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理解"人的意識不僅能夠反映世界,而且能夠創造世界
「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而且創造客觀世界」這句話是列寧說的.
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這不是唯心主義錯誤嗎?
首先前半句沒問題,關鍵在於後半句.列寧主張用意識在實踐中創造世界,而唯心主義錯誤一般只是是遐想,脫離實踐.
列寧意識創造世界的意思是在說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意識必須通過實踐才能創造世界.不可能直接創造世界!
② 意識不僅能反映世界而且能創造世界,這句話好難理解。
哲學教材的語法不能抄深究,都是人編的,會有錯的。
另外,意識創造世界,這個創造並不是等於意識決定物質,而是說意識藉助於實踐活動,能夠對物質世界加以改造。比如人們腦海中的設計稱為藍圖,知道我們建造出了過去沒有的水立方、鳥巢,都是意識在「創造」世界的表現。
這並不是唯心的思想。因為人們之所以能想出水立方和鳥巢的設計,也是基於對客觀世界的觀察、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受到物質世界的決定。
③ 意識不僅可以認識世界,而且可以創造世界
意識本身不能認識世界,它只是世界的反映,它只是現實的影象.
意識不能認識世界,所以,它也就不能創造世界.
④ 意識創造世界是列寧的思想嗎
對於「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並且創造客觀世界」,前蘇聯哲學界版一開始理解為是權列寧自己的成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創造客觀世界」是列寧用以強調人的主體能動性;接著,認為這是列寧轉述黑格爾的觀點,因「意識創造客觀世界」是明顯的唯心主義的語言;還有人認為,這是列寧針對否認社會歷史過程中的能動作用的經濟主義者講的;再後,有人提出這段話是列寧用於表達舊唯物主義的,因其在社會歷史領域仍是唯心的;也有人認為,這是列寧的思想。這里的「意識創造客觀世界」應理解為人在反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不同於鏡子成像,具有創造性。對此,凱德洛夫院士力排眾議,提出這是列寧在改造黑格爾思想過程中所做的一次「語言手術」,是改造過程中的一個中間階段,所以呈現出了「亦此亦彼」的現象。
⑤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創造物屬於客觀唯心主義哲學觀點.這句話對嗎
這一觀點是正確的。
將世界萬物看作是上帝意志的創造物,屬於客觀唯心主義世界觀觀點。
認為世界的本原是上帝的意志,本質上是思維決定存在。
⑥ 為什麼意識可以創造世界
問題有誤。意識不能創造世界。
1、意識必須通過實踐才能改造世界;
2、意識的創造性表現為設計世界上原來沒有的東西。
⑦ 意識不僅可以認識世界,而且可以創造世界,(這是一道辨析題)
這是列寧關於意識能動性的科學論斷。
意識能動性的表現有兩個方面,一是反映客觀世界,二是改造客觀世界
⑧ 人的意志力是否能創造生命的奇跡
能,但是不是一定能創造奇跡,有區別。意志力在很多情況下只是創造奇跡的一個必要因素,不是全部的原因
⑨ 意志力是什麼
意志力是指人們為達到既定目的而自覺努力的程度或堅強的意志品質。意志品質是一個人在生活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意志特徵,是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意志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逐漸培養鍛煉出來的。
意志力是人格中的重要組成因素,對人的一生有著重大影響。人們要獲得成功必須要有意志力作保證。早在2400多年前的孟子,就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段話,生動地說明了意志力的重要性。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達到自己的目的,需要具有火熱的感情、堅強的意志、勇敢頑強的精神,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
意志力可被視為一種能量,而且根據能量的大小,還可判斷出一個人的意志力是薄弱的,還是強大的;是發展良好的,還是存在障礙的。這樣,就沒有什麼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