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條件
據學校官網2014年10月信息顯示,學校設機電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建築與測繪工程學院、基礎教育學院、經濟管理系、文法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和一所繼續教育學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以工科專業為主,工、經、管、文、法等不同門類協調發展的專業體系。學校開設12個大類,共33個專業。
機電工程學院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數控技術(數字化設計與3D列印)
機電一體化技術
工業機器人技術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子產品設計)
電氣自動化技術(軌道交通)
通信技術
動漫設計與製作
計算機網路技術
建築與測繪工程學院
珠寶首飾工藝及鑒定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建築工程技術
工程造價
工程測量技術(監理)
文法與管理學院
旅遊管理
電子商務
工商企業管理(物流管理)
市場營銷(金融)
會計電算化
安全技術管理(建築)
安全服務與管理
法律文秘(速錄)
法律事務(法庭速錄)
法律文秘(媒體資源管理訂單班)
法律事務(司法會計)
基礎教育學院
商務英語 據學校官網2014年10月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職工488人,專任教師327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19人,博士及博士後22人、碩士205人,具有雙師素質的216人。現有創新團隊、教學團隊共12個,其中,國家級2個,北京市級10個;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9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2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幹教師49人,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專業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7人,全國和北京市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專家5人。
國家級教學團隊:自動生產線課程教學團隊(馮海明) 、通信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劉業輝) 據學校官網2014年10月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級精品專業2個,國家級示範專業5個,北京市示範專業7個。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北京市級精品課程11門,院級精品課程65門,有穩定的校外掛牌實訓基地230多個;校內實訓基地18個,其中中央財政和北京市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5個;學校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
國家示範院校重點建設專業:機電一體化、安全技術管理、工程測量技術、建築工程技術、通信技術
國家技能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建築工程技術、數控加工技術
國家級精品課程:
自動生產線安裝、調試與維修、統計學基礎 、職業基本素養 、公共體育 、法庭速錄、煤礦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與處理、建築施工技術、礦山測量、市場調查與分析、CNC雕刻加工 教學成果 教學兩條線」管理模式在2003年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被教育部專家確定為「特色項目」,並於2005年獲得了北京市教育創新優秀獎。
2003年以來,畢業生的「雙證書」平均取證率一直穩定在97%以上,製造類、建築類等主要工科專業畢業生的雙證書取證率均達到100%。 學生成績 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數控大賽、全國高職高專「發明杯」大學生創新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測繪技能大賽、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大賽、全國通信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全國速錄信息處理大賽等各類技能大賽中均取得優異的成績。 全國鄉鎮煤礦礦長培訓基地(2001)
全國高職高專校長培訓基地(2002)
北京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2、2006)
通過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立項(2007)
北京市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院校(2008)
通過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項目建設驗收(2010)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科研管理先進單位(2011)
榮獲教育部2011-2012年度全國高校就業五十強(2012)
全國速錄信息處理大賽一項冠軍、一項亞軍、兩項銀獎,一名同學入選國家隊,代表我國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48屆國際速聯大賽(2011)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北京市一等獎7項,北京市二等獎23項(2004~2011)
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12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6項(2012~2013)
國家高職高專精品專業:機電技術
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教學改革試點建設項目:機電技術
2. 急~~~~~~這幾個(專科)院校比較,哪個好!
北財不錯 會計金融這兩個專業最好 其他專業也特別好
3. 張天駒的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張天駒在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期間,齊魯晚報、生活日報、山東商報、山東廣播電視台、濟南廣播電視台、濟南教育電視台連續報道。學院秉承「尚德蘊能日精日新」的校訓,堅持「創高職名校,施優教於民」的理念,以條件建設促進質量提高,形成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優良的育人環境。在人才培養上,堅持「育人中心」、「就業導向」、「能力本位」的辦學方針,堅持為社會用人需求服務,為學生就業成才服務。構建了「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了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於一體的具有高職特色的教學與課程體系,以使學生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完善人格,發展特長,順利就業。學院依託行業和企業優勢,實行產學結合、校企聯合「2+1」「訂單式」的培養模式,突出高職教育的職業針對性和應用性,教學質量、辦學特色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肯定
當時,「畢業生就業率」高。就業工作多次受到省人事廳的表彰。畢業生就業有三大明顯特點:社會需求充分——各專業具有較深厚的社會背景和行業背景,人才需求旺盛,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領域寬廣——畢業生主要面向企事業單位、第三產業和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重點產業、新興產業等領域就業;發展後勁充足——半個多世紀的歷屆畢業生校友以扎實的專業功底、踏實的工作作風在各自崗位上建功立業,成為各行業的骨幹力量。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是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省屬高職院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36年的濟南惠魯商業學校。經過70多年的積淀,學校秉承「尚德蘊能,日精日新」的校訓,堅持「就業導向」、「育人中心」、「能力本位」的辦學方針,按照「創高職名校,施優教於民」的目標願景,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幹事創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整體辦學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02年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重點支持建設的職業技術學院」。2005年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骨幹示範高職院校。2007年入選「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建設院校行列,榮獲「全國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50強」榮譽稱號,被省人事廳、教育廳授予「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學校依託商業集團,建有全國高職院校惟一的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農產品貯運保鮮技術實驗室。2009年被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高職院校惟一的德育示範高校、全省首批大學生創業教育示範校、山東省服務外包人才實訓基地。2010年以優秀成績通過國家示範院校驗收,被評為全省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連續十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學校下設會計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信息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學院、汽車與電子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國際交流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基礎課教學部等12個二級教學院部,開設生物工程學院、消防安保學院等8個校企合作二級學院。
學校佔地達2600畝,校舍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資產總值8億多元,實驗設備總值過億元,圖書館藏書120萬冊。2011年學校面向全國26個省、市、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餘人。
學校重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專業、課程體系、教學團隊、實踐教學條件等建設,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現已建成集財經、電子信息、旅遊、生化與葯品製造、藝術設計等13大類62個專業。主持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建有國家級精品專業1個,教育部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示範建設專業9個,省級教學改革示範建設專業8個,省級品牌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建有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省級重點教育實習基地1個;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12項,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7門、省級精品課程27門,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教學名師3名。學生在高職高專「發明杯」全國大學生創新大賽、全國ITAT就業技能大賽、全國管理沙盤大賽、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全國高職學校烹飪技能大賽等賽事中屢獲大獎,成績顯著。
學校堅持校企合作辦學,實施「名校名企育優生」戰略,創新推行了「教學——經營——一體化」、「雙業融通訂單式」、「准員工式2+1」 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工學結合,不斷拓展校企合作范圍,提升校企合作層次,與上海大眾、海爾集團、聯想集團、魯能集團、銀座、美國Oracle公司、美國Cisco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協議,在教材建設、課程置換、師資培養、實習就業等領域進行廣泛而又深入的合作。畢業生質量得到社會高度認可,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5年保持96%以上,多數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
學校是中國高職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單位、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主席團成員單位、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單位、山東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委員會主任單位、山東省現代服務業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山東省高職院校學生教育與管理研究會會長單位。擁有山東省商會、山東省物流與采購協會、山東省商業經濟學會、山東省商業會計學會、山東省商業經濟研究所等多個行業協會和科研機構。學校辦有《山東商職學院報》、《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和《山東商業會計》等正式刊物。
學校注重加強對外交流,先後選派教師赴美國、德國、英國、丹麥、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考察、訪問、留學進修,外國專家、學者、知名人士不斷來校訪問和講學,雙方開展國際交流,針對不同的專業選擇不同的國家和學校進行國際對接,現已與澳大利亞霍姆斯格林學院、馬來西亞思特雅國際大學學院、英國愛丁堡史蒂文森學院、美國拉塞爾學院聯合開辦了會計、國際商務等6個專業。
目前,學校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改革創新作為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全面加強內涵建設,積極推進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和諧商院建設,努力創建商科特色、國內一流、世界高水平高職院校。
4. 金職院自主招生有哪些專業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簡介
專業背景: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開設於1997年,2001年被列為浙江省高職高專重點建設專業和教育部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004年,通過浙江省重點專業驗收。2007年,本專業被列為國家示範性院校中央財政資助重點建設專業,並於2010年以優秀成績通過驗收。2009年本專業被列為浙江省高職高專院校特色專業。2012年本專業學生在全國 「電子產品設計與製作(基於FPGA技術)」技能競賽中獲團體一等獎,近幾年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共榮獲浙江省團體一等獎4次。
招生對象:
浙江省內有普高統一招生、自主招生、單考單招等三種招生類型。同時面向河南、福建、四川、遼寧、廣西等16個省份招生。年招生約200人,現有在校生570人。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掌握電子產品裝配工藝、PCB板設計與製作技能,能應用單片機、PLC設計與製作簡單測控產品,具有電子測控產品的生產、管理、測試、維護、技術服務能力,並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主幹課程:
電工技術與應用、電子電路調試與應用、電子產品制圖與制板、電子產品生產工藝與管理、微控制器應用、電子產品維修、電子產品檢測、智能電子產品設計與製作、電子產品營銷與客戶管理等。
技能證書:
電子設備裝接工、維修電工、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單片機應用設計師、PLC程序設計師、電子設計初級工程師等中、高級工證書。
就業方向:
在電子器件、電子整機、自動化設備生產及營銷公司從事生產操作、工藝設計、生產管理、產品質量檢測、新產品開發、產品營銷與維護等工作。
師資隊伍:
有教師21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0名,佔47.6%,中級職稱9名,初級職稱2名;雙師型教師21名,占教師比例為100%;碩士以上學歷16名,佔76.2%。本團隊經過十幾年積累,現建有國家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3門,校級精品課程7門,公開出版教材十餘部,其中省重點教材5部,核心參與教育部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子項目三項。應用電子專業教學團隊是浙江省優秀教學團隊。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簡介
專業背景: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開設於2000年,2005年被列為校級重點建設專業,2010年被列為校級特色專業,2011年獲評校級優秀專業教學資源庫,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獲浙江省提升地方高校辦學水平項目資助。近三年本專業學生在浙江省大學生多媒體作品設計競賽中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10項。
招生對象:
浙江省內有普高統一招生、自主招生、單考單招等三種招生類型。同時面向河南、福建、湖北、廣西、山西、安徽等6個省份招生。年招生約150人,現有在校生270人。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具備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溝通協作能力,熟悉企業信息化系統建設的流程與規范,掌握企業網站建設及媒體技術應用、企業信息化軟體的實施與維護、以及企業信息門戶的管理,並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面向企業第一線,從事網路軟體和多媒體產品的設計、開發、測試及營銷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主幹課程:
Flash動畫製作、WEB項目開發、網頁設計、.net程序設計、交互媒體製作、圖形圖像處理、資料庫技術應用、程序設計實踐等。
技能證書:
網頁製作員、Adobe產品認證專家、多媒體作品製作員、程序員等中高級工證書。
就業方向:
在軟體企業、數字媒體企業、網路公司以及各類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部門從事圖像處理師、網頁設計師、多媒體製作員、網路程序員(WEB前端開發程序員、.net程序員)、IT產品銷售員及技術支持工程師、軟體工程師等工作。
師資隊伍:
現有教師10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2名,佔20%,中級職稱8名;雙師型教師9名,占教師比例為90%;碩士以上學歷10名,佔100%。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簡介
專業背景: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開設與2005年,現下轄兩個方向(系統集成、物聯網工程應用)。2010-2012年本專業學生獲全國高等職業院校「下一代網路及信息技術」1等獎1項、3等獎1項;應用技能競賽浙江省挑戰杯創業大賽特等獎1項;浙江省「計算機網路應用」職業技能大賽3等獎1項。
招生對象:
浙江省內有普高統一招生、自主招生、單考單招等三種招生類型。同時面向河南、福建、四川、廣西等4個省份招生。年招生約100人,現有在校生283人。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與人文精神、團隊合作能力與奉獻精神,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知識,具有中小型網路規劃與設計、系統集成、網路管理與維護能力、網路應用程序開發和較高的網路信息安全技能,能服務於生產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主幹課程:
網路工程制圖識圖、路由與交換、廣域網技術、綜合布線、伺服器配置與管理、C#程序設計基礎、C#高級編程、網路應用開發等。
技能證書:
CCNA認證證書、計算機網路技術人員(高級)、計算機軟體水平考試(網路管理員/初級程序員)、網頁設計與製作員(高級)、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等證書、信息產業部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工程師技術水平證書、CIW網路安全認證證書。
就業方向:
專業致力與培養社會緊缺型技術工程師,就業主要面向:大型軟體公司從事通信、網路應用軟體設計與開發;網路運營商、企業單位從事網路管理與維護工作;聯想服務及其戰略合作夥伴的設備維修。 2012年有13.9%的畢業生在中關村網路企業高端就業(起薪5000/月)。
師資隊伍:
擁有9位教師,其中高級職稱22%,中級職稱67%;擁有CCNP教師1人,H3CSE教師1人。且與金華電信、金華郵電工程公司等校外基地形成良性的師資互動機制。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介紹
專業開辦歷程: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1994年開始招收全日制大專生,具有18年的辦學積淀,已培養15屆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畢業生,目前現設有電動工具設計與製造、自動化裝備兩個專業方向。
專業基礎: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為國家示範性院校重點建設專業,浙江省特色專業和優勢專業。專業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碩士15人,雙師素質達100%,另聘有企業技術專家20人作為兼職教師。近5年來,專業教師承擔國家級科技項目1項,省級科技項目15項。獲授權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40餘項。建成《電動工具檢驗與測試》、《CAD/CAM技術應用》等國家精品課程3門,教指委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4門,主編出版教材17本。專業硬體設施優越,在校內擁有電動工具檢測、電動工具裝配、自動化裝備、數控操作等實訓基地,共有生產性實訓工位近800個、總投資達2000餘萬元,可同時滿足學生實訓和員工培訓。本專業與中國皇冠集團、浙江萬里揚集團、浙江三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42家區域機械骨幹企業建立校企業合作關系,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在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專業課程教學,使學生結合生產實際學習課程,實現「校外基地教學化」。
現有榮譽: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不斷深化內涵建設,近5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是國家示範性院校重點建設專業,浙江省特色專業,浙江省優勢專業。對應的「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學科」為浙江省重點學科,「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為金華市重點學科。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高職高專「發明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浙江省大學生機械設計競賽、浙江省大學生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與快速成型大賽等各項學科及技能競賽中屢創佳績,共獲得國家一等獎(金獎)4項,二等獎(銀獎)5項,省級一等獎6項。
專業特色: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教學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據學生專業喜好及基礎課程學業情況,在大二、大三學年開設分專業方向的模塊化課程供學生選修。同時,專業還為學有餘力的同學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不但在專業內組建實驗班,以培養專業能力更加突出的高技能人才,還通過組織同學參加各級學科及技能競賽為拔尖人才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機制專業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近年來,就業率均保持在99%以上,畢業生薪酬在全省同類專業中位居前茅。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簡介
專業背景: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專業於2011年開始招生,是浙江省提升地方辦學水平重點資助專業,是金華市重點學科「動力機械與車輛工程學科」覆蓋的專業。
招生對象:
浙江省內有普高統一招生、自主招生、單考單招等三種招生類型。年招生約75人,現有在校生111人。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能運用汽車結構、汽車製造與裝配工藝等知識,會整車裝配作業、過程檢驗及部件檢驗、裝配工藝設計、企業生產管理等,具有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幹課程:
汽車典型零件測繪、汽車發動機裝配與檢測、汽車底盤裝配與檢測、汽車電路與電氣系統裝配與檢測、汽車車身和附件裝配與檢測、汽車性能檢測、汽車生產質量管理、整車拆裝等。
技能證書:
汽車維修裝配工、汽車維修電工、鉗工、工藝設計師等中高級工證書。
就業方向:
在汽車製造廠、汽車4S店等單位從事工藝設計、裝配調整、性能檢測、質量管理、生產管理等工作。
師資隊伍:
師資與汽車檢查與維修技術專業實現互通,現有專任教師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佔50%,中級職稱4名,佔33%,初級職稱2名,佔17%;另有高工1人,高級技師2人,碩士及以上學歷9名,佔90%,雙師比100%。團隊擁有浙江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教壇新秀1人,金華市321人才2人,校級學科帶頭人1人、中青年骨幹教師4人。
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簡介
專業背景:
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為建設現代化城市、居民小區、環境保護、減輕污染等重要行業培養專業人才,專業創建於2009年9月,經過三年的建設和發展,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
招生對象:
浙江省內有普高統一招生、單考單招等招生類型。同時面向河南、安徽、四川、遼寧、廣西、陝西等省份招生。年招生約100人,現有在校生223人。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橋梁、管道、城市軌道、給排水和水處理、機場附屬、供熱及採暖方面、污水處理等)識圖制圖、工程勘測、工程測量、工程試驗檢測、工程計量與計價等方面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
主幹課程:
市政工程識圖與制圖、工程測量、市政工程材料檢測、市政基礎工程、城市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市政管道工程、城市給排水、市政橋涵施工、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市政道路養護與管理、市政工程計量計價與實務等。
技能證書:
建築工程現場管理崗位證書(市政施工員、市政質檢員、市政材料員、市政資料員等)。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可在政府建設管理機構、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建築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從事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設項目規劃設計、工程施工圖設計、施工現場管理、工程質量監督、項目運營管理等工作。
師資隊伍:
專業目前有用穩定的教師隊伍,專業專任教師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高級工程師4人,金華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5人,雙師素質比例達91%,聘請9名具有豐富企業實踐經驗的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專兼結構比高。
建築設計技術(中澳)專業簡介
專業背景:
建築設計技術專業開設於2007年,2012年與澳大利亞中央技術學院開展合作辦學。
2007年,《浙中山地聯排農居節能設計》(賈錫鋒、卜東風、劉思奇,指導老師:盛昌、鄭朝燦)獲浙江省首屆高職高專院校挑戰杯創新創業競賽榮獲工藝革新與流程優化競賽三等獎。2012年,李江毅恆、周依倩(指導老師:陳重東、張弦波)獲斯維爾杯BIM設計競賽二等獎。
招生對象:
浙江省內有普高統一招生、自主招生、單考單招等三種招生類型。同時面向河南、福建、四川、遼寧、廣西等省份招生。年招生約90人,現有在校生268人。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與職業道德,能運用建築設計原理、建築材料、建築構造、建築結構等專業知識和專業繪圖軟體輔助設計,會進行建築方案和建築施工圖的設計、效果圖的製作,會房產策劃營銷與管理,能用英語表達與交流,會進行涉外建築項目的設計與管理,具備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主幹課程:
別墅方案設計、多層住宅施工圖、繪制高層住宅施工圖繪制、公共建築方案設計、公共建築施工圖繪制、小戶型住宅方案設計、ESP(專門用途英語)等。
技能證書:
住宅制圖四級證書(澳方頒發),制圖員(建築)中級證書(中方頒發)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以下幾個方向實現就業:
1.建築設計
該崗位主要從事中小型建築方案設計及建築施工圖設計,涉外建築項目建築設計。
5. 全國高職高專發明杯是什麼等級
獲獎只是榮譽性質的,如果對自己的發明有信心,建議馬上申報專利,這個無論對於你個人還是新技術都具備長遠意義
6.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怎麼樣,就業前景如何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是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省屬高職院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36年的濟南惠魯商業學校。經過70多年的積淀,學校秉承「尚德蘊能,日精日新」的校訓,堅持「就業導向」、「育人中心」、「能力本位」的辦學方針,按照「創高職名校,施優教於民」的目標願景,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幹事創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整體辦學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02年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重點支持建設的職業技術學院」。2005年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骨幹示範高職院校。2007年入選「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建設院校行列,榮獲「全國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50強」榮譽稱號,被省人事廳、教育廳授予「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學校依託商業集團,建有全國高職院校惟一的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農產品貯運保鮮技術實驗室。2009年被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高職院校惟一的德育示範高校、全省首批大學生創業教育示範校、山東省服務外包人才實訓基地。2010年以優秀成績通過國家示範院校驗收,被評為全省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連續十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學校下設會計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信息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學院、汽車與電子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國際交流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基礎課教學部等12個二級教學院部,開設生物工程學院、消防安保學院等8個校企合作二級學院。 學校佔地達2600畝,校舍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資產總值8億多元,實驗設備總值過億元,圖書館藏書120萬冊。2011年學校面向全國26個省、市、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餘人。 學校重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專業、課程體系、教學團隊、實踐教學條件等建設,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現已建成集財經、電子信息、旅遊、生化與葯品製造、藝術設計等13大類62個專業。主持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建有國家級精品專業1個,教育部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示範建設專業9個,省級教學改革示範建設專業8個,省級品牌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建有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省級重點教育實習基地1個;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12項,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7門、省級精品課程27門,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教學名師3名。學生在高職高專「發明杯」全國大學生創新大賽、全國ITAT就業技能大賽、全國管理沙盤大賽、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全國高職學校烹飪技能大賽等賽事中屢獲大獎,成績顯著。 學校堅持校企合作辦學,實施「名校名企育優生」戰略,創新推行了「教學——經營——一體化」、「雙業融通訂單式」、「准員工式2+1」 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工學結合,不斷拓展校企合作范圍,提升校企合作層次,與上海大眾、海爾集團、聯想集團、魯能集團、銀座、美國Oracle公司、美國Cisco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協議,在教材建設、課程置換、師資培養、實習就業等領域進行廣泛而又深入的合作。畢業生質量得到社會高度認可,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5年保持96%以上,多數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 學校是中國高職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單位、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主席團成員單位、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單位、山東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委員會主任單位、山東省現代服務業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山東省高職院校學生教育與管理研究會會長單位。擁有山東省商會、山東省物流與采購協會、山東省商業經濟學會、山東省商業會計學會、山東省商業經濟研究所等多個行業協會和科研機構。學校辦有《山東商職學院報》、《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和《山東商業會計》等正式刊物。 學校注重加強對外交流,先後選派教師赴美國、德國、英國、丹麥、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考察、訪問、留學進修,外國專家、學者、知名人士不斷來校訪問和講學,雙方開展國際交流,針對不同的專業選擇不同的國家和學校進行國際對接,現已與澳大利亞霍姆斯格林學院、馬來西亞思特雅國際大學學院、英國愛丁堡史蒂文森學院、美國拉塞爾學院聯合開辦了會計、國際商務等6個專業。 目前,學校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改革創新作為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全面加強內涵建設,積極推進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和諧商院建設,努力創建商科特色、國內一流、世界高水平高職院校。
7. 初中起點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校成人教育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矗立於美麗富饒的渤海東岸,遼寧南部的營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鮁魚圈。學院始建於1948年,1999年8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遼寧熊岳農業高等專科學校更為現名,是國家示範性高職學院。
學院現佔地1108畝,建築面積23.36萬平方米,投入的固定資產總值2.45億元,校內建有教學服務型、科研主導型、生產實訓型、自主創業型實訓基地75個,可滿足理實一體化教學、具有承載項目功能的實訓室、工作室91個,具有多媒體教學功能的教室97個,座位6342個,可滿足現代化教學需要。
學院不斷拓展辦學領域,設有農學園藝、畜牧獸醫、工程、食品、生物技術、園林、信息工程、經濟貿易、管理9個系49個專業及專業方向,其中入選國家精品專業1個,國家教改試點專業2個,國家重點建設專業6個,省級示範專業11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6個。面向全國20餘個省市區招生,全日制在校生9386人,擁有本科自考專業5個,在校學習學生1115人,成人函授本專科專業12個,學生147人,同時擁有國外留學生17人。現有專任教師370人,其中具有高級以上職稱136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位的教師178人,「雙師素質」教師佔80%以上。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省級教學名師8名,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名師10名,省級專業帶頭人5名,省級優秀青年骨幹教師6名;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6個。先後打造國家級精品課程6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省級精品課程14門,主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1部,主編「十二五」國家級高職高專規劃教材36部,有國家精品教材2部,省級精品教材7部,全國農業職業教育精品教材1部。主持國家資源庫園藝專業建設項目和遼寧省農林牧漁虛擬模擬實訓基地項目,是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建設試點校。
學院持續推行「雙研驅動」戰略,自2001年起,連續四屆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5項,先後立省級及以上課題247項,取得省級及以上科研成果175項,獲省級及以上成果獎勵41項,擁有設施園藝重點實驗室、動物健康養殖中心等省級研究平台,獲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74項,國家技術發明專利10項。以高粱玉米等農作物新品種選育與推廣、動物健康養殖中心、節能日光溫室優化設計和保護地果樹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為代表的一批科研成果,已在我國北方十幾個省推廣應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學院秉承「優者成才,能者成功,人人成長」的育人理念,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學生在全國各項職業技能比賽中屢獲佳績,2010年學院學生榮獲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農業類比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2014年榮獲國家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遼寧省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榮獲中國農業高等院校第七屆大學生田徑運動會男女團體總分第一名、男子團體總分第一名、女子團體總分第一名;2011年12月在全國高職高專發明杯創新創業大賽上,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
學院始終堅持校企貫通、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形成了企業體驗實訓、企業頂崗實訓和企業就業實習的企業實踐體系,推出了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主要特徵的校企貫通「4-1-1」人才培養模式。在該模式的總體框架下,系統探索和構建了各專業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在「為農民提供生活模式,為農業提供生產模式,為農村提供發展模式」的理念指導下,一批具有產教融合特徵的職教成果——遼豐葡萄、台灣蘭花、葡萄酒庄、寵物診療中心等實訓基地發揮了產學研一體化育人作用。先後與寶地集團、海城三星公司、葫蘆島玄宇集團、上海朋朋寵物有限公司等企業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聘請台灣寵物美容大師、香港寵物繁育大師組建寵物大師工作室,為各專業開展生產性實訓和職業能力提升提供了充分保證。
學院積極打造國際化辦學特徵,堅持開放辦學,積極借鑒國外職教經驗,積極與高職院校開展交流與服務,先後與荷蘭、日本等國的企業與學校簽署留學協議,已派出一批學生出國留學,並已招收奈及利亞、辛巴威、韓國等國17名留學生到學院學習。
學院不斷彰顯產學研一體化辦學特色,與遼寧輝山集團、北京偉嘉集團合作辦專業、建基地、搞研究、做服務,辦學特色日漸凸顯。現與497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校外建有緊密型實訓基地231家,成立校企合作聯盟3個,為各專業開展生產性實訓提供了充分保證。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十四年保持在90%以上,連續多年出現畢業生供不應求現象。
學院始終堅持服務「三農」不動搖,積極開展社會服務。現建有新農村建設示範點8個、教育扶貧點1個。被國家農業部授予「農業部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首批「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範基地」。被科技部確定為「國家級科技特派員創業培訓基地」。現為省政府新型農民培訓基地,被遼寧省科技廳授予「遼寧省科學技術普及基地」。已為省內外(包括新疆、西藏地區)培訓各類農村實用人才6萬餘人次,形成了高職學歷教育和培訓服務並重的辦學格局。學院是中國高職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單位、全國農村與農業職教學會副主任單位、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農林牧專業協作委員會主任單位,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建校67年來,學院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社會培養培訓各類專門人才7萬多名。現為遼寧省現代農業職教集團、營口市現代服務業職教集團牽頭單位,連續十多年獲得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先後被評為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首批8所優秀校之一,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就業工作典型經驗50強高校,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遼寧省「平安校園」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共獲得國家、省、市50多項榮譽稱號。
乘全國職教會的強勁東風,遼農職院人正秉承「勤學、力行、謙和、奉獻」的校訓,發揚「開放、務實、勤勉、創新」的校風,唱響「開放求活力,實踐出真知」的辦學理念,精神飽滿,鬥志昂揚地向創建全國高職教育百強名校、培育農業教育百年老校的奮斗目標全力邁進,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8. 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的院系介紹
工程技術系計算機信息管理電氣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網路系統管理方向)應用電子技術印刷技術(數字印刷技術方向)包裝技術與設計(包裝技術與管理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網站建設與圖像處理方向)財務貿易系會計財務管理投資與理財報關與國際貨運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系工商企業管理市場開發與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連鎖經營管理物業管理人文旅遊系
(民政管理學院) 商務英語文秘(涉外文秘方向)新聞采編與製作酒店管理旅行社經營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殯儀服務與管理方向)成教(培訓)學院社科基礎部 工程技術系現設有計算機信息管理(省級重點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市級重點專業)、電氣自動化技術(省特色專業、省優勢專業)、應用電子技術、印刷技術、包裝技術與設計六個專業。現有專職教師38人,兼職聘任教師15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3人,「雙師」型教師27人,形成了一支具有較強科研、教學水平的教師隊伍。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多人。
工程技術系教科研工作碩果累累,完成浙江省新世紀教改項目等省級課題12項、浙江省高校重點教材6部,省級、市級以
及院級精品課程10門,在各類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100多篇。
工程技術系教學設備先進,現有電類、計算機類、印刷包裝三大實訓中心,實驗實訓室41個。2012年,浙江省自動化技術示範性實訓基地成功入選教育部、財政部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實現院首次在國家級重點建設項目上的突破。為了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本系先後在24家企業設立了校外實訓基地支持教學,並且與6個專業的職業資格認證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在校生可以獲得電子設備裝接工、網路設備調試員、維修電工等職業資格證,學生通過率在90%以上。
工程技術系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近年來,工程技術系學生先後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全國絲網競賽三等獎、德國曼۰羅蘭公司在華設立的高職高專系列優秀人才獎二等獎、第六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電子系統設計團體賽三等獎等6個國家級獎項,浙江省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決賽二等獎、浙江省「聖鴻杯」第二屆大學生工業設計二等獎等10多個省級大獎。
浙江三浹包裝有限公司、溫州長江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和
電信溫州分公司在本系專門設立了三浹印刷包裝專業獎學金、
長江汽車電子專業獎學金和溫州電信專業獎學金,對專業能力優秀的學生實行獎勵。
建系至今,本系已為溫州和浙江地區輸送優秀高技能人才3400餘人。
學生扎實的專業技能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初次就業率均97%以上。 財務貿易系現設有會計、財務管理、投資與理財、國際經濟與貿易、報關與國際貨運等五個專業。現有專職教師36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7人,中級職稱教師24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30人,「雙師型」教師16人,形成了一支具有較強科研、教學水平的教師隊伍。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32人。
財務貿易系教科研工作碩果累累,已完成浙江省新世紀
教改項目1項,浙江省高校重點教材1部,教師申請並獲得立項的課題30項,其中省級課題2項;在各級各類雜志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篇,其中發表在核心期刊的有18篇。
財務貿易系在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上成效顯著,現已建成省級特
色專業1個,市級特色專業1個,院級重點建設品牌專業1個,省級精
品課1門,市級精品課1門,院級精品課4門。
本系教學設施完善,除設有大型實訓中心機房和多媒體教室外,各專業均建有設備先進的實驗實訓室,如會計電算化實訓室、會計基本技能實訓室、財務會計崗位實訓室、企業模擬綜合實訓室及單證製作室(模擬外貿公司)等。
多年來,本系始終貫徹學院「崇德篤學,精技修遠」的院訓,以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和愛好得到廣泛的發展,堅持工學結合,引企入校,各專業和與各類企業緊密合作,大膽創新,遵循理論教學與實際能力發展相結合的教學思路,為使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為學生就業拓寬了渠道,畢業生的就業率得到逐步上升,連續三年達到98%以上。 工商管理系現有工商企業管理、市場開發與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物業管理和連鎖經營管理留個專業。現有專職教師30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4人,中級職稱教師21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25人,在讀博士5人,形成了一支具有較強科研、教學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73人。辦學至今,工商管理系教科研工作碩果累累,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承擔了浙江省新世紀教改項目、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浙江省社科聯研究課題等多項廳局級以上課題,出版浙江省「十一五」重點規劃教材2部。在課程建設方面,工商管理系已經形成省、市、院三級精品課程體系,其中浙江省精品課程1門,溫州市精品課程1門,院精品課程3門。
工商管理系與校外多家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建立了多家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同時,各專業均建有較為完善的校內實訓室,主要有電子商務綜合實訓室、電子商務項目實訓室、電子商務實訓室、物流綜合實訓室、商務談判實訓室、企業虛擬經營實訓室、ERP實訓室、物業管理供排水實訓室、物業保安和消控實驗室、物業保潔、綠化實訓室等。
工商管理系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先後獲得「用友杯」全國沙盤模擬大賽全國冠軍、全國高職高專「發明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浙江省高職高專院校「挑戰杯」創新創業競賽特等獎等殊榮。近三年畢業生的平均初次就業率在97.5%以上。 (民政管理學院)
人文旅遊系(民政管理學院)現設有文秘(涉外文秘方向)、商務英語、新聞采編與製作、酒店管理、旅行社經營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等6個專業。其中酒店管理為學院特色孵化專業,商務英語為學院重點專業。現有專職教師52人,校內外兼職教師10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6人,中級職稱教師43人,「雙師」型教師6人,形成了一支具有較強科研、教學水平的師資隊伍。辦學至今,人文旅遊系(民政管理學院)教科研工作碩果累累,完成省、市級課題8項,院重點課題10多項,主編參編教材7部,省級精品課程3門,院級精品課程3門,在各類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200多篇,。
人文旅遊系(民政管理學院)現建有旅遊情景模擬、現代新聞文秘、民政管理、涉外商務及語言等四大實訓中心,擁有中西餐廳、前台接待、客房、形體訓練、精誠國旅學院部、語言實訓室、商務貿易、旅遊接待、文字信息處理、會務實訓、攝影綜合實訓、電視節目製作、電子照排與文字信息處理、文秘模擬實訓室、養老護理基礎實訓室、康復治療評估中心等校內實訓室17個,溫州市現代服務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西湖國賓館、溫州王朝大酒店、溫州日報、溫州德納會展有限公司、溫州異域進出口有限公司等校外實訓基地30多個,為學生實訓、頂崗實習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條件。
人文旅遊系學生先後獲全國高職高專秘書職業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浙江省高職高專英語口語大賽等多項獎勵。系話劇團多次獲溫州市委宣傳部、溫州市教育局、溫州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等多家單位組織的大學生話劇節團體、個人多項獎。
建系至今,本系已為溫州和浙江地區輸送優秀人才2000餘人。學生扎實的專業技能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初次就業率均98%以上。人文旅遊系(民政管理學院)將繼續深化校、政、行、企合作,彰顯人文、銳意進取,不斷提高辦學質量。 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成教(培訓)學院幾年來始終堅持立足市場、面向社會、服務企業的方針,依託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雄厚的教學資源和優良的辦學傳統,以適合成人學習的特點開展各類學歷和非學歷教育活動。我院基本已形成了多層次(專科、專升本、研究生教育、自考助學、職業技能培訓)、多類型(全日制、函授、遠程教育、短期培訓、崗位培訓)、多方位(溫州地區為主,兼顧其它地區)、以成人教育、技能培訓、學歷提升為特點的成人高等教育辦學體系 。成教(培訓)學院已成為「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浙江省自學考試社會助學機構」、「溫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溫州市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基地」等。同時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江南大學、寧波大學、浙江科技學院等高校合作開展網路遠程專、本科教育、函授和自考專升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