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福特車的發明

福特車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20 19:07:10

㈠ 福特汽車什麼年代誕生

1903年由亨利·福特先生創立創辦於美國底特律市。現在的福特汽車公司是世界上超級跨國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密執安州迪爾伯恩市。
1908年福特汽車公司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輛屬於普通百姓的汽車-T型車,世界汽車工業革命就此開始。
1913年,福特汽車公司又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條流水線,這一創舉使T型車一共達到了1,500萬輛,締造了一個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記錄。福特先生為此被尊為「為世界裝上輪子」的人。 在1999年,《財富》雜志將他評為「二十世紀商業巨人」以表彰他和福特汽車公司對人類工業發展所作出的傑出貢獻。亨利.福特先生成功的秘訣只有一個:盡力了解人們內心的需求,用最好的材料,由最好的員工,為大眾製造人人都買得起的好車。

㈡ 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百年福特汽車發展史

福特汽車的創業史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亨利·福特於1914年買下了Rouge廠那片地,沿Rouge河總共買了2000英畝(約1200畝)地。這塊地距他童年時的家不遠,位於密執安州迪爾伯恩市,是一片沼澤地,小時候福特曾到過那裡觀看鳥群買這塊地的時候,福特已經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他已於1903年創立了福特汽車公司319佃年推出了舉世聞名的世紀車—T型車;1910年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生產流水線當時Rouge河這塊地的用場並沒有確定的設想。福特甚至想過把它辟為一個大型鳥類保護區。然而一項合同改變了這一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時任海軍事物國務秘書的富蘭克林D羅斯福與亨利·福特簽了一項合同,要利用他的創造天才生產獵潛艇和魚雷艇等艦艇。1917年,在Rouge廠址處建了一座三層式廠房,稱為B樓,來生產艦艇。B樓是Rouge第一座大型建築,今天成了迪爾伯恩裝配廠的一部分。到戰爭結束時,福特獵潛艇也沒有生產出來,但通過這個項目對Rouge河的河道進行了大幅度拓寬,使礦石運輸船能夠溯流而上。這場戰爭還暴露了福特汽車公司對配套商供應斷檔缺乏足夠的應對能力。由於配套件供不上,福特汽車曾多次停工待料。這促使福特下決心實行自給自足。Rouge船塢很快就成了裝載著礦石、煤炭、木材的巨型運輸船的抵達港,供給Rouge工廠。隨後在1919年建成煉焦窯和沖天爐。鑄造廠可生產鐵、鋼、黃銅和青銅鑄件。光鑄造廠本身佔地就達30英畝。剛投產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鑄造廠。1920年,Rouge廠開始大量生產世界上第一部量產型拖拉機,Fordson拖拉機。1920年福特建成了巨大的發電廠,從建成的第一天起該廠就同時為Rouge和海蘭工廠(福特汽車公司的第一座裝配廠,位於底特律)供電。由於電力有很大富裕,每天還向底特律市供應100萬千瓦剩餘電力。1923年建成玻璃廠。福特在A型車上首先採用了夾層安全玻璃做風窗,需要有一個廠能進行相應的生產。新廠每天生產13.4英里長的玻璃。1927年推出期待已久的A型車時,Rouge工廠實現了「從礦石到成品」的目標,此後,B樓成了裝配廠的大本營。這些建築,連同福特帝國的幾百座其他建築,均由當時最有名的建築師albertKahn設計。Kahn設計的重點自然是放在建築物的生產功能方面,但同時也設法盡量改善建築物的採光和通風條件。比如,在Rouse玻璃廠落成時,由於採用了大面積玻璃幕牆和天花板,因而被謄為是「在工業建築藝術方面大為超前的一座工廠。」到此,整個聯合企業完成了建設,但局部改造從未停止過,只要發現有效率更高的機器和工藝,便將老設備撤下來,換上新設備。正如Rouge廠的一位工程師所講:「設備的成本是多少,或者用了多長時間並不重要,有時為了進行一項或兩項改造,不惜撤除整個部門。」參觀過Rouge工廠的人無不對整個廠區出奇的整潔留下深刻的印象,地板擦得蹭亮,每一道牆都是新刷的,每一窗戶都閃著亮光,火車機車如同展示品一樣熠熠生輝。亨利·福特要求做到絕對整潔,每當接到有人要來參觀的通知後,工廠的經理們會下令停工一天進行大掃除。在福特的眼裡,世上一大邪惡之—,就是造成廢物。對所有廢品福特都進行回收利用。煉焦廢氣用來生產焦油、點燈用的煤氣以及其他化學副產品,每天生成的30噸礦石粉塵都進行了再加工,予以利用,高爐廢碴用來做混凝土的一項配料,用在福特的建築工地上。家庭烤肉用的木炭公認是福特發明的,福特這項發明的起因是要為越積越多的廢木料尋找一個用場。在二戰期間,這座巨型工廠源源不斷地生產出吉普、坦克、卡車、指揮車和牽引車等,另一個主要產品是航空發動機。1947年,正當Rouge的成功如日中天時,亨利·福特與世長辭了。此後,福特汽車公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摒棄了過於集中化的做法,限制了Rouse工廠的規模。在60年代後期,世界已經和亨利·福特在世的時候大不一樣了。其中之一是,環境意識日漸提高,在美國工業化的初期,煙囪冒煙被看成是充分就業的象徵,隨著工業的成熟,政府和廠家都認識到了黑煙的另一層含義。政府當局制定了空氣和水的質量標推,工廠離社區越近,累積排放越多,所受的管理越嚴格,從而導致了一些老廠關門。Rouge工廠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聯合企業恐怕今後也是僅此一家了。福特開始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業務:轎車和卡車生產的核心業務,越來越倚重不斷壯大的配套商和幹部隊伍,有條不紊地從采礦、木材和玻璃製造業務等非核心領域脫身。1981年,Rouge工廠的鋼鐵生產業務成為一家新的獨立公司的組成部分。當1989年這些業務賣給Rouge鋼廠時,福特已經放棄了廠區中的Rouge河與船碼頭的全部所有權,原有1100英畝土地的所有權也放棄了45%。但是Rouge已經發展到不僅是鋼鐵和水泥的集合體,它已經成為一個具有很強自我意識的社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這里工作過。不管是固定工還是臨時工,誰也不願意從他們世代居住的地方離開。1992年,在Rouge廠生產的唯一一個轎車型號福特·野馬(Mustang)將停產的時候,工會與當時福特北美業務部總裁阿歷克斯·喬德曼合作,力求維持野馬的生產,同時維持福特Rouge工廠的生產。拯救野馬成為拯救Rouge的同義語。公司和工會協手制訂了一個現代的經營協議,採取了很多提高效率和質量的新措施。公司方面將對野馬進行重新設計和推介,並增加現代設備的投資。Rouge工廠在1997年重新振作。福特董事會同意對公司這家資格最老、規模最大的生產企業進行現代化改造。一期工作集中於對迪爾伯恩發動機和油箱廠及Rouge的其他工廠進行廣泛的革新改造,並在迪爾伯恩裝配廠上一個環保先進的噴漆項目。還計劃請CMS能源公司在2000年前建一個全新的發電廠。Rouge工廠現在叫作福特Rouge中心,這座佔地600英畝的工廠仍是福特汽車公司最大的—個聯合企業。「為福特Rouge中心開辟一個光輝的前途對於我們有極大的意義。」福特集團副總裁吉姆·帕迪拉說道。「我們計劃對美國的這一工業中心進行前所未有的最大規模的更新改造,使它昂首闊步邁入21世紀。」

㈢ 福特的發展史

三大巨頭——鋼鐵、石油和交通——為亨利·福特和早期的福特汽車公司布置了舞台。1864年,福特出生後第二年,平爐煉鋼法問世,現代鋼鐵時代拉開序幕。
次年,石油部門在阿勒格尼河河谷鋪設了一個龐大的輸油管網路的第一段輸油管路,這個網路最終將為7,500萬輛汽車提供燃油。1869年,鐵軌貫穿整個美國大陸。
1903年6月16日17時36分49,福特汽車公司在底特律的一間由貨車車間改造而成的窄小工廠中宣告成立。其全部財產包括一些工具、器材、機器、計劃書、技術說明、藍圖、專利、幾個模型和12位投資者籌措的28,000美元。
除亨利·福特外,新公司最初的股東包括一位煤炭商人、煤炭商的簿記員、一位賒賬給煤炭商的銀行家,一對經營發動機製造廠的兄弟倆、三位木匠、兩位律師、一位公司職員、雜貨店老闆和一位風車與氣槍生產商。
公司銷售的第一輛汽車被稱為「市場上最完美的汽車」,「簡單得連一個15歲男孩都會開」。第一輛車賣給了芝加哥的E·馮尼格(E.Pfennig)博士。他在公司成立後的一個月就買了這輛車,使那些憂心忡忡、眼看著銀行存款只剩下223美元的股東們喜出望外。
接下來的五年時間里,年輕的亨利·福特先擔任總工程師,隨後擔任總裁。他展開了一個全面的開發和生產計劃,在1905年,將公司從底特律麥克大道租賃車間搬到了位於皮蓋特和波比安街的一幢更寬敞的建築里。公司投產後的頭9個月,在老貨車工廠共生產了1,800輛汽車,即早期的A型車。
1903年至1908年間,亨利·福特和他的工程師們狂熱地製造了21種車型,從字母表中的A直到S車型。其中有些只是實驗車型,從來沒有上市。有些擁有兩個氣缸,有的有四個,有一輛甚至有六個;有些是鏈驅動,有些是軸驅動;有兩輛車的發動機置於司機座椅之下。最成功的生產車型或許要數N型車了。這是一輛小巧、輕便的四缸汽車,市場售價500美元。售價為2,500美元的K型車是一輛六缸轎車,銷量很差。
K型車的失敗,以及福特先生堅持認為公司的未來在於生產適合大眾市場的價格低廉的汽車,使福特先生與亞歷山大·麥克姆森(Alexander Malcomson)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這位底特律的煤炭商在創業之初籌集28,000美元啟動資金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最終麥克姆森離開了公司。福特先生買下了足夠的股份,控股達58.5%。1906年,在底特律銀行家約翰·S·格雷(John S. Gray)去世之後,亨利·福特繼任公司總裁。
但是,股東之間的分歧並沒有象一位叫喬治·塞爾登(George Selden)的人一樣嚴重影響到這個新生公司的存亡。塞爾登擁有一項由內燃發動機供能的「公路機車」專利。為保護其專利,他成立了一個強大的辛迪加,向入選的生產商頒發授權許可,向每一輛在美國生產或銷售的「非馬車」抽取特許使用費
麥克大道工廠剛剛開業,塞爾登的辛迪加就對福特汽車公司提出了指控。福特汽車公司在沒有塞爾登授權的情況下勇敢地投入了生產。
而其他更加強大的汽車公司,都選擇了支付特許使用費而不是冒險與塞爾登辛迪加作對。但亨利·福特相信喬治·B·塞爾登對所有內燃機驅動的公路車輛所擁有的專利無效,必須予以抵制。於是他和合作夥伴們決定為訴訟進行斗爭。
八年後,即1911年,歷經耗資巨大、難以置信的復雜法律訴訟程序之後,福特汽車公司羸得了這場使其和整個篷勃發展的汽車工業擺脫威脅的戰爭,走上了繼續發展的道路。
與此同時,盡管有來自塞爾登辛迪加的煩擾,這家小公司的業務卻蒸蒸日上。此前,汽車屬於有錢人的玩具。但是,建造一種既簡單又堅固耐用,而且人人都承受得起的汽車是亨利·福特的夢想。這輛夢想之車就是T型車,在當時是最為著名的汽車。盡管不加選裝件的最終售價僅為260美元,但幾乎每個人都喜歡選裝件,因此其平均價格達到400美元。
T型車於1908年10月1日步入歷史舞台。亨利·福特稱之為「萬能車」。它成為低價、可靠運輸工具的 福特T型車 象徵,當別的汽車陷於泥濘的道路上時它卻能繼續前行。T型車贏得了千千萬萬美國人的心,人們親切地稱之為「莉齊」。T型車第一年的產量達到10,660輛,打破了汽車業有史以來的所有記錄。
到了1913年末,福特汽車公司的產量已經是全國汽車總產量的一半。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福特在工廠實行批量生產。福特推斷如果讓每一位工人固定在一個位置,負責一件工作,而讓汽車從一個工序轉到另一個工序,汽車會更快成形,同時可以節約無數的工時。
為了驗證這一理論,1913年的夏天,在密執安州海蘭公園製造廠,用繩子和絞盤將底盤在地板上進行傳送。現代批量生產由此誕生!最終每個工作日下線T型車的速度達到每10秒一輛。
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福特汽車公司的最低日薪為5美元---幾乎兩倍於當時的最低日薪,震驚了全世界。福特先生認為,既然已經能夠大批量生產價格低廉的汽車,如果員工們能夠買得起的話,就可以賣出更多的車。他相信一個8小時工作日5美元的報酬是他所做的削減成本的最佳舉措。他說:「我可以找到創造高工資的生產方法。如果降低薪水,就是降低顧客的數量。」
T型車引起了一場農村變革。5美元的日薪及其蘊含的哲學引發了一場社會變革。而流動的裝配線則引起了一場工業變革。
在T型車投產的19年裡,僅美國一地就銷售了15,007,033輛。福特汽車公司在全球牢牢建立了自己作為綜合工業巨頭的地位。在這些年高度膨脹的發展中,福特汽車公司:遷至位於密執安州海蘭公園的更大的工廠。(1910年)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城成立汽車工業首家裝配分廠。(1911年)為滿足對汽車日益增長的需求,在費城、明尼阿波利斯、長島市和布法羅設立新廠。(1913年)開始生產卡車和拖拉機(1917年)開始在密執安州迪爾伯恩市建設巨大的榮格綜合工廠。(1917年)批量生產「鷹」牌艦艇,一戰期間著名的獵潛艇。(1918年)由亨利·福特及其兒子埃德塞爾完全控股,後者繼承了其父的總裁職位。(1919年)購買林肯汽車公司(1922年)製造了199架福特三發動機(Tri-Motor)飛機的第一架,並售給美國首家商業航空公司(1925年)
到了1927年,T型車氣數已盡。T型車雖然作了改進但多年來基本上沒有變化,慢慢失去了市場,讓位於福特競爭對手所提供的無論款型和動力都高出一籌的車型。5月31日,福特全國各地的工廠都關閉半年,為生產新款A型車更換機械設備。
A型車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進。在1927年末到1931年間,共計450多萬輛不同車身造型和不同顏色的A型車行駛在美國的大街小巷之中。
但是A型車最終又被放到了一邊。消費者需要更為豪華、動力更為強勁的汽車。而福特汽車公司的下一個產品---於1932年3月31日推出的第一台V-8發動機正好滿足了這兩種需要。福特汽車公司首次成功地將V-8缸體鑄為一體。而此前專家們告訴福特先生這是做不到的。這比他的竟爭對手學會造出可靠的V-8發動機早了許多年。同時福特汽車及其強大的發動機成為注重汽車性能的美國人的最愛。
1942年,當公司必須將所有資源投入支持戰爭的工作時,民用車的生產突然停止。由埃德塞爾·福特發起的龐大的戰時計劃,在不到三年內一共製造了8,600架四引擎B-24「解放者」轟炸機、57,000台飛機發動機以及超過250,000台坦克、坦克驅逐艦及其他戰爭用機器。
埃德塞爾·福特於1943年去世,當時正值其計劃達到最大生產效率之時。年邁而悲傷的亨利·福特重新執掌帥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他二度辭去總裁職務。亨利·福特的長孫——亨利·福特二世於1945年9月24日繼任總裁。他在1960年7月13日至1980年3月13日期間擔任董事長一職,並一直擔任財務委員會主席直至1987年去世。
即使當亨利·福特二世將戰後汽車工業的首輛汽車駛下裝配線時,他還在計劃如何對公司進行重組和權力下放。福特汽車公司每月虧損好幾百萬美元,財務狀況非常糟糕,在汽車業的激烈競爭中很難恢復到戰前作為主要生產商的地位。正如其祖父在創業初期面臨的困難一樣,年輕的亨利·福特二世也面臨著重新建立一個新的汽車公司。
福特先生在最終放棄公司的所有事務之後,與妻子克拉拉安靜地生活在位於迪爾伯恩「美景街」的老房子里,直至1947年4月7日辭世,享年83歲。
亨利·福特去世後不久,他的兩個小孫子---本森和威廉·克萊也在公司擔任了重要職務。
1948年,所有重要的汽車公司都推出了具有戲劇性變革的最新車型。在經過重新設計的'42車型推出三年之後,繁榮的戰後美國正等待著汽車工業的一場設計變革。1948年6月8日,1949福特車型在紐約Waldorf Astoria隆重推出。這輛側身平滑光潔的福特49汽車擁有獨立前懸架和可開啟的新型後角窗。車身與翼子板的融合是一種創新,為日後的汽車設計設立了標准。福特49給了福特汽車公司在競爭激烈的美國汽車製造業中奪回亞軍寶座以強大的動力。1949年,福特大約銷售了807,000輛汽車,贏利由前一年的9,400萬美元上升到1.77億美元。這是自1929年以來創下的最高汽車銷售記錄。 [編輯本段]多樣化經營 亨利·福特二世的戰後重組計劃使公司迅速恢復了元氣,並使之進一步推出了擴展計劃,最終在美國成立了44個製造廠、18個裝配廠、32個零件倉庫、2個大型試車場和13個工藝開發和研究機構。除大規模增加福特車輛製造設施之外,這項計劃還引入了公司多樣化經營,涉及金融、保險、配件與服務、電子、玻璃、航空和汽車租賃等領域。
今天,除生產福特、水星、馬自達和高檔品牌汽車(阿斯頓馬丁、捷豹、林肯、沃爾沃、陸虎等)外,公司還涉足金融(福特信貸)及服務(福特客戶服務部)和汽車租賃(赫茲公司)等領域。
福特信貸是福特汽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在汽車融資業中位列全球第一。它在全球36個國家擁有1,100萬客戶,雇員人數接近2萬。另外,它還為12,500多個經銷商提供批發、資金和抵押貸款服務,解決他們的資金困難。福特信貸在客戶滿意度及忠誠度方面處於業界領先,它所獲得的由J·D·Power授予的顧客及經銷商滿意獎比任何其他由母公司控制的汽車融資提供商都要多。福特金融服務公司於1987年10月成立,它在關注客戶需要的同時,提供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以均衡公司的汽車業務。
赫茲是福特汽車公司的一家間接、全資子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租賃業務。赫茲公司的業務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近7,000個運營點,為包括財富500強在內的許多商業用戶及數以百萬計的個人用戶提供服務。2001年度赫茲的營業額達到49億美元(美國本土佔77%)。 [編輯本段]成功故事 Thunderbird
如果不提及擁有驚人公眾認知度的小型運動車---福特Thunderbird,福特汽車的歷史將不會完整。在路易斯·D·克魯索(Lewis D. Crusoe)的領導下,福特Thunderbird誕生於1955年。1955 Thunderbird車型於1954年10月22日在經銷商展廳內首次亮相,售價為2,695美元,加上運費則為3,000到4,000美元。人們一下子就被Thunderbird征服了,第一個十日銷售期內就下了超過3,500份訂單。
在其後的幾年內,由於市場研究顯示,有孩子的家庭不會將兩座車作為他們的主要家庭用車,Thunderbird在設計上相應地做了許多改進。1971年,Thunderbird已經是家喻戶曉,著名的百貨公司內曼馬可斯(Neiman Marcus)甚至在其購貨清單內增加了「他和她的Thunderbird」,上面寫著「送給擁有一切的人的禮物」。情侶型Thunderbird配有車載電話、錄音機和其他特殊設備,一對車售價為25,000美元。80年代和90年代的Thunderbird外型變化很大,其「太空造型」為公司乃至汽車業指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1959年Thunderbird出現在賽車跑道上,1982年又突然現身於全國汽車大賽(NASCAR)賽場,其後繼續在全國汽車大賽甲級車賽中贏得了150多場比賽。
20世紀末,Thunderbird不再符合顧客的品味。持續的銷量下降迫使福特宣布1997款Thunderbird之後(在一段時間內)將不再推出Thunderbird車型。
然而,1999年1月3日,福特汽車公司在1999年底特律北美國際汽車展上揭開了一款全新的兩座Thunderbird概念車的面紗。2000年5月,公司確定將在2002車型年建造這款引起轟動的概念車的生產版。
如今,Thunderbird獨樹一幟地上路了。它是如此與眾不同。自從2001年1月面世之後,Thunderbird的銷量一直很穩定,與產量持平。
Mustang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重心是年輕人。年輕的肯尼迪總統領導了一個經濟繁榮、樂觀向上的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已意識到適合年輕人的低價跑車的強大市場需求。時為福特汽車部總經理的李·艾柯卡(Lee Iacocca)將Mustang的全新概念車出售給了亨利·福特二世和將信將疑的財務部。由於公司剛剛並購現有的Falcon發動機、變速器和車軸,起動資金被削減。在1964年的發布會上,Mustang引起了轟動,人們從全國各地紛至沓來只為一睹它的風采。自從A型車推出之後,福特再也沒有領受過公眾對一款福特車具有如此強烈的興趣。這款輪廓鮮明的四座1965型Mustang成了美國的「寵兒」。這股「熱情」在第一個百日內帶來了10萬輛的銷量,售價為2,368美元。當年的總銷售量創下了418,812輛的記錄,遠遠超出市場研究預測的10萬輛。
40年以來,福特Mustang已經成為美國風景的一部分。時至今日,它在各年齡層人們的心中還是魅力不減。
Taurus和Sable
福特汽車公司的另一個成功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早期的經濟滑坡之後。石油價格飛漲和汽車銷量下降促使福特盡快製造出一款既省油又標新立異的汽車。目標是成為中高檔汽車的全球領袖。其結果是福特Taurus和水星(Mercury) Sable的問世。這兩款車型為汽車工業日後的空氣動力設計潮流奠定了基礎,象徵著福特對所有檔次的車型新的質量要求。
當福特的虧損額處於上下浮動的時候,在Taurus身上下的35億美元賭注所獲得的成功代表了戲劇性決策的成果。誰也不知道公眾會對一副完全陌生的新面孔作出何種反應。福特卻冒了這個險。Taurus開發小組成立,他們的目標是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完美。有了高層的支持,小組成員們更是不折不扣地履行這一承諾。
他們的努力有了驚喜的回報。當開發小組發現質量未達到其苛刻的標准時,他們將Taurus的推出時間推遲到了1985年12月26日。結果,即便是忙碌的節假日和寒冷的天氣也阻擋不住前來購買這款遲遲露面的Taurus的人們。Taurus當選為1986年「年度汽車」,並在1992年至1996年期間雄踞「全美最暢銷汽車」的寶座。
福特的產品改良一直持續到下一個十年。1993年推出歐洲「年度汽車」和福特首輛家庭型全球車福特蒙迪歐,以及重新設計的1994 Mustang。1994年的新品還包括福特Windstar小型廂式車。蒙迪歐的北美版---福特Contour和水星Mystique在1995年的年銷量超出最接近的日本對手88,000輛。
另外還在歐洲推出了經重新設計的F系列皮卡、新型嘉年華和Galaxy小型廂式車。
福特卡車---F系列
隨著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美國的汽車生產線恢復了民用車的生產。大多數美國人在戰爭期間都不允許購買汽車,如今他們需要新的小汽車和卡車。1948年1月16日,福特汽車公司建造了第一輛後來成為汽車史上最成功的車型系列的F系列皮卡。
自1948年以來,全球各地的消費者、企業和商用車隊客戶大約購買了2,750萬輛F系列皮卡。1995年,F系列壓倒大眾甲殼蟲成為歷史上全球最暢銷的汽車品牌,包括小汽車和卡車。在北美,F系列卡車連續21年成為最暢銷車輛,共計26年榮獲暢銷汽車稱號。
1999年1月1日,小威廉·克萊·福特---亨利·福特的曾孫成為董事長。2001年10月1日,小威廉·克萊·福特成為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上任之後,他帶領公司實施回歸基本原則的改良計劃,重點致力於改進使公司獲得成功的基本要素。1月份,福特高級管理層宣布了一項復興計劃,以產品為中心,強化成本控制,增大公司的盈利能力。 [編輯本段]21世紀的福特 對於上一輩的美國人,福特汽車公司就是亨利·福特及T型車。
今天,福特是全球最大的卡車製造商,全球第二大轎車及卡車製造商。我們在全球銷售80多種不同的汽車,包括福特、林肯、水星、捷豹、阿斯頓馬丁、沃爾沃、陸虎及馬自達等品牌(福特擁有馬自達汽車公司34%的普通股股權)。福特的服務品牌包括金融服務(成立於1959年的福特汽車信貸公司)、汽車消費者服務(QualityCare)和汽車租賃(赫茲公司Hertz)等等。
福特汽車公司剛剛成立一年,就啟動了海外擴張計劃,於1904年在安大略省沃克維爾開設了一個中型工廠,命名為福特汽車加拿大有限公司。今天,福特在六大洲27個國家擁有製造廠,製造生產雇員約占福特335,000名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二。2002年,福特的全球汽車銷量為6,980,000輛,全年營業收入高達1,626億美元。
2003年為福特百年誕辰,汽車工業也邁進第二個世紀。值此之際,讓我們記住亨利·福特的豐功偉績。經過多年的興衰與榮辱,戰爭與和平,福特汽車公司從一個人、一間小修理廠和一輛四輪車,發展成為一個促進全球經濟繁榮的美國汽車巨頭。
小威廉·克萊·福特在其3月14日致福特汽車公司950,000股東的信中,對福特的未來作了如此展望:
「福特是一個偉大的公司,擁有豐富的傳統。明年我們將慶祝公司的百年誕辰。對我們來說,回顧過去並不意味著退回過去,而是為更好地走向未來。我們在過去的一百年中學到了很多。
我們明白了創新的突破性產品是我們成功的原因。我們知道,我們與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的人們具有特殊的關系,包括我們的雇員、經銷商、供應商和顧客。
我們學會了如何在一個充滿激烈競爭的行業中生存和壯大,如何克服逆境。我們矢志做一名優秀的企業公民,對我們所有的股東開誠布公。
我們將借鑒所有的經驗教訓,在二十一世紀創造更大的物質與精神財富。讓我們期盼未來,奔向未來。」
福特一直致力於創造最好的產品,同時堅持全球社會責任原則和企業公民原則。開明的企業都有一個共識:企業應兼顧環境問題和社會責任。福特計劃在解決當今社會面臨的難題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福特的歷史在某種意義上是一部美國的傳奇故事。公司擁有強大的財力和人力、出色的產品與服務、卓識的遠見以及悠久的企業價值觀。福特以顧客為一切行動的基礎,以豐厚的股東回報為衡量成功的最終標准。
將近100年前,亨利·福特萌發了一個想法,那就是為每個人提供一輛買得起的汽車,從而使這個世界更加美好。今天,在即將迎來我們的新世紀之際,在福特汽車公司,這一信念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
今天福特汽車仍然是世界一流的汽車企業,仍然堅守著亨利·福特先生開創的企業理念:「消費者是我們工作的中心所在。我們在工作中必須時刻想著我們的消費者,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正因為這樣,2004年,福特汽車的327,000名雇員在世界各地200多個國家的福特汽車製造和銷售企業中,共同創造了35億美元的凈收入。
2003年6月16日,福特汽車公司慶祝了百年華誕。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十六。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十二。

㈣ 福特汽車的發展史

福特汽車的創業史

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亨利·福特於1914年買下了Rouge廠那片地,沿Rouge河總共買了2000英畝(約1200畝)地。這塊地距他童年時的家不遠,位於密執安州迪爾伯恩市,是一片沼澤地,小時候福特曾到過那裡觀看鳥群買這塊地的時候,福特已經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他已於1903年創立了福特汽車公司319佃年推出了舉世聞名的世紀車—T型車;1910年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生產流水線當時Rouge河這塊地的用場並沒有確定的設想。福特甚至想過把它辟為一個大型鳥類保護區。然而一項合同改變了這一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時任海軍事物國務秘書的富蘭克林D羅斯福與亨利·福特簽了一項合同,要利用他的創造天才生產獵潛艇和魚雷艇等艦艇。
1917年,在Rouge廠址處建了一座三層式廠房,稱為B樓,來生產艦艇。B樓是Rouge第一座大型建築,今天成了迪爾伯恩裝配廠的一部分。到戰爭結束時,福特獵潛艇也沒有生產出來,但通過這個項目對Rouge河的河道進行了大幅度拓寬,使礦石運輸船能夠溯流而上。這場戰爭還暴露了福特汽車公司對配套商供應斷檔缺乏足夠的應對能力。由於配套件供不上,福特汽車曾多次停工待料。這促使福特下決心實行自給自足。Rouge船塢很快就成了裝載著礦石、煤炭、木材的巨型運輸船的抵達港,供給Rouge工廠。隨後在1919年建成煉焦窯和沖天爐。鑄造廠可生產鐵、鋼、黃銅和青銅鑄件。光鑄造廠本身佔地就達30英畝。剛投產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鑄造廠。
1920年,Rouge廠開始大量生產世界上第一部量產型拖拉機,Fordson拖拉機。1920年福特建成了巨大的發電廠,從建成的第一天起該廠就同時為Rouge和海蘭工廠(福特汽車公司的第一座裝配廠,位於底特律)供電。由於電力有很大富裕,每天還向底特律市供應100萬千瓦剩餘電力。1923年建成玻璃廠。福特在A型車上首先採用了夾層安全玻璃做風窗,需要有一個廠能進行相應的生產。新廠每天生產13.4英里長的玻璃。1927年推出期待已久的A型車時,Rouge工廠實現了「從礦石到成品」的目標,此後,B樓成了裝配廠的大本營。這些建築,連同福特帝國的幾百座其他建築,均由當時最有名的建築師albert Kahn設計。Kahn設計的重點自然是放在建築物的生產功能方面,但同時也設法盡量改善建築物的採光和通風條件。比如,在Rouse玻璃廠落成時,由於採用了大面積玻璃幕牆和天花板,因而被謄為是「在工業建築藝術方面大為超前的一座工廠。」
到此,整個聯合企業完成了建設,但局部改造從未停止過,只要發現有效率更高的機器和工藝,便將老設備撤下來,換上新設備。正如Rouge廠的一位工程師所講:「設備的成本是多少,或者用了多長時間並不重要,有時為了進行一項或兩項改造,不惜撤除整個部門。」
參觀過Rouge工廠的人無不對整個廠區出奇的整潔留下深刻的印象,地板擦得蹭亮,每一道牆都是新刷的,每一窗戶都閃著亮光,火車機車如同展示品一樣熠熠生輝。亨利·福特要求做到絕對整潔,每當接到有人要來參觀的通知後,工廠的經理們會下令停工一天進行大掃除。
在福特的眼裡,世上一大邪惡之—,就是造成廢物。對所有廢品福特都進行回收利用。煉焦廢氣用來生產焦油、點燈用的煤氣以及其他化學副產品,每天生成的30噸礦石粉塵都進行了再加工,予以利用,高爐廢碴用來做混凝土的一項配料,用在福特的建築工地上。家庭烤肉用的木炭公認是福特發明的,福特這項發明的起因是要為越積越多的廢木料尋找一個用場。在二戰期間,這座巨型工廠源源不斷地生產出吉普、坦克、卡車、指揮車和牽引車等,另一個主要產品是航空發動機。
1947年,正當Rouge的成功如日中天時,亨利·福特與世長辭了。此後,福特汽車公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摒棄了過於集中化的做法,限制了Rouse工廠的規模。在60年代後期,世界已經和亨利·福特在世的時候大不一樣了。其中之一是,環境意識日漸提高,在美國工業化的初期,煙囪冒煙被看成是充分就業的象徵,隨著工業的成熟,政府和廠家都認識到了黑煙的另一層含義。政府當局制定了空氣和水的質量標推,工廠離社區越近,累積排放越多,所受的管理越嚴格,從而導致了一些老廠關門。Rouge工廠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聯合企業恐怕今後也是僅此一家了。福特開始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業務:轎車和卡車生產的核心業務,越來越倚重不斷壯大的配套商和幹部隊伍,有條不紊地從采礦、木材和玻璃製造業務等非核心領域脫身。
1981年,Rouge工廠的鋼鐵生產業務成為一家新的獨立公司的組成部分。當1989年這些業務賣給Rouge鋼廠時,福特已經放棄了廠區中的Rouge河與船碼頭的全部所有權,原有1100英畝土地的所有權也放棄了45%。但是Rouge已經發展到不僅是鋼鐵和水泥的集合體,它已經成為一個具有很強自我意識的社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這里工作過。不管是固定工還是臨時工,誰也不願意從他們世代居住的地方離開。
1992年,在Rouge廠生產的唯一一個轎車型號福特·野馬(Mustang)將停產的時候,工會與當時福特北美業務部總裁阿歷克斯·喬德曼合作,力求維持野馬的生產,同時維持福特Rouge工廠的生產。拯救野馬成為拯救Rouge的同義語。公司和工會協手制訂了一個現代的經營協議,採取了很多提高效率和質量的新措施。公司方面將對野馬進行重新設計和推介,並增加現代設備的投資。Rouge工廠在1997年重新振作。福特董事會同意對公司這家資格最老、規模最大的生產企業進行現代化改造。一期工作集中於對迪爾伯恩發動機和油箱廠及Rouge的其他工廠進行廣泛的革新改造,並在迪爾伯恩裝配廠上一個環保先進的噴漆項目。還計劃請CMS能源公司在2000年前建一個全新的發電廠。
Rouge工廠現在叫作福特Rouge中心,這座佔地600英畝的工廠仍是福特汽車公司最大的—個聯合企業。「為福特Rouge中心開辟一個光輝的前途對於我們有極大的意義。」福特集團副總裁吉姆·帕迪拉說道。「我們計劃對美國的這一工業中心進行前所未有的最大規模的更新改造,使它昂首闊步邁入21世紀。」

㈤ 汽車怎樣發明的

1872年,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決定製造可以獲取高額利潤的發動機作為人生的轉機。在這場冒險開始後,本茨投入到了對發動機的學習,並領到了製造四沖程發動機和雙沖程發動機的生產執照,在1879年,發明了第一台單缸煤氣發動機。

1879年12月31日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製造出第一台單缸煤氣發動機(轉速為200轉/分,功率約為0.7千瓦)。經過多年努力後,1886年1月29日本茨終於又研製成功了單缸汽油發動機(與對手不同的是,本茨將發動機安裝在三輪車架上),發明了第一輛不用馬拉的三輪車(現保存在慕尼黑的汽車博物館)。賓士汽車公司獲得'汽車製造專利權',正是這一日子,被確認為汽車的生日。

經過幾年拚命地工作,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一改再改設計方案,組裝發動機,得到了皇家攝影師比勒的資助,改進了奧托四沖程發動機,終於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輛單缸發動機三輪汽車。

(5)福特車的發明擴展閱讀

第一輛電力車的發明過程:

世界上第一個研究電動車的是由匈牙利工程師阿紐什·耶德利克ÁnyosJedlik於1828年在實驗室完成的電傳裝置。第一輛實際製造出來的電動車是由美國人安德森在1832到1839年之間發明的。

這輛電動車所用的蓄電池比較簡單,是不可再充的。1899年,德國人波爾舍發明了一台輪轂電動機,以替代當時在汽車上普遍使用的鏈條傳動。隨後開發了Lohner-Porsche電動車,該車採用鉛酸蓄電池作為動力源,由前輪內的輪轂電動機直接驅動,這也是第一部以保時捷命名的汽車。

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上,該車以Toujours-Contente之名登場亮相,轟動一時。隨後,波爾舍在Lohner-Porsche的後輪上也裝載兩個輪轂電動機,由此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輛四輪驅動的電動車。

㈥ 汽車是誰發明的

汽車發展歷史 汽車自上個世紀末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百多年。從卡爾.本茨造出的第一輛三輪汽車以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跑到現在,竟然誕生了從速度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需要三秒鍾多一點的超級跑車。這一百年,汽車發展的速度是如此驚人!同時,汽車工業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們一手創建了通用、福特、豐田、本田這樣一些在各國經濟中舉足輕重的著名公司。讓我們一起來回望這段歷史,品味其中的辛酸與喜悅,體會汽車給我們帶來的種種歡樂與夢想…… 汽車同其它現代高級復雜工具如電子計算機等一樣,並非是哪一個人坐在那裡發明了的。發明之初的汽車也不是現在之個式樣,如果你能見到當時的汽車,你也可能認為這不是汽車呢。汽車的發展也有一個漫長的歷程,總的說來,汽車發展史可能分為蒸汽機發明前、蒸汽汽車的問世、大量流水生產汽車開始等三個階段。 人類最初的工作勞動完全是由本身來完成,根本沒有什麼汽車和發動機,如果說有的話,在未使用牛和馬之前使用的是人體的股份這台發動機。奴隸就是一種「生物發動機」。隨著人類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越來越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強,人們不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使用水力、風力。 在1705年,紐可門首次發明了不依靠人和動物來作功而是靠機械來作功的實用化蒸汽機。這種蒸汽機用於驅動機械,便產生了劃時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隨著蒸汽驅動的機械即汽車的誕生,人類社會中便拉開了永無休止的汽車發展的序幕。 1769年,法國人N.J.居紐(Cugnot)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驅動三輪汽車。到1804的年,脫威迪克(Trouithick)又設計並製造了一輛蒸汽汽車,這輛汽車還拉著十噸重的貨物在鐵路上行駛了15.7公里。 1831年,美國的哥德史沃奇.勒(ColdsworthyGur-ney)將一台蒸汽汽車投入運輸,相距15公里格斯特夏和切羅騰哈姆之間便出現了有規律的運輸服務,這台運輸車走完全程約需45分鍾。此後的三年內,倫敦街頭也出現了蒸汽驅動公共汽車。當這個笨重的怪物在英國城鎮奔跑時,曾引起了很大的騷動。說起來,這種車比現在的築路用的壓道機還重,速度又低,常常撞壞未經鋪修的路面,引起各種事故。市民們當時曾呼籲取締這種汽車。為此英國制訂了所謂的「紅旗法規」,具有諷剌意味的是,由於這條法規的實施,使得英國後來在製造汽車的起步上大大落後於其它工業國家。 由於蒸汽汽車本身又笨又重,乘坐蒸汽汽車又熱又臟,為了改進這種發動機,艾提力.雷諾(EtienceLenor)在1800年製造了一種與燃料在外部燃燒的蒸汽機(即外燃機)所不同的發動機,讓燃料在發動機內部燃燒,人們後來稱這類發動機為內燃機。 1876年康特.尼古扎.奧托(CountNicholasOtto)又發明了對進入汽缸的空氣和汽油混合物先進行壓縮,然後點火,提高了發動機效率。這種發動機具有進氣、壓縮、作功、排氣四個行程,為了紀念奧托的發明,人們把這種循環改稱為奧托循環。 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苯茨(Kart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1883年10月,他創立了「苯茨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他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苯茨專利機動車,該車為三輪汽車,採用一台兩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與此同時在1893年就與威廉.邁巴特合作製成了第一台高速汽油試驗性發動機的德國人戴姆勒(Daimler)又在邁巴特的協助下,又於1886年在巴特坎施塔特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輛「無馬之車」。該車是在買來的一輛四輪「美國馬車」上裝用他們製造的功率為1.1馬力,轉速為每分鍾650轉的發動機後,該車以每小時18公里的當時所謂「令人窒息」的速度從斯圖加特駛向康斯塔特,世界上第一輛汽油發動機驅動的四輪汽車就此誕生了。實際使用表明,此車使用良好。第二年苯茨第一次把三輪汽車賣給了一個法國巴黎人,由於這種三輪汽車設計可靠,選材和製造精細,受到了好評,銷路日廣。 由於上述原因,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苯茨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視為汽車誕生年。苯茨和戴姆勒則被尊為汽車工業的鼻祖。這是汽車發展史上的第二件大事。 需要說明的是,那時的汽車司機必須是勇敢、機智的機械修理工,在許多場合下他不得不「從汽車內爬出或爬到汽車下」或者到鄉下鐵匠那兒去修車,所以一般人是望車莫及的。盡管如此,坐在極為嘈雜和震動非常厲害的機械上,不僅要飽受路人的嘲笑和日曬雨淋,而且全然沒有今日司機的舒適和氣派,況且馬車手認為汽車搶佔了他們的生意,當汽車與馬車並行時,他們常常揚起皮鞭抽打汽車司機。 進入20世紀以後,汽車不再僅是歐洲人的天下了,特別是亨利.福特(HeneryFord)在1908年10月開始出售著名的「T」型車時,這種車產量增長驚人,短短19年,就生氣1500輛。此間的1913年福特汽車公司還首次推出了流水裝配線的大量作業方式,使汽車成本大跌,汽車價格低廉,不再僅僅是貴族和有錢人的豪華奢侈品了,它開始逐漸成為大眾化的商品。也是此時開始,美國汽車便成為世界寵兒,福特公司也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王國。所以,人們說,汽車發明於歐洲,但獲得大發展那是在本世紀初30年代的美國。福特採用流水作業生產汽車,在汽車發展史上樹起了第三塊里程碑。 短短幾年時間,汽車已經從一種實驗性的發明轉變為關聯產業最廣、工業技術波及效果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因此,汽車工業的發展不僅依賴於汽車行業本身的技術進步,而且也取決於汽車工業應用這些技術的投資能力和世界汽車市場的投放容量,兩者相互影響並受到整個經濟形勢的發展,及人們對環境要求和能源及原材料供應、意外變化及國家政策等的影響。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表明了汽車運輸的機動性,而且還培訓了不少駕駛軍用卡車的駕駛員,他們中的很多人還學習到了一些汽車機械技術,於是戰後汽車買賣興隆,在美國,汽車製造商和附件的供應商全負荷生產仍不能滿足要求的迅猛增長。汽車價格幾倍於戰前。但時隔不久由於經濟簫條汽車高需求即宣告結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英國,汽車的需要量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更高,幾乎生產多少就可售出多少。大戰中的美國發了橫財,戰後的美國工業越發興旺,汽車生產在世界上始終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汽車、鋼鐵、建築這三大工業曾被譽為「三大支柱」,而汽車工業更是美國工業驕傲的象徵,長期以來,他們一直以研究豪華小汽車為主。但當1973年首次發生石油危機時,美國汽車工業便受到很大的沖擊,而日本似乎對此早有察覺,他們大量研製生產的是小型節油汽車,結果終於在1980年把美國趕下了「汽車王國」的寶座,取而代之。 日本真可謂「後起之秀」,當歷史進入20世紀,日本才出現第一部汽車,幾年後日本人才開始研製汽車。但誰又能料到1925年才第一次出口汽車(向我國上海)的日本,60年後竟然出口汽車達6400萬輛,登上了汽車王國的寶座。這件事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成為汽車發展史上一個特大新聞。當然美國也決不會就此罷休,到底鹿死誰手還很難預料。未來的汽車市場仍是世界市場中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有人以美國汽車之王通用汽車公司為例,它平均每15分鍾用於汽車生產的投資就高達180萬美元,這真是令人驚訝的數字。因此,人們預料在將來,只有資金龐大的汽車公司才能有這樣的投資能力,不過由於有政府等各界支持,未來汽車舞台也不是大公司唱獨有戲,中小型汽車公司也會有很大的發展。 為了佔領未來汽車市場,如今已有許多公司把各種先進技術和裝備,如微型電子計算機、無線電通訊、衛星導航等等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方法、新材料廣泛應用於汽車工業中,汽車正在走向自動化和電子化。有了衛星導航系統,汽車可接收交通衛星的通信資料,確定汽車所在位置,從而自動提供最優行車路線,並且顯示出交通圖;汽車的雷達系統可以把障礙物的距離和大小告訴給駕駛員,這樣停車就更容易;而語言感知系統可以用圖、表和聲音告訴駕駛人員汽車的各個部位情況,此外還可按「音」行事,執行駕駛有關指令等等。另外汽車的能耗,排放廢氣、雜訊和污染等公害也日將減少,安全性、使用方便性將日益提高,即使再次發生石油危機,汽車工業也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專家們認為,汽車是當前世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將來它仍然是世界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別的任何開工交通工具都不可能完全把汽車取代。與福特沒有任何關系。老亨利·福特那是以後的事了。 最早的汽車發明者其實是兩位,發明時間幾乎是同時,所以沒法說到底是哪位先。因為本茨先申請的專利。所以教科書上一般是以本茨位主的。本茨就是賓士的祖宗,當然不能說本茨就是賓士:) 這兩位一位叫戈特列布·戴姆勒(戴姆勒集團的祖宗) 另一位叫做卡爾·本茨。(賓士汽車的祖宗)1885年,戈特列布·戴姆勒把汽油機裝在自行車上發明了摩托車,而卡爾·本茨1886年吧發動機裝再了3輪車上,狠滑稽的一個巧合。 不過最後的歷史我曾經看到過以點資料說是戈特列布·戴姆勒和卡爾·本茨幾乎同時完成了汽車的研究。不過幸運的是老卡爾同志發揚了我黨不被勝利沖昏頭腦的優良作風申請了專利~至此,汽車的發明權就誕生再了老卡爾家裡了。資本主義啊~ 世界公認的汽車發明者是德國人卡爾·佛里特立奇·賓士。他在1885年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輛馬車式三輪汽車,並於1886年1月29日獲得世界第一項汽車發明專利,這一天被大多數人稱為現代汽車誕生日,賓士也被後人譽為「汽車之父」。1887年,卡爾·本茨將他的第一輛汽車賣給了法國人埃米爾·羅傑斯,這是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的銷售。同年,卡爾·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車製造公司——賓士汽車公司。 賓士將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汽車事業。 1886年,德國人哥德利普·戴姆勒在一輛四輪馬車上安裝了自己研製的汽車發動機,以每小時18千米「令人窒息」的速度行駛,人類歷史上第一輛四輪汽車誕生了。1890年戴姆勒成立公司。 而對於誰是汽車的發明者,法國人抱有不同的看法。法國人認為,早在德國人之前,法國的戴波梯維爾在1884年就發明了汽車並申請了專利,這確是事實。遺憾的是,他以後並沒有去研究汽車,而是把發動機用到了工業生產中,最終成為工業發動機製造商,與汽車業疏遠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法國在汽車發展史上作出的巨大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因為法國人是汽車工業的先驅,是他們使汽車製造真正進入工業生產階段。 汽車百載歷史中,聲明自己是汽車最早發明者的不下幾百人,但發明世界第一輛汽車的桂冠當德國工程師卡爾·賓士莫屬了。 卡爾·賓士1844年出生在一個火車司機的家庭,幼年的耳濡目染,培養了他對車輛,內燃機及機械構造的濃厚興趣,長大後到鐵工廠當學徒,在綜合技術學校畢業後在曼海姆辦了一家機械廠,從此,他如願以償,潛心研究機械。終於在他34歲那年,首次研製成功了一台二沖程煤氣發動機,並於1883年創建「賓士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 1886年卡爾·賓士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為動力的三輪汽車,並於同年1 月29日為發明專利立案,因此1月29日被認為是世界汽車誕生日,1886年為世界汽車誕生年。該車裝有卧置單缸二沖程汽油發動機,785CC容積,0.89匹馬力,每小時行走15公里。該車前輪小,後輪大,發動機置於後橋上方,動力通過鏈和齒輪驅動後輪前進。該車已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電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掛、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掣動手把等。其齒輪齒條轉向器是現代汽車轉向器的鼻祖。當時,由於該車的性能還未完善,發動機工作時噪音很大,而傳遞動力的鏈條質量不過關,常常發生斷裂,因而在汽車經過的道路上,人們看見的經常是人推車而不是人坐車。在那個馬車的時代,汽車受到人們的嘲笑,被斥之為無用的怪物。賓士夫人貝爾塔為了回擊社會輿論的譏諷,於1888年8月帶領兩個兒子駕駛著經過賓士反復改進的汽車從曼海姆出發,途徑維斯洛赫添油加水,直駛普福爾茨海姆,全程 144公里。這次歷史性的試驗為汽車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因此,賓士夫人被稱為世界上第一位女汽車駕駛員。如今,這輛賓士1號車陳列在德國汽車發源地斯圖加特市的賓士汽車博物館中。 1885年製造第一輛摩托車,1886年發明第一輛汽車。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 世界上相繼出現了一批汽車製造公司,除戴姆勒和賓士公司外,還有美國的福特, 英國的勞斯萊斯、法國的雷諾、標致、雪鐵龍、義大利的菲亞特等。這個時期, 人們的主要精力在不斷改進汽車的機械結構方法。即想辦法讓汽車行駛起來,速度要快,操縱要穩定。在車身造型方面還沒有專門的設計人才,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沿用馬車的型式,因此,當時人們把汽車稱為無馬的「馬車」。 德國 賓士專利1號車(Benz Patent Motor)1886年 型式:卡爾·本茨製造的最早車型,3輪,最早採用差速機構,後輪為鏈傳動 發動機:單缸,排量984ml 功率:0.89HP(英制馬力,1HP=0.746KW) 最高車速:15km/h世界上第一批車模誕生於1914年,當時,美國福特汽車廠在銷售新出品的T型車的同時,還贈送給購車者一個精緻的T型車小模型,福特的本意純粹是為了和通用汽車進行競爭。

㈦ 汽車是亨利福特發明的還是卡爾賓士發明的

我記得說福特在美國底特律發明汽車的時候 人們都以為是個鋼鐵怪物 不知道是不是世界上第一輛汽車

㈧ 世界第一輛汽車的發明者是誰啊是卡爾·本茨,還是福特

世界第一輛汽車的發明者是法國人N·J·居紐。

1769年,法國人N·J·居紐制內造了用煤氣燃燒產生蒸容汽驅動的三輪汽車。但是這種車的時速僅4公里,而且每15分鍾就要停車向鍋爐加煤,非常麻煩。後來車在一次行進中撞到磚牆上,碰得支離破碎。

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Karl 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1883年10月,他創立了「本茨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他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本茨專利機動車,該車為三輪汽車,採用一台二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

(8)福特車的發明擴展閱讀:

電力汽車

世界上第一個研究電動車的是由匈牙利工程師阿紐什·耶德利克Ányos Jedlik於1828年在實驗室完成的電傳裝置。第一輛實際製造出來的電動車是由美國人安德森在1832到1839年之間發明的。

1838年,英國發明家亨納特發明了世界第一台內燃機點火裝置,該項發明被世人稱之為「世界汽車發展史上的一場革命」。

㈨ 是誰發明了福特車

亨利 · 福特(Henry Ford)

㈩ 在福特發明流水線生產汽車之前,汽車是怎樣生產的

先把各部分零件生產好,到達一定的數量後再組裝。

美國人福特首次採用流水線方式來生產汽車,所有零部件都是批量製造的,產品在裝配線上向前移動,經過每個工人面前時分別裝配一種零件。

所有的汽車都由標准化的零部件組裝而成,直到完整的汽車從裝配線末端駛下。

(10)福特車的發明擴展閱讀:

典型的流水線生產具有如下特點:

流水線上固定生產一種或少數幾種產品(零件),其生產過程是連續的;流水線上各個工作地是按照產品工藝過程的順序排列的。

每個工作地只固定完成一道或少數幾道工序,專業化程度較高;流水線按照統一的節拍進行生產(所謂節拍,就是流水線上前後生產兩件相同產品之間的時間間隔)。

流水線上個工作地的生產能力是平衡的、成比例的、各道工序的單件加工時間等於節拍或節拍的倍數;流水線設有專門的傳送裝置,產品按單向運輸路線移動。

閱讀全文

與福特車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