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傣族拳創造人

傣族拳創造人

發布時間:2021-06-20 11:27:17

A. 傣族武術的歷史沿革

傣族武術屬中國南拳,早在漢代,傣族武術已見雛形。到了唐朝,唐南詔政權統治管轄傣族地區,由傣族組成的「白衣沒命軍」已是南詔最精銳的作戰軍隊。
遠在唐代屬南詔政權轄管的傣族地區就有秋後練習武術、刀劍的軍事制度。《蠻書》載:「每歲十一月、十二月農牧既畢,兵槽長行文書境內各城邑村谷,各依四軍,集人事柁劍甲胄腰刀,悉需犀利,一事闕即有罪」。當時傣族的「沒命軍」是南詔攻戰最得力的部隊。應該說武術當時在軍事上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從勐海、勐遮街的緬寺中發現部分反映傣族武術的壁畫,有練拳的,有練刀槍的,可以看出昔日傣族武術的興盛。傣族村寨各村都有民間教頭,每當農閑季節,武術都作為強身健體的娛樂活動遍布村村寨寨,走進傣家,不少傣族男女都會舞手蹋腳,擺出幾個架式。
傣族另有一類武術性舞蹈,產生的年代也很久遠。在歷史上,傣族成年男性,平時是農奴,戰時是士兵,必須學會一些舞弄刀、槍、棍、拳的技能和套路,以備用於防身和參加戰爭。如今傣族男子以此表現自己的勇敢與機敏。但如今他們習練的刀槍棍拳,已融進了向其他民族學習的套路,如:拳術就有本地拳、外地拳、緬拳、泰國拳等不同風格流派,表演時還用鼓等進行伴奏,發展成為舞蹈化的武術了。

B. 傣族的傑出人物

召景哈——西雙版納第37代召片領刀正宗及其在任時的議事庭庭長。傣歷1196年(公元1834年)清朝封委刀正宗為召片領,傣歷1198年(公元1836年)緬木梳王又例行加委。可是,在刀正宗准備授受緬王任命書時,召糯罕、召瑪哈康朗、召宰、召瑪哈捧、帕雅龍掌、帕雅鮓納勒宰、帕雅中罕等,對刀正宗過繼刀太和承襲召片領不服,在緬木梳王派駐景洪的使臣召龍基蓋的支持下,策劃要奪取緬王任命書,他們以300多人包圍召片領司署,聲稱要殺盡刀正宗及其親屬,擁立刀繩武次子召糯罕為召片領,於是將議事庭庭長召景哈軟禁,脅迫他參與陰謀。當時,議事庭長心想,如果召片領大印被搶奪,召片領被殺害,西雙版納眾頭人,將有罪於天王(清朝),於天理不容。於是,這位機智的召景哈藉機「向召瑪哈康朗眾人投誠」,把「奪權」時間推遲,這樣,既避免了血戰,又贏得了施展對策的時間,在一天夜晚,便派人護送刀正宗過瀾滄江,直抵勐拉(思茅)。

刀正宗安全到達思茅後,議事庭長召景哈密秘召集了各勐駐召片領司署的各級頭人會議,假意推舉召糯罕為宣慰使。並提升帕雅龍掌、帕雅鮓納勒宰、帕雅中罕為議事庭總帕雅等職,約定時間請他們到議事庭就職。當他們三人到議事庭以後,在議事庭長指揮下,突起伏兵,將三人殺於議事庭內。召糯罕見事不妙,狼狽逃走投緬去了。而此時的西雙版納司署議事庭庭長召景哈胸懷對「天王」(當時的清朝皇帝)的深厚感情,以其智謀和勇敢無畏的精神,在絕大多數深明大義、心向「天王」的召片領家庭和官員的支持下,粉碎了召糯罕等人勾結奪權篡位背叛祖國的陰謀。事後,召景哈親筆寫信給當時與西雙版納結盟的勐艮(緬甸景棟)土司府,詳細追述了這一陰謀事件經過,信末提出:「我的信到貴府後,請……把信轉交給松列帕兵召景棟,請他用兩勐名義,向勐乃阿瓦王(緬木梳王)報告,把木梳使臣召基蓋勐等人調離景洪。」召景哈從謀求和平願望出發,還寄幻想於勐艮和木梳王身上。

但是,以後的事態發展表明,召勐艮和木梳王完全支持和袒護了上述製造陰謀的這一夥。陰謀篡位的召糯罕,不僅受到景棟土司府的保護,甚至還「入侍木梳王」。同時,心懷叵測的木梳王又刁難我西雙版納召片領刀正宗。傣歷1202年(公元1840年),緬王要慶賀「南侈賀香」(明公王石宮殿落成),派使臣到景洪,請召片領刀正宗前去參加慶典活動。刀正宗認為自己是清朝的地方官員,不能離職前往,便派議事庭的帕雅龍醒哈拉宰為首席代表,帶著賀禮到緬甸阿瓦參加「南侈賀香」的慶典活動。緬木梳王聽說刀正宗沒有親往,很不高興,拒收禮品,既不讓景洪方面的代表入宮慶賀,也不準返回景洪,將他們扣留在阿瓦。同年,緬木梳王又派使臣到景洪,再次邀請刀正宗到阿瓦參加慶賀活動。刀正宗經請示普洱府,再次表明態度,召片領是大清皇朝的地方官員,末經朝廷准許不能離職前往緬甸,只能派議事庭官員去。木梳使臣串通召糯罕故弄玄虛向木梳王謊報說:「刀正宗不去阿瓦慶賀,拒絕緬封,而是匿居勐罕盡遷其民,以景洪為據點,組織兵力,構築營壘,警戒木梳王。」「召王領辭去緬職,暗請天朝大官,建築營壘,警戒木梳王。」「召片領辭去緬職,暗請天朝大官,建築營壘以御。」招致木梳王惱羞成怒,竟封叛逆召糯罕為西雙版納召片領,命召勐混、帕雅龍醒為召糯罕的左右將,隨其帶木梳兵二千名,令戈姆帶三千名,共五千之眾敵攻景洪。

刀正宗聞報,自知心地光明,對栽誣不懼,為了澄清事實真象,幾經考慮之後,遂派其弟刀承宗同母親和胞妹,赴緬甸阿瓦陳述其情。行至打洛同木梳使臣相遇,使臣遂迎刀承宗一行至勐艮,又具文呈報勐乃,於是,叛逆召糯罕才暫留勐乃待命。不料木梳王要刀承宗留在勐乃在時候,第三次再派使臣至景洪要刀正宗赴阿瓦。此刻,刀正宗不以母親和弟妹皆留緬為人質所動,沒有得到朝廷以准許,堅決不赴緬。木梳王得報,立即將刀正宗的母親等人軟禁於阿瓦,又命納康勐瑣為帥統兵二千,擁叛逆召糯罕侵入景洪自立為「召片領」。刀正宗只得避往瀾滄江以東。召糯罕引木梳軍四處劫掠,不少漢商亦遭殺害。普洱府聞報飾令召勐臘、召勐拉、召勐捧等合擊召糯罕,才將木梳軍及其一道逐出境外。

傣歷1223年(公元1861年),杜文秀在雲南領導回民起義,其中一支起義軍的領導人名楊大司馬,派一位義軍首領帶兵到景洪,宣讀起義軍大元帥頒布的命令,要西雙版納召片領交出清廷發給的大印,再由起義軍另行發給。刀正宗要召景哈召開議事庭會議商議,偽造一枚清廷發給召片領的大印交給起義軍。

傣歷1225年(公元1863年),雲貴總督要西雙版納召片領司署派兵到思茅參加官兵圍剿起義軍。當時思茅廳派駐景洪的委員馬標

C. 傣族的鼓是否能控制人

不可以,都是迷信傳說。

D. 了解傣族人

傣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氣候的肥美、富饒的壩子--西雙版納,德宏兩州、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孟連等地。

E. 傣族人的習俗

潑水節:傣族潑水節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為"麥日",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潑水節的內容,除潑水外,還有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等。 潑水節一直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
花朝節:(壯族)農歷二月初二舉行,是廣西寧明、龍州一帶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花朝節是紀念百花仙子的節日,傳說她降於這天。她喜歡木棉樹,因為它長得挺拔粗壯,春來滿樹紅花,鮮艷如火。所以她常棲木棉樹上,佑護大地百花燦爛,人間安寧。夕陽時分,人們按照傳統習俗,從四周把綉球向木棉高枝拋去,於是一道道彩色的「閃電」,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拋擲過後,木棉樹上綵球累累,宛如仙子霓裙。人們用這樣的方式祈求百花仙子降福。
龍船節 (苗族)每年的農歷五月,漢族有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居住在貴州凱里的苗族也有在農歷五月過龍船節的風俗,苗家的龍船節一般在農歷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龍船節期間,清水江兩岸人山人海,除競船外,還有踩鼓、吹笙等民俗活動,這期間更是男女青年遊方對唱、談情說愛的佳節。

F. 傣族運動項目有哪些

傣族武術簡介 與大自然相依相伴的傣家人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抵禦外來侵害的社會實踐中,創造了獨具傳統魅力的強身健體的運動項目———傣族武術。智慧勇敢的傣族人從飛禽走獸的神態中吸取武韻,從山林碧竹那裡創造著傣族武術的精髓,具有從舞娛樂的性質,又有健身防衛之功能,因此,傣族武術也具有「鳳凰拳」的美稱。 傣族武術是傣族民間體育運動的另外一個靚點。過去在傣族民間有一種說法是男人要做三件事:即:當和尚學文化、紋身避邪、習武強身。 學習武術是每一個男人都要必修的課目。所以,傣族的男孩從小就要向武術師習武強身。 傣族武術分類 傣族武術源遠流長,早在漢代已具雛型,唐代已成系列。傣族武術突快突慢,剛柔相濟。要求手、步靈敏,判斷准確,有兔子的靈敏,鷹的眼力,風格特獨,種類繁多。主要有,拳術類:三坑式、四坑式、五坑式、六坑式、十二坑式、四門拳、美人拳、木樁拳、虎拳、貓拳、打狗拳、孔雀拳、象牙拳、卧式翻樁拳、25掌梅花拳等。 器械類:單刀、雙刀、三把刀、四把刀、貫線式、象牙刀、傣族大刀、匕首、長棒、兩節棍、三節棍、鐵銑、鐵齒、銅夾等。 對練:單刀對雙棍、雙刀對棍、四門拳對練、徒手對雙刀、象腳鼓對踢等。 傣族武術32套拳術拳路相傳至今,彌足珍貴。 另有一類武術性舞蹈,產生的年代也很久遠。傣族男子以此表現自己的勇敢與機敏。但如今他們習練的刀槍棍拳,已融進了向其他民族學習的套路,如:拳術就有本地拳、外地拳、緬拳、泰國拳等不同風格流派,表演時還用鼓等進行伴奏,發展成為舞蹈化的武術了。 傣族武術種類較多,概括起來有徒手拳、雞拳、掃地拳、洪拳、花拳、大刀術、單刀術、雙刀術、棍術、標術(似花槍)、洞尖術(亦稱鏈夾)等套路。也有其它如單練、對練和散打。徒手對練傣族稱作「對手拳」;雙刀對練叫做「象牙拳」;對打棍叫「對角」。其動作多模仿鹿、牛以及大象。演練時別有風趣,時而象小鹿逗趣;時而象大象鼻戰;時而又象野牛角斗。 傣族武術的訓練特點 傣族武術注重基本訓練,要求手步靈敏,判斷准確,有兔子般的聽力,鷹一般的眼力,拳術類有三坑式、四坑式美人拳、虎拳、貓拳、孔雀拳、象牙拳、卧虎翻樁拳等,器械拳有單刀、雙刀、三把刀、四把刀、象牙刀、傣族大刀、銅夾等;對練有單刀對雙棍、雙刀對棍、四門拳對練、徏手對雙刀等;傣族武術套路較多,武術套路按固定的布局來演練,起式後,先從一方練起,然後回到中心,再從另一方練起,又回到中心,依次連續練完各方回到原位便算結束。 傣族武術練習時路線多以十字形和圓形來回運動,范圍較小,形式多樣。可一個或多人在中間跳孔雀舞,而其它的人圍繞圓圈練習拳術或器械;也可一個打著象腳鼓起舞,伴隨著一個或多人練習拳術或器械。有時小夥子正在練武,姑娘們則在旁邊以孔雀舞相隨而動,其場面活潑歡快,成為傣族民族體育活動一道獨特的風景。 傣族武術的表演特色 傣族的傳統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其中傣族武術就是一個比較有特色的傳統項目。在歡度喜慶佳節中,有的傣族青年飲酒過多,因此他們在雙方的武術較量中,還頗有些醉拳的味道。傣族武術的套路大多為先人所傳,它的一招一式都極富有韻律感,不像中國傳統武術的動作那樣剛勁,往往帶有一種剛柔相濟的獨有韻味。傣族武術的表演性很強,雙方對練時一般不進行身體的接觸,只是點到為止。因此有一定的觀賞性。每當傣族青年進行武術表演時,總會引來眾多的觀看者,其中有不少傣族姑娘在一旁喝彩,這往往是傣族小夥子充分展示自己武技的極好機會。傣族武術表演時,還有敲象腳鼓的在一旁為表演助興,因此傣族武術的表演現場氣氛總是非常熱烈。

希望採納

G. 傣族的標志以及代表人物

標志是孔雀啊,三道彎和一順編,代表人物楊麗萍。

H. 傣族的代表性人物是

傣族小故宮南甸宣撫使司署--雲南文化瑰寶

http://news.online.sh.cn/news/gb/content/2006-09/11/content_1693650.htm

已故葫蘆絲大師哏德全是傣族傳統葫蘆絲製作的代表人物,

I. 傣族人建造竹樓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傣族人居住區地處亞熱帶,氣溫高,雨水多,空氣濕度大,竹樓有利於防酷熱和濕氣。所以,傣家竹樓是傣族祖先因地制宜創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一直保持至今。

閱讀全文

與傣族拳創造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