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四大發明出現在宋朝
造紙術發明於西漢,東漢蔡倫加以改進。印刷術、指南針、火葯三大發明,起內始遠在宋代以前,但其容完成和發展卻在宋代。它代表著宋代自然科學技術的突出成就。
1、原因:
①經濟發展,為科技文化進步提供物質基礎;
②由經濟決定的政治狀況,為科技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社會環境;
③統治階級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從事科技文化事業的人才;
④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包括外來宗教),有利於我國科技文化的正常發展;
⑤國家的統一和民族融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和發展;
⑥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礎。
2、簡介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膠泥活字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Ⅱ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中,有幾項是在宋代得
造紙術是在東漢普及的,但確切發明時間應在西漢以前
指南針在戰國時期出現
火葯在東晉時出現
印刷術,雕版印刷在宋代以前,活字印刷是宋代畢升發明的
Ⅲ 北宋時期出現我國四大發明中的
北宋時期
1、戰國時來出現最早自指南針(「司南」),到了北宋宋代指南針用於航海。
2、雕版印刷術於唐代出現,活字印刷術由北宋畢升發明。(一般印刷術發明指的是 活字印刷術)
至於造紙術東漢蔡倫改進。算造紙術發明的開端。
火葯是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最早火葯武器出現在唐末叫「發機飛火」。
Ⅳ 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發明在宋朝時期得到了怎樣的發展
唐朝末年,火葯開始應用到軍事上。人們利用拋射石頭的拋石機,把火葯包點著以後,拋射出去,燒傷敵人,這是最原始的火炮。後來人們將球狀火葯包紮在箭桿頭附近,點著引線以以後,用弓箭將火葯射出去燒傷敵人。還有把火葯、毒葯,再加上一些瀝清、桐油等,搗在一起做成毒球,點著以後,用弓箭射出,殺傷敵人是後來的「萬人敵」。到了宋朝,人們將火葯裝填在竹筒里,火葯背後扎有細小的「定向棒」,點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葯迅速燃燒,產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飛向敵陣爆炸,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火葯火箭。
印刷:
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後再上墨,印到紙上。每印一種新書,木板就得從頭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錯,又要重新刻起,勞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畢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間,用質細且帶有粘性的膠泥,做成一個個四方形的長柱體,在上面刻上反寫的單字,一個字一個印,放在土窯里用火燒硬,形成活字。然後按文章內容,將字依順序排好,放在一個個鐵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熱壓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結束後把活字取下,下次還可再用。這種改進之後的印刷術叫做活板印刷術。
這種印刷方法雖然原始簡單,卻與現代鉛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Ⅳ 我國四大發明中在北宋發明的是哪幾個
北宋平民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北宋最早將指南針用於航海
Ⅵ 中國四大發明中,哪個是在北宋時期發明的
北宋時期來
1、戰國時出現最早指自南針(「司南」),到了北宋宋代指南針用於航海。
2、雕版印刷術於唐代出現,活字印刷術由北宋畢升發明。(一般印刷術發明指的是
活字印刷術)
至於造紙術東漢蔡倫改進。算造紙術發明的開端。
火葯是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最早火葯武器出現在唐末叫「發機飛火」。
Ⅶ 我國的四大發明在北宋時的是哪些
我國的抄四大發明在北宋時的是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北宋慶歷間(1041年-1048年)中國的畢升(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
Ⅷ 宋元時期四大發明
造紙術:促進歐洲文化發展和文化的普及。火葯:推動歐洲火葯武器的發展,沉重版打擊了權封建階層,為資產階級革命准備了條件,促進歐洲采礦業和金屬製造業的發展。指南針:促進遠洋航行,為新航路開辟和資產階級的殖民擴張提供了條件。印刷術: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人們思想的解放和社會進步。
Ⅸ 四大發明在宋朝時期的發展情況
四大發明在宋代被發揚光大
北宋平民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改進回雕版印刷這些缺點。畢答升是北宋中期的一個普通平民知識分子,當時人稱布衣。他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復試驗,在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大約200年後,這一技術傳到其他國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起到推動作用。
宋代,戰爭接連不斷,促進火葯武器的加速發展。北宋政府建立了火葯作坊,先後製造了火葯箭,火炮等以燃燒性能為主的武器和(霹靂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較強的武器。南宋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為筒,內裝火葯的(突火槍)。
北宋時期,人們創造了適用於航海的指南針,把航海事業推向了新的時代。這一時期,中國的造船技術在世界上也最為先進。到了14世紀初,指南針才由中國傳到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