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鎖子是誰發明的
話說有一日魯班發現自家不見東西,而且是開門進來取。於是他就想辦法,用一些樹枝把門扎著,再用繩子綁好。後來發展到現在的鎖子
2. 鎖是誰發明的
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中國仰韶文化遺址中,就留存有裝在木結構框架建築專上的木鎖。東漢時,中國鐵屬制三簧鎖的技術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三簧鎖前後沿用了1000多年。
18世紀初由英國人 D. 波特發明凸輪轉片鎖。其鑰匙編號由三簧鎖的20多種發展到80多種。19世紀中葉 ,歐洲製造商在凸輪轉片鎖和三簧鎖的基礎上改製成滑動轉片鎖,其鑰匙編號可達1600種 。
1848年 ,美國人 L.耶爾發明採用圓柱形銷栓的彈子鎖,該鎖已成為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鎖。
3. 鎖是誰發明的
具體的人沒有鎖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用以鎖門防盜保護財產的一種器具,俗稱"把門將軍"。我國使用鎖為生活服務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鎖的用途不斷擴大,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從古到今,我國的制鎖業都十分發達,產生了許多創造發明,為人類文明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 鎖的淵源--木鎖世界最早的鎖具源於中國的木質鎖,或稱木結構鎖。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就曾發現過早期的木質鎖。周朝已有關木倉鎖和鑰匙的文字記載。早期的木質鎖結構簡單、形體笨重,多採用竹桿之類作鑰匙,容易開啟。春秋戰國時期,經公輸班(即魯班)改進後,保密性得到增強,並開始用銅材製作鑰匙。在民間,木鎖一直沿用至明清時期。二、 鎖的飛躍--三簧鎖 因為木鎖不夠結實,後來改用青銅製成,但結構簡單。漢代出現銅質簧片結構鎖,俗稱三簧鎖或簧片鎖,利用兩三片板狀銅片的彈力來達到封關和開啟作用。由於簧片裝置能作多種變化,並可用鑰匙孔形來決定鑰匙的式樣,安全性能、保密性較木質鎖前進了一大步,使用范圍也更加廣泛,因此有廣鎖之稱。這種鎖自唐代開始經不斷改進發展,直沿用至上世紀的50年代,出現了120餘類不同款式,有的採用暗門、定向、二開、無鑰、文字密碼等特殊技術,使鎖具保密程度大大增加。公元前二世紀末,我國生產的簧片鎖隨"絲綢之路"傳入了古羅馬。至今,奧地利格拉茨城博物館里還收藏著我國漢代的簧片鎖。三、近代鎖--葉片鎖公元8世紀,東羅馬人製成最初的葉片鎖,又名鑰匙孔鎖,利用鑰匙牙花撥動鎖內於之吻合的葉片缺口進行開關。公元18世紀,英國人丹尼克·波特發明出凸輪轉片鎖,鎖內金屬葉片利用彈簧控制轉動,鑰匙插入鎖內必須先轉動葉片接觸到鎖舌缺口才開啟。19世紀,歐洲製造商發明出高級凸輪轉片鎖,鑰匙的牙花增到1600種,後來的各種改進更使鑰匙牙花增至上萬種變化。葉片鎖的鑰匙造型美觀大方,被公認為鎖和鑰匙的標志,許多國家把它製成大型的金鑰匙,贈送給友邦、貴賓,象徵尊敬、和平和友誼。我國從清代開始生產葉片鎖,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逐漸被彈子鎖替代。新中國成立後,仍有不少企業生產葉片結構的鐵掛鎖。
4. 中國最早的鎖是什麼時候的為什麼要發明鎖
世界最早的鎖具源於中國的木質鎖,或稱木結構鎖。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就曾發現過早期的木質鎖。周朝已有關木倉鎖和鑰匙的文字記載。
鎖的由來 :
原始人過著穴居的生活時,為了安全,有時要推動巨石來擋住洞口,它所防備的也並不是小偷而是野獸。私有制出現後,小偷出現了,於是鎖也就誕生了。
遠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鎖。不過,最早的鎖沒有機關,只是做成老虎等凶惡動物的形狀,想藉以把小偷嚇走,只能說是一種象徵性的鎖。
據說魯班是第一個給鎖裝上機關的人。從出土文物及文字記載所反映的情況看,古代的鎖是靠兩片板狀彈簧的彈力工作。直到現在,這種彈簧仍在應用。
發明鎖 的原因:
在新石器時代,原因:隨著私有制的出現,貧富分化的產生。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人際關系已不同於從前,鎖就是人人保護自己利益的工具。可以說鎖是人類發展的產物。
5. 誰是第一個發明密碼的人
先從密碼的起源來看
《腰帶字母——最早的密碼情報》
公元前405年,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已進入尾聲。斯巴達軍隊逐漸占據了優勢地位,准備對雅典發動最後一擊。這時,原來站在斯巴達一邊的波斯帝國突然改變態度,停止了對斯巴達的援助,意圖是使雅典和斯巴達在持續的戰爭中兩敗俱傷,以便從中漁利。在這種情況下,斯巴達急需摸清波斯帝國的具體行動計劃,以便採取新的戰略方針。正在這時,斯巴達軍隊捕獲了一名從波斯帝國回雅典送信的雅典信使。斯巴達士兵仔細搜查這名信使,可搜查了好大一陣,除了從他身上搜出一條布滿雜亂無章的希臘字母的普通腰帶外,別無他獲。情報究竟藏在什麼地方呢?斯巴達軍隊統帥萊桑德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條腰帶上,情報一定就在那些雜亂的字母之中。他反復琢磨研究這些天書似的文字,把腰帶上的字母用各種方法重新排列組合,怎麼也解不出來。最後,萊桑德失去了信心,他一邊擺弄著那條腰帶,一邊思考著弄到情報的其他途徑。當他無意中把腰帶呈螺旋形纏繞在手中的劍鞘上時,奇跡出現了。原來腰帶上那些雜亂無章的字母,竟組成了一段文字。這便是雅典間諜送回的一份情報,它告訴雅典,波斯軍隊准備在斯巴達軍隊發起最後攻擊時,突然對斯巴達軍隊進行襲擊。斯巴達軍隊根據這份情報馬上改變了作戰計劃,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擊毫無防備的波斯軍隊,並一舉將它擊潰,解除了後顧之憂。隨後,斯巴達軍隊回師征伐雅典,終於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
雅典間諜送回的腰帶情報,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密碼情報,具體運用方法是,通信雙方首先約定密碼解讀規則,然後通信—方將腰帶(或羊皮等其他東西)纏繞在約定長度和粗細的木棍上書寫。收信—方接到後,如不把腰帶纏繞在同樣長度和粗細的木棍上,就只能看到一些毫無規則的字母。後來,這種密碼通信方式在希臘廣為流傳。現代的密碼電報,據說就是受了它的啟發而發明的。 !
密碼有什麼作用呢?
它本身的存在,就是一個經濟利益的問題。這點與任何密碼發明的初衷都完全一樣,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被別人奪走。
在網路興起的時代,密碼也深入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已經不在是通訊專用的東西了。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的不便!
我們生活中的密碼?
我個人覺得現在的密碼可分大致二類
暗語
許可權
6. 誰發明了鎖頭
原始人過著穴居的生活時,為了安全,有時要推動巨石來擋住洞口,它所防備的也並不回是小偷而是野答獸。私有制出現後,小偷出現了,於是鎖也就誕生了。
遠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鎖。不過,最早的鎖沒有機關,只是做成老虎等凶惡動物的形狀,想藉以把小偷嚇走,只能說是一種象徵性的鎖。
據說魯班是第一個給鎖裝上機關的人。從出土文物及文字記載所反映的情況看,古代的鎖是靠兩片板狀彈簧的彈力工作。直到現在,這種彈簧仍在應用。
在國外,古希臘人雖曾發現了一種極為可靠的鎖,但因鑰匙較大,要扛在肩上,很難在一般家庭中普及。古代印度人則製成了另一種鳥形的「迷鎖」,鑰匙孔藏在可以抖動的翅膀里。現代鎖的興起
7. 請問鎖子是誰發明的請詳細說說歷史本人將不勝感激
相傳中國古代的鎖是魯班發明的,不過,當時的鎖是木頭的,有點像老北京街門上的門栓。嚴格意義上說這不叫鎖,您從「鎖」這個字的偏旁就能琢磨出來,鎖應該是金屬的。銅制簧片鎖就是老式的那種掛鎖,最早出現於漢代,18世紀中葉,英國人丹尼發明了轉片鎖,有點近似於現在的掛鎖,1861年美國人耶魯發明了彈子鎖。目前老百姓普遍使用的門鎖有掛鎖、撞鎖、球形鎖、防盜門鎖,現代高科技廣泛應用在制鎖技術上,從70年代按鍵式電子鎖出現以來,高科技鎖具的更新換代日益加快,IC卡式的電子鎖現在已經過時,觸摸式、指紋式、聲控式的電子鎖相繼問世,美國最新研製出一種眼紋鎖,敢情人的眼球底部視網膜血管的排列形狀,跟指紋似的沒有重樣的,您只要用眼睛看一下識別系統,門就自動打開,誤差率僅為百萬分之一。不過,這些高科技的鎖離老百姓的生活還有一段距離,一是因為它造價太高,甭說指紋鎖、聲控鎖,就是一般的IC卡式電子鎖也要幾千元。二是電子鎖的保密性好,可是牢固度差。不過,未來鎖的王國肯定是電子鎖的天下。這就跟電子計算機取代算盤的道理一樣。
我個人覺得是魯班~
8. 第一把鎖匙發明人是誰
鎖幾乎與私有制同時誕生。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中國仰韶文化遺址中,就留存有裝在木結構框架建築上的木鎖。東漢時,中國鐵制三簧鎖的技術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三簧鎖前後沿用了1000多年。 18世紀初由英國人 D. 波特發明凸輪轉片鎖。其鑰匙編號由三簧鎖的20多種發展到80多種。19世紀中葉 ,歐洲製造商在凸輪轉片鎖和三簧鎖的基礎上改製成滑動轉片鎖,其鑰匙編號可達1600種 。 1848年 ,美國人 L.耶爾發明採用圓柱形銷栓的彈子鎖,該鎖已成為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鎖。現代彈子鎖的結構又有新的發展,出現雙向、三向、四向彈子結構,以及平面、雙面、多面、雙排雙面、多排多面彈子結構和組合彈子結構,從而大大提高鎖的保密性能,使鎖的編號由原有的2500種通過「向」、「面」的變化達到百萬種。 20世紀70年代,隨著微電子技術的應用,出現了磁控鎖、聲控鎖、超聲波鎖、紅外線鎖、電磁波鎖、電子卡片鎖、八佰指紋鎖、眼球鎖、遙控鎖等。這些鎖具有機械結構所無法比擬的高保密性能。現代鎖還可在特定的系統中、按設定的邏輯關系實現系統的程序控制。現代鎖可按材質、用途、有無鑰匙、安全性能和結構進行分類。
9.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把鎖是誰發明的
原始人過著穴居的生活時,為了安全,有時要推動巨石來擋住洞口,它所防備的也並不是內小偷而是野獸。私有容制出現後,小偷出現了,於是鎖也就誕生了。
遠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鎖。不過,最早的鎖沒有機關,只是做成老虎等凶惡動物的形狀,想藉以把小偷嚇走,只能說是一種象徵性的鎖。
據說魯班是第一個給鎖裝上機關的人。從出土文物及文字記載所反映的情況看,古代的鎖是靠兩片板狀彈簧的彈力工作。直到現在,這種彈簧仍在應用。
現代鎖的興起
10. 世界上誰發明了鎖
原始人過著穴居的生活時,為了安全,有時要推動巨石來擋住洞口,它所防備的也並內不是小偷而容是野獸。私有制出現後,小偷出現了,於是鎖也就誕生了。 遠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鎖。不過,最早的鎖沒有機關,只是做成老虎等凶惡動物的形狀,想藉以把小偷嚇走,只能說是一種象徵性的鎖。 據說魯班是第一個給鎖裝上機關的人。從出土文物及文字記載所反映的情況看,古代的鎖是靠兩片板狀彈簧的彈力工作。直到現在,這種彈簧仍在應用。 在國外,古希臘人雖曾發現了一種極為可靠的鎖,但因鑰匙較大,要扛在肩上,很難在一般家庭中普及。古代印度人則製成了另一種鳥形的「迷鎖」,鑰匙孔藏在可以抖動的翅膀里。現代鎖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