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南林公共選修科學創造能力概論

南林公共選修科學創造能力概論

發布時間:2021-06-21 16:04:01

① 急求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考研專業課:環境科學概論近三年復習資料及真題

建議你報考園林專業,或者食品科學,

不高,農林類高校的學生基本上都是三志願的,連二志願的都少,生源一般,老師更一般。從南林到北林都這樣。

我是北方某重點林業高校的,我們學校招林學研究生還可以不考數學那。但我是工程類專業的,對林學院那頭不大了解。好像不學物理,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化學是要學的。你可以上北林或者東林網站看一看他們的2009年研究生招生簡章,就明白了。 以下是南林的研究生招生簡章

2009年南京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報考須知

一、招生計劃

2009年我校招生規模約為712,其中國家計劃內(公費)數約為630,各專業的招生人數(含推免生、計劃內、計劃外名額)僅供參考,在教育部正式下達招生規模後,根據實際情況再作適當調整。

二、推薦免試研究生

我校接收各校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熱忱歡迎全國各高校中已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應屆本科畢業生來我校攻讀碩士學位。考生可於2008年9月中旬瀏覽我校研究生院招生網頁查詢有關申請手續。

三、 參加全國統一入學考試

1. 報考條件

凡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身體健康、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和歷屆本科畢業生均可報考;已獲碩士或博士學位人員只能報考自籌或委培生;報考委培或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

2. 同等學力報考相關要求 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專畢業生( 畢業後工作須滿兩年, 2007年9月前畢業)、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網路學院應屆本科畢業生均可按同等學力報考,但原則上不得跨專業報考。

注意:同等學力考生網報時須在備用信息欄中填寫「同等學力」。復試時須加試兩門本科課程,加試科目見招生專業目錄「復試及同等學力加試」欄(任選兩門)。

3. 報名時間、地點及手續

第一階段:網上報名

時間:2008年10月

報名網址: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或)。

第二階段:現場確認

時間:2008年11月10日至14日

地點及手續:在南京市參加入學考試的考生須到江蘇教育考試院指定報名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行現場確認,在外地參加入學考試的考生到各省(市、自治區)高校招生辦公室指定的報名點進行現場確認。現場確認時需攜帶本人身份證(軍官證)、畢業證書(應屆生持學生證),並辦理交費和現場圖像採集等手續。

4. 報考類別

(1) 非定向研究生

報考非定向研究生一經錄取即可將戶口檔案轉入本校,畢業後在國家規定的服務范圍內由研究生與用人單位通過「雙向選擇」,落實就業單位。

(2) 定向、委託培養研究生

在正式錄取前用人單位和學校簽訂定向、委託培養合同。被錄取為研究生後學習期間不轉戶口和工資關系,畢業後回原單位工作。

四、參加我校單獨考試

對取得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後,在本專業或鄰近專業工作四年以上(到2009年8月31日止)者,可以報考我校單獨考試研究生。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網報後在現場確認階段須持考生本人學歷證書及兩份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推薦書到我校研招辦資格審查,然後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報名點現場確認。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屬委託培養研究生,在正式錄取前考生所在單位和學校簽訂委託培養協議。

五、考試時間及地點

2009年1月(以教育部規定時間為准),考試地點由各報名點另行通知。

六、關於學費、助學金、獎學金的說明:

1、學費: 國家計劃內(公費)錄取的考生不需繳納培養費,我校200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國家計劃內(公費)比例達到90%。各專業自費生和委培生的培養費標准如下:

學科門類及學科代碼
設計藝術學(0504)
城市規劃與設(081303)
哲學(01)、文學(05)、理學(07)、工學(08)
農學(09)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090706)
經濟(02)、管理(12)

自籌(萬元/人)
2.1
2.1
1.5
0.9
1.5
1.5

委培\破格(萬元/人)
2.4
2.4
1.8
1.8
1.8
1.8

2、助學金:非定向(公費)研究生每人每月240元的國家助學金;非定向、自籌經費研究生每人每月200元的學校助學金;同時提供助研助教助管等勤工助學機會,參加三助的同學每月可獲200—600元的勞務報酬。

3、獎學金: 學校設有各類學術獎學金、優秀論文獎學金、名人獎學金、企業獎學金、三好優干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等各類獎學金30多項,獲獎面達40%,最高單項獎6000元/人。

4、貸學金:我校向經濟困難的同學提供國家助學貸款,根據目前情況對符合條件的研究生每年可貸款額最高為6000元/年。

七、其它

1. 復試時審查考生報考資格,具體審查辦法將在2009年4月初另行公布。

2. 新生入學報到時審查大學應屆畢業考生的本科畢業證書原件。

3. 凡考取我校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專業的優秀碩士研究生,均可在入學後根據學校的有關規定,申請碩、博連讀研究生。

4.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聯系方式:

地址:南京市龍蟠路159號 郵編:210037 電話(025)85427772 E-mail:[email protected]

歡迎訪問我校研究生院網站:

Ⅱ 2009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為國家級重點學科;▲為省部級重點學科

院系、專業代碼及名稱、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初試科目
復試及同等學力加試

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

071001▲植物學
28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或203日語③612植物學④811植物生理學
復試:507植物學綜合;同等學力加試:植物胚胎學、生物化學、植物分類學

01樹木學

02植物資源學

03植物系統與進化

04結構植物學

05植物發育學

06植物生理生化學

071002動物學
6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③614動物學④816普通昆蟲學或819動物生態學
復試:504保護生物學或508森林昆蟲學

01昆蟲生理生化

02動物資源保護與利用

071005微生物學
10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③612植物學或616生物化學④810細胞生物學或815分子生物學
復試:516微生物學;同等學力加試:遺傳學、植物生理學、真菌學

01真菌學

02森林微生物

03微生物分子遺傳學

04資源微生物

05工業微生物

071007遺傳學
8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或203日語③315化學(農)或612植物學④810細胞生物學或811植物生理學

復試:509現代遺傳學

01細胞遺傳學

02分子遺傳學

03數量遺傳學

04群體遺傳學

05進化遺傳學

071009細胞生物學
4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或203日語③315化學(農)或612植物學④810細胞生物學或811植物生理學
復試:509現代遺傳學

01植物染色體結構與功能

02植物細胞與細胞周期調控

03植物細胞信號轉導

04植物細胞工程

071010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4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或203日語③315化學(農)或612植物學④810細胞生物學或811植物生理學
復試:514現代分子生物學

01植物重組DNA與基因操作

02植物基因表達與調控

03植物基因與發育(從基因到表型)

071012★生態學
36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③314數學(農)或611數理統計(含試驗設計)④811植物生理學或812土壤學(含地質)或813環境科學概論
復試:505普通生態學;同等學力加試:森林生態學、初試未考科目,07方向: 環境科學概論、科學技術哲學

01林業生態工程與恢復生態

02生態系統生態學

03城市生態與城市林業

04群落與種群生態學

05竹林生態及竹林培育

06環境生態

07社會生態與市場生態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③613社會調查研究方法④814社會學原理

077501環境科學
8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③314數學(農)或315化學(農)④811植物生理學或813環境科學概論
復試:506環境科學綜合理論;同等學力加試:環境監測、環境評價

01環境生態學

02環境生物學

03土壤環境學

04環境化學

05環境規劃與管理

090301土壤學
10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③314數學(農)或315化學(農)④813環境科學概論或817土壤農化分析
復試:511土壤學;同等學力加試:植物生理學、生態學

01亞熱帶森林土壤

02林木營養診斷與施肥技術

03土壤與環境

090701★林木遺傳育種
16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或203日語③314數學(農)或315化學(農)④414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
復試:509現代遺傳學或510林木遺傳育種學

01森林遺傳學

02林木遺傳改良

03林業生物技術

090702▲森林培育
28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314數學(農)或315化學(農)④414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
復試:512森林培育學或519經濟林栽培學或515食品工藝學概論;同等學力加試:土壤學、農林復合經營、森林苗圃學

01人工林培育理論與技術

02經濟林培育

03林木種苗

04林農復合經營

05經濟植物資源加工與利用

090703★森林保護學
18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③314數學(農)或315化學(農)④414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或415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
復試:513森林病理學或508森林昆蟲學;同等學力加試:植物學、土壤學、微生物學

01森林病理學

02森林昆蟲學

03森林有害生物系統管理

090704森林經理學
18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③314數學(農)或315化學(農)④808測樹學或809C程序設計
復試:518森林經理學;同等學力加試:地理信息系統、林業遙感

01森林可持續經營規劃與資源管理

02森林資源監測技術

03遙感與GIS應用技術

04統計預測與控制

090705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2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③314數學(農)或315化學(農)④414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或415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
復試:504保護生物學;同等學力加試:植物學、生物統計

01濕地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

02動植物相互關系生態學

090707▲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10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或203日語③314數學(農)或315化學(農)④818水土保持及防護林學
復試: 517林業生態工程學;同等學力加試:水土保持規劃、流域管理學

01林業生態工程

02水土流失監測與控制

03城市林業與水土保持

04流域治理

090720林木基因組與生物信息學
4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或203日語③314數學(農)或315化學(農)④414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
復試:501生物信息學或509現代遺傳學

01生物信息學(核酸、蛋白質序列數據挖掘)

02生物晶元技術和基因預測

南林和我們學校一樣,林學院考研不考數學,你說他招研究生都不考數學,他對數學要求能高嗎,你當他是南航計算機專業那。

② 大學體育選修課健美與健美操什麼區別

1,性別不同

1)健美是男生的課程,

2)健美操和體形是女生的課程,

2、運動類型不同

1)健美,偏靜力型。老師教你認識身體的各部位的肌肉名稱,還有怎麼去練哪個部位的肌肉。

2)健美操,偏運動型。體適能與健康是一門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健身活動與心理健康、健身活動與個人健康、有氧適能、肌適能、營養與健康、能量與運動、體重控制方案、環境與運動、健身活動與衰老和長壽等。

3、鍛煉方式不同

1)健美,主要是健身房類做健身運動,比如杠鈴、舉重、推舉,鍛煉你的形體,比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等等。

2)健美操,健美操是一種有氧運動,特徵是持續一定時間的、中低程度的全身運動,主要鍛煉練習者的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質的基礎。

跳健美操有諸多好處,不僅能幫助我們有效的強身健體,而且還有減肥的功效,這種運動減肥方法集健美和健身於一體,特別適合女性,受到了廣大女性同胞的喜愛。

③ 我是南林大學生,怎樣查看校內公共選修課一覽表就是說我想看所有公選課的課程安排。急!急!急!

每個學期結束之前會公布的,每個學期開公選課的老師都不同,課程也不同的,沒有固定的課程表的

發明創造概論的論文怎麼寫

發明與創造概論的論文
這方面的文章不太好寫
,你可以去找客服幫您一下。我知道一家,他們的文章不錯,免費指導您寫作,也會為您推薦優秀資料.加為好友就行
:四







⑤ 南京林業大學環藝設計考研考什麼,怎麼准備好考嗎

南京林業大學(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簡稱「南林」,位於江蘇南京。南林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一所由國家林業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屬重點大學。
在我國國內的雙非大學中(非985、非211),南京林業大學絕對是第一檔次,他不僅有輝煌的歷史,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有一級學科博士點,還有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學科實力絲毫不遜於同行業的211大學。而林學、林業工程、風景園林學等三個學科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排名全國前五。
1、研究生的環境藝術設計通常不是專業,而是130500設計學專業下的一個研究方向。

2、初試、復試科目取決於報考學校。如北京服裝學院設計學專業的初試科目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2綜合文藝理論
④908專業設計基礎

⑥ 南京林業大學公共選修課的選課時間是什麼時候啊在開學嗎謝謝啊~

可以重新選的。
南林的教務網路管理系統只可以選課和補選。如果要退課要到院里的教務處去退課。一般退課時間是開學初的前兩周,學校會通知退課時間,教務處周六周日不上班。
比如,你要退大三下學期的課,就要在大三下學期的前兩周注意下退課時間,去院里教務處退課。
如果是補選的話,就不需要了,補選直接在教務網路管理系統就行了。希望你退課成功~

⑦ 誰告訴我 下面的選修課哪個是論文考試的 請打詳細

古人類學家認為在距今七八百萬年以前,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開始向不同的方向進化,這個過程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的。

在新生代的第三紀新生代的第三紀是指距今七千萬年到二三百萬年前的地質年代。②新生代的第四紀是指距今

二三百萬年前之後的地質年代。,世界范圍的造山運動很活躍,相繼出現了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等,在東非還出現了長達8 000公里的斷裂谷。由於這樣大規模的地殼運動,致使世界氣候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紀②,氣候變化加劇,出現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氣候巨大變化的影響下,原先一些連綿不斷的森林逐漸變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斷擴大,最終被稀樹草原所取代。這時,生活在這里的一些古猿逐漸由樹棲生活轉到地面上生活,最終進化成人類;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則進化成了類人猿。

人類的祖先來到空曠的地面上生活後,逐漸能夠使用樹枝和石塊等來防禦猛獸,或挖掘根莖等來食用。在這個過程中,古猿逐步由四肢行走轉變為兩足直立行走。這一轉變不僅增強了人類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們的身體結構發生了一系列適應性變化,如身體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長、骨盆變短增寬、脊柱從弓狀變為S形等。此外,兩足直立行走還使人類祖先的前肢從用來行走和支持身體中解放出來,為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腦的進一步發展和增大創造了條件。兩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義,使人類學家把是否具備這一條件作為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標准。

人類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製造工具。早期人類製造的工具都是石器。這些石器常常與動物的遺骸和人為弄碎的骨頭一起被發現,由此古人類學家推斷,石器的出現與早期人類的狩獵和肉食行為密切相關。

在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過程中,人類祖先的大腦越來越發達,並逐漸產生了語言,形成了人類社會。

人類的發展

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地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大多殘缺不全,往往只有零碎的頭骨、頜骨、牙齒和股骨,而且化石的最早年代也不過在四百多萬年前。盡管如此,經過古人類學家的努力,已經弄清了人類進化的大致過程。這個過程通常分為四個階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

南方古猿

1924年,在南非的湯恩發現了一個古猿幼兒的頭骨化石,鑒定後定名為南方古猿。隨後,古人類學家在非洲,特別是在斷裂谷的東部,發現了數以百計的南方古猿化石。通過對這些化石的研究得知,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萬~100萬年前,能直立行走,是最早階段的原始人類。除直立行走以外,南方古猿的其他性狀大都像猿,如他們的腦容量很小,在450~530 mL之間,與現代類人猿的腦容量(平均為415 mL)差不多。

能人

自1960年起,古人類學家在非洲陸續發現了與南方古猿特徵相近的古人類化石,定名為能人。能人生活在距今200萬~175萬年前。與南方古猿相比,他們的顱骨壁變薄,腦容量增大,平均為680 mL左右。與能人化石同時發現的還有石器,這說明能人已經能夠製造工具了。

直立人

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萬~20萬年以前,他們的化石在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地區都有發現,較著名的有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直立人(簡稱爪哇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簡稱北京人)等。其中,以北京人的化石材料最豐富,研究得最全面。

北京人的腦容量明顯增大,成人的平均腦容量多達1 088 mL,四肢骨在長度、形狀等方面與現代人的基本相同,這表明他們直立行走的姿態與現代人相同,並且上、下肢已經有了明顯的分工。但是,北京人仍有很多原始性狀,如前額後傾、眉嵴粗壯、下頜骨無頦等(正因為直立人有許多類似猿的性狀,所以他們也被稱為猿人)。

在北京人的遺址中,發現有大量的石器,這些石器功能各異、加工精細,證明直立人製造工具的能力比能人大大提高了。除此之外,在他們住過的山洞裡還發現了很厚的灰燼層,裡面有燒過的骨頭、石塊和朴樹籽等,這說明北京人已經會用火了。火不僅可以用來取暖和驅趕野獸,還可以用來燒熟食物,使食物容易被消化和吸收,這促進了人類祖先體質的發展,特別是為腦的發育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智人

智人包括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0萬~1萬年前,比直立人更接近現代人。他們不僅完全直立,而且腦容量已經達到了現代人的大小(平均為1 360 mL),這標志著他們的智力發展到了更高水平。因此,古人類學家把他們與現代人歸為同一個種,即智人種。

早期的智人生活在距今20萬~5萬年前,如德國的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我國廣東的馬壩人,以及山西的丁村人等。這個時期的智人還帶有一些原始性狀,拿尼人來說,眉嵴仍比較粗壯,並且頭蓋骨向後傾斜,頜骨向前突出。但是,他們製造的工具比直立人製造的更為先進,除石器外還有骨器。從生活遺跡來看,他們不僅會使用天然火,而且會人工取火。

晚期的智人出現在距今5萬~1萬年前,他們的化石在各個大陸都有發現,如法國的克羅馬農人、我國的山頂洞人等。這個時期的智人與現代人十分接近。例如,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發現的山頂洞人,不僅腦顱增大,下頦明顯,而且還具有黃種人的一些特徵。晚期智人不僅能製造精細的石器和骨器,還會製造長矛、標槍,用以狩獵、捕魚。他們的狩獵能力也大為提高,會利用地形和設置陷阱來捕捉大的野獸。此外,他們會用大獸皮等修建簡單的房屋,用骨針縫制衣物,還創造出了原始的藝術。在他們住過的地方,常常能夠發現繪畫、雕刻和裝飾品,繪畫的內容多與狩獵活動有關。在這個時期,不同的人種已經開始分化和形成,並逐步分布到世界各地。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在體質特徵和文化遺物上都有明顯的差異,充分反映出人類進化的四個階段。目前,這種劃分方法已得到大多數古人類學家的認可。

人類起源的新說法

(一)海猿說

1960年,英國的人類學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化石空白期人類的祖先不是生活在陸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中。也就是說,人類進化史中,存在著幾百萬年的水生海猿階段。哈代提出:地質史表明,800萬~400萬年前,在非洲的東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區被海水淹沒,迫使部分古猿下海生活,進化為海猿。幾百萬年後,海水退卻,已適應水中生活的海猿重返陸地。它們是人類的祖先。

海猿說指出:人的許多生理特徵在別的陸生靈長類動物身上都沒有,而在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動物身上卻存在。

其證據是:(1)所有的靈長類動物身體體表都長有濃密的皮毛,惟有人和水獸一樣,皮膚裸露光滑,沒有體毛。(2)靈長類動物都沒有皮下脂肪,而人類卻有皮下脂肪,這一點,明顯不同於別的靈長類動物,而與水獸相似。(3)人類淚腺分泌淚液以及排出鹽分的生理現象,也是水獸所具有的特徵。這在靈長類動物中是絕無僅有的。(4)人類所具有的性行為以及出汗等生理現象,也是靈長類所沒有而與水中生物相似。(5)人類在控制體內鹽分平衡的生理機制上同陸生哺乳動物大相徑庭,而與海獸極其相似。(6)人在潛水時,體內會產生一種稱為「潛水反應」的現象:肌肉收縮,全身動脈血管血流量減少,呼吸暫停,心跳也變得緩慢。此時,飽含氧氣的血液不再輸入到皮膚組織、骨肌和其他器官,而全部集中到維持生命最重要的機體中心大腦和心臟,使它們的細胞得以在幾十分鍾的時間內不致死亡。這種現象與海豹等水生動物的潛水反應十分相似。(7)婦女在水中分娩沒有痛苦,而嬰兒喜歡水,並有游泳的本能,這都說明人類與水的關系非同尋常。

海猿說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但也有一些科學家提出不同的看法。(1)古猿在下海的400萬年裡,獲得了一些適合於水中生活的海洋生物特徵,重返陸地後,為了適應陸地生活,也應該丟掉這些適合於海水生活而不適合於陸地生活的特證,如人類不能對體內所需食鹽進行精確控制等,為什麼在返回大陸的幾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沒有丟失?(2)400萬年的化石缺環,海猿說仍沒有很好的解釋。在海洋生活就沒有化石可找了嗎?我們現在不也發現大量的海中生物化石嗎?(3)根據分子人類學研究所得的結論,人和猿開始分化的時間是距今500萬~400萬年前,這一點也不支持海猿說。

(二)海陸雙祖先復合說

人類有兩個祖先,一個是古猿,一個是海洋生物。這段400萬年化石空白較為合理的解釋是古猿與海洋生物發生了基因重組。於400萬年前產生了南方古猿,組合產生新種所需的時間很短,短到相對於地質時間可以忽略不計,甚至可以在十幾代到幾代的時間便可形成新種,從而可以說過渡階段的化石是沒有的。這樣既可以說明化石空白,也可以說明人類為什麼具有一些海洋生物的特性。至於是哪一種海洋生物,還沒有說明。

(三)外星人說

最近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科學家馬萊斯認為:大約65萬年前,一些外星人來到地球,他們具有高度的智慧和科技知識,發現了地球環境很適應他們居住,但卻不堪忍受地心引力,於是這些外星人不得不放棄地球生活,並決定在地球上創造出一種新的適宜於地球生活的人種,同時又使他們能在地球上延續。他們選擇了地球上精力旺盛、智力較高的雌性猿人作為對象,設法使他們受孕。這便產生了我們人類的祖先。

馬萊斯的見解確能驚世駭俗,他舉出的證據是他對不久前在聖地亞哥發現的一具5萬年前的頭蓋骨的研究。他認為,那具頭蓋骨所代表的人種智力已遠超過今天人類的幾千倍。從而推測「他」就是古時來地球的外星人之一。他還指出另一個可能是外星人與地球猿人結合的證據,那就是安第斯山頂絕壁上人所共知的巨型圖案。馬萊斯說,那極有可能就是外星人與地球猿結合的真實描繪。

如果地球人真的起源於外星人,那麼發現於30萬年前、40萬年前乃至100萬~200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又當如何解釋?

無論是「海猿說」,「海陸雙祖先復合說」,還是「外星人說」,都在有力地向傳統的「從猿到人」的進化學說發出挑戰。但要形成公認的科學結論,還證據不足。科學的發展,研究在深入,人類將用自己的智慧,來解開自身的謎團。

⑧ 南林選修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快考試了,可是沒怎麼上過,誰有復習資料,百度文庫有很多,不知道是哪個

(四)在社會發展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建立完善的人口綜合管理與優生優育體系,穩定低生育水平,控制
人口總量,提高人口素質。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醫療衛生體系、
勞動就業體系和社舍保障體系。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建立災害監
測預報、應急救助體系,全面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1加強人口綜合管理。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現行生育政策,
加快中國有關人口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切實加強計劃生育基層基
礎工作,農村抓村組,城市抓社區,落實企事業單位計劃生育法人責任
制,加強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路建設,提高幹部隊伍管理和服務水平;
加強社會主義新型生育觀念和生育文化宣傳教育,加強計劃生育午0益導
向機制建設,加強與計劃生育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採取多種綜合
措施,鼓勵家庭實行計劃生育,加強計劃生育人群權益保護;加強對流
動人口的綜合管理;高質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搞好學前教
育,在城市和發達地區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強高等教育,發展繼續教
育,提高人口素質。
2.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獨立於企業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
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調整和完善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穩步推動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
向失業保險並軌,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努力擴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
穩步推進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加強和完善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為基礎的社會救濟制度,加快社會福利特別是社區老年福利噼業的發
展;在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農村養老、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實現社會保障管理和服務的社會化;加強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和管
理:加快社會保障立法步伐;加陝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建設;實行積極的
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廣開就業門路,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引導全社會轉變就業觀念,推行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鼓勵自謀職業和
自主創業;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
3發展衛生事業。建立健全衛生法律法規體系、監督執法體系。繼
續深化醫療衛生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政府調控下的各項醫療衛生管理政
策;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
分工合理、方便、快捷的新型城鎮衛生服務體系;加強農村衛生事業建
設,建立適應衣村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具有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功能的
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實現農民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提高對
突發事件、緊急疫情的迅速反應和處理能力,加強對重大疾病的預防LJ
有效控制;切實加強婦女兒童的預防保健工作,提高兒童全程免疫接種
率,全面提高婦女兒童的保健水平;加強社會養老保障建設,完善老年
醫療、康復服務U及醫院、社區衛生服務Lj家庭護理服務體系;加強職
業病的防治,保護從業人員健康;全面普及衛生知識,提倡健康的生活
習慣與生活方式。
4.加強災害綜合管理。進一步完善災害管理法律法規,增強全民防
災減災意識;制定防災減災規劃和應急方案;建立和完善主要自然災害
以及重大事故的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全面提升和整合信息處理能力,
提高預報的時效性和准確性;加強部f J協作與配合,建立完善的災害處
理應急指揮系統和減災救災綜合協調機制,加強防災減災工程建設、救
援物資和設備儲備,形成一支快速反應的救災力量,提高緊急救援能力,
減少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推進經常性社會捐助工作網路建
設和制度建設,逐步形成良好的社會化災害救助機制。
(五)加強實施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設
建立完善人口、資源和環境的法律制度,加強執法力度,充分利用
各種宣傳教育媒體,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續發展意識,建立可持續發展指
標體系與監測評價系統,建立面向政府咨詢、社會大眾、科學研究的信
息共享體系。
1可持續發展的立法與實施。加強可持續發展立法,完善有關法律
制度;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制定和完善人口、資源、生態環境、自然
災害防治以及信息資源共享和利用等方面的法規;根據市場經濟運行規
律和世貿組織的規則,修訂相應的法規。建立健全可持續發展的法律實
施保障體系,嚴格依法行政,加強執法監督,切實保證可持續發展的各
項法律制度得咀實施。
2.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與監測評價。逐步建立符合中國國情、多層
次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和監測評價系統,卅展國家和地區的可持續發
展水平監測評價,定期發布監測評價報告。
3.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共享。建立公共基礎數據、人口、社會經濟、
資源、生態、環境和災害等信息庫,實現基於高速網路基砌上的、面向
社會各界的、具有數據分析與處理能力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務體系;建
立適應於政府決策的信息、共享網路。
(六)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措施
1運用行政手段,提高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決策水平。加強領導,抓
好管理。各級政府都要認真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將《綱要》所確定的
有關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任務納入日常工作議程,繼續堅持和認真落
實人口資源環境工作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的制度,逐級建立和完
善嚴格的責任制。由政府負責,協調部門制定政策、明確任務,落實責
任、督促檢查,做到責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不斷提高政府統籌規
劃和政策協調以及規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強化監督,狠抓落宴。結合完善規范、科學的公務員政績考核和獎
懲制度,使各級政府主要領導關心和重視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
展。各級政府應當確保將可持續發展工作納入相關的戰略、規劃和計劃,
並且貫穿到計劃實施的全過程。逐步將領導幹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
評估結果和最後驗收結果作為定量考核和評估其工作實績的主要依據。
統一協調,綜合決策。建立和完善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統一
協調機制與綜合決策激勵機制;制定有利於綜合考核地區和企業可持續
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試行將資源環境成本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試
行重大項目和重大決策的可持續發展影響評價制度,建立公眾參與綜合
決策的渠道,提高政府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公共服務水平。
2運用經濟手段,建立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投入機制。建立有利於
可持續發展的相對穩定的資金投入籌措機制。逐步加大各級政府在可持
續發展方面的必要投入,引導非國有資金甚至國外資金投入可持續發展
領域,大幅度提高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資金保障程度和穩定性,提高
對投入可持續發展資金使用的管理水平和投入資金的經濟效益。
建立有利於引導各類利益主體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價格調節機制。通
過價格調節,引導各類相關利益主體的法人疆化節約資源,嚴格保護城
鄉生態環境,真正發揮價格機制在資源的市場供求和可持續利用等方面
的調節功能。
3.運用科教手段,為推進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深化科技
體制改革,建設國家創新體系。通過機制創新和管理創新,逐步形成既
順應市場經濟要求,又符合科技發展自身規律的科技體制。優化科技資
源配置,進一步加強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科學研究體系、技術開發體系、
科技服務體系建設,調動科技人員從事可持續發展領域研究和產業化的
積極性、創造性,促進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依靠科技,大力開發、推廣和應用先進適用的生態「友好型」實用
技術。集中力量研究開發一批對可持續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關鍵技術,提
高可持續發展技術水平和能力;在加快企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推行清
潔生產,並與企業技術進步、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和加強企業管理
結合起來,加快各類企業環境污染由末端治理向全過程式控制制的根本轉變。
加4陝建立和完善以開展清潔生產為重點的工業污染綜合防治模式,鼓勵
和支持企業採用高新技術,使用新型能源,走低能耗、物耗、少排污的
清潔生產發展道路;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或企業,扶持建立若干生態和
環保研發中心,組織開展技術和裝備攻關,提高環保設備成套化、系列
化水平。
積極發展各級各類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續發展意識。強化人力資本
開發,提高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文化素質。在基礎教育以及高等
教育教材中增加關於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在中小學開設「科學」課程,
在部分高等學校建立一批可持續發展的示範園(區)。政府有關部門要在
經費投入干日工作安排上加大面向全社會宣傳、普及、推廣、應用等軟環
境建設的力度。科研機構定期向社會開放。利用大眾傳媒和網路廣泛開
展國民素質教育和科學普及。加快培育一大批熟悉優生優育、生態環境
1杲護、資源節約、綠色消費等方面基本知識和技能的科研人員、公務人
員和志願者。積極鼓勵與支持社會組織和民間團體參與促進可持續發展
的各項活動。
4運用法律手段,提高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法制化水平。繼續加
強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立法工作。研究、制定- -些新酌法律法規,加快修
改完善現有法律法規,形成基本完善的可持續發展法律制度。各地區要
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實施一些地方性法規,u
促進發展各具特色的區域性可持續發展模式和道路。
做好相應的配套制度建設和標准制定工作。建立健全有關可持續發
展的各項管理制度,包括現行的各項環境管理制度、自然資源權屬管理
制度、有償使用制度和使用權(產權)流轉制度、流動人口綜合管理制
度等,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u資源環境工作管理制度體
系。
大力提高全社會的公共監督和法制化管理水平。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加大執法力度,注意發揮新聞單位、社會中介組織的監督作用,切實17
障各級政府和執法部門依法行使管理職能;注重人【J資源環境有關法律
法規知識的宣傳、普及和教育,盡快提高社會大眾的可持續發展法律意
識和法制觀念。
5運用示範手段,選擇重點區域和領域的試點示範工作。加強可持
續發展的試點示範工作, ,總結經驗,逐步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旌。
通過開展試點示範工作,建立一批可持續發展基地,形成集技術、管理、
政策、機制於一體的綜合示範;圍繞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重大問題,開展
政策、戰略和關鍵技術研究。通過典型區域和領域的試點示範,解決地
方普遍遇到的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等方面的問題,形成不同類型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並向周圍其他地區輻
射推廣。
6加強國際合作,為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積極參與全
球環境合作,就參與各類環境條約問題制定對策,認真履行參加的各類
國際條約,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等相關國際會議達成的決
議和決定;重視並積極推動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利用各種渠道促進國
內環境保護,維護中國利益,為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適應
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綠色產品、
技術、服務為主導的投資貿易政策體系,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
兩個市場,促進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
二、綣續實施有利於減緩氣候變化的能源發展道路
(_一)「十五」期間中國能源發展目標
「十五」計劃期間(即在2001~2005年間),中國能源筮展的總體目
標是:在能源總量供應基本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前提下,能
源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能源效率、效益進一步提高;初步建立起與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能源管理體制。
從能源結構上看,2005年與2000年相比,將發生很大變化,煤炭在
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將下降3.88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等清潔能源
比例提高5.6個百分點。煤炭方面,原煤入選率達到50%,比2000年提
高20%;石油天然氣方面,力爭石油儲采比穩中有升,天然氣市場開芨
取得顯著進展,上游生產和輸送能源基本上得到發揮;城鄉電網的建設
與改造基本完成,電網互聯和跨區送電取得明顯的進展,發輸配比例趨
合理,清潔電力在總裝機容量中的比重提高5個百分點。
能源利用效率、效益方面,2005年比1997年提高4個百分點;單位
產值能耗下降15%~17%。節約能量3億~3.6億噸標准煤。
能源體制改革方面,「十五」期間,將完成電力行業的重組,初步建
成競爭開放的區域電力市場,基本形成「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政府監
管」的格局;煤炭、石油天然氣企業也將完成向「「自主經營、自負盈
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為主要特徵的現代企業制度的過渡。
(二)2010年能源發展遠景設想
在「十五」發展的基礎上,到2010年,我國能源工業在充分滿足國
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上,能源結構調整將取得歷史性進步;能
源效率、效益達到20世紀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基本形成具有國際競
爭能力的能源設計、製造、建設和運營體系;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相適應的能源工業管理體制更加完善,實現能源、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
展。
(三)「十五」期間中國能源發展戰略
中國「十五」朝間的能源發展戰略可概括為六句話、三十六個字:
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保護生態環境,繼續擴
大開放,加快西部開發。
保證能源安全。首先,中國仍將繼續堅持能源供應基本立足國內的
方針,以煤為主的一扶能源結構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其次,中國將逐步
建立和完善石油儲備制度,形成比較完備的石油儲備體系。第三,鑒於
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重要地位,並注意到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煤炭
潔凈燃燒、煤炭液化等技術的開發利用,將作為一項戰略任務。
優化能源結構。隨著供需矛盾的緩和,中國能源發展將進一步加大
結構調整力度,努力增加潔凈能源的比重。
由於這里寫不到這么多字,你到參考資料 ,新浪博客裡面望能找到你需要的東東

⑨ 南京林業大學視覺傳達考研考什麼,考哪幾本書

今年剛考上,考一門理論和一門手繪,理論考的設計理論,主要是三本書,《設計學概論》尹定邦,《藝術設計學》凌繼堯,《工業設計思想基礎》李樂山,手繪考的題目有四個比較多

⑩ 三江學院公共選修課有哪些

公 共 選 修 開 課 情 況 表
上課學期 星期 節次 課程名稱 主講教師 輔助教師 學時 學分 教室 人數
09-10-2 0 0-0 環境科學概論 南大網C 33 2 見選課通知 200
09-10-2 0 0-0 健康學 南大網X 33 2 見選課通知 200
09-10-2 0 0-0 普通生態學 南大網X 33 2 見選課通知 198
09-10-2 0 0-0 英語文化選讀 南大網X 33 2 見選課通知 199
09-10-2 0 0-0 PhotoshopCS2 IT&AT 33 2 見選課通知 196
09-10-2 1 9-11 C語言高級編程 劉紹漢 30 2 4305 75
09-10-2 1 9-11 西方建築與文化 毛曄 33 2 1106 91
09-10-2 1 9-11 珠寶文化與藝術鑒賞 楊來勝 33 2 階一 196
09-10-2 3 9-11 中外音樂賞析 魯璐 33 2 1324 91
09-10-2 3 9-11 美和美育 陳光宇 33 2 1202 133
09-10-2 3 9-1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孔讀雲 16 1 1117 80
09-10-2 3 9-1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謝曉峰 16 1 1123 80
09-10-2 3 9-11 計算機電路繪圖及印刷電路板設計 王平 30 2 L209 70
09-10-2 3 9-11 國際貿易專業英語 李杭生 33 2 1114 51
09-10-2 3 9-11 經貿英語新聞報刊選讀 李俊儒 33 2 1112 50
09-10-2 3 9-11 詩歌欣賞 王同書 33 2 1228 133
09-10-2 3 9-11 開國元老詩詞賞析 左力 33 2 1125 134
09-10-2 3 9-11 廣告藝術欣賞 楊春明 33 2 1305 134
09-10-2 3 9-11 中西法律文化比較 周榮華 33 2 1302 133
09-10-2 3 9-11 社會心理學 王燕 33 2 1212 91
09-10-2 3 9-11 職業生涯管理 許宏報 16 1 1113 94
09-10-2 3 9-11 數字水印技術與版權保護 傅強 33 2 階一 150
09-10-2 3 9-11 圖說中國古代建築史 鍾行明 33 2 1213 90
09-10-2 3 9-11 建築與中國建築文化 繆峰 33 2 1106 90
09-10-2 3 9-11 共和國戰爭回顧 諸琢雄 33 2 1225 71
09-10-2 3 9-11 個人財務管理系統 趙俊霞 33 2 1224 91
09-10-2 3 9-11 電子商務概論 卞璐 33 2 1218 90
09-10-2 3 9-11 標准日本語 吳保祥 33 2 1301 71
09-10-2 3 9-11 日本歌曲賞析 范玉榮 33 2 1227 70
09-10-2 3 9-11 藝術市場學 成喬明 33 2 階三 190
09-10-2 3 9-11 雕塑藝術鑒賞 吳延誠 33 2 1326 134
09-10-2 3 9-11 中國古代繪畫鑒賞 趙洪波 33 2 1303 134
09-10-2 3 9-11 外國美術作品鑒賞 吳東 30 2 1126 70
09-10-2 3 9-11 大學生健康教育 劉汾 33 2 1127 134
09-10-2 3 9-11 應用文寫作 孫志鴻 33 2 1328 134
09-10-2 3 9-11 財政稅收與金融基礎 蔣大鳴 33 2 1201 72
09-10-2 3 9-11 皮膚的健康與美容 徐淑芬 33 2 階四 150
09-10-2 3 9-11 大學英語視聽說 王貴憲 33 2 1122 50
09-10-2 3 9-11 西方法律思想史 楊慧瑩 33 2 1115 80
09-10-2 3 9-11 創業教育 祁新意 16 1 1111 80
09-10-2 3 9-11 崑曲與詩詞 徐立梅 33 2 1306 149
09-10-2 3 9-11 數學是什麼 李雷 33 2 1216 90
09-10-2 3 9-11 秘書實務 王薔馨 16 1 1325 69
09-10-2 3 9-11 排球 阮小玲 22 1 排球館 1
09-10-2 3 9-11 籃球 李德勝 22 1 籃球館 6
09-10-2 3 9-11 西方哲學史簡介 卓承芳 33 2 1226 130
09-10-2 3 9-11 創造學 諸建明 33 2 1304 134
09-10-2 4 9-11 市場營銷 沈毅 33 2 1225 70
09-10-2 4 9-1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沈瓊 16 1 1123 80
09-10-2 4 9-11 對聯的欣賞與製作 左力 33 2 1125 134
09-10-2 4 9-11 國際商務單證 李杭生 33 2 1114 50
09-10-2 4 9-11 跨文化商務英語交際 李俊儒 33 2 1112 50
09-10-2 4 9-11 當代審美文化述評 陳光宇 33 2 1202 134
09-10-2 4 9-11 攝影藝術欣賞 楊春明 33 2 1127 134
09-10-2 4 9-11 公文寫作 胡春 24 2 1227 70
09-10-2 4 9-11 營銷合同風險的防範與控制 孫縈傑 33 2 1212 90
09-10-2 4 9-11 佛教文化 蒯宏 33 2 1303 135
09-10-2 4 9-11 物流管理 張健康 33 2 1228 134
09-10-2 4 9-11 管理溝通 胡鳳玲 33 2 1115 90
09-10-2 4 9-11 證券投資學 冷建飛 33 2 1117 90
09-10-2 4 9-11 計算機網路 陳正宇 33 2 1113 90
09-10-2 4 9-11 軟體工程 鍾睿 33 2 1213 90
09-10-2 4 9-11 微機組裝與維護 王平 30 2 1216 91
09-10-2 4 9-11 土木工程概論 董祥 33 2 1218 89
09-10-2 4 9-11 亞洲建築與文化 毛曄 33 2 1106 90
09-10-2 4 9-11 廣告公司運作策劃 諸建明 33 2 1304 134
09-10-2 4 9-11 現代廣告作品賞析 成喬明 33 2 階三 190
09-10-2 4 9-11 色彩設計與生活裝扮 邢慶華 30 2 1126 70
09-10-2 4 9-11 計算機繪圖實踐與嘗析 宜沈平 33 2 L218 60
09-10-2 4 9-11 汽車駕駛與維修 金傳志 33 2 1224 90
09-10-2 4 9-11 CAD實訓與考證書 徐偉 33 2 L217 60
09-10-2 4 9-11 PRO/E三維造型設計 王海巧 33 2 L211 71
09-10-2 4 9-11 世界貿易組織概論 周榮榮 33 2 1201 70
09-10-2 4 9-11 應用文寫作 孫志鴻 33 2 1305 134
09-10-2 4 9-11 實用禮儀 李雲斌 33 2 階四 150
09-10-2 4 9-11 大學英語視聽說 王貴憲 33 2 1122 50
09-10-2 4 9-11 環境地質學 楊來勝 33 2 階一 196
09-10-2 4 9-11 運籌與決策 楊明輝 33 2 1324 90
09-10-2 4 9-11 電腦影視製作基礎 郗孟祥 33 2 1226 129
09-10-2 4 9-11 創業教育 李世新 16 1 1111 80
09-10-2 4 9-11 疾病與健康 夏揚 33 2 1326 134
09-10-2 4 9-11 疾病與健康 陸雪松 33 2 1328 134
09-10-2 4 9-11 羽毛球 邵力平 22 1 羽毛球館 37
09-10-2 4 9-11 乒乓球 殷曉霞 22 1 乒乓球館 16
09-10-2 4 9-11 跆拳道 蔣科 22 1 體育館 8
09-10-2 4 9-11 當代犯罪學 周榮華 33 2 1302 134
09-10-2 4 9-11 綜合療法健身及治療常見病 方榮榮 33 2 1102 90
09-10-2 4 9-11 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與國際關系 郭廣瀾 33 2 階二 150
09-10-2 4 9-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王宗凡 33 2 1306 148

閱讀全文

與南林公共選修科學創造能力概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