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項目有沒有稅務優惠

發明項目有沒有稅務優惠

發布時間:2021-06-21 21:59:41

『壹』 科技服務、技術轉讓收入有哪些稅收優惠政策

一、技術轉讓的營業稅及「營改增」後增值稅優惠分析
1.與技術轉讓相關的技術咨詢與服務的免稅問題
在技術轉讓過程中,常伴隨著與技術轉讓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活動,這些活動對於技術轉讓成功與否至關重要。與技術轉讓一樣,技術咨詢與服務也屬於國家重點倡導發展的生產性服務之一。根據財稅字【273】號文及財稅字【2011】111號文的規定,對技術咨詢與服務所取得的收入是否可享受營業稅或「營改增」後增值稅免稅優惠政策,應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技術內容與技術轉讓密切相關,是為技術轉讓而實施的售後服務,即技術轉讓合同中應該包括相關的技術服務與技術咨詢的條款;二是形式上這部分技術咨詢或服務的價款與技術轉讓的價款是開在同一張發票上的。只有滿足上述兩個條件的技術咨詢與服務才能享受免稅政策。
2.關於技術轉讓方購買研發設備相關的增值稅優惠問題
技術轉讓方在技術研發過程中常常要采購一些價值不菲的研究設備,這些設備的價款中包括了增值稅的稅款。如果技術轉讓方是專門從事技術研發的企業或事業單位,在「營改增」之前,他們作為營業稅的納稅人,其購買設備所支付的增值稅稅款是不能作為進項稅抵扣的;而在「營改增」試點之後,他們作為免徵增值稅的增值稅納稅人,其購買設備所支付的增值稅稅款也不能作為進項稅抵扣。因此,對於專門從事研發與技術轉讓的公司或事業單位,如果在研發過程中需要購買大量的研發用設備,其承擔的增值稅稅負必然較大。
二、技術轉讓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分析
1.對技術轉讓方的稅收優惠政策
與營業稅及「營改增」後的增值稅免稅政策不同,對於技術轉讓收入的所得稅優惠並不都是全部減免。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是指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技術轉讓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212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0】111號)等文件的規定,技術轉讓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能夠享受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的主體。根據國稅函【2009】212號文規定,能夠享受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的主體是指居民納稅義務人,即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其中,實際管理機構是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人員、賬務、財產等實施實質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機構。非居民納稅義務人不享受國稅函【2009】212號文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但享受按10%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的優惠政策。此外,享受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的主體是指企業所得稅應納稅主體,不包括個人獨資企業與個人合資企業。
(2)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技術轉讓全能范圍。能夠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技術轉讓權能范圍是指居民企業轉讓技術的所有權或轉讓5年以上(含5年)全球獨占的許可使用權
(3)技術轉讓的客體范圍。根據財稅【2010】111號文的規定,能夠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技術轉讓客體范圍包括專利技術、計算機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植物新品種、生物醫葯新品種,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技術。
此外,上述技術轉讓的范圍雖然沒有特別提及技術秘密,但技術秘密是企業技術創新成果的重要儲存形式,也是企業的重要知識產權資產之一。從財稅【2010】111號文所列舉的技術類知識產權看,技術秘密的轉讓也應該在技術轉讓所得稅的優惠政策范圍之內。
(4)技術轉讓的形式要件及審查的規定。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的技術轉讓應該簽訂書面技術轉讓合同。並且,境內的技術轉讓須經省級以上(含省級)科技部門認定登記,跨境的技術轉讓須經省級以上(含省級)商務部門認定登記,涉及財政經費支持產生技術的轉讓,須經省級以上(含省級)科技部門審批。此外,居民企業取得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術轉讓所得,不享受技術轉讓減免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5)關聯方技術轉讓稅收優惠收到限制。根據財稅【2010】111號文的規定,居民企業從直接或間接持有股權之和達到100%的關聯方取得的技術轉讓所得,不享受技術轉讓減免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2.對技術轉讓方的稅收優惠政策
對技術受讓方的所得稅優惠政策,主要是指技術受讓方費用加計扣除的相關規定。作為技術受讓方外購的專利、非專利技術、軟體著作權等,通常可以確認為受讓方的無形資產,這種無形資產的攤銷費可以抵減受讓方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主要在於這些無形資產的攤銷費可否加計扣除。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的規定,「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根據上述規定,技術受讓方支付的技術轉讓費能否加計扣除,主要是看技術引進是否是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目的。如果是,則產生的費用或形成的無形資產可增加50%的加計扣除額;如果不是,則不能享受費用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
三、技術轉讓的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分析
對於自然人、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等適用於個人所得稅的應稅主體,在技術轉讓方面,目前沒有明確的所得稅優惠政策,因此,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或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對於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作為技術受讓方所支付的技術轉讓費,目前也沒有加計扣除的相關優惠政策。此外,作為職務發明的發明人,在職務發明由單位轉讓後所得的技術轉讓費提成獎勵,也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貳』 軟體開發企業,如果是一般納稅人,在稅收方面有什麼優惠

一、軟體產品增值稅政策《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軟體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1〕100號):

(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體產品,按17%稅率徵收增值稅後,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將進口軟體產品進行本地化改造後對外銷售,其銷售的軟體產品可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本地化改造是指對進口軟體產品進行重新設計、改進、轉換等,單純對進口軟體產品進行漢字化處理不包括在內。

(三)納稅人受託開發軟體產品,著作權屬於受託方的徵收增值稅,著作權屬於委託方或屬於雙方共同擁有的不徵收增值稅;對經過國家版權局注冊登記,納稅人在銷售時一並轉讓著作權、所有權的,不徵收增值稅。

二、企業所得稅方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五條 國家對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給予企業所得稅優惠。

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是指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號)所列舉的產業和項目:關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一)軟體生產企業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所退還的稅款,由企業用於研究開發軟體產品和擴大再生產,不作為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不予徵收企業所得稅。

(二)我國境內新辦軟體生產企業經認定後,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三)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生產企業,如當年未享受免稅優惠的,減按1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四)軟體生產企業的職工培訓費用,可按實際發生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五)企事業單位購進軟體,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准,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

(六)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視同軟體企業,享受上述軟體企業的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

(七)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性設備,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准,其折舊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3年。

(八)投資額超過80億元人民幣或集成電路線寬小於0.25um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可以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其中,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九)對生產線寬小於0.8微米(含)集成電路產品的生產企業,經認定後,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已經享受自獲利年度起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政策的企業,不再重復執行本條規定。

(2)發明項目有沒有稅務優惠擴展閱讀:

一、營改增一般納稅人

(一)應稅服務的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稱應稅服務年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標準的納稅人為一般納稅人,未超過規定標準的納稅人為小規模納稅人。

應稅服務年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的其他個人不屬於一般納稅人;非企業性單位、不經常提供應稅服務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可選擇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

(二)混業經營小規模納稅人,應根據申報的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銷售額和提供的應稅服務銷售額分別計算年應稅銷售額。

無論哪項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准,均應當按照相關規定申請認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或申請不認定一般納稅人。

(三)小規模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准確稅務資料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成為一般納稅人。

會計核算健全,是指能夠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設置賬簿,根據合法、有效憑證核算。

(四)符合一般納稅人條件的納稅人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具體認定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總局公告2012年第38號已作出規定)。

除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外,一經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後,不得轉為小規模納稅人。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當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也不得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

1、一般納稅人會計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夠提供准確稅務資料的。

2、應當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而未申請的。

二、根據《條例》規定

年銷售額在規定標准以下的小企業,只要會計核算健全也可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其具體條件為工商部門辦理工商登記;在稅務部門辦理了稅務登記;在銀行開設結算賬戶;

單獨建賬核算並有專職財會人員,能按規定提供應稅貨物、勞務的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資料。個體經營者,申請認定一般納稅人時,亦應基本具備上述條件。

三、營業稅改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文件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在上海市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1〕111號)附件1 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和第二十九條規定:

認定方法

兩種納稅人的認定標准

稅法規定,納稅人的經營規模以及會計核算的健全程度,是劃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主要依據。

1、銷售額標准

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標准: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並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下的。

上述所稱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是指納稅人的年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銷售額占年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

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標准:除上述小規模納稅人以外的其他納稅人屬於一般納稅人。

2008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認定

標準的小規模納稅人,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的,主管稅務機關應按照現行規定為其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

2009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認定標準的小規模納稅人,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未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的,其應納稅額按照增值稅稅率計算,不得抵扣進項稅額,也不得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

2、會計核算標准

《增值稅條例》規定,小規模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准確的稅務資料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認定為一般納稅人資格。這里所稱的會計核算健全,是指能夠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設置賬簿,根據合法、有效的憑證進行核算。

也就是說,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認定標準的小規模納稅人,只要會計核算健全,也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商貿企業除外)。商貿企業一般納稅人的認定

自2004年8月1日起,對新辦商貿企業一般納稅人實行分類管理。新辦大中型商貿企業,符合規定條件的,可直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不實行輔導期一般納稅人管理;對設有固定經營場所和擁有貨物實物的新辦商貿零售企業,可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實行輔導期一般納稅人管理;

對具有一定經營規模,擁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有相應的經營管理人員,有貨物購銷合同或書面意向,有明確的貨物購銷渠道(供貨企業證明),預計年銷售額可達到規定標准以上的新辦小型商貿批發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也可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實行輔導期一般納稅人管理。

對新辦小型商貿批發企業中,只從事貨物出口貿易的納稅人,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法定代表人約談和實地查驗,符合企業設立的有關規定,並有購銷合同或書面意向,

有明確的貨物購銷渠道(供貨企業證明),可給予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但不發售增值稅防偽稅控開票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叄』 稅務優惠政策包括些什麼

對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
1、小微企業如果每個月開票不超10萬,每年不超1000萬,那麼則可以免徵收增值稅和附加稅,適用於增值稅普通發票。
2、小微企業如果每個月開票金額不超10萬,那麼則可以免徵收教育稅以及教育附加稅,適用於增值稅普通發票。
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
1、企業的研發費用可以進行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按175%進行。
2、一般來說非高新技術企業需要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25%,而如果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那麼則可以少繳10%的企業所得稅。
年終獎繳稅的優惠政策:
眾所周知年終獎的准確叫法是「全年一次性獎金」,而年終獎個稅計稅方法是比較優惠的演算法,可以除以12計算合適稅率的稅務優惠。

『肆』 專利技術轉讓稅收優惠有哪些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是指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技術轉讓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212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0】111號)等文件的規定,技術轉讓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能夠享受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的主體。根據國稅函【2009】212號文規定,能夠享受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的主體是指居民納稅義務人,即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其中,實際管理機構是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人員、賬務、財產等實施實質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機構。非居民納稅義務人不享受國稅函【2009】212號文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但享受按10%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的優惠政策。此外,享受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的主體是指企業所得稅應納稅主體,不包括個人獨資企業與個人合資企業。
2、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技術轉讓全能范圍。能夠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技術轉讓權能范圍是指居民企業轉讓技術的所有權或轉讓5年以上(含5年)全球獨占的許可使用權。
3、技術轉讓的客體范圍。根據財稅【2010】111號文的規定,能夠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技術轉讓客體范圍包括專利技術、計算機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植物新品種、生物醫葯新品種,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技術。
此外,上述技術轉讓的范圍雖然沒有特別提及技術秘密,但技術秘密是企業技術創新成果的重要儲存形式,也是企業的重要知識產權資產之一。從財稅【2010】111號文所列舉的技術類知識產權看,技術秘密的轉讓也應該在技術轉讓所得稅的優惠政策范圍之內。
財稅[2013]106號文件中附件3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下列項目免徵增值稅:
1、個人轉讓著作權。
2、殘疾人個人提供應稅服務。
3、航空公司提供飛機播灑農葯服務。
4、試點納稅人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
以上就是專利技術轉讓稅收優惠的相關政策資料,專利技術轉讓是國家提升科技競爭力的有效手段,與之相應的專利技術轉讓稅收優惠也大大的方便了轉讓專利的企業,專利技術轉讓相關的技術咨詢與服務、轉讓方購買研發設備、技術轉讓收入這三個方面為企業的專利轉讓之路更加通暢。

『伍』 請問單位取得專利之後 有沒有稅收方面的優惠

專利資助各個地區倒是有,稅收方面的優惠好像沒有~~~可以去當地的科技局網站上咨詢下

『陸』 稅務機關對企業享受加計扣除優惠的研發項目有異議的應如何處理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規定:「五、管理事項及征管要求
......
3.稅務機關對企業享受加計扣除優惠的研發項目有異議的,可以轉請地市級(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出具鑒定意見,科技部門應及時回復意見。企業承擔省部級(含)以上科研項目的,以及以前年度已鑒定的跨年度研發項目,不再需要鑒定。
......
六、執行時間
本通知自2016年1月1日起執行。」

『柒』 請問做軟體開發能享受什麼稅務上的優惠嗎

什麼是軟體開發企業

軟體開發企業是指專門研製開發為滿足一定用戶需要,用於銷售的計算機程序及其相關文檔的企業,包括從事軟體開發和從事軟體生產的企業,但不包括單純的軟體生產企業。(根據《關於中關村科技園區軟體開發生產企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國稅發[1999]156號))

軟體開發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1. 軟體開發企業實際發放的工資總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扣除。(根據《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24號))
2. 軟體開發企業每一納稅年度可在銷售(營業)收入8%的比例內據實扣除廣告支出,超過比例部分的廣告支出可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部分行業廣告費用所得稅前扣除標準的通知》(國稅發[2001]89號)) 財軟聯盟,全新資訊

3. 從事軟體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自登記成立之日起5個納稅年度內,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廣告支出可據實扣除。(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部分行業廣告費用所得稅前扣除標準的通知》(國稅發[2001]89號))

軟體生產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1. 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

對我國境內新辦軟體生產企業經認定後,自開始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0〕25號)) 其中,《關於軟體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規定執行口徑等問題的通知 》國稅發[2003]82號文件對「開始獲利年度」做如下的解釋:

「開始獲利年度」是指企業開始經營後第一個有應納稅所得額的年度,企業開辦初期有虧損的,可依照稅收有關規定逐年結轉彌補,以彌補虧損後有應納稅所得額的年度為獲利年度。

享受「兩免三減半」的軟體生產企業,其減免稅年度應從開始獲利年度起連續計算,不得因期間發生虧損而推延。

2. 國內外經濟組織的投資者,以其在境內取得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後的利潤,作為資本投資於西部地區開辦軟體產品生產企業,經營期不少於5年的,按80%的比例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根據《關於進一步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2]70號))

3. 增值稅即征即退優惠

1)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體產品,按17%的法定稅率徵收增值稅後,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所退稅款由企業用於研究開發軟體產品和擴大再生產,不作為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不予徵收企業所得稅。(《關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根據財稅[2000]25號))
2)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將進口的軟體進行轉換等本地化改造後對外銷售,其銷售的軟體可按上述的有關規定享受即征即退的稅收優惠政策。(根據財稅[2000]25號)

其中,本地化改造是指對進口軟體重新設計、改進、轉換等工作,單純對進口軟體進行漢字化處理後再銷售的不包括在內。 文章轉自

3)企業自營出口或委託、銷售給出口企業出口的軟體產品,不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辦法。

4. 軟體生產企業的工資和培訓費用,可按實際發生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根據財稅[2000]25號)

5.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根據財稅[2000]25號文件規定,下列商品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1)應認定的軟體生產企業進口所需的自用設備;
2)按照合同隨設備進口的技術(含軟體)及配套件、備件,不需出具確認書、不佔用投資總額的商品;
3)不包括國務院國發〔1997〕37號文件規定的《外商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和《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所列的商品。

6. 所得稅減半優惠

對經認定屬於新辦軟體生產企業同時又是國務院批準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新辦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享受新辦軟體生產企業的減免稅優惠。在減稅期間,按照15%稅率減半計算徵收企業所得稅;減免稅期滿後,按照15%稅率計征企業所得稅。(根據《關於軟體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規定執行口徑等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82號))

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生產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生產企業,如當年未享受免稅優惠的,減按1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根據(財稅[2000]25號))
軟體企業的稅收政策如此優惠,企業如何享受這些優惠政策呢?首先是要找到享受稅收優惠的大門,即軟體企業和軟體產品的認定條件。根據我國現行政策規定,對於軟體企業的認定,主要由各省市的軟體行業認定機構負責,即以軟體協會作為其認定部門,主管稅務機關不參與軟體企業的認定和年審,只對企業的認定做事後的監督檢查,對企業申報材料的實質內容與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進行符合性審查。

軟體開發企業的認定條件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稅收減免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5]129號)文件規定,軟體開發企業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取得省級信息產業主管部門頒發的軟體企業認定證書。 [
2.以計算機軟體開發生產、系統集成、應用服務和其他相應技術服務為主營業務,單純從事軟體貿易的企業不得享受。
3.具有一種以上由本企業開發或由本企業擁有知識產權的軟體產品,或者提供通過資質等級認證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等服務。
4.具有從事軟體開發和相應技術服務等業務所需的技術裝備和經營場所。
5.從事軟體產品開發和技術服務的技術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50%。
6.軟體技術及產品的研究開發經費占企業軟體收入的8%以上。
7.年軟體銷售收入占企業年總收入的比例達到35%以上,其中,自產軟體收入占軟體銷售收入的50%以上。

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企業的認定條件及申報要求
《關於印發《稅收減免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5]129號)文件規定,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企業,必須是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信息產業部、國家稅務總局共同確定的重點軟體企業名單之內,並取得經中國軟體協會認定的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企業證書。

如何取得重點軟體企業證書呢?《關於印發《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計高技[2001]1351號)文件對此作了詳細說明,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企業是指業經軟體企業認定機構認定,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軟體企業:
1. 軟體年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人民幣。
2. 年出口額超過50萬美元,且軟體出口額占本企業年營業收入50%以上;或軟體出口額佔到本企業年營業收入70%以上。
3. 根據國家軟體產業發展規劃要求,符合國家軟體產業投資指南,在某些軟體重要領域銷售收入列前五位。
符合上述認定條件的企業,可按照計高技[2001]1351號文件的規定申報並提交如下材料:
1. 軟體企業認定證書;
2. 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企業認定申請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人員配置表,以及學歷構成、軟體開發環境和企業經營情況等有關內容;
3. 本企業當年軟體出口總額;
4. 國家主管部門要求出具的其他材料。

如果企業達不到指標,就不能視為軟體企業,享受不到應有的優惠。即使通過認定,但實際經營中經年審未達到指標,同樣會被取消優惠。

減免稅審批

經認定的軟體企業才可以申請減免稅優惠。根據財稅〔2000〕25號文件規定,軟體企業的所得稅優惠及增值稅即征即退優惠屬於報批類減免。企業在申請該類減免稅時,應當在政策規定的減免稅期限內,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書面申請,並報送以下資料:
1. 減免稅申請報告,列明減免稅理由、依據、范圍、期限、數量、金額等。
2. 財務會計報表、納稅申報表。
3. 有關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
4. 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另根據《關於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業所得稅審批項目後續管理工作的通知》(國稅發[2004]82號),軟體企業依據信息產業等有關部門的認定材料申請享受有關稅收優惠政策,軟體企業在申請享受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時應附送認定證明材料及有關資料。

計高技[2001]1351號文件對經認定的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的審批作出如下說明,該類企業可憑當年頒發的認定證書或年審合格證明,向稅務部門辦理當年度所得稅減免手續。
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企業實行年審制度。中國軟體行業協會負責對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企業進行年審,並將年審結果報國家主管部門批准。經批准年審合格的企業,由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在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企業認定書上加蓋年審合格章;年審不合格的企業,當年不再享受10%的所得稅優惠政策。

企業在運用上述優惠政策時還需注意以下問題:
1. 國家對軟體的優惠政策並不適用於硬體。一些企業是軟、硬體兼營企業,在財務方面混合核算,但《關於中關村科技園區軟體開發生產企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國稅發[1999]156號)明確規定,凡軟、硬體兼營的,要求企業必須自行劃分清楚,劃分不清楚而混合核算的,視同硬體看待。
2. 對於享受「即征即退」稅收優惠的軟體企業,稅務局退回的這部分稅負超過3%的稅款,是明確規定其用途的。即必須是用於研究開發軟體產品和擴大再生產,其目的是為企業對軟體產品開發助力。軟體企業應正確使用這筆退稅款,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效力,假如將稅款挪作他用,將會失去繼續享受稅收優惠的資格。 1、如果你這個企業有創新意識,有自主研發能力可以到科技局申請創新基金,財政會給你撥款;另外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也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2、開發的軟體屬於無形資產/非流動資產。沒有特殊的賬務處理

『捌』 國家級創新園區有哪些稅收優惠政策

科技部做的。以2007年為計算基年,至2015年,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應實現以下量化目標:
1、每萬名從業人員中理工科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數高於2500名;
2、園區內企業研發總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5%以上;
3、園區財政的科技撥款占園區全部財政支出比例高於6%;
4、每萬名從業人員擁有的當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數高於20件;
5、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率高於35%;
6、形成一個以上國內領先的優勢產業集群,其中有1家以上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或有2家以上超過50億元的企業;
7、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數占園區內企業總數比例高於50%,高新技術企業營業總收入占園區營業總收入的比例高於60%;
8、高技術服務業銷售收入占園區營業總收入的比例高於30%;
9、注冊資本500萬元以下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數占當年新注冊企業數比例高於60%;
10、各類上市企業數量累計達到50家以上;
11、園區凈利潤占營業總收入比例高於8%;
12、園區萬元增加值能耗低於0.25噸標准煤。

在政策配置方面:
1、各建設園區的政策配置

建議各建設園區管委會和所在市人民政府要圍繞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的目標和任務框架,研究和制定促進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與發展的政策,以及相應的考核標准,樹立新的發展導向,建立完善新的政策支撐條件。

2、省級科技主管部門的主要政策配置

加大對建設園區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的支持;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支持;加大對技術轉移、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方面的支持。在此基礎上,研究和制定新的政策工具,在建設園區先試先行,建立新的政策支點。

3、科技部的主要政策配置

科技部的各類政策加大對國家高新區的支持:支持各建設園巨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支持鼓勵企業上市,特別是積極開展創業板和非上市企業股權代辦系統的相關工作;支持開展「創業導師」、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建設;支持開展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工作;支持開展技術轉移行動方案;支持開展創新集群工作;加大「火炬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對建設園區的支持。

『玖』 最新促進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 有哪些

01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
02
對企業的技術轉讓所得,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
03
2018年1月1日後投資新設的集成電路線寬小於130納米,且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並享受至期滿為止。2018年1月1日後投資新設的集成電路線寬小於65納米或投資額超過150億元,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並享受至期滿為止。對於按照集成電路生產企業享受以上稅收優惠政策的,優惠期自企業獲利年度起計算;對於按照集成電路生產項目享受上述優惠的,優惠期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計算。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27號)
04
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500萬元的,仍按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06號)等相關規定執行。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設備 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4號)
05
自2018年1月1日起,對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服務貿易類),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政策推廣至全國實施的通知》(財稅〔2018〕44號)
06
自2018年1月1日起,委託境外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按照費用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託方的委託境外研發費用。委託境外研發費用不超過境內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三分之二的部分,可以按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加計扣除。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委託境外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64號)
07
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8〕99號)
08
高新技術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准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高新技術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63號)
09
享受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的集成電路企業,其退還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應在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計稅(征)依據中予以扣除。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集成電路企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有關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17號)
10
自2017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以下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對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政策推廣至全國實施的通知》(財稅〔2017〕79號)
11
自2018年1月1日起,當年具備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資格(以下統稱資格)的企業,其具備資格年度之前5個年度發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准予結轉以後年度彌補,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延長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的通知》(財稅〔2018〕76號)。
12
自2018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動漫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主開發生產的動漫軟體,按照16%的稅率徵收增值稅後,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延續動漫產業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38號)
13
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滿2年(24個月)的,該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法人合夥人可按照其對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投資額的70%抵扣該法人合夥人從該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分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法人合夥人對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額,按照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額和合夥協議約定的法人合夥人佔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的出資比例計算確定。
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居民企業轉讓5年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取得的技術轉讓所得,納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技術轉讓所得范圍。居民企業的年度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以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時,個人股東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確有困難的,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分期繳稅計劃,在不超過5個公歷年度內(含)分期繳納,並將有關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個人股東獲得轉增的股本,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適用20%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股東轉讓股權並取得現金收入的,該現金收入應優先用於繳納尚未繳清的稅款。在股東轉讓該部分股權之前,企業依法宣告破產,股東進行相關權益處置後沒有取得收益或收益小於初始投資額的,主管稅務機關對其尚未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可不予追征。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或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股東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繼續按照現行有關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執行,不適用本通知規定的分期納稅政策。
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高新技術企業轉化科技成果,給予本企業相關技術人員的股權獎勵,個人一次繳納稅款有困難的,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分期繳稅計劃,在不超過5個公歷年度內(含)分期繳納,並將有關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個人獲得股權獎勵時,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參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股票期權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35號)有關規定計算確定應納稅額。股權獎勵的計稅價格參照獲得股權時的公平市場價格確定。技術人員轉讓獎勵的股權(含獎勵股權孳生的送、轉股)並取得現金收入的,該現金收入應優先用於繳納尚未繳清的稅款。技術人員在轉讓獎勵的股權之前企業依法宣告破產,技術人員進行相關權益處置後沒有取得收益或資產,或取得的收益和資產不足以繳納其取得股權尚未繳納的應納稅款的部分,稅務機關可不予追征。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有關稅收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財稅[2015]116號)
14
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
15
公司制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於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以下簡稱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24個月,下同)的,可以按照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公司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以下簡稱合夥創投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於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的,該合夥創投企業的合夥人分別按以下方式處理:
1.法人合夥人可以按照對初創科技型企業投資額的70%抵扣法人合夥人從合夥創投企業分得的所得;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2.個人合夥人可以按照對初創科技型企業投資額的70%抵扣個人合夥人從合夥創投企業分得的經營所得;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天使投資個人採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於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的,可以按照投資額的70%抵扣轉讓該初創科技型企業股權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當期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取得轉讓該初創科技型企業股權的應納稅所得額時結轉抵扣。
政策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 》(財稅〔2018〕55號)
16
對生物葯品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6個行業的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對上述6個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對所有行業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專門用於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
17
對輕工、紡織、機械、汽車等四個領域重點行業的企業2015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由企業選擇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對上述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2015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由企業選擇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06號)
18
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對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自用以及無償或通過出租等方式提供給在孵對象使用的房產、土地,免徵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其向在孵對象提供孵化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認定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科技、教育部門另行發布;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認定和管理辦法由省級科技、教育部門另行發布。
政策依據:《關於科技企業孵化器 大學科技園和眾創空間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120號)

『拾』 國家對發明專利有什麼優惠政策

(一)在申請人取得公布及進入實質審查階段通知書6個月內(以實審通知書發文日為准),每件給予資助人民幣2000元,但對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批准費用減緩,並低於補貼額度的,專利申請費和審查費按實際支出給予資助;
(二)取得專利證書後6個月內(以授權公告日為准),每件給予資助人民幣2000元,委託深圳專利代理機構代理及外地專利代理機構在深設立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分支機構(上年度在深納稅額20萬元以上)代理的,每件增加資助人民幣1000元;
申請人可以在取得專利證書6個月內(以授權公告日為准)一並提出申請資助,由市知識產權主管部門按以上資助標准一次性給付。
(三)首次申請發明專利的單位,取得發明專利證書後,對第一件發明專利申請增加資助3000元;
(四)深圳專利代理機構代理及外地專利代理機構在深設立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分支機構(上年度在深納稅額20萬元以上)代理深圳發明專利申請並取得發明專利證書後,對該機構每件資助1000元,每半年受理一次。

國外發明專利申請資助條件和標准
在取得國外發明證書後一年內提出申請,分別按以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標准給予一次性資助,同一專利每件最多資助2個國家或地區,同一申請人(含企業、集團、隸屬於同一企業或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視為同一申請人)年度資助總額不超過2000萬元:
(一)在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國家取得的發明專利授權的,每件資助5萬元;
(二)在設有專利審批機構的其他國家或地區取得發明專利授權的,每件資助3萬元;
(三)在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取得發明專利授權的,按照國內申請發明專利申請資助標准辦理。

pct國際申請資助條件和標准
(一)pct國際申請資助應在取得《收到檢索本的通知書》(202表)後6個月內提出(以發文日為准);
(二)依照PCT規則提交國際專利申請的發明專利項目,經審查符合資助條件的,單位申請每件資助1萬元,個人申請每件資助6000元。
信然知識產權

閱讀全文

與發明項目有沒有稅務優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