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上的年號什麼時候開始的
歷史上的年號是從漢武帝即位後開始的。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與當代日本國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一般由君主發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建元。
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
(1)誰創造的年號擴展閱讀:
中國年號的使用情況非常復雜。同一時期並存的政權,往往各有年號。還有的政權一年之中數次改元,幾個年號重疊使用。
也有政權自己不建年號,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權的年號。例如後晉的天福年號用至九年,改為開運元年。
3年後,後漢劉知遠稱帝,不自建年號,也不沿用開運年號,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還有許多年號在不同時期重復使用。
在中國歷史上的一些藩屬國,通常會延用天朝年號,如朝鮮、琉球為中國藩屬時,亦用中國帝王年號,是一種對天朝效忠的表現。
以古代朝鮮為例,明朝亡之後,除與清朝文書往來,內部官方文書俱用明朝年號,改用中國干支或國王在位紀元,至於民間仍有堅持採用崇禎年號者,甚有直到崇禎三百餘年者,與鄭氏一直採用明朝永曆年號,極為相似。
⑵ 創造我國年號的人是誰
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元狩,並追稱「元狩」以前年號為「建元」、「元光」、「元朔」。此後形成制度。
⑶ 第一個建年號的是誰
據清朝趙翼的《二十二史札記》考證,使用年號紀年是在漢武帝十九年(西元前一二二年)首創的。在此之前的君王只有年數,而無年號。而年號是皇權的象徵,是「家天下」的具體表現。
《漢書》上記載說,那年十月時,漢武帝率眾狩獵,捕獲一隻稀有的獨腳獸白麟,眾臣一致認為這是吉祥之物,值得紀念,便向武帝建議用來紀年,於是便立年號為「元狩」,稱那年(西元前一二二年)為元狩元年。「狩」為打獵的意思,以後就稱元狩二年、三年……。可是,沒想到過了六年,又在山西汾陽地方獲得一隻三個腳的寶鼎,眾臣又認為這是吉祥的寶物,同樣建議用來紀年,於是武帝便改年號為「元鼎」,稱那年(西元前一一六年)為元鼎二年,而不稱元狩七年了。之後,人們就把記錄年代的開始稱為「紀元」,改換年號叫做「改元」。
《漢書.武帝紀》上記載∶「武帝建元元年,師古曰;自古帝王,未有年號,始起於此。」可見歷史上並沒有把漢武帝元狩元年作為年號紀年的開始。因為漢武帝是在即位的第十九年改稱為元狩元年,所以漢武帝就將之前的十八年,追補了三個紀元年號,分別是建元、元光、元朔,也就是每隔六年換一個年號。漢武帝把自己即位的第一年(西元前一四○年)追訂為建元元年,「建元」就是建為元年之意,表示年號紀元開始使用。因此,後代的史學家就把建元元年作為中國史上的第一個年號紀年的開始。
⑷ 幾幾年誰建立隋朝年號是什麼定都那
楊堅。國號為「隋」。都城:581年,定都長安
隋太祖(隋文帝追崇) 武元帝 楊忠 ,無年號,因為追封的
隋高祖 隋文帝 楊堅 年號:開皇, 仁壽
隋世祖 隋煬帝(或隋閔帝、隋明帝) 楊廣 年號:大業
隋世宗(隋恭帝追崇) 隋成帝 楊昭 無年號
隋恭帝 楊侑 年號:義寧
隋隆帝 楊浩(本為秦王) 年號:天壽
隋哀帝 楊侗(本為越王) 年號:泰
⑸ 高祖是誰創造的年號
首先,高祖不是年號
其次,高祖是廟號,是在宗廟里祭祀祖先牌位上的名號
最後,年號是漢武帝發明的
洪武、康熙、正德、至元、至正才是年號
⑹ 首創年號紀年的中國皇帝是誰
年號紀年法是從漢武帝開始實行的
⑺ 首創年號的是誰
漢武帝
⑻ 誰創立了公元元年
公歷紀元,簡稱「公元」,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歷紀元」產生於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紀,當時,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僧侶們把任何事情都附會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個叫狄奧尼西的僧侶,為了預先推算七年後(即公元532年)「復活節」的日期,提出了所謂耶穌誕生在古羅馬的狄奧克列顛紀元之前284年的說法,並且主張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元,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到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歷時,繼續採用了這種紀年法。由於格里高利歷的精確度很高,而為國際通用,所以被稱為公歷。從此,教士所臆造的耶穌誕生的年份便被稱為公元元年。所謂「公元」,就是公歷紀元。
⑼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年號是什麼 誰創立了年號
宣統 漢武帝首用年號
⑽ 最早使用年號的歷史人物是誰
漢武帝劉徹。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是漢武帝創建,年號為「建元」(前140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以當年為元鼎四年,並追改此前在位的紀年依次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此後,年號一直為歷代帝王沿用。而以前帝王紀年沒有年號,只有年數,比如周武王二年。據《辭源》統計,中國古代皇帝年號共有704個,最後一個年號為清末的「宣統」(1909—19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