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貝爾他發明電話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困難
當時沒有資金支持
2. 貝爾之前是有打算發明電報的,他在發明電報的時候發明了電話,那他最
?電話的發明者叫貝爾。他原是蘇格蘭人,生於1847年。24歲時移居美國,不久加入美國籍。1873年他已是波士頓大學語言生理學的教授。一次,他企圖通過一根電報線來同時傳遞幾個信息。他的設想得到了妻子梅布爾.哈伯德與岳父的支持。梅布爾是聾子,以前是貝爾的學生。她父親較富有,為女婿的科學試驗慷慨解囊,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持。
貝爾的不少朋友卻希望他鑽研電報術。但發明家不以為然。他心裡唯一惦記的事,就是要完成傳遞人聲的工作。他先試製成「諧和電報」——在一根導線上連接由帶電蘆葦組成的兩個豎琴模樣的集合。每根蘆葦在導線的那一頭都有同頻率的對應者。貝爾把兩個「豎琴」掛在磁性薄膜上。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種裝置。
有一天,貝爾的助手托馬斯.沃森擺弄夾住了的蘆葦,而貝爾卻從導線上聽到了鄰室傳來的撥動的弦音。他記下了事實,從而導致進一步試驗。試驗過程中,貝爾遇到不少困難。但他是個虛心好學的人,因而在向別人求教時,得到過一些著名科學家的指導與幫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約瑟夫.亨利、愛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貝爾通過送話機喊道:「沃森先生,請過來!我有事找你!」
在實驗室里的沃森助手聽到召喚,像發瘋一樣,躍出實驗室,奔向貝爾喊話的寢室去。他一路大叫著:「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
這樣,人類有了最初的電話,揭開了一頁嶄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電話發出的新聞電訊稿被發送到波士頓《世界報》,標志著電話為公眾所採用。1878年,貝爾電話公司正式成立。
早期的人工電話交換機。它能為50家電話用戶提供服務
美軍在越南戰爭時使用的行動電話
自從使用了增音器之後,連接美國和歐洲大陸的電話成為可能
美國電報電話公司的手錶式電
現在的手機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多
1882年,磁性壁掛電話
1969年,可視電話
1938年,電話總機
1949年,「500」台式電話
3. 貝爾發明電話,反對的人的理由是什麼
貝爾,原是蘇格蘭人,生於1847年。24歲時移居美國,不久加入美國籍。他先試製成「回諧和電答報」——在一根導線上連接由帶電蘆葦組成的兩個豎琴模樣的集合。每根蘆葦在導線的那一頭都有同頻率的對應者。貝爾把兩個「豎琴」掛在磁性薄膜上。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種裝置。
有一天,貝爾的助手托馬斯.沃森擺弄夾住了的蘆葦,而貝爾卻從導線上聽到了鄰室傳來的撥動的弦音。他記下了事實,從而導致進一步試驗。
1876年3月10日,貝爾通過送話機喊道:「沃森先生,請過來!我有事找你!」
在實驗室里的沃森助手聽到召喚,像發瘋一樣,躍出實驗室,奔向貝爾喊話的寢室去。他一路大叫著:「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
這樣,人類有了最初的電話,揭開了一頁嶄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電話發出的新聞電訊稿被發送到波士頓《世界報》,標志著電話為公眾所採用。1878年,貝爾電話公司正式成立
4. 貝爾是不是發明了電報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是一位美國發明家和企業家。他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的專利權,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AT&T公司的前身)。關於電話的發明者尚存爭議,美國國會2002年6月15日判定義大利人安東尼奧·梅烏奇為電話的發明者,加拿大國會則於2002年6月21日通過決議,重申貝爾是電話的發明者,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伊萊沙·格雷是電話的發明者。2004年,在加拿大廣播公司舉辦的「最偉大的加拿大人」評選中,他被電視觀眾評選「十大傑出加拿大人」
5. 19世紀30年代是莫爾斯發明了電話貝爾發明了電報嗎
簡單的來說是:貝爾發明了電話。莫爾斯發明了電報。
電話的發明家是英國人亞歷山大·貝爾。
貝爾出生在英國一個聲學世家,後移居美國。在波士頓曾開辦過增益聾啞人教師的學校。由於職業上的原因,他研究過聽和說的生理功能,後受聘為波士頓大學聲音生理學教授。
1873年,他辭去教授職務,開始專心研製電話。
1875年,貝爾製成了實用的電話裝置。
1876年,貝爾獲得了美國的電話專利,他不僅發明了電話,而且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家電話公司。
電報的發明:
雖然早在19世紀初,就有人開始研製電報,但實用電磁電報的發明,主要歸功於英國科學家約翰庫克、惠斯通和美國科學家莫爾斯。
1836年,約翰庫克製成電磁電報機,並於次年申請了首個電報專利。惠斯通則是約翰庫克的合作者。庫克和惠斯通設計製造了第一個有線電報,且不斷加以改進,發報速度不斷提高。這種電報很快在鐵路通信中獲得了應用。他們的電報系統的特點是電文直接指向字母。
莫爾斯原本是美國的一流畫家,出於興趣,他在1835年研製出電磁電報機的樣機,後又根據電流通、斷掉時出現電火花和沒有電火花兩種信號,於1838年發明了由點、劃組成的電碼,即著名的「莫爾斯電碼」,是電信史上最早的編碼,是電報發明史上的重大突破。
1858年7月《Scientific American》雜志報道:眾所周知,英國人一向宣稱,電磁式電報(magnetic telegraph)是由他們的同胞惠斯通教授發明的。而在大西洋彼岸,電報公司的成立,則讓更多的歐洲人開始討論,誰才是電報的真正發明者。法國巴黎的《通報》(Moniteur)認為,莫爾斯雖不是電報原理的創立者,卻是第一個將該原理用於實踐的人。
6. 愛迪生和貝爾發明電話的故事
有一天,貝爾的助手托馬斯.沃森擺弄夾住了的蘆葦,而貝爾卻從導線上聽到了鄰室傳來的撥動的弦音。他記下了事實,從而導致進一步試驗。試驗過程中,貝爾遇到不少困難。
但他是個虛心好學的人,因而在向別人求教時,得到過一些著名科學家的指導與幫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約瑟夫.亨利、愛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貝爾通過送話機喊道:「沃森先生,請過來!我有事找你!」
在實驗室里的沃森助手聽到召喚,像發瘋一樣,躍出實驗室,奔向貝爾喊話的寢室去。他一路大叫著:「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
這樣,人類有了最初的電話,揭開了一頁嶄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電話發出的新聞電訊稿被發送到波士頓《世界報》,標志著電話為公眾所採用。1878年,貝爾電話公司正式成立。
(6)貝爾發明電話被電報公司拒絕擴展閱讀
電話的發展歷史
電話機是美國人A. G. 貝爾於1876年發明的。他用兩根導線連接兩個結構完全相同、在電磁鐵上裝有振動膜片的送話器和受話器,首先實現兩端通話。但通話距離短、效率低。1878年出現了炭精送話器,使電話機送話器效率大大提高。受話器結構也有改進。
最早的電話機是磁石電話機,靠自備電池供電,用手搖發電機發送呼叫信號。1880年出現共電式電話機,改由共電交換機集中供電,省去手播發電機和干電池。1891年出現了旋轉撥號盤式自動電話機,它可以發出直流撥號脈沖,控制自動交換機動作,選擇被叫用戶,自動完成交換功能。
從而把電話通信推向一個新階段。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出現了按鍵式全電子電話機。除脈沖發號方式外,又出現了雙音多頻(DTMF)發號方式。隨著程式控制交換機的發展,雙音頻按鍵電話機已逐步普及。電子電話機電路正在向集成化邁進,話機專用集成電路已廣泛用於話機電路各組成部分。
各種多功能電話機和特種用途電話機也應運而生。到90年代初,已有了將撥號、通話、振鈴三種功能集於一塊集成電路上的電話機。隨著話音識別技術的發展,直接用話音「撥號」的新型電話機也正在出現。
7. 貝爾發明電話的故事
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動手設計了中心設置磁舌簧的發話器。這種發話器能傳遞各種頻率的聲音,振動舌簧通過電磁感應轉換為各種電振盪。同樣結構的裝置放在一定距離的另一端,作為接收機用。1876年2月14日,這項發明獲准專利登記。
在貝爾發明電話之後,大發明家愛迪生和休斯等人都對電話作過很多改進和完善,他對貝爾的電話結構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造,用碳粒接觸來控制電流強度。使電話傳送聲音的效率逐步提高,功能日趨完善。
當時,從事電話發明的決非貝爾一人。其中,美國發明家格雷的成就也非同凡響。19世紀70年代,格雷首先設計了一套"情侶電報裝置"。他使用兩個罐頭盒,每隻盒子底部由一條綳緊的繩子連結起來。當一個人對著一端罐頭講話時,振動通過繩子傳達給另一端罐頭。
這個實驗使格雷認識到人的聲音由各種不同的頻率的音調構成,如果能設計出合適發話器,再把聲調變成電的訊號,傳遞後再在另一端變為話音,這不就實現遠距離通話了嗎? 格雷的設想雖好,但是只是設想,並沒有實現。
(7)貝爾發明電話被電報公司拒絕擴展閱讀:
有一次,當他在做電報實驗時,偶然發現了一塊鐵片在磁鐵前振動會發出微弱聲音的現象,而且他還發現這種聲音能通過導線傳向遠方。這給貝爾以很大的啟發。他想,如果對著鐵片講話,不也可以引起鐵片的振動嗎?這就是貝爾關於電話的最初構想。
貝爾發明電話的努力得到了當時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的鼓勵。亨利對他說:「你有一個偉大發明的設想,干吧!」當貝爾說到自己缺乏電學知識時,亨利說:「學吧」。
在亨利的鼓舞下,貝爾開始了實驗,一次不小心把瓶內的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痛得喊叫起來:「沃森先生,快來幫我啊!」
想不到,這一句極普通的話,竟成了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音。正在另一個房間工作的貝爾先生的助手沃森,是第一個從電話里聽到電話聲音的人。貝爾在得知自己試驗的電話已經能夠傳送聲音時,熱淚盈眶。當天晚上,他寫給母親的信中預言:「朋友們各自留在家裡,不用出門也能互相交談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由於貝爾1876年3月10日所使用的這部電話機的送話器,在原理上與另一位電話發明家格雷的發明雷同,因而格雷便向法院提出起訴。一場爭奪電話發明權的訴訟案便由此展開,並一直持續了十多年。
最後,法院根據貝爾的磁石電話與格雷的液體電話有所不同,而且比格雷早幾個小時提交了專利申請等這些因素,作出了大家已經知道結果的判決,電話發明權案至此畫上句號。盡管如此,電話仍然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它凝聚著包括貝爾在內的許多電話發明家的智慧和汗水。
8. 貝爾發明電話過程中的主要困難
1847年3月3日,亞歷山大·貝爾出生在英國的愛丁堡。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頗有名氣的語言學家。
受家庭的影響,貝爾小時候就對語言很感興趣。他喜歡養麻雀、老鼠之類的小動物。他覺得動物的叫聲美妙動聽。上小學時,他的書本里,除了裝課本書外,還經常裝有昆蟲、小老鼠等。有一次,老師正在講《聖經》的故事,忽然他書包里的老鼠竄了出來,同學們躲的躲,叫的叫,弄得教室內大亂。老師怒不可遏,覺得這樣的學生不可教。
不久,貝爾的父親就將貝爾送到倫敦祖父那兒。這位慈祥的老人雖然很疼愛孫子,但對孫子的管教十分嚴厲。祖父深諳少年的學習心理,他不採用填鴨式的方法,硬逼貝爾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從培養貝爾的學習興趣入手。漸漸地,貝爾有了強烈的求知慾,學習成績也上去了,成了優等生。貝爾後來回憶道:「祖父使我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應該懂得的普通功課,我卻不知道,這是一種恥辱。他喚起我努力學習的願望。」
一年之後,貝爾又回到了故鄉愛丁堡。在他家附近,有一座磨坊。貝爾覺得這種老式水磨太費勁了,要改進改進。於是,他查閱各種圖書資料,設計出一幅改良水磨的草圖。這圖雖然畫得不規范,但構想卻十分巧妙。經過工匠的加工,水磨果然變得十分靈活,比原來省力多了。從此,他成了遠近聞名的「小發明家」。
貝爾從這里看到了發明創造的意義。每一項的發明,都將使很大一部分人受益,都是人類向前邁進的一塊基石。
1869年,22歲的貝爾受聘美國波土頓大學,成為這所大學的語音學教授。貝爾在教學之餘,還研究教學器材。
有一次,貝爾在做聾啞人用的「可視語言」實驗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電流流通和截止時,螺旋線圈會發出雜訊,就像電報機發送莫爾斯電碼時發出的「嘀答」聲一樣。
「電可以發出聲音!」思維敏捷的貝爾馬上想到,「如果能夠使電流的強度變化,模擬出人在講話時的聲波變化,那麼,電流將不僅可像電報機那樣輸送信號,還能輸送人發出的聲音,這也就是說,人類可以用電傳送聲音。」
貝爾越想越激動。他想:「這一定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想法。」於是,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電學界的朋友,希望從他們那裡得到有益的建議。然而,當這些電學專家聽到這個奇怪的設想後,有的不以為然,有的付之一笑,甚至有一位不客氣地說:「只要你多讀幾本《電學常識》之類的書,就不會有這種幻想了。」
貝爾碰了一鼻子灰,但並不沮喪。他決定向電磁學泰斗亨利先生請教。
亨利聽了貝爾的一五一十的介紹後,微笑著說:「這是一個好主意!我想你會成功的!」
「尊敬的先生,可我是學語音的,不懂電磁學。」貝爾怯怯地說,「恐怕很難變成現實。」
「那你就學會它吧。」亨利斬釘截鐵地說。
得到亨利的肯定和鼓勵,貝爾覺得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了,決心也更大了。他暗暗打定主意:「我一定要發明電話。」
此後,貝爾便一頭扎進圖書館,從閱讀《電學常識》開始,直至掌握了最新的電磁研究動態。
有了堅實的電磁學理論知識,貝爾便開始籌備試驗。他請來18歲的電器技師沃特森做試驗助手。
接著,貝爾和沃特森開始試驗。他們終日關在試驗室里,反復設計方案、加工製作,可一次次都失敗了。「我想你會成功的」,亨利的話時時回盪在貝爾的耳邊,激勵著貝爾以飽滿的熱情投入研製工作中去。
光陰如流水,兩個春秋過去了。
1875年5月,貝爾和沃特森研製出兩台粗糙的樣機。這兩台樣機是在一個圓筒底部蒙上一張薄膜,薄膜中央垂直連接一根炭桿,插在硫酸液里。這樣,人對著它講話時,薄膜受到振動,炭桿與硫酸接觸的地方電阻發生變化,隨之電流也發生變化;接收時,因電流變化,也就產生變化的聲波。由此實現了聲音的傳送。
可是,經過驗證,這兩台樣機還是不能通話。試驗再次失敗。
經反復研究、檢查,貝爾確認樣機設計、製作沒有什麼問題。「可為什麼失敗了呢?」貝爾苦苦思索著。
一天夜晚,貝爾站在窗前,鎖眉沉思。忽然,從遠處傳來了悠揚的吉他聲。那聲音清脆而又深沉,美妙極了!
「對了,沃特森,我們應該製作一個音箱,提高聲音的靈敏度。」貝爾從吉他聲中得到啟迪。
於是,兩人馬上設計了一個製作方案。一時沒有材料,他們把床板拆了。幾個小時奮戰之後,音箱製成了。
1875年6月2日,他們又對帶音箱的樣機進行試驗。貝爾在實驗室里,沃特森在隔著幾個房間的另一頭。貝爾一面在調整機器,一面對著送話器呼喚起來。
忽然,貝爾在操作時,不小心把硫酸濺到腿上,他情不自禁地喊道:「沃特森先生,快來呀,我需要你!」
「我聽到了,我聽到了。」沃特森高興地從那一頭沖過來。他顧不上看貝爾受傷的地方,把貝爾緊緊擁抱住。貝爾此時也忘了疼痛,激動得熱淚盈眶。
當天夜裡,貝爾怎麼也睡不著。他半夜爬起來,給母親寫一封信。信中他寫道:
「今天對我來說,是個重大的日子。我們的理想終於實現了!未來,電話將像自來水和煤氣一樣進入家庭。人們各自在家裡,不用出門,也可以進行交談了。」
可是,人們對這新生事物的誕生反應冷漠,覺得它只能用來做做游戲,沒什麼實用價值。
貝爾一方面對樣機進行完善,另一方面利用一切機會宣傳電話的使用價值。
兩年之後的1878年,貝爾在波士頓和紐約之間進行首次長途電話試驗(兩地相距300公里),結果也獲得成功。在這以後,電話很快在北美各大城市盛行起來。
9. 從貝爾發明電話的故事中你受到什麼啟發
給點耐心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