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世界上,誰先發明了報紙
報紙
報紙(newspaper)
報紙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公眾發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
歷史與發展
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國就出現過類似於文書抄本。它是當時的官府用以抄發皇帝諭旨和臣僚奏議等文件及有關政治情況的刊物,稱為 《邸報》。它具有報刊的某些特點。可認為是最早形式的 「政府公報」。原藏於敦煌莫高窟的唐代《進奏院狀》,是中國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報,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
使用印刷術印報大約出現在1450年的歐洲。報道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經歷的報紙出現在1493年,是羅馬當時印製的第一份報紙。當時的報紙並非天天出版,只是在有新的消息時才臨時刊印。
1609年,索恩在德國出版了《艾維蘇事務報》,每周出版一次,這是世界上最早定期出版的報紙。不久,報紙便在歐洲流行起來。,消息報道的來源一般都依賴於聯系廣泛的商人。
日報首次發行於1650年,是德國人蒂莫特里茨出版的。雖然只發行了3個月左右,但卻是世界上第一份日報。
以刊載新聞和新聞評論為主,通常散頁印刷,不裝訂、沒有封面的紙質出版物。有固定名稱,面向公眾,定期、連續發行。現在多數報紙每日出版一次或數次,也有每周出版幾次或每周出版一次的。這種意義上的報紙只出現在現代社會,古代社會的「報紙」或不是紙質的,或不是印刷的,或非定期、連續發行,一定意義上也不是面向公眾的。
現代報紙的直接起源是德國15世紀開始出現的印刷新聞紙(單張單條的新聞傳單)。一般把1615年創刊的《法蘭克福新聞》視為第一張「真正的」報紙,因為該報有固定名稱、每周定期出版一次、每張紙上印有數條而不是單條新聞(但是該報是單面印刷)。「報紙」的英文一詞(Newspaper)最早出現於1665年英國第一家報紙《牛津公報》上。1650年在德國萊比錫出現最早的日報《新到新聞》,但是日報成為報紙的主角,是在18世紀以後。日報的普及,標志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新聞業得以成熟,因為日報的連續出版,對信息的採集和發送、印刷技術、新聞人員的素質和管理人員的水平,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初期的報紙和雜志是混同的,有新聞,也有各種雜文和文學作品,簡單地裝訂成冊。對於這個時期的報紙和雜志,通常籠統地稱「報刊」,英國、法國、中國早期的「報刊」概念,便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的。英國和法國從18世紀起,報紙與雜志開始明顯地分離,中國在本土出現現代「報刊」後約二十年,報紙和雜志的分野得到明確。
報紙可以作為商品,也可以作為政治斗爭的宣傳品。歷史上,西方發達國家的報紙大多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官報時期、黨報時期和商業報紙時期。在官報時期,報紙對於封建王權來說,主要是政治斗爭的宣傳品,但對於特許經營報紙的出版商來說,它是一種通過出售而獲利的商品。黨報時期,相當多的報紙從屬於各個政黨或派別,為各自的利益作宣傳,但也存在較大的有明顯政治傾向的商業性報紙。19世紀中葉,美國、英國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多數報紙,每份報紙的價格便宜到只是本國貨幣的最小單位(美分、便士)。當報紙面向下層公眾之時,它們開始最大限度地爭取公眾,以贏利為主要目的。於是,黨報時期結束,進入了商業報紙時期。
為了最大限度地擴大發行量,報紙除了刊登新聞和強化新聞的平民化外,越來越多地增加了娛樂方面的內容。在與電子媒介的競爭中,報紙新聞的深度報道得到更大的重視。
大眾化報紙逐漸在報紙總體中占據了很大的份額,但是,以中上層公眾為讀者對象的所謂「高級報紙」也逐漸穩定下來,於是形成大眾化報紙、「高級報紙」各自的生存空間。前者發行量巨大,獲利較多,後者發行量有限,但在影響輿論和贏得聲譽方面占據主導地位。這種情形較為明顯的國家,例如英國、德國;而另一些國家,這種分野並不很清晰,例如美國、法國、日本。
報紙的職能
關於報紙的職能,從不同角度,會得出不同的看法,例如從政黨機關報的角度,報紙的職能如毛澤東所說:「報紙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面。」法國新聞學者貝爾納.瓦耶納關於報紙職能的概括,可以被各方面接受:主要的報道職能,隨之而來的辯論職能(即傳播觀點的職能),附帶的娛樂職能。
報紙的構成
報紙不論大小,都由報頭、報眼、版位、欄目組成。
報頭總是放在最顯著地位,大都放在一版左上角,也有的放在一版頂上面的中間。報頭上最主要的是報名,一般由名人書法題寫,也有的作黑體字。報頭下面常常用小字註明編輯出版部門、出版登記號、總期號、出版日期等。出版登記號說明這家報社已向國家新聞出版管理機構登記,未經登記的報刊不管內容如何,都不能公開發行。
報頭旁邊的一小塊版面,通稱「報眼」。對「報眼」的內容安排沒有定規,有的用來登內容提要、日歷和氣象預報,有的用來登重要新聞或圖片,有的用來登廣告。由於「報眼」位置顯著廣告費特別高。
報紙的版面位置叫版位。對一份報紙來說,第一版是要聞版,排在這一版上的新聞比其他版重要。在橫排報紙的版面上,左上角要比右上角重要。報紙新聞標題所用的字型大小大小也能顯示它是否重要。標題是報紙刊登的新聞和文章的題目,用來概括和提示這些新聞和文章的內容,幫助讀者了解它們的意義和實質。因此,讀者可以從版位情況以及標題大小上了解報紙的立場、觀點和態度,引起更大的讀報興趣。
欄目是報紙定期刊登同類文章的園地,經常在報紙上看到的有「科技天地」、「國際瞭望」、「讀者來信」等。除欄目外,還有一些不定期的專版,范圍比專欄更大一些。比如慶祝什麼節日,組織一批徵文專版;什麼問題引起讀者廣泛的興趣,組織一些討論專版。這些專版有一定的時間性,不像定期專欄那樣固定。
廣告是當代報紙常用的一種宣傳手段,這里主要是商業廣告,還有一些通告、通知、啟事以及文化娛樂廣告等。報紙收取一定的廣告費,用於報社的基本建設。
㈡ G·W·萊布尼茨發明了什麼
G·W·萊布尼茨是17世紀偉大的科學家和哲學家,著名的二進制原理和微積分是他的傑作。
1646年,萊布尼茨出生在德國萊比錫的一個教授家庭。他自幼才華橫溢,智力超群。15歲進大學,先修哲學,後攻法律。20歲時向萊比錫大學申請法律博士學位,因年齡太小而遭到大學的拒絕。
1675年,萊布尼茨開始從事微積分研究。微積分是他和牛頓不約而同、相互獨立發明的。只是牛頓的研究稍顯在前,而萊布尼茨的分析方法更為靈活方便。
萊布尼茨最為輝煌的業績莫過於1679年發明的二元算術。二元算術是二進制計算機語言原理,它的問世使電腦產業如日中天,從而使20世紀信息工業迅猛發展,成為壓倒一切的產業。
當談到讀書方法時,萊布尼茨認為應廣泛結識經典作品,要熟知古希臘、古羅馬的思想文化。他認為廣泛的閱讀古籍不僅增長了知識與閱歷,還會對個人的良好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他說:我們去閱讀大量的古代典籍,當拉丁、希臘、希伯萊、以及阿拉伯人的古書有一天都研究了以後,還有中國人的……將會給我們的批判的勇氣提供材料。其餘的,甚至還有波斯人、亞美尼亞人、哥普特人以及婆羅門教的某些古書。萊布尼茨指出,那些附有插圖的網路類書籍是值得大家去用心閱讀的,據說中國就有這種書籍。
他激動地說:我看不出還有什麼比古代留給我們的那些記述更有價值的東西了。令人稱奇的是,萊布尼茨把書中最美好的佳句比作危機狀態中的手槍子彈,讀書人「比一個沒有讀書的人更有知識更加能幹」。
㈢ 氫彈誰發明的
愛德華·特勒於1908年1月15日出生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一名律師,母親是鋼琴家。和愛因斯坦一樣,將近兩歲才張口說話的特勒在小學就顯露出超人的數學才能。苦於父親的壓力,特勒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的是物理,但他從來沒有放棄對數學的鑽研。1930年,特勒獲得了萊比錫大學的物理博士學位,並在德國的一所大學任教。
-1935年移居美國
1935年,由於納粹勢力的甚囂塵上,特勒和妻子米奇被迫離開德國前往美國執教於喬治華盛頓大學,直到1941年才離開該校,而他就是在那一年成為美國公民。
-1939年開始投入原子彈研究
1939年,特勒和其他兩名資深核物理學家一起,竭力支持愛因斯坦向當時的美國總統福蘭克林·羅斯福寫信,說明研製開發原子彈的必要性。在白宮的授意下,由著名核物理學家、「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牽頭,在新墨西哥州的拉斯阿拉莫斯成立秘密實驗室,研製原子彈。1943年,特勒攜妻帶子離開芝加哥大學,加入了奧本海默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並成為該計劃的主要研究人員之一。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試爆成功。
-1952年第一枚氫彈試爆成功
1949年,當蘇聯研製成功第一枚原子彈之後,特勒力促杜魯門總統加快氫彈的研究。他也因此重返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全力以赴投入到氫彈的研製工作中去。1952年11月1日,世界上第一個熱核聚變裝置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島爆炸成功。特勒名副其實地成為了「氫彈之父」。
與此同時,特勒又說服政府在1952年成立了第二個核武器實驗室———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他首先出任顧問,於1954年出任副所長,1958年到1960年出任所長。在此之後一直在那裡擔任顧問,直到1975年退休。
㈣ 微積分的發明人是誰
1684年,《學術學報》上發表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的一篇文章,宣布他發現一種微分法,即「一種求極大極小和切線的新方法,它也適用於分式和無理量,以及這種新方法的奇妙類型的計算」,1686年,他又發表了類似的文章,討論「潛在的幾何與分析不可分和無限」等。一年以後,物理學家牛頓出版了他的巨著《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也談到了他研究的求極大與極小的問題。實際上,他們倆人都發現了微積分的數學原理。於是,就有關創立微積分的優先權問題,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論。遺憾的是,由於人們不明真相,使30多歲的萊布尼茨長期蒙受冤屈。1699年,瑞士數學家法蒂奧德迪利給皇家學會寫文章,說萊布尼茨的思想獲自牛頓。接著,不少科學家接踵而至,都說萊布尼茨不是發明者。薩維爾天文學教授凱爾,則指控萊布尼茨是剽切者。為此,萊布尼茨參與了爭論,辯白自己的冤枉。但沒有人相信他。1716年11月14日,萊布尼茨含冤逝世,朝廷竟不聞不問,教士們也借口說萊布尼茨是「無信仰者」而不予理睬。
直到萊布尼茨死後,英國皇家學會為牛頓和萊布尼茨發現微積分的優先權問題,專門成立了調查評判委員會。經過長期調查,終於弄清事實,委員會在《通訊》上宣布,牛頓的「流數術」和萊布尼茨的「無窮小演算法」只是名詞不同,實質上是一回事,他倆都是微積分的發明人。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1676年,牛頓在寫給萊布尼茨的信中,宣布了他的二項式定理,提出了根據流的方程求流數的問題。但在他們交換的信件中,牛頓卻隱瞞了確定極大值和極小值的方法,以及作切線的方法等。而萊布尼茨在給牛頓的回信中寫道,他也發現了一種同樣的方法,並訴說了他的方法。這個方法與牛頓的方法幾乎沒有什麼兩樣。二者的區別是:牛頓主要是在力學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幾何方法研究微積分;而萊布尼茨主要是在研究曲線和切線的面積問題上,運用分析學方法引進微積分概念,得出運演算法則。牛頓是在微積分的應用上更多地結合了運動學,造詣較萊布尼茨高出一籌。但萊布尼茨的表達式採用的數學符號,既簡潔又准確地揭示出微分、積分的實質,遠遠優於牛頓。因此,他們二人發明微積分各有千秋。
萊布尼茨1646年6月21日出生於德國東部的萊比錫城。他的父親是哲學教授,但在他6歲時父親就過早去世了。然而,父親留下的大量藏書卻為萊布尼茨提供了豐富的知識源泉。
萊布尼茨8歲入學,少年時就可以用多種語言表達思想。15歲時考入有名的萊比錫大學,開始對數學發生興趣。1666年,萊布尼茨轉入紐倫堡的何爾道夫大學。這一年他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論組合的藝術》,顯示了他的數學才華。這篇論文,正是近代數學的一個分支「數理邏輯」的先聲,他也因此成為數理邏輯的創始人。
大學畢業後,萊布尼茨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投身外交界。1672年3月他作為大使出訪法國巴黎,為期4年。在巴黎工作之餘鑽研數學,結識了荷蘭數學家惠更斯。並利用業余時間攻讀笛卡爾、費爾馬、帕斯卡等人的原著。為他步入數學王國的殿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676年,萊布尼茨到漢諾威,在那裡他博覽群書,創立了微積分的基本概念和運算方法,成就了他一生最偉大的發明。
萊布尼茨陸續創立了一些表示微積分的符號:dx表示微分,即拉丁文「differentia」的第一個字母,意為「分細」。∫表示積分,即拉丁文「summa」的第一個字母「s」拉長,意為「求和」。他創立的這些符號,為數學語言的規范化和獨立化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些符號一直用到今天。
此外,萊布尼茨還提出了使用「函數」一詞,首次引進了「常量」,「變數」和「參變數」,確立了「坐標」、「縱坐標」的名稱。他對變分法的建立及在微分方程、微分幾何、某些特殊曲線(如懸鏈曲線)的研究上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㈤ 有著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創造的人有哪些什麼時候發明的
公元前 400 萬年左右,東非的史前人發明了石刀和卵石器
公元前 2 萬年左右,在法國多敦河區的洞穴里,發現有 2 萬多年歷史的
骨制縫衣針
公元前 1 萬年左右,地中海沿岸居民已發明用魚網捕魚
公元前 7500 年左右,英國的約克君星沼出土的古代短槳,表明當時人類
已發明了船
公元前 4000 年,米索布達米亞人發明了楔形文字,蘇默人以及與之貿易
的波斯、巴比倫、亞述等地人均採用這種楔形文字
公元前 3500 年,米索布達米亞的一個蘇默人擁有的圖章刻有犁的圖形,
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犁形農具
公元前 2000 年,米索布達米亞人發明了牆垛建築技術
公元前 1500 年,希太特人到處征戰,把發明的煉鐵技術從那托利亞傳到
了鄰近地區
約公元前 11 世紀,中國人最早發明創造瓷器
公元前 5~4 世紀,中國發明修建了防禦用的世界第一長的城牆——萬里
長城
公元前 3 世紀 280~220 年,李冰創造性地發明設計建造了都江堰這一著
名的水利工程
公元前 255 年,埃及在亞歷山大港矗立起發明的第一座燈塔
公元前 130 年,亞歷山大的希羅發明了汽輪機
公元前 10 年,羅馬建築師兼作家維特魯維斯首先在他的著作中提及起重
機
公元 105 年,中國的蔡倫在西漢「灞橋紙」基礎上發明了可供大眾使用
的「蔡侯紙」
公元 27~97 年,東漢王充在他所著《論衡·是應》里曾記載指南工具—
—司南的發明
公元 78~139 年,張衡發明製造了測定地震方位的「候風地動儀」,同
時製造了世界第一台天文儀器「水運渾象儀」
公元?~208 年,東漢華佗首創麻醉手術,首創闌尾外科手術
公元 225~295 年,劉徽完成數學名著《九章算術》並首創十進位分數、
割圓術,重建重差術理論
公元 362 年,古羅馬皇帝米利首創醫院,收容患病公民
公元 605~611 年,中國發明修建了世界開鑿最早、規模最大、里程最長
的人工航道——京杭大運河
公元 581~682 年,孫思邈發明導尿術,首創治療腳氣病方法
公元 635 年,西班牙塞維爾的聖伊西多記載,已發明了翎羽製造的翎羽
筆。
公元 700 年,西班牙人發明了泰羅熔鐵爐,它是現代鼓風爐的雛形
公元 683~727 年,中國的僧一行首創最先進的歷法「太衍歷」,發明了
世界最早的鍾表渾天銅儀和測量太陽運行軌道的黃道游儀
公元?~1015 年,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公元 1031~1095 年,沈括著 26 卷的科學巨著《夢溪筆談》,首次記載
發現了磁偏角
公元 1450 年,德國人約翰谷登堡發明了印刷機
公元 1489 年,德國人威德曼在萊比錫出版了一本關於算術的書,首先用
到了加號(+)和減號(-)
公元 1511 年,德國人紐倫堡鐵匝漢來恩發明了計時用的表
公元 1565 年,瑞士蘇黎世人差司那最先描述了鉛筆的製造方法
公元 1568 年,法國數學家貝林發明螺紋車床,切削出來的螺絲規格統一
公元 1569 年,佛蘭德斯地理學家麥卡脫發明了「麥卡脫投影圖法」用以
繪制世界地圖
公元 1585 年,佛蘭德斯工程師史帝文首先發明使用小數,但是仍未懂得
使用小數點
公元 1589 年,英國人威廉·李發明針織機
公元 1518~1593 年,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一書,一直被認為是中醫中
葯的經典
公元 1590 年,荷蘭的詹生父子發明了顯微鏡
公元 1680 年,荷蘭的米德爾堡眼鏡工人漢斯·李伯錫偶爾把凹透鏡迭加
起來觀看遠處物體時,遠處的東西竟放大了,從而發明瞭望遠鏡,並在荷蘭
議會上向議員示範
公元 1609 年,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了空氣溫度計
公元 1562~1633 年,中國的徐光啟所著《農政全書》是我國古代的一部
農業網路全書
公元 1631 年,英國倫敦索瑞地方的數學家奧特雷德在所著《數學之鑰》
一書中,首先用了乘號(×)
公元 1641 年,蘇格蘭數學家納皮爾首創了對數
公元 1643 年,義大利的托里拆利發明了水銀氣壓計
公元 1646 年,德國的柯切爾發明了幻燈
公元 1650 年,德國的格里克發明了空氣泵
公元 1656 年,荷蘭數學家惠更斯發明計時的擺鍾,1657 年他在計時表
里裝上游絲,使擺轉更有規律
公元 1587~1661 年,中國的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 17
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公元 1666 年,英國的牛頓在劍橋大學首創微積分方法,1668 年他發明
了反射式望遠鏡
公元 1679 年,法籍物理學家巴班寄居倫敦時發明了高壓鍋
公元 1696 年,西方最早發明使用信封的是蘇格蘭國家大臣奧格爾維
公元 1701 年,在英國伯克郡實驗室塔爾發明了播種機,免除手工播種造
成的浪費
公元 1709 年,英國什滿郡的達比首創「焦炭煉鐵法」,提高了鐵產品質
量。義大利人克里斯朵夫發明了鋼琴
公元 1712 年,英國人鈕科曼發明了活塞式蒸汽機,從此世界進入「蒸汽
時代」
公元 1716 年,瑞典工程師特里沃德發明利用管道輸送熱水給房子各部分
供暖的方法
公元 1720 年,德國的法倫海特發明了水銀溫度計
公元 1733 年,英國蘭開夏紡織工約翰·凱發明了機械化的快速織布工具
——飛梭
公元 1741 年,瑞典的攝爾賽斯發明把水的冰點至沸點溫度劃分為 100
個等份,用來表示溫度的數值的百分溫標
公元 1748 年,德國的贊生發明鋼筆
公元 1752 年,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
公元 1767 年,英國的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尼紡織機
公元 1769 年,英國的阿克頓特取得水利紡織機專利並於 1771 年投產
公元 1777 年,英國的瓦特發明了適用於大工業普遍應用的獨立冷凝器蒸
汽機
公元 1779 年,英國的卡朗普頓發明走錠紡織機
公元 1783 年,法國的蒙哥菲埃兄弟發明了熱空氣氣球
公元 1785 年,英國的卡特頓特申請了蒸汽動力機械的專利
公元 1788 年,英國的瓦特和博爾頓發明了搖臂式蒸汽機
公元 1792 年,英國的默克多發明煤氣燈
公元 1795 年,法國大革命後,法國及其領地首創正式採用公制
公元 1800 年,義大利的伏打發明伏打電池
公元 1801 年,英國的德維在英國科學研究所示範電弧燈
公元 1807 年,美國的富爾頓發明了汽船
公元 1814 年,英國的斯蒂芬森發明蒸汽機車
公元 1818 年,英國的戴維發明礦工安全燈
公元 1923 年,英國的物理學家發明電磁鐵
公元 1826 年,居住在法國的涅普斯發明了照相技術
公元 1827 年,英國的約翰·約克發明摩擦火柴
公元 1829 年,法國一名窮裁縫提孟提埃發明了工業用縫紉機
公元 1831 年,電子之父——英國的法拉第發明了劃時代的發明——直流
發電機,從此世界進入了「電器時代」;法拉第還發明了變壓器。美國人亨
利發明了電鈴
公元 1837 年,美國的達文波特發明了實用電動機。美國的莫爾斯發明電
報
公元 1839 年,美國的佩奇教授發明電動機車;英國的麥克米倫發明自行
車;英國的內史密司發明蒸汽錘;美國的固特異發明硫化橡膠
公元 1840 年,英國物理學家惠特斯通取得線性感應電動機的專利權
公元 1842 年,美國人摩爾斯發明在紐約港海底鋪設電纜,供傳遞電報之
用
公元 1852 年,法國的吉法德發明蒸汽推動的飛船;法國的瓊·佛科發明
回轉儀
公元 1855 年,法國里昂的皇家街裝置了電弧街燈
公元 1856 年,義大利人巴爾桑蒂和馬泰烏奇發明了實用的內燃機;英國
的貝西默發明了酸性圍爐,又稱貝氏轉爐
公元 1859 年,法國物理學家伯朗台發明實用的蓄電池
公元 1862 年,美國的加特林發明機關槍
公元 1867 年,瑞典的諾貝爾發明黃色炸葯;美國的威斯汀豪斯發明氣剎
車;法國的化學家勒朗舍發明了干電池
公元 1874 年,薩洛蒙在英國發明電動三輪車
公元 1876 年,美國的貝爾發明的電話首次通話
公元 1877 年,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
公元 1878 年,英國的戴維·休斯發明炭精微音器
公元 1880 年,美國的愛迪生發明的電燈用於街道照明
公元 1881 年,美國的愛迪生在德國取得立體聲專利,用於柏林的有線廣
播;在英國索瑞郡哥達明第一座水力電廠投入生產,用的是西門子公司製造
的水力發電機,向工廠、街道、住宅實行商業供電
公元 1882 年,德國西門子公司發明的首輛無軌電車在柏林示範行駛
公元 1883 年,英國的艾弗里特發明了防竊自動售貨機出售明信片
公元 1884 年,英國帕森斯發明現代的蒸汽輪機;美國瓦特曼發明實用的
自來水筆
公元 1885 年,德國的戴姆勒發明汽車;美國的默金撒勒發明行型活字鑄
排機
公元 1888 年,英國鄧洛普發明充氣輪船
公元 1889 年,美國芝加哥第一家工廠發明適合農場的拖拉機、發動機以
汽油為燃料
公元 1890 年,英國發明的地下鐵路通車,運行於倫敦城與南倫敦之間
公元 1894 年,美國的巴爾的摩—俄克俄鐵路實現干線電氣化;美國紐約
百老匯的霍蘭兄弟活動電影院首次放映了電影
公元 1895 年,德國的倫琴發明 X 光管;義大利年僅 20 歲的馬可尼在波
隆納附近示範使用無線電;法國的盧米埃兄弟在巴黎初次把電影圖像投射到
銀幕上讓觀眾觀賞
公元 1896 年,英國倫敦電機工程師道辛發明了把電動機裝到汽車上的起
動機;費辛敦教授在美國示範使用了無線電話;美國人費歇發明的電動洗衣
機生產銷售
公元 1903 年,美國威爾和伯奧維爾、賴特發明動力飛機
公元 1904 年,英國弗萊明發明二極真空管
公元 1906 年,美國貝克蘭發明電機;美國德福雷斯特發明三極真空管
公元 1914 年,英國斯溫頓發明軍用坦克車
公元 1922 年,第一套有聲電影《縱火犯》在柏林製成
公元 1923 年,美國蘇魯金發明電視光電顯像管
公元 1926 年,西班牙人貝爾德和德拉西瓦發明電視機,在倫敦示範用電
視接收圖像
公元 1928 年,中國人侯德榜發明侯氏聯合制鹼法;英國的里卡德茲和里
費爾合作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自動工作機器人,從此世界進入「電子時代」;
美國的法恩茲沃思發明電視析像管
公元 1930 年,科克羅特和華爾頓在美國劍橋大學建成了首座加速器,把
粒子射進原子里;美國的卡羅瑟斯發明尼龍;英國的惠特爾發明噴氣式發動
機
公元 1931 年,德國柏林化學研究所的哈恩教授宣布他研究的原子核分裂
實驗獲得成功
公元 1942 年,原籍義大利的物理學家費米在芝加哥大學一個壁球場上裝
置了他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個原子反應堆,引發了持續的原子核反應。從此世
界進入「原子時代」
公元 1943 年,一位發明家發明了導彈,納粹德國空軍的 He293 型飛機首
次用空對地導彈攻擊英國戰艦「白鷺」號;匈牙利新聞工作者波羅取得圓珠
筆專利,並於 1945 年投產
公元 1945 年 7 月 16 日,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拉摩戈多空軍基地試爆成功
原子彈;1945 年 8 月 6 日世界上第一次使用原子彈,美國原子彈襲擊了日本
廣島市,將其完全摧毀;美國科學家埃克特和莫其利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
研究,為美國陸軍軍械局發明製造了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從此世界進入
「信息時代」
公元 1948 年,美國蕭克利發明電晶體;美國巴丁、布拉頓發明半導體晶
體三極體
公元 1949 年,美國發明家發明火箭,從美國新墨西哥州白沙沙漠發射的
「維京」號火箭創下僅用 54 秒半的時間升空 84 公里的新紀錄
公元 1950 年,美國有克利等人用單晶鍺製成 NPN 結晶體三極體,促成電
子技術小型化的發展
公元 1952 年,美國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試爆氫彈成功
公元 1953 年,英國科克雷爾發明鼓翼機
公元 1954 年,前蘇聯在奧勃尼斯克建成第一個核能發電廠,並開始向工
廠和農場供電
公元 1957 年,美籍華人楊振寧、李政道首次提出強弱相互作用下「宇稱
不守恆定律」,美籍華人吳健雄證明了「宇稱不守恆定律」,解開了原子物
理和核物理的第一號謎底。為此,楊振寧、李政道成為首次獲得諾貝爾獎的
華人。1957 年 10 月 4 日,前蘇聯發射成功「伴侶 1 號」世界第一顆人造地
球衛星,它重 84 公斤,時速為 17.5 公里,從此世界進入「航天時代」
公元 1960 年,美國物理化學家梅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激光器
公元 1961 年,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駕駛世界上第一艘載人太空船「東方
一號」在西伯利亞西部升空並成功返回;美國達拉斯市的德州儀器公司研製
成集成電路,並取得了專利,從此世界進入「徽電子時代」,開辟了利用硅
片的新局面
公元 1964 年,萬國商業機器公司在英國和美國出售磁帶控制的打字機,
兼有打字機和電腦的雙重功能,這是世界上第一台文字處理機
公元 1971 年,前蘇聯成功地發射了「敬禮」號太空站,並且將袖珍電子
計算機在美國投放市場;美國國際通訊公司研究製成微型處理機,在一塊硅
片內包容了整體電腦的邏輯和計算功能,並取得專利,世界高科技之一的電
腦走向全球
公元 1973 年中國人袁隆平在世界上第一個育成強優勢秈型雜交水稻,被
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公元 1974 年,美籍華人丁肇中發現亞原子粒子,並定名為「丁」粒子,
該發現增進了人們對基子粒子的認識,並因此獲 1976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視
頻電報發明成功,英國的費迪研製成潛力更大的可視數據系統,1979 年投入
服務
公元 1978 年,由生理學家愛德華茲和婦科醫生司泰撥托合作,使得第一
名試管嬰兒在英國奧爾丹市總醫院出生
公元 1981 年,美國研製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試航成功,它是世界
上第一艘可供重復使用的太空船
公元 1991 年,美國研製的「太陽挑戰者」號太陽能飛機飛越了英倫海峽,
動力來源是飛機上的 1.6 萬個太陽能電池
中國發明創造史寫不完了
㈥ 萊布尼茨的主要貢獻
1、在微積分領域使用的符號仍是萊布尼茨所提出的。在高等數學和數學分析領域,萊布尼茨判別法是用來判別交錯級數的收斂性的。
萊布尼茨與牛頓誰先發明微積分的爭論是數學界最大的公案。萊布尼茨於1684年發表第一篇微分論文,定義了微分概念,採用了微分符號dx,dy。1686年他又發表了積分論文,討論了微分與積分,使用了積分符號∫。依據萊布尼茨的筆記本,1675年11月11日他便已完成一套完整的微分學。
2、拓撲學最早稱之「位相分析學」(analysis situs),是萊布尼茨1679年提出的,這是一門研究地形、地貌相類似的學科,當時主要研究的是出於數學分析的需要而產生的一些幾何問題。
3、萊布尼茨亦是歐陸理性主義哲學的高峰。承斷了西方哲學傳統的思想,他認為世界,因其確定(換句話說,有關世界的知識是客觀普遍和必然的)之故,必然是由自足的實體所構成。所謂的自足,是不依他物存在和不依他物而被認知。
(6)萊比錫發明擴展閱讀
萊布尼茨曾經從一些曾經前往中國傳教的教士那裡接觸到中國文化,之前應該從馬可·波羅引起的東方熱留下的影響中也了解過中國文化。法國漢學大師若阿基姆·布韋(Joachim Bouvet,漢名白晉,1662-1732年)向萊布尼茨介紹了《周易》和八卦的系統。
在萊布尼茨眼中,「陰」與「陽」基本上就是他的二進制的中國版。他曾斷言:「二進制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邏輯語言」。
在德國圖林根,著名的郭塔王宮圖書館(Schlossbibliothek zu Gotha)內仍保存一份萊氏的手稿,標題寫著「1與0,一切數字的神奇淵源。」
事實上,說萊布尼茨看到陰陽才發明二進制完全是斷章取義,相反手稿標題全文是:《1 與 0,一切數字的神奇淵源。……這是造物的秘密美妙的典範,因為,一切無非都來自上帝。》。
㈦ 萊布尼茨發明的二元算術產生了什麼影響
萊布尼茨是17世紀偉大的科學家和哲學家,著名的二進制原理和微積分是他的傑作。
1646年,萊布尼茨出生在德國萊比錫的一個教授家庭。他自幼才華橫溢,智力超群。15歲進大學,先修哲學,後攻法律。20歲時向萊比錫大學申請法律博士學位,因年齡太小而遭到大學的拒絕。1675年,萊布尼茨開始從事微積分研究。微積分是他和牛頓不約而同、相互獨立發明的。只是牛頓的研究稍顯在前,而萊布尼茨的分析方法更為靈活方便。萊布尼茨最為輝煌的業績莫過於1679年發明的二元算術。二元算術是二進制計算機語言原理,它的問世使電腦產業如日中天,從而使20世紀信息工業迅猛發展,成為壓倒一切的產業。當談到讀書方法時,萊布尼茨認為應廣泛結識經典作品,要熟知古希臘、古羅馬的思想文化。他認為廣泛的閱讀古籍不僅增長了知識與閱歷,還會對個人的良好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他說:我們去閱讀大量的古代典籍,當拉丁、希臘、希伯萊、以及阿拉伯人的古書有一天都研究了以後,還有中國人的……將會給我們的批判的勇氣提供材料。其餘的,甚至還有波斯人、亞美尼亞人、哥普特人以及婆羅門教的某些古書。萊布尼茨指出,那些附有插圖的網路類書籍是值得大家去用心閱讀的,據說中國就有這種書籍。他激動地說:我看不出還有什麼比古代留給我們的那些記述更有價值的東西了。令人稱奇的是,萊布尼茨把書中最美好的佳句比作危機狀態中的手槍子彈,讀書人「比一個沒有讀書的人更有知識更加能幹」。
㈧ 誰發明的氫彈
愛德華·特勒於1908年1月15日出生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一名律師,母親是鋼琴家。和愛因斯坦一樣,將近兩歲才張口說話的特勒在小學就顯露出超人的數學才能。苦於父親的壓力,特勒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的是物理,但他從來沒有放棄對數學的鑽研。1930年,特勒獲得了萊比錫大學的物理博士學位,並在德國的一所大學任教。
-1935年移居美國
1935年,由於納粹勢力的甚囂塵上,特勒和妻子米奇被迫離開德國前往美國執教於喬治華盛頓大學,直到1941年才離開該校,而他就是在那一年成為美國公民。
-1939年開始投入原子彈研究
1939年,特勒和其他兩名資深核物理學家一起,竭力支持愛因斯坦向當時的美國總統福蘭克林·羅斯福寫信,說明研製開發原子彈的必要性。在白宮的授意下,由著名核物理學家、「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牽頭,在新墨西哥州的拉斯阿拉莫斯成立秘密實驗室,研製原子彈。1943年,特勒攜妻帶子離開芝加哥大學,加入了奧本海默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並成為該計劃的主要研究人員之一。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試爆成功。
-1952年第一枚氫彈試爆成功
1949年,當蘇聯研製成功第一枚原子彈之後,特勒力促杜魯門總統加快氫彈的研究。他也因此重返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全力以赴投入到氫彈的研製工作中去。1952年11月1日,世界上第一個熱核聚變裝置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島爆炸成功。特勒名副其實地成為了「氫彈之父」。
與此同時,特勒又說服政府在1952年成立了第二個核武器實驗室———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他首先出任顧問,於1954年出任副所長,1958年到1960年出任所長。在此之後一直在那裡擔任顧問,直到1975年退休。
㈨ 示波器最早是由誰發明的
1909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Karl Ferdinand Braun於1897年發明世界上第一台陰極射線管示波器,至今許多德國人仍稱CRT為布朗管(Braun Tube)。
根據IEEE的文獻記載1972年英國的Nicolet公司發明了第一台的數字示波器(DSO),到了1996年惠普科技(安捷倫科技前身)發明了全球第一台混合信號示波器(M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