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科技創造新生或美術課件

科技創造新生或美術課件

發布時間:2021-06-20 14:09:49

Ⅰ 廢物利用,創造新生活作文

今天是星期六,天來氣很源好。我剛玩完回家,看見媽媽准備把一些喝過的易拉罐扔掉。我看見了,想想說:「媽媽,別把那些易拉罐扔掉,我自有用處。」媽媽說:「有什麼用?」「我要做手工。」我說。媽媽說:「好吧!」。
我先給阿地里江打了個電話,說:「阿地里江,你能不能到我家來,我和你一起做手工?」阿地里江說:「可以,我馬上就到。」我又給艾彤打電話,說:「艾彤,你可不可以到我家來做手工?」 艾彤說:「可以呀。」
我等了一會兒,阿地里江先到,艾彤後到。我給他們兩人每人一把小剪刀,我也自己拿了一把,我說:「我們做什麼呢?」 艾彤說:「做個花籃吧!」我和阿地里江說:「好吧!」我們花了好長的時間才把花籃做好。媽媽坐在旁邊看著我們三人做手工。過了一會兒,我們又做了一個像酒杯一樣的東西。媽媽高興地說:「你們三個人做的東西真好看!」聽著媽媽的話,我們高興地笑了。
今天我真高興!我們把廢物用來做各種各樣的東西,我們還保護了環境。

Ⅱ 魅力科技,創意生活為主題,

答案: 解析: (1)示例:一位母親抱著發高燒的孩子正准備趕往醫院看病,卻被一位迷信的老奶奶堵在門口,說是燒張紙就能治好病。 (2)示例:愚昧的行為 (3)示例:迷信阻礙發展,科學創造未來。

Ⅲ 江西美術出版社五年級美術10教案

第8課 拼貼添畫(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思考、比較、想像與討論,學生感知繪畫與拼貼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貼畫的藝術形式美,提高審美趣味。
2、學會拼貼畫的基本技法,嘗試剪紙,撕紙方法和粘貼的方法。
3、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動手能力,在製作中感受創造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利用收集的廢舊掛歷、廣告紙、彩紙等進行拼貼添畫製作。
教學難點:紙材的巧妙利用,創新的表現內容。
教學准備:廢舊掛歷、廣告紙、彩紙等、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教學課件
1、示各種紙材。
2、據紙材設計拼貼內容
3、拼貼方法。
二、講授新課
1、組織小組討論。
引導學生分析紙材的肌理和花紋圖案。
2、組織欣賞交流。
(1)書中第16頁畢加索的作品拼貼畫《吉他》。
(2)學生優秀作品。
(3)分析拼貼方法和添畫方法。
每組重點分析一幅作品。
3、師演示剪紙添畫和撕紙添畫。
(1)提示作業步驟:
構思(確定主題)——選紙材——構圖——剪紙或撕紙——貼——添畫。
(2)添畫部分要注意與畫面的內容和色彩協調一致。
(3)觀察、學習製作方法,了解剪紙拼貼和撕紙拼貼的基本方法。
三、布置作業
1、巧妙利用紙材拼貼一幅作品進行適當的添畫。
2、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3、巧妙利用紙材,創新設計表現主題,添畫與畫面所表現的主題協調一致。
四、展示作品
六、小結
欣賞用廢舊印刷品製成的藝術作品。用巧手變廢為寶,讓它們成為美化環境的藝術品。

第9課 我的牙刷 (2課時)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

1、了解牙刷的種類、結構及特點,認識功能與牙刷樣式的關系。
2、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功能獨特而實用的牙刷。

隱性目標:

1、感受設計中「以人為本」的理念。
2、養成良好的護齒習慣。
教學方案:講授法、談話法、啟發法、觀察欣賞法等。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了解探究不同的牙刷,大膽想像,設計不同功能的牙刷。
教學難點:為自己設計出有個性的牙刷,其樣式為功能服務,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牙刷是我們的好夥伴,你現在用的牙刷是什麼樣的呢?給大家說一說。
(學生發言)
教師小結:保護牙齒,就要常刷牙,用牙刷也很有講究的。不同的牙刷有不同的功能。
二、新授:
1、有很多同學不滿足於市場上出售的牙刷,想要自己設計一把特別的牙刷。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想法吧!
2、(課件出示,欣賞分析)
小小牙刷在細節上作了那些精巧的設計?
比一比,它們的頭為什麼不一樣?為什麼這樣設計?
這里的設計起了什麼作用?
它的把兒為什麼是彎彎曲曲的?
它的頸部為什麼是彎的呢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進行小結)
A、三個大小尺寸不同的牙刷,適合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使用。
B、 多個刷頭,更全面的清理牙齒。
C、刷柄,與人的手形相吻合,防滑。
D、刷頸,彎曲而有彈性……
三、學生活動:
我的牙刷我做主
設計要求:
1、以人為本,突出創意,
2、美觀大方,材料環保。
四、展示:
學生自評互評,可以根據設計要求來評價。

第10課 便箋盒的設計
教學目標
1、紙盒、塑料瓶、紙筒本身有多種造型,經過加工、變形便可以千姿百態、巧妙的組合、裝飾為生活所用,具備新的使用價值。
2、學習書中的便箋作品,了解紙盒加工變形的方法,掌握組合裝飾的方法,完成便箋盒的設計與製作。
3、通過便箋盒的設計,提高立體思維、組合加工及工藝製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紙盒的加工、組合,與便箋盒的實用價值相關的設計與製作。
教學難點:作品的實用、美觀、新穎、牢固。
教學准備:各種形狀的盒子、彩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一組紙盒材料,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包裝盒的區別(外觀、形狀、色彩)。
二、講授新課
1、布置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便箋盒作品(說出喜歡的理由)
小組分析研究書中的10餘件便箋盒作品,並分別介紹喜歡的理由。
2、提問:便箋盒有哪些用途?放在何處?應有哪些設置?
3、布置小組確定製作的材料,結合用途進行設計。
三、布置作業
1、用廢舊紙盒、紙筒、塑料盒及身邊材料,製作一個造型新穎、實用美觀的便箋盒。
2、要求:實用、新穎、美觀、耐用。
3、按照小組分工,合作完成便箋盒的製作。
4、教師巡視輔導。
四、展示作品
同學之間互相欣賞,分別介紹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提出不足及修改建議。
五、小結
廢舊材料還可以做什麼?與其他的材料相比有哪些好處?

第11課 在快樂的節日里(2課時)
教學目標
1、啟發學生感受節日熱烈、歡快、富有激情的氣氛,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進行構思表現。
2、了解刮蠟畫紙的製作方法,運用刮蠟手法創作出生動有趣的節日場面。
3、引導學生體會生活的美,培養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教學重點:選擇色彩和有特色的場面表現節日的氣氛。
教學難點:能比較豐富的運用刮刻版的藝術語言。
教學准備:油畫棒、牙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組織接龍游戲:迅速的報出自己知道的節日名稱。
二、講授新課
1、你知道這些節日都有哪些活動方式嗎?
(1)看到這些節日名稱,你腦海中立即會浮現出哪些形象?
(2)這個節日中最典型的裝扮和活動是什麼?
(3)有哪些有趣的事情發生?
(4)你們小組能為同學們表演一下嗎?
(5)你認為用什麼顏色(一種或幾種)最能表現當時的氣氛?
2、塗好彩色底色與黑色底色色刮畫紙是怎麼製作的?
3、繪畫時應注意什麼?
4、根據學生的創意介紹構圖、疏密關系、明暗關系等。
三、布置作業
利用油畫棒塗底的方法,與人合作獨立完成製作一幅表現節日題材的刮刻版畫。
四、展示作品
五、小結
新挑戰:由此你又想到了哪些新的美術創作方法?

第14課 山水畫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山水畫是中國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初步學習山水畫的藝術特點。
2、學習中國山水畫的基本用筆、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紙畫出一副表現近、中景和遠景的中國山水畫。
3、通過學生的探究、表現和感悟,提高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
學習簡單的筆墨繪畫技巧,引導學生關注山水畫的近景、中景和遠景。
三、教學難點:
墨色的濃淡、虛實的變化,筆墨水分的控制,空間的表現。
四、教學准備:
中國畫顏料、生宣紙、毛筆、調色盤、墨汁、畫氈或報紙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展示有近景、中景和遠景的一副色彩照片和一副中國山水畫。
說說兩古作品有什麼不同?
2、講授新課:
對畫家沈周和齊白石做簡單介紹後,布置學生欣賞《吳中山水圖》和《柳橋獨步》。分組討論問題:
(1)這兩古作品表現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2)這兩副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中鋒表現的?哪些地方用的是側鋒?
(3)這兩副作品你喜歡哪一副?說說喜歡的理由。
(4)作品中描繪的景色在你生活中是否見到過?
說說自己旅遊時見到過的美景。
布置學生分組討論後,選代表總結發言。
3、實踐:
(1)強調在濃墨中加水。
(2)強調水分多少與畫面的效果有著很重要的關系。
(3)強調筆上水分要少,才會控制自如。
(4)布置學生選擇與近景不同的內容和墨色畫中景。
(5)把重墨再加一倍至兩倍的清水調成淡墨,畫遠山或其他的景色。
六、學生創作
七、展示作品:組織學生展示交流
八、小結

第15課 花鳥畫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和研究畫家繪制的花鳥畫作品,加深對中國花鳥畫的認識。
2、學習和分析畫家用筆、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臨摹的基礎上添加和創作一副花鳥畫。
3、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和藝術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學習中國花鳥畫的繪畫技巧,在探究中積累和創新。
三、教學難點:用筆和用墨的表現方法。
四、教學准備:國畫顏料、生宣紙、毛筆、調色盤、墨汁、畫氈或報紙、資料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1)花鳥畫是我國民族繪畫的一個組成部分。
(2)在眾多花鳥畫的題材中,梅蘭竹菊被認為代表高雅品質的「四君子」。
(3)出示課題——花鳥畫。
2、講授新課:
欣賞吳昌碩的作品《菊花》
面對自然界中的花鳥草蟲驚醒創作時,中國的花鳥畫家的表現物象的同時更重視緣物寄情。
3、組研究:
(1)對比自然界中的花鳥,欣賞和研究一副花鳥畫,想一想畫家是怎麼用筆和用墨的?
(2)游戲:請你對照黑板上的菊花圖片(中鋒勾花,側鋒勾葉),分別嘗試以下幾種筆法:
側鋒畫麻雀頭——點、抹
中鋒畫翅、尾——短線
4、分析:
麻雀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飛鳥,它頭大、體小,頭、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點,胸腹灰白,活潑可愛。在畫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頭部和身子由兩個蛋形組成,或者是一個棗形加蛋形組成,這樣畫麻雀就方便多了。
5、臨摹一副花鳥畫作品,可以大膽的對原作進行添加和創造。
6、展示:選出你最喜歡的作品,說說哪裡好。
7、小結

第16課 雕塑之美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雕塑藝術的語言、特點、分類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審美特點
2、初步學習分析和鑒賞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歷史的、藝術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藝術。
3、通過對中外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賞,提高美術鑒賞力,加深對雕塑藝術的理解。
二、教學重點:分析雕塑作品的藝術成就
三、教學難點:了解不同時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藝術特點
四、教學准備:圖片、雕塑作品、課件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出示課題——雕塑之美
2、講授新課:
(1)看書,提出問題:
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幾副雕塑作品,你認為它們可以分成幾大類?為什麼?
分成中國古代雕塑與現代雕塑、外國古代雕塑與現代雕塑四大類。
你怎樣區別古代雕塑和現代雕塑呢?
(3)整理收集的資料。
請學生將自己收集的資料按要求分類。
(4)提出問題:
怎樣欣賞一件雕塑作品?
雕塑作品和繪畫作品在欣賞方法上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雕塑作品可以分成幾大類?你能在展板上或書上區別出這幾類嗎?
(5)欣賞:
採用討論的方式,請學生依據自己帶來的雕塑作品資料,暢談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6)欣賞書中作品:
引導學生賞析中國古代和外國古代雕塑作品。
引導學生賞析中國現代和外國現代雕塑作品。
3、作業:學生整理自己的收獲和體會,以組為單位進行交流。
4、小結。

第18課 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本課教學內容的學習,初步了解 與本課知識相關的中外美術作品。
2、了解藝術與科學是如何完美結合的,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3、了解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代表著一個時期的先進水平,二者是相鋪相成、密不可分的。
二、教學重點:通過多種實例,充分體會到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
三、教學難點:充分發揮想像,創作一副能體現藝術與科學想結合的作品。
四、教學准備:課件、圖片、文字材料及繪畫工具。
五、 教學過程:
1、引入:
藝術是一個很廣泛的范疇,它包括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等。試著來分析一下,課件中的圖片都屬於哪些范疇?
2、講授新課:
想一想老師為什麼要給大家看這些圖片呢?
分小組討論、匯報:
一般的建築材料都選用木頭或石材,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外形與材料既新穎又獨具匠心。
編鍾的造型受青銅器鑄造技術的影響。
唐三彩的燒制需要1100度的高溫。
比利時原子球博物館的外形是參考了物理中的原子結構。
3、你還能為同學們介紹哪些藝術與科學的實例?
4、請同學們按老師的方法分析《三彩駱駝載舞俑》、《古根海姆博物館》等,建議以自己的掌握的知識,利用美術語言分析自己喜歡的作品。
5、創作:展開想像,完成一副「22世紀的……」為命題的創作設計圖。
6、展示作品:將學生作業利用實物投影進行展示。
7、小結

第19課 科學創造新生活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科學在人類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2、自己或小組合作用繪畫或工藝製作等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科學對我們人類生活的貢獻。
3、並用繪畫、工藝製作等多種形式表現科學創造這一學習過程,培養其熱愛科學、勇於探索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探索科學對生活發展的作用,並以繪畫、工藝製作等形式加以展示。
三、教學難點:思考與體會科學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四、教學准備:繪畫材料或製作材料、資料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1)乘坐時空穿梭機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時候人們的生活狀態,如建築、交通、通訊等。
(2)想一想現在人們的生活有了哪些變化?
(3)是什麼力量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學生討論並回答。
3、講授新課:
(1)學生分組,從建築、交通、通訊、醫學、日常用品等方面,將自己收集到的材料進行交流,探究科學的發展帶給我們的變化。
(2)學生可對現在的科學發明或生活進行幻想。
4、啟發創作:
(1)引導學生看書中的學生作品,了解體現學科功能的表現方法。
(2)欣賞一些運用科學技術設計的生活用品。
5、作業要求:
用繪畫或製作的方法,表現一副體現科學性並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題作品。
6、展示作品:科技產品發布會,設計師展示自己小組的設計作品,並進行講解。
7、小結。

Ⅳ 「學先鋒,創造新生活」藝術字體

學先鋒,創造新生活

Ⅳ 手抄報 主題是"科技創造未來"

從基因工程「讓人活到一千歲」的夢想,到納米技術「包你穿衣不用洗」的諾言;從人工智慧「送你一隻可愛機器狗」的溫馨,到轉基因技術「讓老鼠長出人耳朵」的奇觀。不斷有新的科技在誕生,每一個新科技的發現都會讓人們欣喜若狂,因為,這些新科技正在逐步地改善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就近期而言,中國首先完成了非典病毒全基因組測序,非典現在是全球公認的危害性最大的疾病,可是為什麼別的國家不能首先完成,而我們國家就偏偏完成了呢?很簡單,這說明了我們國家不比別人落後,不比別人差,回頭看看我們祖國的過去,從曾經一個剛剛起步的改革開放的國家到現在的擁有領先的科技水平的大國,我們的祖國經歷了多少的風風雨雨,多少的困難與坎坷,但是我們的祖國還是挺過來了,因為我們的祖國堅信——科技不僅改變命運,還可改變未來。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對社會的普遍感覺是競爭意識強了,學習勁頭足了。科普知識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愛因斯坦、霍金、比爾·蓋茨是我們心目中的明星,計算機科學、現代物理和化學動態更是無時不牽動著我們。我們已經明白科技的重要性,也知道了科技的普遍性。
雖然科技創造新生活的前景引人遐思,令人神往。但是歸根結底是要靠我們共同的努力實現的。作為祖國未來建設的中堅,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肩上的擔子的確不輕,新的機遇總是伴著風險與挑戰,但是,我們不會輕易地說放棄,我們用我們的青春向前輩們發誓:決不辜負前輩們對我們的希望。
回望文明的歷程,是科技之光掃盪了人類歷史上蒙昧的黑暗,是科學之火點燃了人類心靈中的熊熊的希望;科技支撐了文明,科技創造著未來,而未來在我們手中。讓我們成為知識的探索者,讓我們在未知的道路上漫遊,讓我用我們的創造力將我們居住的世界變得更美好
這個行不?我只找到了這些啊~~

Ⅵ 科技創造生活。說說你想發明什麼來改變你的生活

其實我最想發明的還是發明一種超能力來改變我的生活,因為只有我覺得有了自己的能力才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

Ⅶ 科技想像畫作品創意說明,300字左右,急!!!

人類從未如此親近過大海這個母親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曾經在這里成長如今的我們又回歸到了母親的溫暖胸懷那裡有深藍的溫暖和柔美的靜謐波濤下靜聽美人魚的歌聲魚兒就在我的窗前游過,清晨可以和小海龜一起游泳,在珊瑚中穿梭、嬉戲這都是海洋母親的寬容時間緊迫,就寫一丁點吧,之後輔助以你們的簡單介紹就可以了(科幻的東西並非越天馬行空越好,要有一定的現實依據,比如水下建築要考慮水壓、水下交通,對海洋環境的影響等等
編輯於 2017-03-02
查看全部3個回答
培訓美術翼眾教育美術集訓新模式開課了,

關注少兒美術的都在看
培訓美術21個魯美校考高分來自翼眾,被同行,家長和學生美譽為魯美高分搖籃,翼眾教育蟬聯2019,2020兩年聯考高分,考魯美就來翼眾,線上網校+線下集訓,
4007098098.com廣告 
陶瓷瓷板畫 景德鎮廠家直銷 大師手繪

關注少兒美術的都在看
陶瓷瓷板畫 景德鎮廠家直銷,純手工高溫燒制,景德鎮大師手繪,畫工精細,做工精良,支持全國包郵,送貨上門,詳情點擊在線或電話咨詢...
yirantc.com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瓷板畫,在哪購買?哪裡價格便宜?
瓷板畫,找和天下陶瓷,高端定製,純手工繪制,價格便宜,瓷板畫,工廠直銷,質量保證,工廠發貨,破損包賠
572020-06-29
學習藝術畫畫過程中的感受作文600
我從四歲開始就在美術培訓班學習繪畫,當時的我,十分沒興趣,老是畫走了樣,明明是根蘿卜,差點畫成了章魚,明明是條恐龍,卻畫成了什麼的怪物``````於是,老師教我們先起稿, 再畫畫.我按照老師所說的去做,不到一個月,畫畫水平漸漸地提高了,已經是家常便飯了.無論是刮風還是下雨,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從不間斷. 至今已經堅持8年了,現在,繪畫已成了我學習和生活中難以割捨的一部分.在繪畫方面我還取得了不少成績呢,已多次獲得全國市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美術類比賽一、二、三等獎和其它各類獎項.從油畫棒畫、油水分離畫、線描畫、黑白畫、紙版畫、水粉畫,到現在我學的國畫,我都非常喜歡,從中我不但學到了許多繪畫知識和技能,還學到了許多常識,了解了許多畫家的作品和他們眼中筆下的大千世界.馬上我就又要升班了,開始學習素描和色彩. 在我學過的繪畫方法中,最令我感到神秘的要算是國畫了.簡單的水、墨、筆和宣紙,既能畫花鳥、山水,又能畫動物和人物.一支軟軟的毛筆,配上墨的濃淡就可以把大千世界表現出來,不但可以有形,還可以給人一種神似的感覺.更神奇的是畫在紙上的墨和顏料,遇水不會掉色.國畫真不愧是我國的瑰寶. 國畫不但好看,它的畫法也是多種多樣,變化多端.比如一筆兩色,在毛筆尖上蘸上兩種深淺不同的顏色,通過控制筆的角度和力度,就可以畫出不同意境的畫,畫出來的畫有一種很強的立體感.在工筆畫中,有一種技法叫渲染.它是用筆先蘸上顏色畫在紙上,然後再用一根干凈的筆蘸上清水,把顏色往外帶,根據需要控制渲染的遍數,便會出現一種由深變淺的過度效果,畫面非常自然,這樣畫出的人物、花鳥、山水,給人一種栩栩如生,妙不可言的感覺…….可以說,國畫帶給我的是驚奇和神秘,我願意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掌握國畫的精髓. 繪畫已經成為我的一項愛好.每當我高興的時候,我會想起畫畫;每當我累了,我就會畫畫;每當我煩悶的時候,畫畫會使我忘掉煩惱;每當我遇到難以用言語表述的時候,我就會拿起畫筆…….繪畫帶給我的是輕松、喜悅、充實和智慧. 我很開心,無論在什麼時候,繪畫都能陪伴我.無論怎麼樣,我都不會放棄繪畫.
212 瀏覽44662017-11-21
學習繪畫藝術,最難的一步是什麼了?
在你學習的路上,畫畫達到一定水平,想在拔高是很難的。當然對於誰都一樣難。 最難的是興趣。如果興趣沒了什麼都別談。強迫自己學習美術,就算學成了也只不過是個畫匠而已。 開始肯定是基本功---基本技法---審美---高級審美 審美是最難的。因為作為一個畫家你必須能明白什麼樣的畫才是好畫。 什麼樣的畫才有內涵。 畫畫不是單純的練習。 是需要有悟性的。而這個悟性不是說在於天賦。而是在於興趣,你喜歡它主動鑽研他。才是最好的捷徑。 想畫好畫對於誰來說都能,只要勤學苦練就行。 可想成為畫家,或者對畫畫有一定造詣的人。就需要好好的研究審美了。 多看看大師的作品。多看看電視。多去想一些東西。多去聽聽名師的講堂。 對於你來說肯定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你是美術考生,那祝你學有所成。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美術愛好者。那請聯系我。 我願意與你暢談。3 5 0 4 9 5 7 7 9
1 瀏覽236
學習美術的感想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關注孩子的藝術發展,美術教育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教育教學的重點。新《課標》指出: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的緊密聯系,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這一論述充分說明基礎美術教育不是專業美術教育,而是一種生活美術教育。因此,我們要充分結合美術教材的特點,引導學生主動接觸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膽創造生活,讓他們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從而構建生活化的美術教育體系。 一、觀察生活――發現美。 「生活中到處存在著美,關鍵是給兒童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每個人的觀察角度不同,所以發現的美也就不同。現實生活對兒童畫畫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兒童的繪畫能力並不是單靠老師通過講授技法就可以教出來的,為他們創造一定良好的成長環境,激發他們熱愛生活、表現生活的繪畫興趣,才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事。因為美是人類生活中永恆的主題,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美的藝術幾乎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美即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美、創造美。只有植根於生活世界,並為生活世界服務的教學才是具有強烈生命力的教學。 1.采擷生活,提高審美認識 美術課程改革強調將美術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從學生角度出發,去發現和挖掘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在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活實際中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使學生產生共鳴,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講《會變的線條》一課時,我讓學生從自然和生活中尋找美麗多變的線條,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多種線條:黑板邊的直線、窗外護欄上的螺旋線、老師頭發上的波浪線、花盆邊上的弧線、花葉子上的鋸齒線……,這樣的引導不僅使學生很快進入新課,同時又使他們在不經意間復習了以前學過的線條。接著我又進一步引導他們發現,原來在我們的身邊藏著這么多美麗的線條,而且它們多種多樣、變化多端,美化著我們的生活。創作中我又啟發學生想像微風中的柳條、大風時散亂的頭發、沙漠中一層層的沙子……學生輕松地畫出自己熟悉而又富有美感的線條,他們的作品便充滿了韻律。這樣既結合了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使他們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感受美、鑒賞美,又使學生認識到藝術表現手法來源於生活,藝術中線條的存在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這節課既培養了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又提高了他們發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2.走進自然,強化審美感受 「課堂不等於教室。」以往的美術課通常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教材傳授技能,然後讓學生坐在課堂里臨摹,或憑記憶冥思苦想,不但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而且沒有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慾望引導他們自主探究學習,結果學生不但畫不好,更不會有創意。因此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組織學生以寫生、采風等方式,到大自然中去感悟,這樣孩子們不但興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實感,而且在寬松愉快而自由的環境里,也會陶冶個性和情操,同時為美術的創作增添了不少素材。如舉辦《我是小小畫家》活動,雖然只是改變了場地,但是當學生背著畫夾,坐在校園里寫生時,那種感覺完全不同,清新的空氣,開闊的視野,令人身心愉悅。其他同學羨慕的眼神,令寫生的學生個個神氣十足。校園里熟悉的一切在同學們的眼中,一筆一筆的創作是那麼的新鮮與美麗。學生的作品雖然還很幼稚,但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學生享受著室外創作所帶來的那份喜悅與快樂。因此,我們美術教師應努力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融入社會,讓學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麗、品嘗生活的快樂,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描繪生活、創造生活。 二、實踐生活――體驗美。 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學生體驗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感悟到生活的美醜現象。生活中的碧海藍天、紅花綠柳、高樓大廈、市井人群、民俗民風、悲歡離合……都是學生難以忘懷的。對這些生活場景的耳濡目染,他們談起來津津樂道、各抒己見,畫起來直抒胸臆、色彩斑斕。作為美術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說真話、訴真情,對學生的情感加以引導、發展,增強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術的感悟。 1.創設生活情境,體驗快樂感受 陶行知先生認為:在自然的生活中進行教育,創設生活化的環境更易於學生理解和接受。他認為,教師的職責在於引導學生直接從外界事物和周圍事物環境中進行學習,情境創設一定要與學生的生活興趣結合起來。因而,我們在美術教學中要努力創設一種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情境,情境內容和方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自然貼切,緊扣主題。如,在講《奇妙的爬行》一課時,導入新課環節中我播放了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動畫片,創設了一個動物園的情境,引導孩子們找一找功畫片中的爬行動物,並把課堂變成一個爬行功物的展覽廳,讓學生們模仿動畫片中看到的和自己喜歡的爬行動物,使他們很快地進入到教學活動中,並以此引出課題,輕松地在動畫中欣賞美、感受美。學生們把自己幻想成一個微觀世界裡的小動物,我帶領他們閉上眼睛進入奇妙的大自然。我們不再是直立行走的人類,而是渺小的爬行動物,周圍的事物會怎樣?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和能想像到的一切,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既營造了活躍、歡快的課堂氛圍,同時又讓學生體驗到了平日中忽略的快樂。從而培養他們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在奇妙的爬行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激起內心更加熱愛生活、熱愛繪畫藝術的情感。 2.調動生活經驗,開闊表現視野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應是知識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的結合,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生活經驗調動學生對美術的探究與感悟。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教育情境,來再現生活,讓學生身臨其境,再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去感悟,加深感受。如《下雨了》一課,可以在教室里掛上一些雨傘、雨衣、雨帽等雨具,再放一段下雨時的錄音,讓小朋友閉上眼睛去體驗、去想像,在大街上、在學校里、在田野里、在樹林里你都看到了一幅幅什麼樣的雨中情景。同學們的思路會拓展得很寬,有的說看到了放學時校門口開滿了傘花,有的說小花小草洗了個澡感到舒服極了,還有的說看到了傘被風掀翻的趣事……。從學生們所描述的情景中可以看出,孩子們運用了自己的生活經驗,拓寬了表現視野,從而把日常生活中美麗的雨景留在了畫面上,激發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把小雨的自然美升華為藝術美,一顆顆天真無邪的童心自然會長出想像的翅膀,結出愛心的果實。 三、表現生活――創造美。 美術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好方法,即從重視教學的知識價值,轉向到重視教學的生活價值。學生通過深入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他們的內心會充滿對生活的熱愛與激情,並急於將它表現出來。教師要啟發學生充分調動自身潛能,選取適合表現美的物質材料,經過藝術想像,藉助藝術語言表達出自己的審美情趣,嘗試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創造生活的美。 1.多彩的生活,真情的表達 美術教育不是培養藝術家,而是要培養熱愛生活、內心充滿美、創造美好生活的人。教學中把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如,母親節來臨之際設立課題《我為媽媽獻真情》,引導學生動手用拼貼、拓印、繪畫等方法製作一張賀卡、寫上一句真心的話送給媽媽,在暖暖溫情中體會創作的樂趣,感受美術課的獨特魅力。美術課不是簡單的繪畫,美術課是一種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活動。一雙雙發現美的眼睛,一顆顆感受美的心,一雙雙創造美的手!一種信念在每一次的動手創作中、每一次繪畫活動中得以升華。我們要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手中的畫筆表現出來,用藝術語言表現生活的縮影,放大生活的趣味。學生們每天都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在家裡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生活,他們之間有著許許多多溫馨的生活畫面,或郊遊、或購物、或嬉戲……當學生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去創作時,這一個個精彩的瞬間都定格成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畫面:《過春節》《演電視》《節日的裝飾》《介紹我喜歡的玩具》……這些畫面都洋溢著愛的氣息,散發著濃濃的幸福與溫馨,讓人從有限的畫面想到無限的畫外,感受畫中的情,聽到畫外的音,真實的生活在畫中升華。 2.利用廢棄物,美化生活 審美體驗是學生成長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學生生活的一種基本方式。學生的審美體驗從哪裡來?從活動中來,從做中來,因而杜威先生把「從做中學」奉為至上的教學信念和法則。 生活中有許多普通的物品、廢舊的材料,它們看似平淡無奇、廢棄無用,可是只要同學們發揮豐富的想像力,運用靈巧的雙手把它美化一下,就能將它們變成一件件獨具魅力的藝術品。有一次上《面具》,一名從不帶用具的學生從地上揀了些別人的剩材料竟然也做出一件作品――大腳板海盜先生,同學笑他做的醜陋,我卻在全班表揚了他,表揚他的廢品再利用,表揚他的大膽設計。那是他第一次站在講台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每一朵花都需要陽光,需要精心的呵護才能長大。你看,那造型奇異、活靈活現的紙盒――《可愛小動物》,那繪制在各種酒瓶上的大膽圖案――色彩艷麗的《漂亮的瓶子》,那創意無限的塑料瓶筆筒――《做筆筒》,還有那《巧用紙餐具》中百變的紙盤娃娃、紙杯小豬、昂首前行的烏龜……當孩子們把一個個廢舊物品變成一件件有趣的工藝品、或成為大家喜愛的玩具、或成為互相贈送的禮品、或擺在屋子裡點綴生活的裝飾品,他們會為自己感到驕傲,會對現實生活充滿激動和自豪,會對未來生活有一份美好的憧憬和無限的遐想,從而使一顆顆幼小的心靈對生活的感悟、對生活的熱愛會更豐富、更真切。 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是美術得以生長的土壤,美術讓生活更加精彩,美術源於生活又作用於生活,我們要引導學生閱讀「生活的教科書」,讓他們走進生活、融入生活、感悟生活。讓我們多給孩子創造一些機會,多給孩子一些陽光,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打開孩子創作之門,燃起藝術之花。
70 瀏覽97422018-08-30
如何系統地學習繪畫藝術
自己買一些名家的書,當然還要一些基礎的了解做鋪墊。 繪畫有很多方式,看自己喜歡什麼,可以在藝術用品店看到的。 可以在那些店裡面了解,然後,還要花很多的時間去畫畫。 多關注一些名家作品和他們的風格,然後找出最設和自己的方式自然能畫好
瀏覽599
適合幼兒學習的繪畫大師
一直以來,中國的教育制度都在為社會製造以舊換新的零件,卻始終難以塑造出獨立健康的人格。那種以為自己家孩子會背誦些詩詞歌賦,就在飯局中顯擺的家長,其所做作為,不過似乎認為藝術能把自己家孩子改造成比隔壁孩子更好的零件,成為社會大機器上的一顆合格的螺絲釘。「教育」,僅僅被理解為一種訓練,以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權力和財富的技能訓練,所以在許多人的腦子里,藝術「教育」關乎「輸贏」。前日微信里,看一藝術家曬自家孩子塗鴉之作,問為何不去學素描水墨,藝術家回復說,什麼年齡干什麼事,你讓一個小孩畫水墨他也不懂也不愛,他就應該隨便畫,玩得快樂就好。我要為這位藝術家點贊,他懂得了大多數家長沒弄明白的簡單問題:藝術不重要,快樂健康才重要。一、學前兒童美術學習特徵 學前兒童藝術能力的發展是有規律性的,大體上經過塗鴉期、象徵期、圖式期等幾個主要階段,按照皮亞傑的觀點,2~7歲兒童正處在前運算時期,在美術活動方面具有以下特點。 1.符號功能的掌握:兒童用象徵性符號來代表他們所接觸到的事物。他們通過感覺動作獲得經驗,並開始形成表象符號和運用語言符號。 2.自我中心:兒童常常把自己見到的看作是別人見到的,帶有強烈的主觀感覺。 3.行動受知覺支配:兒童會被周圍環境中某些有趣的、引人注目的特徵所吸引,從而注意局部,忽視整體,對能引起他強烈感受和他感興趣的事物,會留下相當穩定而持久的印象。 兒童的藝術才能隨年齡的增長會產生系統性的變化,幾乎所有兒童都有相似的發展歷程。那麼這種變化是自然產生的嗎?教育的作用是什麼?從三四歲兒童最初的繪畫分析,那些充滿自然情感的象徵性圖式,自由誇大、變形,總是為了傳達某些偶然的意向。應當說,這個階段的兒童受外界影響較少,自然成熟的成分更多些。隨著兒童逐漸成熟,他的知覺與技巧有所發展,繪畫目標從簡單傳達到希望表現一個觀念,這與他的智慧發展、人格形成和社會交往有更密切的聯系。這時,通過教育可以促進兒童的藝術學習。藝術欣賞教育在此將起到一定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根據對5~7歲兒童的美術作品所作的調查和觀察,我們發現這個年齡的兒童存在著欣賞作品的某些潛力。他們能夠較長時間地注視作品,並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對作品作簡單的描述。在觀察作品的內容方面,兒童對作品主題具有一定的知覺敏銳性。他們主要憑借直覺感知,對局部的物象觀察得比較仔細,能夠描述某些細節,對非具象的圖畫往往從具象的角度加以猜測。對作品的形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潛在的愛好,一般來說,他們容易接受色彩鮮艷、形狀逼真的圖畫,對色彩對比、形狀輪廓、疏密關系、構圖、比例等美的要素有所關注,並能作出某些簡單的判斷。在藝術思維方面,他們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作品的體驗與認知,依賴於知覺運作和已有經驗的直接推理。他們對美的要素的各個層面的理解尚存在一定的困難,缺乏整體性的分析判斷能力。由此,我們假設大班兒童是有可能接受美術欣賞教育的。 為兒童選擇藝術欣賞作品必須遵循高度藝術性與兒童可接受性相結合的原則。原則上要用名人名作,或者是為社會公認的、有藝術欣賞價值的作品。同時,又要考慮兒童的興趣和理解能力,使之符合兒童的生活經驗。 根據幼兒的興趣、經驗和接受能力,本課程以中國畫、西洋畫、民間藝術、雕塑與建築四個領域為主,選擇接近兒童日常生活的題材,用名人名作向兒童作系列介紹。其中,中國畫以現代名家作品為主,作品的內容則以動物、風景、兒童生活題材為中心,使之與兒童生活方式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如有的名家喜歡畫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小品,這恰恰與幼兒經驗相吻合,齊白石畫的昆蟲、小蝦;吳作人畫的熊貓等均深受幼兒的喜愛。西洋畫以色彩鮮艷、不斷流動變化的現代派作品為主,以其新鮮與多變的特點吸引兒童的好奇心和注意,如凡 高的《星空》、馬蒂斯的《舞蹈》、蒙德利安的《紅黃藍構圖》等非具象的、無定形的作品,符合幼兒自由自在、不受約束的追求,容易為孩子所接受。民間藝術作品因其原發性、恆常的主題、功利的色彩極易為兒童所接受;同時,兒童藝術與民間藝術在對生命的自然追求和藝術表達的純朴稚拙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因而適宜於兒童欣賞。至於手工藝術品,由於它具有立體性、可操作性,很適合幼兒欣賞。

評論兩句

Ⅷ 有一句廣告詞說的好:「科技創造新生活」。請你列舉日常生活中的幾種常見科技產品

我試一下 嗯電視,冰箱,洗衣機,微波爐。我盡力了

Ⅸ 科技創造新生活用英語怎麼說

科技創新美好生活用英語怎麼說
technology
begins
a
new
stage
of
better
life
technology
的意思是科技

閱讀全文

與科技創造新生或美術課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