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四大發明的發源地在現在哪四個地方
【活字印刷術】
發明者:畢升
朝代:宋朝
地點:蘄州(今湖北英山縣)
發明介紹: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造紙術】
發明者:蔡倫
朝代:東漢
地點:東漢桂陽郡
發明介紹: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
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漢族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指南針】
發明者:不知
朝代:難以確定,不早於北宋
地點:不知
發明介紹:指南針又稱指北針,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由三部曲組成:司南、磁針和羅盤。他們均屬於中國的發明。
【火葯】
發明者:不知,煉丹家
朝代:唐朝
地點:不知
發明介紹:火葯,又被稱為黑火葯。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
(1)發明發祥地擴展閱讀:
世界影響
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對西方科技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歐洲中世紀天主教的思想枷鎖。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西方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
而李約瑟對這四大發明的贊美和強調,使得這一說法獲得了中國的很大認同,並被寫進了教科書。
恩格斯在1857年發表的《炮兵》中寫道:「在中國,還在很早的時期就用硝石和其他引火劑混合製成了煙火葯,並把它使用在軍事上和盛大典禮中」
火葯最早在公元9世紀晚唐時期的煉丹書籍中就有記載。
公元904年,楊行密軍圍攻豫章(今江西南昌),部將鄭璠命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率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這是火葯最早使用於軍事記載,最早的火葯武器則出現在五代時期的敦煌壁畫。
十世紀五代時期的敦煌(時屬歸義軍)壁畫,目前所知最早的關於火槍和手榴彈的描繪。 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火銃出土於中國黑龍江,製作年代為1288年,現藏黑龍江省博物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發明
B. 中國古代文明的兩個重要發祥地
河南濮陽和陝西。
濮陽古稱帝丘,據傳五帝之一的顓頊曾以此為都,故有帝都之譽。濮陽之名始於戰國時期,因位於濮水(黃河與濟水支流,後因黃河泛濫淤沒)之陽而得名,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在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四個王朝都定格於陝西。
中國大地原點所在地的陝西,既是當代中國的地理中心,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古文化的中心。特別是建都陝西的周秦漢唐四個王朝譜寫了中華文明最華彩的樂章,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並跨越時空影響著現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
(2)發明發祥地擴展閱讀:
中國文明起源:
中國文明產生的地點和時間。根據考古發掘研究,有仰韶文化晚期至龍山文化早期等幾種不同觀點。
中國是人類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約八百萬年以前,在雲南的開遠、祿豐等地已經生活著古猿。此後,經過漫長時間的進化,產生了不同時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時經歷了原始人群、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幾個階段。
中國又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戰國、秦朝、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歷史時期。
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經歷了奴隸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從戰國開始,封建社會孕育形成,秦朝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國。
此後,兩漢王朝是封建社會迅速成長的階段,唐、宋時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至明、清兩代,封建社會盛極而衰,並最終步入多災多難的近代社會。
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勇於探索的精神和卓越的聰明才智,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萬里長城、大運河、明清故宮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出土文物,無不反映出大膽、高超的生產技術;同時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產生了無數傑出的人物,創造出無比博大、深厚的業績;而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內的無數科技成就,更使全人類獲益匪淺。
占統治地位的觀點是:黃河流域是我國唯一一處古代文明發祥地,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二十世紀下半葉,隨著考古探索的不斷進展,考古學家們又提出了中華文明多源觀,即黃河流域文化區、長江流域文化區、珠江流域文化區、遼河流域文化區。
這四大區域的文化各有其相對獨立的發展序列,都可以追溯到距今四五千年以前,都為推進中國古文化起了特定的歷史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史前文化雖是多元的,但他們的發展並不平衡。
在我國古人類邁向文明的歷史進程中,只有中原黃河流域文化區,尤其是黃河中游和下游相交匯的晉、陝、豫一帶地區,構成了華夏文明的起源的中心區域,並且率先大踏步地進入文明的門檻,成為華夏傳統文明的「直根」。
近年來陶寺遺址(陶寺遺址最早發現於20世紀50年代,位於襄汾縣城東北約7.5公里的崇山西麓,因靠近陶寺村南,所以叫陶寺遺址)的發掘成果表明:這個直根就是陶寺文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文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濮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陝西
C. 世界古代四大發明發祥地之流域有哪些
世界古代四大發明發祥地之流域:
1)埃及的尼羅河流域;
2)伊拉克的兩河流域;
3)印度的恆河流域;
4)中國的 黃河流域。
D. 世界上有幾大文明發源地呢
中國 印度 埃及 古巴比倫
中國
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有將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發現於雲南元謀的猿人化石「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中國境內已知最早的原始人類。距今四五十萬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帶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夠製造、使用簡單的工具,並知道了用火,已具備了人的基本特徵。經過漫長的原始社會,約在西元前21世紀,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開始進入奴隸社會。繼夏而興起的商(約西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西元前11世紀—前770年)進一步發展了奴隸制度。之後就是春秋和戰國(西元前770年—前221年),被認為是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階段。
中國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居住在黃河流域一帶的人民,就以農業為主,並飼養家畜。3000多年前的商代,已有了冶煉青銅的技術,並知道了使用鐵器;在制陶技術方面,有了白陶和釉陶;絲織生產也相當發達,產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提花絲織技術。春秋時期(西元前770年—前476年),制鋼技術已經出現;戰國時期(西元前475年—前221年),有一位名叫李冰的地方官和他的兒子共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今四川成都附近),合理地安排了灌溉、分洪和排沙的關系,堪稱古代水利科學技術的輝煌成就,至今仍發揮著巨大作用。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學術也空前活躍,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政治,評析社會,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老子、孔子、墨子、孫子等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
http://homepage.ntu.e.tw/~b91106003/china/c01.htm
巴比倫 巴比倫(Babylon)是世界著名古城遺址和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它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90公里處,幼發拉底河右岸,建於公元前2350多年,是與古代中國、印度、埃及齊名的人類文明發祥地。巴比倫意即「神之門」,由於地處交通要沖,「神之門」不斷擴展,成為幼發拉底河和格里底斯河兩河流域的重鎮。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曾是西亞最繁華的政治、經濟以及商業和文化中心,這里還曾是古巴比倫王國和新巴比倫王國的首都。
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亦稱「懸苑」,它依偎在幼發拉底河畔,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曾以興建宏偉的城市和宮殿建築聞名於世,他在位時主持建造了這座名園。相傳,他娶波斯國公主賽米拉米斯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鬱郁寡歡。國王為取悅愛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倫興建了高達25米的花園。此園採用立體疊園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層重疊,層層遍植奇花異草,並埋設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園由鑲嵌著許多彩色獅子的高牆環繞。王妃見後大悅。因從遠處望去,此園如懸空中,故又稱「空中花園」。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9/29/content_580006.htm
印度 早在西元前約2500年,在現今巴基斯坦,文明即已滋生,古城哈拉巴及穆罕耶達羅的遺跡留有許多這個早期文明的烙印。居民已有度量衡及文字,並挖溝渠及運河,在堡壘之下的城市是在一嚴謹計劃下築成的,神廟、住宅、浴室、街道,幾何形的布局和衛生系統的設計排水溝、運河等。出土的遺物非常豐富,包括黃金首飾和寶石、經雕刻過的石頭、青銅和土塑小雕像等。黃銅和青銅多半用於製造器具和武器。陶器通常以輪狀捏制,用火燒成,並繪上幾何、花卉和動物等圖案。詳細資料請參考
http://homepage.ntu.e.tw/~b91106003/india/i01.htm
埃及 古代的埃及人在6000多年前(4000BC)到5500多年前(3500BC)之間就分別在上埃及(尼羅河河谷)與下埃及(尼羅河三角洲)建立相當有規模的聚落。由於自然環境不同,上、下埃及發展出不同的文化與信仰。大約在公元前3100年,工藝水準較高的上埃及統一了下埃及,建立埃及第一王朝,並且在位於上、下埃及交界的孟斐斯(Memphis)建立國都。孟斐斯的首都地位到了中王國時期被位於下埃及的底比斯(Thebes)取代,但仍然是重要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上埃及與下埃及的分合一直是埃及歷史上的重要事件,法老王的稱號往往刻意強調他是「上、下埃及的國王」 。埃及人自己和鄰近民族往往稱埃及為「兩地」(the two lands)
http://homepage.ntu.e.tw/~b91106003/egypt/e01.htm
四大文明古國是世界古代歷史上最早進入文明社會的四個國家。依順序分別為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人類今天所擁有的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豐富知識,無不源於他們的古典文明。
四大文明古國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因而在 北半球 幾乎相同 緯度 的 尼羅河 、 兩河流域 、 印度河 以及黃河流域相繼產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文明古國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繼由 新石器時代 進入 青銅時代 ,進而步入 鐵器時代 。社會制度都採用 奴隸制 。古埃及的諾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 神話 傳說。他們利用神話來加強自己的專制主義統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稱是「 太陽神 的兒子」,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自稱「月神的後裔」,中國的君主自稱天子。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 歷法 ,一年都分12個月並且有 閏月 。各個文明都創造了自己的 文字 。印度河、黃河、兩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輪制陶,埃及和兩河流域都計算了 圓周率 ,巴比倫和中國都發明了 勾股定理 ,印度則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E. 有哪三個人類發明發祥地
中國與古印度、古希臘。
F. 人類文明的最早發祥地在哪兒
在亞洲西部今天伊拉克共和國境內,有兩條藍澈的大河日夜奔流不息。居東的為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則居西,盡管發源於不同的地方,波斯灣卻是它們共同的最終歸宿。
放眼遠望,河流沿岸麥田滾滾,下游地區棗林遍布。悠閑的羊群漫步在附近的草原上,翩翩的蒼鷺棲息於河邊的蘆葦叢中。時而,清風中飄來悅耳的駝鈴,駝隊正緩步行進著。遠處金黃的大漠里散布著一些丘岡,殘存的泥牆瓦礫中還能看到一些石板,周圍的淺草中也露出大塊燒過的方磚。詳觀細察,我們會發現石板和方磚上都刻印著像尖楔一樣的符號。這里的一切似乎都充滿著古老的氣息。這片美麗的土地,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兩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最早發祥地之一。
G. 世界上四大文明發祥地是哪兒
中國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
請你參考:
http://ke..com/view/11181.htm
H. 世界四個人類發明發祥地
黃河流域(華夏文明),恆河流域(印度文明),兩河流域(巴比倫文明),尼羅河流域(埃及文明)
I. 人類文明的發祥地有哪幾個
有:中國,古希臘、古印度 古巴比倫
19世紀俄國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指出:「寓言是理性的詩歌。」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寓言以簡潔而富有深意的故事,貯存著人類的智慧,傳承著思想的火花,銖積寸累,伴隨人類從蒙昧時代一步步地走向現代化。
古老的中國與古印度、古希臘,並稱世界寓言的三大發祥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每一位論辯、游說之士幾乎都有寓言創作,其數量之巨,足可「汗牛充棟」;其藝術之美,堪稱「奼紫嫣紅」。此後,寓言創作歷盡滄桑,綿延不絕,影響深遠,直達當今!
有:尼羅河流域
如果還要的話,就還有:古瑪雅文化,古愛琴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