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燈是如何發明的
摘要:從理論上講,製作電燈並不難。在一個抽成真空的燈泡里裝上一根燈絲,讓電流通過燈絲就能發光。可是要選擇合適的燈泡和燈絲卻並不容易。 從理論上講,製作電燈並不難。在一個抽成真空的燈泡里裝上一根燈絲,讓電流通過燈絲就能發光。可是要選擇合適的燈泡和燈絲卻並不容易。
第一個環節是燈泡形狀和容積的設計,這個問題愛迪生很快就解決了。他設計了不同形狀的燈泡。由於有自己的玻璃工場,他根本不用繁復的數學公式來計算容積。他在一隻空燈泡里灌滿了水,隨手把水倒進量杯,然後讀出量杯的刻度,一下子就解決了燈泡容積的問題。接下來的問題當然就是選什麼材料做燈絲了。愛迪生最初選用的是炭,但是炭絲很快就斷裂了。這是什麼原因呢?愛迪生拿起燈泡反復察看。
「對了!燈泡裡面有空氣,而空氣中的氧有助燃作用。如果沒有氧,會不會好一點呢?」愛迪生思索著。他馬上把燈泡裡面的空氣抽掉,採用了新型的氣泵。
在1879年8月,他已經可以使燈泡的真空保持在十萬分之一個大氣壓了,這在當時的條件下是很不容易的。在這種真空度下面,再用炭做燈絲,電燈一下子就亮了。成功了嗎?不,八分鍾後,電燈就熄了。看來炭絲不是理想的材料,必須找另外的材料。用金屬怎樣?愛迪生先後試用了鉻、銥、鈦等金屬。只有鉑的效果還可以,但最後鉑絲還是燒斷了。他試著在鉑絲上面塗上其他材料,電燈發光的時間明顯地延長了,但電燈卻會不時地自動熄掉,繼而又自動地再亮起來。看來還得想別的辦法。一個月後,愛迪生製造出新的抽真空設備,使燈泡內的真空達到了百萬分之一個大氣壓,電燈的壽命也因此延長到兩個小時了。這不能不說是朝成功又邁近了一步,但在實用性方面還是遠遠不夠的。況且鉑的價格昂貴,一般人負擔不起,還得尋找其他的方法。
愛迪生向有機材料打起了主意。他開始試用麻繩、稻草、硬橡膠、馬鬃,甚至用人的頭發、胡須,能想到的似乎都想到了。有一天他清點了一下,選用過的材料已達一千六百種之多!但成功還是遙遙無期。
一天晚上,愛迪生一邊思考問題,一邊隨手拿起一塊被壓榨過的混有樹脂的碳黑,不經意地搓弄著,無意中把碳黑搓成了一條細線。他突然心中一動,為什麼不試試纖維化的碳黑呢?
他馬上精選了一段棉線,把它彎成馬蹄形,放進一隻金屬盒去進行碳化處理。幾個小時以後,世界上第一根正式的電燈燈絲做成了。「助手巴切勒極為小心地拿著這根寶貝向吹制車間走去,而我則像護送著無價之寶的護衛。」愛迪生事後回憶道。他們小心翼翼地把燈絲裝入燈泡,然後抽真空、封口、通電,剎那間,金色的光芒灑遍了車間,燈泡點亮了好幾個小時!接著再換上一個新燈泡,居然連續亮了四十個小時!成功了!這一天是1879年10月21日。
然而,點燃四十個小時的燈泡和愛迪生的設想相比還是遠遠不夠的。他又開始考慮新的材料。他受扇子的啟發,選用了碳化的竹絲;在全世界六千個竹子品種中一一篩選,最後選用了一種日本竹子做燈絲。又過了許多年,竹絲才為鎢絲所取代,漸漸演變成今天我們使用的電燈泡。後來,愛迪生又發明了中央配電系統,才使電燈走進千家萬戶,走遍了全世界。 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就是九十九分血汗加一分靈感。」電燈的發明不正是這樣的嗎。
⑵ 喇叭是誰發明的
最初可稱為喇叭的應該是留聲機
電唱機早先叫留聲機,誕生於1877年。世界上第一個發明留聲機的人就是譽滿全球的發明大王--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根據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震動的現象,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1877年8月15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讓助手克瑞西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指著這台怪機器對助手說:"這是一台會說話的機器",他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起了"瑪麗有隻小羊羔,雪球兒似一身毛……"。唱完後,把針又放回原處,輕悠悠地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不緊不慢、一圈又一圈地轉動著,唱起了"瑪麗有隻小羊羔……",與剛才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唱的一模一樣。在旁的助手們,碰到一架會說話的機器,竟然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會說話的機器"誕生的消息,轟動了全世界。1877年12月,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公開表演了留聲機,外界輿論馬上把他譽為"科學界之拿破崙·波拿巴",是19世紀最引人振奮的三大發明之一。即將開幕的巴黎世界博覽會立即把它作為時新展品展出。就連當時美國總統海斯也在留聲機旁轉了2個多小時。
10年後,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又把留聲機上的大圓筒和小曲柄改進成類似時鍾發條的裝置,由馬達帶動一個薄薄的蠟制大圓盤轉動的式樣,留聲機才廣為普及。
⑶ 留聲機和電燈是如何發明的
電報和電話的發明,這是電磁學的兩項實際應用,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極大影響。在改進電話機的過程中,有一位大發明家做出了又一件極有意義的發明,發明了留聲機。他就是婦孺皆知的愛迪生(T.A.Edison)。愛迪生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小鎮上一個農民的家裡,青年時期就是聾子。他一生中共完成了2 000多項發明,被人們稱為「發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愛動腦筋,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總要刨根問底。他喜歡親自動手,做各種科學實驗,特別是物理和化學方面。他甚至把自己家裡的地窖也變成了自己的化學實驗室,12歲,小愛迪生到火車上賣報,竟把行李車當成了實驗室。他利用一切條件和所有空餘時間投入發明創造。1873年發明雙重發報機和四重發報機,1877年發明留聲機,1879年發明白熾電燈,為了使電燈能廣泛使用,他研究出了並聯電路、保險絲、絕緣材料、輸電網路,製成了當時容量最大的發電機。他還發明了鐵鎳蓄電池、吸音器、水雷檢測器、活動影片,等等。1883年,他在研製電燈的過程中,還發現了金屬表面的熱電子發射現象。這一現象通稱「愛迪生效應」。
在愛迪生眾多的發明中,留聲機和白熾電燈的發明也許對人類生活產生的影響最大。1875年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愛迪生在改進電話的過程中,發明了炭精話筒。在調試話筒時,他把一根細針觸到話筒的膜片上,用來檢測膜片的振動情況。他發現,當人說話的時候,人的聲音使細針按同樣的節奏振動。這時愛迪生想,如果使細針帶動膜片振動,不就可以使聲音復原了嗎?經過好幾天的試驗,終於找到了貯存聲音的辦法。他拿一張蠟紙當膜片,針尖對准急速旋轉的蠟紙,在蠟紙上出現深淺不同的痕跡,這樣就把聲音的振動記錄在蠟紙上了。後來他請技師按他的設計做了一台會說話的機器。這台機器有一根固定在膜片上的小針,小針下面有一個能轉動的圓筒,圓筒上鋪有錫箔。聲音使膜片振動,再帶動小針上下顫動,小針的顫動就在錫箔上刻出有深有淺的刻槽。愛迪生用這台機器把歌聲記錄在錫箔上,接著再重新把小針放在刻槽上,轉動圓筒,小針在刻槽里上下顫動,又帶動膜片振動。結果,剛才唱的歌又重新放了出來。這就是最早的留聲機。這台會說話的機器剛一問世就轟動了美國。
1878年9月,愛迪生在一個博覽會上看到一種能產生耀眼光芒的電燈。不過,這種電燈並不是今天人們普遍使用的白熾燈,而是通過強大電流的弧光燈。電弧雖然光芒四射,非常引人注目,但卻不能持久,而且耗費極大,需要昂貴的化學電池多個串接,實在是既不經濟,又不實用。愛迪生和大家一樣,深知社會上迫切需要光線柔和、價格便宜、安全耐用的電光源,他立志要解決這個問題。在這之前,英國人斯旺已經展示過一種碳絲電燈。遺憾的是,斯旺並不能保持碳絲長時間發光。困難在於他沒有找到適當的方法使碳絲處於高真空的環境中,所以碳絲很快就燒掉了。
愛迪生一方面尋找合適的通電燈絲,一方面努力改進真空的抽取工藝。他先採用最貴重的金屬——鉑做成燈絲,經過反復試驗,證明鉑絲並不符合要求。為此他花了5萬美金和整整一年時間。為了選用理想的燈絲材料,他幾乎用遍了各種金屬,對1 600多種耐熱材料做了幾千次試驗。最後,在1879年10月他用碳化棉絲做成白熾電燈泡,通電點燃,連續點燃了40多小時。這是第一個可供使用的白熾電燈。次年1月27日愛迪生獲得了有關電燈的專利。
1880年除夕夜晚,美國新澤西州的門洛帕克市的主要街道用愛迪生發明的電燈照耀得如同白晝,這是愛迪生手下的人向參觀者作公開表演。人們贊不絕口,紛紛認為,這將對社會文明和人類生活起到不可估量的影響。一個世紀的進程表明,這一評價一點也沒有過分。
愛迪生是最了不起的發明家。他把科學成果率先運用於生產技術和社會經濟。他建立了第一所工業研究實驗室,請了8位科學家協助他工作。這所實驗室名符其實地是一個發明工廠,幾乎每5天就有一項新發明在這里問世。
愛迪生是一位非常講究實際的科學家。他認為滿足人類的需要就是他工作的目標。他的座右銘是:「我探求人類需要什麼,然後我就邁步向前,努力去把它發明出來。」也許有人會說,愛迪生是個天才,他做出這么多發明是命運的結果。可是愛迪生卻說:「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愛迪生的勤奮可以從他留下的工作日誌看出。他一生共寫下了3 400本詳細記錄發明設想、實驗情況的筆記!
愛迪生以異乎常人的毅力從事工作。一旦有新的想法,他就會全力以赴、風馳電掣般地突擊,務求實現預定目標。為了實現一種新蓄電池的設計方案,愛迪生竟連續試驗8 000多次。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為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值得後人永誌不忘。
⑷ 留聲機的發明故事(簡短)
隨著歲月的推移,愛迪生的發明事業也逐漸擴大,1876 年他創立了門羅公園研究所.一些重大的發明如炭素電話機,留聲機,電燈..都是他在這個研究所里研究成功的.
1877 年,愛迪生開始做電話機的試驗.有一天,他忽然發現送話器里的炭質薄膜,隨著聲音的顫動而振動,說話的聲音大,薄膜振動就大;反之,振動就小.隨後,他又找來一根較短的細鋼針,一頭固定在炭質薄膜上,讓鋼針尖接觸手指.當他對著送話器講話的時候,針尖隨著聲音的頻率和強度也相應地振動著.這一偶然的發現,使他沉思起來:假如把聲音的顫動變成機械的振動,並且用針尖記錄下來,一定能把人的聲音貯存起來.反過來,如果讓針尖帶動薄膜重新再振動,它也一定能發出原來的聲音.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試驗,要是成功了,將是一架十分奇妙的"留聲的機器".愛迪生完全被這美妙的幻想吸引住了.他想,要把聲音貯存起來,最好把鋼針尖放在一層比較軟的錫箔上以滑動,刻下深淺不一的紋路,並且使這些紋路不重迭.怎麼辦呢 他又想,如果把這片錫箔裹在一個能轉動的帶有細螺紋的圓筒上面,那麼,當圓筒轉動的時候,針尖就會自然地在錫箔上以螺旋形向前滑動,聲音就能貯存起來.他根據這種設想,集中精力開始設計.他決心要攻破這個難關.
8 月12 日,愛迪生把一張奇怪的圖紙交給他的助手克魯西.圖紙上畫著一個金屬的圓筒,上麵包著一層錫箔,圓筒聯著一根長軸,軸和圓筒上都有相同的細螺紋,軸的一端還有個能轉動的曲柄.在圓筒的旁邊有個扁圓形的木質發話器,就好像電話機的送話器.發話器的中心有個小洞;發話器的底部有一片很薄的鐵片,一根尖細的鋼針裝在鐵片的中央,鋼針尖與圓筒上的錫箔相接觸."這是什麼東西 "克魯西一邊看,一邊想,實在猜不出來.他按照愛迪生畫的圖紙,日夜加班,用了30 個小時就做完了這個小機器,送到愛迪生那裡,並問:"這是干什麼用的 "愛迪生認真地告訴他:"這是一個會講話的小機器."朴實的克魯西微笑了一下,懷疑地搖搖頭,他以為愛迪生在開玩笑.這時候,工頭卡門也在旁邊,他也不相信機器會說話,並且願意以一盒雪茄煙打賭.克魯西也參加了,他情願出兩元錢.愛迪生笑著說:"我沒有帶錢,克魯西,我很願意和你賭一籃蘋果."愛迪生仔細檢查了克魯西製成的這架機器,把一張錫箔小心地裹在刻有細螺紋的圓筒上,他用手轉動曲柄,錫箔卻突然"叭"的一聲裂開來.這時候,卡門滿以為可以吃到愛迪生賭輸的蘋果,他笑嘻嘻地對克魯西眨了眨眼睛.克魯西也高興地拍了一下額角,得意地看著愛迪生.愛迪生一點沒有在意,他重新裹上第二張錫箔,謹慎地把兩頭膠合在一起.他再把圓簡前後轉了幾下,確定各部分都穩妥了,然後就開始試驗.他一邊將鋼針接觸錫箔,用手轉動曲柄,一邊對著發話器高聲地唱出他心愛的歌曲:"瑪麗有隻小羊羔,它的絨毛白似雪.."這時候,發話器底部的薄鐵片受到聲波的影響,發生振動,帶動著鋼針尖在錫箔上面刻下了深淺不一的紋路.愛迪生唱完以後,提起發話器離開圓筒,再把曲柄倒退地轉動著,使圓筒退回到鋼針最初接觸的紋路上,等他再向前轉動曲柄的時候,突然,機器里也唱起來:"瑪麗有隻小羊羔,它的絨毛白似雪.."聲音非常清晰,這不就是剛才愛迪生自己唱過的歌嗎
愛迪生和夥伴們又驚又喜,圍著這架機器歡呼啊,跳躍啊,高興得一夜未睡.但是,愛迪生並不滿意這架小機器,他認為設計得很粗糙,還有不少地方需要改進.
幾個星期以後,愛迪生把初步改良的留聲機,用布包好,興高采烈地去訪問著名的美國科學雜志《科學的美國人》的主編俾契.一走進辦公室,愛迪生便把包裹放在俾契的辦公桌上.
"這是什麼 "俾契疑惑地問.愛迪生笑了笑,沒有說話.俾契打開包裹一看:啊!一架奇怪的小機器!愛迪生請俾契把曲柄搖了幾下,忽然機器說起話來:"早安,先生!你知道留聲機是什麼東西嗎 "俾契大吃一驚,他連連後退了幾步,逗得愛迪生哈哈大笑起來.
"愛迪生拿來一個會說話的機器!"這消息像閃電一樣傳開了.雜志社的全體人員都朝俾契的辦公室擁去,大家多想親眼看一看愛迪生神奇的表演啊!人越圍越多,連各報社的編輯也都聞訊趕來.俾契唯恐這么多人把地板踩塌了,請求發明家停止表演,人群才逐漸散去.
第二天,各報紙都以大字標題刊登了這條驚人的新聞:"今日最大發明——一個機器會說話".
經過愛迪生以及後來許多科學家一次又一次地改良,留聲機不僅在內部構造上越來越精細,在外形上也更加美觀大方.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為推動科學的發展,為人類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⑸ 喇叭聲是誰發明的
應是在1876年3月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中的發聲器才是算是最早的喇叭,但效果不佳,稍後由愛迪生改進其通話品質
⑹ 喇叭如何接LED燈
你想要做什麼?
如果是在音量大的LED發光,你可以直接並聯在喇叭上,但是喇叭的功率不能太大,否則會燒壞LED的。
復雜一點你可以用電平驅動指示電路,信號源接喇叭,LED可以隨著音量大小閃動
⑺ 聲控燈的歷史由來,誰發明的
它提供一種操作簡便,實用可靠,抗干擾能力強,控制靈敏的聲控燈,人只要用嘴輕輕發出1秒以上時間的「嘶」聲,即可迅速開啟電燈,並能自動延時關閉電燈,延時關閉時間由所發「嘶」聲長短決定,並設有手動開關,使其也可作為普通照明燈使用。聲控燈由話筒,音頻放大電路,選頻電路,倍壓整流電路,鑒幅限幅電路,延時關閉電路和可控硅電路組成。
由姜偉發明的
⑻ 誰發明了聲音聚光燈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是古希臘的亞歷山大利亞城的希羅於1世紀發明的風光管,不過它只不過是一個玩具而已。
薩弗里製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實用的蒸汽提水機,在1698年取得標名為「礦工之友」的英國專利。他將一個蛋形容器先充滿蒸汽,然後關閉進汽閥,在容器外噴淋冷水使容器內蒸汽冷凝而形成真空。打開進水閥,礦井底的水受大氣壓力作用經進水管吸入容器中;關閉進水閥,重開進汽閥,靠蒸汽壓力將容器中的水經排水閥壓出。待容器中的水被排空而充滿蒸汽時,關閉進汽閥和排水閥,重新噴水使蒸汽冷凝。如此反復循環,用兩個蛋形容器交替工作,可連續排水。
1764年,英國的儀器修理工詹姆斯·瓦特為格拉斯哥大學修理紐可門蒸汽機模型時,注意到了這一缺點,並於1765年發明了設有與汽缸壁分開的凝汽器的蒸汽機,並於1769年取得了英國的專利。初期的瓦特蒸汽機仍用平衡杠桿和拉桿機構來驅動提水泵,為了從凝汽器中抽除凝結水和空氣,瓦特裝設了抽氣泵。他還在汽缸外壁加裝夾層,用蒸汽加熱汽缸壁,以減少冷凝損失。
1782年前後,瓦特將機器進一步改進,完成了兩項重要發明:在活塞工作行程的中途,關閉進汽閥,使蒸汽膨脹作功以提高熱效率;使蒸汽在活塞兩面都作功(雙作用式),以提高輸出功率。這時的活塞既要向下拉動杠桿又要向上推動杠桿,扇形平衡杠桿和拉鏈已不再適用,瓦特使發明了平行四邊形機構。瓦特還於18世紀末將曲柄連桿機構用在蒸汽機上。
中學歷史課本上說明了瓦特的蒸汽機,引領了工業革命的飛躍。
⑼ 世界上第一個喇叭是誰發明的
留聲機
電唱機早先叫留聲機,誕生於1877年。世界上第一個發明留聲機的人就是譽滿全球的發明大王--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根據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震動的現象,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1877年8月15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讓助手克瑞西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指著這台怪機器對助手說:"這是一台會說話的機器",他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起了"瑪麗有隻小羊羔,雪球兒似一身毛……"。唱完後,把針又放回原處,輕悠悠地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不緊不慢、一圈又一圈地轉動著,唱起了"瑪麗有隻小羊羔……",與剛才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唱的一模一樣。在旁的助手們,碰到一架會說話的機器,竟然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會說話的機器"誕生的消息,轟動了全世界。1877年12月,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公開表演了留聲機,外界輿論馬上把他譽為"科學界之拿破崙·波拿巴",是19世紀最引人振奮的三大發明之一。即將開幕的巴黎世界博覽會立即把它作為時新展品展出。就連當時美國總統海斯也在留聲機旁轉了2個多小時。
10年後,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又把留聲機上的大圓筒和小曲柄改進成類似時鍾發條的裝置,由馬達帶動一個薄薄的蠟制大圓盤轉動的式樣,留聲機才廣為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