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代兵器槍是誰發明的是我國哪個朝代的人
中國沒發明火葯槍,只發明了火葯或冷兵器槍。
用手點火的火繩槍和靠燧石發火的燧石槍
■馮·德雷澤發明了從後面裝填子彈的擊針槍
■1871年,毛瑟兄弟發明使用金屬殼子彈的毛瑟步槍,20世紀初又出現了毛瑟反坦克槍
■德國的一位鐵匠戈特發明直線式線膛槍,16世紀後出現了可使子彈旋轉飛行的來復槍
■現代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取代了老式笨拙的步槍,小口徑自動步槍又取代了遠射程步槍
⑵ 中國哪個朝代先有槍的
槍分兩種,一種是冷兵器時期的槍,前身是矛!從原始社會就開始有了!後來發展為槊!簡化版就是槍!
一種是熱兵器的槍,現代意義上的小口徑火葯拋射武器,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可算作霰彈!
⑶ 中國古代哪個朝代最早使用槍支的
突火槍
宋理宗開慶年間,宋軍發明此種管狀火器。
火銃發明於中國元代,由南宋突火槍演變而來,明朝時期對火銃的發展和使用起了重大作用。
⑷ 中國歷史上,將火葯發明成槍的第一個朝代到底是哪個
最早的身管武器出現在宋朝
這里有一個專有名詞:身管武器
身管武器泛指所有的槍、炮等武器,需要注意,雖然火箭炮也有導向管,但不屬於身管武器。
.
人類最早記錄的身管武器,是宋朝的突火槍,將竹管打通,填充火葯和鐵砂,臨戰時發射出去一次性使用-------效果比較差。
到了南宋,有金屬身管武器出現,然而由於工藝不過關,所以沒有得到普及。
之所以中國發明的火葯在中國沒有普及身管武器,個人認為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工匠的地位低下。儒家排斥一切儒家以外的學說,鄙視儒家以外的學問,導致中國的工匠大多數甚至不認字,不懂數學,缺乏交流溝通。
這就導致了中國的工匠難以傳承知識。
沒有知識的積累,智慧沒有屁用。
因為缺乏知識的傳承,所以中國的工匠難以創造出優秀的身管武器。
⑸ 槍支什麼時期發明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火繩槍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公元1525年,義大利人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且簡化了射擊程序,提高了射擊精度,可隨時發射。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⑹ 世界上的第一把槍是誰發明的叫什麼哪個國家的什麼時候為什麼發明它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1547年出生的法國人馬漢,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
(6)槍哪個朝代發明的擴展閱讀
槍械的分類
1、手槍:一種單手發射的短槍,是近戰自衛使用的小型武器,在50米內具有良好的殺傷效能,手槍是16世紀以後開始研製的,開始主要是轉輪手槍,就是通過轉動彈盤和槍管將槍彈發射出去,所以一支槍有多個槍管。
2、步槍:一種單兵便攜的長管槍械,有效射程式400米,有的可發射槍榴彈。步槍是最早的一種槍械,13世紀出現射擊火器之後就開始研製步槍,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基本趨於完善.早期的步槍是單發裝填,以後出後了自動退殼和送彈的單發半自動步槍,戰斗射速每分鍾15-20發。
3、沖鋒槍:是指雙手持握、發射手槍子彈的單兵連發槍械,曾被稱作 「手提機關槍」。它是介於手槍和機槍之間的武器,比步槍短小輕便,便於突然開火,射速高,火力猛,適用於近戰或沖鋒,因而得名 「沖鋒槍」。但,由於現代自動步槍已經具有和沖鋒槍相似的效能,所以沖鋒槍和步槍很難區分。
⑺ 槍械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武器技術的重大革新
——1860年自動步槍的產生自動步槍是指藉助於火葯氣體壓力及彈簧的作用力完成推彈、閉鎖、擊發、退殼和供彈等一系列動作的連發步槍,又稱突擊步槍。非自動步槍只能單發,而且裝彈和退殼都要手工操作,射速低、使用不便。
第一支真正的自動步槍是1883年由美國工程師H·S·馬克沁發明的。這是在連發槍的基礎上產生的。
世界上第一支能夠連發的步槍是由美國人克里斯托夫·斯潘塞於1860年發明的。這支槍槍托內有一直通槍膛的洞,洞內即彈倉,容彈10發,洞口有彈簧,以簧力推子彈入膛。
當時正是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之際,1865年5月的一天,斯潘塞闖進位於華盛頓的陸軍部介紹自己的發明,但是軍械官們不相信金屬殼槍彈、後裝槍和連發槍這些當時的新事物,更不相信這個年僅20的小夥子。斯潘塞非常喪氣,但他意外地見到新任總統,聯邦軍(即北軍)統帥亞伯拉罕·林肯。林肯仔細地聽了他的講述高興地說:「很好,眼見為實,打響了才算數。走,到外面試試看。」
在院子里,斯潘塞對著一塊木板連打了7槍,連發槍工作良好。接著,林肯也打了7槍。總統親自試槍的消息引起了軍方的重視,很快對斯潘塞連發槍進行了試驗和審評,並於1862年12月31日正式裝備聯邦軍。
1866年,奧利弗·溫切斯特也研製了一種連發槍,稱為「溫切斯特步槍」。但是這時的連發槍只是能夠從彈倉中接連推彈入膛而已,開鎖和退殼等動作還需手動操作來完成。
馬克沁將以上兩人的步槍進行改裝和試驗,終於在1883年成功地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步槍。
它在射擊時,產生的火葯氣體除了將子彈射出槍管外,同時還使槍產生後坐力。馬克沁就是利用部分火葯氣體的動力使槍完成開鎖、退殼、送彈和重新閉鎖等一系列動作的,從而實現了步槍的自動連續射擊,並減輕了槍支對射手撞擊的後坐力。馬克沁的自動步槍產生後立即被運用於戰場,成為殺敵的有力武器。
⑻ 中國最早哪個朝代有槍支的
唐末天□年間(904~906),在戰爭中開始出現火葯箭,還出現「發機飛火」的記載,即用拋石機投擲火葯包,作燃燒性兵器。宋朝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設廣備攻城作,其中有生產火葯的部門。《武經總要》一書記載了火葯的三種配方,生產火葯已達相當規模。盡管生產技術嚴格保密,仍傳入遼朝,故從日本大量進口硫黃的同時,又嚴禁硫黃和焰硝向遼出口。宋神宗趙頊時,邊防軍中已大量配備火葯弓箭、火葯火炮箭等兵器。遼道宗時,也已在南京析津府(今北京)「日閱火炮」。南宋時,水軍也配備了霹靂炮、火炮、火箭等兵器,在建康府(今江蘇南京)、江陵府(今湖北江陵)等城市都設有火葯兵器製造業。早期火葯兵器威力有限,不可能取代冷兵器。但自南宋中期以後,火葯兵器在兵器中的比重顯著增大(見彩圖火箭(模型)將火葯筒縛在箭支的前部,利用火葯燃燒時產生的後推力帶動箭支前進,宋代軍隊配備的火葯武器之一)。金朝火葯製造技術來源於遼,金軍攻宋之初,已使用火炮。此後,在宋、金、元之間的戰爭中,火葯的使用愈益頻繁。金末抗擊蒙古軍時,曾使用震天雷、飛火槍等火器。宋代出現了類似近代炮彈的鐵火炮,卻仍用拋石機投射;又發明了突火槍,以巨竹為筒,發射「子窠」,類似於後世槍炮,卻尚未使用金屬發射管。這是遼、宋、 金代火葯兵器進步的極限,卻已決定了後世火葯兵器的發展方向。總之,遼、宋、金代可算是人類使用火葯的奠基時期。到元、明又發現了銅鐵鑄造的管狀火器——銃和炮。
火槍南宋時候,火葯的使用越來越普遍了,火器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為了防禦金兵的侵擾,南宋的軍事家們就不斷想法改進武器。南宋初,宋高宗紹興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有一個叫陳規的軍事學家,發明了一種管形火器——火槍,這在火器史上是一大進步。
這種火槍是用長竹桿做的,竹管里裝滿火葯。打仗的時候,由兩個人拿著,點著了火,發射出去,用它燒敵人。
⑼ 急求:哪個朝代開始出現槍
槍源於中國的突火槍,突火槍在中國的金朝開始出現的
⑽ 左輪槍產生於什麼年代,哪個國家發明的
轉輪手槍最早出現於16世紀,俗稱左輪手槍,是手槍中的 一大類,品種繁多。它是單手使用的多發裝填非自動手槍。其主 要特徵是槍上裝有一個鼓式彈倉,鼓內有數個彈膛。但在19世 紀以前,火繩轉輪手槍需用手拔動轉鼓,因此,應用不廣。到 19世紀初至30年代,轉輪手槍把擊發機的動作和鼓輪轉動聯在 了一起。1835年美國人柯爾特發明了裝有底火撞擊與線膛槍管 的轉輪手槍,是現代轉輪手槍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