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古巴比倫人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十進制

古巴比倫人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十進制

發布時間:2021-06-20 20:46:58

『壹』 十進制的歷史

一)十進制的演化

早期的計數形式,並沒有位置值系統.何為位置值系統呢?位置值系統是這樣一種數的系統,每個數字所安放的位置,影響和改變該數字的值.例如,在十進制中數375中的數字3,它的值不是3,而因為它位於百位的位置,所以其值是300.

約在公元前1700年,60進制開始出現,這種進制給了米索不達米亞人很大幫助.米索不達米亞發展了它,並將它用於他們的360天的日歷中,今天人們已知的最古老的真正的位置值系統是由古巴比倫人設計的,而這種設計獲自幼發拉底河流域人們所用的60進制.為了替代所需要寫的,從0至59這六十個符號,他們只用了兩個記號,可以用它們施行復雜的數學計算,只是其中沒有設置0的符號,而是在數的左邊留下一個空位表示零.

大約在公元前300年,一種作為零的符號開始出現,而且60進制也得以廣泛的發展.在公元後的早些年,希臘人和印度人開始使用十進制,但那時他們依然沒有位置的記數法.為了計算,他們利用了字母表上的頭十個字母.最後,大約於公元500年,印度人發明了十進制的位置記數法.這種記數法放棄了對超過9的數字採用字母的方法,而統一用頭九個符號,大致於公元825年左右,阿拉伯數學家阿爾·花拉子米寫了一本有關對印度數字仰慕的書.

十進制傳到西班牙差不多是11世紀的事,當時西阿拉伯數字正值形成.此時的歐洲則處於疑慮和緩慢改變的狀態.學者和科學家們對十進制的使用表示沉默,因為用它表示分數並不簡單.然而當商人們採用它之後,便逐漸變得流行起來,而且在工作和記錄中顯示出無比的優越性.後來,大約在16世紀,小數也出現了.而小數點,則是J·納皮爾於公元1617年建議推廣的.

或許,將來會有一天,隨著我們的需要和計算方法的改變,一個新的系統將替代我們現有的十進制!

『貳』 最早運用十進制的有古巴比倫人嗎

沒有。
就目前資料來看,最早使用十進制的是我國,最遲在商代,我國已經較普遍的使用十進制了。那個時候,古巴比倫人還在採用六十進制,比較繁瑣。

『叄』 數學六十進位的發明者是誰

古巴比倫人在數學方面取得的成就與作出的貢獻也是十分巨大的。

計算珠在最古老的巴比倫的泥版上顯示了巴比倫人高水平的計算能力:兄弟10人分5/3米那的銀(米那和後面的賽克爾都是巴比倫人的重量單位,其中1米那=60賽克爾),相鄰的兄弟倆,比如老大和老二、老二和老三所分銀子的差相等,而且老八分的銀子是60賽克爾,求每人所得的銀子數量。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巴比倫人已知道了「等差數列」的概念,這說明了當時的數學已經發展到非常了不起的階段了。

蘇美爾人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六十進位制的發明者。古埃及人使用的是十進制。原始時代的人們用手指計算數字,數到十就得重新數起,很自然產生了十進位法。富有想像力的美索不達米亞人在計算數字時把5個手指和一年中的12個月份數巧妙地結合起來,5乘以12等於60,因此產生了六十進位制。一個圓周分為360度,一小時分為60分,一分鍾分為60秒。這些計算單位至今仍被使用,成為數學發展的基礎。

置放計算珠的球形封泥聰明的巴比倫人把十進位制和六十進位制結合起來進行計數。他們計數只需要3個符號。一個是1,一個是10,一個是100。雖然這一計數法有時按十進位制,有時按六十進位制,往往會產生混亂,但由於巴比倫人把同一數字元號根據它與其他數字元號位置關系而確定不同的量,因而產生了數字位值的概念。這在數學發展史上是了不起的貢獻,甚至可以同字母的發明相媲美。

計算珠

『肆』 世界古代四大文明最原始的計數方法都是幾進制

中國人在世界上比較早使用十進位制計算,至遲在商代時,中國已採用了十進位值制。並發明了算籌這一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計算方式——一種以相同長度的小棍棒為計算工具的計算方式,立算籌代表個、百、萬,卧算籌代表十、千、十萬,如此類推,算籌可表達非常巨大的數目,而且准確無誤。

羅馬數字與進位制無關,古巴比倫數字為六十進制,

瑪雅人的數字體系是二十進制或十八進制的。
古埃及的數字從一到十隻有兩個數字元號,從一百到一千萬有四個數字元號,而且這些符號都是象形的,如用一隻鳥表示十萬。古希臘由於幾何發達,因而輕視計算,記數方法落後,是用全部希臘字母來表示一到一萬的數字,字母不夠就用加符號「『」等的方法來補充。古羅馬採用的是累積法,如用ccc表示300。印度古代既有用字母表示,又有用累積法,到公元七世紀時方採用十進位值制,很可能受到中國的影響。現通用的印度——阿拉伯數碼和記數法,大約在十世紀時才傳到歐洲。

『伍』 十進位法哪裡發明的,百度詞條「巴比倫」那裡說是巴比倫人發明的,高中歷史書上說是中國人發明的。

沒記錯的話高中歷史書上是說:「中國是最早使用十進制的國家之一」,有個之一。也就是說中國人很早就獨立發明十進制了。但世界上最早發明的是古巴比倫人

『陸』 我國最早採用了十進制,比古埃及早了多少年

埃及更古老。
古埃及最早的文明起源於公元前3500年左右(一說公元前3300年),距今5500年左右。當時是被稱為「法老(國王)時代」,早在公元前3300年,埃及就出現了象形文字,出現了歌謠、詩歌、神話、故事等口頭文學。
中國古代最早的王朝是夏朝,始建的年代是公元前2070年,距今4000年左右。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它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當時是商朝的統治者用來占卜吉凶、記事的。甲骨文比古埃及文字要晚將近2000年。
當然,我們還可以從夏朝往上追溯,那就是五帝時代(即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kù]、堯、舜),其年代大約是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100年,最早距今4500多年,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經常所說的「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源頭。但是對於這個源頭,到目前為止,我們更多的只有傳說而已,尚有待於今後的考古和實證。即使如此,這個年代比古埃及的法老時代,還要晚了1000年左右。
除了上述一些年代特徵之外,我還可以列舉建築、醫學、數學、歷法等「含金量」的差別,限於篇幅,不再贅述。總之,我們要承認古埃及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文明古國,它是當之無愧的。

『柒』 古巴比倫人是怎麼發明十六進制中的「分」和「秒」

巴比倫人是指生活在古巴比倫地區的人民。在公元前 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個以巴比倫回城為首都的王答朝。美索不達米亞被稱為「巴比倫尼亞」,那裡所有居民都被稱為巴比倫人。
古巴比倫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里的人們創建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里出現了古巴比倫王國。 兩河流域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古文明大致在6000多年前。 這個區域大致以今天的巴格達城為界,又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以古亞述城為中心,稱為西里西亞;南部以巴比倫城為中心,稱為巴比倫尼亞,意思為「巴比倫的國土」。

『捌』 外國人為什麼說十進制是印度發明的

沒有這個說法(除了印度人喜歡在網上鼓吹),只有零符號是印度人最先創造出來的說法。具體是不是最先,其實都還有爭議。

零符號的出現是需要十進位置制的,因為十進位置制的需要零符號才被創造出來的,中國是最早使用十進位置制的國家。同時也是最早闡述位置制意義的國家。

十進位 位值制記數法 包括十進位和位值制兩條原則,"十進"即滿十進一;"位值"則是同一個數位在不同的位置上所表示的數值也就不同,如三位數"111",右邊的"1"在個位上表示1個一,中間的"1"在十位上就表示1個十,左邊的"1"在百位上則表示1個百。這樣,就使極為困難的整數表示和演算變得如此簡便易行。但是在表示十的時候,個位需要一個符號零來佔位;這樣才能讓1的符號表示10,不然極易讓數字混淆。以至於人們往往忽略它對數學發展所起的關鍵作用。

3000年前,中國周代(前1046年—前256年)金文的紀數法,繼承商代的十進制,又有明顯的進步,十進數量級符號有十、百、千、萬、億,如西周金文「伐鬼方……俘萬三千八十一人」,「武王遂征四方,俘人三億萬有二百三十」,出現了位值記數,例如「俘牛三百五十五「,其中三百五十五寫成「三全XX」,前面的「全」是金文的「百」,後面兩個XX是五十五,省去了「十」,出現了位置概念,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位值制。金文商鞅量銘還出現分數。


2700年前,公元前700年前的中國籌算數碼已經十分成熟了;籌算數碼就是十進位值制,和現在的世界通用的十進位置制幾乎一樣。因為算籌是天然的十進位值制,只是早期在算籌上的空格只是代表零,而沒有符號零來對應表示。後來才用囗來表示零的符號,此後不知道是因為算籌空位使用銅錢代替的緣故,還是因為〇比囗寫起來方便,反正〇代替了囗作為了中國零的正式符號。不過總感覺古印度的兩種數字受我們算籌的影響,前面三個更是一模一樣。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出現嚴格的十進位制籌算記數,以空代表0,也發明了用於十進位制乘法、除法的九九表.

籌算數碼有橫式和縱式兩種:

籌算數碼的特點是只用18個符號,通過位值制就可表示出任何數。按照中國古代的籌算規則,算籌記數的表示方法為:遇零留空位,個位用縱式,十位用橫式,百位再用縱式,千位再用橫式,萬位再用縱式,以此類推。這樣從右到左,縱橫相間;就可以用算籌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數了。由於位與位之間的縱橫變換,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擺法;所以既不會混淆,也不會錯位;比如123=〡二〣。毫無疑問,算籌記數法和現代通行的十進位制記數法是完全一致的。

按照現在的計數法順序的話:10=〡+空格=〡 。103=〡+空格+〣=〡 〣。

在用囗為零符號的時代零=囗,則10=〡囗。103=〡囗〣。

採用金元時代採用的零=〇,則10=〡〇。103=〡〇〣。


2400年前,公元前400年前;墨子(約公元前476年,一說是公元前480年)是對位值制概念進行總結和闡述的第一個科學家。他明確指出,在不同位數上的數碼,其數值不同。例如,在相同的數位上,一小於五,而在不同的數位上,一可多於五。這是因為在同一數位上(個位、十位、百位、千位……),五包含了一,而當一處於較高的數位上時,則反過來一包含了五.十進位值制的發明,是中國對於世界文明的一個重大貢獻。正如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數學卷中所說:「商代的數字系統是比古巴比倫和古埃及同一時代的字體更為先進、更為科學的」,「如果沒有這種十進位制,就幾乎不可能出現我們現在這個統一化的世界了」。


而印度到公元七世紀時方採用十進位值制,明顯是受到中國的影響。

公元876年,人們在印度的瓜廖爾(Gwalior)這個地方;發現了一塊刻有「27o」這個數字的石碑。這也是人們發現的有關「0」符號的最早記載,但是這個零的符號是個比〇小一圈的圓圈o;也不是現代「0」這個符號的樣子。


但是如果說符號的話,中國算籌里早已經有空格;後來更是用銅錢在算籌里表示零的符號。此後銅錢演變為〇,作為零的符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690年時;武則天頒布了則天文字,其中一個字就是「〇」了(比印度的0的小圓圈符號o早出現186年);雖然當時還不是零的意思。而中國古代數學上記錄「〇」時是用「囗」來表示的,一方面為了將數字區別開來;更重要的是由於我國古代用毛筆書寫。而毛筆行書連筆書寫的習慣,寫「〇」比寫「囗」要方便得多,而銅錢外圓內方;所以零逐漸變成按逆時針方向畫「〇」,這就是中國零的符號出現。1180年金朝《大明歷》中就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數字。


據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的考證,「0」產生於中印文化,是中國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進了零的出現。印度是在中國籌算和位值制的影響下才創造「0」的符號。

『玖』 誰發明了十進制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只手,十個手指,除了殘疾人與畸型者。那麼,手指與數學有什麼關系呢?

上篇開頭講的媽媽教孩子學數數時伸出了手指,大概所有的人都是這樣從手指與數字的對應來開始學習數的。手指是人類最方便、也是最古老的計數器。

讓我們再穿過「時間隧道」回到幾萬年前吧,一群原始人正在向一群野獸發動大規模的圍獵。只見石制箭鏃與石制投槍呼嘯著在林中掠過,石斧上下翻飛,被擊中的野獸在哀嚎,尚未倒下的野獸則狼奔豕突,拚命奔逃。這場戰斗一直延續到黃昏。晚上,原始人在他們棲身的石洞前點燃了篝火,他們圍著篝火一面唱一面跳,歡慶著勝利,同時把白天捕殺的野獸抬到火堆邊點數。他們是怎麼點數的呢?就用他們的「隨身計數器」吧。一個,二個,……,每個野獸對應著一根手指。等到十個手指用完,怎麼辦呢?先把數過的十個放成一堆,拿一根繩,在繩上打一個結,表示「手指這么多野獸」(即十隻野獸)。再從頭數起,又數了十隻野獸,堆成了第二堆,再在繩上打個結。這天,他們的收獲太豐盛了,一個結,二個結,……,很快就數到手指一樣多的結了。於是換第二根繩繼續數下去。假定第二根繩上打了3個結後,野獸只剩下6隻。那麼,這天他們一共獵獲了多少野獸呢? 1根繩又3個結又6隻,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

1根繩=10個結,1個結=10隻。

所以1根繩3個結又6隻=136隻。

你看,「逢十進一」的十進制就是這樣得到的。現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民族都採用了十進制,這恐怕跟人有十根手指密切相關。當然,過去有許多民族也曾用過別的進位制,比如瑪雅人用的是二十進制。我想,大家一定很清楚這是什麼原因:他們是連腳趾都用上了。我國古時候還有五進制,你看算盤上的一個上珠就等於五個下珠。而巴比侖人則用過六十進制,現在的時間進位,還有角度的進位就用的六十進制,換算起來就不太方便。英國人則用的是十二進制(1英尺=12英寸,l籮=12打,1打=12個)。

大家再動動腦筋,想一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用到過什麼別的進制嗎?

--關於十進制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只手,十個手指,除了殘疾人與畸型者。那麼,手指與數學有什麼關系呢?

上篇開頭講的媽媽教孩子學數數時伸出了手指,大概所有的人都是這樣從手指與數字的對應來開始學習數的。手指是人類最方便、也是最古老的計數器。

讓我們再穿過「時間隧道」回到幾萬年前吧,一群原始人正在向一群野獸發動大規模的圍獵。只見石制箭鏃與石制投槍呼嘯著在林中掠過,石斧上下翻飛,被擊中的野獸在哀嚎,尚未倒下的野獸則狼奔豕突,拚命奔逃。這場戰斗一直延續到黃昏。晚上,原始人在他們棲身的石洞前點燃了篝火,他們圍著篝火一面唱一面跳,歡慶著勝利,同時把白天捕殺的野獸抬到火堆邊點數。他們是怎麼點數的呢?就用他們的「隨身計數器」吧。一個,二個,……,每個野獸對應著一根手指。等到十個手指用完,怎麼辦呢?先把數過的十個放成一堆,拿一根繩,在繩上打一個結,表示「手指這么多野獸」(即十隻野獸)。再從頭數起,又數了十隻野獸,堆成了第二堆,再在繩上打個結。這天,他們的收獲太豐盛了,一個結,二個結,……,很快就數到手指一樣多的結了。於是換第二根繩繼續數下去。假定第二根繩上打了3個結後,野獸只剩下6隻。那麼,這天他們一共獵獲了多少野獸呢? 1根繩又3個結又6隻,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

1根繩=10個結,1個結=10隻。

所以1根繩3個結又6隻=136隻。

你看,「逢十進一」的十進制就是這樣得到的。現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民族都採用了十進制,這恐怕跟人有十根手指密切相關。當然,過去有許多民族也曾用過別的進位制,比如瑪雅人用的是二十進制。我想,大家一定很清楚這是什麼原因:他們是連腳趾都用上了。我國古時候還有五進制,你看算盤上的一個上珠就等於五個下珠。而巴比侖人則用過六十進制,現在的時間進位,還有角度的進位就用的六十進制,換算起來就不太方便。英國人則用的是十二進制(1英尺=12英寸,l籮=12打,1打=12個)。

大家再動動腦筋,想一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用到過什麼別的進制嗎?

『拾』 關於十進制的歷史問題

十進制的演化

早期的計數形式,並沒有位置值系統.何為位置值系統呢?位置值系統是這樣一種數的系統,每個數字所安放的位置,影響和改變該數字的值.例如,在十進制中數375中的數字3,它的值不是3,而因為它位於百位的位置,所以其值是300.

約在公元前1700年,60進制開始出現,這種進制給了米索不達米亞人很大幫助.米索不達米亞發展了它,並將它用於他們的360天的日歷中,今天人們已知的最古老的真正的位置值系統是由古巴比倫人設計的,而這種設計獲自幼發拉底河流域人們所用的60進制.為了替代所需要寫的,從0至59這六十個符號,他們只用了兩個記號,可以用它們施行復雜的數學計算,只是其中沒有設置0的符號,而是在數的左邊留下一個空位表示零.

大約在公元前300年,一種作為零的符號開始出現,而且60進制也得以廣泛的發展.在公元後的早些年,希臘人和印度人開始使用十進制,但那時他們依然沒有位置的記數法.為了計算,他們利用了字母表上的頭十個字母.最後,大約於公元500年,印度人發明了十進制的位置記數法.這種記數法放棄了對超過9的數字採用字母的方法,而統一用頭九個符號,大致於公元825年左右,阿拉伯數學家阿爾·花拉子米寫了一本有關對印度數字仰慕的書.

十進制傳到西班牙差不多是11世紀的事,當時西阿拉伯數字正值形成.此時的歐洲則處於疑慮和緩慢改變的狀態.學者和科學家們對十進制的使用表示沉默,因為用它表示分數並不簡單.然而當商人們採用它之後,便逐漸變得流行起來,而且在工作和記錄中顯示出無比的優越性.後來,大約在16世紀,小數也出現了.而小數點,則是J·納皮爾於公元1617年建議推廣的.

或許,將來會有一天,隨著我們的需要和計算方法的改變,一個新的系統將替代我們現有的十進制!

閱讀全文

與古巴比倫人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十進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