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用相反來發明

用相反來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21 04:44:59

㈠ 「用反對支持」和「用支持來反對」是怎麼做到的就是表明支持或反對其實目的是相反的

就像英文裡面,yes表示否定和no表示肯定的情景一樣,中文裡面也有,生活中會有這樣的情況,需要用肯定表示否定,用否定表示肯定,這情況下,兩個詞的意思就不是本意了,雖不是本意,但目的其實一樣,不一定就是相反的意思

㈡ 為什麼中國發明的東西傳到外國後,中國反

中國的四大發明傳播到西方後,在西方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對西方文明起了特殊的推動作用。
其中,以印刷術的作用最大。為什麼這么說呢?印刷術的傳入,被歐洲人借鑒後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機,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還有造紙術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廉價的紙張很快取代了羊皮和小牛皮,促進了歐洲文化發展。火葯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葯武器的發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擊,騎士階層日益衰弱。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馬克思說:「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選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另外,我想,中國反而落後也有人的因素。例如當權者的因素。總的來說,外國運用的比我們好,所以他們進步的比我們快,所以「逆水行舟」,我們反而落後了。

㈢ 發明與實用新型為什麼可以相互轉換

經過網上查找相關資料,摘錄以下內容供你參考:

發明專利申版請與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相權互轉換,是在專利申請過程中經常發生的情況,但實際操作起來要講究技巧。
因為申請人對自己的發明創造,往往不能准確地判斷其所包含的技術方案的創造性的高低,所以,在申請專利之前,申請人對於申請發明專利還是申請實用新型專利把握不準,難以決斷。但懂得專利法的申請人為了防止喪失取得專利權的機會,又急於提出專利申請,所以,在提出申請後,可能會出現申請人想把發明專利申請轉換成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或者是相反的情況。根據《專利法》的規定,不能通過提交轉換請求的方法來達到類似的轉換的目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更不能主動進行類似的轉換。這時,最實際有效的方法就是申請人及時地重新提交一份新的專利申請,正式辦理發明專利申請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手續,如果在先申請還沒有超過12個月,申請人就可以在提交新的申請時,要求在先申請的優先權,以彌補在後申請的申請日逾後的不足。同時要注意,重新提交的申請文件所涉及的實質內容應當和作為優先權基礎的在先申請文件一致,申請人也應當是相同的。

㈣ 這個世界有沒有人發明出左右不相反的鏡子

都到了電子成像的年代了,誰還去發明這種東西。就算真的要發明,這其實根本不可能實現,因為鏡子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這是一個客觀規律,沒法改變,如果真的創造了一種結構把反射回來的光顛倒了一下,我覺得這種結構已經復雜得難以使用了

㈤ 隋朝時期人們在印章和拓印碑的啟示下發明在一張木板上刻反字來印刷的技術叫什麼

用一整塊木版雕刻的技術叫做 雕版印刷術
用陶瓷或者木塊雕刻之後拼到一起成模版的叫做 活字印刷術
這都是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的見證,推動了我國整個文化史的進步!也帶動了整個世界文明的進步和科技的流傳!

雕版印刷術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雕版印刷術始於唐朝的雕版印刷。在版料上雕刻圖文引徑行印刷的技術,它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幾個階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選用紋質細密堅實的木材,如棗木、梨木等。然後把木材鋸成一塊塊木板,把要印的字寫在薄紙上,反貼在木板上,再根據每個字的筆劃,用刀一筆一筆雕刻成陽文,使每個字的筆劃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後,就可以印書了。

㈥ 火箭是利用反沖力原理飛行的最早發明火箭的國家是中國這句話對嗎

火箭起源於中國,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之一.中國古代火葯的發明與使用,為火箭的發明創造了條件.北宋後期,民間流行的可升空的「流星」 (後稱「起火」),就利用了火葯燃氣的反作用力.按其工作原理,「流星」一類的煙火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於觀賞的火箭.南宋時期,不遲於12世紀中葉出現了軍用火箭.到了明代初年,軍用火箭已經相當完善並被用於戰場,稱為「軍中利器」.明初時期的兵書《火龍神器陣法》和明代晚期的兵書《武備志》等有關文獻,都詳細記載了中國古代火箭的製作和使用情況,僅《武備志》就記載了20多種火葯火箭,其中「火龍出水」火箭已是二級火箭的雛形.

㈦ 人們根據什麼發明了什麼

拓展閱讀

仿生在具有生命之意的希臘語bion上,加上有工程技術涵義的ics而組成的詞。大約從1960年才開始使用。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製造的機械都優越得多,仿生學就是要在工程上實現並有效地應用生物功能的一門學科[1]。例如關於信息接收、信息傳遞、自動控制系統等,這種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在機械設計方面給了很大啟發。可舉出的仿生學例子,如將海豚的體形或皮膚結構應用到潛艇設計原理上。仿生學也被認為是與控制論有密切關系的一門學科,而控制論主要是將生命現象和機械原理加以比較,進行研究和解釋的一門學科。

仿生是模仿生物系統的功能和行為,來建造技術系統的一種科學方法。它打破了生物和機器的界限,將各種不同的系統溝通起來。

運用仿生方法可創制新的機械,發明現代化識辨儀器,改進通信系統,設計新穎的工藝和研製人工臟器等。如現代的飛機、極地越野汽車、雷達系統的電子蛙眼、航海的聲納系統、航空建造工程的蜂窩結構、人工腎及人工心臟等,都是仿生的結晶。

來源於網路

㈧ 用反向法發明了哪些東西,最好有故事!!

反向思維方法是激發思維創造性的有效方法之一。何謂反向思維?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實例。

1972年12月23日,尼加拉瓜共和國首都馬拉瓜發生了大地震,一座現代化城市頃刻間化為廢墟。死亡萬餘人。令人驚奇的是,在被震毀的房屋廢墟中、唯獨
18層的美洲銀行大廈競安然無恙。如此奇跡,轟動了全球。奇跡的創造者就是世界著名的工程結構專家、美籍華人林同炎教授。他在設計時把思維的著重點放在反
面:採用框筒結構,剛柔相濟。在一般情況下,建築物有足夠的強度來承受外力;而當受到突如其來的強烈的外力作用時,可由房屋內部結構中某些次要構件的開
裂,使房屋的總剛度驟然減弱,從而大大減少對地震力的反應。這種以建築物次要構件開裂的損失來避免整個建築物倒塌的設計思想就突破了一般常規思維的框架,
突破了以剛對剛的正面思維模式.從而創造了世界建築史上少有的奇跡。

反向思維是發散性思維中的一種。發散性思維的特點是富於變通性和靈活性,即在一定條件下.探索者的思維能夠機動靈活地轉移到各種不同的方向。而反向思維就
是把思維改變到與原來思路相反的方向。例如:吊扇,一支吊桿在上,扇在下。若把它顛倒過來,就變為吊桿在下、扇在上的落地「吊扇」。愛迪生將「聲音引起振
動」顛倒思考為」振動還原為聲音」,於是產生了發明留聲機的設想;赫柏布斯把吹塵器的原理反過來,設計出新的除塵裝置,結果發明了吸塵器。

反向思維為什麼具有創新效能?因為人們的思路一般是根據背景知識或傳統觀念來確定的,而任何時代的背景知識和傳統觀念只是人類認識事物的一個暫時階段,它
不可能完全正確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客觀規律。人的認識必須在不斷揚棄背景知識和傳統觀念的過程中,才能更加深刻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質。當你面對一個史無前
例的新問題,沿著某一固定方向思考而百思不得其解時,如果你能靈活地調整一下思維方向,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思路,甚至把事情整個反過來
設想一下,那麼就有可能茅塞頓開,恍然大悟,由「山重水復」的歧途,而步入」柳暗花明」的佳境。過去的圓珠筆芯常漏油,開始人們循著一般的思路去想問題:
因為筆珠被磨損而慢慢變小,筆油就隨之流出,所以應該增強筆珠的耐磨性;可是又產生了新問題,筆珠的耐磨性強了,筆芯頭部內側與筆珠接觸的部分便容易被磨
損,以致口變大,漏油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後來,日本的中田藤三郎採取了反向思維的方式,分析出漏油的另一個因素——油墨過剩,隨之想到控制油墨的裝填量。
他想,當圓珠筆寫到2.5萬字左右時.筆珠就變小、漏油,那麼將筆芯容量減少,寫到兩萬字時筆芯就沒有油墨了,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嗎?他採用這個方式,
很巧妙地解決了圓珠筆漏油的問題。

歷史上有不少著名科學家都是採用反向思維而取得重大發現、發明的。英國物理學家瑞利在測量氮氣密度時,分別採用哈考特法和雷尼奧法,結果得出的氮氣密度相
差千分之一。這么小的差別有何意義呢?一般人可能對此漫不經心。但瑞利認為這個差別超出了實驗誤差的范圍。於是他採用反向思維法,即不是減少差值,而是擴
大差值去探索個中原因。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發現了氬原子,他也由此而獲得1904年諾貝爾物理獎。另一位是蘭米爾,他發明充氣電燈泡也是採用此法。當時的
電燈泡有個致命傷,鎢絲通電後容易發脆,使用不久燈泡壁就會變黑。一般人都認為要克服這個毛病必須大大提高燈泡的真空度。蘭米爾的想法卻與眾不同,他不是
忙於提高燈泡的真空度,而是分別將氫氣、氮氣、二氧化碳、氧氣和水蒸氣等充人燈泡,研究它們在高溫低壓下與鎢絲的作用。當他發現氮氣有減少鎢絲蒸發的作用
時,作出了「有可能在大氣壓下鎢絲在氮氣中長期工作」的判斷。1928年,他由於充氣燈泡的發明和對高溫低壓下化學反應的研究等突出貢獻而榮獲帕金獎章。

《老子》第三十六章中說過:「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因與之。」蘭米爾的想法和作法,與老子這句話恰好是不謀而合。反向思維雖然能幫助創造發
明,但學習反向思維,不要把它當作單純的技能,首要的是敢於摒棄僵化的思維習慣,摒棄經驗的程式,以新的視角去觀察問題,拓展思維的空間。

㈨ 人們根據什麼生物創造了什麼發明物

1.人們根據海豚發明了聲納探測儀
是一種利用聲波在水下的傳播特性,通過電聲轉換和信息處理,完成水下探測和通訊任務的電子設備。它有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類型,屬於聲學定位的范疇。

經過專家仔細觀察和研究,當野豬嗅到有毒氣中,就本能的用嘴拱地,將泥土拱出足以容納嘴巴大小的空間,讓自已的嘴巴掩埋在泥土下面,奇怪的是,當毒氣經過泥土的過濾,和吸附、毒氣就傷害不到野豬

後來有人,模仿野豬臉部的造型、利用一些泥土,以及有孔狀物質,製造當時最簡易的防毒面具,這種防毒面具對於毒氣有一定的過濾作用。這也是豬八戒防毒面具的由來,直到今日,仍然有豬八戒式防毒面具。

㈩ 人們根據什麼發明什麼

1、人類根據螢火蟲發明了人工冷光。

拓展資料:

仿生學

仿生學是一門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利用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製機械或各種新技術的學科。

仿生學一詞是1960年由美國斯蒂爾根據拉丁文「bios(生命方式的意思)」和字尾「nlc(『具有……的性質』的意思)」構成的。這個詞語大約從1961年才開始使用。

某些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製造的機械都優越得多,仿生學就是要在工程上實現並有效地應用生物功能的一門學科。例如關於信息接受(感覺功能)、信息傳遞(神經功能)、自動控制系統等,這種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在機械設計方面給了很大啟發。可舉出的仿生學例子,如將海豚的體形或皮膚結構(游泳時能使身體表面不產生紊流)應用到潛艇設計原理上。

又比如,蒼蠅是細菌的傳播者,一般歸類為害蟲,可是蒼蠅的楫翅是天然導航儀。而且,它的眼睛是一種「復眼」,由3000多隻小眼組成,人們模仿它製成了「蠅眼透鏡」。「蠅眼透鏡」是一種新型光學元件,它的用途很多。「蠅眼透鏡」是用幾百或者幾千塊小透鏡整齊排列組合而成的,用它作鏡頭可以製成「蠅眼照相機」,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張相同的相片。這種照相機已經用於印刷製版和大量復制電子計算機的微小電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質量。

仿生學也被認為是與控制論有密切關系的一門學科,而控制論主要是將生命現象和機械原理加以比較,進行研究和解釋的一門學科。

參考資料:仿生學-網路

閱讀全文

與用相反來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