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特朗普創造營

特朗普創造營

發布時間:2021-06-21 01:06:05

① 特朗普為什麼廢除奧巴馬醫改計劃

2017年1月20日,美國第45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誓就職後,馬上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第一道行政命令,叫停了「奧巴馬醫改計劃」。那麼,什麼是「奧巴馬醫改計劃」?為什麼特朗普要廢除「奧巴馬醫改計劃」?我們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一、「奧巴馬醫改計劃」的核心是保障15%美國人的醫療權利

眾所周知,美國是發達國家中唯一沒有實行全民健康保險或國家衛生服務制度的國家。美國的人均醫療費用8600美元,是其他發達國家的2倍左右,是個名符其實的「病不起」的國家。這與美國的經濟大國地位是不相稱的。因而,建立全民醫療保障體系,一直都是美國人的一個夢。

在「奧巴馬醫改計劃」之前,美國的醫保體系主要分以下幾類:老年和殘障保險制度、醫療補助制度、兒童健康保險制度、聯邦雇員福利計劃、其他法定醫療保險,如商業保險、軍人保險以及一些特殊群體的健康保險制度。據官方資料統計,目前美國有4400萬人享受著政府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的老年和殘障保險;有6100萬貧困兒童和家庭享受著政府提供的醫療補助;有1.63億65歲以下的人通過僱傭關系獲得了醫療保險;另有1800萬人在保險市場上自行購買了醫療保險。然而,在美國還有4600萬左右的人缺乏醫療風險保障,他們屬於既買不起商業保險又得不到政府資助的人群,就是兩頭夠不著的中低收入階層。其比例佔美國人口的15%以上,其中80%為工薪家庭。蓋洛普公司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從2008年金融危機到2014年的6年間,買不起醫保和不願購買醫保的「無保族」上升了3.7%,超過總人口的1/8。

2008年,奧巴馬在競選總統時將醫療改革作為其競選的主要綱領之一。2010年3月,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20票對211票的結果通過「預算協調」議案,這項參眾兩院最終版本的醫改法案將使美國政府在今後10年內投入9400億美元,把3200萬沒有保險的美國民眾納入醫保體系。媒體報道指出,這一新法案的通過是美國「邁出的一大步」。2015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以6票比3票支持奧巴馬總統的醫改法案,這被認為是「奧巴馬醫改的一項重大勝利」。

二、特朗普叫停「奧巴馬醫改計劃」的目的是維護壟斷集團的既得利益

「奧巴馬醫改計劃」的宏偉目標主要是兩個,即所謂的「廣覆蓋」和「低成本」,最終目的是為美國全民提供「可以負擔得起」的醫療保險。但是無論在通過醫改方案的過程中還是在推行的過程中都遇到了不可忽視的阻力。自2010年「奧巴馬醫改計劃」獲得國會通過之後,共和黨人就一直在國會致力於廢除該法案,僅表決就進行了幾十次,只在2016年成功通過一次,但法案剛送到白宮就遭到奧巴馬的否決。而今,民主黨人奧巴馬剛剛下台,作為共和黨人的現任總統特朗普便用行政權力叫停「奧巴馬醫改計劃」,其中的奧秘在於利益集團在背後的較量。

(一)是「奧巴馬醫改計劃」破壞了壟斷集團的利益。「奧巴馬醫改計劃」要求,國家將通過專門立法,對保險公司的合同行為進行嚴格約束。按照新的改革方案,保險公司不得因為投保人存在既往病史而拒絕承擔賠付責任;不得因為投保人生病而取消其保險計劃;不得因為投保人存在既往病史或發生疾病而限制其保障范圍等。否則,將被視為違法行為。同時,控制醫療費用,降低醫療成本,既是奧巴馬總統醫療改革的重要目標,也是此次醫療改革的重要內容。這些規定,無疑破壞了壟斷集團尤其是壟斷醫療集團的既得利益,他們便千方百計地阻撓該計劃的實施。比如,美國最大的健康保險公司聯合健康集團因奧巴馬醫保計劃,2015年第四季度虧損達到2.75億美元,預計2016年將損失6.5億美元,因而該公司考慮退出奧巴馬醫保計劃。此外,代表美國1300家私營保險公司的醫療保險協會,在1992—2008年間平均給予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政治捐款比例為63%和37%,這完全可以左右兩黨尤其是共和黨的行為。在美國醫療保險協會等既得利益集團的壓力下,特朗普所代表的共和黨致力於廢除「奧巴馬醫改計劃」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是「奧巴馬醫改計劃」擴大了不同階級的分化。「奧巴馬醫改計劃」要求,擴大醫療保險的覆蓋面。對於那些還沒有得到醫療保險保障的人,政府將創建一個新的保險市場,讓個人和小企業能夠以有競爭力的價格購買醫療保險,而且不會因為失業或轉換工作而失去醫療保險。據估計,「奧巴馬醫改計劃」實施後的10年內,總開支將達到1.2萬億美元,這筆費用將通過減少聯邦醫療項目開支和對富人增稅等方式予以籌集。這不僅要對保險公司、葯企、醫療器械商加稅,而且要對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的個人或年收入超過25萬美元的家庭加稅。這等於讓富人為窮人埋單,被認為是「劫富濟貧」,引起富豪階層的不滿。而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奧巴馬醫改計劃」要求實現「全民醫保」,實質上是「全民必須買保險」,加之醫保費用上漲,變相地提高了中產階級的醫保支出。「奧巴馬醫改計劃」將醫保費用平均化,意味著大公司的保費上升,這等於讓勞動者中的強勢集團為弱勢群體埋單。美國布魯金斯學會2016年6月份的一項研究顯示,2014年美國中產階級8.9%的收入用於負擔醫療費用,總支出較2007年增加了25%。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民調結果顯示,63%的受訪者認為醫改法案實施將迫使他們增加醫保支出,42%的受訪者認為在醫改法案框架下他們的情況反而變得更糟。這足以表明,為了滿足保費補貼需要,政府只能開增新稅,加上醫保費用上漲,加劇了富豪階級和中產階級對醫改的反感,擴大了不同階級之間的分化。

(三)是「奧巴馬醫改計劃」加深了兩大政黨的分裂。數十年來,改革醫保體系一直是民主與共和兩黨歧見最深的議題之一。兩黨的分裂體現出執政理念的不同,民主黨傾向於「大政府」,「奧巴馬醫改計劃」需要創建一個由聯邦政府監管的醫療保險市場,出售醫療保險的事情交由政府成立的公共保險機構去完成;而共和黨則傾向於「小政府」,主要依賴市場機制去完善醫保體系。執政理念的不同,使兩黨的分裂難以癒合,也使兩黨在醫療體系改革方面各自擁有大相徑庭的方案。

三、由特朗普叫停「奧巴馬醫改計劃」帶來的教益

2011年9月爆發的「佔領華爾街」運動,美國民眾高喊「我們是占總人口99%的那部分人」「反對1%!」在美國,1%的富豪群體掌握的財富相當於底層90%人口的總財富,其中20名富豪的財富超過了全國一半人口的總財富。這使得美國的收入和財富不平等程度已經超過地球上所有主要國家。「奧巴馬醫改計劃」的產生、實施以及廢除,簡單地說就是一部分屬於「1%」的資本家,為了緩和階級沖突和調整生產關系,在不損害基本利益的前提下試圖為15%的美國底層民眾提供基本醫療保障,最後導致的另一部分「1%」的資本家的反對,使這15%的底層民眾再次失去基本醫療保障。我們可以從這個過程中得到以下幾點教益:

一,壟斷資產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難以確保人民的基本權利。恩格斯說,現代國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質上都是資本主義的機器,資本家的國家,理想的總資本家。它越是把更多的生產力據為己有,就越是成為真正的總資本家,越是剝削更多的公民。壟斷資產階級在最大限度追逐剩餘價值的同時,還進一步通過同政府進行「個人聯合」,即由壟斷資產階級或其代理人擔任政府要職,從而控制整個國家機器,使資產階級政府成為其實行政治統治的工具。可見,在壟斷資產階級占統治地位的國家裡,「奧巴馬醫改計劃」想要犧牲中上層階級的利益去保障下層15%美國人的醫療權利,是不切實際的。

二,「自由、民主、平等」等所謂的「普世價值」具有極大的虛偽性。近年來,「自由、民主、平等」被作為超意識形態的「普世價值」進行大肆渲染,一些人認為這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也是人類在長期奮斗中共同創造的文明成果。那麼,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真的實現了「自由、民主、平等」了嗎?作為發達國家中唯一沒有實行全民健康保險或國家衛生服務制度的國家,美國有4600萬左右的人缺乏醫療風險保障,大約占人口的15%。置4600萬人民的基本醫療權利而不顧,這就是所謂的「自由、民主、平等」嗎?特朗普在1月20日的就職演講中說:「今天我們不僅僅是把權力從一個政府轉交給另一個政府,或者從一個政黨轉交給另一個政黨,而是將權力從華府權貴的手中歸還給人民。」「真正重要的不是誰在執掌我們的政府,而是我們的政府是否民有。

這再次證明,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民主制就是僱傭奴隸制。因而,西方國家宣揚的「自由、民主、平等」等所謂的「普世價值」,具有極大的虛偽性。在西方社會現實中,金錢、財富決定一切,決定你的自由度,決定你的社會地位、政治權利,決定你享有的人權水平。「普世價值」的要害是把資本的社會特權視為自然權利,本質就是虛假的,毫無公平所言的!

三,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普通民眾爭取基本權利的斗爭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列寧也曾指出,資本主義始終是僱傭奴隸制度,始終是極少數現代奴隸主即地主和資本家奴役千百萬工農勞動者的制度。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始終存在著占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以及普通民眾的尖銳矛盾,美國工人階級和普通民眾始終需要為爭取最基本的生活權利而與資產階級進行斗爭。被稱為醫療體系改革「邁出一大步」的「奧巴馬醫改計劃」,剛剛實施兩年,即面臨被廢除的命運。由此可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普通民眾爭取基本權利的斗爭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馬克思強調,勞動和資本的這種對立一達到極限,就必然成為全部私有財產關系的頂點、最高階段和滅亡。

我們相信,隨著資本主義國家普通民眾在一次又一次斗爭中不斷覺醒,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隨著歷史的步伐逐步走向沒落,資本主義國家普通民眾終將獲得最後的勝利。正如列寧所說,過程的復雜性和事物本質的被掩蓋可以推遲死亡,但不能逃避死亡。

② 特朗普的首任老婆有多厲害

伊凡娜是一個普通卻又不普通的名字,以伊凡娜這個名字出名的人很多,斯洛維尼亞獨立後,伊凡娜·科比爾卡的頭像被印在斯洛維尼亞5000元錢幣上,她是西方著名現實主義女畫家。

另外伊凡娜·歐曼茨科(Ivana Omazic)是著名設計師,在20世紀40年代創造奢侈品牌Celine風靡全球。

但是我們今天說的是另一個不平凡的女性,特朗普的第一任老婆伊凡娜·瑪麗·澤爾尼科娃。

可以說伊凡娜是絕對有旺夫運的長相,在和川普結為連理後,川普也從一個富少爺一躍成為著名房產大亨,在這一過程中,伊凡娜功不可沒。

她不僅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照顧好她和川普的三個子女,而且在康莫德酒店改造、特朗普大廈、紐約廣場酒店中擔任重要角色,成為特朗普集團舉足輕重、不可或缺的人物。

③ 馬雲對話特朗普,表示要在美國創造100萬就業,你怎麼看

美國的就業問題什麼時候和中國有關系了,而且還是和中國的馬雲有關系?有這樣的實力為什麼不給中國創造機會呢?馬雲的做法我們表面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通過和特朗普的合作,可以打開美國市場,將阿里巴巴注入到美國,但是實際上這樣的合作對我們來說真是沒什麼好處,馬雲打出去的錢,服務美國人,中國老百姓得不到什麼利益,我對此有幾點意見,說出來和大家探討一下:



馬雲的想法很不錯,但是有些異想天開了,美國的市場不是馬雲想像的那樣容易,更不是馬雲感覺到有那麼多的利潤,全世界無數的企業和美國合作,但是歸根結底還是美國賺大頭。馬雲真有時間的話,可以把這一百萬的就業給自己國家,這樣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這樣才是一個明智的舉措。不要做什麼事情都去看別人的臉色,對自己國家的老百姓反而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④ 特朗普啟動最大稅改製造業會迴流美國嗎

2017年12月2日,經過漫長的徹夜辯論之後,美國參議院以51票對49票通過新一輪的稅改法案。作為三十年來規模最大的稅改方案,這引起了全球關注、眾說紛紜。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其視為「巨大的勝利」。早在11月29日,他就曾在密蘇里州告訴集會民眾,稅改將是他們今年收到的最大的聖誕禮物。

在美東時間12月2日凌晨2時的新聞發布會上,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McConnell)將其視為機遇:「讓美國更加具有競爭力,阻止就業流向海外,並為中產階層減輕負擔。」

然而,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依然認為,這是「美國歷史上方向錯得最嚴重的稅制改革」。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Schumer)更是在《紐約時報》上抨擊這一表決結果:將會把更多財富裝滿富人和最大企業的口袋,同時從中產家庭的幾百萬人身上榨取稅收。

蘋果公司或成此次稅改最大贏家。維拉諾瓦大學的稅務教授理查德·哈維曾在參議院就蘋果的稅收問題作證。他表示,參議院版本的稅收法案將要求蘋果為過去的收益支付314億美元的稅款,比目前將資金匯回美國需要支付的價格低了整整470億美元——相比而言,此前歐盟開出的150億美元罰單似乎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短短三個月就出爐的稅改意味著什麼?減稅將給全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在此關頭,中國又將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即將到來的稅改風浪?

新一輪全球減稅潮或許即將來臨。12月6日,日本緊跟美國步伐,把公司所得稅率降到美國同等的水平20%。

在12月7日全球化智庫(CCG)舉辦的研討會上,多位專家表示,在中國現有的體制下,如果能夠把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基本可以抵消掉現有美國降稅的影響。

為什麼稅改?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全球化智庫(CCG)特邀高級研究員壽慧生指出,時值年末,共和黨想通過一次大的立法成果,來彌補一年當中特朗普上台之後沒有任何立法成果的空白,「純粹是為了顏面上的政治手段」。

「這次稅改,與其說是特朗普的稅改,還不如說是共和黨的稅改」,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副所長倪鋒的切身感受。12月6日,倪鋒剛從美國調研歸來,他認為,特朗普只是「借殼上市」的政治圈外人,主導這次稅改方案的並不是特朗普,發揮主導作用的基本是共和黨人。

這一結論也可以在投票結果中得到驗證。此次共和黨與民主黨涇渭分明。48名民主黨參議員——投票前他們只有48小時,來閱讀500頁的稅改方案——全體投出反對票,並在表決之後迅速離場。僅有1名共和黨參議員BobCorker出於對赤字問題的擔憂,而投票反對。其餘51名共和黨參議員均投票贊成。

對此,壽慧生認為,那些在奧巴馬醫改上投反對票的自由派共和黨,這次基本上全部放棄原則,為了黨派的利益放棄了國家利益。

曾經在政策上與共和黨有諸多分歧的特朗普,此次卻將共和黨推動的稅改視為「巨大的勝利」。這是為什麼?「最大的一個解釋是,特朗普與共和黨在稅改問題上找到了一個最大的公約數。」倪鋒分析道,一方面,作為今年最有影響最大的立法成就,稅改可以帶給特朗普類似於奧巴馬時代一樣的執政成就,對於他未來執政大有好處;此外,這樣的鋪墊,也為特朗普在明年的中期選舉中創造合作平台。

改在哪裡?

這是美國又一次大規模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主要做法是為企業和個人減稅,簡化稅制。同時,該法案鼓勵海外企業迴流美國,進行本土投資。

與現有稅制相比,本次稅改有幾大主要變化:一是簡化個人所得稅制,稅率由七檔減少為四檔;二是遺產稅提高起征點並將最終廢除;三是公司稅由原來的35%降低到20%;四是海外利潤匯回將享受更低的稅率,由原來的35%降低至5-12%。

根據美國媒體的消息,在參議院的徹夜辯論中,對稅改法案也做出了一定的調整:在取消州和地方稅收抵扣、平衡赤字方面,參議院原本計劃完全取消抵扣,後改為保留最高1萬美元的財產稅抵扣;對於防止富人避稅的替代性最低稅收(AMT),參議院也不再完全廢除,對個人方案進行調整,對企業方案則保持不變。

在具體細節方面,參議院與眾議院通過的版本之間還存在一些不同,比如在對跨國公司的海外收入征稅方面,眾議院計劃對現金等收入徵收14%的稅,對流動性稍弱的資產徵收7%的稅。而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稱,參議院方案計劃對現金類資產征稅14.5%,對流動性較弱的資產征稅7.5%。

從12月4日開始,參眾兩院將著手解決兩個版本之間的分歧,並拿出最終法案呈交給總統特朗普。如果一切順利,特朗普將在今年底正式簽署該法案,預計未來10年內將削減1.4萬億美元的稅收。

商務部研究院原院長、CCG特邀高級研究員霍建國分析道,減稅效果的顯現會比較緩慢,現在剛通過稅改方案,具體執行需要等到明年,且執行之後沒有一年也是不可能見到效果的,因此,真正見效至少需要2至3年。

良葯還是苦葯?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McConnell)將稅改視為一劑良葯,認為這是「讓美國更加具有競爭力,阻止就業流向海外,並為中產階層減輕負擔」的機會。但是據倪鋒了解,華盛頓智庫的學者對於此次稅改的評價基本是負面的。

「根據我們對當選總統和國會領導人的意圖的了解,他們有可能推行美國歷史上方向錯得最嚴重的稅制改革。」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認為。

「美國的貧富差距正在加劇。」倪鋒介紹道,稅改馬上會對普通人的生活產生影響,明年州立大學的獎學金都受到影響,窮人上學更麻煩了。

毋庸置疑,稅改將增加財政負擔。目前美國的外債已經高達20萬億美元,按照現在的稅率,稅改後少徵收約1.4萬億美元。

霍建國分析道,美國的算盤是,通過鼓勵製造業迴流,或者通過製造業減稅激活製造業,以擴大稅基;此外,個人所得稅減輕後會帶動居民消費,從而起到彌補的作用;從資本迴流角度,特別是海外利潤較高的跨國公司,會起到一定的效果。目前,排名前30的公司在海外約佔2萬多億,規模比較大。

然而,霍建國認為,這種如意算盤需要「打個對折」。前任總統奧巴馬在兩任八年所呼籲的「製造業回歸、振興製造業」並沒有明顯效果,而就業的上升並未對整個消費有明顯的帶動,即便減輕個稅,消費稅收入的上升也很有限——富人是不消費的,窮人才是增加收入消費的。

美國唯一一名投票反對的共和黨參議員BobCorker給出的原因是,出於對赤字問題的擔憂。他的反對意見是,這個稅改必須要有預備方案,減稅會增加國債,如果稅改達不到原來預期的效果怎麼辦?他甚至提出一個預備方案,如果達不到預期結果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機制讓稅率再提升回去、讓國會重新退回去,但是目前,共和黨把這個問題放在一邊,沒有考慮。

製造業將因此迴流美國嗎?

商務部美大司原司長、CCG高級研究員何寧認為,製造業迴流是個偽命題。「美國減稅不意味著在中國市場或者其他市場利潤沒了,即使走的話是走多少、走到什麼程度,也要跟它自己全球生產、布局相關的。」何寧如是說。

霍建國認為,對於「製造業迴流」的質疑在於,公司投資並不差這10%、15%的稅率,還會考慮資源周邊配置問題、產地和銷地距離問題,不可能單純從35%降到20%,有15%的優惠就遷回去,有一部分企業遷回去有可能,並不可能都迴流,特別是在華的短期內,看不到撤離。

新一輪全球減稅潮或許即將來臨。12月6日,日本緊跟美國步伐,把公司所得稅率降到美國同等的水平20%。

也有一些學者認為,美國的稅改,對於中國來說,機遇大於挑戰。CCG副秘書長唐蓓潔分析道,特朗普的稅改從某一程度來說,是一種外部環境倒逼的壓力,給十九大以後國內改革的態勢提供了一個契機。

⑤ 特朗普挑起貿易爭端這不是第一次嗎

特朗普挑起貿易爭端損人不利己 ,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昨天(3月25日)上午在北京開幕,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節目帶來75分鍾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之夜」特別報道,傳遞本次論壇上的重大議題以及與會嘉賓的精彩言論。

對於這兩天有關中美貿易摩擦的熱點問題,與會嘉賓紛紛表示,貿易摩擦對中美都不利,美國應多從自身找原因。

車寶臻說,從過去的近十年來看,每一次美國對華輪胎實施貿易調查加征關稅後,都會造成中美兩國輪胎行業的損失。2009年9月11日,美國決定對中國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實施限制關稅,為期三年,其中,第一年將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加征35%關稅,第二年加征30%的關稅,第三年加征25%關稅。不到三年時間,中國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對美出口額直接「腰斬」,從此前的22億美元降至2011年的9.68億美元,下降幅度達56%。在中國的生產企業得不到足夠的市場來銷售的同時,美國客戶購買產品的成本也自然提升。目前,中國的輪胎企業也都在尋求降低貿易摩擦影響的途徑。

車寶臻表示,中國輪胎企業現在有相當的企業已經做了在海外投資,或者即將走出海外進行投資。當然海外投資不光有利於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和壁壘,同時也有利於企業進行國際化,來進行產品的生產細分,滿足不同區域市場在不同性能產品上的需求。



⑥ 特朗普32年前寫過一本暢銷書,此書寫的什麼內容,為何暢銷

這本書其實就是特朗普的生意經,之所以能夠暢銷,因為這本書里可以學到很多賺錢的方法,這本書其實平淡無奇,看不出任何文采來,但就是受人追捧,估計是大家都有一個發財夢吧,所以希望在他的書籍里看到他成功的方法,學習到他做生意的經驗。

事實證明特朗普是成功的,三十二年前他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三十二年後他更是一名成功的政治偉人,30多年後,特朗普把目標定在了當選美國總統,並最終當選成功,得到眾人的支持和肯定,他把他的生意經融入了政治學里,卻同樣受用,這本書雖然已經過去三十二年,但是卻留在了一代人的心裡,直到現在有很多成功的商人依舊保留著這一本書。「一切為了交易,一切皆可交易」,沒錯,當所有的不可能你都能讓他變成現實,那你就是真正的成功之人了。

⑦ 紐約時報怎麼喊話特朗普的

紐約時報喊話特朗普: 美中若打貿易戰, 美將感受劇痛。

特朗普也表示了某種松動(資料圖)

在中國商務部4月4日發布反制關稅清單後不久,特朗普也表示了某種松動。他發布推特稱,「我們沒有和中國打貿易戰,這場戰爭多年前就被當時代表美國的那些愚蠢無能的人打輸了。現在我們一年有5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另有3000億美元知識產權被竊。我們不能讓這一切繼續!」

早前,對於美方挑起貿易戰,中方多個部門表示中方不挑起貿易戰,但是我們也不怕貿易戰,如果有人執意要打我們會堅決奉陪到底。

4月2日開始,中國商務部對美國的12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也回應「301調查」說,中方將以同樣的規模、金額強度回擊。

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301調查」應詢時表示,我們一直在說,中方不挑起貿易戰,不願意打貿易戰,但是我們也不怕貿易戰,如果有人執意要打,甚至打到了家門口,我們會堅決奉陪,奉陪到底。中方有決心、有能力,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捍衛自身的正當合法權益。美方有清單,中方也會有清單。

與此同時,中方也一直在強調,談判的大門一直是敞開的。我們希望能同美方通過對話協商來解決經貿領域的分歧,妥善處理存在的問題。我們也希望雙方的對話協商應該遵循國際法、國際貿易規則,而不是美國的國內法。

中方指出,協商要做到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而不是居高臨下有一方來單方進行脅迫。協商要體現互諒互讓、有取有予,而不應是漫天要價,胡攪蠻纏,我們再次希望美方能夠保持理性,認清形勢,能夠傾聽工商界和普通民眾的聲音,及早摒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通過對話協商同中方來解決分歧,共同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造福兩國人民。

閱讀全文

與特朗普創造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