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02膠水由來
1代表甲基,2代表乙基,3代表丙基,502的化學結構是乙基,所以叫502
⑵ 502膠水為什麼叫:502.有何來由
502膠是以α-氰基丙烯酸乙酯為主,加入增粘劑、穩定劑、增韌劑、阻聚劑等, 通過先進生產工藝合成的單組份瞬間固化粘合劑。能粘住很多東西。
502膠水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先清潔被粘物表面,除去表面的灰塵、油污、鐵銹等,對金屬粘接時,最好先將其磨粗,對PE、PP等塑膠粘接時,應先使其表面活化。
2、打開膠水瓶前蓋,並以手指輕扣尖端部位,使其不留有殘余液體,再用剪刀剪出孔穴。
3、在被粘物表面滴一小滴此膠水,即刻進行粘接,並保持至其硬化為止,當然粘接面積不宜太大。
4、使用後擦拭乾凈膠水瓶,並蓋嚴蓋子,存放於陰涼乾燥處或冷藏。
⑶ 502膠水為什麼叫:502.有何來由
晚上好,502膠水的命名方式和其他數字序列膠粘劑不同,主要原因是α-氰基丙烯酸乙酯的cas編號是7085-85-0,因為活性丙烯酸酯單體中很少有0結尾所以第一個製作者便以最後兩位50取數字,乙酯中的乙基是ethyl排序第二位所以是2,不過這只是一種標准命名法實際上根據對乙酯稀釋溶劑不同又有諸如401、430和四位數編號自行命名的其他方式。同樣還有建築防水工業常見的801膠水——聚乙烯醇和甲醛在稀鹽酸催化下發生縮聚反應生成了聚乙烯醇縮甲醛,因為裡面主要活性提供是甲醛,它的cas編號是8013-13-6,取前三位便叫做801。
⑷ 502是誰發明的/
中國人發明的
502膠是以α-氰基丙烯酸乙酯為主,加入增粘劑、穩定劑、增韌劑、阻聚劑等, 通過先進生產工藝合成的單組份瞬間固化粘合劑。
結構式: CH2=C(CN)-COO-C2H5
原理:在空氣中微量水催化下發生加聚反應,迅速固化而將被粘物粘牢
⑸ 502膠水是誰發明的怎樣發明的如題 謝謝了
是中國人發明的
⑹ 誰知道502膠水名稱的來源
502是膠水的型號,代表著某種成分。和93號汽油的道理差不多
502膠是以α-氰基丙烯酸乙酯為主,加入增粘劑、穩定劑、增韌劑、阻聚劑等, 通過先進生產工藝合
成的單組份瞬間固化粘合劑。
結構式: CH2=C(CN)-COO-C2H5
原理:在空氣中微量水催化下發生加聚反應,迅速固化而將被粘物粘牢。
502 據說是經過502次試驗研製出來的
⑺ 502膠水的發明時間
502膠是以α-氰基丙烯酸乙酯為主,加入增粘劑、穩定劑、增韌劑、阻聚劑等,版 通過先進生產工藝合成的單權組份瞬間固化粘合劑。
結構式: CH2=C(CN)-COO-C2H5
原理:在空氣中微量水催化下發生加聚反應,迅速固化而將被粘物粘牢
葛增蓓,今年元月四日因病在北京中關村醫院逝世,永遠地離我們而去了,享年81歲。增蓓大哥1927年11月19日出生在上海,屬兔,1951年在上海同濟大學畢業後,曾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工作,不久調入北京中國科學院化學所,歷任副教授、教授級研究員,曾多年擔任北京市專家顧問。他是502膠水的發明人。1979年至1980年,增蓓大哥在中科院化學所研製成光敏膠黏劑,具有快速固化、黏合強度高、耐高低溫、耐溶劑、無嗅、毒性低、黏度易調節、工藝性好、使用方便等特點
⑻ 502膠水的由來
502的前身是從抗美援朝的朝鮮帶回來的一盤錄像帶。錄像帶里記錄的是美軍受傷的士兵被救護的場面,醫生再用一種液體往傷口上噴灑然後止血用的。後來我國就召集一批專家起來研究這個東西。最開始的應用目的是醫用止血用的。後來研究出來以後發現是可以止血但是對傷口的癒合不利,而且刺激性很大隻能應用於應急處理。再後來發現粘合力很強適合膠水的用途呵呵就變成膠水軍轉民了。
⑼ 502膠水為什麼叫"502"
502膠是以α-氰基丙烯酸乙酯為主,加入增粘劑、穩定劑、增韌劑、阻聚劑等, 通過先進生產工藝合成的單組份瞬間固化粘合劑。
結構式: CH2=C(CN)-COO-C2H5
原理:在空氣中微量水催化下發生加聚反應,迅速固化而將被粘物粘牢。
⑽ 發明502膠水的發明家,為什麼失敗了502次還沒放棄呢
502膠是以α-氰基丙烯酸乙酯為主,加入增粘劑、穩定劑、增韌劑、阻聚劑等版, 通過先進生產工藝合成的權單組份瞬間固化粘合劑。
結 構 式: CH2=C(CN)-COO-C2H5
固化原理:在空氣中微量水催化下發生加聚反應,迅速固化而將被粘物粘牢。
產品顏色:無色透明液體。
產品類型:固化時間: 快速型<3S 標准型 10-60S 慢干型>60S
存放環境:室溫,避光,密封保存.
使用溫度: -55℃~70℃
產品粘度: 27℃左右為2-5CPS
剪切強度: 12-16Mpa
粘接間隙: 0.01-0.08mm
粘接速度: 初固3S-2min 全固24h
使用方法: 被粘接物需表面清潔,將膠均勻塗沫,相互粘接壓緊既可.特殊材料需使用處理劑.
產品用途: 用於粘接金屬,皮革,陶瓷,電子,橡膠,部分塑膠,木竹製品,紙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