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會計說發明的

會計說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6-22 01:02:06

A. 會計的發明著是誰

會計起源於人類的生產性活動,分古代會計,近代會計,和現代會計.古代會計是在(中國,希臘,印度,古巴比倫).近代會計是1494年義大利人盧卡*巴其阿勒出書<<算術幾何與比例概要>>
現代會計時期是美國1934年提出的"公認會計准則"
美式資產負債表 管理會計

B. 會計一詞的由來

會計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籍記載,早在西周時代就設有專門核算官方財賦收支的官職——司會,並對財物收支採取了「月計歲會」(零星算之為計,總合算之為會)的方法。在西漢還出現了名為「計簿」或「簿書」的賬冊,用以登記會計事項。以後各朝代都設有官吏管理錢糧、賦稅和財物的收支。宋代官廳中,辦理錢糧報銷或移交,要編造「四柱清冊」,通過「舊管(期初結存)+新收(本期收入)=開除(本期支出)+實在(期末結存)」的平衡公式進行結賬,結算本期財產物資增減變化及其結果。這是中國會計學科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大成就。明末清初,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出現了以四柱為基礎的「龍門脈」,它把全部賬目劃分為「進」(各項收入)、「繳」(各項支出)、「存」(各項資產)、「該」(各項負債)中大類,運用「進-繳=存-該」的平衡公式進行核算,設總賬進行「分類記錄」,並編制「進繳表」(即利潤表)和「存該表」(即資產負債表),實行雙軌計算盈虧,在兩表上計算得出的盈虧數應當相等,稱為「合龍門」,以此核對全部賬目的正誤。之後,又產生了「四腳賬」(也稱「天地合賬」),這種方法是:對每一筆賬項既登記「來賬」,又登記「去賬」,以反映同一賬項的來龍去脈。「四柱清冊」、「龍門賬」和「四腳賬」顯示了中國不同歷史時期傳統中式簿民的特色.

C. 是誰發明的會計

1994年全世界會計人來到了一處義大利村莊San Sepulcro,此舉系為了紀念全世界第一本復式簿記的書「Summa」發行五百周年,Summa的作者是一名義大利雲游僧人兼數學家,名叫路卡

D. 會計發展史

會計的發展:

1 古代會計發展階段:

文明古國,如中國、巴比倫、埃及、印度與希臘都曾留下了對會計活動的記載。當時的會計基本上只是些簡單的記錄,復式記賬也還未出現,是會計的雛形。

2 近代會計發展階段:

一般認為近代會計始於復式薄記形成前後。1494年,數學家盧卡-帕喬利在《算術、幾何、比及比例概要》中專門闡述了復式計帳的基本原理。——這是會計發展史上第一個里程碑。

工業化革命後,會計理論和方法出現了明顯的發展,從而完成了由簿記到會計的轉化。

1854年,蘇格蘭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特許會計師協會,這被譽為是繼復式簿記後會計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3 現代會計發展階段:

「公認會計准則」的「會計研究公報」(ARB)的出現為起點。這一會計發展階段,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都取得驚人的發展,標志著會計的發展進入成熟時期。

此外,管理會計也從傳統、單一的會計系統中分離出來,是會計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4)會計說發明的擴展閱讀:

現代會計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其主要標志:一是利用貨幣計量進行價值核算;二是廣泛採用復式記賬法,從而形成現代會計的基本特徵和發展基石。

20世紀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資本主義的生產社會化程度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現代科學技術與經濟管理科學的發展突飛猛進,受社會政治、經濟和技術環境的影響,傳統的財務會計不斷充實和完善,財務會計核算工作更加標准化、通用化和規范化。

與此同時,會計學科在20世紀30年代成本會計的基礎上,緊密配合現代管理理論和實踐的需要,逐步形成了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會計體系,從而使會計工作從傳統的事後記賬、算賬、報賬,轉為事前的預測與決策、事中的監督與控制、事後的核算與分析。

管理會計的產生與發展,是會計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變革,從此,現代會計形成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隨著現代化生產的迅速發展,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電子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於會計核算,使會計信息的搜集、分類、處理、反饋等操作程序擺脫了傳統的手工操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會計科學的根本變革.

現代會計的時間跨度是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此間會計方法技術和內容的發展有兩個重要標志,一是會計核算手段方面質的飛躍,即現代電子技術與會計融合導致的「會計電算化」,二是會計伴隨著生產和管理科學的發展而分化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個分支。

E. 會計的發展歷史

會計是隨著人類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經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發展並不斷得到完善。其中,會計的發展可劃分為古代會計、近代會計和現代會計三個階段。
會計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文字出現之前,我們就用符號、圖畫記錄狩獵的收獲。在我國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會計主要用來管理國家層次上的財政收入與支出,而民間所用的會計一直是比較簡單的,直到元朝時,會計在民間的應用才達到可觀的程度。
古代會計階段
古代會計,從時間上說,就是從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會末期的這段漫長的時期。從會計所運用的主要技術方法方面看,主要涉及原始計量記錄法,單式賬簿法和初創時期的復式記賬法等。這個期間的會計所進行的計量,記錄,分析等工作一開始是同其他計算工作混合在一起,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後,才逐步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徵的方法體系,成為一種獨立的管理工作。

近代會計階段
近代會計的時間跨度標志一般認為應從1494年義大利數學家,會計學家盧卡*帕喬利所著《算術,幾何,比及比例概要》一書公開出版開始,直至20世紀40年代末。此間在會計的方法技術與內容上有兩點重大發展,其一是復式記賬法的不斷完善和推廣,其二是成本會計的產生和迅速發展,繼而成為會計學中管理會計分支的重要基礎。

現代會計階段
現代會計的時間跨度是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到目前。此間會計方法技術和內容的發展有兩個重要標志, 一是會計核算手段方面質的飛躍,即現代電子技術與會計融合導致的「會計電算化」,二是會計伴隨著生產和管理科學的發展而分化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個分支。1946年在美國誕生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1953年便在會計中得到初步應用,其後迅速發展,至20世紀70年代,發達國家就已經出現了電子計算機軟體方面資料庫的應用,並建立了電子計算機的全面管理系統。從系統的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的「管理會計」這一術語在1952年的世界會計學會上獲得正式通過。

F. 會計一詞最早出現在哪個國家

會計」業務最早出現於哪裡:中國。 「會計」的歷史頗久,我國從周代就有了專設的會計官職,掌管賦稅

G. 會計誕生的背景

古代會計

人類原始計量記錄行為的發生是以人類生產行為的發生,發展作為根本前提的,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古代會計,從時間上說,就是從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會末期的這段漫長的時期。

從會計所運用的主要技術方法方面看,主要涉及原始計量記錄法,單式賬簿法和初創時期的復式記賬法等。這個期間的會計所進行的計量,記錄,分析等工作一開始是同其他計算工作混合在一起,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後,才逐步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徵的方法體系,成為一種獨立的管理工作。

近代會計

一般認為,從單式記賬法過渡到復式記賬法,是近代會計形成的標志。

近代會計的時間跨度標志一般認為應從1494年義大利數學家,會計學家盧卡·帕喬利所著《算術,幾何,比及比例概要》一書公開出版開始,直至20世紀40年代末。此間在會計的方法技術與內容上有兩點重大發展,其一是復式記賬法的不斷完善和推廣,其二是成本會計的產生和迅速發展,繼而成為會計學中管理會計分支的重要基礎。

在近代會計階段,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稱為近代會計發展史上的兩個里程碑:一是復式賬簿的產生,二是世界上成立第一個會計師協會--愛丁堡會計師公會。

近代會計的核心理論貢獻主要有:

(1)折舊的思想。

(2)劃分資本與收益。

(3)重視成本會計。

(4)財務報表審計制度。

(7)會計說發明的擴展閱讀

現代會計是商品經濟的產物。14、15世紀,由於歐洲資本主義商品貨幣經濟的迅速發展,促進了會計的發展。其主要標志:一是利用貨幣計量進行價值核算;二是廣泛採用復式記賬法,從而形成現代會計的基本特徵和發展基石。20世紀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資本主義的生產社會化程度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現代科學技術與經濟管理科學的發展突飛猛進,受社會政治、經濟和技術環境的影響,傳統的財務會計不斷充實和完善,財務會計核算工作更加標准化、通用化和規化。

與此同時,會計學科在20世紀30年代成本會計的基礎上,緊密配合現代管理理論和實踐的需要,逐步形成了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會計體系,從而使會計工作從傳統的事後記賬、算賬、報賬,轉為事前的預測與決策、事中的監督與控制、事後的核算與分析。

管理會計的產生與發展,是會計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變革,從此,現代會計形成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隨著現代化生產的迅速發展,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電子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於會計核算,使會計信息的搜集、分類、處理、反饋等操作程序擺脫了傳統的手工操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會計科學的根本變革。

現代會計的時間跨度是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此間會計方法技術和內容的發展有兩個重要標志,一是會計核算手段方面質的飛躍,即現代電子技術與會計融合導致的「會計電算化」,二是會計伴隨著生產和管理科學的發展而分化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個分支。

1946年在美國誕生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1953年便在會計中得到初步應用,其後迅速發展,至20世紀70年代,發達國家就已經出現了電子計算機軟體方面資料庫的應用,並建立了電子計算機的全面管理系統。從系統的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的「管理會計」這一術語在1952年的世界會計學會上獲得正式通過。

H. 現代會計是誰發明的

這種東西的產生應該不是像燈泡一樣突現的呀.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呀.最後就形成了體系.

I. 會計的起源的幾種說法

本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對於我國會計的成因、起源有過各種不同的說法,有人講在禹夏時代,大禹王曾在江南茅山召開過一次諸侯會議,考評諸侯的功績。這次計功大會剛剛結束,大禹王便死了。當時,諸侯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把他的遺體安葬在茅山上。為了紀念大禹和他主持召開的這次會議,經諸侯商定,把茅山更名為「會稽山」。而這個「會稽」便是今天 「會計」的起源。接下來又有人發展了這一傳說,他們把大禹王召開的這次會議,說成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會計會議」。

有人不同意這種說法,他們是用兩本最早記載有「會計」二字的古書來否定以上傳說的。這兩本書一本叫作《周禮》,一本叫作《孟子》。他們認為由於《周禮》和《孟子》都是戰國時代的作品,故「會計」二字的起源當在戰國時代。

其實,第一種說法證據不足,其結論未免過於輕率;而第二種說法又過於拘謹,以至忽視了一個的事實,從而使自己的論據處在自相矛盾的狀況之中。因為他們在確認《孟子》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同時,也確認《孟子》中所記載的孔子關於:「會計,當而已矣」的言論。然而孔夫子出生在春秋,而不是在戰國,既然承認孔子的一句名言,那麼按道理講,「會計」命名的起源當在春秋,而不在戰國。

事實上「會計」二字的成因及命名的起源發生於西周時代,它的產生經歷著一個漫長而又十分有趣的過程。

在西周以前所應用的文字中,尚未發現開會的「會」字,也無「會計」二字。當時人們表達「開會」、「集會」、「相會」之類的意思用的是「合」字;反映事物數量的增加或數目字相加也用的是「合」字。由於「合」字的用處較多,在使用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感到不方便,而且也越來越感到用「合」字來表達「會計」方面的意思很不確切、妥當。這樣,大約到西周中後期,人們便根據「開會」及「會計」這兩個方面的涵義逐步在摸索創造新的字形,最後終於使這二方面的涵義從「合」字中分離出來。這個被創造出來的新字形便是金文中的「 」。

會計中的「計」字是由「十」和「言」這兩個母體字組合而成的,「計」字的意義包含於「言」和「十」之中。相傳在遠古時代,人們通常把部落所在地稱為中央,把部落的周圍區別為四方,即現在所講的東西南北四方,而中央與四方組合在一起,便構成了「十」字的形體。那時候,每逢出獵,部落里的首領便按照四方分派獵手。分四路出去,而後又按這四部返回部落。按照規定,各路出獵歸來必須如實報告捕獲獵物的數目,最後由部落首領匯總計算,求得一個總數,以便考慮所獲獵物在部落范圍內的分配問題。這種零星計算四方收獲獵物的舉動,便構成了「計」字一方面的涵義。

在遠古時代,當文字和書寫工具尚未發明的時候,各路出獵者向部落首領報告獵物數目是用口頭語言加以表達的。不同種類的獵物各是多少,總共是多少,都要求正確、真實地表達出來,不容許隱瞞和虛報。這種正確而無隱徇的口頭計算與報告便又構成了「計」字的另一方面涵義。這樣,「言」與「十」合成一起便構成了「計」字的形體,而「言」與「十」這兩方面的涵義合一,便使「計」字具有正確進行計算的意思。東漢時,我國古代 著名的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這部著作中對「會計」二字又從字義上作出詳解,其中尤其強調「計」字中含有正確計算之意。清代的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也在他的《說文解字注》一書中對「會」字的構成作了詳細的說明。同時,清代數學家焦循針對西周時人們對於「會計」概念的認識指出:「零星算之為計,總合算之為會。」這是對於西周時代「會計」 概念的正確總結

J. 「會計」一詞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出現了「會計」一詞,《周禮天官》記載:「會計,以參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歲會考歲成。」參互、月要、歲會初步具備了現代會計中旬報、月報、年報等會計報表的作用。西周王朝還建立了專門的會計機構,並設有「司會」一職,專管錢糧賦稅,定期對周王朝的收支實行「月計」「歲會」,並考核王朝大小官吏管理地方的情況和他們經手的財務收支。

再追溯根源考查一下,相傳「會計」一詞是大禹留下來的。今日浙江省的紹興、嵊縣、諸暨、東陽等地之間有座山,古代曾叫做「苗山」。大禹晚年時,苗山改名「會稽山」了,至今仍沿用此名。「會稽」即「會計稽核」之意,故此詞是大禹發明,並且流傳下來的。
古書中多處使用「會計」一詞:《孟子》有「會計當而已矣」記載;《戰國策》有馮諼為「孟嘗君市議」故事,孟嘗君想派員去薛邑替他取債款,他問他的門下,「誰習計會」古代的「計會」就是如今的「會計」,馮諼立即站出來,自薦為孟嘗君做會計。漢代把周朝的會計官職又作發展,設立了管理這些會計事務的官職了,也許這就是最早的「會計師事務所」或財政司。

閱讀全文

與會計說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