,大學及學院的選讀生人數也大大地增加。

今日,將近有600萬的美國人在學校,學院或是大學里就讀,其他數百萬的美國人則參加成人教育課程。幾乎所有的美國小孩最少都接受8年的教育,高中畢業的有75%,從四年制的學院及大學中獲得文憑的有25%。廣大的教育計劃已使美國成為世界上受教育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只有1%的美國人不能閱讀及寫字。

中、小學教育主要是由各州教育委員會和地方政府管理,多數州實行十年義務教育。各州學制不一,大部分為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美國的學校有公立和私立兩種,公立學校由政府稅收支持,學生免費入學;私立學校多由教會支持,也包括那些合乎相當學院基礎的私立學校。在初中階段,約有10%的人就讀於私立或教會學校。在高中階段,同樣約有10%的人就讀於私立或教會學校讀書。約有20%的大學生是讀私立學校或教會學校。

所有的州都要求孩童入學,在大多數的州,孩童們在16歲之前必須接受教育。州把許多教育責任交給地方教育委員會,大多數的委員們是由地方學區投票選出。大多數的美國公立學校是由當地地方投資及管理,然而目前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卻在投資地方學校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美國的學校按年齡階段分為以下四類:

1.初級學校:1-6年級(6-12歲)

2.初級中學:7-8年級(13-14歲)

3.中學:9-12年級(15-18歲)

4.大學(學院):一般為4年制的大學本科,也有兩年制的初級學院和技術學院,還有二至四年的「研究院」或「專業學院」,為大學畢業學生從事研究而設立。

美國大學目前實行准學士、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制,分別代表本科和研究生兩大類教育4級不同的學術水平。由於准學士學位只是讀完2年初級或社區學院的資格證明,不是攻讀學士學位的必經階段,因此美國的學位制基本上還是3級水平結構。按學位性質,一般分為學術(研究)學位和專業(專科)學位兩種。此外美國大學還頒授榮譽學位,此種學位並不反映學術成就,而是對予社會有傑出貢獻者的承認。

美國的大學習慣上分為以下三類:

兩年制學院,又稱初級或技術學院,大部分為公立,多半為地方社區所舉辦,故一般稱為社區學院。社區學院提供的課程有兩類:一類為過渡性文理課程,相當於4年制大學的頭兩年,學生習畢可轉入4年制大學繼續深造;另一類為終止性職業技術課程,畢業生直接就業。社區學院頒授的學位是准學士學位。社區學院入學條件簡單,不限年齡,亦無須通過入學考試;學習時間靈活,有全日、半日、周末、夜間課程的多種選擇,還有寒暑假開設的假期班;修業年限較短,收費低廉,而且針對本地區需要開設課程,便於就業,因此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青睞。

四年制學院,大體有兩類:一類是文理學院或文科學院。基本課程包括人文學(語言、文學、哲學、藝術、音樂、文化史等)、社會及行為科學(歷史、地理、經濟、政治、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和自然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地質學等)三大領域。另一類是獨立的專科學院,如機械學院、建築學院、工程學院、音樂學院、師范學院等,主要提供專科職業教育。上述兩類學院學制一般為4年。文理學院和文科學院向畢業生頒授的最普遍的學位是文學士和理學士,專科學院則授予專業學位。

綜合性大學,綜合性大學規模龐大、組織復雜、師資充實、設施完備,一般設有以文理學院為核心的若干學院,可修學位的課程除通常的文理課程外,還有工程與技術、商科、國際問題、衛生、教育、農業、家政、建築、傳播、新聞、圖書館學、旅館管理等。大部分綜合性大學注重研究工作,不僅擁有設備先進、實力雄厚的研究機構,也設有以向高校和社會輸送教學和研究人才為雙重使命的研究生(論壇)
院,因此這些大學又被稱為研究性大學。此外,許多綜合性大學還設有若干高級專業學院,如法學院、醫學院、牙醫學院、管理學院等。進入這些專業學院學習,往往需要有4年制大學的本科學歷,學制通常為3-4年,時間長費用高。綜合性大學頒授學士、碩士和博士3種學位。

美國著名高等學府有: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耶魯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杜克大學等。

㈣ 中學生出國利大還是弊大

我支持出國留學
作者:秋雪思子 發表日期:2001-8-3 16:27:26 訪問人次:9
畢竟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更需要我們來將她建設得更強大,然而,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出國留學,會擴大知識面,學到更多的東西,留學最終是為了我們的祖國啊!
中美學生有八大對比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10 20:27:12 訪問人次:6
我不忍心再傷害我的眼睛了,這樣的事例簡直就是不勝枚舉,而且這些事情和我們都很接近,是我們這一代的故事,而不是那距我們有一段時間的故事,這樣的許許多多貼進我們高中生的例子難道還不能說明利大於弊嗎?再多的例子可能都是多餘的了,我只想狂妄的告訴對方一聲:「你們覺悟吧!
哈佛女孩談素質教育:中美學生有八大對比
新民晚報
《哈佛女孩劉亦婷》是本暢銷書,已印刷18次。作者是劉亦婷及其父母張欣武和劉衛華。劉亦婷年僅19歲,高中未畢業而同時被美國的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威斯利大學和蒙特豪里尤克學院四所大學錄取,並免收每年高達三萬多美元的費用。最後,劉亦婷全家商量決定進哈佛大學。
劉亦婷在學習期間,根據她的平時觀察和了解,對我國中小學生與美國中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現狀進行了對比,並歸納8個方面。(1)身體素質對比,美國學生占較大優勢。(2)獨立工作能力對比,美國的多數學生勝過我國學生。(3)基礎知識對比,我國學生超過美國學生。(4)團隊精神對比,我國學生不如美國學生。在美國學生中經常講「團體精神」。(5)主動性與首創精神對比,美國學生大都比我國學生強。我國學生考慮的是做事要有章可循。而美國學生顯得放開。(6)人際交往能力對比,美國學生比我國學生強。(7)動手能力對比,美國學生強。他們在課內外動手實踐機會多;到博物館、展覽館參觀允許參觀者動手操作。在課內也是如此。在家裡,美國學生的家務也做得多,如在住宅四周剪草。(8)刻苦學習對比,我國學生與美國學生差不多。
上述8點,基本上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去年,我在美國探親時也作了一些調查,給我印象較深的是:(1)我國學生的知識基礎扎實,讀書刻苦用功,就是現在在美讀書的青年學生也是如此。這是普遍的反映並得到好評。(2)美國學生的體質確比我國學生強。主要是體育運動,營養好和體質好。周六和周日,運動場上開展多種球類比賽。父母親都前往參觀。不僅如此,成年人的體育活動也開展得很好。(3)美國的父母親十分重視培養子女的主動性和獨立工作能力。我在一家超市門口,見到有兩三歲的孩子跌倒,其父母親不立刻把孩子扶起,而是讓他自己設法爬起來。另外,在有些商店裡,也見到青少年學生在店裡工作當營業員。在馬路兩旁,也見到青少年學生手裡拿著牌子,要求擦洗汽車。在這方面我國的城市比鄉村更差。一位母親趕到學校幫助其孩子拆洗棉被,這類報道時見報端。(4)我國中小學生的作習負擔重,重分數的現象很嚴重。現在稍有改進。我在美國參觀幾所大中學校,特別是大學,教室里常有學生在討論。據學校工作人員說,這種集體討論的次數較多,特別是考試來臨之前。我認為這種用集體智慧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好,又培養集體協作的能力。
現在,我國正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劉亦婷以智慧的眼力提出8點,使我們放眼世界,可以為鑒 。
那麼
作者:夢謠 發表日期:2001-8-4 12:25:11 訪問人次:10
為什麼國家以前會出錢供一些優秀的學生出國留學??!不就是希望他們能夠從國外吸收來一些先進的經驗和知識好回國報效祖國嘛!

反駁!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9 14:19:20 訪問人次:9
我方論據何以失敗?那隻不過是通過普通的思考很容易得出的結論,能怪我們嗎?不能,因為你們話沒有說清楚從而導致的理解和你方本意有沖突,這是你方語言不嚴密造成的,與我方何干?你們不能把自己的錯誤推到我方頭上來說明我方的正確論據失敗!
其次,我方已經用論據證明了國外的一些高等教育高於國內水平,如美國、加拿大。並且加拿大還有很寬松的留學政策。我方已經提到多次,可對方總是視而不理,並且從未提出國內高等教育優於國外一些高等教育的論據,這樣是誰的論點失敗?
其三,中國的基礎教育是世界公認的高水平,這從許多的中小學生競賽獲獎就可以明白了,但是,中國為什麼沒有美國的諾貝爾獎多呢?因為基礎教育嗎?顯然不是,剩下什麼?對,高等教育,這就可以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中國的高等教育沒有國外一些國家的高等教育好!
「美國大學的基礎和本科教育,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高中的課程」你有什麼證據這么說呢?這就是只辯不論的一個很好例子。同時,我要肯定的是,你方的建議很不錯,因為中國的基礎教育本來就很好,而基礎教育只是到大學以前,以後的叫做高等教育,既然國外的高等教育好,那我們為什麼不在國內學完基礎教育去國外學習高等教育呢?既然對方都承認這是兩全其美,那就已經足夠說明利大於弊!
其四,我想提醒對方的是,不要老是迴避我方所提出的問題,難道你們認為我方的問題沒有資格讓你方回答嗎?「一些說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你們迴避了裡面多少問題呢?應該說有些問題我方已經陳述過多次的了!請對方辯友以後注意!

並且
作者:夢謠 發表日期:2001-8-4 12:29:12 訪問人次:8
那麼看過哈佛女孩劉亦婷的又作何感想呢?雖然那本書並不書說出國留學利弊關系的,但為什麼一個優秀的學生會選擇出國?中國的清華北大固然好,那裡也都是全世界知識互交的場所,但出國留學是一種鍛煉的機會,它是在中國上學所體味不到的.

駁妮妮…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12 13:28:55 訪問人次:5
首先,我說諾貝爾獎是為了說明外國學習的環境比中國的環境優越,並沒有說過出國就要諾貝爾獎,更沒有說過16歲高中生出國拿諾貝爾獎,這些難道不是你強加給我方的嗎?生活能力和綜合素質提高都很重要,至於對方的狡辯無理我深感遺憾,把一些自己的感情色彩完全的帶入辯論…… 我從未說過清華、北大學生是渣滓,這又是你方強加給我方的證據!
其次,我方並沒有隻舉吳楊的例子,我方已經列舉了許多有關的人物或例子,不知道你方是為了迴避還是視而不見呢?
第三,大豆的話錯在哪裡呢?要是一味的出國留學豐富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知識拿來建設國家,那就是沒有愛國之心的結果,要是那樣,我們也不必辯了,因為如果事實就是那樣的話,弊遠遠的大於利了,而事實不是這樣的,所以大豆的話沒有錯,錯就錯在你沒有能及時的預見沒有愛國心的結果!

美國教育概述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7 21:10:04 訪問人次:4
難道這樣的環境不利於我們的發展嗎?
美國人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接受最好的教育,以發展個人的天賦與能力。從19世紀早期開始,這種義務教育的理想便不斷得到群眾的支持。許多政、教界的領導人物指出,美國的繁榮與強大,事實上是得力於教育之普及。1830年到1850年間,偉大的教育家如霍瑞斯·曼、巴納德等人就不斷地四方奔走,以求得政府對初、高中教育的管理與支持。終於在1852年,馬薩諸塞州通過第一個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法令。
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後,許多州開始成立公立初中與高中。州立大學與農業學院、技術學院方面也都有驚人的成長。20世紀初期,人人應接受高中教育的理想已經在美國獲得廣泛的支持。高中畢業後申請進入學院就讀的人數大幅度地增加,緊接著,大學及學院的選讀生人數也大大地增加。
今日, 將近有600萬的美國人在學校、學院或是大學里就讀,其他數百萬的美國人則參加成人教育課程。幾乎所有的美國小孩最少都接受8年的教育,高中畢業的有75%,從四年制的學院及大學中獲得文憑的有25%。 龐大的教育計劃己使美國成為世界上受教育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只有l%的美國人不能閱讀及寫字。
州政府負責自己州內的公立教育制度。所有的州都要求孩童入學,在大多數的州,孩童們在16歲之前必須接受教育。州把許多教育責任交給地方教育委員會,大多數的委員們是由地方學區投票選出。大多數的美國公立學校是由當地地方投資及管理,然而目前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卻在投資地方學校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各州同時也承認那些合乎相當學院基礎的私立學校與教會學校。在初中階段,約有10%的人就讀於私立或教會學校。在高中階段,同樣約有10%的人就讀於私立或教會學校讀書。約有20%的大學生是讀私立學校或教會學校。
圖書館
公立圖書館最早設立在美國,提倡免費公立圖書館與提倡免費公立教育的運動幾乎是同時在美國發起。到19世紀中期,大眾己認為公立圖書館的成立,應該是地方政府的職責之一。今日,美國有8500座公立圖書館,其中約有5500座是城市、鄉村、地區性圖書館的分館,美國還有將近2800個二年制學院、四年制學院以及大學圖書館。上千的初中、高中、政府機構與私人企業也都設有它們自己的圖書館。 美國國會圖書館是美國最大的圖書館。該館建於1800年,藏書約有1700萬冊。美國還有將近80個擁有100萬冊以上藏書的大學圖書館,其中最大的是哈佛大學圖書館,有900萬冊藏書。
美國國內還有數千座特別圖書館,這些圖書館的資料只限於某種特殊的部門。其中特別傑出的幾個包括位於芝加哥的專門收集科學與技術資料的里拉圖書館,以及馬里蘭州柏賽斯達的國立醫學圖書館。美國的圖書館提倡各方面的服務,許多圖書館甚至還提供視聽服務、音樂場地以及藝術場地等。
博物館
美國博物館將近5000座。包括一般性博物館以及藝術、歷史、博物學及應用科學之類的專業性博物館。卻爾斯登博物館是美國的第一座博物館,它是由南卡羅來納州卻爾斯登圖書館協會在1773年建立的,直到今天,博物館內還存有許多有關南卡羅來納州歷史的珍貴資料。美國年代最久的一所藝術博物館,是1805年建立在費城的賓夕法尼亞藝術學院。
其他有名的博物館有紐約市的美國生物博物館;芝加哥的藝術學會;芝加哥的野生生物博物館;紐約市的古根漢博物館;紐約市的市立藝術博物館;紐約市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芝加哥的科學工業博物館;華盛頓的國家藝廊;康涅狄格州紐海漢那魯大學的皮波迪生物博物館;華盛頓的美國國立史密森博物館;以及密蘇里州堪薩斯城威廉·洛克西爾·尼爾遜藝廊和瑪莉·艾金斯藝術博物館。
科學研究
美國人強調人人接受教育對促進科學研究發展的重要性。出自美國的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遠比其他國家多。迄今幾乎己有140個美國人贏得或分享諾貝爾獎,而其中有4/5是屬於科學方面。美國人獲得諾貝爾獎的重要發明包括對光速的測量,X光對原子的影響,染色體對遺傳的功用,以及製造世界上第一道雷射光束。
1957年,美國政府在科學研究與發展的工作上編列了446200萬元的預算,70年代後期,科學研究工作每年的花費約達300萬美元。美國的工業也開始增闢研究計劃,以製造更新更好的產品。
科學活動上巨大的花費,對於培養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大學與學院而言,又是一項新的挑戰。此外,大學實驗室也從事許多由政府及工廠資助的研究。同時,這種對科學的重視也在高中與初中反映出來。這可從科學性課程在所有課程中所佔的比例與分量得知。

出國留學不只是為了學習
作者:秋雪思子 發表日期:2001-8-13 12:02:58 訪問人次:6
對方辯友一再聲稱:出國留學不好,還不如上清華北大。是的,清華北大固然好,但出國留學的本質並不只在於學習。不管每個人出國的初衷是怎樣的,到最後他肯定會發現,出國的經歷本身對個人便是一筆無形資產。除了單純的學習,留學更多的是提供了一個了解外部世界和不同文化的機會,也許在這方面的收獲還要大過求學本身所得到的。從國外回來的人水平不一定就比沒有出國的人高,但他看問題的視角肯定會更豐富。

出國……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5 23:53:23 訪問人次:16
請問對方辯友,3位科學家簡介
楊振寧:生於1922年。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
丁肇中:生於1936年。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 。
李政道:生於1926年。1957年與楊振寧一起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這三位諾貝爾大獎得主的中國人,那位不是出國今後吸取了外國的科學精華後豐富了自己,並且成為了外國著名大學教授。難道這樣的人沒有能力建設祖國,使我們主國更強大嗎? 且不說他們,說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
曾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錢學森是中國傑出的科學家、航天科學的奠基人之一,幾十年來,他為新中國的科技事業、航天事業和國防建設嘔心瀝血,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和"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近年來,他雖年事已高,仍壯心不已,指導多位學者從事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的研究與發展工作,始終關注著科學前沿領域。 不錯,就是錢學森爺爺,當年他去美國留學,豐富自己的知識以後想要回來建設祖國,可是美國方面卻不允許,為什麼?就是因為美國都他豐富的知識。 在國外,我們可以吸取到很多知識,很多中國沒有的優良傳統,很多有利於我們自身發展的東西,不就只有我們自身發展了以後才有能力建設祖國嗎?難道對方辯友還要說我們出國留學弊大於利嗎?

TO妮妮 高中畢業就出國早了點…… ??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6 22:05:11 訪問人次:9
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難道我們就不許要鍛煉意志力嗎?難道我們就不能訓練獨立生存能力與獨立思維嗎?這顯然不符合事實,我們必須鍛煉,在以後的歲月里才能經受得起考驗,不是嗎?我們現在的學習不也是一種提前訓練嗎?你不會告訴我,要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才來學習克服困難的方法吧?所以高中出國為什麼不好呢?

TO數學007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6 22:10:38 訪問人次:9
"有些人為了能安度晚年,到國外留學,去找好工作。這完全是一些人的行為。個人的不代表大家的。既然中國有這么多好大學,上中國大學又不會流失人才,此樂何及!" 這是你的原話,有些人並不代表所有人,所以你沒有說明出國不好!上中國大學僅僅為了不流失人才,難道這不是閉關鎖國嗎?正是因為有人才的流失才能刺激社會改革社會制度沒,這樣才有利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你敢否定嗎?所以,留學,好!因為它不但能使大多數留學歸國的人有了知識豐富的餘地,而且間接的刺激了國家的體制改革發展!

致妮妮……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12 0:40:54 訪問人次:5
我想我方已經列舉了一些國家的留學制度和大學的環境等資料,這難道正是被對方所稱為失敗的論據嗎?恐怕是對方辯友看見了而不敢說的緣故吧!
對,我承認那些話是哈佛大學校長和毛博士所說的。「中國的基礎教育和本科教育實際是世界一流的」,但是我就不明白了,一流的教育怎麼就沒有出很多的諾貝爾獎呢?這是我多次強調的問題了,請問對方的回答在那裡?最多不過是沒有回答卻反問我方罷了,既然反問我就證明回答你。諾貝爾獎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衡量人才的能力以及一個國家人才的整體水平,既然一個國家有很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難道不能間接說明這個國家的教育水平以及學者們運用知識的能力嗎?在這里讀書難道沒有一個更加有益於於個人施展才能和盡情發展的空間嗎?請妮妮證明回答我!
至於吳楊的故事,我確實說了很多次,這因為什麼?因為你方辯友的先前忽視,和後來的殘忍分割(你方辯友已經承認),所以我提供了吳楊的事情,那是一個權威站點的新聞,這就足夠證明了對方辯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一些片面的觀點,不能總領全篇而後會意,而是片面的、個人的理解,你們承認嗎?
我想對方辯友應該更改一下你們的留學數據,請問你知道加拿大的留學情況嗎?「盡管加拿大大使館嚴格把關,中國申請自費留學的獲准人數還是大幅度上升,到1999年11月底,已簽發了3624個,與199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3%。進入2000年,申請自費赴加拿大留學的人數還會大量增加。申請赴加拿大移民的中國公民目前在加拿大占第一位,1998年獲簽人數為19736人,1999年超過2萬人。」
再來看看美國的「中國改革開放後,出國留學者中2/3的人選擇了美國,1999年美國國務院簽發的留學簽證有60%名額給了中國學生。」
難道這些就是對方所說的5%嗎?
其次,我國的教學模式單一是不容置疑的,素質教育完全普及了嗎?恐怕未必,我早已說過,中國的教育體制正在逐漸的完善和發展,但對於我們來說是不太和實際的,因為我們馬上或已經畢業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找一個教育體制改革已經很發達的國家學習不是一件益事嗎?還有的是,對方辯友竟然對我方以前陳述的觀點全盤忘記,我就提醒你一下,為什麼尖子生都樂於在國外學習而不留在國內呢?請正面回答我!
還有,中美學生的8點差別不是正是你所說的素質教育的正民對比嗎?你所說取得的成績呢?你不能否認中國的素質教育短期內趕不上美國的!不是嗎?
妮妮,至於你的廣州老闆論據我想問你幾個問題,一件事物是會有好的一面也會有壞的一面的我,我們所辯論的就是利大還是弊大,總不能因為有一點曲折就放棄了大好的光明前途吧?要是諾基亞在1990年因為困難而賣掉了它的手機業務,那它現在還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的公司呢!
而且,我們辯論的是高中生畢業出國,14歲是高中生嗎?我想個別天才是吧!所以你的論據……失敗! 而且你的經濟日報資料根本無法證明你的論點,因為那些論據有關高中畢業的嗎?你在《請……》中漏洞百出並且語言偏激,國家不鼓勵留學嗎?我想你得先去了解一下中國的最新留學動態,以及留學貸款的事項……要是因為中國的教育體制不好就把學校關閉?你未免太誇張了吧?那你何不出生就去美國呢?所以對不起,你的論據再次失敗,為你惋惜!!!
面對漏洞百出的論據,面對蒼白無力的論證,我真不知道對方辯友到底是怎麼了……
總結陳詞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13 19:40:35 訪問人次:10
我簡單的總結了一下對方所有發言人的發言,歸結出了對方辯友在論證當中的幾點內容:
一、心理問題,對方辯友牢牢的抓住了心理不成熟這一點,說我們現在的高中生在心理上正是解決自我熟悉時期的鍾擺時期。絕大多數年輕人要到20歲以後才能克服自我成熟的危機,而且你們提供了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大多數青年人要克服自我的成熟危機,需要一個相對聯系和穩定的環境。」但是請您注意,你知道2000年大專辯論賽上武漢大學的這席話研究時間是什麼時候嗎?或許你的答案是「不知道,那又有什麼關系呢?」那我就要告訴你了,不僅有關系,而且有很大的關系。因為時移則事異,高中畢業生已經接受了12年中國的世界一流基礎教育,你就對這代高中生一點信心都沒有嗎?12年的學習就僅僅是學習到了一些知識嗎?難道你就這樣全盤否定了我們卓越的9年義務制教育和你們口口聲聲的說的世界一流基礎教育嗎?不是的,請問您聽過「這代孩子早熟」之類的話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們不能拿昨天的眼光來衡量今天的高中生,12年的基礎教育已經讓我們慢慢的成熟了起來,對方辯友不能否認這一點吧?而且,對方辯友還強調了「相對聯系和穩定的環境」,還拿出美國的治安不穩定等論據來證明自己論點,可是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麼會只看局部而不顧及整體呢?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它的治安缺陷,中國也有。對方辯友竟然拿別人的短來比自己的長,那當然是自己有優勢啊,這樣片面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未免有些過分了吧?美國有校園槍殺案,中國不是也發生過校園爆炸案件嗎?而且,我方從未說過留學一定去美國,不知道對方辯友覺得加拿大的治安情況怎麼樣呢?
二、花費問題,對方辯友一遍一遍的告訴我們「出國留學費用太高了,會導致國內教育資本外流」,我不知道為什麼對方辯友能想到的只有輸出,怎麼就沒想到輸入呢?你們可知道有「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句古訓,要想得到完善和豐富的先進教育,能不付出一定的代價嗎?花錢買教育你就閑貴了?那買什麼才是根本的、長遠的、全局的利益呢?現在中國百萬富翁也不少啊,難道對於他們的兒女沒有經濟支持嗎?就算的我們沒有百萬家產的家庭,你們可曾想過我們還可以勤工儉學,我們可以自己賺點錢來緩解自我的經濟危機,外國的許多小孩,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金錢的觀念,十來歲就可以用自己的腦子為自己賺點零用錢,難道我們高中畢業生還比不上那些十四五歲甚至更小的外國孩子嗎?我想我們應該在這方面鍛煉鍛煉,我們也可以吸取一些經驗。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也在向國際化靠近。要是在一些發達的國家盡早的積累一些全球一體化方面的簡單經驗,會對我們的發展有害嗎?你們所說的花費太貴可以用這樣的一個例子來反駁,「學習的時候閑太多了,用的時候閑太少了」而你們就是「金錢輸出的時候閑多了,豐富知識輸入的時候又閑少了」,並且國家已經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勵出國措施以及一些回國待遇措施,其中就有留學貸款銀行等幫助一些人解決經濟問題的金融企業,難道你方還要認為用於出國留學的錢會難死許許多多的父母嗎?
三、逃避壓力問題,你方多位同學認為高中生畢業出國留學就是為了逃避國內的高考競爭壓力,這或許適用於一部分高中畢業生,但是卻不能代表全體的高中生。有很多品學兼優的高中生畢業或未畢業就出國留學,這全是為了逃避國內的競爭壓力嗎?不是,因為他們有權利選擇自己能更好發展的方向和發展空間,為了更好的發展自己,他們遠離家鄉,獨自在異鄉為自己的明天,為了國家的建設而努力著、奮斗著、拼搏著,最後卻還要落得個逃避壓力的不好名聲,你們余心何忍啊?而對方同時有提出「1979年國家公派高中生留學而沒有回國」的論據,我就不能理解,你們為什麼會拿著20多年前的事情不放呢?是否是為了呼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句古訓呢?那我要問你了,20年前的生活水平和今天的生活水平有什麼差別嗎?我想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回答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既然這樣,對方辯友為什麼就不能用一點發展的眼光來看點當代的高中生呢?為何要用「逃避壓力」這個詞語來修飾高中畢業留學的莘莘學子們呢?這是否太不公平了。
以下我總結以下我方的辯論內容
我方辯論開始的時候論證了出國留學是有益的,而對方卻認為是偏離了論題還說辯的是高中生畢業留學,而不是留學。我就不明白了,就反問對方辯友「要是出國留學都不好,那高中生出國不就更不好了嗎?那我們還在這里辯論還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們先辯論出國留學何錯之有?」對方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但是承認了出國留學是好的。在得到對方的親口答案以後,我方就開始辯論高中生出國利大於弊了。
首先,我方提出了出國留學的目的,我們不是去遊玩,是去學習別人完善的先進教育,在那樣的環境裡面更有益於學習二十一世紀的敲門磚之一 ——英語。在那樣的環境裡面,學習英語的速度和質量絕對是沒話說的,不然對方辯友的漢語為什麼會比英語學習的要好呢?而且對方辯友也承認了國外高等教育有以下顯著特點:水平高,實用性強,學制合理。「國外的學校把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和工作的能力視為首要任務」這是對方辯友的原話,國內能學不會用的人不在少數,而國外把提高獨立個人能力和工作能力放在首位就讓留學的同學盡早的接觸社會、認識社會、了解社會,這對他們以後的發展是很有用處的,在學成之後豐富了自己的頭腦,回來武裝自己的祖國。由於他們獨立能力強於同齡人,很早就接觸到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的緊張氣息,在工作的時候,他們的優勢就會明顯的展示在我們面前。
在明確了留學目的之後我方隨即舉出改寫牛津大學800年建校史的傳奇女孩吳楊的故事,來證明高中生出國留學利大於弊,來證明我們當代高中生的能力並不像對方想像中的那樣差勁,我們當代高中生不是弱不禁風的一代!對方卻只看見了吳楊退學出國,尋找到出國留學的道路,隨後便殘忍的分割了她的故事,就說她是逃避高考壓力。與此同時,對方否認了她改變牛津大學800年建校史的能力(吳楊獲得了牛津大學最高的獎學金6萬英鎊)。我想請問對方辯友「她通過了另外一種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難道這樣有錯嗎?難道這樣就是逃避國內高考壓力的表現嗎?未必會是這樣的吧?而且,出國留學同樣是在鍛煉我們的意志力,生存能力、自我獨立能力以及很強的適應能力,就像秋雪思子所說的那樣「出國的經歷本身對於個人就是一筆無形資產」,知識的豐富加上這筆無形的資產,難道會是弊大於利嗎?
其次,我方列舉了國外的一些社會環境情況以及學校的學習環境情況,而對方辯友對這點卻視而不見,反而大談特談留學經費問題以及環境問題,由於我在上面的陳述已經提及這方面的內容,所以在這里我就不多加闡述了。
第三,我方列舉出了中國現在國內教育體制的三點不足之處:1、招生能力有限2、競爭機制缺乏3、培養模式單一,並舉例說明了出國留學比等待素質教育的普及和完善更為實在。同時,我們比較了中國和一些外國之間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的獎牌數目和諾貝爾獎的數目後得出,中國的基礎教育好而國外的高等教育好的結論,並

㈤ 美國排名前十的私立高中留學費用各是多少

第一名,索爾茲伯里學校
這所學校是1901年建成的,學校提倡社區精神,促進的學生之間的友誼,師生之間的友誼,學校的質量也非常的高,一直都保持著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讓每一位學生融入到學習狀態當中,另外,學校也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校外活動,從中培養個人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在美國是赫赫有名的。到學校每年的學費是49092美元,屬於寄宿制學校。
第二名,勞倫斯維爾中學
這所學校成立的時間是1828年,因為勞倫斯威爾就吸引了不少的古巴和英國的學生,當然也有不少的美國土著印第安部落的學生,到目前為止,學校已經有800多米的寄宿生和走讀生,是一所男女混合的寄宿制學校,學校提供九年級到大學的預備教育,學生來自34個州和40個國家,是一所典型的國際學校。這所學校每年的學費是48700美元。
第三名,美國愛文世界學校
這是一所2012年開設的精英教育學校,地點是在繁華的紐約城市,而且紐約時報也稱之為是一所用錢就能買到的最好教育,這所學校目前正在擴張當中,主要的計劃就是向全世界開設多達20個的校區,學校每年收取的學費是47650美元,是一所走讀制學校。
第四名,霍奇基斯中學
這是一所獨立的寄宿制學校,建立的時間是1891年,主要提供九年級到12年級的課程。,而且還包括畢業之後的教育,學校除了美國各州的學生之外,還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每年的留學費用是46705美元,是一所走讀制高中。
第五名,河谷學校
這是一所哪裡有混合大學預備走讀學校,在讀的學生從幼兒園到12年級的都有,學校是在紐約市,校區的面積比較寬闊,而且還有兩個綠樹覆蓋,校園環境非常好,最近校園還增設了先進的硬體設施,讓學生的教育體驗更加的豐富多彩,是一所非常受有學生歡迎的走讀高中。每年的學費是46600美元。
第六名,霍瑞斯曼學校
這所學校在美國算得上是一所頂尖的走讀制學校,學校一位超高水準的教育質量吸引了一大批的優秀學生,學校每年的學費是46205美元。
第七名比爾特瓦滕蘭諾克斯學校每年的學費是46200美元,第八名米德爾塞克斯中學每年的學費是46165美元,第九名哥倫比亞與法預備學校每年的學費是45460美元,第十名肯特中學每年的學費是45460美元。
以上就是美國私立高中費用是多少的所有內容,當然,留學費用除了學費之外,還有其他的生活費以及結算費等各種費用,加起來也就是6萬美元左右,如果是一些中等的學校,這是地區是在中部的學校,每年的留學費用大概就是四、五萬美元,具體學費以學校官網公布的數據為准。

㈥ 美國頂尖私立高中有哪些

一流的高中會看學生的成績和分數,分數和成績固然重要,但絕對不像大學申請那樣重要,高中階段學校更看重學生的學習潛力、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可以求助順順留學。

㈦ 中學生出國利大於弊

我支持出國留學
作者:秋雪思子 發表日期:2001-8-3 16:27:26 訪問人次:9
畢竟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更需要我們來將她建設得更強大,然而,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出國留學,會擴大知識面,學到更多的東西,留學最終是為了我們的祖國啊!
中美學生有八大對比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10 20:27:12 訪問人次:6
我不忍心再傷害我的眼睛了,這樣的事例簡直就是不勝枚舉,而且這些事情和我們都很接近,是我們這一代的故事,而不是那距我們有一段時間的故事,這樣的許許多多貼進我們高中生的例子難道還不能說明利大於弊嗎?再多的例子可能都是多餘的了,我只想狂妄的告訴對方一聲:「你們覺悟吧!
哈佛女孩談素質教育:中美學生有八大對比
新民晚報
《哈佛女孩劉亦婷》是本暢銷書,已印刷18次。作者是劉亦婷及其父母張欣武和劉衛華。劉亦婷年僅19歲,高中未畢業而同時被美國的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威斯利大學和蒙特豪里尤克學院四所大學錄取,並免收每年高達三萬多美元的費用。最後,劉亦婷全家商量決定進哈佛大學。
劉亦婷在學習期間,根據她的平時觀察和了解,對我國中小學生與美國中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現狀進行了對比,並歸納8個方面。(1)身體素質對比,美國學生占較大優勢。(2)獨立工作能力對比,美國的多數學生勝過我國學生。(3)基礎知識對比,我國學生超過美國學生。(4)團隊精神對比,我國學生不如美國學生。在美國學生中經常講「團體精神」。(5)主動性與首創精神對比,美國學生大都比我國學生強。我國學生考慮的是做事要有章可循。而美國學生顯得放開。(6)人際交往能力對比,美國學生比我國學生強。(7)動手能力對比,美國學生強。他們在課內外動手實踐機會多;到博物館、展覽館參觀允許參觀者動手操作。在課內也是如此。在家裡,美國學生的家務也做得多,如在住宅四周剪草。(8)刻苦學習對比,我國學生與美國學生差不多。
上述8點,基本上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去年,我在美國探親時也作了一些調查,給我印象較深的是:(1)我國學生的知識基礎扎實,讀書刻苦用功,就是現在在美讀書的青年學生也是如此。這是普遍的反映並得到好評。(2)美國學生的體質確比我國學生強。主要是體育運動,營養好和體質好。周六和周日,運動場上開展多種球類比賽。父母親都前往參觀。不僅如此,成年人的體育活動也開展得很好。(3)美國的父母親十分重視培養子女的主動性和獨立工作能力。我在一家超市門口,見到有兩三歲的孩子跌倒,其父母親不立刻把孩子扶起,而是讓他自己設法爬起來。另外,在有些商店裡,也見到青少年學生在店裡工作當營業員。在馬路兩旁,也見到青少年學生手裡拿著牌子,要求擦洗汽車。在這方面我國的城市比鄉村更差。一位母親趕到學校幫助其孩子拆洗棉被,這類報道時見報端。(4)我國中小學生的作習負擔重,重分數的現象很嚴重。現在稍有改進。我在美國參觀幾所大中學校,特別是大學,教室里常有學生在討論。據學校工作人員說,這種集體討論的次數較多,特別是考試來臨之前。我認為這種用集體智慧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好,又培養集體協作的能力。
現在,我國正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劉亦婷以智慧的眼力提出8點,使我們放眼世界,可以為鑒 。
那麼
作者:夢謠 發表日期:2001-8-4 12:25:11 訪問人次:10
為什麼國家以前會出錢供一些優秀的學生出國留學??!不就是希望他們能夠從國外吸收來一些先進的經驗和知識好回國報效祖國嘛!

反駁!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9 14:19:20 訪問人次:9
我方論據何以失敗?那隻不過是通過普通的思考很容易得出的結論,能怪我們嗎?不能,因為你們話沒有說清楚從而導致的理解和你方本意有沖突,這是你方語言不嚴密造成的,與我方何干?你們不能把自己的錯誤推到我方頭上來說明我方的正確論據失敗!
其次,我方已經用論據證明了國外的一些高等教育高於國內水平,如美國、加拿大。並且加拿大還有很寬松的留學政策。我方已經提到多次,可對方總是視而不理,並且從未提出國內高等教育優於國外一些高等教育的論據,這樣是誰的論點失敗?
其三,中國的基礎教育是世界公認的高水平,這從許多的中小學生競賽獲獎就可以明白了,但是,中國為什麼沒有美國的諾貝爾獎多呢?因為基礎教育嗎?顯然不是,剩下什麼?對,高等教育,這就可以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中國的高等教育沒有國外一些國家的高等教育好!
「美國大學的基礎和本科教育,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高中的課程」你有什麼證據這么說呢?這就是只辯不論的一個很好例子。同時,我要肯定的是,你方的建議很不錯,因為中國的基礎教育本來就很好,而基礎教育只是到大學以前,以後的叫做高等教育,既然國外的高等教育好,那我們為什麼不在國內學完基礎教育去國外學習高等教育呢?既然對方都承認這是兩全其美,那就已經足夠說明利大於弊!
其四,我想提醒對方的是,不要老是迴避我方所提出的問題,難道你們認為我方的問題沒有資格讓你方回答嗎?「一些說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你們迴避了裡面多少問題呢?應該說有些問題我方已經陳述過多次的了!請對方辯友以後注意!

並且
作者:夢謠 發表日期:2001-8-4 12:29:12 訪問人次:8
那麼看過哈佛女孩劉亦婷的又作何感想呢?雖然那本書並不書說出國留學利弊關系的,但為什麼一個優秀的學生會選擇出國?中國的清華北大固然好,那裡也都是全世界知識互交的場所,但出國留學是一種鍛煉的機會,它是在中國上學所體味不到的.

駁妮妮…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12 13:28:55 訪問人次:5
首先,我說諾貝爾獎是為了說明外國學習的環境比中國的環境優越,並沒有說過出國就要諾貝爾獎,更沒有說過16歲高中生出國拿諾貝爾獎,這些難道不是你強加給我方的嗎?生活能力和綜合素質提高都很重要,至於對方的狡辯無理我深感遺憾,把一些自己的感情色彩完全的帶入辯論…… 我從未說過清華、北大學生是渣滓,這又是你方強加給我方的證據!
其次,我方並沒有隻舉吳楊的例子,我方已經列舉了許多有關的人物或例子,不知道你方是為了迴避還是視而不見呢?
第三,大豆的話錯在哪裡呢?要是一味的出國留學豐富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知識拿來建設國家,那就是沒有愛國之心的結果,要是那樣,我們也不必辯了,因為如果事實就是那樣的話,弊遠遠的大於利了,而事實不是這樣的,所以大豆的話沒有錯,錯就錯在你沒有能及時的預見沒有愛國心的結果!

美國教育概述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7 21:10:04 訪問人次:4
難道這樣的環境不利於我們的發展嗎?
美國人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接受最好的教育,以發展個人的天賦與能力。從19世紀早期開始,這種義務教育的理想便不斷得到群眾的支持。許多政、教界的領導人物指出,美國的繁榮與強大,事實上是得力於教育之普及。1830年到1850年間,偉大的教育家如霍瑞斯·曼、巴納德等人就不斷地四方奔走,以求得政府對初、高中教育的管理與支持。終於在1852年,馬薩諸塞州通過第一個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法令。
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後,許多州開始成立公立初中與高中。州立大學與農業學院、技術學院方面也都有驚人的成長。20世紀初期,人人應接受高中教育的理想已經在美國獲得廣泛的支持。高中畢業後申請進入學院就讀的人數大幅度地增加,緊接著,大學及學院的選讀生人數也大大地增加。
今日, 將近有600萬的美國人在學校、學院或是大學里就讀,其他數百萬的美國人則參加成人教育課程。幾乎所有的美國小孩最少都接受8年的教育,高中畢業的有75%,從四年制的學院及大學中獲得文憑的有25%。 龐大的教育計劃己使美國成為世界上受教育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只有l%的美國人不能閱讀及寫字。
州政府負責自己州內的公立教育制度。所有的州都要求孩童入學,在大多數的州,孩童們在16歲之前必須接受教育。州把許多教育責任交給地方教育委員會,大多數的委員們是由地方學區投票選出。大多數的美國公立學校是由當地地方投資及管理,然而目前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卻在投資地方學校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各州同時也承認那些合乎相當學院基礎的私立學校與教會學校。在初中階段,約有10%的人就讀於私立或教會學校。在高中階段,同樣約有10%的人就讀於私立或教會學校讀書。約有20%的大學生是讀私立學校或教會學校。
圖書館
公立圖書館最早設立在美國,提倡免費公立圖書館與提倡免費公立教育的運動幾乎是同時在美國發起。到19世紀中期,大眾己認為公立圖書館的成立,應該是地方政府的職責之一。今日,美國有8500座公立圖書館,其中約有5500座是城市、鄉村、地區性圖書館的分館,美國還有將近2800個二年制學院、四年制學院以及大學圖書館。上千的初中、高中、政府機構與私人企業也都設有它們自己的圖書館。 美國國會圖書館是美國最大的圖書館。該館建於1800年,藏書約有1700萬冊。美國還有將近80個擁有100萬冊以上藏書的大學圖書館,其中最大的是哈佛大學圖書館,有900萬冊藏書。
美國國內還有數千座特別圖書館,這些圖書館的資料只限於某種特殊的部門。其中特別傑出的幾個包括位於芝加哥的專門收集科學與技術資料的里拉圖書館,以及馬里蘭州柏賽斯達的國立醫學圖書館。美國的圖書館提倡各方面的服務,許多圖書館甚至還提供視聽服務、音樂場地以及藝術場地等。
博物館
美國博物館將近5000座。包括一般性博物館以及藝術、歷史、博物學及應用科學之類的專業性博物館。卻爾斯登博物館是美國的第一座博物館,它是由南卡羅來納州卻爾斯登圖書館協會在1773年建立的,直到今天,博物館內還存有許多有關南卡羅來納州歷史的珍貴資料。美國年代最久的一所藝術博物館,是1805年建立在費城的賓夕法尼亞藝術學院。
其他有名的博物館有紐約市的美國生物博物館;芝加哥的藝術學會;芝加哥的野生生物博物館;紐約市的古根漢博物館;紐約市的市立藝術博物館;紐約市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芝加哥的科學工業博物館;華盛頓的國家藝廊;康涅狄格州紐海漢那魯大學的皮波迪生物博物館;華盛頓的美國國立史密森博物館;以及密蘇里州堪薩斯城威廉·洛克西爾·尼爾遜藝廊和瑪莉·艾金斯藝術博物館。
科學研究
美國人強調人人接受教育對促進科學研究發展的重要性。出自美國的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遠比其他國家多。迄今幾乎己有140個美國人贏得或分享諾貝爾獎,而其中有4/5是屬於科學方面。美國人獲得諾貝爾獎的重要發明包括對光速的測量,X光對原子的影響,染色體對遺傳的功用,以及製造世界上第一道雷射光束。
1957年,美國政府在科學研究與發展的工作上編列了446200萬元的預算,70年代後期,科學研究工作每年的花費約達300萬美元。美國的工業也開始增闢研究計劃,以製造更新更好的產品。
科學活動上巨大的花費,對於培養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大學與學院而言,又是一項新的挑戰。此外,大學實驗室也從事許多由政府及工廠資助的研究。同時,這種對科學的重視也在高中與初中反映出來。這可從科學性課程在所有課程中所佔的比例與分量得知。

出國留學不只是為了學習
作者:秋雪思子 發表日期:2001-8-13 12:02:58 訪問人次:6
對方辯友一再聲稱:出國留學不好,還不如上清華北大。是的,清華北大固然好,但出國留學的本質並不只在於學習。不管每個人出國的初衷是怎樣的,到最後他肯定會發現,出國的經歷本身對個人便是一筆無形資產。除了單純的學習,留學更多的是提供了一個了解外部世界和不同文化的機會,也許在這方面的收獲還要大過求學本身所得到的。從國外回來的人水平不一定就比沒有出國的人高,但他看問題的視角肯定會更豐富。

出國……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5 23:53:23 訪問人次:16
請問對方辯友,3位科學家簡介
楊振寧:生於1922年。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
丁肇中:生於1936年。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 。
李政道:生於1926年。1957年與楊振寧一起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這三位諾貝爾大獎得主的中國人,那位不是出國今後吸取了外國的科學精華後豐富了自己,並且成為了外國著名大學教授。難道這樣的人沒有能力建設祖國,使我們主國更強大嗎? 且不說他們,說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
曾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錢學森是中國傑出的科學家、航天科學的奠基人之一,幾十年來,他為新中國的科技事業、航天事業和國防建設嘔心瀝血,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和"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近年來,他雖年事已高,仍壯心不已,指導多位學者從事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的研究與發展工作,始終關注著科學前沿領域。 不錯,就是錢學森爺爺,當年他去美國留學,豐富自己的知識以後想要回來建設祖國,可是美國方面卻不允許,為什麼?就是因為美國都他豐富的知識。 在國外,我們可以吸取到很多知識,很多中國沒有的優良傳統,很多有利於我們自身發展的東西,不就只有我們自身發展了以後才有能力建設祖國嗎?難道對方辯友還要說我們出國留學弊大於利嗎?

TO妮妮 高中畢業就出國早了點…… ??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6 22:05:11 訪問人次:9
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難道我們就不許要鍛煉意志力嗎?難道我們就不能訓練獨立生存能力與獨立思維嗎?這顯然不符合事實,我們必須鍛煉,在以後的歲月里才能經受得起考驗,不是嗎?我們現在的學習不也是一種提前訓練嗎?你不會告訴我,要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才來學習克服困難的方法吧?所以高中出國為什麼不好呢?

TO數學007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6 22:10:38 訪問人次:9
"有些人為了能安度晚年,到國外留學,去找好工作。這完全是一些人的行為。個人的不代表大家的。既然中國有這么多好大學,上中國大學又不會流失人才,此樂何及!" 這是你的原話,有些人並不代表所有人,所以你沒有說明出國不好!上中國大學僅僅為了不流失人才,難道這不是閉關鎖國嗎?正是因為有人才的流失才能刺激社會改革社會制度沒,這樣才有利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你敢否定嗎?所以,留學,好!因為它不但能使大多數留學歸國的人有了知識豐富的餘地,而且間接的刺激了國家的體制改革發展!

致妮妮……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12 0:40:54 訪問人次:5
我想我方已經列舉了一些國家的留學制度和大學的環境等資料,這難道正是被對方所稱為失敗的論據嗎?恐怕是對方辯友看見了而不敢說的緣故吧!
對,我承認那些話是哈佛大學校長和毛博士所說的。「中國的基礎教育和本科教育實際是世界一流的」,但是我就不明白了,一流的教育怎麼就沒有出很多的諾貝爾獎呢?這是我多次強調的問題了,請問對方的回答在那裡?最多不過是沒有回答卻反問我方罷了,既然反問我就證明回答你。諾貝爾獎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衡量人才的能力以及一個國家人才的整體水平,既然一個國家有很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難道不能間接說明這個國家的教育水平以及學者們運用知識的能力嗎?在這里讀書難道沒有一個更加有益於於個人施展才能和盡情發展的空間嗎?請妮妮證明回答我!
至於吳楊的故事,我確實說了很多次,這因為什麼?因為你方辯友的先前忽視,和後來的殘忍分割(你方辯友已經承認),所以我提供了吳楊的事情,那是一個權威站點的新聞,這就足夠證明了對方辯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一些片面的觀點,不能總領全篇而後會意,而是片面的、個人的理解,你們承認嗎?
我想對方辯友應該更改一下你們的留學數據,請問你知道加拿大的留學情況嗎?「盡管加拿大大使館嚴格把關,中國申請自費留學的獲准人數還是大幅度上升,到1999年11月底,已簽發了3624個,與199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3%。進入2000年,申請自費赴加拿大留學的人數還會大量增加。申請赴加拿大移民的中國公民目前在加拿大占第一位,1998年獲簽人數為19736人,1999年超過2萬人。」
再來看看美國的「中國改革開放後,出國留學者中2/3的人選擇了美國,1999年美國國務院簽發的留學簽證有60%名額給了中國學生。」
難道這些就是對方所說的5%嗎?
其次,我國的教學模式單一是不容置疑的,素質教育完全普及了嗎?恐怕未必,我早已說過,中國的教育體制正在逐漸的完善和發展,但對於我們來說是不太和實際的,因為我們馬上或已經畢業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找一個教育體制改革已經很發達的國家學習不是一件益事嗎?還有的是,對方辯友竟然對我方以前陳述的觀點全盤忘記,我就提醒你一下,為什麼尖子生都樂於在國外學習而不留在國內呢?請正面回答我!
還有,中美學生的8點差別不是正是你所說的素質教育的正民對比嗎?你所說取得的成績呢?你不能否認中國的素質教育短期內趕不上美國的!不是嗎?
妮妮,至於你的廣州老闆論據我想問你幾個問題,一件事物是會有好的一面也會有壞的一面的我,我們所辯論的就是利大還是弊大,總不能因為有一點曲折就放棄了大好的光明前途吧?要是諾基亞在1990年因為困難而賣掉了它的手機業務,那它現在還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的公司呢!
而且,我們辯論的是高中生畢業出國,14歲是高中生嗎?我想個別天才是吧!所以你的論據……失敗! 而且你的經濟日報資料根本無法證明你的論點,因為那些論據有關高中畢業的嗎?你在《請……》中漏洞百出並且語言偏激,國家不鼓勵留學嗎?我想你得先去了解一下中國的最新留學動態,以及留學貸款的事項……要是因為中國的教育體制不好就把學校關閉?你未免太誇張了吧?那你何不出生就去美國呢?所以對不起,你的論據再次失敗,為你惋惜!!!
面對漏洞百出的論據,面對蒼白無力的論證,我真不知道對方辯友到底是怎麼了……
總結陳詞
作者:海風XLJ 發表日期:2001-8-13 19:40:35 訪問人次:10
我簡單的總結了一下對方所有發言人的發言,歸結出了對方辯友在論證當中的幾點內容:
一、心理問題,對方辯友牢牢的抓住了心理不成熟這一點,說我們現在的高中生在心理上正是解決自我熟悉時期的鍾擺時期。絕大多數年輕人要到20歲以後才能克服自我成熟的危機,而且你們提供了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大多數青年人要克服自我的成熟危機,需要一個相對聯系和穩定的環境。」但是請您注意,你知道2000年大專辯論賽上武漢大學的這席話研究時間是什麼時候嗎?或許你的答案是「不知道,那又有什麼關系呢?」那我就要告訴你了,不僅有關系,而且有很大的關系。因為時移則事異,高中畢業生已經接受了12年中國的世界一流基礎教育,你就對這代高中生一點信心都沒有嗎?12年的學習就僅僅是學習到了一些知識嗎?難道你就這樣全盤否定了我們卓越的9年義務制教育和你們口口聲聲的說的世界一流基礎教育嗎?不是的,請問您聽過「這代孩子早熟」之類的話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們不能拿昨天的眼光來衡量今天的高中生,12年的基礎教育已經讓我們慢慢的成熟了起來,對方辯友不能否認這一點吧?而且,對方辯友還強調了「相對聯系和穩定的環境」,還拿出美國的治安不穩定等論據來證明自己論點,可是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麼會只看局部而不顧及整體呢?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它的治安缺陷,中國也有。對方辯友竟然拿別人的短來比自己的長,那當然是自己有優勢啊,這樣片面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未免有些過分了吧?美國有校園槍殺案,中國不是也發生過校園爆炸案件嗎?而且,我方從未說過留學一定去美國,不知道對方辯友覺得加拿大的治安情況怎麼樣呢?
二、花費問題,對方辯友一遍一遍的告訴我們「出國留學費用太高了,會導致國內教育資本外流」,我不知道為什麼對方辯友能想到的只有輸出,怎麼就沒想到輸入呢?你們可知道有「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句古訓,要想得到完善和豐富的先進教育,能不付出一定的代價嗎?花錢買教育你就閑貴了?那買什麼才是根本的、長遠的、全局的利益呢?現在中國百萬富翁也不少啊,難道對於他們的兒女沒有經濟支持嗎?就算的我們沒有百萬家產的家庭,你們可曾想過我們還可以勤工儉學,我們可以自己賺點錢來緩解自我的經濟危機,外國的許多小孩,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金錢的觀念,十來歲就可以用自己的腦子為自己賺點零用錢,難道我們高中畢業生還比不上那些十四五歲甚至更小的外國孩子嗎?我想我們應該在這方面鍛煉鍛煉,我們也可以吸取一些經驗。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也在向國際化靠近。要是在一些發達的國家盡早的積累一些全球一體化方面的簡單經驗,會對我們的發展有害嗎?你們所說的花費太貴可以用這樣的一個例子來反駁,「學習的時候閑太多了,用的時候閑太少了」而你們就是「金錢輸出的時候閑多了,豐富知識輸入的時候又閑少了」,並且國家已經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勵出國措施以及一些回國待遇措施,其中就有留學貸款銀行等幫助一些人解決經濟問題的金融企業,難道你方還要認為用於出國留學的錢會難死許許多多的父母嗎?
三、逃避壓力問題,你方多位同學認為高中生畢業出國留學就是為了逃避國內的高考競爭壓力,這或許適用於一部分高中畢業生,但是卻不能代表全體的高中生。有很多品學兼優的高中生畢業或未畢業就出國留學,這全是為了逃避國內的競爭壓力嗎?不是,因為他們有權利選擇自己能更好發展的方向和發展空間,為了更好的發展自己,他們遠離家鄉,獨自在異鄉為自己的明天,為了國家的建設而努力著、奮斗著、拼搏著,最後卻還要落得個逃避壓力的不好名聲,你們余心何忍啊?而對方同時有提出「1979年國家公派高中生留學而沒有回國」的論據,我就不能理解,你們為什麼會拿著20多年前的事情不放呢?是否是為了呼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句古訓呢?那我要問你了,20年前的生活水平和今天的生活水平有什麼差別嗎?我想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回答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既然這樣,對方辯友為什麼就不能用一點發展的眼光來看點當代的高中生呢?為何要用「逃避壓力」這個詞語來修飾高中畢業留學的莘莘學子們呢?這是否太不公平了。
以下我總結以下我方的辯論內容
我方辯論開始的時候論證了出國留學是有益的,而對方卻認為是偏離了論題還說辯的是高中生畢業留學,而不是留學。我就不明白了,就反問對方辯友「要是出國留學都不好,那高中生出國不就更不好了嗎?那我們還在這里辯論還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們先辯論出國留學何錯之有?」對方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但是承認了出國留學是好的。在得到對方的親口答案以後,我方就開始辯論高中生出國利大於弊了。
首先,我方提出了出國留學的目的,我們不是去遊玩,是去學習別人完善的先進教育,在那樣的環境裡面更有益於學習二十一世紀的敲門磚之一 ——英語。在那樣的環境裡面,學習英語的速度和質量絕對是沒話說的,不然對方辯友的漢語為什麼會比英語學習的要好呢?而且對方辯友也承認了國外高等教育有以下顯著特點:水平高,實用性強,學制合理。「國外的學校把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和工作的能力視為首要任務」這是對方辯友的原話,國內能學不會用的人不在少數,而國外把提高獨立個人能力和工作能力放在首位就讓留學的同學盡早的接觸社會、認識社會、了解社會,這對他們以後的發展是很有用處的,在學成之後豐富了自己的頭腦,回來武裝自己的祖國。由於他們獨立能力強於同齡人,很早就接觸到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的緊張氣息,在工作的時候,他們的優勢就會明顯的展示在我們面前。
在明確了留學目的之後我方隨即舉出改寫牛津大學800年建校史的傳奇女孩吳楊的故事,來證明高中生出國留學利大於弊,來證明我們當代高中生的能力並不像對方想像中的那樣差勁,我們當代高中生不是弱不禁風的一代!對方卻只看見了吳楊退學出國,尋找到出國留學的道路,隨後便殘忍的分割了她的故事,就說她是逃避高考壓力。與此同時,對方否認了她改變牛津大學800年建校史的能力(吳楊獲得了牛津大學最高的獎學金6萬英鎊)。我想請問對方辯友「她通過了另外一種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難道這樣有錯嗎?難道這樣就是逃避國內高考壓力的表現嗎?未必會是這樣的吧?而且,出國留學同樣是在鍛煉我們的意志力,生存能力、自我獨立能力以及很強的適應能力,就像秋雪思子所說的那樣「出國的經歷本身對於個人就是一筆無形資產」,知識的豐富加上這筆無形的資產,難道會是弊大於利嗎?
其次,我方列舉了國外的一些社會環境情況以及學校的學習環境情況,而對方辯友對這點卻視而不見,反而大談特談留學經費問題以及環境問題,由於我在上面的陳述已經提及這方面的內容,所以在這里我就不多加闡述了。
第三,我方列舉出了中國現在國內教育體制的三點不足之處:1、招生能力有限2、競爭機制缺乏3、培養模式單一,並舉例說明了出國留學比等待素質教育的普及和完善更為實在。同時,我們比較了中國和一些外國之間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的獎牌數目和諾貝爾獎的數目後得出,中國的基礎教育好而國外的高等教育好的結論,並

㈧ 美國哈瑞斯曼高中學校

美國哈瑞斯曼高中學校也被譯為霍瑞斯曼高中。霍瑞斯曼高中(Horace Mann School)是一所紐約的私立預備學校,建於1887年。學生全部來自紐約三角地區,教育范圍是從幼兒園到12年級。高年級、中年級和低年級的校區位於布朗克斯附近的里弗代爾,幼兒園位於曼哈頓。該學校在康乃狄格州的華盛頓有245英畝的約翰 多爾自然實驗室( John Dorr Nature Laboratory),作為學校的戶外和生態教育中心。2012-2013年的學費為$39,100.《福布斯》在2010年給霍瑞斯曼高中(Horace Mann School)的排名為全美第二。是一所非常不錯的學校。

㈨ 美國最好的高中是什麼

  1. Trinity School:位於紐約州的紐約市,建於1709年,為美國的第五所最老的學校。Trinity School包含從幼兒園到高中十二年級。Trinity School曾多次被《華爾街日報》評價為美國最好的三所學校之一。

  2. Horace Mann School霍瑞斯曼學校:是一所紐約的私立預備學校,建於1887年,是常春藤高中盟校的成員之一。學生全部來自紐約三角地區,教育范圍是從幼兒園到12年級。高年級、中年級和低年級的校區位於布朗克斯附近的里弗代爾,幼兒園位於曼哈頓。《福布斯》在2010年給霍瑞斯曼高中(Horace Mann School)的排名為全美第二。

  3. 普斯學院Phillips Academy Andover:既可以列入美國最古老的中學,也稱得上是美國最優秀的中學之一。美國《教育周刊》稱其為「寄宿中學之中最精華的典範」,認為它「真正左道了在幫助學生預備大學生活的同時全麵塑造了學生的人格,美國總統老布希和小布希都是這所學校的校友。


美國的高中是通過兩種途徑建立的——公立高中通常由政府建立,私立高中通常是由學生家長支付的學費建立。私立高中通常較小,但擁有更好的學術教育和更多的課外活動。特別的是,在美國,非美國公民學生允許就讀公立高中的時間只有一年,但可以長時間就讀私立高中,直至畢業。

㈩ 美國紐約哈瑞斯曼高中

你說的這個沒聽過,估計也不會太好,紐約的好高中多的是呀,可以選擇其他的,比如
Stuyvesant High School要進這家有點難度
Fiorello H. LaGuardia High School
High School of Fashion Instries
Murry Bergtraum High School
Manhattan Center fo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Hunter College High School 等
想去美國讀高中就來京翰美國高中精英計劃。

閱讀全文

與霍瑞斯曼發明暑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