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動機在創造想像活動中有哪些表現
創造想像動機是創造想像的直接推動力。動機在創造想像活動中表現出三種功能:
①激活功能——即激活表象;
②指向功能——指向創造想像的目標,按目標、標准加工表象;
③調整功能——主體進行創造想像時,能否成功,維持整個程序,達到目標,取得成果,都依靠動機的調整功能。
Ⅱ 強化在激發成就動機和創造性中的作用
強化理論來源與學習理論.
關於學習的理論有3個為人熟知.按照形成先後分別是經典條件反射理論、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
經典條件反射理論(classical conditioning)是被動的,由於事件的發生而使我們以某種特定的方式進行反應。它可以解釋一些具體的可識別的事件。但是在組織中,個體的行為都是主動的自發的,而不是被誘導的。
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operant conditioning)認為,行為不是先天的或由發射物激發所致,而是後天習得。在具體的行為後如果能提供令人滿意的結果,會激發這種行為發生的頻率。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learning theory),它是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擴展,它為操作性條件發射的發生提供了條件,即榜樣的力量和模仿。榜樣的影響過程有4步:1、注意過程;2、保持過程;3、動力復制過程;4、強化過程(個體受到鼓勵後會得到強化)。
三種理論都是學習理論。都是學習行為的理論基礎,都可解釋生活中特定的學習行為。但是經典條件反射理論只能解釋一些具體的,被動的行為;而操作條件反射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則可以解釋主動的組織中的強化行為。社會學習理論是操作條件反射理論的擴展。
在工作中,管理者應注意教導員工,十他們的行為對組織有利.為此,管理者需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指導個體的學習,塑造個體的行為,這一過程被稱為"行為塑造(shaping behavior)".
積極強化(pasitive reinforcement)、消極強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懲罰(punishment)都屬於行為強化。
積極強化(pasitive reinforcement):伴隨某種反應後的愉快事件,稱為積極強化。例如:員工乾的好,管理者表揚他。就是積極強化。
消極強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當一種反應後個體為中止或逃避不愉快而作出某種行為,稱為消極強化。例如:為避免老師提問不知如何回答,趕緊低頭裝作看筆記或裝作很忙碌。
懲罰(punishment):指設置了令人不快的條件,目的是為了減少不良行為。如員工遲到,被扣工資。
普遍專家認為,應多應用強化,少用懲罰措施,因為懲罰會破壞管理者與工人之間的和諧關系.
強化分為連續強化和間斷強化
間斷強化的類型又分為:
1.比率強化和間距強化
2、固定強化和可變強化
可變強化比固定程序強化導致更到的績效水平
至於到強化理論在薪酬方面實踐,建議用可變的薪酬代替固定的薪酬,如記件或記時工資,以及按銷售提成等.
Ⅲ 如何自己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首先,你要每天都設法為某件事情而感到驚奇。你可以停下來看一看停在路邊不同尋常的汽車,你也可以品嘗一下咖啡店的新品。抽出時間體驗事情本來的樣子,對世界保持開放的態度。
其次,你要每天設法至少讓一個人感到吃驚。嘗試去說一些你曾經不敢表達的觀點,問一些你平常不會去問的問題,或者嘗試變換你的外表等等。
然後,再把每天讓你感到驚奇的事情和你讓他人感到吃驚的事情都記錄下來。不要讓這些寶貴的經歷稍縱即逝。當你發現你記錄的這些事情中有一件點燃了你的興趣火花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跟住它。只有這樣做了,才有可能會重新燃起你從童年時候逐漸衰退的好奇心。
第一點,你要有明確的目標並注意要及時反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對自己的目標不是很確定,而在心流體驗中,創新者卻始終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並能從行動中馬上得到反饋,比如,音樂家不僅知道接下來該演奏什麼音符,而且也能馬上聽出演奏的音符是否正確。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你可以嘗試每天早上都懷著明確的目標醒來。這個目標一定要能夠讓自己興奮和開心,並且你能設想到如果完成這個目標應該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第二點,平衡挑戰與技能。心流體驗之所以讓人感到快樂和輕松,是因為平衡性在起作用。也就是說,你會感到自己的能力和行動非常匹配,不會因為挑戰太大而讓自己變得沮喪和焦慮,也不會因為自己的潛力比表現出的能力更大而覺得無趣。
就像打比賽的時候,如果對手比自己強大得多,你會產生挫敗感,如果對手比自己差得多,你又會產生厭倦感。所以,只有當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才是真正好玩的比賽。那麼在生活和工作中,你需要做的就是一定要選擇和自己能力想匹配的事情去做,既不要低估自己,也不要眼高手低。
Ⅳ 入黨積極分子如何端正入黨動機,如何創造條件爭取早日成為一名中共黨員(黨校題)
這是我的入黨積極分子考察表上寫的對黨的認識,你看看有什麼可以借鑒的
敬愛的黨組織: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一直努力端正自己的行為,不斷改善自己的思想,以黨員的標准來衡量自己,努力向黨組織靠攏。
經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我在思想上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比較全面系統地認識,並在內心樹立了共產主義信念。首先,我談談學習期間對黨的進一步認識。要進一步認識中國共產黨,必須要對其性質有比較深入的理解。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性質註定了中國共產黨是一支無私奉獻的偉大的黨,奠定了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我們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中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通過學習馬列主義、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進一步加深了我對黨在現階段實施的戰略方針和基本路線的認識。使我更堅定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現將自己的學習作簡要總結。
一、 加強黨性煅煉,增強政治修養
注重和加強共產黨員的黨性修養,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通過學習,我進一步深刻地認識了黨性的含義。劉少奇同志指出:「共產黨員的黨性,就是無產者階級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現,就是無產者本質的最高表現,就是無產階級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現」。它是共產黨員的黨員生活中的自我學習、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必經過程。做一個有道德良知、遵紀守法的現代公民。作為一名立志加入共產黨員的積極分子來說,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在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中建功立業。做一個有抱負有大志,踏實苦幹、樂於奉獻的跨世紀新人。
二、加強理論學習,端正入黨動機
我要通過學習黨章和黨的基本知識,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來進一步理解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強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要保持端正的入黨動機,不為入黨而入黨,要將入黨化為我平時工作的動力。在政治上,要保持宗旨和信念,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不搞自由主義,強化理想和奉獻;在工作中,要勤勤懇懇,認真負責,不計個人得失,不搞花架子,不弄虛作假、急功近利;在學習中,要講求實效,與時俱進,加強黨性煅煉提高素養,不斷接受新知識,新事物,在新形勢下增長才幹。
三、對照黨章要求,以實際行動入黨
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需要全社會各方面有志於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各方面的優秀分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群眾共同推進。對照黨章,我要做到一是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二是樹立崇高的共產主義思想境界;三是要有大幹共產主義事業的過硬本領;四是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僅要在改革的實踐中培養改革意識,創新本領,而且還要在本職工作中培養和煅煉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的實干精神。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要以實際行動來加入黨組織。必須始終保持飽滿的學習熱情,認真學習各種科學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在校期間掌握素質提高。時刻從嚴字要求,了解社會發展,對學校組織的活動積極參加,根據要求鍛煉身體,心理,遵守紀律和規章制度,尊重領導,維護集體榮譽。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在學習生活中有了明確的方向,有了動力。懂得干好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加倍認真負責,努力向黨員同志看齊,縮小同黨員同志的距離,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
這一切,我還都覺得自己做得遠遠不夠,所以,我會更積極、更努力,繼續保持自己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一名預備黨員的先進性,懇切希望黨組織給予指導、批評和教育。
Ⅳ 論述如何增強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並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願望和設想。它是人類意識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現形式,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是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的前提。創新意識包括創造動機、創造興趣、創造情感和創造意志。創造動機是創造活動的動力因素,它能推動和激勵人們發動和維持進行創造性活動。創造興趣能促進創造活動的成功,是促使人們積極探求新奇事物的心理傾向。創造情感是引起、推進乃至完成創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確的創造情感才能使創造成功。創造意志是在創造中克服困難,沖破阻礙的心理因素,創造意志具有目的性、頑強性和自製性。
創新意識是以思想活躍、不因循守舊、富於創造性和批判性、具有敢於標新立異、獨樹一幟的精神和追求為主要表現。只有具備強烈的創新意識,才能敢想前人沒想過的事,敢創前人不曾創成的業。創新意識的主要特徵。①新穎性。創新意識或是為了滿足新的社會需求,或是用新的方式更好地滿足原來的社會需求,創新意識是求新意識。②社會歷史性。創新意識是以提高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需要為出發點的,而這種需要很大程度上受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制約,在階級社會里,創新意識受階級性和道德觀影響制約。人們的創新意識激起的創造活動和產生的創造成果,應為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服務;創新意識必須考慮社會效果。③個體差異性。人們的創新意識和他們的社會地位、文化素質、興趣愛好、情感志趣等相應,它們對創新起重大推進作用。而這些方面,每個人都會有所不同,因此對於創新意識既要考察社會背景,又要考察其文化素養和志趣動機。
青年創新意識的培養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培養求知慾。學而創,創而學這是創新的根本途徑。青年要具備勤奮求知精神,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才能在自主創新中發揮生力軍作用。其次,培養好奇欲。將蒙昧時期的好奇心向求知時期的好奇心轉化,這是堅持、發展好奇心的重要環節。要對自己接觸到的現象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要敢於在新奇的現象面前提出問題,不要怕問題簡單,不要怕被人恥笑。第三,培養創造欲。不滿足於現成的思想、觀點、方法及物體的質量、功用,要經常思考如何在原有基礎上創新發明、推陳出新,大腦里經常有「能否換個角度看問題?有沒有更簡捷有效的方法和途徑」等問題盤旋。第四,培養質疑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有疑問才能促使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新。因此,要鼓勵青年大膽質疑、提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及最佳方法。從多角度培養青年的思維能力,激勵青年創新。鼓勵青年提問,大膽質疑,是培養青年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提出問題是取得知識的先導,只有提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從而認識才能前進。一定要以銳不可當的開拓精神,樹立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既要尊重名人和權威,虛心學習他們的豐富知識經驗,又要敢於超過他們,在他們已進行的創造性勞動的基礎上,再進行新的創造。
創新意識的培養是一種嚴肅、嚴密、嚴格的創造活動,也要按客觀規律辦事;不能把創新意識培養簡單化,表象化和庸俗化,降低創新精神的科學性和嚴肅性。青年在培養創新意識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樹立科學的創新理念,明確創新的真實含義,既要面對現狀勇於創新,又要防止把創新當時髦,空談誤國,把創新當成沒有實質性新內涵的新提法、新名詞;即要著眼於解決現有手段不能解決的問題,又要著眼於用發展的眼光、發展的思維制定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的措施。青年一定要注意把創新精神培養與科學求知態度結合起來,克服重創新的過程,輕創新的結果;克服重創新的數量,輕創新的質量;克服重一般的技術創造,輕科技含量高的、核心技術的創新的思想。青年一定要注意把創新精神培養與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緊密結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要增強自己培養創新意識的信心、勇氣和能力。
青年創新意識的培養,要有創新思想和創新實踐,允許在創新過程中犯錯誤。要大膽的試、大膽的闖,才會盡快成長起來。
Ⅵ 什麼是強化創新意識,推動創新活動迎接挑戰
要搞好技術創新,總經理首先必須有強烈的技術創新意識,才能積極有效地組織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並推動技術創新活動的健康發展。
因為總經理是企業技術創新的決策者和組織者。企業技術創新的成功與否,總經理起著關鍵作用。成功的總經理要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高度的洞察力和創新意識。
技術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過程,是一項融合著多種關系在內的綜合性創新活動。其中,創新意識是企業技術創新最重要的價值觀之一,從大的方面,它可分為戰略創新意識和過程創新意識。
①戰略創新意識。即從企業乃至國家的長遠利益、整體利益出發,對企業技術創新進行決策和規劃。亦即要實施技術創新戰略。
從宏觀背景分析,這一戰略應當確立「以科技成果轉化為重點,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創新為龍頭,以經濟效益為核心」的發展戰略,以及與之相配的創新觀念、創新體制與社會環境,發展模式與運行機制、科技投資體系、金融體系,政策體系、法律法規體系,市場體系,等等。
以微觀環境分析,即對企業來說,主要應著眼於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長期、穩定地提高,從市場銷售、組織結構、管理制度,產品工藝、決策等多方面營造企業的技術創新機制,正確處理好企業在技術創新上的近期效益與長遠效益,引進技術與消化吸收等多種矛盾關系,而不應計較技術創新在短期經濟效益上的得失。
在實施技術創新戰略中,市場戰略是技術創新的首要戰略。其內容主要包括:面向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以便取得比較更大的效益和提高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抓好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的調查研究和售後服務;在提高民族產業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前提下,提高國內外市場的佔有率。
②過程創新意識。技術創新即把科學技術轉變成現實生產力,從而搞活經濟,促進經濟增長的過程。
過程創新意識要求把技術創新作為一個過程、一個整體、並且把各個環節、方面的創新有效協調起來。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要有企業是創新主體的主體意識,產品工藝創新中的競爭意識和名牌意識、機制、模式創新中的改革意識,決策創新中的超前意識,市場創新中的競爭意識和服務意識,以及管理創新中的人才意識,等等。整個過程各環節有機協調,創新意識貫穿整個過程,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技術創新的作用。
③客觀對待企業技術創新中的現實與問題。
要強化領導的創新意識,就要解放思想,開辟新的道路,尋找分析的突破點,必須打破原有思維方式。
傳統思維和新思維在動機來源上的主要區別是,傳統思維主要考慮外部作用和影響,而新思維著眼於內在創造力。思維方式的轉換就是要我們學會跨世紀的思維方式,學會按照系統思維原則、收集必要信息原則、追求應有狀態原則、參與介入原則、展開目的原則,打破現狀思維的獨特性原則,以及繼續變革等原則,來正確認識和解決企業技術創新中的現實問題,從而達到創新和對系統的重新整合。
④全面了解和掌握技術創新的真實意義。
當前,即全球信息化、網路化、一體化的大趨勢下,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人類知識總是迅猛增長,經濟生活瞬息萬變,對一個企業來講,不「先行一步」不超越,就可能被淘汰。不少企業的領導之所以創新意識不強,主要是對技術創新的重要意義還缺乏認識。
尤其是走入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不能再依賴於資本和資源,必須認識到知識經濟作為一種新的、復雜的經濟形態,更加依賴於知識的積累和應用,更加強調創新的作用。
知識經濟的關鍵在於創新,技術創新已成為知識經濟的基礎和落腳點,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獲得技術的競爭優勢,才能彌補資源和資本上的不足。
⑤大力提倡知識型企業家。如何才能成為知識型的企業家呢?要做到:
第一、要有創新的使命感,緊迫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動力,並經常「充電」吸收新知識之營養,這是所有開拓者,革新者,創造者之共同特點。
第二、要特別把創造性思維與方法的教育作為最重要的必修課,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同時還要學習必學的專業、科技文化知識,現代管理知識,在學習的內容上要廣泛,適用,用學得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第三、創造知識化的學習環境,盡快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體系,針對不同程度,不同職業的企業家,採用適宜的組織培訓、進修形式的方法,分層次培訓和進修;還要盡可能配備現代化的學習設施,如計算機,網路等,使他們每天不停接受最新的信息,最新的資料,學會用最新的處理程序過濾和加工變成知識和智能的本領,盡快成為知識型的企業領導人。
第四,要注意學習方法的創新,除了見縫插針以及刻苦學習的精神外,學習方法的創新很重要。
Ⅶ 大學生如何增強學習動機
激發和增強大學生的學習動機,首先要明白你真正想要什麼。可以找一個時間,靜靜地坐下來,拿起你的紙筆,一步一步來做(僅供參考,盡量去細化):第一步:開始編織、規劃你的大學生涯,包括你想做的、你想成為的、你想達到的;第二步:根據你所寫的,預期希望達成的時限;第三步:選出在這一階段里對你最重要的幾個目標(2-4個即可);第四步:列出你目前已有的各種重要的條件、資源,以及還需要獲取的資源;第五步:寫下要達成這些目標,你本身所具有的條件、優勢;第六步:針對自己的重要目標(2-4個),訂出實現它們的每一步驟;第七步:為自己找一些值得效法的模範;第八步:為自己選擇或創造一個適當的環境;第九步:經常反省所做的結果。做好之後,在落實的過程中經常拿出來看看,你會慢慢發現你的一些驚人改變。
大學的學習:大學相對較自由,時間寬裕,在學習上老師是不會過多的干預你的,主要是自學。先給自己定定目標,把時間階段性、有條不紊的細化,高效的利用有限的時間。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這才能很好地去實行。
自學是寬泛的,各種學科、書籍、資源都可以成為你的學習范圍,圖書館將會是一個你長時間奮戰的地方。為了汲取大量的知識,必須要提高看書效率,學會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和學習方法,快速閱讀不僅體現在閱讀速度是上(幫你節約閱讀、學習、復習時間),更有利於你抓住文章脈絡和重點幫助理解和記憶,活躍思維。快速閱讀的具體練習見 《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用軟體每天堅持練習一個多小時,不影響其他安排,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提高閱讀速度5、6倍,相應的記憶、理解力,注意力,思維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建議你去練習一下。
另外,就是一個堅持的問題了,堅持一天容易,一個星期有點難度,一個月、一年或這個大學階段就不容易了。所以,養成一個好習慣,堅持學習,莫要荒廢青春。
Ⅷ 聯系實際談談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創造性
1、展現你的熱情
善於點燃孩子天性中尋學習的好奇和熱情的教師應該每班皆有,教師應以身作則,學習充滿熱情和激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並在工作和職業中表現出決心和自豪感。
2、讓父母參與孩子的教育活動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師。孩子帶著強烈的求知慾來到這個世界,他們想更多地了解自己以及周圍的環境。大多數父母都珍視親自陪伴孩子學會坐、爬和下次的機會。他們總是握住孩子的手,鼓勵他們進行艱難和嘗試,並為他們的成功而喝彩,當這些孩子進入學校後,如果父母能一如既往地幫助和支持他們,他們就會表現出強烈的學習意願。我們應該與家長結成夥伴關系,尋求他們和幫助,共同激發孩子和學習熱情,若孩子看到父母和他生活中其他對他有重大影響的成人高度重視教育,孩子們也會新生學習。
3、使學習富有意義
不論年齡的長幼,動機形成的原則適用於我們每一個人,學生們需要有一個學習的理
由,這理由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令他們感興趣。他應該理解課堂所學與自己目標之間的聯系,教師要確定學生的興趣所在,在培養創造性的活動中發展學生的興趣。一旦成功,將有肋於增強學生的自尊,激起他們學習更多知識的動機。
4、教學技巧多樣化
要想培養渴望學習的學生,教師就要運用與學生學習風格相吻合的多樣和教學技巧。當教學技巧順應學生的學習風格量,教師就會發現學生學習態度的改善和學習效率、學業成績以及創造力的提高。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實地活動、小組計劃、接觸電腦和視聽資料的機會。講授在某些時候是可以接受的,但決不能將它作為主要的傳授工具。整天講個不停,周末不斷進行考試的教師,太乏味了!
教師還應不時地在贊賞過程中設計一些新奇的細節來吸引學生。比如邀請一位演講者來講課;到戶外上課;用彩色粉筆板書;裝扮成古代某位著名人士等等,多樣的教學技巧和教學素材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
5、提供明確和反饋
明了知識掌握的效果如何是動機形成和重要因素。若不及時提供反饋,學生就容量
失學習粉趣,有關學習進步和掌握程度的反饋要盡可牟及時提供。反饋信息應該是詳細的,給予學生如何提高的力量和建議,務必寫出評語而非僅僅標上一個分數。當學生得到評語而不是僅僅提到一個分數時,大多數學生反應要更好些。
6、表示關心
當你關心學生時,他們都知道。他們也會回報那些關心他的人。對那些因為過去的
意而將自己封閉在「我不在乎」的硬殼之下的學生,我們可能要化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看到他們不同程度的努力。然而,當學生感受到你在關心他們並時刻准備幫助他們時,他們會願意冒險嘗試破繭而出。
7、營造良好和學習氛圍
對待學生一定要真誠、熱情、富有同情心。你可以用愉快的語調,目光的接觸、繞教室走動以及與學生個別交談方式來傳達一種積極的課堂氣氛。雖然如此,但要小心,不能太隨便以致課堂失去應有的秩序。良好的學習氛圍應該長期保持下去。
安·懷特認為,善於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師還應具有以下一些品質:希望學生成為成功的學習者;給學生提供適合他們能力的學習材料;是一個好的管理者;給予公正的考試,評充滿信息的分數;設置挑戰,激勵學生;幫助學生認識到他們正在不斷增強能力,提高掌握程度等。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育學家和家長都認為動機不僅能促進學生學習,而且能增進學生的自尊心。高動機的孩子熱情,對外界充滿興趣,做事投入,有好奇心,他們學習努力,並能持之以恆,對挑戰和困難積極面對,自我感覺良好。
而實際上,高動機的孩子在學校中並不多見。研究者發現從小學到高中,孩子的內在動機在減弱,並且越來越害怕學習。為什麼學生的學習動機難以激發?十幾年來,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一直在尋找能提高動機的因素。總體上說,心理學研究一直著重於個體心理對動機的影響,諸如歸因、自我效能感、對能力的知覺、對控制力的知覺,自我概念、內在動機、興趣、學習策略和目標定向。
與心理學研究相應,教育學研究則著眼於教師行為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動機。有人指出好的教師行為包括指導學生、樹立榜樣、熱情、允許學生自由選擇、真城地表揚、強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還有研究發現,教師的投入(包括情感投入、精力投入等)、教師對課堂的組織(包括教具的使用、對教學策略的調整、反應的一致性和可預測性等)以及教師給予學生的尊重程度及自由度,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影響作用,其中教師投入的影響力最大。
Ⅸ 創造發明的心理動機包括什麼
創造發明的心理動機也就是首先有好奇心,對這東西好奇之後才進行刻苦的鑽研,最後付諸行動十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