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鑿是誰發明的

鑿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6-22 01:06:52

㈠ 錛鑿斧鋸是誰發明

魯班又名公輸班

㈡ 鋸子是誰發明的

鋸子是夏朝的抄人發明的襲。

考古發現,早在夏朝(公元前2205—前1766,據柏楊說斷代)聰明的中國人就已經發明了鋸子,和古埃及人同時。

鋸子有多種,按其主要用途可分為橫鋸(用於鋸斷木料)、豎鋸(主要用於順著木紋鋸開木料)和挖鋸(又叫線鋸,主要用於鋸割曲線形狀);

按鋸齒的大小可分為粗鋸齒(適於鋸割較大較厚的木料)、中鋸齒(適於鋸割一般大小及厚度的木料)和細鋸齒(適於比較細致的鋸割);

按其形狀分則有框鋸和板鋸。鋸子分大鋸、二鏈鋸、小鋸、魚肚鋸、圓盤鋸、手鋸、鋼鋸、刀鋸,最大的3--4米長。


(2)鑿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鋼鋸由架弓和鋸片組成,使用起來方便簡單,可以進行多次更換鋸片使用,園林園藝方面:花卉、苗木、果樹、園林樹木等綠色植物修剪用工具,一般鋸刃長度:180-350毫米。

手鋸按外形分:直鋸、彎鋸、折鋸,使用起來彎鋸較省力。

按適用范圍分:木工鋸、園林鋸、雕刻鋸等等

按生產工藝分:研磨手鋸、非研磨手鋸

按質量價格模糊區分:高檔、低檔、中檔之分

高檔鋸的鋸刃硬度高,但容易折斷;低檔鋸容易鈍

㈢ 電錘是誰發明的

【電錘是博世工程師們發明的】

1932年,博世推出第一台帶旋動沖擊機制的電回錘,名為專業級答 EH 600。
經過博世工程師們的反復研發及試驗,專世終於推出了首款沖擊鑽。這個小型電動「手持」發動機,代表了的電動工具誕生,它為博世開拓了全新的技術領域,簡化了工業程序,大大提高製造業的效率,革命性地取代人工鑿鑽的傳統建築工具,成為人類工具史上一個重要標記。
1952年,針對車間使用而設計的400W電鑽,由全金屬製成卻配備雙絕緣馬達,安全可靠。1981年,博世推出了首款兩公斤電錘,這是當時世界上最輕的電錘,實現了「輕裝備、強動力」的目標。

㈣ 是誰發明的鑿井技術

伯益鑿井

伯益,也被寫作伯翳、伯繁、柏翳、化益,或只稱益,這是因為伯本來就有老大的意思。因佐舜有功,被封於費。因此又叫大費、貫侯:由於原來少昊的贏姓氏族是以鳳鳥為圖騰,伯益被賜姓贏後,自然也就以鳳鳥為圖騰,成為贏姓正統:對於這一點,我們還可以從他的名字看出,益也寫作繁,而繁據《離騷注》解釋,為「鳳皇別名也」。伯益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具有傳奇色彩和作出過卓越貢獻的英雄人物。傳說伯益通鳥語,能夠調馴鳥獸,「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這在當時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時期,是非常令人驚訝和信服的。伯益還發明了以卦占卜歲時吉凶的辦法。很年輕時,就隨父親皋陶輔佐舜,「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火燒林木,驅趕禽獸,這就能很快地開辟出大片平地,同時,草木焚燒後的灰燼又是肥料,這樣,極大地便利了氏族部落的發展和農田的開墾,大大加快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呂氏春秋》等書中,還提到諸如「伯益作井」、「化益作井」等故事。這說明,中國古代的鑿井技術是伯益發明的。鑿井技術的發明,大大擴展了古代先民們的生存空間。在鑿井技術未發明之前,先民們只有近河、湖而居,年年雨季還要受其威脅。鑿井技術發明後,先民們可以進入相對遠離河湖的廣大平原地區生存、發展。所以說,對於鑿井技術的發明,無論今天我們用什麼樣的詞彙去贊美都不為過。

㈤ 鑿壁借光的發明者是誰

鑿壁偷光(鑿壁借光),漢語成語、典故。描寫的是西漢匡衡勤學苦讀,最終成為大學問家的故事。現在人們一般用此成語來形容勤學苦讀。只有勤學苦練,才能有所作為。
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以書映③光而讀之。邑人大姓④文不識⑤,家富多書,衡乃與其佣⑥作而不求償。主人怪⑦問衡,衡曰:「 願⑧得⑨主人書遍讀之。 」 主人感嘆,資給⑩以書,遂⑪成大學⑿。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反。

㈥ 鋸是誰發明的。

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都城山回東曲阜,故里山東滕州),「般答」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魯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 魯班的發明創造很多。《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鑽子,以及鑿子、鏟子,鋸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把他尊為我國土木工匠的始祖。

㈦ 印刷術是誰發明的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 宋仁宗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宋朝雖然出現活字印刷術,但並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

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

(7)鑿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印刷術發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手抄費時、費事,又容易抄錯、抄漏,既阻礙了文化的發展,又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印章和石刻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性的啟示,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

中國的印刷術經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的發展,給人類的發展獻上了一份厚禮。印刷術的特點是方便靈活、省時、省力,是古代印刷術的重大突破 。

中國的印刷術,源遠流長,傳播廣遠。它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它隨中華文化的誕生萌芽,隨中華文化的發展演進。如果從其源頭算起,迄今已經歷了源頭、古代、近代、當代四個歷史時期,長達五千餘年的發展歷程。

早期,中國人民為了記載事件、傳播經驗和知識,創造了早期的文字元號,並尋求記載這些字元的媒介。

由於受當時生產手段的限制,人們只能用自然物體來記載文字元號。例如,把文字刻、寫在岩壁、樹葉、獸骨、石塊、樹皮等自然材料上。由於記載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貴,因此,只能將重要事件做簡要記載。大多數人的經驗,只能靠口頭進行傳播,這嚴重影響著社會文化的發展。

㈧ 人字形線路和中部開鑿法是誰發明的

人字形線路和中部開鑿法是誰發明的

㈨ 鋸子的發明人是誰

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因是魯國人(今山東曲阜,另說山東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後,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春秋和戰國之交,社會變動使工匠獲得某些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機會。在此情況下,魯班在機械、土木、手工工藝等方面有所發明。大約在公元前450年以後,他從魯國來到楚國,幫助楚國製造兵器。他曾創制雲梯,准備攻宋國,但被墨子制止。墨子主張製造實用的生產工具,反對為戰爭製造武器。魯班接受了這種思想。
公輸般很注意對客觀事物的觀察、研究,他受自然現象的啟發,致力於創造發明。一次攀山時,手指被一棵小草劃破,他摘下小草仔細察看,發現草葉兩邊全是排列均勻的小齒,於是就模仿草葉製成伐木的鋸,他看到各種小鳥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就用竹木削成飛鷂,藉助風力在空中試飛。開始飛的時間較短,經過反復研究,不斷改進,竟能在空中飛行很長時間,公輸般一生注重實踐,善於動腦,在建築、機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他能建造「宮室台榭」;曾製作出攻城用的「雲梯」,舟戰用的「勾強」;創制了「機關備制」的木馬車;發明了曲尺、墨斗、刨子、鑿子等各種木作工具,還發明了磨、碾、鎖等。由於成就突出,建築工匠一直把他尊為「祖師」。

由於父兄們耐心地傳授,加上他勤奮地學習,長大後成了一名優秀的工匠,並有過許多的創造發明。
由於他的創造發明,都是些手工機械,並且這些機械都是根據物理的最基本原理發明出來的,所以,我們把它歸於物理學科。當然,這是有些牽強附會。
且說有一年夏天,魯班家鄉魯國國王要魯班監工營造一座宮殿,期限為3年。但是這座宮殿所需的木料,魯班等工匠們到山上砍上3年也完不成任務。
這可急壞了魯班,因為國王的話就是聖旨,是不允許隨便更改的,如果真的是耽誤了工程進度,殺頭是不可避免的。魯班愁得連覺也睡不踏實。
為了加快砍伐木料的進度,魯班每天都要提前上山選擇好要砍的樹木。這天,天色剛蒙蒙亮,魯班便迎著晨曦,踏著夜露,提前出發了。
為了節省時間,魯班便抄小路走,小路上山近,可是坡陡路滑,而且橫七豎八地長滿了小樹、雜草,行走非常不便。
魯班只好攙著樹木、拽著茅草往上爬。忽然,腳底一滑,身體便順著山坡往下滾去,魯班急中生智,急忙抓住一把茅草,由於沒有抓牢,反而感到手掌心疼痛無比。
滑到山腳,魯班狼狽地爬了起來,伸開手掌一看,掌心已是鮮血淋漓。魯班非常驚奇,為何一把茅草能夠劃破人的手掌。
魯班顧不得疼痛,沿著滑下來的山坡,爬上去一看,這叢茅草與別的草沒有兩樣。魯班不甘心,便揪下一根茅草仔細地觀察起來。
這茅草的葉子很怪,葉子兩邊都長著鋒利的小細齒,人手握緊它一拽,手掌就會被劃破。魯班又試著用茅草在他的手指上拉了一下,果然又劃開一道血口。
魯班正想俯身探究其中的道理,忽然看到近處有一隻大蝗蟲,兩枚大板牙一開一合,很快吃著草葉。魯班把蝗蟲捉住細看,發現蝗蟲的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細齒。
魯班從這兩件事中得到啟發,心想:如果仿照茅草和蝗蟲的細齒,來做一件邊緣帶有細齒的工具,用它來鋸樹,豈不比斧砍更快、更好嗎?
魯班忘記疼痛,轉身下山,做起試驗來。在金屬工匠的幫助下,魯班做了一把帶有許多細齒的鐵條。
魯班將這件工具拿去鋸樹,果然又快又省力。鋸子就這樣發明了。這個故事雖說是傳說,但是,我們從中卻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實踐出真知,鑽研出智慧。

㈩ 風動鑿岩機 發明者是誰

你想知道風動鑿岩機發明者是誰呀?王小二啊!他很有名氣的一個民間發明家。

閱讀全文

與鑿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