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咖啡哪國發明的
有關咖啡起源的傳說各式各樣,不過大多因為其荒誕離奇而被人們淡忘了。但是,人們不會忘記,非洲是咖啡的故鄉。咖啡樹很可能就是在衣索比亞的卡發省(KAFFA)被發現的。後來,一批批的奴隸從非洲被販賣到葉門和阿拉伯半島,咖啡也就被帶到了沿途的各地。可以肯定,葉門在15世紀或是更早既已開始種植咖啡了。阿拉伯雖然有著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港口城市摩卡,但卻禁止任何種子出口!這道障礙最終被荷蘭人突破了,1616年,他們終於將成活的咖啡樹和種子偷運到了荷蘭,開始在溫室中培植。阿拉伯人雖然禁止咖啡種子的出口,但對內確實十分開放的。首批被人們稱作"卡文卡恩"的咖啡屋在麥加開張,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了這樣一個場所,無論什麽人,只要花上一杯咖啡的錢,就可以進去,坐在舒適的環境中談生意、約會。
咖啡進入亞洲
阿拉伯人沒能將咖啡在亞洲傳播開來,荷蘭人卻做到了!在對外殖民的過程中,他們在印度的馬拉巴種植咖啡,又在1699年將咖啡帶到了現在印尼爪哇的巴達維亞。荷蘭的殖民地曾一度成為歐洲咖啡的主要供應地。目前,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第四大咖啡出口國。
咖啡進入歐洲
威尼斯商人於1615年首次將咖啡帶入了歐洲。到1683年,歐洲首家咖啡屋在威尼斯開張,而最著名的還要數1720年在聖馬可廣場開張的佛羅淪咖啡館,至今還生意興隆。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險商--倫敦羅依德公司正是由咖啡屋起家的。
咖啡進入美洲
1668年,咖啡作為一種時尚飲品風靡南美洲,咖啡屋也緊跟其後,分別在紐約、費城、波士頓和其他一些北美城市出現。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黨案就是在一家名為綠龍的咖啡屋裡策劃的。今天,著名的華爾街金融區的紐約股票交易所和紐約銀行都始於咖啡屋。咖啡首次在美洲種植是十八世紀二十年代,又是荷蘭人最先將咖啡傳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咖啡由荷蘭的殖民地傳到了法屬蓋亞那和巴西,後來又由英國人帶到了牙買加。到了1925年,種植咖啡已成為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傳統。同年,夏威夷也開始種植咖啡,它是美國唯一的咖啡產地,而夏威夷咖啡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迄今,巴西早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佔全球咖啡產量的約30%;而哥倫比亞則是第二大咖啡生產國,佔全球咖啡產量的12%左右。北美目前是咖啡消費量最大的地區,在西雅圖,"拉泰" 文化重新演繹了咖啡文化的內涵,將獨特口味的風味咖啡、設計精美的咖啡器具與時尚和藝術融合在一起,並風靡世界。
咖啡進入中國
據史料記載,1884年咖啡在台灣首次種植成功,從而揭開了咖啡在中國發展的序幕。大陸地區最早的咖啡種植則始於雲南,是在二十世紀初,一個法國傳教士將第一批咖啡苗帶到雲南的賓川縣。在以後的近百年裡,咖啡種植在幅員遼闊的中國也只是"星星點點"。然而,近年來中國咖啡種植和消費的發展愈來愈為世界所矚目。麥斯威爾、雀巢、哥倫比亞等國際咖啡公司紛紛在中國設立分公司或工廠,為中國市場提供品種更優、價格更優的產品。作為西方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咖啡已正式進入中國人的家庭和生活;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咖啡館伴隨著咖啡文化的成長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成為青年人新的消費時尚,裝點著都市風情。
② 咖啡起源於哪個國家
衣索比亞是咖啡的原產地。
古代衣索比亞西南部季馬地區的名叫卡法(kaffa)的山區,生長著一種結小紅果的野生灌木。一位牧羊人發現他的山羊群吃了這種灌木果子後不停地歡鬧。於是,他也好奇地摘下一些放在嘴裡咀嚼,不多時便備感精神興奮,因為嚼得過多,他進入醉迷狀態。消息傳到附近的一座東正教修道院內,一群修道士懷著好奇之心試嚼之後,也產生同樣的效力。
在當初發現咖啡時,這種野生的灌木植物還沒有名字。當地人就以其生長地「卡法」命其名。以後廣傳世界的「咖啡」之名就是從「卡法」演變出來的。
咖啡是用經過烘焙的咖啡豆製作出來的飲料,與可可、茶同為流行於世界的主要飲品。
咖啡樹是屬茜草科常喬木,日常飲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種不同的烹煮器具製作出來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樹果實裡面的果仁,再用適當的方法烘焙而成,一杯標準的咖啡品嘗起來的味道不應該是苦澀的,一名合格的咖啡師在製作咖啡時會嚴謹地進行每一步操作,最後為客人呈上的咖啡在味覺上會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甜度、酸度、醇厚度或是干凈度。
③ 咖啡的起源及傳說
咖啡的起源
最普遍且為大眾所樂道的是:
傳說有一位牧羊人,在牧羊的時候,偶然發現他的羊手舞足蹈,仔細一看,原來羊是吃了一種紅色的果子才導致舉止滑稽怪異。他試著采了一些這種紅果子回去熬煮,沒想到滿室芳香,熬成的汁液喝下以後更是精神振奮,神清氣爽。
咖啡的傳說
其中之一是根據羅馬一位語言學家羅士德。奈洛伊(1613-1707)的記載:大約公元六世紀時,有位阿拉伯牧羊人卡爾代某日趕羊到伊索比亞草原放牧時,看到每隻山羊都顯得無比興奮,雀躍不已,他覺得很奇怪,後來經過細心觀察發現,這些羊群是吃了某種紅色果實才會興奮不已,卡爾好奇地嘗了一些,發覺這些果實常香甜美味,食後自己也覺得精神非常爽快,從此他就時常趕著羊群一同去吃這種美味果實。
(3)咖啡發明擴展閱讀
咖啡是用經過烘焙的咖啡豆製作出來的飲料,與可可、茶同為流行於世界的主要飲品。
咖啡樹是屬茜草科常喬木,日常飲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種不同的烹煮器具製作出來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樹果實裡面的果仁,再用適當的方法烘焙而成,一杯標準的咖啡品嘗起來的味道不應該是苦澀的,一名合格的咖啡師在製作咖啡時會嚴謹地進行每一步操作,最後為客人呈上的咖啡在味覺上會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甜度、酸度、醇厚度或是干凈度。
④ 咖啡是誰發明的
傳說之一是,古復代有一個叫奧制馬爾的人,被趕出了城鎮。一天,他看見一隻鳥叼著一顆紅色的果實,於是他也摘下一顆嘗了嘗,頓感精神倍增,睡意消失。某日,該鎮流行一種病,奧馬爾得知人們得病後,就將這種紅果子送給鎮上的人吃,人們的病全好了。於是,奧馬爾又得以回到鎮上。
還有一個傳說,是關於牧羊少年卡爾迪的故事。某日夜間,少年發現山羊都不睡覺,個個精神抖擻地東跑西竄,它們在吃一種紅色的果實,於是他也摘了一顆嘗了嘗,頓時感覺全身充滿活力。他把這個發現告訴了修道士,於是,這種紅果子就成為戰勝睡魔的秘葯而流傳開來。
這兩種傳說中的紅色果實,毫無疑問就是咖啡果。
⑤ 咖啡的由來,是誰發明的
有關咖啡起源的傳說各式各樣,不過大多因為其荒誕離奇而被人們淡忘了。但是,人們不會忘記,非洲是咖啡的故鄉。咖啡樹很可能就是在衣索比亞的卡發省(KAFFA)被發現的。後來,一批批的奴隸從非洲被販賣到葉門和阿拉伯半島,咖啡也就被帶到了沿途的各地。可以肯定,葉門在15世紀或是更早既已開始種植咖啡了。阿拉伯雖然有著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港口城市摩卡,但卻禁止任何種子出口!這道障礙最終被荷蘭人突破了,1616年,他們終於將成活的咖啡樹和種子偷運到了荷蘭,開始在溫室中培植。阿拉伯人雖然禁止咖啡種子的出口,但對內確實十分開放的。首批被人們稱作"卡文卡恩"的咖啡屋在麥加開張,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了這樣一個場所,無論什麽人,只要花上一杯咖啡的錢,就可以進去,坐在舒適的環境中談生意、約會。 咖啡進入亞洲 阿拉伯人沒能將咖啡在亞洲傳播開來,荷蘭人卻做到了!在對外殖民的過程中,他們在印度的馬拉巴種植咖啡,又在1699年將咖啡帶到了現在印尼爪哇的巴達維亞。荷蘭的殖民地曾一度成為歐洲咖啡的主要供應地。目前,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第四大咖啡出口國。 咖啡進入歐洲 威尼斯商人於1615年首次將咖啡帶入了歐洲。到1683年,歐洲首家咖啡屋在威尼斯開張,而最著名的還要數1720年在聖馬可廣場開張的佛羅淪咖啡館,至今還生意興隆。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險商--倫敦羅依德公司正是由咖啡屋起家的。 咖啡進入美洲 1668年,咖啡作為一種時尚飲品風靡南美洲,咖啡屋也緊跟其後,分別在紐約、費城、波士頓和其他一些北美城市出現。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黨案就是在一家名為綠龍的咖啡屋裡策劃的。今天,著名的華爾街金融區的紐約股票交易所和紐約銀行都始於咖啡屋。咖啡首次在美洲種植是十八世紀二十年代,又是荷蘭人最先將咖啡傳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咖啡由荷蘭的殖民地傳到了法屬蓋亞那和巴西,後來又由英國人帶到了牙買加。到了1925年,種植咖啡已成為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傳統。同年,夏威夷也開始種植咖啡,它是美國唯一的咖啡產地,而夏威夷咖啡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迄今,巴西早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佔全球咖啡產量的約30%;而哥倫比亞則是第二大咖啡生產國,佔全球咖啡產量的12%左右。北美目前是咖啡消費量最大的地區,在西雅圖,"拉泰" 文化重新演繹了咖啡文化的內涵,將獨特口味的風味咖啡、設計精美的咖啡器具與時尚和藝術融合在一起,並風靡世界。 咖啡進入中國 據史料記載,1884年咖啡在台灣首次種植成功,從而揭開了咖啡在中國發展的序幕。大陸地區最早的咖啡種植則始於雲南,是在二十世紀初,一個法國傳教士將第一批咖啡苗帶到雲南的賓川縣。在以後的近百年裡,咖啡種植在幅員遼闊的中國也只是"星星點點"。然而,近年來中國咖啡種植和消費的發展愈來愈為世界所矚目。麥斯威爾、雀巢、哥倫比亞等國際咖啡公司紛紛在中國設立分公司或工廠,為中國市場提供品種更優、價格更優的產品。作為西方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咖啡已正式進入中國人的家庭和生活;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咖啡館伴隨著咖啡文化的成長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成為青年人新的消費時尚,裝點著都市風情
⑥ 咖啡是誰發明的
非洲人發明的! 咖啡原產於衣索比亞。在17世紀傳入歐洲以前,它在北非和西亞被專用作飲料屬已達幾百年之久。全世界所有炎熱、潮濕的地區都開辟了咖啡種植園,咖啡成為一種大眾化的飲料。 但要燒出一壺可口的咖啡是需要許多功夫日。咖啡豆必須磨成細粉。最好還要用某種過濾器把咖啡渣留在杯外,盡管許多地方的人喜歡喝沒有經過過濾的咖啡。 上述的所有做法都激勵發明家們去尋找製作一杯咖啡的省事辦法。雖然19世紀時進行了若干嘗試,但沒有一個是成功的。 上圖:16世紀到大馬士革城旅行的遊客喜歡用盆火上面烘烤的咖啡豆來製作咖啡飲料。那大概是在咖啡成為種真正大眾化飲料之前幾百年的事。隨著「雀巢」咖啡日到來,咖啡在歐洲和美國更廣泛地流行開來。 到1930年,巴西咖啡研究所同瑞士「雀巢」公司商量,請求他們設法生產一種加熱水攪拌後立即成為飲料的干型咖啡。 「雀巢」公司花了8年時間來進行研究。他們發現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熱氣噴射器來噴射濃縮咖啡提最物。熱使咖啡提取特中的水分蒸發掉,留下乾燥日咖啡粒。這種粉末因容易在開水裡溶解而成為受大眾歡迎的飲料
麻煩採納,謝謝!
⑦ 咖啡的起源和發展史……
咖啡樹原產於非洲衣索比亞西南部的高原地區,據說一千多年以前一位牧羊人發現羊吃了一種植物後,變得非常興奮活潑,進而發現了咖啡,還有說法稱是因野火偶然燒毀了一片咖啡林,燒烤咖啡的香味引起周圍居民注意。
在公元15世紀以前,咖啡的種植和生產一直為阿拉伯人所壟斷。當時主要被使用在醫學和宗教上,醫生和僧侶們承認咖啡具有提神、醒腦、健胃、強身、止血等功效。
15世紀初開始有文獻記載咖啡的使用方式,並且在此時期融入宗教儀式中,同時也在民間作為日常飲品。因伊斯蘭教嚴禁飲酒,因此咖啡成為當時很重要的社交飲品。
1683年,土耳其軍隊圍攻維也納,失敗撤退時,有人在土耳其軍隊的營房中發現一口袋黑色的種子,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一個曾在土耳其生活過的波蘭人,拿走了這袋咖啡,在維也納開了第一家咖啡店。
16世紀末,咖啡以「伊斯蘭酒」的名義通過威尼斯商人和海上霸權荷蘭人的買賣輾轉將咖啡傳入歐洲,很快地,這種充滿東方神秘色彩、口感馥郁香氣迷魅的黑色飲料受到貴族士紳階級的爭相競逐,咖啡的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甚至產生了「黑色金子」的稱號。
相傳1600年時一些天主教人士認為咖啡是「魔鬼飲料」,慫恿當時的教皇克萊門八世禁止這種飲料,但教皇品嘗後認為可以飲用,並且祝福了咖啡,因此咖啡在歐洲逐步普及。
直到1690年,一位荷蘭船長航行到葉門,得到幾棵咖啡苗,在印度尼西亞種植成功。1727年荷屬蓋亞那的一位外交官的妻子,將幾粒咖啡種子送給一位在巴西的西班牙人,他在巴西試種取得很好的效果。巴西的氣候非常適宜咖啡生長,從此咖啡在南美洲迅速蔓延。因大量生產而價格下降的咖啡開始成為歐洲人的重要飲料。
選購指南:
不論是哪一種咖啡,新鮮度都是影響品質的重要因素。選購時,抓一兩顆咖啡豆在嘴中嚼一下,要是清脆有聲,表示咖啡豆未受潮,而唇齒留香的咖啡豆才是上品,但最好還是用手捏捏,感覺一下是否實心,千萬不要買空殼的咖啡。
剛炒好的咖啡豆並不適合馬上飲用,一般來說,咖啡的最佳飲用期為炒後一周後,此時的咖啡最新鮮,香味口感的表現最佳。
此外,咖啡豆的風味也是另一個考慮因素。內行人選咖啡豆,倒不見得是看顆粒的大小,咖啡豆在品相上,有可能存在大小不一,例如衣索比亞豆的特性大小不一屬於正常現象。
其次是色澤,日曬豆在顏色上不論生豆或是熟豆都會存在顏色不一,是正常現象,切勿單方面自行解讀書中或是資料中的淺見,將所有咖啡豆都一概而論。相對來說,中深烘的咖啡豆相比淺烘豆更易出油,淺烘豆則不出油或少量出油。總之在選購咖啡時應注意其新鮮度、香味和有陳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咖啡
⑧ 咖啡是怎麼發明的
非洲——咖啡的起源之地
世界上第一株咖啡樹是在非洲之角發現的。當地土著部落經常把咖啡的果實磨碎,再把它與動物脂肪摻在一起揉捏,做成許多球狀的丸子。這些土著部落的人將這些咖啡丸子當成珍貴的食物,專供那些即將出征的戰士享用。
當時,人們不了解咖啡食用者表現出亢奮是怎麼一回事——他們不知道這是由咖啡的刺激性引起的,相反,人們把這當成是咖啡食用者所表現出來的宗教狂熱。覺得這種飲料非常神秘,它成了牧師和醫生的專用品。流傳至今,反映咖啡發現過程主要有兩個故事。
一個故事說,一位放羊的牧民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他的羊群在食用了野生咖啡樹上的果實之後變得格外亢奮。出於好奇,他也嘗了嘗咖啡果。一嘗之後,由於咖啡豆的作用,他也像那些亂撞亂跳的山羊一樣,開始手舞足蹈起來。發生在牧民身上的這一幕,恰恰被一群僧侶撞個正著。於是,每當有必要在夜間舉行宗教儀式時,這些僧侶都用咖啡豆煮成湯水喝下,用這種方法來使自己保持清醒。
還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一個穆斯林托缽僧被他的敵人趕入沙漠。在精神錯亂的狀態下,他聽到聲音,提示他採食身邊的咖啡果。他把咖啡果放在水裡,想把它們泡軟,由於咖啡果過於堅硬,他沒有成功。不得已,他只好將浸泡咖啡豆的水喝了下去。最後,這個托缽僧就靠這種手段存活下來。當這個托缽僧走出沙漠之後,他覺得自己能夠倖存,並且自己身上之所以能夠獲得神奇的能量,全都是真主安拉相助的結果。於是,他就不停地向別人講述這個故事,並且把這種配製飲料的方法介紹給了別人。
咖啡在世界上廣泛傳播
咖啡的種植始於15世紀。幾百年的時間里,阿拉伯半島的葉門是世界上唯一的咖啡出產地,市場對咖啡的需求非常旺盛。在葉門的摩卡港,當咖啡被裝船外運時,往往需用重兵保護。同時,葉門也採取種種措施來杜絕咖啡樹苗被攜帶出境。
盡管有許多限制,來聖城麥加朝聖的穆斯林香客,還是偷偷地將咖啡樹苗帶回了自己的家鄉,因此,咖啡很快就在印度落地生根。
當時,義大利的威尼斯,有無數的商船隊與來自阿拉伯的商人進行香水、茶葉和紡織品交易。這樣,咖啡也就通過威尼斯傳播到了歐洲的廣大地區。許多歐洲商人也就漸漸習慣飲用咖啡這種飲料了。後來,在許多歐洲城市的街頭,出現了兜售咖啡的小商販,咖啡在歐洲得到了迅速普及。
對咖啡的強勁需求,為咖啡在原產地以外的其他地區迅速擴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7世紀,荷蘭人將咖啡引到了自己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亞。與此同時,法國人也開始在非洲種植咖啡。時至今日,咖啡成了地球上僅次於石油的第二大交易品!
⑨ 咖啡最開始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誰發明的
咖啡起源於非洲,牧羊人傳說能解釋第一個發現咖啡的人
⑩ 咖啡是有哪國人發明的
咖啡是非洲衣索比亞發明的。
咖啡樹原產於非洲衣索比亞西南部的高原地區。據說一千多年以前一位牧羊人發現羊吃了一種植物後,變得非常興奮活潑,進而發現了咖啡。還有說法稱是因野火偶然燒毀了一片咖啡林,燒烤咖啡的香味引起周圍居民注意。
當地土著人經常把咖啡樹的果實磨碎,再把它與動物脂肪摻在一起揉捏,做成許多球狀的丸子。這些土著部落的人將這些咖啡丸子當成珍貴的食物,專供那些即將出征的戰士享用。直到11世紀左右,人們才開始用水煮咖啡做為飲料。
13世紀時,衣索比亞軍隊入侵葉門,將咖啡帶到了阿拉伯世界。因為伊斯蘭教義禁止教徒飲酒,有的宗教界人士認為這種飲料刺激神經,違反教義,曾一度禁止並關閉咖啡店,但埃及蘇丹認為咖啡不違反教義,因而解禁,咖啡飲料迅速在阿拉伯地區流行開來。
咖啡Coffee這個詞,就是來源於阿拉伯語Qahwa,意思是「植物飲料」,後來傳到土耳其,成為歐洲語言中這個詞的來源。咖啡種植,製作的方法也被阿拉伯人不斷地改進而逐漸完善。
(10)咖啡發明擴展閱讀
一、喝咖啡的好處
咖啡豆含有大約100種不同的物質,包括咖啡因、單寧酸、油和氮化合物等,每100克速溶咖啡中,含咖啡因44~100毫克;每100克調制咖啡中,含咖啡因64~124毫克。咖啡是一種興奮劑,對人體會產生很多影響,它可利尿、刺激中樞神經和呼吸系統、擴大血管、使心跳加速、增強橫紋肌的力量以及緩解大腦和肌肉疲勞。
二、喝咖啡的弊端
1、習慣大量飲用咖啡的人停止飲用咖啡,會出現頭痛、易怒、肌肉緊綳和神經過敏等症狀,而攝入咖啡因才症狀消失。
2、懷孕及哺乳期間的婦女飲用咖啡應適量,因為咖啡因會滲透至胎盤,而且會出現在母乳里。
3、喝咖啡會引起人的精神興奮,在喝完咖啡的4小時內,咖啡因會影響睡眠。