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是誰發明的東西

是誰發明的東西

發布時間:2021-06-20 17:17:32

A. 以下東西是誰第一個發明

手機 是 貝爾 發明的...具體的你在網上可以搜到..... 電腦 是 帕斯卡 電視 是 貝爾德

B. 名人發明東西的故事

名人發明東西的故事有:

1、愛迪生發明電燈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小學未讀完就輟學,在火車上賣報度日。愛迪生是一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製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個性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電機後,愛迪生就決心製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

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製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了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二是改善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真空度。他還對新型發電機和電路分路系統等進行了研究。

愛迪生將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逐一地試驗下來,唯獨白金絲性能量好,但白金價格貴得驚人,務必找到更適宜的材料來代替。1879年,幾經實驗,愛迪生最後決定用炭絲來做燈絲。他把一截棉絲撒滿炭粉,彎成馬蹄形,裝到坩鍋中加熱,做成燈絲,放到燈泡中,再用抽氣機抽去燈泡內空氣,電燈亮了,竟能連續使用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的白熾燈問世了。1879年除夕,愛迪生電燈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燈火通明。

為了研製電燈,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連續幾天試驗,發明炭絲作燈絲後,他又接連試驗了6000多種植物纖維,最後又選用竹絲,透過高溫密閉爐燒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絲,裝到燈泡里,再次提高了燈泡的真空度,電燈竟可連續點亮1200個小時。電燈的發明,曾使煤氣股票3天內猛跌百分之十二。

繼愛迪生之後,1909年,美國柯進而奇發明了用鎢絲代替炭絲,使電燈效率猛增。從此,電燈躍上新台階,日光燈、碘鎢燈等形形色色的燈如雨後春筍般登上照明舞台。

(2)是誰發明的東西擴展閱讀:

1、發明,是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產品之所以被發明出來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發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製作的新工藝、新方法。

機器設備、儀表裝備和各種消費用品以及有關製造工藝、生產流程和檢測控制方法的創新和改造,均屬於發明。

2、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即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

(1)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革命。

(2)印刷術的出現:加快了文化的傳播,改變了歐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讀書況。

(3)指南針的發明:為歐洲航海家進行環球航行和發現美洲提供了重要條件,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

(4)火葯武器的發明: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C. 誰發明了什麼東西,是哪個時代的

馬雲發明了網路購物,和網上支付,是21世紀的新發明

D. 誰發明了什麼發明的東西又是什麼

電燈,愛迪生發明了電燈

E. 什麼東西是誰發明的

燈泡是愛迪生發明的
電腦是馮.諾依曼發明的
聽診器是雷奈克發明的
鋸子是魯班發明的.................

F. 東西都是誰發明的

摘自「酎泉老人」 博客 「東西」是否源於古長安的「東、西」二市?有無更早的來源?就我接觸過的資料,清代學者梁章鉅在《浪跡續談"東西"》中論曰:
伊墨卿太守語余曰:「向聞朱石君師言世俗通行之語,但舉東西而不言南北者,東謂我儒之教,即孔子之東家某;西即彼教,謂西方之聖人,舉此二端,足以涵蓋一切矣。惜當時未聞所據何書。」余嘗私質之紀文達師,師笑曰:「石君篤信彼教,故其論如此。」然余嘗聞明思陵(指崇禎皇帝)偶問詞臣曰:「今市肆交易,但言買東西,而不及南北,何也?」輔臣周延儒對曰:「南方火,北方水,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故但言東西耳。」思陵善之。余謂周乃小人捷給,取辯一時,亦未見確鑿。《南齊書"豫章王嶷傳》:「上謂嶷曰:『百年亦何可得?止得東西一百,於事亦得。』似當時已謂物為東西,物產四方而約舉東西,正猶史記四時而約言春秋耳。
這一短文表達了四個意思:一、「東」代表儒家,「西」代表佛家的說法不足信;二、崇禎皇帝與詞臣的對話「未見確鑿」;三、南北朝時,已把物品稱為「東西」;四、因為物品產自東西南北四方,簡略為「東西」,如同歷史上把「春夏秋冬」簡略為「春秋」一樣。
崇禎皇帝與詞臣的對話,其實是說「東西」一詞源於「五行」。關於這個說法,據說最早發生在宋代理學家朱熹與老朋友盛溫如之間,故事說,朱熹在路上遇見其友人盛溫如提著籃子上街,問「上哪兒?」回答說「上街買東西。」朱熹又問:「為什麼不能買南北?」回答說不能,因為按照五行與東、南、西、北、中相配,東屬木,西屬金,凡屬金木類,籃子可盛,而南屬火,北屬水,籃子不可盛,所以只能買「東西」,不能買「南北」。與此相同的故事還有三個,只是時間晚到清代:一,乾隆皇帝向紀曉嵐的請教,同樣的問題,同樣的回答。二,也是乾隆,說他微服私訪翰林書院,四個翰林書生正打牌賭錢。見乾隆來到,慌忙收拾賭具放到一隻柳條筐里,乾隆故意問那柳條筐里是什麼,一個老翰林的回答也與上同。三,則是從前有一位翰林官外出京遊玩,在一個寺院里見幾個簟匠師傅從山上砍來毛竹製作竹製品,便向方丈請教:「他們在製作什麼物品?派什麼用場?」方丈連忙答道:「他們在製作花籃,用來盛東西的。」翰林不懂為什麼只能說「東西」,不能說「南北」,方丈的回答也與上同。所以,「東西」源自「五行」說版本很多,應當說很合乎中國文化的內涵,但沒有一個版本指出它始於何時,出自何處。
關於將「東西南北」約略為「東西」的說法,已故著名學者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也持同樣的觀點,而且引用了梁章鉅的那段話作為佐證。但筆者認為,此說在邏輯上仍然欠妥。「春夏秋冬」指時間,約略為「春秋」後仍指時間,其義不變。但「東西南北」指方位,約略「東西」後反指物品,其義大相徑庭。故此只可聊備一說。
那麼,「東西」一詞究竟來歷何在?有文章說,清代學者龔偉經考證後認為:東漢時,商人大都集中在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他們到東西二京購貨,俗語就說「買東」或「買西」,約定俗成,「東西」就成為貨物的代稱。筆者認為,這一說頗為接近本質,所推論的時間早至漢代,應當是「東西」一詞可信的來源,因為它可以與《南齊書"豫章王嶷傳》的記載相呼應,說明南北朝時稱物品為「東西」是合乎邏輯的,可惜筆者沒有找到龔偉的原著,未知前後所論為何。
期待能有更新的考證。

G. 誰發明的東西

算盤的發明者是誰?准確的發明年代又是哪一年呢?從東漢時期徐岳的著作《數術記遺》中,我們最早看到「珠算」這個字眼。不過,注釋中說它只能做加減法。今天看來,這頂多說是算盤的一個雛形吧。從現有可靠資料分析,珠算發明於宋元時期。人們查閱過大量的歷史文獻,都查找不到算盤發明人的名字。這固然表明封建統治者對科技發明不夠重視,另一方面也說明它們的發明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逐步改進、完善的,很難說是哪一個人的功勞。

雨傘是誰發明的?發明的時間?雨傘的發明是出於偶然嗎?是怎樣發明出來的?發明的故事是怎樣的?
傳說魯班妻子雲氏也是一位巧匠。《玉屑》上還記述,她是雨傘的發明者,第一把雨傘就是她送給丈夫出門給人家蓋房屋時用的。"傘"字早有出現,她大概是造出了能撐合的傘.
是誰發明的雨傘?對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芸。有的說,埃及人最早使用雨傘,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Egypt)的貴族們外出旅遊時常常要奴隸(slave)為他們撐太陽傘(parasol)。羅馬人用傘遮擋地中海地區的陽光。在中國,傘是公元前1000年由魯班的妻子發明的,傘被稱作「能移動的房屋」。

在17世紀初,荷蘭人首先發明瞭望遠鏡。望遠鏡由荷蘭人發明出來絕不是 偶然的,因為那時在荷蘭磨製玻璃和寶石技術很發達,也就有很多製作眼鏡的工人。
這一天,陽光普照,小鳥在空中唱著歌兒飛來飛去。在荷蘭的密特爾堡小鎮,制鏡工人利比斯赫為檢查磨製出來的透鏡質量,用透鏡去看教堂頂上的風向標。
當時,他帶了一塊凸透鏡和凹透鏡。當他把兩塊透鏡離開一點排成一條線時,驚訝地看到遠處的風向標又大又近。他興奮不已,立刻想到去製造能看得更遠更清楚的裝置。
在1608年秋天,利比斯赫製造出這種裝置,後來被稱為荷蘭式望遠鏡。
就是把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裝在一個筒的兩端,眼睛看的一端裝凹透鏡。
12月,他又做出了雙筒望遠鏡。

照相技術發明以來,為了使照相技術更好地服務於大眾,為了獲得更加完美和理想的照片,發明家們不斷地將光學、機械學、電學、計算機等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可以說,一部照相機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不斷追求完美的歷史。

從繪畫到達蓋爾相機的誕生

17世紀末到18世紀,畫家們用手提暗箱作為遠景繪畫的工具,就是利用小孔成像原理,通過牆壁或窗戶的小孔,把外面的景象倒映在對側的牆壁或布幕上。著名畫家達.芬奇就曾用這種方法把風景映照在牆上,然後用鉛筆把投影描繪下來,作為記錄。這種手提暗箱就是目前廣泛使用的鏡頭反光照相機的前身。然而,用這種方法看到的圖像很不清晰,為了提高圖像的清晰度,人們對暗箱進行了改進,用凸透鏡代替小孔。1568年,丹尼爾.巴巴羅給暗箱加上了光柵。17世紀末,出現了帶有反射觀察系統的小型手提式暗箱。

1839年,法國學者達蓋爾發明了銀版照相法。此前,製造照相機所需的光學機械已經出現了,但感光材料的製取,顯影和定影等關鍵技術還沒得到解決,達蓋爾的兩個偶然發現使這些問題得到了解決。

有一次,達蓋爾無意中將一把銀匙放在一塊用碘處理過的金屬板上,過了會兒,他發現這把銀匙的影子居然印到了板上。他對這個現象大為吃驚,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他特意磨製了一塊金屬板,並在上面塗上碘,然後用照相機進行拍攝,居然拍下了一個淡淡的影子。達蓋爾從中得到啟發,最終發明了感光材料。

另一個偶然發現幫助達蓋爾解決了顯影問題。有一天,達蓋爾到葯品櫃中找葯品,突然發現曾經曝過光的底片上的影子已經變得非常清晰。這是什麼原因呢?為找到答案,他每天晚上將一張曝過光的底片放在葯品箱里,第二天清晨,在取出底片的同時,取出一瓶葯。他想:如果某一種促使曝過光的底片顯出清晰圖像的葯品被取出後,再放進曝過光的底片就不可能顯出清晰的像。出乎達蓋爾意料的是,當箱子里的葯品全部取出後,底片仍然顯出清晰的像,這使他十分驚異。後來他發現箱子里有一些小小的水銀珠。他立刻意識到,奇跡一定是水銀造成的。經過分析,達蓋爾認為,因箱子里溫度較高,蒸發後的水銀使底片顯像清晰。為證實這一判斷,達蓋爾把曝過光的底片放在暗室里,用水銀蒸氣進行實驗,果然取得預期效果。這樣達蓋爾就解決了照相的關鍵技術——顯影問題。
後來,達蓋爾又解決了定影問題,從而解決了照相的技術問題。因此,我們將照相機的發明歸功於達蓋爾。

1829年在慕尼黑舉行世界第一次自行車賽時,站在賽道兩旁的人們只能看見飛起的亂石和揚起的塵土。賽手們都坐在「滾輪」之上。這種「滾輪」是由一位名字很長的森林管理員--卡爾·弗里德里希·克里斯蒂安·弗賴赫爾·德賴斯·封·紹爾布儂(1785~1851)發明的。他的想法既非凡又簡單:當人們坐上「滾輪」,就可以走得更快、更遠,「滾輪」的結構同樣也很簡單:兩個木製的圓輪和一個鞍座。前輪有一個方向操縱桿。人們必須藉助雙腳的運動來推動和停止滾輪。1817年德賴斯騎著他的跑動器進行了首次郊遊。人們都嘲笑這位騎著「跑動器」的滑稽傢伙。但是德賴斯仍然騎著被人們稱為「不像馬車不似馬」的跑動器繼續向前。同時,他還與一位來自巴登州的高級官員打賭,並且贏得了這次打賭:德賴斯騎著他的「滾輪」只用了4小時就完成了長爾斯魯厄-克爾(位於斯特拉斯堡附近)的往返,而郵政馬車卻用了15個小時。盡管如此,人們還是嘲笑這位古怪的森林管理員,也沒有一個工廠主願生產和銷售這種「滾輪」。

1839年,一位名叫基爾克帕特里克·馬克·米蘭的蘇格蘭人發明了彎曲踏板。他將彎曲踏板固定在前輪上,此時人們有了真正的自行車。一位法國人米肖克斯為了參加1867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制出了一部得到改進的自行車。以後的十年,發明家們不斷造出新式自行車。為此,人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帶有蒸汽機的自行車;帶有冰刀的冰上自行車和帶有葉輪的水上自行車(今天在海上或湖上還可看見類似物),另外還有三輪甚至五輪的自行車,每一輪上坐一位騎者。慢慢地這種自行車成為了大眾交通工具。人們將充氣輪胎、軸承、鏈條等許多發明都用於自行車的試制之上,這些發明對以後的交通工具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戈特列布·戴姆勒將他的馬達安裝在自行車上,這樣就發明了摩托車。戴姆勒以後還發明了汽車。所有的這些人都取得了成就,並且由此而發財。只有德賴斯--這位真正的發明者仍然兩手空空。他還發明了許多人們並沒想到的東西,例如:碎肉機、打字機和能產生涼爽感的煙斗。至今只有一種行駛在鐵軌上的巡道車使用他的名字--「德賴斯」,人們用手來推動此車。

H. 誰發明了什麼東西

燈泡是愛迪生發明的 電腦是馮諾依曼發明的 聽診器是雷奈克發明的 鋸子是魯班發明的。本寶只知道這么多了,嘻嘻,希望能幫到大家

I. 你知道什麼東西是誰發明的嗎

弗萊明發明了青黴菌

J. 誰發明了什麼東西,是什麼時代

東漢張衡發明了地動儀

閱讀全文

與是誰發明的東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