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創造奇跡的閱讀題,:唐傳奇當中,有這么三個小故事,叫紙月,取月,和留月.以及答案
二、閱讀短文,完成文後作業題。(30分)
《創造月亮》
①唐傳奇當中,有這么三個小故事,叫做《紙月》《取月》《留月》。《紙月》的故事是講有一個人,能夠剪個紙月亮照明;《取月》是說另一個人,能夠把月亮拿下來放在自己懷里,沒有月亮時照照;至於《取月》,是說第三個人,他能把月亮放在自己籃子里邊,黑天的時候拿出來照照。
②我被這樣的故事折服了。
③自然驚嘆古人想得奇,想得妙,將一個圍繞地球運行的冷冰冰的衛星想成了自我的襟袖之物;更慨嘆那不知名的作者「創造月亮」的非凡立意。不由得想,能夠作出如此想像的心,定然無比澄清清明。那神異的心壤,承接了一寸月輝,即可生出一萬個月亮。
④叩問自己的心:你是不是經常犯「月亮缺乏症」?陰晦的日子,天上的月亮藏匿了,心中的月亮也跟著消亡。沒有月亮的時候,光陰在身上過,竟有了鞭笞的痛感。「不是我在過日子,而是日子在過我」。我沮喪地對朋友說。回憶自己走在銀輝中的模樣,是那樣的神清氣爽,是那樣的詩意盎然,是那樣的海闊天空……但今天的手卻是絕難伸進昨天——我夠不著過去沐浴著月亮清輝的自己。行走在沒有月亮的灰暗的日子裡,我發現世界陡然縮小,小到只剩下了我和我的煩惱。
⑤我常常想,苦的東西每每被我們的口拒絕,苦口的葯,也聰明地穿起討好人的糖衣服。苦,攻不破我們的嘴,便來攻我們的心了。而我們的心,是那樣容易失守。疾患之苦、耕耘之苦、挫敗之苦、誤解之苦……苦,在我們的心裡奔突,如魚得水,尤其是夜晚來臨,只有枕頭知道懷揣了諸多苦情的人是怎樣地輾轉難眠。白天被忽略的痛,此刻被無限放大,心淹在苦海里,無可逃遁。這時候月亮在哪裡?天空沒有月亮,心空呢?
⑥想沒想過,剪個紙月亮給自己照明?
⑦創造一個月亮,其實是創造一個心情。痛苦來襲,我們習慣慨嘆,習慣呼救,我們不知道,其實自我的救助往往來得更為便捷,更為有效。唐山大地震的時候,有個女孩掩埋在廢墟下達八天之久,在那難熬的日日夜夜裡,她不停地唱著一首一首的歌,開始是高聲唱,後來是低聲唱,最後是心裡唱,她終於倖存下來。她不就是那個剪紙月亮給自己照明的人嗎?勸慰著自己,鼓勵著自己,向自己借光,偎在自己的懷里取暖,上帝也會殷勤地趕來成全。
⑧人的生命歷程,說到底是心理歷程。善於生活的人,定然有能力掃除心中的陰霾,給月亮一個升起的理由,給自己一個快樂的機緣。讓我們揣著月朗月潤的心情,走在生命絕佳的風景里。
問題補充:
1、給文中加點字注音。(6分)
慨嘆( ) 陰晦( ) 藏匿( )
廢墟( ) 逃遁( ) 詩意盎然( )
2、閱讀一至三自然段,指出「我被這樣的故事折服了」的原因。(6分)
3、第①段中的「紙月亮」是指
第⑥段中的「紙月亮」是指
4、聯系全文,說說作者為什麼要提倡「創造月亮」? (5分)
5、你如何理解作者說的面對痛苦「其實自我的救助往往來得更為便捷,更為有效。」這句話?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談談感受。(9分)
1、略
2、⑴想像奇妙⑵立意非凡⑶心無比澄澈清明。
3、「用紙剪成的月亮」。勸慰、鼓勵、支撐自己的精神力量。
4、因為「創造月亮」能讓我們在失意的時候,用一種精神力量來引導自己樂觀地面對生活,所以作者提倡要「創造月亮」。
5、句子理解:面對困境,自己完全可以給自己以安慰、信心、鼓勵,讓自己從容地面對困境。這比別人的救助更迅速方便,更加有利於自己從困境走出。
感受示例:比如當考試成績不夠理想時,別人的勸慰只是外在的,關鍵是如何積極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讓自己能夠正確地對待成績。
② 責任閱讀答案
、希望人們能正確認識和面對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
2、不行。第一段引用了英國王子查爾斯的話,屬於道理論據,可以更加有力地論述作者的觀點,增強文章和觀點的權威性和可靠性。
3、弗蘭克承擔道義上的責任,償還因為銀行遭搶而欠下的錢。
4、第五段是對第三四段的總結,在這里作者高度贊揚了弗蘭克這種寶貴的品格。
5、略
6、諸葛亮在蜀國衰微之際,依舊堅持輔佐太子劉禪,最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實現了他對劉備的諾言,也承擔了自己的責任,終於流芳千古。
7、略
8、對家庭的責任(幫助干力所能及的家務等)、對學校的責任(遵守校規校紀,尊重師長等)、對社會的責任(幫助盲人、進行社會公益活動等)
③ 《責任》閱讀答案
1.這件事是指:星期天,杭州兩個小男孩用利器劃破停在小區里的十幾輛小車。
2.母親的處理方法:
(1).馬上給派出所打電話,告訴民警車是自己孩子劃的,並承諾承擔全部責任。
(2).向所有被劃車主致歉。
(3).列印了十幾份致歉信張貼在小區出入口。
3.這段句子體現出了母親是位很有責任心的人。從「毫不猶豫」上又體現出母親不遲疑,堅決的態度。
4.文中的母親用很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做到了有責任心,勇敢地承認錯誤等。既教育了孩子又沒有使孩子心中留下陰影。受害車主的包容說明了這位母親處理得很及時很妥當.
④ 《責任》的閱讀答案
通過自己的付出來承擔過失,叫做責任。
⑤ 責任創造奇跡 甄中海 閱讀答案
1.責任感創造奇跡2.事理說明文具有準確性3.什麼東西都會有用
⑥ 閱讀答案
《變》閱讀答案
1、這篇文章的順序被打亂了,請將正確的順序,按序號寫在下面的橫線上。(2分)
答案:42318675
2、文中突出表現馬市長「變」的一對詞語是和。(2分)
答案:悠閑和頓時收斂
3、文中女兒向父親「請教」的目的是(2分)
答案:通過間接詢問父親是否贊成到農村去搞鄉鎮企業,來讓父親答應女兒
4、文中第⑤句里的「這樣」的含義是(2分)
答案:1.指代女兒要到農村去搞鄉鎮企業2.是埋怨女兒通過這種手段欺騙他,讓他支持女兒去農村。
5、你認為文中的馬市長是個什麼樣的人?(2分)
答案:馬市長雖然知道大學生去農村是一件光榮的事,但是當得知自己女兒要到農村去的時候又反對,從父親角度考慮,一位父親怕女兒吃苦,讓女兒過好日子是正確的,但是從女兒方面考慮,他限制了女兒的發展。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
這篇短文的主要人物是誰。馬市長的女兒不直接向他說出自己的打算是因為什麼;馬市長的變化說明了什麼。
答案:主人公,馬市長。因為知道父親不會同意。馬市長的變化說明了什麼?人之常情,心疼女兒,不忍女兒到艱苦環境中吃苦,從這個意義上說,馬市長也是個普通父親;同時也說明,人都有兩面性,要求別人容易,要求自己難。
這題雖然是在網上抄的,我也有做過。但這題是對的,希望它能幫助到你。
⑦ 創造奇跡的品格閱讀答案
. ji shi7 . 略 過度8. 語言 正直9.第11段自己體會10.正直11.略
⑧ 知識的責任閱讀答案
知識的責任
羅家倫
①知識分子應該擔負起一種特殊的責任——知識的責任。所謂知識的責任,既指學術責任,更指社會責任。
②擔負學術責任,他的前提是建立起負責任的思想。怎樣才算負責任呢?它需要搜集大量的事實根據,再經過邏輯的審核,最後形成周密的體系。從這個標准來看,建立負責任的思想是很艱辛的,需要漫長的過程,有時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比如在實驗室做實驗,受傷的人不知有多少,有的甚至獻出生命;再如去荒山沙漠勘探,因為天災人禍而死傷的人也不知有多少。他們不依賴空想和幻想,他們看重實驗,這便是對思想負責任。
③擔負學術責任,還要能對這種思想去負責。思想一旦建立之後,就應該去發表,去推進 ,去擴充。在發表以前,當然要斟酌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發表;但做出發表的決定之後,如果沒有新的發現或修正,也沒有為別人更精闢的學說所折服,那就應當以大無畏的精神把它更有力地推進,更廣大地擴充。比如哥白尼最先發表地動學說,說太陽是不動的,地球及其他行星都在他的周圍運行,他因此受到教會的迫害。後來布魯諾繼續研究,認可了這個思想,並極力傳播,結果惹怒了教會,被處以極刑。伽利略繼起,憑借物理學的證明,發揚光大了這種學說,卻為此鋃鐺入獄。他們雖受盡困辱,但科學思想因他們 的負責而熠熠生輝。
④再進一層說,知識分子還應為社會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做「社會的良心」。他們要用責任的思想照亮時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世人,否則如何對得起自己的天賦?如果對得起國家民族的賜予?又如何對得起歷史先哲的偉大遺留?在中國,知識分子被稱為「士」。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身為知識分子,就應該抱一種天降大任義不容辭的態度,去擔當領導大眾繼往開來的責任。范仲淹主張「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正是有了這樣的抱負,他才被稱為真正的知識分子。他的「胸中十萬兵」,也是由此而來的。
⑤古人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知識分子?讓我們互相勉勵,勇敢地擔負起知識的責 任來,克服困難, 振興民族。
18.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2分)
19.把握文章結構並填空。(2分)
建立負責任的思想
(1)
知識的責任 (2) 相互勉勵,振興民族
社會責任
20.按照要求回答下面問題。(5分)
(1)第②節加點的「負責任」在文中指什麼?(2分)
(2)第③節舉了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三個人的例子,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3分)
18.(2分)知識分子應該擔負起知識的責任。
19.(2分)(1)學術責任 (2)對這種思想去負責
20.(5分)(1)搜集事實根據,經過邏輯的審核,最後形成周密的體系。(2分)
(2)不能,三個例子有層進關心,與上文「去發表,去推進,去擴充」一一對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