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影響派生倍數的因素中,為什麼說活期存款轉變為定期越多,商業的存款創造能力越高
資金利用率高
B. 請問為什麼中央銀行提高存款准備率,將導致商業銀行信用創造能力降低
回答如下:
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是這樣一個過程:
某客戶存入A銀行100元,版央行規定的權存款准備金率是10%(意思就是100元中要有10元存入央行),A銀行就可以向外貸款100*(1-10%)=90元,a企業獲得90元貸款後存到B銀行,B銀行獲得90元存款,也是按照10%存款准備金率,只能對外放款90*(1-10%)=81元,b企業獲得81元貸款再存到C銀行,如此下去,在涉及到的銀行(系統)中這100元可以派生出大於100元的貨幣(視參與「創造」的銀行數量而定),這就是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
根據以上這個過程,如果當時央行規定的存款准備金率為20%,那A銀行只能放貸100*(1-20%)=80元,B銀行只能放貸80*(1-20%)=64元。與10%的准備金率相比,准備金率提高到20%時,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就低了。
所以,中央銀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後,將導致商業銀行信用創造能力的降低。
C.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提高定期存款利率,則貨幣創造乘數()
答案應該是C減小。
貨幣創造乘數=1/(rd-t×rr+C+e),提高定期存款利率,則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之比t上升,所以貨幣創造乘數減小。
D. 為什麼「定期存款對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貨幣創造乘數變小」
這是倒推上去的。
貨幣供給=基礎貨幣*貨幣乘數,貨幣乘數=貨幣供給/基礎貨回幣答
經濟學里討論的貨幣供給指的是M1
M1=流通中的貨幣(通貨)+銀行活期存款
定期比重高了,那麼M1就減小了,貨幣供給就小了。
貨幣乘數=貨幣供給/基礎貨幣,在基礎貨幣不變的條件下,乘數變小。
E. 定期存款如果期間提高了,按最開始定的還是按最新的
按開始存款時的定的利率計息。定期存款是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它具有存期最短3個月,最長5年,選擇餘地大,利息收益較穩定的特點。存款期內,利息不受利率浮動的影響。可辦理部分提前支取一次,存款到期,憑存單支取本息,也可按原存期自動轉存多次。如果是到期約定轉存,這時以轉存當天新的利率計息。
F. 商業銀行可以用定期存款創造出存款貨幣嗎
不可以的,只有數字貨幣才可以 !
G. 存款貨幣創造的基本條件
1、部分准備金制度:
又稱存款法定準備金制度,是指為防止信用過度創造,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回商業銀行的存答款必須按一定比例上繳中央銀行作為法定存款准備金,商業銀行不得動用,其餘部分可以用於放款的制度。故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對銀行信貸能力有很強的制約作用。
2、非現金結算制度:
個人可以通過開出支票進行貨幣支付,銀行之間的往來通過轉賬結算,無須有現金。這樣,銀行可以通過記帳的方式發放貸款,從而進行信用擴張。
在實際經濟生活中,銀行提供的貨幣和貸款會通過數次存款、貸款等活動產生出數倍於它的存款,簡單理解就是銀行把存款(一般是定期存款)扣除法定準備金後發放貸款,提高了流通貨幣的利用效率,如果流轉速度越快存款貨幣的創造能力越大,所需的流通貨幣量就越少,銀行通過信用杠桿創造了比實際流通中更多的貨幣量,這就是存款貨幣的創造。
H. 銀行怎樣提高存款
一、抓特色業務,水漲船高。
如果把零售業務比作是水,那麼存款就是水上的船。因為當客戶在辦理大多數的零售業務時,首先都要辦理帳戶,然後存款,然後才能通過存款來買基金、買保險、做外匯買賣、進行證券交易等多項業務。有些網點的做法就是不盯著指標,而是做一個有特色的業務亮點,通過特色業務來拉動存款等各項指標。這種做法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員工不會被種類繁多的任務弄昏頭,目標性強,積極性高。
這樣的業務有很多,包括基金定投、代發工資、第三方存管等等,而在諸多的業務類型中,我認為外匯買賣最適合作為亮點業務。首先,外匯買賣無論客戶如何交易、是否交易,對於銀行來講都是活期存款;其次,外匯買賣可以雙向交易,不存在牛市熊市之說,不會想股票、黃金一樣,存在市場好客戶就多,市場不好客戶就少的問題。最後,外匯買賣除了算存款之外,還可以給我們帶來手續費收入。
我們的外匯買賣由於沒有保證金方式,曾經落後於其他銀行。但是幾個月前國家已暫停了保證金的交易方式,一律使用實盤交易,這樣我們又回到了同樣的起跑線上了。
二、抓服務品質,情感營銷。
通過提升服務品質,來贏得客戶。這也是一條大江南北人人皆知的大道理。但是如何提升服務品質,甚至什麼是服務?我覺得這個才是重點。
先來說說什麼是服務吧?每個新人進入服務行業,老師都要從兩個方面來教育他們:禮和儀。禮是告訴我們客戶對於我們的重要性,讓我們從內心裡尊重客戶;儀是告訴我們如何通過微笑、姿態、語言來把我們內心對客戶的敬意與感恩之情表達出來。學會了這兩件事,新員工就可以帶著職業的笑容上崗了。
但就像任何事情做多了,都有自己的理解一樣。當幾年之後,我有了自己對「服務」的定義。服務就是通過給客戶意料之外的驚喜,長期為客戶著想的服務,讓客戶對你產生「自己人」般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