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韓信創造了哪些軍事奇跡

韓信創造了哪些軍事奇跡

發布時間:2021-06-21 04:56:13

⑴ 手下並不強悍的韓信,是怎樣做到用兵如神屢戰屢勝的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 韓信是「漢初三傑」之一,更有「兵仙」的美譽。 在秦漢之交的戰亂年代,他不是武功最高強的,手下軍士也不是最強悍的,但他卻能通過近乎神一般的軍事謀略,化腐朽為神奇,打下一個個勝仗。



這場戰爭發生在五月至七月之間,叫作「京索之戰」,是韓信力挽狂瀾、助劉邦轉危為安的戰爭傑作。 此後,天下大勢從漢的極度劣勢,轉向楚漢對峙的局面。

安邑之戰:出奇制勝

安邑之戰乃是破魏之戰。 魏王豹與項羽聯合攻漢,形成夾擊之勢。 公元前205年八月,魏軍封鎖黃河渡口蒲津關,與韓信隔河對峙。 當時韓信軍中只有一百多條舊船,如果渡河強攻一定是場激戰,但韓信的計劃是避實就虛,聲東擊西。

他派出一萬人馬和戰船,假裝准備渡河,吸引魏軍主力嚴守對岸的渡口。 在暗處,他帶領真正的大軍沿河北上至夏陽古渡口。 由於船隻都集中在下游,韓信就發明了一種特殊的渡河工具——木罌,即將幾十隻小口大肚的容器「罌」排成長方形,用繩子綁在一起,四周用木頭夾住。 漢軍就乘坐這種「木筏」,在魏軍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順利渡河,奇襲魏國的軍事重地安邑。

得知安邑失守,魏軍立即救援。 而韓信布置的那一萬疑兵也飛速渡河進攻,與安邑的大軍夾擊魏軍,生擒魏王豹。 不出一月,韓信平定魏國。 這一仗,漢軍解除側翼威脅,重振軍威,韓信的威名也廣傳天下。



千古名將韓信

井陘之戰:背水一戰

公元前204年,韓信帶領新征調的三萬人馬,發動滅趙之戰。 趙國統帥陳余調集二十萬大軍駐扎在易守難攻的太行山井陘口,嚴陣以待。 謀士李左車建議陳余先截斷漢軍糧草,再堅守不出,使韓信進退兩難。 陳余卻以「義兵不用詐謀奇計」為由拒絕。



韓信率軍駐扎在井陘口附近,半夜時挑選輕騎兩千人,命每人持一面漢軍紅旗,抄小路出發埋伏在趙營附近,等到趙軍傾巢出動時,就把趙營軍旗全部換成漢旗。 他又傳令全軍禁食,並說:「等今天打敗趙軍,再吃早飯!」然後運用「陷之死地而後生」的兵法命前軍走出井陘口,在河邊背水列陣。

天明時,韓信領兵和趙軍激戰,假裝大敗退至河邊。 所有漢軍為了求生,和趙軍主力殊死搏鬥。 陳余攻勢受阻,便收兵回營,不料營中全是漢軍旗幟,以為趙國已被漢軍佔領,軍心大亂。 這時韓信率軍追擊,大敗趙軍,在一日之內平趙。 這一戰,韓信為歷史留下「破趙會食」「背水一戰」兩大典故,創造以少勝多、奇正並用的經典戰例。

濰水之戰:水淹萬軍

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韓信伐齊,項羽為自保派出大將龍且及二十萬楚軍襄助齊國,與韓信的不足十萬的兵馬在濰水兩岸對峙。 有人建議龍且深溝高壘,拒不出戰,等到齊王召集人馬後,就可以聯手對付漢軍。 但龍且貪圖軍功、輕視韓信,決意開戰。

韓信利用濰水地利,想出克敵妙計。 他命人製作一萬多個裝滿沙土的布袋,運至濰水上游,堵住水流。 他又分派兩路軍隊,一路埋伏在水邊,自己帶領另一路渡河進攻。龍且在漢軍渡河時發動攻擊,韓信佯敗撤退,誘龍且率軍追趕。

待大半楚軍渡河時,韓信下令,把堵塞上游的沙袋移走,令積存多時的河水傾瀉而下。 一場人造的洪水沖走河中的楚軍,其他楚軍則被分在兩岸,首尾不能相顧。 韓信這才揮師反擊楚軍。 混戰中,龍且戰死,楚軍全軍覆沒。 濰水之戰是韓信以少勝多的又一重要戰役,它重創了項羽部隊,為滅楚做最後的准備。



《史記》(明萬曆二十六年北監刊本),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

垓下之戰:十面埋伏

這是楚漢的決戰,也是韓信生平最後一場大戰。 公元前202年,韓信手中擁有七十萬漢軍,對抗項羽的十萬殘軍,真正有機會施展兵仙的領兵能力。 他兵分五路,親率前軍和項羽作戰,又佯敗將楚軍引至左、右路漢軍的埋伏之處。 項羽在三路漢軍的夾擊之下,折損大半人馬,退守垓下。

在夜裡,楚營外傳來陣陣楚地歌聲,軍中鬥志全無,項羽也以為楚地都被漢軍佔領,失去稱霸天下的雄心壯志。 他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並與將士泣下數行。 韓信通過「四面楚歌」的心理戰術,在楚軍中製造愁苦傷感的情緒,從精神上徹底擊敗了楚軍。

項羽只得率八百騎兵突圍,英勇斬殺漢將,卻也折損兵馬,最後身邊僅剩26人。 他逃至烏江邊,拒絕了烏江亭長送他渡河的好意,在與漢軍的激戰中自刎而死,結束楚霸王神勇無敵的一生,也終結了諸侯征伐的亂世。 韓信至此終於實現他平定天下的宏願,開啟中華大一統王朝的新紀元。

韓信一生征戰,助漢室取得天下。 有人贊他是「國士無雙」,是「兵仙、戰神」,他留下的一個個出神入化的戰爭奇跡,還有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是中華歷史的永恆記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

⑵ 韓信和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誰更厲害

1,從戰績上來看的話。諸葛亮屬於武廟十哲的最低檔。也就是所謂的我就是死了埋在棺材裡也回要想答辦法咬敵人一口的那種。
2,韓信的對手是豬,諸葛亮的對手是人傑
3,這種事情怎麼說呢,韓信戰績比諸葛亮光鮮。但是這種檔次名將應該都是一個檔次的。韓信在諸葛亮的位置做的肯定不會比諸葛亮更好,當然,諸葛亮在韓信的位置也不一定能做到韓信的成績。
4,只說軍事韓信強,講綜合諸葛亮強
5,諸葛亮是職業政客指揮部隊,用政治手段控制手下的大將作戰,因為當時手下有魏延王平姜維等大將,所以能夠壓制曹魏的大軍,其自身的軍事能力實在一般。而韓信是軍人中的軍人,最擅長獨立指揮作戰,而且善於利用手下的各種資源,即使是新兵冗將在他手下都能發揮巨大的作用,說穿了,諸葛亮就是劉邦那樣的角色,善於將將,其將兵的能力實在一般,兩個人的軍事能力完全不成器對手。

⑶ 兵仙韓信只能墊底!中國歷史最強的五個武將排名是怎樣的

武是勇武的意思,將就是將領的意思,武將合起來就是勇武的將領,但既然是武將,就不能僅僅只是匹夫之勇,那樣只能是武夫,武將既要有武力,又要有智謀和統兵能力。

既然是評論最強武將,那就只能以武將的綜合能力來排名,而最能體現綜合能力的標准就是軍事戰功,簡單地說,武將所取得的戰績越大,他的能力就越強,同時需要兼顧考慮所取得戰績的難易度。

武將有側重於武力型,比如項羽、李存孝,有側重於謀略型,比如韓信、吳起,還有側重於統兵型,比如白起、衛青,以此為標准,來對中國歷史上的武將強弱作一個大致的排名如下:

當劉邦在正面戰場頂住強大的項羽進攻時,韓信在北方開辟了第二戰線,劉邦的天下有一半是韓信打下來的,韓信的軍事功績也是非常大的,韓信之所以排在第五名,是因為韓信一生遇到的對手相比於其他武將來說比較弱。

韓信的對手是夏說、魏王豹、陳餘、齊王田廣、龍且這樣並不強大的對手,即使是最後一戰對戰項羽時,劉邦已經集合了天下所有兵力,以六七十萬精稅之兵攻打項羽的十萬疲憊之師,首戰還差一點被項羽翻了盤,從這一點來看,韓信排在第五名。

⑷ 韓信參與了哪些著名的戰役

井陘之戰,韓信以三萬劣勢兵力大破趙軍二十萬,背水列陣,置之死地而後生,拔旗易幟,殺掉陳餘,趙王歇,活捉李左車,滅了趙國。井陘之戰是韓信用兵的經典戰例,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最後的垓下之圍,雖然是漢軍六十萬對楚軍十萬,有人可能會說,同等兵力下韓信不是對手,這個我不清楚,歷史上同等兵力下他倆沒打過,但是垓下之圍韓信最終勝了,順便說一句,有優勢兵力不用那是傻子,這場戰例也很經典,四面楚歌攻心,十面埋伏殺人,最終逼得項羽烏江自刎。不要說,歷史都是勝利者寫的,能勝利的都不是偶然!韓信是中國歷史上繼孫武,白起之後最會用兵的軍事家,是謀戰派代表人物,兵仙神帥,國士無雙,王侯將相,功高無二,略不世出,連百萬之眾,攻必取,戰必勝,可見韓信的軍事才能不是吹出來的。軍師才能固然是學習的結果,但也有先天因素,韓信就是二者兼有。項羽是勇戰派代表人物,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彭城之戰,同樣是三萬,大破劉邦五十六萬聯軍(此時韓信無指揮權,甚至可能不在彭城,史書未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是後人對他的評價,但是項羽和韓信都有一個致命缺點,不懂政治,所以最後都玩不過劉邦。劉邦打仗不行,滎陽,廣武對峙,敗多勝少,出兵匈奴,被圍白登,但確實天生的政治家,多少能人為之驅使,最終成就了漢朝。

⑸ 「軍事鬼才"韓信的軍事才能到底是吹出來的還是真的

韓信是出色的軍事家,對於戰爭的把握非常出色,有著很偉大的軍事謀略。

⑹ 韓信一生中有哪些重要戰役

陳倉之戰

漢高帝元年(前206)六月,劉邦拜韓信為大將,韓信以「漢中策」幫助劉邦確定「東向爭權天下」的方略。八月,韓信乘項羽進攻齊地(今山東大部)田榮之機,出兵東征。出征之前,韓信先派樊噲、周勃率兵一萬多人佯修已被劉邦進漢中時燒毀的棧道,擺出要從褒斜道出兵的架勢。關中守軍聞訊,密切注視修復棧道的進展情況,並派主力部隊在這條路線各個關口要塞加緊防範,阻攔漢軍進攻。韓信「明修棧道」之策吸引了敵軍注意力,當敵軍的主力被引誘到了棧道一線時,韓信卻率大軍西出勉縣轉折北上,順陳倉小道入秦川,渡渭河於陳倉古渡口,倒攻大散關,對敵人發動突然襲擊,輕而易舉地拿下了陳倉城(項羽所封雍王章邯屬地),打開了守衛關中平原的大門。章邯從廢丘(雍都,今陝西興平東南)倉促率軍馳援陳倉,被漢軍擊敗,逃至廢丘、好峙(今陝西乾縣東),漢軍分路追擊,在壤東(今陝西武功東南)、好峙兩地再敗雍軍,進圍章邯殘部於廢丘。緊接著漢軍主力揮師東進,佔領了三秦,奠定了與項羽爭雄天下的基礎。
這就是韓信生平所指揮的第一個戰役,韓信初出茅廬,一鳴驚人,成功地創造了我國戰爭史上由漢中進奪關中的戰例。韓信出其不意奇襲陳倉,爾後分兵略地,連續作戰,迅速佔領關中大部地區。在這一過程中,韓信的指揮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顯示了韓信卓越的軍事才華。

京索之戰

漢高帝二年(前205)四月,劉邦彭城潰敗後,留守關中的韓信迅速趕到滎陽前線,利用滎陽有利地形,組織多層次的戰略防禦體系,多次擊破楚軍於京(今河南滎陽南)、索(今河南滎陽)之間,殲滅了不斷西進的楚軍前鋒,止住了戰略潰敗的頹勢。
韓信不僅阻止了楚軍的追擊和進攻,還不時抓住戰機,組織起必要而適當的反攻。他派曹參、灌嬰、靳歙等將領分別出擊,先後奪回了雍丘(今河南杞縣)、外黃(今河南蘭考東南)、燕縣(今河南長垣西北)、衍氏(今河南鄭州市北)、武強(今河南鄭州市東北)、菑南(今河南民權東)、昆陽(今河南葉縣)、葉縣(今河南葉縣西南)等地,消滅了這些地區的楚軍以及叛漢投楚的勢力。
韓信把戰線由滎陽向東推進,協助劉邦,重點部署了由滎陽至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鎮)、鞏縣(今河南鞏縣西南)、洛陽的縱深防禦。依託這一帶的有利地形,組織起多層次的堅固防禦體系,准備抵抗項羽新的進攻,阻止其連續突破。這樣,北起滎陽南至南陽,西起洛陽東至外黃,構成一個縱橫各數百里的正面戰場,項羽西進的兵鋒頓挫,戰線最後在滎陽穩定了下來,楚漢斗爭形勢由漢的極度劣勢進入到了相對峙的狀態。
韓信在劉邦彭城慘敗之餘,阻止了楚軍乘勝入關,穩定了戰局,經營一個強大的正面戰場,使劉邦轉危為安,為奪取下一階段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所有這些,都是在漢高帝二年(前205)五月至七月之間完成的,充分顯示了韓信扭轉乾坤的軍事指揮才能。

安邑之戰

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在楚漢戰爭中,韓信擊敗河東(郡治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魏王豹於安邑的一次渡河進攻戰。
漢高祖二年五月,楚漢兩軍在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古滎鎮)、成皋(今河南滎陽西北汜水鎮)一線形成對峙後,魏王豹反漢。豹踞河東,南下可切斷關中(指函谷關以西地區)與滎陽、成皋一線漢軍的聯絡,與楚軍形成對漢軍的前後夾擊之勢;西向則可直取關中。為解除側翼威脅,八月,劉邦先遣謀士酈食其游說魏王豹未成。即以韓信為左丞相,率騎將灌嬰、步將曹參等攻魏。魏王豹陳兵蒲坂(今山西永濟西蒲州),封鎖黃河渡口臨晉關(今陝西大荔東),以阻止漢軍渡河。韓信採用聲東擊西、避實就虛戰術,集結船隻,佯作由臨晉關渡河,主力卻直奔臨晉關上游百餘里處的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乘魏軍無備,用木柙縛罌缶(一種簡易渡河器材)迅速渡過黃河,直搗魏軍後方重鎮安邑。魏王豹率軍倉促迎戰,並急調蒲坂之兵北上救援。九月,漢軍在安邑西南擊敗救援的魏軍,並俘獲魏將王襄,襲占安邑。魏王豹率敗軍東奔曲陽(今河北曲陽西)。漢軍乘勝追擊,再破魏軍,生擒魏王豹。
此戰,韓信出其不意滅魏,使劉邦得魏降卒補充前線,加強了對楚正面防禦,並為爾後韓信滅代、破趙、降燕、克齊,開辟北方戰場創造了條件。

破代之戰

安邑之戰勝利後,鑒於黃河以北代、趙、燕三國和佔有今山東大部的齊國的向背直接關繫到楚漢戰爭全局,劉邦採納韓信「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漢書•韓信傳》),對楚實施戰略包圍的建議,在堅持對楚正面作戰的同時,給韓信增兵3萬,命其率軍東進,開辟北方戰場。
漢高帝二年(前205)後九月(即閏九月),韓信率軍開始進軍攻代。他針對代、趙聯軍的部署,決心以突然襲擊的手段,長驅直進,快速行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殲滅代軍,消除自己東下破趙時來自側翼的威脅。
此戰,韓信的作戰目標是首先殲滅代軍,然後奪取鄔縣。韓信率領漢軍自平陽沿汾水河谷北上,秘密行進,直奔鄔縣之東,突然向夏說軍發起攻擊,當即將其擊敗。夏說率軍東逃,企圖越太行山向趙軍靠攏。漢軍置鄔縣城的代軍於不顧,全力猛追,追至閼與(今山西和順),終於全殲代軍主力夏說部,擒斬夏說。接著,韓信、張耳麾軍東進,去攻趙國;由曹參率兵回師,包圍鄔縣。這時,由於夏說部被殲,鄔縣成為一座孤城,代將戚公不敢堅守,棄城而逃,被曹參迫斬。至此,代國的武裝力量基本覆滅,代國滅亡。
這次作戰的規模不大,代軍的力量也比較弱小,但仍然體現了韓信用兵的一貫特點,即先消滅敵人的軍隊,而後再解決攻城問題,即使作戰的對象兵力弱小,也要突然襲擊,出奇制勝。因此,漢軍進展十分順利,既未頓兵於堅城,也未被阻於險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殲敵,致使代軍既未能屏蔽趙軍,也未能遲滯漢軍,幾乎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井陘之戰

韓信滅亡代國以後,由於西線正面戰場受到楚軍強大壓力,劉邦收取韓信的精兵充實成、滎防線。韓信從長遠打算考慮,堅持要開辟北面戰場進取趙國(位於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
漢高祖三年(前204)十月(漢初承秦制,十月為歲首),韓信與張耳統兵數萬越過太行山攻趙。當時,趙王歇和趙軍統帥成安君陳余集中20萬兵力於太行山區的井陘口(今河北省鹿泉市土門關),占據有利地形,准備與韓信決戰。趙國謀臣李左車建議陳余派精兵3萬,繞路截斷韓信軍輜重糧草,正面趙軍則高築營壘,拒險堅守,使韓信進不能戰,退不能還。陳余以「義兵不用詐謀奇計」(《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兵少而疲,避而不擊會貽笑諸侯,拒不採納李左車建議。韓信率軍在距井陘口30里處扎營。夜半,令2000輕騎每人手持一面紅旗,沿小路隱蔽前進至趙軍大營附近設伏。隨後,韓信又根據敵強我弱,士卒多數未經訓練,運用「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史記•淮陰侯列傳》)的戰術,以萬人在綿蔓水(今綿河)東岸列背水陣。翌日拂曉,韓信率軍向井陘口進攻。經激戰,韓信軍丟旗棄鼓佯敗至背水陣。陳余中計,誤以為韓信不懂陣法,遂命壁壘內士卒傾全力追擊。依山隱蔽的漢軍輕騎,乘虛沖入趙軍營壘,更旗易幟。趙軍攻漢軍背水陣不勝,突見壁壘上漢軍旗幟擺動,頓時一片混亂,士卒爭相逃命。漢軍乘勢兩面夾擊,大敗趙軍。趙王歇及陳余率殘部向南逃抵邯鄲(今屬河北)。漢軍轉入追擊,在郎北(今河北高邑東南)再敗趙軍,斬殺陳余,生俘趙王歇。
此戰,韓信奇正並用,背水列陣,拔幟易幟,靈活用兵,出奇制勝,速戰速決,最終以少勝多,譜寫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光輝的篇章,是我國古代靈活用兵、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脅燕之戰

平定趙國之後,北方諸國只剩下燕、齊兩國。韓信下一步要須考慮繼續東進的問題了,他的目的是要繞到項羽的彭城側後去打項羽,而不是平定了趙國就算完事了。燕國雖然沒有像太行山這樣的險阻,但是它國大兵眾,城池堅固,而這時的漢軍由於遠離後方,又連續征戰,士卒疲憊。在這樣的情況下,用什麼樣的戰法去降服燕國,是韓信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韓信採納李左車「先聲後實」的計謀,將軍隊屯住趙地休整,並擺出要大舉攻燕的態勢。與此同時,韓信遣使者入燕,致書燕王臧荼,說以利害,勸其歸降。燕王臧荼見到韓信派來的漢使者,很是恭敬。臧荼聞知韓信取三秦、平魏、破代、滅趙,勇略過人,所向無敵,早已嚇破了膽,不敢與韓信交鋒。鑒於魏、代、趙等國敗亡的教訓,懾於漢軍的強大和韓信的聲威,燕王果然如李左車所言,韓信一紙書信,便納款投降,背楚歸漢。
韓信沒有費一兵一卒,也沒有動一槍一刀就迫降了燕國,這固然是李左車的計策高明,但同時我們也看出韓信不愧為名將,有勇有謀,有膽有識,能慧眼識英雄,更能尊重賢能之士,辨別出計策的好壞,果決地採納別人的良謀妙策。

破齊之戰

漢高祖四年(前203)十月,率軍北攻代、趙、燕、齊開辟漢軍北方戰場的大將韓信,已先後滅代、破趙、降燕,兵鋒直指齊地(今山東)。齊王田廣派部將華無傷、田解率重兵屯守厲下,以備韓信軍。是時,劉邦恐韓信不能迅速克齊,遣酈食其游說齊王田廣。齊王同意與漢媾和,撤歷下守備。韓信未接到劉邦停止攻齊之令,採納謀士蒯徹建議,乘田橫、田廣正和酈食其縱酒作樂,疏於戒備,迅速率軍從平源津(今山東德州南)渡過黃河,襲占歷下,由於齊軍主力在歷下被殲,齊國已無力防守都城臨淄,其領導集團遂倉惶出逃,齊王田廣逃往高密(今山東高密西南);相國田橫逃往博陽(今山東泰安東南);守相田光逃往城陽(今山東菏澤東北);將軍田既逃往膠東;將軍田吸逃往千乘(今山東高青東北),整個齊國陷入崩潰和混亂之中。韓信乘勢攻佔齊都臨淄,並分兵追擊,灌嬰追田橫至博陽,大敗田橫所率的騎兵;又追至嬴縣(今山東萊蕪西北),再次擊敗田橫,田橫脫身而逃。接著灌嬰揮軍北上,擊斬田吸於千乘。曹參進軍濟北,連克各城。韓信率軍東下,直逼高密,去追擊田廣。各路齊軍一敗再敗,整個齊國很快就掌握在了韓信的手中。

濰水之戰

韓信襲破齊軍,進占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田廣敗走高密(今山東高密西南),向楚求救。項羽為保側後安全,急遣將軍龍且救援。楚軍號稱20萬,與田廣會合於高密(今高密西南)。時有人向龍且獻策:堅壁勿戰,聯絡齊地諸城困擾漢軍,使其無處得食,不戰而潰。龍且以為韓信不足畏,急於一戰成功。
漢高帝四年 (前 203年)十一月,楚齊聯軍20餘萬與漢軍數萬對峙於濰水兩岸。韓信鑒於敵眾己寡,遂令所部乘夜在濰水上游以沙袋壘壩塞流。拂曉,親率一部兵力渡河進攻,隨又佯敗退回西岸。龍且以為漢軍怯弱,率軍渡河追擊。漢軍乘其半渡,決壩放水,將楚軍分割在濰水兩岸。漢軍回擊西岸楚軍,殺龍且。韓信率漢軍渡過濰河,分兵略地,追擊至城陽(今山東鄄城北老城鎮東南),俘齊王田廣。灌嬰俘獲故齊王廣之相田光,進至博陽(今山東泰安市東南)。曹參率軍追擊至膠東,斬殺齊將田既。齊相國田橫聞齊王田廣被擒殺,自立為齊王,攻灌嬰軍,兵敗。灌嬰擊殺齊將田吸於干乘(今山東高青東南高苑城北)。至此,漢軍盡定齊地(今山東),直接威脅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完成了對楚軍戰略包圍。
此戰韓信靈活用兵,以囊沙堵水,誘敵半渡而擊,出奇制勝,是我國古代靈活用兵、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彭城之戰

漢高帝四年(前203)八月,被迫與劉邦訂立和約,以鴻溝(古運河名,位於今河南滎陽東)為界,東歸楚、西屬漢。九月,項羽按約東歸。劉邦採納張良、陳平建議,乘項羽無備,楚軍飢疲,突然對楚軍發動戰略追擊。並約韓信從齊地(今山東),彭越從梁地(今河南東北部)南下合圍楚軍。
五年十月(漢初承秦制,十月為歲首),劉邦追擊項羽至固陵(今河南淮陽北)。楚軍反擊,漢軍大敗。韓信接到劉邦的馳援固陵的命令後,統攬全局,認真分析戰場形勢,沒有揮師徑馳固陵,而是作出了佔領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的戰略決策。當時,楚軍主要兵力集中在固陵和壽春等戰場,楚都彭城防守比較薄弱,韓信命曹參留守齊國,自己親率大軍南下,如一柄利刃從項羽的背後直插而來。
韓信率領數十萬齊師南下,戰局為之一新。韓信與灌嬰在下邳擊敗項聲、郯公,接著斬殺薛公,攻克下邳。再克薛(今山東滕縣南)、留(今江蘇沛縣東南)、沛(今江蘇沛縣)等縣,一舉攻佔彭城,俘虜了項羽的柱國(相當於宰相)項佗。韓信轉鋒西上,勢如破竹,連克蕭(今安徽蕭縣西北)、相(今安徽濉溪西北)、酇(今河南永城西)、譙(今安徽亳縣)、苦(今河南鹿邑)等縣,與劉邦會師於頤鄉(今河南鹿邑東)。
固陵解圍,韓信不徑趨固陵而首攻楚都彭城,既解了固陵漢軍之危,又打破了項羽的持久戰略。彭城之戰前,項羽圍劉邦於固陵,雖兵少食盡,其力量尚存,仍可與劉邦相持。然而,彭城一失,楚軍便失去了戰略依託,根本已亡,人心渙散,項羽極為驚慌,立即解固陵圍兵向垓下(今安徽靈壁南)撤退。漢軍同項羽在垓下展開最後決戰的時機終於成熟。

垓下之戰

漢高帝五年(前202)十二月,雄姿英發的韓信與拔山蓋世的項羽在垓下譜寫了一篇壯麗凄絕的英雄史詩。韓信與項羽,兩位卓越軍事家的激情碰撞,是智慧的交集,也是命運的對決。
漢軍兵力約有七、八十萬人,項羽只也約十萬人。韓信自率三十萬大軍為前陣,正面迎擊對楚軍;將軍孔熙率軍一部為左陣;將軍陳賀率軍一部為右陣;劉邦率其大軍為中陣;將軍周勃與柴武率軍一部為後陣;英布和彭越的軍隊,部署到了楚軍的側後,主要用以牽制楚軍的行動,機動應戰。
韓信親率漢軍發動攻勢,初戰詐敗而退,避開楚軍銳氣。韓信引兵後撤,他一後撤,項羽就向前追擊,這時,事先安排好的接應部隊立即從左右兩邊突然殺出,猛攻楚軍側面。韓信在項羽大軍窮於應付兩側的進攻時又引兵殺回,將楚軍三麵包圍,雙方激戰一日,楚軍終於失敗,大部被殲。韓信又用「四面楚歌」瓦解敵人的鬥志。楚軍在夜間聽到四面皆楚歌,以為漢已盡得楚地,士氣崩潰。項羽率八百人乘夜向南突圍,漢軍發覺後,派灌嬰率五千騎兵追擊。項羽敗退至烏江,被迫自刎。
垓下之戰,是楚漢相爭中決定性的戰役,它既是楚漢相爭的終結點,又是漢王朝繁榮強盛的起點,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點,它結束了秦末混戰的局面,統一了中國,奠定了漢王朝四百年基業

⑺ 歷史上有哪些戰役可以稱之為軍事奇跡

巨鹿之戰、背水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還有很多,都是古代的著名戰役。
近現代,有斯大林保衛戰、德國閃電戰、還有中國的三大解放戰役,都是非常有名的。

⑻ 韓信為什麼被稱為兵仙他的手下敗將有哪些

要說明韓信為什麼被稱兵仙,拿韓信與項羽作一個比較,就好理解了。項羽被稱為「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韓信被稱為「國士無雙、略不世出」,項羽被稱為「戰神」是因為項羽打仗勇猛無敵,他的特點是勇猛、好戰,戰必勝,攻必克,每戰必親自殺敵,一戰成名,數戰成神。韓信被稱為「兵仙」是因為韓信打仗神機妙算,算無遺策,韓信的特點是:善於分析對手,著重收集情報,每戰以謀略取勝,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無往不利、用兵如仙,所以韓信被稱為兵仙。

嚴格說來,項羽並不是韓信的手下敗將,項羽是輸給了整個天下,並不是韓信一個人,如果只有韓信一支軍隊,鹿死誰手還真不一定,所以不能說項羽是韓信的手下敗將,韓信只有5個手下敗將。

⑼ 中國三個半軍事家,韓信為什麼排在第一位

韓信,創造了太多軍事史上的奇跡,對於他的軍事才能,放在歷史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從最初的一個小混混,到最終拜將封王,到最後功高蓋主受到猜忌,含冤被殺,韓信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而關於韓信,也留下了很多成語故事,比如「背水一戰、半渡而擊、四面楚歌」等都是韓信軍事思想子啊戰爭中的切身實踐,而在中國古代的軍事家中,韓信為什麼排在第一位呢?

在跟隨劉邦之後,韓信只用四年時間就幫助劉邦擊敗了項羽,奪得了天下,這也足見見得韓信的軍事才能之高,當然在韓信之前還有孫武這樣的軍事家,孫武的軍事思想為後世的軍事家奠定了思想基礎,然而韓信是繼孫武之後把軍事戰爭發揮到極致的軍事家,而且韓信的軍事思想大都經過實戰檢驗,從這一點來說,韓信排在第一位也是名副其實。

⑽ 西漢大將李陵創造了哪些軍事奇跡

李陵以五千孤軍,轉戰千里,匈奴單於親帥八萬騎兵圍追堵截。連續激戰八天,殺傷敵軍萬余。雖然最終因為救兵不至,彈盡糧絕而投降,依然是一場驚天動地的戰斗。

閱讀全文

與韓信創造了哪些軍事奇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